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_音乐电视节目的编导..

合集下载

电视节目编导教学大纲

电视节目编导教学大纲

《电视节目编导》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426课程名称:电视节目编导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总学时数:48学时理论学时16学时实验学时:32学时总学分:2学分选用教材:《电视制作原理与节目编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参考书目:《电视专题创作》高鑫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年《电视节目策划技巧》张联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年《电视栏目解析》石长顺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电视新闻节目理念、形态与实务》吕正标王嘉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定位、形态与包装》冷智宏许玉琪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广播电视文艺编导》项仲平王国臣著浙江大学出版社《电视节目创作与编导》张静民著暨南大学出版社一、课程说明电视节目编导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将系统地介绍从事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讲授广播电视中各种节目形态的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力求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素质教育和能力训练兼顾,努力培养学生对广播电视栏目及影视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的能力,形成较先进的广播电视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动态,使学生全方位、多视角地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的职能、作用,树立正确的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理念。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基本具备独立策划和制作一般性的广播电视节目的能力。

本门课程的相关衔接课程有《电视艺术概论》、《传播学》、《电视节目制作原理》、《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电视专题片创作》等。

本门课程将采用课堂讲授、作品评析和实践创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二、学时分配章次标题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备注第一章电视编导概论 2第二章电视编导与文案 2电视新闻节目编导 2第三章第四章电视社教类节目编导 2第五章谈话类电视节目编导 2第六章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编导 2第七章电视文艺娱乐节目编导 4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电视编导概论教学目的:了解编导的含义,职业特征及素质要求及在具体电视节目制作中的任务主要内容(知识点)教学要求备注认识层次讲授程度特别要求第一节编导的含义了解介绍选讲第二节电视编导的职业特征及素质要求理解介绍选讲第三节电视编导的地位与作用掌握一般讲授重点第四节电视编导的具体任务理解介绍第二章电视编导与文案教学目的:了解广播电视节目前期创作涉及到的多项工作,从构思、立意、选材、到文案的撰写,以及诉诸于文字形成未来电视节目的内容框架、拍摄方法和结构技巧等内容。

《电视编导》考题

《电视编导》考题

一、填空1.电视编导的编导意识包括:受众意识、创新意识、策划意识、随机意识。

2.电视编导工作的职业特征:脑力劳动的创造性、视听手段的综合性、传媒与艺术的复合性。

3.电视编导的思想素质概括为:社会责任感、政策水平、大局意识和职业敏感。

4.经济类电视节目的核心要素是内容的经济特性、视角的经济属性和实用性。

5.一般认为,中国的娱乐节目形态大体经过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90-1997年,以《正大综艺》和《综艺大观》为代表的传统综艺节目类型;第二阶段是以1997年开办的《快乐大本营》和《欢乐总动员》为代表的游戏类娱乐节目;第三阶段是以1998年推出的《幸运52》和《开心辞典》为代表的益智博彩类节目;第四阶段是2000年以后兴起的“真人秀”节目。

6.文化教育类节目的核心元素主要是文化知识和文化内涵。

7.对象类节目的核心要素就是:专一性、针对性和对象的具体性。

8.综艺节目的观众参与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强调现场观众的参与,另一种是与场外观众的互动。

9. 中央电视台在1984年率先组建了经济部,并于1985年1月1日推出了全国第一个经济节目《经济生活》。

二、名词解释1.编导意识:编导意识特指电视编导在进行创作时对所选题材的认识、分析、判断等能动的思维活动。

它直接影响着编导对题材的把握、表现以及作品的效果,是编导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创作理念的反映,起着指导创作、影响创作各个环节的作用。

具体包括:受众意识,创新意识,策划意识和随机意识。

2.专一类别型生活服务节目:这类节目内容比较单纯,是专门为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玩的某一个封面提供集中、全方位、细致入微的服务的节目。

