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牙及双尖牙解剖.
口腔医学:第一章口腔颌面部生长发育及解剖生理特点

上颌双尖牙
第一双尖牙约80% 在 牙根中部或根尖1/3处 分叉为颊舌二根
上磨牙
三个根
下磨牙
两个根
(二)髓腔的解剖标志
髓腔:
位于牙体中部,与牙体外形相似的狭 小空腔,腔内充满牙髓组织
髓腔
髓室(pulp chamber) 根管(root canal) 根尖孔(apical foramen)
(三)牙齿的增龄变化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生长发育及解剖生 理特点
Growth, Development, Anatomy and Physiology Characteristics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s
第一节 牙齿的组成、分类及功能
Compos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Function of Teeth
位于口角处,上下左右共4个
又称双尖牙,位于尖牙后,磨牙之 前,一侧又有第一双尖牙和第二双 尖牙之分。共有8个
磨牙molar
位于双尖牙之后,一侧有第一磨牙 (first molar)、第二磨牙(second molar) 和第三磨牙(third molar),共有12个
磨牙
双尖牙
尖牙
中切牙 侧切牙
第二节 牙齿的生长发育与解剖生理特点
乳
恒
牙
牙
列
列
(一)乳牙(deciduous)
乳牙的发育 乳牙列 乳牙期
胚胎2个月乳牙胚开始发生 婴儿出生时 ,颌骨内20个乳牙胚已 全部存在
出生后6~8个月乳牙开始萌出
至两岁半左右20个乳牙全部萌出
6~7岁左右乳牙开始被替换及六龄齿 萌出之前
乳 牙
(一)乳牙(deciduous)
第三章 牙的解剖形态与组织结构特点

第三章牙的解剖形态与组织结构特点乳牙于婴儿出生后7-8个月开始萌出,至2岁半左右陆续出齐。
乳牙分为乳切牙、乳尖牙和乳磨牙三组,上下颌各10个,共20个。
上下颌左右各5个,各区段的排列自中线向远中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和第二乳磨牙。
乳中切牙、乳侧切牙和乳尖牙为前牙组,第一乳磨牙和第二乳磨牙为后牙组。
E D C B A A B C D EⅤⅣⅢⅡⅠ| ⅠⅡⅢⅣⅤWHO分类:恒牙乳牙四个象限4 3口腔流行病学调查采用两位数标记法,简称FDI法,各牙的数字标记,第一个代表象限,左右乳牙形态相似。
85 84 83 82 81 71 72 73 74 75第一节乳牙的解剖形态一、牙体形态(一)形态特点:白色或青白色,比恒牙白,除乳磨牙外,基本上与继承恒牙相似,第二乳磨牙形态相似于恒磨牙,第一乳磨牙相似于恒磨牙与双尖牙之间。
(石膏模型示教)比同名恒牙小冠的近远中径大,冠的长度短冠的颈部明显缩窄,牙冠之近颈部区有带状隆起,以第一乳磨牙颊侧尤为明显。
固有咬牙合面小,牙合面颊舌径小易磨耗,切嵴,牙尖,窝沟不如恒牙明显,较为复杂且小窝多。
乳牙的窝沟多数较浅,第一乳磨牙的窝沟比第二乳磨牙简单窝沟宽径小<100um,牙刷不易刷及窝沟底部。
窝沟深度不等。
深度可分三种:浅度:沟底未达釉质厚度的1/2中度:沟底达釉质厚度的1/2深度:沟底近釉牙本质界处类型:P型,开口宽广,两侧壁相交﹥90°V型,开口宽广,两侧壁相交﹤90°U型,开口稍宽,底部呈U字型IK型,裂隙狭窄,底部稍膨大,似安剖状I型,裂隙狭窄,呈棒状C型,不属于上述各型的复杂形态乳牙牙冠邻面接触区与恒牙不同,是以面相接触。
根长与冠长的比例,乳牙较恒牙大,乳磨牙的根分叉接近髓底,各根间的叉大,有利于容纳继承恒牙。
乳牙的髓腔大、髓角高、根尖孔宽大。
