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植物配置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 园林植物实习报告(通用4篇)

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 园林植物实习报告(通用4篇)

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园林植物实习报告(通用4篇)植物学实习报告篇一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干扰对环境与资源造成极大的压力,人类迫切需要掌握生态学理论来调整人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生态学正是随着全球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及寻求调节人类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途径而产生的。

通过一学期的《环境生态学》学习,我们已初步掌握了环境生态学的一些理论知识,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发展趋势和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为加我们的实践认识,老师精心组织安排了这次教学实习,我们也最终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此次教学实习的安排与目的。

我们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早上八点乘坐学校班车,从学校出发经过两个小时到达目的地――青岛xx国家森林公园,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此次教学实习的安排与目的,于下午四点多返回学校。

这次实习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受益匪浅。

实习内容xx国家森林公园概况xx脉系巍然而深秀,融奇、险、清、幽于一身,有望夫山,石老山,大庵山,釜台筒,大黑涧,扎营山等四十座大小山峰环列周围,小xx群峰迭翠,怪石嶙峋,常年云雾缭绕,瞬息万变,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之迷离,素有“东崂西珠,双珠嵌云”之说。

小xx地处海滨,景物独特,层峦叠嶂,奇峰陡峭,曾被前人列为胶州八景中的第一胜景。

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功能森林在人类的生存,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1)森林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完善的物种基因库。

多种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森林中蕴藏的丰富动植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使人类宝贵的财富。

(2)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能承接雨水,减少落地降水量,使地表径流变为地下径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3)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森林的蒸腾作用对调节自然界的水分循环和改善气候有重要作用。

花境植物配置实习报告

花境植物配置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花境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配置形式,近年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强实践能力,我于2023年在XX园林景观公司进行了花境植物配置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花境植物配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花境植物的选择、搭配和栽植技术。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习内容1. 花境植物配置基本原理实习期间,我学习了花境植物配置的基本原理,包括:(1)植物种类选择:根据花境的位置、环境特点和设计风格,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2)植物搭配:合理搭配植物的颜色、形状、高度和花期,形成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3)空间布局:根据花境的形状、大小和周围环境,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

2. 花境植物选择与搭配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个花境植物的选材和搭配工作。

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1)XX公园花境植物配置该花境位于公园入口处,面积约100平方米。

根据设计要求,我选择了以下植物进行配置:- 乔木:银杏、广玉兰- 灌木:紫叶矮樱、金森女贞、紫薇- 地被植物:麦冬、吉祥草- 草花:金盏菊、石竹、矮牵牛通过合理搭配,该花境呈现出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景观效果。

(2)XX小区庭院花境植物配置该庭院面积约80平方米,环境较为封闭。

我选择了以下植物进行配置:- 乔木:白玉兰、红枫- 灌木:紫叶李、红瑞木、红梅- 地被植物:麦冬、吉祥草- 草花:矮牵牛、金盏菊、石竹通过巧妙搭配,该庭院花境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3. 花境植物栽植技术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花境植物的栽植技术,包括:(1)挖穴:根据植物根系大小,挖适宜的栽植穴。

(2)施肥:施足底肥,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3)栽植:按照设计要求,将植物栽植于花境中。

(4)浇水:栽植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花境植物配置实习,我深刻认识到花境植物配置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习的总结:1. 花境植物配置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需要掌握植物学、园艺学、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园林绿化实习报告【三篇】

园林绿化实习报告【三篇】

园林绿化实习报告【三篇】园林绿化实习报告【一】随着现代中国的不断崛起和发展,我们国家的经济逐渐强大起来,我们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体高.可是在经济发展中我们国家同样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其中最致命的就是我们的环境保护问题,这已经是严重影响我们国家继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学校为了全面完成教学的任务,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同时拓扩同学们的视野,丰富课外的社会知识。

学校领导精心的为我们每一个学生做了长期的计划——-每年一次的社会实践.这个暑假,我们进行了地一次社会实践。

经过两个星期的时间,我顺利的完成了这次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

现在回顾这一次的社会实践,确实有了很大的收获,但也有写遗憾。

因为在学校里刚学的知识还不够扎实,只能在实践公司里看而不能动啊!要想能够学到的知识,我只能在工作的时间向他们讨问有关的专业知识!由于我的真诚搏取了他们的喜爱,并热情的给我讲述了有关于我们园林专业的很的知识,如绘图、草坪的重要作用、色彩在园林上的表现等。

