术后镇痛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麻醉术后镇痛PPT学习课件

23
静脉镇痛优点
•起效快,给药后迅速达到止痛效应 •无“首关消除”,生物利用度高 •给药方便,患者容易接受
24
静脉镇痛并发症
静脉穿刺,留置导管引起的并发症:静脉炎,皮下渗漏最 为常见
但临床上遇到的并发症多与镇痛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和不良 反应有关
如COX抑制剂会抑制血小板,影响肾功能,造成消化道损害, 引起心血管并发症
9
术后镇痛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10
迅速有 效的消 除疼痛 防止转 为慢性 疼痛
控制 达到最 药物 佳的躯 不 反术良 应后镇痛体理目和功标心能
最大限 度的提 高生活 质量
11
术后镇痛历程
多模式镇痛
现今
PCA
上世纪90年代后
硬膜外吗啡镇痛
上世纪80到90年代
有没有别的镇痛方法弥补其不足呢?
27
硬膜外镇痛
术后硬膜外镇痛是指在手术结束后通过硬膜外隙途 径给于局部麻醉药或/和镇痛药(或常包括其它辅助用 药),以减轻或消除手术后疼痛.
28
硬膜外镇痛发展史
1
1885年纽约神经 病学家Leonard J. Corning意外的发 现了硬膜外阻滞现 象。
2
1933年意大利 外科医生A.M. Dogliotti。他首次 详细描述了硬膜外 隙的解剖、生理, 并提出了用“阻力 消失法”定位。
3
1978年Philip Bromage出版了 第一部相关专著 《Epidural Anesthesia》, 从此硬膜外阻滞在 麻醉和镇痛领域迅 速得到广泛应用。
29
硬膜外应用阿片类药物历史
1900年,罗马尼亚人N. Racoviceanu-Pitesti首次报道吗 啡椎管内应用
静脉镇痛优点
•起效快,给药后迅速达到止痛效应 •无“首关消除”,生物利用度高 •给药方便,患者容易接受
24
静脉镇痛并发症
静脉穿刺,留置导管引起的并发症:静脉炎,皮下渗漏最 为常见
但临床上遇到的并发症多与镇痛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和不良 反应有关
如COX抑制剂会抑制血小板,影响肾功能,造成消化道损害, 引起心血管并发症
9
术后镇痛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10
迅速有 效的消 除疼痛 防止转 为慢性 疼痛
控制 达到最 药物 佳的躯 不 反术良 应后镇痛体理目和功标心能
最大限 度的提 高生活 质量
11
术后镇痛历程
多模式镇痛
现今
PCA
上世纪90年代后
硬膜外吗啡镇痛
上世纪80到90年代
有没有别的镇痛方法弥补其不足呢?
27
硬膜外镇痛
术后硬膜外镇痛是指在手术结束后通过硬膜外隙途 径给于局部麻醉药或/和镇痛药(或常包括其它辅助用 药),以减轻或消除手术后疼痛.
