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南京中考试卷2023

语文南京中考试卷2023

摘要:

1.2023 年南京中考语文试卷概述

2.试卷的结构和内容

3.试卷的特点和趋势

正文:

【2023 年南京中考语文试卷概述】

2023 年南京中考语文试卷是南京市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这份试卷是由南京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命题,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选拔和培养优秀的高中生。

【试卷的结构和内容】

南京中考语文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部分主要包括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病句辨析等内容,非选择题部分则包括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

阅读理解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包括对文章的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文言文阅读部分则是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察,要求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并能准确翻译文言文。现代文阅读部分则是对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察,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内容。

写作部分是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考生需要根据试卷的要求进行写作,文章要求结构清晰、语言流畅、内容丰富。

【试卷的特点和趋势】

南京中考语文试卷的特点是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强调语言的应用能力。试卷的命题趋势是逐渐减少对单一知识点的考察,注重对综合能力的考察,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此外,试卷还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

江苏省南京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 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沸腾、负重、翻船 B. 穷困、英勇、去掉 C. 雷鸣、身世、出生 D. 刺耳、风俗、染料 2. "舟山是浙江渔范围内的重要渔港,吸引了大批旅游者。"这句话中,“范围内”字的意思是:() A. 周围地域 B. 范畴 C. 範疇 D. 方位 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此刻,一桶桶苹果被提上车,每辆车上整齐地摆放着四五十桶苹果。每经过一个地方,车上就要添上苹果到只剩一个空车子的时候才停下来给苹果全找专门的地方存放。"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推断出:() A. 苹果是从河边装上车的。 B. 苹果是要卖给商店的。 C. 车上的人再也装不下苹果了。 D. 苹果是要运到很远的地方去的。 4.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是谁说的?() A. 林则徐 B. 晏殊 C. 朱自清 D. 张沛霖 5. 阅读下面四个句子。受试者要能够正确语音辨识的一组是:() A. 应届、广博、研究

B. 组规、茂盛、技术 C. 表面、华丽、研讨 D. 等待、煤矿、建设 二、填空题 6. 在《国殇》中,当艺人面对观众,让出额位时方法的变化产生了情感上的震撼,再现了壮烈的场面。(2分) 7. 《明峰》中,该剧的故事情节发生在唐代长安城。朝阳门是长安的南城门,东城门是长安的北城门,为京城上下联系的重要门户。(2分) 三、简答题 8. 以“能力测验”为题谈谈你的思考。(6分) 9.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贫穷自不经世补得,因补得才更可宝贵起来。”在你看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4分) 四、作文题 10. 赴约 邀你与朋友在某地进行一次以旅行为主题的夏令营。请你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作文,介绍你与朋友一起参加夏令营的情景,内容包括:夏令营地点、活动内容、你的感受等。 提示词语:小溪、篝火、烧烤、星空、登山、划船、草地 (字数不少于60字)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南京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学校开展“天下国家”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文段,从长征精神到航天成就…… 1.字音,字形,字义,4分 (1)草长莺飞(长,注音) (2)心旷神怡(旷,根据注音写汉字) (3)选词填空,爱国之情:A.入木三分B? C.与日俱增 2.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 天苍苍,野茫茫, 长河落日图 造化钟神秀, 衔远山,,浩浩汤汤,横无际消 另写两句能体现江山之美的诗文: 3.对联,5分 (1)将6个三字词,组成三副对联 6个词是:桃花扇,搜神记,红楼梦,桃叶歌,游仙诗,牡丹亨 (2)选择一副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文选”补下联:下联“千字文”,补上联 4.根据三则材料,围绕"强国"和“英堆"发表一段议论性文字(50字以内),4分 材料摘自三篇课文 《邓稼先》“我不能走”…… 《太空一日》“一切正常”…… 《一着惊海天》“一切正常”…… 5.综合性学习,修改评价表,4分 (1)选择一个不合适的评价项目(参与人员人数是否充足) (2)补充一个评价项目