如此将使我对园林专业深一步了解,也让我懂得了做人的基本.为了能让我这位刚读完大一的学生打开眼界,对园林专业知识的扩展,在公司里面工作的叔叔阿姨们都热心的轮流的带我去逛公园、观察园林的造园手法,并给我讲述园林建筑小品:厅与堂相似,常设在园林中心或视钱交汇之处,坐北朝南;轩与馆相似,单体或组成建筑群比厅、堂轻巧秀丽,园林中长设在明显的位置作为对景作用;楼与阁相似,一般为两重以上的建筑,设在厅堂之后或园林四周。

依山旁水之处效高耸,作为对景使用;台常建于水边、湖边、桥上、山腰之处;榭是临水的建筑物,往往建于水边平台上,花丛树旁;廊园林中的长形建筑;亭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园林建筑物之一,常设在山上、水边、湖心、路旁、桥头、桥上等,常与廊相接。

等等.此期间让我陶醉在他们的解说之中。

他们告诉了我要学好园林专业必须多出去看看别人创义一些好的公园、名胜古迹、具有特色的建筑物等,从中吸取其中的精华,用来设计出原无既有的园林特色。

风景园林专业植物认知实习报告

风景园林专业植物认知实习报告

风景园林专业植物认知实习报告风景园林专业植物认知实习报告(通用5篇)充实的实习生活已经告一段落,相信大家这段时间来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让我们好好总结一下,写一份实习报告吧。

那么实习报告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风景园林专业植物认知实习报告(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风景园林专业植物认知实习报告1一、实习内容我在xx一家园林设计所做兼职。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是参观和学习一些公园花坛的设计和花卉的租摆等。

实习参观的主要地点是紫荆山公园,在实习期间我不但认识了很多花卉和树种,还了解到一些常见的花卉在园林造景上的应用,花卉可应用于很多方面,可以作为绿篱造景、花坛造景、花镜造景、行道绿化带、小庭园造景、悬垂绿化植物造景等。

下面是我通过实习参观后所收集和了解到的花卉在园林造景上的一些应用。

1、绿篱植物及其造景设计在园林绿化中,把植物密植成行,形成不同形式的树墙或篱状,即是绿篱。

它常用来作境界、空间分隔、屏障、或作为花坛、花镜等背景、增添景色、减轻噪音、净化空气、幽静环境的特殊功能。

绿篱的类型,依作用可分为隔音篱、防尘篱、装饰篱;依观赏价值可分为常绿篱、花篱、观果篱、采叶篱;依本身高矮形态可分为高、中、矮3个类型;依生态习性可分为常绿篱、半常绿篱、落叶篱等。

而在紫荆山公园里比较多应用的是中绿篱。

高绿篱的作用主要用以防噪、防尘、分隔空间之用。

它是等距离栽植的灌木或半乔木,单行或双行排列栽植,不通视线,为规则林带。

设计高度在120—150厘米。

常用树木可选择构树、龙柏、法国冬青、大叶女贞、珊瑚树、油茶、桧柏、簸箕柳、榆树、蜀桧等。

中绿篱在园林建设中应用最广,栽植最多。

设计高度在50—120厘米、宽度不超过1米,多为双行几何曲线栽植,起着分隔大景区内风格不同、主景各异的小园、小景的作用,达到增加绿色质感、美化景观、引人入胜的目的。

中绿篱宜多营建成花篱、果篱、观叶篱。

造篱材料依功能可选栀子、彩叶兰、含笑、木槿、红桑、吊钟花、变叶木、金心女贞、金边珊瑚、小叶女贞、七里香、海桐、大叶黄杨、火棘、枸骨、茶叶等。

园林植物造景实习报告

园林植物造景实习报告

园林植物造景实习报告园林造景报告实习地点:延中绿地、宝⼭顾村公园、世纪公园实习⽬的:通过这次上海园林植物造景实习,对⾃⼰平时设计与实际景观之间差异有所了解,在的同时解决理论学习中的问题,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不⾜,通过分析提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案,在借鉴同时避免今后设计中犯相似的错误。

另外结合平时课堂上学到的植物造景理论基础,从景观植物配置的应⽤形式,园林的植物观赏区造景,滨⽔植物造景,以及园林滨⽔植物造景⼏个⽅⾯正⽂:⼀、园林植物配置景观植物配置⽅式所谓的植物造景要根据地形的起伏变化和各种植物的⽣长特性,注重常绿、落叶,乔、灌、草、地被等多层植物群落结构的构建,形成⽴体景观。