28
硬膜外镇痛发展史
1
1885年纽约神经 病学家Leonard J. Corning意外的发 现了硬膜外阻滞现 象。
2
1933年意大利 外科医生A.M. Dogliotti。他首次 详细描述了硬膜外 隙的解剖、生理, 并提出了用“阻力 消失法”定位。
3
1978年Philip Bromage出版了 第一部相关专著 《Epidural Anesthesia》, 从此硬膜外阻滞在 麻醉和镇痛领域迅 速得到广泛应用。
29
硬膜外应用阿片类药物历史
1900年,罗马尼亚人N. Racoviceanu-Pitesti首次报道吗 啡椎管内应用
术后疼痛管理ppt课件

术后疼痛管理
1
术后疼痛是一种急性疼痛(通常病程小于6周)是困扰外科手术病人的一个 突出问题。据统计75%手术病人有比较明显的术后疼痛。以往对术后疼痛的处 理未能引起护理工作者的足够重视,病人也往往将术后切口疼痛视为术后一种 不可避免的经历。
随着现代护理观念的更新,术后急性疼痛引起了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护 理人员已将术后镇痛视为提高病人安全性,促进病人术后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 术后急性疼痛的处理已成为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疼痛护理管理为及 时控制和缓解术后疼痛提供了保障。
4
2、术后疼痛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水钠潴留可以引起肺间质体液的增多,而后者又可导致病人的通气血流比
例失常。胸腹部手术的病人,疼痛引起的肌张力增加可以造成病人的肺顺应 性下降,通气功能下降,这些改变又可促使病人术后发生肺不张,结果导致 病人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在大手术病人或高危病人中,术积可刺激分钟通气量代偿性 增加,但长时间的呼吸做功增加可能导致呼吸功能衰竭。
硬膜外镇痛能够提高大手术(如胸腹腔手术、全髓置换术等)病人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和出院率。术后镇痛治疗可以 减少术后病人体内的儿茶酚胺和其他应激性激素的释放。此外尚可通过降低病人的心率,防止术后高血压,从 而减少心肌做功和氧耗量。心功能正常的病人,采用术后硬膜外镇痛对其左心室射血分数影响不大;而在慢性 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术后镇痛使得其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壁顺应性明显改善。在术前有赖于硝酸甘油等药物治 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采用胸部硬膜外治疗并不影响冠状血管灌注压、心排血量及外周阻力。同时病人的 肺活量和功能残气量可能恢复到接近术前的水平。镇痛治疗可以减少病人自主呼吸的做功,减少术后病人对抗机 械通气和胸部理疗的需求,从而减少了术后病人呼吸系统的并发症。血管手术的病人,术后镇痛可避免体内高 凝状态的出现,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1
术后疼痛是一种急性疼痛(通常病程小于6周)是困扰外科手术病人的一个 突出问题。据统计75%手术病人有比较明显的术后疼痛。以往对术后疼痛的处 理未能引起护理工作者的足够重视,病人也往往将术后切口疼痛视为术后一种 不可避免的经历。
随着现代护理观念的更新,术后急性疼痛引起了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护 理人员已将术后镇痛视为提高病人安全性,促进病人术后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 术后急性疼痛的处理已成为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疼痛护理管理为及 时控制和缓解术后疼痛提供了保障。
4
2、术后疼痛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水钠潴留可以引起肺间质体液的增多,而后者又可导致病人的通气血流比
例失常。胸腹部手术的病人,疼痛引起的肌张力增加可以造成病人的肺顺应 性下降,通气功能下降,这些改变又可促使病人术后发生肺不张,结果导致 病人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在大手术病人或高危病人中,术积可刺激分钟通气量代偿性 增加,但长时间的呼吸做功增加可能导致呼吸功能衰竭。
硬膜外镇痛能够提高大手术(如胸腹腔手术、全髓置换术等)病人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和出院率。术后镇痛治疗可以 减少术后病人体内的儿茶酚胺和其他应激性激素的释放。此外尚可通过降低病人的心率,防止术后高血压,从 而减少心肌做功和氧耗量。心功能正常的病人,采用术后硬膜外镇痛对其左心室射血分数影响不大;而在慢性 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术后镇痛使得其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壁顺应性明显改善。在术前有赖于硝酸甘油等药物治 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采用胸部硬膜外治疗并不影响冠状血管灌注压、心排血量及外周阻力。同时病人的 肺活量和功能残气量可能恢复到接近术前的水平。镇痛治疗可以减少病人自主呼吸的做功,减少术后病人对抗机 械通气和胸部理疗的需求,从而减少了术后病人呼吸系统的并发症。血管手术的病人,术后镇痛可避免体内高 凝状态的出现,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ERAS镇痛PPT课件