二、阅读(共43分) (一)古诗文组合,共11分 拜年 文微明 不求见西惟通谲,名纸朝来满敲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送刺(节选) 周密 节序交贺之礼,不能亲至者,每以来刺金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为常。余表男吴四大,性清指。运节日无仆可出,徘细门首,恰友人沈子公仆送刺至,漫取视之,类皆亲故。于是酌之以酒,阴以己刺尽易之。边仆不慢,国往遍投之,态吴利也。开日合并,因出沈刺大末,相与一笑。乡曲相传.以为笑谈。 选自髦记体小说《类辛杂识》[注释]刺:名帖 6.文意辨析选择题,3分 7.断句选择题,2分 造节日无仆可出/排徊门首/恰友人述于公仆退刺至, 8.句子翻译,3分 沈仆不悟,因往遍投之。吴刺也。 9. 谈古人散发名帖与现代群发视福有无相似之处,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3分 (二)现代文组合文本,共10分 材料一,中国传统茶的历史与文化 材料二,新式茶的发展(奶茶,果茶等) 材料三,新式奶茶受众分布扇形图(受众女性最多占86+%,年龄22-40岁最多占比40+%, 价格16-20元最多占13+%) 10.文意辨析选择题,3分 11.表哥要开一家新式奶茶店,请你根据材料给他提建议,3分 12.有人认为,在未来,新式茶饮会完全取代传统茶。你赞同这一说法吗?结合材料说明理由,4分

2023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1. 下面哪个词的读音与“雨”字的声母相同? A. 学 B. 易 C. 雪 D. 要 答案:C 2. 下面哪个词的字义与“父亲”最相近? A. 妈妈 B. 儿子 C. 亲戚 D. 邻居 答案:A ... 第二部分:填空题(共30分) 1. 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应填入的词为________。 “春节期间,人们喜气洋洋地穿着__红__装,送出祝福,欢声笑语被传递” 答案:红

2. “飘飘________”的下一句应填入的词语是________。 答案:白雪 ...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3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的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据说,一开始美术课上学生们画得最真实的不是花、是砖。砖的形状种类多样,颜 色也是各种各样的。每一块砖都十分有特点。后来,学生们画得更广泛了,画出了江 山、河流、花卉。最终他们发现,只要他们愿意用心去看,眼前的世界太美了! 1. 美术课上学生们最开始画的是什么? A. 花 B. 砖 C. 江山 D. 河流 答案:B

2. 学生们发现只要愿意用心去看,眼前的世界太美了,这句话表达了什么含义? A. 学生们的画越画越好看 B. 真实世界充满美好 C. 只有美术课才能看到美 D. 美术课非常有意义 答案:B ... 第四部分:作文题(共40分) 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题为《我的家乡》的作文。 提示:介绍你的家乡的位置、气候、风景、特色食物等内容。 答案:(示范性答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我的家乡位于南京市,是江苏省的省会。这里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家乡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名胜,比如中山陵、夫子庙等。当然,最有名的要数紫金山。

2023南京中考语文试卷

2023年南京中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A. 匿名(nì)热衷(zhōng)殷红(yān)忍俊不禁(jīn) 3. B. 稽首(qǐ)颓唐(tuí)摇曳(yè)言简意赅(gāi) 4. C. 桑梓(zǐ)卓著(zhuō)角逐(jué)心旷神怡(yí) 5. D. 忏悔(chàn)迸射(bèng)犀利(xī)一蹴而就(cù)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7. A. 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8. B. 采取各种方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 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9. C. 中国足球队若能在小组赛中击败日本队,就可以顺利出线,赢得参加世 界杯的资格。 10. D. 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还是旧的一套。 1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2. A.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龙宫索宝,得到金箍棒,后大闹天宫,被压在 五行山下;护送唐僧西行取经,一路降妖除魔,表现了非凡能力和勇敢精神。 13. B. 《白桦》这首诗用银白的颜色做底色,用火红的颜色来点缀,又以白雪 做反光点,最后用暖色装点。层次分明,立体感强,色彩丰富但不芜杂。14. C. 《儒林外史》中塑造了匡超人这个典型形象。匡超人前期是一个有孝心、 纯朴善良、刻苦好学的贫苦青年;后期是一个冷漠薄情、虚伪狡诈、人性扭曲的人。 15. D.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要讲述了诺第留斯号潜 艇的故事。作者凡尔纳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渔家傲·秋思》中“____”一句点明了作者夜不能寐的原因。“____”三 字写出塞外之景,景少情多,表达了词人深重的思乡之情。 2.《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作战的关键在于____和____;他认为鲁庄公“可 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 3.李白《行路难》中“____”一句写出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酬乐天扬 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一句写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请写出《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主旨句:“____”。