(二)各乳牙的牙体形态:(幻灯片、石膏模型示教)见书P118-121下颌第一乳磨牙:牙合面特别小,颊舌径小,近远中径宽,一般牙尖为5个,近中颊牙尖最大,远中颊牙尖最少,划分牙尖的沟不明显,近远中窝深,近中颊侧靠近颈部有节结状隆起,牙根二个,近远中各一个,扁平根。
第二章 牙体解剖生理

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提要人类恒牙共32颗,左右对称,上下对应,包括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四组。
切牙位于口腔前部,主要功能是切割食物,对美观有较大影响,同时影响发音。
其形态特点是唇、舌面呈梯形,邻面呈楔形,切端薄,牙根多为单根。
尖牙位于口角,主要功能是穿透、撕裂食物,对于支撑唇、面部外形具有重要意义。
其形态特点是牙冠含有1个牙尖,牙根多为单根。
前磨牙的主要功能是捣碎食物,牙冠约呈立方体形,颊、舌面呈五边形,邻面呈四边形,面由2~3个牙尖组成,牙根若分叉多分为双根。
磨牙的主要功能为磨细食物,是咀嚼功能活动中最重要的牙。
牙冠较宽大,面尖、窝、沟、隙较多,多为2~3个根,但第三磨牙变异较大,常有融合根或多个牙根。
乳牙包括乳切牙、乳尖牙和乳磨牙三组,共有20颗。
除第一乳磨牙外,其他乳牙形态及功能与对应的恒牙多有相似之处。
牙髓腔位于牙体中部,其形态与牙体外形基本相似,但体积显著缩小。
髓腔包括髓室和根管系统。
髓腔的形态可发生增龄变化及病理变化。
牙体解剖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牙的演化特点、牙体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牙发育和萌出特点、牙及其支持组织关系的学科。
学习和掌握牙体解剖生理知识可为口腔临床学科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第一节牙的演化生物的演化过程源远流长。
在种系演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生物体自身的形态也不断发生变化。
咀嚼器官的形态发生也经历过一个复杂的演化过程。
用解剖学方法研究比较脊椎动物中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及其类群牙形态结构的一门学科,称为牙体比较解剖学(dental comparative anatomy)。
在研究过程中,比较各类脊椎动物牙的异同,追溯其形态变化痕迹,阐明其演化关系,可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证据。
一、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一)鱼纲鱼类牙齿主要用以捕捉食物,而无咀嚼功能。
全口牙的形态多为三角片(图2-1)或单锥体形,故称为同形牙(homodont)。
在每一牙的舌侧,均有若干后备牙(图2-2),牙缺失后可由后备牙补充,去旧更新,终生不止,故称之为多牙列(polyphyodont)。
前牙及双尖牙解剖

隐形矫治技术
采用透明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矫治器, 具有美观、舒适、便捷等优点。
联合治疗方案设计思路
综合评估患者情况
个性化治疗方案设计
在制定联合治疗方案前,应对患者的牙齿 排列、咬合关系、面部形态等进行全面评 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 的美学修复和正畸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 果符合患者期望。
前牙及双尖牙解剖
contents
目录
• 前牙解剖概述 • 双尖牙解剖概述 • 前牙及双尖牙牙髓腔与根管系统 • 前牙及双尖牙牙周组织 • 前牙及双尖牙常见病变及治疗方法 • 前牙及双尖牙美学修复与正畸治疗