ERAS镇痛的原理
ERAS镇痛是一种多模式镇痛方法,通过联合应用多种镇痛药物和方法来达到最佳的 镇痛效果。
ERAS镇痛的原理是通过多种途径调节神经传导通路,包括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增 强疼痛抑制系统的功能、调节神经递质和受体的活性等。
ERAS镇痛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和不良反应,促进 患者的康复。
eras镇痛ppt课件
• 引言 • ERAS镇痛的原理 • ERAS镇痛的方法 • ERAS镇痛的优点 • ERAS镇痛的实践应用 • ERAS镇痛的未来发展
01
引言
什么是ERAS镇痛
定义
ERAS镇痛是指在围手术期采取一系列多模式、多途径、多方法的镇痛治疗, 以实现快速、有效、安全地控制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的目的。
新技术应用
神经调控技术
利用神经调控技术,如电刺激、磁刺激 等,直接作用于神经,有效缓解疼痛。
VS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疼痛 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疼痛治疗提供精准 方案。
临床研究进展
临床试验
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验证新型镇痛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跨学科合作
加强医学领域内外的跨学科合作,整合资源,共同推进疼痛治疗的研究和应用。
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时 间可以降低医疗资源的消耗, 从而降低医疗成本。
提高医疗质量
ERAS镇痛的实施需要多学科协 作,可以促进医疗团队之间的 交流与合作,提高医疗质量。
02
ERAS镇痛的原理
神经传导通路
神经传导通路是疼痛信号传递的 路径,包括外周神经元、脊髓和
大脑皮层。
当身体受到伤害时,伤害性刺激 被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神经传 导通路传递到大脑,产生疼痛感
术后疼痛护理培训课件PPT

皮下PCA
硬膜外PCA
外周神经阻滞PCA
C 英文缩写
PCIA
PCSA
PCEA
A
PCNA
不 同
临床应用
适用于术后 中、重度疼
痛。
适用于静脉穿 刺困难的病人。
适用于术后中、 重 度疼痛。
神经丛或神经干留 置导管采用PCA持续
给药。
给 药 途 径
常用药物
阿托啡舒阿曲马片芬、芬啡多类太芬太诺。药尼太尼、()尼布和吗、、吗和哌织用于丁替刺啡P丙啶激、CS诺具性氯A。啡有不胺组宜酮。
注意倾听病人主诉,准确 评估疼痛程度和性质。
预先止痛,避免疼痛对机 体的不利影响。
选择有效镇痛措施,切实 缓解疼痛。
避免激发或加剧术后疼痛 的因素。
早期观察并及时处理镇痛 治疗的并发症。
避免各项操作增加患者疼 痛程度。
疼痛护理的实施:
一.理解、同情病人对疼痛的反应 二.讲解有关疼痛的知识 三.解除病人对疼痛的恐惧心理 四.为病人提供舒适休息的条件 五.改善病人生活单调状态
3.调节:
4.感知:
有害刺激在疼痛受体 神经冲动被传导至中 来自脑的神经冲动下 感觉到疼痛。
被转换成神经冲动。 枢神经系统。
行途径调节疼痛感觉。
术后疼痛
手术病人均会感到不同程 度的疼痛。
术后疼痛 的特点
术后疼痛
术后24 小时内最明显。
术后疼痛
夜间疼痛加重。
术后疼痛 的特点
术后疼痛 的特点
面部表情极度痛苦、 皱眉咧嘴或咬牙、呻 吟或呼叫、大汗淋漓 等。
常采取强迫体位。
睡眠和休息受影响。
血压升高,呼吸和 心率增快,体温升 高面色苍白,严重 者可致休克。
术后疼痛的护理管理PPT课件

(三)不同程度疼痛的面部表情
面容0:表示面带笑容全无疼痛; 面容1:极轻微疼痛; 面容2:疼痛稍明显; 面容3:疼痛显著; 面容4:重度疼痛; 面容5:最剧烈疼痛。
四、术后镇痛的意义
术后镇痛不仅旨在减轻患者手术后 的痛苦,而且在于提高患者自身防 止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能力。已经证 实,硬膜外镇痛能够提高大手术患 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和出院率。减 少术后患者对抗机械通气和胸部理 疗的需求,从而减少了术后患者呼 吸系统的并发症。术后镇痛可避免 体内高凝状态的出现,减少术后深 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此外,尚可通 过降低患者的心率,防止术后高血 压,从而减少心肌作功和氧耗量。
(三)术后疼痛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疼痛可引起体内多种激素的释放,产生 相应的病理生理改变。肾上腺素、皮质 醇和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升高通过促使糖 原分解和降低胰岛素的作用,最终导致 高血糖,蛋白质和脂质分解代谢增强也 使得术后患者发生负氮平衡,不利于机 体的康复。