2023年南京中考语文

2023年南京中考语文 一、选择题(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惩罚(chéng)妥帖(tuǒ)畸形(qí)卓著(zhuō) B. 机械(xiè)魁梧(wú)模样(mó)褴褛(lán lǚ) C. 炽热(chì)应届(yīng)押解(jiě)创伤(chuàng) D. 笨拙(zhuō)畸形(jī)贮藏(zhù)狩猎(shòu)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常常折服于某一精巧的构思,有时也沉醉于绮丽的文采,但这些固然值得推崇,却不能代替思想的深度和感情的真挚。 B. 只有刻苦自励,循序渐进,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求。 C. 李明虽然素未谋面,初次见面,却毫无陌生之感,乃相视一笑,一见倾心,携手并进。 D. 我们不能把学习的目的只停留在获取知识上,而应该培养自己研究问题的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投身到创业的洪流中。 B. 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C. 诸葛亮超人的智慧,过人的胆识,是刘备能否建功立业的关键。 D. 这场比赛篮球赛的胜利,靠的是全体队员汗水和努力换来的。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我爱这土地》——艾青 B. 《孔乙己》——鲁迅 C. 《变色龙》——契诃夫 D. 《赤

壁》——杜甫 5、下列对古诗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融情于景,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使汉塞,又像振翅北飞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暗写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孤寂之情。 B.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妙在诗人的无意之间用眼看山,达到了写山的效果。“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表达了词人苏轼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二、填空题(共10分) 1、请在横线上默写古诗文原句。 ①_______________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④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_______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⑤“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是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⑥人生路上常常会有坎坷与挫折,“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提醒我们不要悲观失望,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在快节奏的信息化社会中,“慢下来”成了一种难得的境界和需要。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提高效率,在高考、创业等各个方面获得成功呢?学校开展了以“享受慢生活,提高人生质量”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负责人之一,请完成以下任务: ①请你设计两个选题供同学们参考。

2023南京中考语文卷

江苏省 南京市202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所有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查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旳姓名、考试证号与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旳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旳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旳指定位置,在其他位詈答颢一律无效。 一(27分) 1.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旳成语(4分) 万象更新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旳一项是(▲)(2分) A.和煦葱翠杜绢花 B.雄姿膘悍千里马 C.静谧璀灿萤火虫

D.澄澈空灵水墨画 3.下列说法有误旳一项是(▲)(2分) A.传说,天地开辟后,神通广大旳女神——女娲揉捏黄泥、挥洒泥浆发明了人。B.“晴川历历汉阳树”中旳“汉阳”位于汉水旳北面,“衡阳雁去无留心”中旳“衡阳”则位于衡山旳南面。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出自白居易笔下。 D.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旳文豪,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4.用诗词原句填空。(10分)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 (《诗经·秦风》) ②▲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③▲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④▲ ,疑是银河落几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⑤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贸《雁门太守行》) ⑥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 ⑦小时候/ ▲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⑧相隔千里,漂泊他乡旳游子在中秋之夜,常会轻吟“▲”,体现对家乡亲人旳祝愿。(用苏轼《水调歌头》中旳诗句填空) 五月,南京旳初中生又迎来了一年一度旳语文盛会——“汉语周”。初三学生小可和轩

语文南京中考试卷2023

语文南京中考试卷2023 一、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A. 倔强(jué)玉屑(xiè)匿名(nì)即往不咎(jiù) 3. B. 殷红(yān)塑像(sù)濒临(bīn)参差(cī)不齐 4. C. 秀颀(qí)啜泣(qì)蓦然(mò)戛然而止(gá) 5. D. 笃信(dǔ)扶掖(yè)惦记(diàn)沁人心脾(qìn)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7. A. 抑扬顿挫殉私舞弊 B. 郑重其事如法泡制 8. C. 气充斗牛恪尽职守 D. 忧心忡忡重蹈复辙 9.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10. A.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田润叶历经痛苦,终于破镜重圆。 11. B. 季羡林大师对众多后生耳提面命,谆谆教诲,亲切中不失严格。 12. C.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中,雷海为脱颖而出,获邀担任《中国 诗词大会》第四季的嘉宾。 13. D. 每次同学聚会,大家都会兴致勃勃地谈论起张老师,可谓众说纷纭,莫 衷一是。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15. A. 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16. B. 通过收看《中国诗词大会》,使我们更加了解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17. C. 是否认真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18. D.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19.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0. A. 《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 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21. B.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 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失败的全过程。它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22. C.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自尊好强,但经历了 人生的三起三落后,变得麻木、狡猾、好占便宜。作者老舍借祥子的悲惨结局,控诉了旧社会的罪恶。 23. D.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小说描绘 了美丽的海底景象和神奇的海底生物。作者还通过作品告诫人们: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202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202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本次中考语文试卷共分为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与写作四个部分。 选择题 1. 下列词语中,与“洋洋得意”意思最接近的是: A. 顿足自喜 B. 自私自利 C. 自得其乐 D. 谦逊有礼 答案:A 2. 下列句子中,语病出现在哪一个选项中? A. 昨天我买了一本新书。 B. 她们的创新成果比我们的更先进。 C. 十年前,我和他一同到过北京。 D. 他很优秀,可惜是一个人心狠手辣的人。