然⽽景观植物配置⽅式就是指景观植物搭配的样式,是运⽤美学原理,将乔⽊、灌⽊、⽵类、藤本、花卉、草坪植物等作为主要造景元素,按其观赏特性进⾏横向和纵向的构图,使其具有不同形式的有机组合,构成千姿百态的美景,创造出各种引⼈⼊胜的植物景观。

植物配置是绿化的主题,是园林规划和景观设计的主旋律。

现代园林艺术中,要创造⾃然⽣态的景观环境,更应注重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作⽤,应在⽣态建设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园林的⽂化内涵,营造园林⽂化⽓息,使之更具内在的韵味。

景观植物配置⼀般遵循功能性原则、适地适树原则、观赏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性化原则、⽂化性原则、丰富性原则、统⼀性原则,通过景观植物的配置,因地制宜创造园林空间形体的变化,季相⾊彩的变化,体现意境上的诗情画意,并⼒求符合功能上的综合性,⽣态上的科学性,配置上的艺术性,经济上的合理性等要求。

(⼀)、总体上可分为规则式、⾃然式两⼤类。

(1)规则式该形式整齐、严谨,具有⼀定的株⾏距,并且按固定的⽅式排列。

主要特点是有明显的中轴线,多为⼏何图案形式,植物对称或拟对称布置,体现⼀种整齐、开朗、壮观、庄严的⽓氛。

(2)⾃然式该形式⾃然、灵活、参差有致,没有⼀定的株⾏距和固定的排列⽅式。

主要特点是不规则,植物配置⼒求反映⾃然之美,树⽊栽培不成⾏、不成列,以孤植、丛植、群植、林植等⾃然式为主。

植物配置实习报告

植物配置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化、景观设计等领域对植物配置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地掌握植物配置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在XX市某植物园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植物配置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植物配置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 掌握植物配置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提高植物配置的实际操作能力。

3. 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需求,为植物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实习内容1. 植物配置理论知识学习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学习了植物配置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

包括:(1)植物配置的原则:生态适应性、景观协调性、经济合理性等。

(2)植物配置的类型:自然式配置、规则式配置、混合式配置等。

(3)植物配置的步骤:现场调查、方案设计、施工实施、后期养护等。

(4)植物配置的技巧:色彩搭配、形态搭配、层次搭配、空间搭配等。

2. 现场参观与学习在植物园,我们参观了不同风格的植物配置案例,包括:(1)庭院景观:以自然式配置为主,注重植物群落结构的营造。

(2)公园景观:以混合式配置为主,强调景观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3)道路景观:以规则式配置为主,注重植物的空间分隔和引导。

(4)水体景观:以水生植物配置为主,营造生态水景。

通过现场参观,我们学习了不同景观类型中植物配置的特点和技巧,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3. 植物配置实践操作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以下实践操作:(1)植物配置方案设计:根据现场环境和客户需求,设计植物配置方案。

(2)植物选择与采购:根据植物配置方案,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和规格。

(3)植物种植与养护: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植物种植和后期养护。

(4)植物配置效果评估:对植物配置效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4. 团队协作与交流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植物配置实践,共同完成设计方案。

植物造景学实训报告范文

植物造景学实训报告范文

摘要:本次植物造景学实训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模拟设计,加深对植物造景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本文以XX公园为例,对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设计手法、实施过程及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今后的植物造景工作提供参考。

一、实习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植物造景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次实训以XX公园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模拟设计,了解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设计手法和实施过程。

二、实习目的1. 深入了解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手法;2.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植物造景设计水平;3. 分析植物造景的实施过程及效果,为今后工作提供参考。

三、实习内容1. 植物造景基本原则(1)生态性原则:植物造景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需求,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营造生态平衡的景观。

(2)功能性原则:植物造景应满足人们休闲娱乐、健身运动等需求,提高公园的使用价值。

(3)美观性原则:植物造景应注重景观的整体效果,运用色彩、形态、质感等元素,营造优美的视觉效果。

(4)地域性原则:植物造景应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体现地域特色。

2. 植物造景设计手法(1)植物配置: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观赏特性等,合理配置植物种类,形成层次丰富、季相变化的景观。

(2)植物造型:运用修剪、攀爬等手法,塑造植物独特造型,增加景观的趣味性。

(3)色彩搭配:运用不同植物的花色、叶色等,进行色彩搭配,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