(四)术后疼痛对肠道和泌尿系统的影响
研究表明,疼痛引起的交感神经系统兴 奋可能反射性地抑制胃肠道功能, 平滑肌张力降低,而括约肌张力增 高,临床上患者表现为术后胃肠绞 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膀脱平滑肌张力下降导致术后患者 尿储留,增加了相应的并发症(如 与导尿有关的泌尿系感染等)的发 生率。
(二)预先止痛,避免疼痛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疼痛研究表明有效缓解疼痛可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早期预防 疼痛的治疗方法可有效缓解随 后发生的长时间的疼痛。急性 手术后疼痛与突触功能的改变、 脊髓后角对伤害性感受的处理、 神经内分泌反应和交感一肾上 腺素系统的激活有关。从理论 上讲,预先止痛可使这些反应, 术后麻醉药物药效尚未消失时 就应按计划根据医嘱及时使用 镇痛药。
术后镇痛的开展ppt课件

APS组成人员
麻醉科医师,PACU和 病房护理人员,也可吸 收外科专业医师。
镇痛措施的执行 PACU 护士准备药物、设备, 登记和标准化镇痛技术。
APS的任务
定期巡视镇痛病人,检 查镇痛装置的运行或医 嘱执行情况,评估治疗 效果及副作用,处理相 关问题。
镇痛措施的执行 病人主管医师和护士接收病人, 监测和评估镇痛,与APS联系。
一般资料
年龄:16岁至89岁,性别:男58例,女42例, 骨科手术68例,妇产科手术32例,硬膜外镇 痛例,静脉镇痛各50例
术后镇痛实施流程
术前一天麻醉前访视时与患者 及家属沟通并签订术后镇痛知 情同意书 术后第二天主管麻 醉医师访视患者并 做评估记录,48小 时后或注药结束后 及时撤泵并记录
(共1519例)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共720例)
满意度评价
满意度评价 术后第一天
例(%)
术后第二天
例(%)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3917(71.6) 1255(23.0) 296(5.4)
4294(78.5) 1049(1后镇痛仍然占较小的比例 镇痛不全的比例较高 术后镇痛的副反应发生率较高
我院100例术后镇痛临床资料总结
下面把我们近两年术后镇痛的开展情况 为大家汇报以期望共同探讨在我们基层 医院术后镇痛如何更好的开展。
我院100例术后镇痛临床资料总结
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采用爱朋电子自控 镇痛泵共实施术后镇痛1783例,随机抽取经 静脉给药( PCIA )和经硬膜外( PCEA ) 给药各50例病历进行对比和总结。
术后镇痛的开展
术后疼痛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可持续7天) 性质为急性伤害性疼痛是临床最常见 和最需紧急处理的急性疼痛
术 后 镇 痛22ppt课件

背景输入量(Background dose) (1)概念 背景输入量也可以叫基础剂量, 指由PCA泵持续小剂量给药。 (2)优点 血浆镇痛药浓度更为稳定 改善镇痛效果 易于间断启动PCA泵追加药,完 善止痛效果 (3)剂量 2ml/hr
追加量(Incremental or demend dose) (1)概念 追加量指PCA开始后,患者疼 痛 未完全消除或疼痛复发时所追 加的药物剂量。 (2)剂量 注意不要太大 一般为 0.5ml/15min
最剧烈疼痛
镇痛的作用
1.减轻病人痛苦是最主要的目的。疼痛作为第五个生命体 征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而要求不痛,是病人的 基本权利。 2.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不影响病人自由活动,增加病人的 舒适度,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
3.完善的术后镇痛能使病人早期活动,减少下肢血栓形成 及肺栓塞的发生,促进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
面谱表情
语言测定评分(verbal rating scale VRS)
0级:无痛
1级(轻度):虽有疼痛但可以忍受,能正常生 活,睡眠不受干扰。 2级(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入眠浅, 易疼醒,要求服用止痛剂
3级(重度):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服用 止痛剂,睡眠受到严重干扰,可伴有植物神经 紊乱或被动体位。
PCA的分类
•
• • • •
静脉PCA(PCIA) 硬膜外PCA(PCEA) 蛛网膜下腔PCA(PCSA) 区域神经阻滞PCA(PCRA) 皮下PCA
PCA 实施中的几个重要参数
负荷量(Loading dose) (1)概念 负荷量是指PCA开始时镇痛药的 首次剂量。 (2)优点 迅速止痛 (2)剂量 与普通单次用药相似,但以剂 量 略小为宜。
• • •
术后镇痛ppt课件

Kissin I. Anesthesiology.2000,93:1138-1143. Pogatzki-Zahn EM, Zahn PK. Curr Opin Anaesthesiol. 2006,19:551-555.