答案:D 3. 下列成语中,与“指鹿为马”意思最相似的是: A. 画龙点睛 B. 按图索骥 C. 泥沙俱下 D. 本末倒置 答案:D 4. 下列哪一个句子的语气最强烈? A. 这件事情怎么还没解决? B. 这件事情可以办理吗? C. 这件事情可以稍后再做吗? D. 这件事情随便你怎么办理都行。 答案:A 5. 下列短语中,与“旗开得胜”意思最不接近的是:

A. 神机妙算 B. 巧妙推敲 C. 手舞足蹈 D. 急于求成 答案:D 填空题 1. 一位__理学者__曾说:“要用纯粹的心灵去感受自然,这才是真正的精神解放。” 答案:理学者 2. 她经过数十年__寂寞__的人生,感悟到了生命的意义。 答案:寂寞 阅读理解

战国时期,楚国有个魏无忌,当他第二次来到魏国的时候,他 的魏国朋友说:“不是有个天下名家叫苏秦吗?他不会画龙点睛, 倒会画龙没有点睛,说干就干,因为他知道,画龙点睛的人被皇帝 杀了,画没点睛的,则安全。在霸王之上,再大的文才,若是不够 忠心,都得交巨款。而陈轸不行,呱嗒一下就下地了。从小到大, 魏无忌就不明白这些,总认为自己是名门之后,理应得到权势富贵。 1. 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人物的故事? 答案:魏无忌 2. 魏无忌一直以来的信念是什么? 答案:作为名门之后,理应得到权势富贵。 写作 写一篇1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为《我的家乡》,要求包含三 个方面的内容:家乡的地理位置、家乡的特点和自己在家乡的一段 经历。

2023年南京中考语文试卷

2023年南京中考语文试卷 (注意:以下为模拟题目,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 第一卷(选择题) 一、词语运用(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下列句子中,选出画线部分的词语加点是否正确的一项。 1. 他吃得很慢,*认真*地嚼每一口。 A. 正确 B. 错误 2. 这部电影海报*精心*设计,吸引了很多观众。 A. 正确 B. 错误 3. 她对学习有着*极大*的热情。 A. 正确 B. 错误 4. 这本书的内容*形象生动*,读起来很有趣。 A. 正确 B. 错误 5. 父母经常*懒散*地对待孩子的教育,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A. 正确 B. 错误 6. 他的建议*确实*有道理,我们可以试一试。 A. 正确 B. 错误

7.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A. 正确 B. 错误 8. 这个电影的音效处理非常*细致入微*,很有观赏性。 A. 正确 B. 错误 9. 教师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合理*安排,不能过于苛求。 A. 正确 B. 错误 10. 妈妈的饭菜做得*丰盛可口*,我们都吃得很满足。 A. 正确 B. 错误 11. 他的观点*不言而喻*,我们基本上都同意。 A. 正确 B. 错误 12. 这个故事的情节*曲折离奇*,令人难以想象。 A. 正确 B. 错误 13. 这个问题*关系重大*,请大家认真对待。 A. 正确 B. 错误 14. 这次考试的成绩是他*用功*的结果。 A. 正确 B. 错误 15. 孩子们的笑声*欢快*地传了出来。

A. 正确 B. 错误 二、阅读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及首字母提示,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 词语,使短文完整、通顺。 标题:南京市民广场上的世界之舞 南京市的民广场上最近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舞蹈角逐赛。来自各 个国家和地区的舞蹈团队集结于此,以展示他们自己的文化传统舞蹈,共襄盛举。观众们尽情享受这场*盛*大的*节*日,并感受到了不同文 化的魅力。 首先登场的是来自中国的舞蹈团队,他们身穿汉服,以儒雅的舞姿 展现中国古典舞的韵味。接下来是韩国团队,凭借精湛的技艺和激情 四溢的舞姿,让观众仿佛身临韩国的繁华都市。 紧随其后的是印度团队,他们以独特的身姿和优美的手势,展示了 印度古典舞的独特魅力。之后是来自非洲的舞蹈团队,他们带来了富 有鼓点和节奏感的非洲传统舞蹈,令观众眼花缭乱。 最后登台的是拉丁美洲团队,他们以热情洋溢的舞蹈,向观众展示 了拉丁文化的激情与活力。整个广场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欢呼声 与掌声此起彼伏。 这场舞蹈角逐赛不仅丰富了市民们的文化生活,也增进了不同国家 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相信这样的活动会在南京继续举办, 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世界之舞的魅力。