(4)质感对比:运用不同植物的叶片、枝条等,进行质感对比,增强景观的层次感。

3. 植物造景实施过程(1)现场勘查:对公园现状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形、地貌、植被等情况。

(2)设计方案:根据现场勘查结果,结合植物造景原则和设计手法,制定植物造景设计方案。

(3)施工实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植物种植、修剪、造型等工作。

(4)后期养护:对植物进行浇水、施肥、修剪等养护工作,确保植物健康成长。

植物景观配置实训报告总结

植物景观配置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水平,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园林专业人才,我们开展了植物景观配置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理解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原则和设计理念;2. 掌握植物景观配置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实训内容1. 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原则(1)生态原则: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生态位和相互关系,确保植物景观的生态平衡;(2)观赏原则:注重植物形态、色彩、季相等美学特征的搭配,提高景观的观赏价值;(3)实用性原则:结合实际需求,合理配置植物,满足功能需求;(4)地域性原则:考虑地域特色,体现地域文化,展现地域风貌;(5)可持续性原则:注重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2. 植物景观配置的方法和技巧(1)植物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场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2)植物配置:合理配置植物,形成层次丰富、错落有致的景观;(3)色彩搭配:运用植物色彩,创造丰富的视觉效果;(4)季相变化:选择具有不同季相特征的植物,展现四季景观;(5)植物组合:结合植物形态、色彩、季相等特征,形成具有特色的植物组合。

3. 实训项目本次实训以校园绿地设计为主题,要求学生分组完成植物景观配置方案。

具体内容包括:(1)场地分析:分析场地现状,了解场地条件;(2)设计构思:结合场地特点和设计要求,提出设计构思;(3)植物配置:根据设计构思,进行植物配置;(4)效果展示:运用绘图软件,展示设计效果。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前期: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2. 实训中期:学生分组进行设计,互相交流、讨论,教师给予指导;3. 实训后期:学生完成设计方案,进行成果展示和评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森林公园植物配置实习报告森林公园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13年4月3号地点:共青森林公园目的:1、掌握公园中春季主要观赏植物种类及应用形式。

2、分析花展各景点的景观特色。

内容:一、地点:小北门入口处主要花卉:三色堇(红、蓝)特征: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