其服务多为知识性、实用性。

观众可以按需选择,从而获得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服务。

3.对象类节目:从最早的“大众”传播到现在的“分众”传播,从过去的“广播”到如今的“窄播”,电视节目的创作正朝着“细致、专业、对象化”方向发展。

受众的细化使电视对象类节目应运而生。

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 王列 第七章 纪录片的导演工作

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 王列 第七章 纪录片的导演工作

解说声
解说员以画外音的方式给纪录片配上由专人撰写的解说词。解说词的作用是交代环境、 创造意境、抒发感情、刻画形象、介绍知识、传递信息、深化主题等。
解说词写作应注意总体构思,整体布局;解说词要为画面服务,不能脱离画面独立存 在;注重开头的召唤性和结尾的余味性;注重细节描写以及叙事角度。
音乐
记录片中的音乐出现方式,一是有声源的客观方式,即同期声;一是无声源的主观方 式,即配音。
长镜头的功能
长镜头具有展示客观时空,彰显事物本来面,以及营造一定的环境气氛和节 奏,制造悬念、调动观众的情绪等。长镜头具有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表达人物 内心情绪的功能。长镜头还有包容性大,给人以思考天地的功能。
长镜头的运用
运用长镜头声画同步全方位的追踪拍摄,并随机采访原生形态的现实生活, 是电视纪录片创作者们偏爱的手法。 一般地说,纪实拍摄时,长镜头是从抓住人物的一个有意义的行为开始进行 随机记录的,编导不能导拍,所要拍摄的内容其结果往往不可预知的,从开始 到结束,其间种种物象、意象在镜头中流动,情节也在不断生成展开。 电视纪录片通过长长的镜头反映人生,给人以生命的启示和生命的美感,但 同时,必须警惕自然主义倾向对纪录片所产生的消极影响,需要对纪录片的内 涵加以准确的把握。 所以,过程的记录,就是发现的记录;发现的记录,也就是人类在探索新知 的记录。
第七章 纪录片的导演工作
第一节 过程的意义
运用长镜头过程化地对生活加 以记录,表达个体对生命本质 的认知程度
过程与长镜头的美学手段
纪录片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可以真实地记录生活过程。它可以运用长镜头过 程化地对生活加以记录,表达个体对生命本质的认知程度。 长镜头是纪录片反映生活真实过程的重要美学手段,纪录片中的长镜头可以化 作观众的眼睛,亲眼目睹生活的真实情况与具体过程,感受到一种真实的美。Biblioteka 象征再现,或 称作虚化再现

第七章 文艺节目

第七章  文艺节目

体验真人秀

体验真人秀是通过设定规则,让节目参与 者获得与自己的日常生活不一样的 体验,并对体验过程进行记录和 呈现的真人秀节目。 ABC的《真的变了》(Switched)和国家 地理频道的《不同的世界》 (World Apart) BBC第四频道的《交换妻子》和FOX的 《交换配偶》
第七章
文艺节目
第一节 文艺节目概述 第二节 电视娱乐节目
第七章 文艺节目
第一节
概 述
一、文艺节目的含义和特性 二、文艺节目的类型
一、文艺性节目的含义和特性
含义:文艺节目是指以音像手段塑造艺
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广播电视节目。
特性:兼容性
渗透性 综合性 连续性
二、文艺性节目的类型
1、根据节目的来源划分主要有——
2、根据文艺的种类划分主要有—— (1)广播电视文学 主要有: ◎ 广播(电视)小说 ◎ 广播(电视)散文 ◎ 广播(电视)诗歌 ◎ 广播(电视)报告文学 (2)广播电视文艺 ◎ 广播(电视)音乐 ◎ 电视舞蹈 ◎ 广播(电视)剧 ◎ 广 播(电视)曲艺 ◎ 广播(电视)文艺晚会 ◎ 电影录音剪辑、 电视电影

Big Brother
三、真人秀节目类型
(一)室内生活秀 《老大哥》 法国M6频道播出的《阁楼故事》(Loft Story)

“老大哥”系列的基本游戏规则: 12名背景不同、性格各异的原来素不相识的选手 被挑选出来,其中6名青年男性、6名青年女性, 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特制的有着花园、游泳池、 豪华家具的大房子里,大家共享一间卧室、一套 起居室和卫生间等。 “老大哥”设置了25台摄像机,32个麦克风和40 公里长的电缆,一天24小时地记录他们的一举一 动,制作成每天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的节目,向 电视观众展示屋内发生的大事小事。 同时观众可以登录到该节目的网站,追踪屋里的 实时状况。

