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课件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内容和作用,理解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本框知识的学习,提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和认识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觉悟目标:通过学习逐步增强权利和义务意识、改革意识和国家观念。
教学重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教学难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归纳出本框所要学习和掌握的主要内容或知识结构,联系实际综合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我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和意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实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手册和磁卡)时安排:1时教学过程:(新导入):作为劳动者,在其一生中会遇到一些风险:如生、老、病、死、伤以及失业等风险。
那么承担这些风险,除了依靠个人和家庭的力量外,还必须依靠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既涉及每一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因此,我们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社会保障工作。
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在最近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又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那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些与社会保障相关的基本知识。
(讲授新):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即: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
学习这一观念,要把握其以下几个要素(特点):①社会保障的主体:国家或政府②社会保障的对象: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③社会保障的实施方式: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④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一定时期的国民收入⑤社会保障的主要功能:保证社会稳定(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险:①含义:P124,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来。
②内容:③地位:核心。
④实施情况: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与实现,覆盖面逐步扩大(看图表)。
截至XX年6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事业保险的参保人员分别达1067万、1009万和7920万。
《社会保障制度教案》课件

《社会保障制度教案》PPT课件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概述1.1 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1.2 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和功能1.3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1.4 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发展第二章: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2.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2.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2.3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体制2.4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第三章:社会养老保险3.1 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概念3.2 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和对象3.3 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政策和待遇政策3.4 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第四章:医疗保险4.1 医疗保险的基本概念4.2 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和对象4.3 医疗保险的缴费政策和待遇政策4.4 医疗保险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第五章:失业保险5.1 失业保险的基本概念5.2 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和对象5.3 失业保险的缴费政策和待遇政策5.4 失业保险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第六章:工伤保险6.1 工伤保险的基本概念6.2 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和对象6.3 工伤保险的缴费政策和待遇政策6.4 工伤保险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第七章:生育保险7.1 生育保险的基本概念7.2 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和对象7.3 生育保险的缴费政策和待遇政策7.4 生育保险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第八章:社会福利制度8.1 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概念8.2 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内容8.3 社会福利制度的发放和管理8.4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现状和挑战第九章: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9.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9.2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9.3 未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9.4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策略和建议第十章:社会保障制度的的国际比较10.1 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现状10.2 不同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和特点10.3 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经验借鉴10.4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竞争力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与目的重点解析: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和功能是理解整个制度的基础,需要深入阐述其对社会稳定和个人保障的重要作用。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PPT课件

1、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
2、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
3、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 定的根本性措施
PPT学习交流
20
想一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进行改革, 兼并破产下会出现失业现象。发展市场 经济,能否完全消除失业现象?
PPT学习交流
21
一个“低保”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两个确保”
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
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三条保障线”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
失业保险制度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PPT学习交流
22
度
社
国
核心的保障
社会救济
保障基本生活 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的 低层次的
社 保障
1.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
合作探究:
1.为了改善人民生活,社会保障水平越高越好吗
?
2.为了减轻政府负担,社会保障水平越低越好?
3.穷人享有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富人履行缴纳社 会保障费用的义务?