南京中考语文试卷2023

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C、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的巨匠,代表作品有《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 D、《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著的一本书,记录的是孔子的言行。 2、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拟写一则寻物启事。 星期天下午,三(8)班的张文启、胡一飞、刘胜杰等同学一块在操场打球,晚上就寝时,胡一飞发现腕上的手表不见了。那是一块黄色“飞亚达”牌手表,佩着黑色皮质表带,是他小姑过年时送给他的礼物,还有九成新呢。他回忆一下,好像从操场回寝室洗手间洗手的时候就不见了,肯定是丢在了操场上。于是,第二天胡一飞同学决定写一则寻物启事。如果你是胡一飞,这则启事该怎么写? 3、与下面句子衔接起来最为连贯的一句是()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留下了散文般的著作;发明炸药的诺贝尔,出版过诗集《兄弟们》和小说《在光明的非洲》;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常常从数学王国到文学王国漫步,写出了许多优美的散文。 A、说起科学家,就不能不联想到文学家。 B、文学作品并不都是文学家创作的,卓越的科学家差不多都是卓越的文学家。 C、凡是著名的科学家,都有文学方面的传世之作。 D、卓越的科学家,往往有很高的文学造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最近纽约市颁布了一项禁令关于禁止超市、流动贩卖车、电影院、熟食

店等销售大剂量含糖饮料,以控制日益严重的肥胖现象。 B、神木县属陕北黄土丘陵区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风沙草滩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一时恢复。 C、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近日,广州地铁三号线再增加一列新车上线运营。 D、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行为已有明确规定。 二、文言文阅读 1、古诗文默写:运用修辞是古诗文中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李白《行路难》 ① ________,________暗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情感;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②________,________用典故揭示将士思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理;《岳阳楼记》中③ ________,________用比喻的修辞描写了洞庭湖月夜美景;而庄子《逍遥游》中用④ ________,________ 两句比喻来描述鲲鹏奋力起飞时的情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⑤ ________,________以比喻叙写国事和身世悲惨,这些句子都生动形象,极有艺术感染力。 2.无题【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①“相见时难”中的“难”是指___________,“别亦难”的“难”指____________。 ②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父母的那场“表演” ①那一年,我十六岁,面临着人生第一次真正的抉择。 ②少年的我,有点儿小聪明,但更多的是叛逆,脑袋里满是兄弟义气,整天戳东捣西,和一帮不学习的小子厮混在一起。自然,初中三年是没有认真读过书的,但凭着那点儿小聪明,成绩在那个乡下中学倒也不是最差的。中考结束后,我的成绩可以上个普通高中,但离重点高中的门槛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填志愿的前一天晚上,爸妈让我交个底,要么就不上高中了,学个汽车修理啥的也可以混

南京中考语文试卷2023

南京中考语文试卷2023 一、阅读理解(共4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A) 在南京中学的学生中,有一位名叫李明的同学经常获得课堂的好成绩。他的秘诀是什么呢?下面是他的一些学习方法分享。 1. 注重课堂笔记 李明认为,课堂笔记是学习的重要资料。他会带上自己的笔记本,积极记录老师讲解的重点内容。同时,他也会用不同的颜色和标记方式来区分重点和例子,便于后期回顾。 2. 主动提问 李明不会默默坐在教室里听课,他会时不时地向老师提问。通过提问,他能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而且也能激发课堂的讨论氛围。 3. 多做练习题 李明认为课堂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练习,他会对课后的练习题进行反复训练。他还会经常参加模拟考试,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 4. 阅读广泛