花期4~7月,果期5~8月。

[三色菫以露天栽种为宜,无论花坛、庭园、盆栽皆适合。

不适合种于室内,因为光线不足,生长会迟缓,枝叶无法充分茁壮,导致无法开花,开花后也不应移入室内,以长保花朵寿命。

景观特点:此花境主要以三色堇作为主观花卉。

颜色鲜艳的花朵盛开后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感觉。

春天到来,大地回暖,让游人一进园门就感到春天的感觉。

让人心情舒畅。

花的界限处采用曲线的形式。

让人感觉很圆滑舒畅。

二、地点:此花境位于大草坪东侧。

主要花卉:虞美人、石竹、白晶菊、猴面花、美女樱、景观特点:此处花境主要是团块状及一定的圆弧几何形。

每一区域种植一定的然后各个区域组合成一大块的花境。

此花境表现了花卉群丛的平面和立面的花卉,自然美,有竖向和水平方向的综合景观表现。

平面上不同种类是块状混交,立面上高地错落。

既表现了植物的个体美又表现了组合的群落美。

花境的边缘采用曲线,表现了柔和舒展。

让人放松与自然。

虞美人:虞美人,又名丽春花、赛牡丹、满园春、仙女蒿、虞美人草,罂粟科罂粟属草本植物,花期夏季,花色有红、白、紫、蓝等颜色,浓艳华美。

景观效果:虞美人姿态葱秀,袅袅娉娉,因风飞舞,俨然彩蝶展翅,颇引人遐思。

虞美人兼具素雅与浓艳华丽之美,二者和谐地统一于一身。

其容其姿大有中国古典艺术中美人的丰韵,堪称花草中的妙品。

石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绿。

但一般作一、二年生栽培。

北方秋播,来春开花;南方春播,夏秋开花。

株高30-40厘米,直立簇生。

花期4月至10月,集中于4月至5月。

景观效果:唐代诗人司空曙“高低俱出叶,深浅不分丛。

”花朵美丽,颜色鲜艳。

花朵繁盛,观花期长。

白晶菊:是菊科二年生草本花卉,为一、二年生草本花卉。

花期从冬末至初夏,3至5月是其盛花期。

观赏效果:白晶菊矮而强健,多花,花期早,花期长,成片栽培耀眼夺目猴面花:属于玄参科“家族”。

是多年生草花,常作1~2年生栽培。

高30~40厘米,4~5月开花。

观赏效果:黄色给人以活力,有生命力的感觉。

让人感觉充满活力。

美女樱:美女樱是一年生草本花卉,花期为5-11月。

一样,令人流连忘返。

美人樱株丛矮密,花繁色艳。

三、此处花境位于主道路一侧。

为一面观赏性花境。

主要花卉:八仙花、黄金菊、金焰绣线菊、野麦草、蓬蒿菊、美女樱、刺筋伞、鸢尾等、小鸡爪槭、构骨、杜鹃等。

景观效果:此处花境主要为一侧行走在主道路上观赏的行人看。

花境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方式,自然美观。

让人观看以后感觉身处自然之中,各种花色鲜艳搭配,靓丽结合。

给人以春天万物生机的感觉。

同时花卉区域块状种植,相隔一定距离会有重复。

但是不会大片的为同一植物。

花境边缘采用曲线边缘,圆滑柔和。

四、此处景观位于道路交叉路口处。

花卉:花毛茛。

花毛茛株姿玲珑秀美,花色丰富艳丽。

为多年宿根草本花卉。

株高20厘米~40厘米。

有重瓣、半重瓣,花色丰富,有白、黄、红、水红、大红、橙、紫和褐色等多种颜色。

观赏效果:花朵颜色艳丽,花大,颜色各异。

组合一起既体现了花朵的个体美。

游人可以单独观赏一朵花,也可整体观赏。

观赏效果好,艳丽多彩。

尤其颜色格外吸引诱人眼球。

让人不足觉就驻足观察。

五、此处景观为满园春色。

主要花卉品种:大花耧斗菜、异果菊、勋章菊、南非万寿菊、花毛茛、金鱼草、美国石竹等。

景观特点:这是仿制的一个丰收的景象,满地的颜色鲜艳的花朵仿佛是在远处的箱子中倒出来。

铺了慢慢一地。

五谷满仓,风光迤逦。

一阵风吹过,留下扑鼻的清香,还有那一颗颗硕果累累的大花生,给人丰收的喜悦。

篇二:观赏植物配置实习报告西南林业大学观赏植物配置实习报告题目:观赏植物实习报告——世纪龙苑、西南林业大学生活区学院系:艺术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张旭(20090551044)指导教师:黄美娟老师评阅人:黄美娟老师城市环境艺术设计 2011年 10月27日观赏植物实习报告——世纪龙苑、西南林业大学生活区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逐步迈向小康生活阶段的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已越来越高,能生活在一种至美的环境中成为人们生活的理想追求。

随着人们购房心态的理智和成熟,居民对住宅需求已逐渐从“居者有其屋”的普通住宅转向了“居者优其屋”的有益身心健康的绿色住宅。

优美的园林绿化环境已成为住宅小区最基本的要素。

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它内容只能在一个有事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植物配置就是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园林中的其他素材,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创造各式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要。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是园林的主体,植物配置是园林设计、景观营建的主旋律。

不同居住区在植物配置上体现独特的风格,体现自然界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树种力求丰富,又不要杂乱无章,好的种植设计可以成为居住区的明显地物标。

生活区绿地园林植物配置的现状发现目前西南林业大学生活区绿地园林植物配置的诸多问题,现总结为以下几点:1、植物配置所用植物种类单一,居住小区的绿化覆盖率普遍不高。

2、植物栽植过于杂乱,养护工作做得不够好。

3、植物配置平面化,植物景观在立面上动态透视效果不佳。

4、在景观的文化功能上考虑不够。

生活区绿地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1、坚持以植物为主,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乔、灌、花、草、藤结合,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提高居住区绿化的生态含量。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首先应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使植物生长正常,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其次应合理配置,在平面上要有合理的种植密度,在竖向设计上也要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注意喜光与耐荫,速生与慢生,深根性与浅根性等不同类型的植物的合理搭配。

2、合理配置乔木、灌木及藤本植物、地被植物、竹类、水生植物、色叶植物、花灌木、芳香植物。

乔木、灌木与藤蔓植物结合,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适当地配植和点缀时令开花花卉草坪。

在树种的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要绿化与美化相结合,树立植物造景的观念,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人居环境。

3、适当配置鸟嗜植物和蜜源植物,吸引鸟类和昆虫,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居住环境。