01 前牙解剖概述
前牙位置与功能
位置
前牙位于口腔前部,包括中切牙 、侧切牙和尖牙。
功能
前牙主要承担切割和撕裂食物的 功能,同时对于发音和面部美观 也有重要作用。
龋齿病变过程
临床表现
龋齿是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菌感染引起的牙齿硬组织破坏性 疾病,其病变过程包括初期脱矿、色素沉着、 龋洞形成和牙髓受累等阶段。
龋齿的临床表现包括牙齿颜色改变、质地变 软、出现龋洞和疼痛等症状。根据龋齿的严 重程度,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牙髓炎和根尖周炎诊断与治疗原则
01
牙髓炎诊断与治疗原则
04
通过漂白剂改变牙齿颜色,提高美观度。
正畸治疗原理和技术应用
正畸治疗原理 利用生物力学原理,通过矫治器对牙齿施加适当的力,引导牙齿移动到正常位置。
改善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提高咀嚼功能和口腔健康。
正畸治疗原理和技术应用
固定矫治技术
通过粘结剂将矫治器固定在牙齿 表面,利用弓丝和托槽对牙齿施
实验十二 前牙前磨牙开髓-李锐

上颌前磨牙开髓步骤:
①在咬合面的中央下针,穿通牙本质。 ②然后向颊舌侧扩展至颊舌三角嵴中点处。 ③穿通颊侧或舌侧髓角,揭净髓室顶。
注意事项:
• 用较小型号钻针, 且放向始终与牙长 轴一致,避免侧穿 或形成台阶。
• 去净髓室顶,不要 将暴露的两个髓角 当做根管口
前磨牙的开髓术本节课实验内容:ຫໍສະໝຸດ 上前磨牙的开髓 下前磨牙的开髓
➢前磨牙的髓腔解剖结构 ➢上下前磨牙的开髓方法
上颌前磨牙髓腔解剖特点:
① 第一双尖牙多为双根管,约90% ② 第二双尖牙多为单根管。 ③ 髓室类似立方形,髓室底较低 ④ 髓室顶形凹,最凹处与牙颈部平行 ⑤ 顶上有颊舌两个髓角
上颌前磨牙开髓洞形:
③ 穿通颊侧或舌侧髓角, 揭净髓室顶。
下颌前磨牙开髓步骤:
① 在咬合面中央近颊尖处下 针,方向与牙长轴一致。
② 一直穿通牙本质到髓腔。、 ③ 去净髓室顶,形成洞形。
② 一直穿通牙本质到髓腔。、 ③ 去净髓室顶,形成洞形。
注意事项:
a) 下针位置及方向,避免侧穿或形成台阶
b)开髓过程中,钻针周围一定要有一定的移 动空间,防止钻针折断。
c) 检查并去净颊舌侧髓室顶,避免遗漏根管。
上颌前磨牙开髓步骤:
① 在咬合面的中央下针, 穿通牙本质。
② 然后向颊舌侧扩展至颊 舌三角嵴中点处。
• 洞口的近远中宽度 不要超过髓室的近 远中,以免形成台 阶或侧穿。
下颌前磨牙髓室解剖特点:
①一般为单根管,有时见双根管 ②根管粗大较直。 ③髓室顶上有颊舌两个髓角
下颌前磨牙开髓洞形:
• 为椭圆形或卵圆形,位于咬合面颊尖三 角嵴中下部。
口腔前磨牙解剖形态PPT课件

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 现牙齿敏感、疼痛、牙龈红肿等症状。
诊断
治疗
医生通过观察牙齿表面和X光检查来确定龋 齿的位置和程度。
治疗方法包括填充、根管治疗和拔牙等, 根据龋齿的严重程度和位置选择合适的治 疗方法。
前磨牙牙髓炎
01
02
03
04
定义
前磨牙牙髓炎是指前磨牙的牙 髓组织受到感染或损伤,引起
前磨牙具有较小的牙 冠和较大的牙根,牙 冠呈圆锥形,牙根呈位于口腔前部的两侧, 每侧有上颌和下颌两种类型。
上颌前磨牙位于上颌骨的前部, 共有8颗,其中第一前磨牙位于 尖牙之后,第二前磨牙位于第 一前磨牙之后。
下颌前磨牙位于下颌骨的前部, 共有8颗,其中第一前磨牙位于 尖牙之后,第二前磨牙位于第 一前磨牙之后。
不饮。
避免过度使用漱口水
03
漱口水虽然可以清洁口腔,但过度使用会破坏口腔环境平衡,
建议适量使用漱口水,并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漱口水。