PPT学习交流
17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教案示例(人教版)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示例(人教版)主题: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目标:1. 了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概念;2. 了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分类;3. 掌握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教学重点: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分类;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教学难点:1. 掌握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 理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问题和改进方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社会保障的概念和作用;2. 提问:你了解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吗?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讲授(20分钟)1. 介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2. 分类介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3. 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包括从无到有、从单一保险到多层次保险的演变过程;4. 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包括覆盖率、保障水平、资金缺口等问题。
三、讨论(15分钟)1. 小组讨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问题有哪些?如何改进?2. 分组展示讨论结果。
四、归纳总结(10分钟)1. 整理学生的讨论结果,归纳总结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问题;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个人意见。
五、实践探究(15分钟)1. 分组小项目:学生分组设计一个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方案,包括保障对象、资金来源、保障内容等;2. 各组展示方案并讨论。
六、展示评价(5分钟)1. 随堂测验:出一道选择题考察学生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解;2. 学生互评小组方案的设计和展示。
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政治》教材;2. PPT:包括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分类、发展历程和现状的简介;3.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指导问题;4. 分组小项目的设计和展示要求。
板书设计: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概念- 主要内容- 分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单一保险到多层次保险- 现状:覆盖率、保障水平、资金缺口- 现实问题和改进方向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社会保障的概念和作用,然后重点介绍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分类。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示例(人教版)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示例(人教版)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和功能。
2. 使学生掌握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构成。
3. 培养学生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与功能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构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与功能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构成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功能和基本构成。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解。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功能和基本构成。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
第二章:社会保险制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保险制度的定义和内容。
2. 使学生掌握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情况。
3. 培养学生对社会保险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社会保险制度的定义与内容2.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情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社会保险制度的定义与内容2.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情况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保险制度的定义、内容及其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社会保险制度的理解。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保险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
2. 讲解:详细讲解社会保险制度的定义、内容及其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保险制度的作用。
第三章:社会福利制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福利制度的定义和内容。
2. 使学生掌握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情况。
3. 培养学生对社会福利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社会福利制度的定义与内容2.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情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社会福利制度的定义与内容2.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情况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福利制度的定义、内容及其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高一政治: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Lessons from China's Social Security System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内容和作用,理解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本框知识的学习,提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和认识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觉悟目标:通过学习逐步增强权利和义务意识、改革意识和国家观念。
教学重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教学难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归纳出本框所要学习和掌握的主要内容或知识结构,联系实际综合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我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和意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实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手册和磁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作为劳动者,在其一生中会遇到一些风险:如生、老、病、死、伤以及失业等风险。
那么承担这些风险,除了依靠个人和家庭的力量外,还必须依靠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既涉及每一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因此,我们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社会保障工作。
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在最近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又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那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些与社会保障相关的基本知识。
(讲授新课):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即: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
学习这一观念,要把握其以下几个要素(特点):①社会保障的主体:国家或政府②社会保障的对象: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③社会保障的实施方式: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④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一定时期的国民收入⑤社会保障的主要功能:保证社会稳定(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1、社会保险:①含义:P124,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来。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示例(人教版)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示例(人教版)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3. 理解社会保障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和作用。
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3. 社会保障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概念。
2. 通过PPT展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掌握各项保险的覆盖范围和待遇。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社会保障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章:养老保险制度教学目标:1. 了解养老保险制度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3. 理解养老保险制度在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养老保险制度的定义和作用。
2.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养老保险的缴费、待遇和领取条件。
3. 养老保险制度在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中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养老保险制度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概念。
2. 通过PPT展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掌握养老保险的缴费、待遇和领取条件。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养老保险制度在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第三章:医疗保险制度教学目标:1. 了解医疗保险制度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3. 理解医疗保险制度在保障人民健康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医疗保险制度的定义和作用。