居住区的植物配置必须科学、合理,尊重自然,同时为居民茶余饭后散步休闲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自身能融于其中的小环境,为居民的休闲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4、植物配置应考虑居住小区绿地的功能。

居住区绿化分几种类型:绿篱设置、宅旁绿化、隔离绿化、架空空间绿化、平台绿化、屋顶绿化、停车场绿化、道路景观绿化。

(1)绿篱以行列式密植植物为主,分为整形绿篱和自然绿篱。

整形绿篱常用生长缓慢、分枝点低、枝叶结构紧密的低矮类灌乔木,适合人工修剪整形。

自然绿篱选用植物体量要求相对较高大。

(2)宅旁绿地贴近居民,特别具有通达性和实用观赏性。

宅旁绿地的种植应考虑建筑物的朝向。

在近窗不宜种高大灌木,以免影响采光;而在建筑物的西面,需要种高大阔叶乔木,对夏季降温有明显的效果,在冬季则可以享受温暖的阳光。

宅旁绿地也应设计方便居民行走及滞留的适量硬质铺地,并配植耐践踏的草坪,而且在荫影区宜种植耐荫植物。

(3)居住区道路两侧应栽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减少交通造成的尘土、噪音及有害气体,有利于沿街住宅室内保持安静和卫生。

行道树应尽量选择枝冠水平伸展的乔木,起到遮阳降温作用。

公共建筑与住宅之间应设置隔离绿地,多用乔木和灌木构成浓密的绿色屏障,以保持居住区的安静,居住区内的垃圾站、锅炉房、变电站、变电箱等欠美观地区可用灌木或乔木加以隐蔽。

(4)住宅底层架空广泛适用于南方亚热带气候区的住宅,利于居住院落的通风和小气候的调节,方便居住者遮阳避雨,并起到绿化景观的相互渗透作用。

架空层内宜种植耐荫性的花草灌木,局部不通风的地段可布置山水景观。

架空层作为居住者在户外活动的半公共空间,可配置适量的活动和休闲设施。

(5)平台绿化一般要结合地形特点及使用要求设计,平台下部分空间可作为停车库,辅助设备用房、商场或活动健身场地等;平台上部空间作为安全美观的行人活动场所。

要把握“人流居中、绿地靠窗”的原则,即将人流限制在平台中部,以防止对平台首层居民的干扰;绿地靠窗设置,并种植一定数量的灌木和乔木,减少户外人员对室内居民的视线干扰。

(6)屋顶绿地分为坡屋面绿化和平屋面绿化两种,应根据上述生态条件种植耐旱、耐移栽、生命力强、抗风力强、外形较低矮的植物。

坡屋面多选择贴伏状藤木或攀缘植物。

平屋顶以种植观赏性较强的花木为主,并适当配置水池、花架等小品,形成周边式和庭园式绿化。

总的来说,居住区美化选用树木花草的品种,宜求精而忌繁杂。

在树种的配植上,应根据栽培的目的和生长习性,尽量做到乔、灌、地被相结合,要突出“草铺底、乔遮荫、花藤灌木巧点缀”的公园式绿化特点。

通过各种手法营造特色居住区居住区绿化时植物配置还应该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园林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创造复层结构,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

(1)注重树种的搭配方式。

乔木、灌木与藤蔓植物结合,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适当地配植和点缀时令开花花卉草坪。

在树种的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要绿化与美化相结合,树立植物造景的观念,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人居环境。

(2)在统一基调上树种力求变化创造出优美的林冠线,打破建筑群体的单调和呆板感。

注重选用不同树形的植物如塔形、柱形、球形、垂枝形等,如、水杉、龙柏、侧柏、香樟、银杏等,构成变化强烈的林冠线;不同高度的植物,构成变化适中的林冠线;利用地形高差变化,布置不同的植物,获得相应的林冠线变化。

(3)植物配置要层次分明、背景突出、注重色块和季相变化。

居住小区中进行植物配置时,也应该注重其层次的搭配和背景。

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進行多层次的配置。

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

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宜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效果。

这样再进行空间的分割及联系,通过各个层次,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

色块设计的手法是通过利用大量的植物种植在一起,体现出一种群体的美,使之成为视线的焦点。

合理地运用色块,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也是现代人们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表现形式。

另外,居住区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憩息的环境,植物配置应该有四季的季相变化,使之同居民春夏秋冬的生活规律同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