05 前磨牙的未来研究方向
前磨牙疾病预防研究
预防性措施
研究如何通过改善生活习 惯和口腔卫生习惯,降低 前磨牙疾病的发生率。
早期筛查
研究更有效的早期筛查方 法,以便在疾病早期阶段 进行干预和治疗。
检查内容
口腔检查应包括牙齿、牙龈、舌头、唾液分泌情况等,以便全面了 解口腔健康状况。
保持饮食均衡
适量摄入钙质
钙是牙齿的主要成分,适量摄入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 豆腐等,有助于维护牙齿健康。
控制糖分摄入
糖分是细菌的食物,过多摄入糖分会导致口腔酸度升高, 进而腐蚀牙齿。建议减少糖分摄入,尤其是碳酸饮料和甜 点。
前磨牙的牙周组织
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 槽骨等结构。
(完整版)口腔基本结构

(完整版)口腔基本结构口腔基本结构a:口腔的结构我们的口腔像一部结构精致、各功能部分组合完美的机器。
这个另人难以置信的机器由以下部分构成:上颌:是颅骨组成部分之一下颌:与上颌相连接并能上下左右地移动牙齿和牙龈肌肉舌头唾液腺b 牙齿和嘴唇的功用牙齿和嘴唇不仅用来吃饭,说话时也来帮助发声,同时还可以表达我们的感情。
失去一颗或多颗的牙齿将影响您的消化食物,有损您的形象,影响着您的身心健康。
咀嚼和吞咽口腔就像一个超强的切碎机——前牙用来切割食物——尖牙用来撕碎食物——后牙用来磨碎食物——唾液湿润食物,颊部和舌部搅拌食物使之易于吞咽——舌头表面有许多小味蕾,它能尝出食物的味道如何讲话和歌唱从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开始,口腔就协助咽喉一起发声。
人在说话和唱歌时发出不同的声音取决于他们如何运用嘴唇、舌头、牙齿。
表达情感无论你何时表达情感,你都需要用这个部分——微笑、啼哭、亲吻、舔、吹口哨。
c牙齿的构成:牙冠——这是牙齿的可见部分牙龈缘——位于牙冠与牙根交界处根部——是牙齿埋在齿槽骨里面的部分牙体组织:1、牙釉质:是覆盖在牙冠上非常坚硬的保护性组织。
2、牙本质:是构成牙体的主要组成物质,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内层,不如牙釉质坚硬,在其内层有一空腔,称为髓腔。
3、牙髓:是充满在牙髓腔的蜂窝组织,内含血管,神经和淋巴。
4、牙骨质:覆盖在牙根的牙本质表层,它通过弹力纤维与颌骨相连接。
5、牙龈:是覆盖在齿槽骨上的坚韧的粉红色表皮。
6、牙周韧带:牙周韧带又称牙周膜,是介于牙根和牙槽骨之间的结缔组织,好似带子连接牙齿和牙槽窝,可缓冲和调节牙齿所负担的咀嚼压力。
在口腔里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但可在X线片看到。
7、牙槽骨:是上颌骨包围和支持牙根的部分,它供给牙齿营养并保护牙齿。
牙齿脱落后,牙槽骨也随之萎缩。
d乳牙乳牙俗称奶牙,是人生第一副牙齿,在婴儿出生后7-8月开始出牙,到2岁半左右陆续出齐,乳牙共有20颗,上下各有10颗。
乳切牙:6-12个月侧切牙:9-16个月尖牙:16-23个月第一乳磨牙:13-19个月第二乳磨牙:22-23个月乳牙的形态:乳牙共有20颗,上下各10颗。
口腔基本结构

中南大学口腔解剖生理教研室
14
Anatomical Crown and Clinical Crown
解剖与临床牙冠
解剖学划分: 解剖学划分:
牙冠 牙颈 牙根
临床划分: 临床划分:
牙冠 牙龈缘 牙根
中南大学口腔解剖生理教研室 15
剖面观察
牙釉质 enamel 牙骨质 cementum 牙本质 dentin 牙髓 dental pulp
共四个,俗名犬齿,位于口 角处,为穿 刺和撕裂食 物,切缘上 有一个长大 的牙 尖,牙根粗壮。
中南大学口腔解剖生理教研室
37
双尖牙共同特点
共八个, 共八个 , 牙冠呈立方 形,其咬合面上有两 个 牙 尖 。 又名前磨牙 。