第七章 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

第七章 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

三、根据目前常见运营的节目类型分类
1、新闻类节目主持人 2、社教类节目主持人 3、综艺娱乐类节目主持人
4、访谈类节目主持人
第七章
第一节
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
关于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
一、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的内涵与外延 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以专业化频道的整 体定位为基准,以栏目的内容、样式、对象等为 依据,以受众可能的审美期待为参照,对电视节 目主持人进行当下形象设计和未来形象规划的一 中活动。 电视策划的一部分,与节目、栏目、频道 策划处于同等地位
第一节 关于电视节目主持人
二、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的基本原则 1、统一 2、契合 3、协调 4、有效 5、贴近
第一节 关于电视节目主持人
三、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的目标 1、栏目的形象代表 2、频道核心竞争力 3、整个电视台网的品牌
第二节
选择与打造
一、节目主持人类型 1、记者评论员型 2、专家学者型 3、演艺型 二、选拔途径 1、毕业生中选拔 2、记者编辑中选拔 3、社会中选拔 4、节目主持人大赛中选拔
第七章
关于
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节目主持人一、概念的源流 1952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著名编导唐· 休伊 特提出了节目主持人这个概念,当时用Anchor来表述的。 Anchor的本意是:“危险时可以依靠的人”,也就是在关键 时刻具有强劲支撑力的物和人。 Anchor的引申义是:“接力赛跑中跑最后一棒的人,是最快 最有冲刺力的人,是电子媒介节目传播中最关键的人。 唐· 休伊特是在1952年第34届总统大选的报道中使用了这 个词。主要针对当时电视新闻对重要事件的报道通常表现 出呆板、滞后、零散的状况提出的。
节目主持人四大类划分 一 按参与节目的形式或现象分
A、独立型 主持人独立承担整个节目的采编播 工作 B、单一型 主持人主要或仅从事话筒前的在创 作播报工作 C、参与型 主持人参与节目的采编播各个环节 D、主导型 主持人是整个节目的策划者,组织 者,采编者以及体现者。

电视编导基础(第九、十章)

电视编导基础(第九、十章)

Your company slogan
第一节 电视综艺节目的编导
1965年的元旦文艺晚会中,北京电视台播出了事先录制的豫剧 《朝阳沟》第二场和《红灯记》第一场。这是我国电视媒体第一次 使用录像播出的文艺节目。 文革结束后,我国电视屏幕上出现了《周末文艺》《百花园》 《外国文艺》《曲艺与杂技》《戏曲欣赏》等一大批受群众欢迎的 电视文艺节目。 1979年和1980年由邓在军、杨洁、黄一鹤等导演组织完成的“ 春节联欢晚会”,吸引了亿万中国观众。此后,每年央视春晚成了 全国人民除夕之夜的一道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 1990年4月25日《正大综艺》创办,它标志着综艺节目得到进一 步的发展和提升。从此,中国电视综艺节目有了更多新颖的节目样 式。
Your company slogan
第四节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编导
四、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编导意识和编导要点
1.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编导意识 ① 本土意识 《全美超模大赛》 ② 规则意识 《超级女声》 ③ 创新意识 《舞林大会》 ④ 策划意识 《中国好声音》 ⑤ 故事意识 《生存大挑战》 ⑥ 细节意识 《我是探路者》 2.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编导要点 ① 掌控局面,果断抉择 ② 与多方沟通 ③ 协调设置单位和参赛者的关系
第一节 电视综艺节目的编导
二、电视综艺节目的编导意识
1.统筹意识《乡村大世界》
主题是总纲领,是统领内容的中心,也是节目创意的依据。组成综艺 节目的各个部分都要围绕这个主题进行选择。符合主题的节目总基调也要明 确。
2.编排意识
编导要全面仔细地权衡,比如怎样开场,如何展开,高潮的安排,用 什么节目压轴,用哪种方式收场,上下节目怎样过渡,舞台背景如何转换、 语言的串联等。要达到是整个节目统一、连贯、融合、顺畅的总体目标。

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复习题

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复习题

《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复习题第一章电视节目概述一、什么是制片人?制作电视节目需要哪些工种?制片人负责策划节目,制定摄制计划,领导制作的过程,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制片人应当熟悉节目制作的过程和手段,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制片人要有效的监督、管理和协调全部制作活动,帮助导演按期完成拍摄计划,同时掌握财务权。

(1)制片人(2)编剧(3)导演(4)助理导演(5)现场导演(6)电视编辑(7)技术导演(8)切换员(导播)(9)视频工程师(10)音频工程师(11)摄像师(12)灯光师(13)场记(14)美工师(15)道具师(16)化妆师二、论电视编导的素质要求。

编导应该是精通电视艺术的“专家”,同时还应该是知识面广博的“杂家”,是全部策划方案的落实者和实施者。

在某种程度上,编导的素质、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着策划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

电视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对艺术的处理常常不能经过理性的分析,而是运用直觉做出判断,获得理想的效果。

三、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1)构思创作(2)现场录制(3)编辑混录第三章剧本与分镜头脚本一、什么叫镜头?镜头是指摄像机从开始拍摄知道停止拍摄之间所拍下来的一段连续画面。

二、什么是分镜头?就是把文字脚本中的画面内容视觉化,即将文字脚本中用文字描述的画面形象,分成若干个可供拍摄的镜头,并按照创作意图,将镜头的内容、艺术特点和摄制要求,在脚本上用文本或图形的形式体现出来,由他们组成镜头组去表现文字脚本的内容含义。

