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体育课教案优质课

合集下载

《篮球运球》体育课教案

《篮球运球》体育课教案

《篮球运球》体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运球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篮球运球的基本动作。

2. 篮球运球的变化和组合。

3. 篮球运球实战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篮球运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教学难点:篮球运球的变化和组合,以及实战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提高注意力。

2. 基本技能训练:讲解并示范篮球运球的基本动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技能提升训练:让学生进行篮球运球的变化和组合练习,提高运球技巧。

4. 实战应用训练:组织学生进行篮球运球对抗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5. 结束部分:进行简单的放松运动,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和不足,为学生提供改进的方向。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篮球运球技巧进行评价,关注动作的规范性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战中的应用能力,关注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的体现。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为下一次教学提供改进的方向。

六、教学资源:1. 篮球场地的准备,确保场地平整、无障碍物。

2. 足够的篮球,以便每位学生都能进行练习。

3. 教学视频或图片,用于示范和分析篮球运球技巧。

4. 计时器,用于记录学生运球的时间和距离。

5. 安全装备,如护具,以防止运动过程中的意外伤害。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正确的篮球运球动作,让学生进行模仿。

2. 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相互练习和竞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反馈法:教师对学生的运球动作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技能水平。

4. 游戏法:设计一些篮球运球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运球技巧,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八、教学环境:1. 确保教学环境安全,清除场地上的障碍物,避免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受伤。

七年级体育下学期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

七年级体育下学期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
5.社会适应:通过篮球运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其在团队协作中学会与人沟通、协作,提高社会适应性。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掌握篮球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巧,提高控球能力。
难点:熟练地进行行进间运球,保持球与身体的协调。
解决办法:
1.针对重点,通过分解示范、分组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多次重复练习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巧,使其熟练掌握。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篮球行进间运球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学生学习效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技能提升:学生能够掌握篮球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巧,提高控球能力。他们能够在场上熟练地进行行进间运球,并能够灵活运用到比赛和练习中。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篮球行进间运球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篮球行进间运球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2.认知深化:教师将对学生的阅读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学生在回答问题中的错误观点和不足之处,并给出改进建议。例如,教师可以建议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行进间运球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以及掌握行进间运球对提高控球能力的重要性。
3.态度培养:教师将对学生的学习心得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学生在写作中的不足之处,如语言表达不清晰、观点不明确等,并给出改进建议。例如,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在写作时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明确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初中篮球运球游戏教案

初中篮球运球游戏教案

初中篮球运球游戏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运球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体育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动作协调性。

教学内容:1. 篮球运球的基本动作。

2. 团队协作和竞技规则。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篮球运动的了解程度。

2. 介绍篮球运动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教师讲解篮球运球的基本技巧,包括运球手法、步伐和身体协调性。

2. 教师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篮球运球的动作要领。

三、分组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4-6人。

2. 每组轮流进行篮球运球练习,其余组员观摩和学习。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偏差,提出改进意见。

四、游戏环节(10分钟)1. 教师设计篮球运球游戏,如“运球接力”、“运球穿越障碍”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赢取积分。

3. 教师点评游戏结果,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团队竞技(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篮球运球竞技比赛,比一比谁的速度快、动作稳。

2. 教师担任裁判,维护比赛秩序,确保比赛公平公正。

3. 比赛结束后,教师点评比赛情况,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篮球运球的基本技巧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篮球运球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3. 学生身体素质和动作协调性的提高。

备注: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初一体育《篮球运球》教案

初一体育《篮球运球》教案

初一体育《篮球运球》教案研究篮球运球的基本技术和动作要领。

掌握基本的篮球运球技巧,提高运球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和爱好,增强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1.篮球运球基本姿势:正蹲姿势: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屈,上体略前倾。

运球手姿势:运球手放在篮球上方,手掌掌心向下,指尖用力握住篮球。

2.篮球运球技巧:看前方:注视着前方,保持对场地和队友的观察。

弹腕运球:用手指的肚腹将篮球从地面弹起,反复运球练。

脚步配合:在运球时,根据队友和对手的位置调整步伐,保持移动和灵活性。

变向运球:通过突然转向、变动速度等方式,迷惑对手,保持篮球控制。

低频护球:将身体下压,用身体保护篮球,减少对手的抢断机会。

上斜运球:在快速前进时,将篮球抬高,缩短对手的抢断距离。

侧身运球:用身体侧面保护篮球,使对手无法抢断篮球。

3.练方法:单手运球:通过单手运球练,提高手掌力量和运球稳定性。

交替运球:将篮球从一只手交给另一只手,提高手部协调能力。

静止运球:站立不动,进行运球练,注重运球品质和控制力。

移动运球:在场地内移动,保持稳定的运球状态。

组合运球:结合上述技巧,进行多种运球方式的组合练。

1.导入:通过介绍篮球运球的重要性和技术要求,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展示:通过示范和讲解篮球运球的基本姿势和技巧。

3.指导:针对不同的运球技巧,逐步指导学生进行练。

4.练:组织学生进行单手运球、交替运球、静止运球、移动运球和组合运球等不同练。

5.辅助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帮助和指导。

6.梳理归纳:总结篮球运球的基本技术和要点。

7.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更多的篮球运球练,提高技术水平。

8.总结回顾: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强调篮球运球的重要性和练方法。

1.观察学生在练过程中的动作姿势和技能掌握情况。

2.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

3.针对学生的表现评定其运球技术水平,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奖励。

七年级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体育课教案(课)

七年级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体育课教案(课)

七年级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体育课教案(优质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运球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面对挑战的勇气。

二、教学内容:1. 篮球运球基本技巧:拍球、控球、变向、快攻。

2. 团队配合:传球、接球、防守、进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篮球运球的基本技巧。