中南大学口腔解剖生理教研室
38
磨牙共同特点
共十二个,牙冠大,呈立方形, 共十二个,牙冠大,呈立方形, 咬合面上有4~5 4~5个牙尖 咬合面上有4~5个牙尖
29
嵴 ridge
为牙釉质的长形隆起
从尖顶伸向牙颈部。唇轴嵴、舌轴嵴。 轴嵴 axial ridge 从尖顶伸向牙颈部。唇轴嵴、舌轴嵴。
中南大学口腔解剖生理教研室
30
边缘嵴
marginal ridge位于前牙
的舌面, 的舌面,近、远中边缘处、后牙牙合面 远中边缘处、后牙牙合面 牙合 与轴面相交处 。
中南大学口腔解剖生理教研室
32
窝 fossa 在边缘嵴内侧的凹陷 部分,位于后牙的牙合面, 部分,位于后牙的牙合面, 前牙的舌面。 前牙的舌面。
沟
位于牙冠的轴面及牙合面上细长的凹陷部分。 位于牙冠的轴面及牙合面上细长的凹陷部分。 发育沟:为两个生长叶相连所形成的沟, A、发育沟:为两个生长叶相连所形成的沟, 多有名称。 多有名称。 副沟:除发育沟以外的沟,形态不规则。 B、副沟:除发育沟以外的沟,形态不规则。 钙化不全的沟。 C、裂:钙化不全的沟。沟的两旁的釉质分 是不正常的现象,易龋, 裂,是不正常的现象,易龋,多见于上颌 侧切牙。 侧切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牙根
或根稍长
dental root
1)一般根与冠等长,
2)粗壮而直的单根,
唇面宽于舌面
3)颈部横颈切面为 圆三角形
为了抵抗下颌牙对上颌中切牙向前上的冲撞 力,故唇面宽于舌面,以分散冲撞力 .
20
上颌中切牙视频
21
上颌侧切牙与中切牙的不同点
The different between maxillary lateral incisor and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
1.唇面较窄小圆突,近中切角似锐角, 远 中切角呈圆弧形。近中→远中扭曲,切 缘与远中面似连续 2.舌面边缘嵴明显,舌窝窄而深
3.根长>冠长,根较细,根颈横切面呈椭圆
形 4 .牙冠形态变异常见仅次于第三磨牙
22
上颌侧切牙视频
23
下颌中切牙 mandibular central incisor
除切牙的共同特点外
11
12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诸恒牙的名称、位置、形态特点、
牙根的数目及应用解剖和有关鉴别要点。
掌握全口恒牙的正常数目。掌握乳牙的数
目、形态、应用解剖及其与恒牙的鉴别要
点。掌握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了解牙的
变异。
13
切牙组
21 12 21 12
[教学重点] 上颌中切牙 [教学难点] 同颌同名牙的区分
1.牙冠较窄,只上颌中切牙宽度的2/3。是全口牙中最小者 2.舌窝浅,无明显的边缘嵴 3.牙冠唇面及切缘平直,近远中切角往往对称 4.牙冠邻面无明显区别标志,在离体牙中难以区分左右
5 .牙根窄长,根长度大于冠长度
24
下颌中切牙
下颌侧切牙mandibular lateral incisor
除切牙的共同特点外
triangular ridge
位于牙合面,由牙
尖的两个斜面相遇而
成。起于牙合面中央,
止于尖顶 。
6
斜嵴 oblique ridge
为上颌第一磨牙牙合面解剖特征。
7
舌面隆突
cingulum:
位于前牙舌面颈1/3 处牙釉质的半月形 隆起。
8
凹陷部分
9
窝 fossa
在边缘嵴内侧 的凹陷部分,位于 后牙的牙合面,前 牙的舌面
1.上颌切牙的舌面窝自洁能力差,尤其是侧 切牙,是龋病的好发部位,要注意刷洗。 上颌侧切牙常有先天性缺失。 2.下颌切牙舌窝浅,且靠近两个大唾液腺的导 管口,自洁能力好(唾液中含有各种酶、重碳酸
盐等成份,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但舌侧颈部易