第四章电视摄像基础一、如何对摄像机进行分类?(1)广播档摄像机(2)专业档摄像机(3)家用档摄像机(4)特殊用途摄像机二、摄像机目前常用的记录与存储介质有哪些?(1)磁带记录与存储(2)硬盘记录与存储A.视频服务器B.硬盘录像机C.硬盘记录单元(3)可读写光盘记录与存储(4)半导体存储卡记录与存储三、摄像机的三大技术指标有哪些?(1)分辨率(2)灵敏度(3)信噪比四、如何维护摄像机?(1)摄像机不应再高温、潮湿、强磁场、或粉尘较多、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工作中,否则会影响图像质量,甚至有可能损坏摄像机。

编导专业教科书

编导专业教科书

编导专业教科书
《编导专业教科书》旨在为编导专业的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教学内容,帮助他们掌握编导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以下是该教科书的主要内容概述:
第一章:编导基础知识
- 编导的定义与历史发展
- 编导的职责与作用
- 编导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规范
第二章:编导理论
- 剧本分析与解读
- 角色刻画与演员指导
- 舞台美术与布景设计
- 灯光与音效设计
- 舞台动作与舞蹈编排
- 剧目选择与排练策划
- 舞台语言与表演技巧
第三章:电影与电视编导
- 电影制作流程与角色
- 拍摄技术与镜头运用
- 剪辑与后期制作
- 影视剧本创作与处理
第四章:舞台剧编导
- 舞台剧的演出形式与特点
- 舞台剧的编导流程与策划
- 舞台剧剧本改编与创作
- 舞台剧的舞美与灯光设计
第五章:综艺节目编导
- 综艺节目的类型与内容策划
- 综艺节目的编导与导演流程
- 综艺节目的包装与导演指导
第六章:广告与宣传片编导
- 广告与宣传片的制作方式与方法
- 广告与宣传片的创意与策划
- 广告与宣传片的编导技巧与特点
第七章:戏剧教育编导
- 戏剧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 戏剧教育的教学设计与方法
- 戏剧教育的编导与指导
第八章:编导实践与案例分析
- 编导实践过程与要点
- 优秀编导作品的案例分析与讨论
本教科书旨在结合理论与实践,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教学实例,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编导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摇滚乐商品电视广告的出现 考虑到广告的传播效益,音像商对广告媒 介的选择往往首先指向电视——因为电视 这个集当代科技之菁华于一身的媒体,具 有传播规模最大、传播速度最快、传播形 式最丰富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电视广 告可以对唱片的潜在消费者,进行最强有 力的品牌消费导向。 至此,作为音乐电视录像片(MV)雏形 的电视摇滚乐商品广告,出现于70年代的 西欧和美国。

1988年,中国中央电视台在其节目《潮— —来自台湾的歌》中,播出了“小虎队” 演唱的音乐电视,这是中国国家电视台第 一次承认MV的存在。

1991年亚洲卫星电视的开播,形成MV对 中国大陆第一轮强大的冲击波。


2、初期
(1)作品 至1993年,中央电视台与地方电视台合作拍摄 了为数不少的导向性MV作品,如董文华演唱的 《长城长》、李丹阳演唱的《穿军装的川妹子》、 张海迪演唱的《轮椅上的歌声》、蒂姆演唱的 《我是中国人》等。
1、导致MV产生的音乐体裁

节奏与布鲁斯(Rhythm & Blue)
发源于美国黑人音乐的一种节奏极强的爵 士乐。

摇滚乐(Rock)
摇滚乐产生自R&B。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 多种社会原因的共同促成下,一时间风靡了西 欧和北美,继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音乐文化现 象。
2、导致MV产生的文化背景
①摇滚乐商品广告的出现 在音像工业的机器流水线上,摇滚乐作品被十万 上百万地复制为无数唱片,然后被投入社会化商 品流通中,按一般商品的流通规则,成为音像商 牟利的货物。音像商在彼此的激烈竞争中为了战 胜对手,在品牌众多的同类商品中夺取最高销售 额,从而达到赚取最大利润的目的,就不得不借 助于广告——即在社会传媒上向尽可能广大的人 群,传播自己商品的品牌信息,以影响这个人群 的消费取向的宣传形式。
第七章
音乐电视节目的编导
思考:单纯的音乐与MV能带来的有什么不同 ?
第一节
音乐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一、音乐电视的产生文化背景 二、MV的诞生 三、MTV的诞生 四、MV的东渐
一、音乐电视诞生的文化背景
MV
音乐录象片( music video)的英文缩写
MTV