预防性镇痛的理论依据
术前疼 痛 术前疼 痛
手术刺 激
慢性疼 痛
手术刺 激
无痛
术后因素: 术后中重度疼痛 (最突出因素是手术后疼痛控制不佳) 术后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
从术后急性疼痛治疗到 慢性疼痛预防
手术后疼痛 慢性疼痛
术后疼痛如果不能在初始状态下〝充分 〞被控制,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术
后持续3个月以上的疼痛)。神经病理
性痛是术后慢性疼痛的主要类型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2008)》
对围术期镇痛的思考
Question?
阿片类药物能否满足舒适镇痛?
手术引发痛觉过敏如何解决? 单一的镇痛药能否从容应对围术 期镇痛需求?
抑制超敏才可以从根本上 解除疼痛
组织损伤使损伤细胞释放炎症介质
炎症介质或物质作用于外周神经末稍,使高阈值 伤害性感觉器初级感觉神经元的传导敏感性增加 (外周敏感化) 组织损伤后,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相应的受体,致 使脊髓背角神经元兴奋性呈活性依赖性升高,即 (中枢敏感化 )
弱阿片类
可待因、双氢可待因,主要用于 轻、中度急性疼痛
强阿片类
吗啡、芬太尼、哌替啶、舒芬太 尼和瑞芬太尼,主要用于术后重 度疼痛治疗 布托啡诺、丁丙诺啡、羟考酮和 氢吗啡酮,则用于术后中至重度 痛的治疗
阿片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阿片类仍是治疗中至重度疼痛的经典药物
中枢作用机制:亲脂性强的药物(如芬太尼、 舒芬太尼)透过血管比透过脑脊膜容易,中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镇痛药物配方 优化镇痛药物配方 优化镇痛药物配方 优化镇痛药物配方 优化镇痛药物配方
14
C:检查阶段4
疾诊100欠规范0病疗医改及善疗陈材前设旧料备格实控未严院质标落医指件使管软用练持理患不病者熟床维合使并用多率时治疗种疾總病數需1900量0 同
800 柏拉图
80 70
600
60
50
400
40
法
心不强
环
培训方法 不恰当
患者自控镇痛 使用不熟练
培训不够
9
对患者使用培训不足 (2,0)
镇痛药物配方欠优化
(2, -1)
术后镇痛流程欠规范
(0,-3)
医疗耗材质量欠佳
(0 -4)
镇痛管理不到位 (2,0)
患者合并多种疾病
(2,0)
10
2019/9/13
11
改善前柏拉图
80
75
76 100.00 100.00
同期降幅 3.62%
目标降幅 2.42%
2014年3月 2015年目标值 2015年3月
13.00
12.80 12.60
12.39
12.40
12.20
12.00
11.80
11.60
11.40
11.20
11.00
10.80
10.60
10.40
56 35.40
75 57.52
68 77.58
76 100.00
例数 累计百分比
12
P:确定需要改进的突破口(WHERE?)