2. 教学难点:团队配合,提高实战能力。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进行简单的跑步、拉伸运动,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2. 技能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并示范篮球运球的基本技巧,包括拍球、控球、变向、快攻。

3.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团队配合练习:学生进行传球、接球、防守、进攻等团队配合练习,教师观察并进行指导。

5. 实战演练:学生进行篮球比赛,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实战演练。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运球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团队配合的能力。

3. 学生面对挑战的自信心和勇气。

六、教学资源:1. 篮球场地一个2. 篮球若干个3. 标志物若干个4.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七、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篮球运球基本技巧和团队配合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篮球运球基本技巧和团队配合方法。

3. 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提高篮球运球技巧和团队配合能力。

4. 比赛法:学生进行篮球比赛,检验所学技巧和团队配合能力。

八、教学环境:1. 室内篮球场地,温度适宜,通风良好。

2. 音响设备正常运转,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3. 学生穿着舒适、适合运动的服装和鞋子。

九、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进行简单的跑步、拉伸运动,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2. 技能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并示范篮球运球的基本技巧,包括拍球、控球、变向、快攻。

3.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七年级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体育课教案(课)

七年级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体育课教案(课)

七年级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体育课教案(优质课)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篮球是一项受众广泛的体育运动,在我国拥有众多爱好者。

七年级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通过篮球运球技术的学习,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节课将围绕篮球基本技术-运球进行教学,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和游戏等形式,使学生掌握篮球运球技巧,培养他们热爱篮球、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1.2 教学目标(1)了解篮球运球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2)通过实践练习,掌握篮球运球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球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篮球运球基本概念介绍篮球运球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背后运球、肩上运球等,使学生对篮球运球有初步的认识。

2.2 篮球运球动作要领(1)原地运球:双手握球,右(左)手放在球的右侧(左侧),左(右)手放在球的左侧(右侧),用手腕和手指的力量控制球,保持球与地面的距离。

(2)行进间运球:迈出第一步,将球拍向地面,迈出第二步,重复动作,保持球与地面的距离。

(3)背后运球:双手握球,将球拍向背后,用手指和手腕的力量控制球,将球拍向前,恢复行进间运球。

(4)肩上运球:双手握球,将球置于肩膀上方,用手指和手腕的力量控制球,保持球与地面的距离。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解法教师对篮球运球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2 示范法教师进行篮球运球动作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正确的动作姿势。

3.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篮球运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4 游戏法设计篮球运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技巧,提高运球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准备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2)进行篮球基本技能热身活动,如传球、投篮等。

4.2 技术讲解与示范(1)教师讲解篮球运球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2)教师进行篮球运球动作的示范。

篮球运球教案(优秀9篇)

篮球运球教案(优秀9篇)

篮球运球教案(优秀9篇)篮球运球教案篇一一、设计思路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体验—思考启发—感悟”中掌握运动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合做探究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篮球技术中的一项基本技术,在篮球运动中,其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动作迅速、隐蔽突然、易与其它运动衔接、保护好球等特点,是比赛中最常用的运球突破技术。

通过该技术的练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灵敏性,同时还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协调配合能力。

其教学重点为球的变向和脚的蹬跨动作,教学难点为手、脚的协调配合。

三、学生分析本课是借班上课,对学生的情况不大了解。

学生具有一定的共性,通过对本校学生的了解,高一学生应该具备了一定的篮球运球基础与控制球能力。

其中男生的基础水平高一些,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术,他们喜欢参与比赛,但对基本技术学习的兴趣却不高;女生的篮球基本技术水平相对较差,对基本技术学习的兴趣也一般。

所以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本课的一个难点。

同时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面,男生与女生、基础好和基础差的学生应该体现一定的层次性。

四、教学过程1、开始准备部分: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以克服身体机能活动的生理惰性,为后面的教学练习做好准备;同时原地体前换手运球练习和行进间运球练习,强调按拍球的部位及运球的身体形态,为后面的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打下基础,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2、基本部分:通过看海报、聊NBA激发学生兴趣,从讨论NBA明星的突破而导出本课的内容: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然后教师示范让学生建立初步的动作概念。

在后面的教学中让学生回忆原地换手运球和绕场运球练习及带着问题进行原地12拍体前换手运球上步练习、尝试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分组练习,这样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让学生在“体验—思考启发—感悟”中掌握运动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合做探究的能力。

初中篮球运球技术教案范文(精选5篇)

初中篮球运球技术教案范文(精选5篇)

初中篮球运球技术教案初中篮球运球技术教案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篮球运球技术教案范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篮球运球技术教案1一、课程标准本课遵循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不怕苦、勤学好动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为高一汽修专业全体男同学共50人。

初中阶段的学生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在青春期向成年人过渡阶段。

在生理特点上,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等方面都基本完善;在心理特点上,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已经有一些明确,在技术上要求比较高,活力充沛,爱拼搏竞争。

三、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的低运球。

运球是篮球运动中的重要进攻技术,是个人摆脱防守,创造传球、突破、投篮得分机会的重要进攻手段,也是进攻队员发动快攻、组织全队进攻配合的纽带,瓦解防守阵型的重要手段。

低运球是进攻队员在受到对手紧逼或抢阻时,常采用低运球以保护球或摆脱防守。

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学生控制球的能力,巩固提高运球的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四、课程目标1、认知目标:建立低运球的动作概念,了解它们的作用。

2、技能目标:60%的学生初步掌握低运球的动作技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不怕苦、勤学好动、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重点:低运球重心降低,上体前倾,按拍球短促有力。

难点:拍球的部位和力度,控制球的方向和反弹高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