美国音乐电视网络(Music Television)的 英文缩写

这些作品中,有一些已经达到相当高的艺 术水准——如大陆歌手艾敬演唱的《流剪辑诸方面
片例[1] 《流浪的燕子》(3-3) 陈哲 词 候牧人 曲 王迪 编曲 顾长卫 导演 艾敬 演唱。

(2)栏目


1993年3月25日,中央电视台第一个MV 栏目《东西南北中》正式开播,第一期播 出的MTV作品,是上海电视台青年导演王国 平执导的《青春寄语》。这个栏目属综合 性版块节目,以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 乐电视”为宗旨。
片例[2] 《穿军装的川妹子》(3-1)
导演 吴楠 赵刚 演唱 李丹阳 播出时间 1993年

(3)赛事

1993年12月15日,中央电视台举行了“’93首 届中国音乐电视大赛”。全国数十家电视台、音 像公司和文艺团体,向这届比赛送交参赛作品100 余部,其中《穿军装的川妹子》、《长城长》、 《流浪的燕子》、《牵手》等12部作品获得金奖; 《好大一棵树》、《灯影》、《小芳》、《这一 次我是真的留下来陪你》等15部作品获得银奖; 《渔家姑娘在海边》、《美丽的姑娘》、《星星 泪》等20部作品获得铜奖;此外,还设立了创意、 导演、摄影、词曲和演唱等9个单项奖,《流浪的 燕子》等5部作品及歌手董文华分获其中6项奖, “导演”、“词曲”和“美术设计”三项奖空缺。
3、初期的MV导演

史蒂夫· 巴伦
4、英国MV向美国的传播

1980年代,随着美国的MTV频道开播,由于这 个频道对音乐录象片的需求量甚大,而当时美国 制作此类片子的技术还不太成熟,致使英国制作 的音乐录象片大量涌进美国电视,由此导致英国 歌曲全面霸占了美国流行音乐榜,被美国人惊呼 为“第二次英国入侵”——所谓“第一次英国入 侵”发生在1964年,这一年的2月,英国著名的 “甲壳虫”乐队(The Beatles)登陆纽约,几乎 在一夜之间征服了美国青少年,并占据了所有的 美国流行音乐排行榜;继此以后,又有“滚石” 等英国摇滚乐队相继访美,而且连续数年在美国 流行音乐排行榜上获得轰动性成功。事隔十多年 后,英国人凭借着音乐录象片又卷土重来。
5、第一部风格成熟的MV作品

1983年秋,美国黑人歌手迈克· 杰克逊 (Michael Jackson)为了摆脱其“少年歌星”形 象,同时也作为美国唱片业大力推广灵歌(soul music,起源于美国底特律黑人音乐)和流行音乐 计划的一部分,在唱片公司的策划下,推出名为 《恐怖之夜》(Thriller,又译《颤栗者》)的歌 曲专辑投入发行。为了对这张唱片进行电视广告 促销,音像商斥资百万美元,邀请曾导演过《在 伦敦的美国人狼》的好莱坞恐怖片大师约翰· 兰地 斯(John Landis),作为MV《恐怖之夜》的导演。

MV《 Thriller 》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沿袭 了恐怖电影的叙事思路和表演风格,但它 对“梦境”的营造、心理蒙太奇手段的着 重应用、歌唱者的多重角色快速转换、电 脑特技对离奇恍惚意境的营造、“碎片” 式的情景拼贴等等叙述手法,比较完整地 奠定了后来MV 的基本特征,并使MV这一 崭新体裁与电影故事片、电视剧及其它电 视体裁,在风格上拉开了距离。

二、MV的诞生
1、MV的定义 一种为推销完整的音乐商品(如唱片、 磁带等)和其它相关商品(如电影票房、 影视录象带乃至一般商品)、包装推出歌 星和乐队,以扩大社会知名度,达到获取 商业利润的目的,而制作并供电视播出的 单曲音乐录象片。

2、第一部MV作品

《 波 西 米 亚 狂 想 曲》 剧 照
片例[1] 《Thriller》(4-35)

三、MTV的诞生

1981年8月1日,是世界上第一个音乐电 视频道(MTV)的诞生之日。
四、MV的东渐


1、酝酿期
1986年,美籍华人靳羽西女士,曾经编辑了一 组美国的音乐录像节目(MV),作为这个栏目的 某一期节目。没有通过播出审查。原因在于,审 查者认为这些歌曲录像“浸透了悲观绝望的情 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