李明喜欢阅读各类书籍和报刊杂志,他认为这样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他会定期选择一些有趣的文章进行阅读,并且学会总结归纳其中的观点和思想。 基于以上学习方法,李明在南京中学的期末考试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他的经验告诉我们,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实践对于取得好成绩是十分重要的。 1. 李明在课堂中对什么内容进行重点记录? A. 老师的故事。 B. 老师的思路。 C. 老师的重点内容。 D. 老师的幽默笑话。 2. 李明为什么喜欢提问? A. 提问可以帮他收集更多课外知识。 B. 提问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C. 提问可以打破教室的沉闷氛围。 D. 提问可以向老师炫耀他的聪明才智。 3. 李明经常参加模拟考试的目的是什么? A. 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

B. 和其他同学比较成绩。 C. 获得额外的学习时间。 D. 给老师制造压力。 4. 李明认为阅读对学习的好处是什么? A. 可以增加知识面。 B. 可以学会讲故事。 C. 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D. 可以锻炼身体。 (B) ... (文章接着进行阅读理解题目,共五道题) 二、写作表达(共60分) 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120字以上的短文。 题目:我眼中的南京 要求:描述南京的美丽景色和悠久历史,谈谈你在南京的美好记忆或体验。 参考答案:

南京中考语文试卷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8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8分) 1. 用诗文原句填空。(7分) (1)洛阳亲友如相问,。(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其一)》) (3)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4),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5)家国天下,既是一种豪情,也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杜甫目睹茅屋为秋风吹破,却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文天祥面对威逼利诱,发出了以身许国的慷慨誓言:“?。” 2.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眷.juàn 挚.爱zhì天伦.之乐lún B.束.缚sù堕.落duò味同嚼.蜡jiáo C.摇曳.yè迂.回yǖ心无旁骛.wù D.箴.言zhēn 棱.角líng 销声匿.迹nì 3.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4分) 此心安处是吾家 4.用一个比喻句,描述你心中的家。(2分) 班级开展“致敬经典”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朗读经典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5.小雨准备在朗诵会上朗诵这首诗,下面她的理解与处理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诗中用“嘶哑”修饰喉咙,朗读时可以语调低沉有力,表现鸟儿永远不知疲倦、竭尽全力地为这片土地而歌唱。 B. “土地”、“河流”、“风”、“黎明”这四个歌唱对象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朗读时可以语速加快,一气呵成。 C.“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一句中,“连羽毛”要重读,突出诗人决心与土地生死相依、忠贞不渝的强烈情感。 D.诗歌末尾的省略号,留下不尽的余韵。朗读至此,不妨加上肢体语言,双手打开,深情凝望,以抒发对土地的深情。 活动二:推荐经典 6.下面是小北同学的荐书演讲稿片断,按要求完成题目。(5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信大家的脑海里一定会出现那烈焰熊熊、火花四射的炼钢场面。人的成长也要经历这样的大熔炉,“铁”变成“钢”,只有一种途径——千锤百炼!有人说保尔是天生的英雄,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的英雄。保尔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完全是依靠百折不挠、永不言弃的精神。在纷飞的战火中,几枚弹片留在了身体里,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没有退缩。一

2023南京市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试卷

2023南京市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试卷 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成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从________、________的角度写边塞凄凉景象,渲染气氛。我们学过的杜甫的” 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与“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有异曲同工之妙。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2.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划线句中“悠悠”一词有何妙处? (2)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篱下黄花开遍”化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B.“俗子胸襟谁识我”运用反问修辞,强调了自己不被“俗子”理解的处境以及知音难觅的无奈与苦闷。 C.“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运用典故,抒发了词人因不被丈夫理解,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心情。 D.全词塑造了一位关心国家命运,不愿为女子身份束缚,情愿忍受世人的不理解,也要奋发做出一番事业的女英雄的形象。 (2)请简要赏析词中加线的句子。 4.阅读《己亥杂诗》,完成下列小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头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

2023南京市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

2023南京市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鄙:________ ②神弗福也福: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4)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对此,你有何评价?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出师表(节选)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________ ②斟酌损益________ ③咨诹善道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徒以有先生也 B.还于旧都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以彰其咎望其旗靡 D.以伤先帝之明欲报之于陛下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023南京市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2023南京市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②。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 选自《鸣机夜课读记》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②:争药鼎沸:读书声琅琅,与药鼎煮沸声争响。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录毕,走送之________ ②俟其欣悦________ ③少痊________ ④然则何以解忧________ (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无从致书以观/母授以《礼记》 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益慕圣贤之道 C.门人弟子填其室/安陵君其许寡人 D.而病辄能愈/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 (4)【甲】【乙】两文所写内容有哪些异同?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不食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①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②辑屦③,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