牙垢沉积。(磷酸盐的沉积)
28
切牙的应用解剖applied anatomy of Incisors
1.比下中切牙的牙冠稍宽大
2.切嵴略为倾向远中,远中切角较近中切角圆钝 3.远中接触区离切角稍远
Mandibular right lateral incisor
Mandibular right central incisor
26
下颌侧切牙
切牙的应用解剖 applied anatomy of Incisors
1
1、突出部分
2
牙尖 dental cusp
为牙冠上突出的 尖顶状结构。位于尖牙 的切端,后牙的牙合面 上。每一个牙尖都有四 个斜面,四条嵴,尖端 叫尖顶。
3
嵴 ridge
为牙釉质的长形隆起
4
轴嵴
axial ridge
位于牙冠轴面的牙釉质的 纵行隆起。从尖顶伸向牙颈 部。唇轴嵴、舌轴嵴。
5
三角嵴
3.1 1的牙冠外形与面型相协调,且位于牙弓 前面,易因创伤而折断,在修复时要选择
假牙的形态。
4 .上颌切牙多为直圆的单根,拔牙时可用旋 转力,而下颌切牙根扁长,摘除时不易旋转。
29
30
尖牙组 Canines 共同特点
common feature
楔形牙
牙冠较厚
切端有一长大的牙尖 粗壮的单牙根
31
14
切牙共同特点
common feature
牙冠呈楔形、刀刃状切
迹,颈厚切端薄、邻面 呈三角形外形高点唇、 舌面在颈 1/3 ,扁形单 根。
15
上颌中切牙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 1.唇面观
Labial aspect
1)与面型相协调
切、 近中缘直 切缘长于颈缘,切颈长度大于近远中宽度
10
沟
groove
A 、 developmental groove : It is a shallow groove or line between the primary parts of the crown or root. B、supplemental groove: It is also a shallow groove,but it does not mark the junction of primary parts. C、裂(fissure):钙化不全的沟。沟 的两旁的釉质分裂,是不正常的现 象,易龋,多见于上颌侧切牙。
2)四条缘,两直两突
颈、 远中缘突
3)近中切角较直,远中切角较钝
4)切1/3处有两条明显的纵行发育沟
在刚萌出的中切牙(7-8岁小孩)切缘呈锯 齿状,有明显的结节。
16
2.舌面观 Lingual aspect
.
1)较唇面小 2 )有近、远中边缘嵴,
切嵴,illary right central incisor,lingual aspect
17
3.邻面观
Mesial and distal aspect
1 )远中面较近中面短而突,颈缘 突向切嵴呈
“V”字形
2 )近中接触区近切角,远中接触 区稍高
其上二点可以推测:
Maxillary right central incisor, mesial aspect.
( 1 )切缘由近中→远中倾斜, 远中面短而突
(2)侧切牙较小,故远中接触 区稍高。(高指距颈缘近而言)
Maxillary right central incisor, distal aspect.
18
4.切端观 Incisal aspect
Maxillary right central incisor,incisal aspect.
唇面平,舌面突
上颌尖牙
maxillary canine
唇面观:
舌面观:
牙冠
邻面观:
切端: 牙根
32
唇面观
Labial aspect
1. 圆五边形,有五条缘,两长、两短一 弧形。近中缘和远中斜缘长,远中
缘和近中斜缘短,颈缘似弧形。
2. 有两条明显的发育沟 3. 唇轴嵴 (labial axial ridge)明显,分唇面为两个斜面 尖顶 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