2.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医疗保险的缴费、待遇和就医报销流程。
3. 医疗保险制度在保障人民健康中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医疗保险制度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概念。
2. 通过PPT展示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掌握医疗保险的缴费、待遇和就医报销流程。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_高一政治教案_模板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_高一政治教案_模板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内容和作用,理解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本框知识的学习,提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和认识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觉悟目标:通过学习逐步增强权利和义务意识、改革意识和国家观念。
教学重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教学难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归纳出本框所要学习和掌握的主要内容或知识结构,联系实际综合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我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和意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实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手册和磁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作为劳动者,在其一生中会遇到一些风险:如生、老、病、死、伤以及失业等风险。
那么承担这些风险,除了依靠个人和家庭的力量外,还必须依靠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既涉及每一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因此,我们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社会保障工作。
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在最近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又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那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些与社会保障相关的基本知识。
(讲授新课):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即: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
学习这一观念,要把握其以下几个要素(特点):①社会保障的主体:国家或政府②社会保障的对象: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③社会保障的实施方式: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④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一定时期的国民收入⑤社会保障的主要功能:保证社会稳定(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1、社会保险:①含义:P124,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来。
②内容:③地位:核心。
④实施情况: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与实现,覆盖面逐步扩大(看图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社会保障
制度的含义、内容和作用,理解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本框知识的学习,提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和认识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觉悟目标:通过学习逐步增强权利和义务意识、改革意识和国家观念。
教学重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教学难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归纳出本框所要学习和掌握的主
要内容或知识结构,联系实际综合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我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和意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实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手册和磁卡)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作为劳动者,在其一生中会遇到一些风险:如生、老、病、死、伤以及失业等风险。
那么承担这些风险,除了依靠个人和家庭的力量外,还必须依靠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既涉及每一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因此,我们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社会保障工作。
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在最近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又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那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些与社会保障相关的基本知识。
(讲授新课):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即: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
学习这一观念,要把握其以下几个要素(特点):①
社会保障的主体:国家或政府②社会保障的对象:全体社会成员的
基本生活权利③社会保障的实施方式: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④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一定时期的国民收入⑤社会保障的主要功能:
保证社会稳定(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1、社会保险:①含义:P124,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来。
②内容:③地位:核心。
④实施情况: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与实现,覆盖面逐步扩大(看图表)。
截至2002年6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事业保险的参保人员分别达10567万、10095万和7920万。
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社会保
险制度也依据一定的条件在逐步地建立。
2、社会救济:①含义:
P125,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来。
②内容:③地位:社会救济属于低层次的保障。
④实施情况:截至2001年底,有677个城市、1638个县城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开发式扶贫。
灾民救助。
3、社会福利:①含义:P125,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来。
②内容:③地位:社会福利属于较高层次保障。
4、社会优抚:①含义:P125,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来。
②内容:③地位:社会优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保障形式。
5、总体上看(画出知识结构图),社会保障制度中,社会保险是核心内容;而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则是辅助形式。
其中,社会救济属于低层次的保障,社会福利属于较高层次保障,社会优抚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保障。
(三)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1、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
为什么?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会使政府负担过重,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则会损害劳动者的积极性。
因此,要把我国社会保障的基点放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上,从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低、人口多且老龄化速度加快的国情出发,兼顾劳动者基本生活的保障和生产的发展。
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为什么?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社会保障是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与实现的。
因此,每个劳动者都应该在履行规定义务的前提下,去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权利。
(四)我国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1、是深化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要调整机构和岗位,有的企业还要实行兼并和破产,这就必然出现人员流动和失业。
而只有对失业者进行必要的培训和给予适当的生活保障,才能保证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 领取失业救济金和接受再就业培训是有期限的,劳动者要彻底保障自己的物质生活,就必须通过就业来实现。
就业是最大的社会保障。
“议一议”:在择业过程中,有的人一再失去就业机会,只是由于就业观念的偏差。
在现实生活中,就业观念的偏差表现在哪些方面?“ 想一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完全消除失业? 2、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
国有企业,特别是老的国有企业,在旧体制的影响下,形成了沉重的包袱(企业保障),这既不利于企业活力的发挥,也不利于企业的公平竞争。
3、也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
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人们的物质生活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只有保障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下降并逐步提高,才能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小结:(请看结构图)巩固练习: 1、我国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下来的制度有:①劳动合同制度②个人利益保护制度③社会保障制度④公民自由出境制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2、2000年6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加强领导,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不发生新的拖欠。
基本养老金发放属于 A.社会福利 B.社会保险 C.社会救济 D.社会优抚课后作业: 1、辨析:社会保障水平越高越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2、约请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同志座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然后写一篇题为“我看社会保障制度”的小论文。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