规范镇痛流程 落实随访制度 应用新的药物配方 改善镇痛泵质量 制定个体化镇痛方案 患者自控镇痛培训
13
D:实施各项对策、方案
规范镇痛流程 落实随访制度 改善镇痛泵质量 加强患者自控培训 优化镇痛药物配方
70
64
60
56
50
40
57.52
68 77.58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30
20 18.88
10
35.40
40.00 30.00 20.00 10.00
0
0.00
镇痛流程不规范 术后访视不到位 镇痛泵质量不佳 镇痛药物配方不全 患者自控培训不足
例数 累计百分比
64 18.88
制定镇痛泵使用流 程
麻醉科医生 院领导、科主任 麻醉科医生
指导患者学习镇痛 麻醉科医生 泵使用方法
外院 医院 麻醉科学习室 病房
2014年11月开始
2014年11月开始
2014年12月 2014年12月开始
7
提高术后镇痛质量
患者对术后镇痛效果质疑 患者要求无痛
镇痛效果不明显 镇痛管理不到位
术后镇痛规程欠规范 医疗耗材质量欠佳
10.50
10.51
10.46
10.00
9.50
9.00
8.50
8.0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现状:2014年每月镇痛效果不良率较高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3
P:选题理由1( WHY? )
• 提高患者术后镇痛质量、改善镇痛效果是 科室医疗工作的重点,是体现医疗服务质 量的重要指标。
30
200
20
10
0
疾诊0 欠规范病疗医及疗陈材设旧料备格实控未严院质标落医指件使管软用练持理患不病者熟床维合使并用多率时治疗种疾總病數需1900量0 同
400
改善后
80
70
300 柏拉图
60
50
200
40
30
100
20
10
0
0
结论:术后镇痛效果不良率明显下降
15
16.00
15.50
15.00
14.50
杨坤渹 、李扬
计划拟订
李扬 、 李敬平Biblioteka 现况把握李扬 、胡颖
目标设定
杨坤渹 、胡颖
解析
胡颖 、 李敬平
对策拟订
对策实施 与检讨
效果确认
李扬 、 胡颖 胡颖 、 李敬平 胡颖 、 李敬平
标准化
杨坤渹 、李扬
检讨改进
杨坤渹、 李扬
成果发表
李扬 、 胡颖
6
P:拟定措施和项目(HOW?)
运用PDCA提高术后镇痛质量
• 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很大程度上可以加快 患者恢复,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日。
• 提高了术后镇痛质量,可以提高患者满意 度。
4
P:选题理由2 ( WHY? )
对患者而言: 减少术后疼痛, 提高患者满意度
对科室而言: 规范镇痛程序, 提升医疗质量
对院方而言: 提升医院社会效益, 谋求医院可持续发展
5
P:拟定措施和项目(HOW?)
表象 近因 根因
8
人
病人期 望值高
患者合并多种疾病
老年人居多
病人多 缺少管 理制度
管理不 到位
严格落实医 院质控指标
电子泵 成本高
物
申购周
镇痛泵质量
期长
不高
医护责任
心不强
泵速不 医院重
精确 视不够
导致术后镇痛效果不好的原因
培训不到位 外院经验 借鉴不足
镇痛流程欠规范
随访不
医生工
到位
医护责任 作量大
12.80
12.42
12.60
12.40
12.20
12.00
11.80
11.60
11.40
11.20
11.00
10.80
10.60
10.40
10.20
10
10.00
9.80
9.60
9.40
9.20
9.00
8.80
8.60
8.40
8.20
8.00
2014年3月 2015年目标值
8.8 2015年3月
1-5月同期比较
运用PDCA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步骤
月份 2014 年 周次 11 月
12 月
2015 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123 4 12 34 1 23 4 12 3 4 12 3 41 2 34 1 2 34
周周 周周 周 周周 周 周周 周 周周 周 周周 周 周周 周 周 周周 周 周周 周 周
负责人
步主骤题选定
14.00
13.50
13.00
12.50
12.00
11.50
11.00
10.50
10.00 9.50 9.00
9.5
8.8 8.95
8.50
8.00
1月 2月 3月
9.5 9.1
4月 5月
改善后:2015年每月术后镇痛不良率明显下降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16
C:检查阶段4
单月同期比较
13.00
拟定实施项目
What(实施项目)W施ho人(员负)责及实
Where(实施地 点)
学习镇痛诊疗规范 麻醉科医生
麻醉科学习室
学习术后随访流程 麻醉科医生
麻醉科学习室
When(实施时间)
2014年11月 2014年11月
参加学术会议、专科 培训、进修,鼓励读 研
科主任调查设备参数 并与院领导沟通购买 仪器设备
安全、无痛、舒适
--运用PDCA提高术后镇痛质量
1
目录
2
P:分析现状1 (WHAT?)
16.00 15.52
15.50
15.00
14.50
14.00
13.50
13.00 12.50
12.42
12.52
12.00 11.50 11.00
11.95
11.82 11.42
11.53 11.07 10.97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