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南京中考试卷2023

合集下载

江苏省南京市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押题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押题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押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研究中国文化、探究中国文化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注重田野调查②而要植根大地、连通地气③为此,要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④切不可坐在书斋里⑤一双脚丈量写在大地上的中华文化血脉A.③②⑤①④B.③④②⑤①C.④②③①⑤D.④③②①⑤2.下列词语书写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眼花潦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B.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

彰,表彰。

C.思贤如渴:比喻不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D.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矫,把弯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弯。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白杨礼赞》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文章热情歌颂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B.《陋室铭》中的“铭”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的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作者是美国女作家罗琳。

文中的哈利波特们既具有英雄的“神性”,又具有普通人的“人性”D.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以“爱的哲学”为核心,赞美母爱、赞美童心、赞美自然,不断探索人生。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会徽造型,,;,;,象征着青少年朋友在中运会上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实现梦想。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小呦:让我们先从“秒”字的本义开始研究吧!“秒”是形声字,“禾”作形旁,说明它最早和(1)____有关。

小鸣:没错!再结合方框里的资料,我认为“秒”的本义是(2)____。

根据本义,人们将“秒”引申为某种细微的长度单位,后来又将它用做时间计量单位。

小呦:看来,中国古代人民常常将生活中的物候现象融入字形字义中。

小鸣: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将“秒”完全融入了现实生活。

紧俏商品开售后被“秒杀”,别人的话你能否“秒懂”……这里的“秒”字多用作状语,理解为(3)____。

小呦:看来,社会的不断发展,为字词增添了新义项,创造了新用法。

小鸣:你说得太好了!明天我打算这样向老师转述我们的探究过程和发现:(4)______二、情景默写5.小组成员由“秒”引发了对时间的思考,并收集了相关诗句。

请补充完整。

“时间”在古诗词中有着多元的呈现。

“(1)____,____”是孔子对时光似水般流逝的感叹;“少壮不努力,(2)____”是古人对青春时光的珍惜;“(3)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李商隐将此刻的寂寞与未来的喜悦交织;“无可奈何花落去,(4)____”是晏殊对时间无穷而人生有限的感慨;“但愿人长久,(5)____”是(6)____(作者)对亲人长长久久的美好祝愿。

中国人自古就明白时间的意义,它是春花秋月,是诗意,是生活。

三、对比阅读小组成员在搜集热词“秒懂”资料的时候,发现它的含义似乎古已有之,请你参与探究。

【甲】袁虎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租。

谢镇西①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间估客②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

所诵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

即遣委曲③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

因此相要.,大相赏得。

【乙】王子猷出都④,尚在渚下。

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

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上期中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红楼梦》里关于黛玉的诗,还有很多,这篇文章里不可能一一细说,但七十六回的“冷月葬诗魂”,却不能不说。

此句庚辰本作“冷月葬死魂”,“死”字点去,原笔旁改为“诗”字,全句为“冷月葬诗魂”。

作“诗魂”者,还有程甲本、甲辰本、列藏本。

作“冷月葬花魂”的有戚序本系统的三个本子,即戚序本、蒙府本、南京图书馆藏本,还有杨本。

实际上戚序本系统的三个本子是一个来源,其数据是虚的,且戚本和杨本的时间都是乾隆末年,而庚辰本其底本是乾隆二十五年,现存的抄本至晚也是乾隆三十二、三十三年左右,程甲本刊印的时间是乾隆五十六年,但其底本也当是乾隆中期的抄本,甲辰本是乾隆四十九年的抄本,列藏本约是乾隆末或嘉庆初年的本子,而以后者的可能性较大。

所以从抄本的角度看,作“诗魂”的四个本子,有三个是乾隆中期的,一个是嘉庆初期的,而作“花魂”的本子,都是乾隆末年的,特别是戚本是经人整理过的本子,其可信的程度是有限的。

认为是“花魂”的同志,认为“死”字与“花”字形近,是形近而误。

其实这是不足为据的。

“死”字起笔是一平划,与“花”字起笔的两竖笔,无论如何不能混淆,可知“形近而误”是一种想当然的想法。

而庚辰本上“死”字点改为“诗”字,是原抄者的改笔。

当时一人念,一人抄,易致音近而误。

就在本回,音近而误的还可举出:如第1876页倒数第4行“海棠诗四手”,实是“海棠诗四首”,因“首”“手”音近而误;如1877页第3行末“黛玉笑道:‘正是故人常说’”,实是“古人常说”,因“古”“故”音近而误。

下面再从“诗魂”和“花魂”这两个词的内涵方面作一些分析。

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诸人抽象牙花名签子,宝钗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枝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

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众人看了都笑说:“巧得很,你也原配牡丹花。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南京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学校开展“天下国家”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文段,从长征精神到航天成就……1.字音,字形,字义,4分(1)草长莺飞(长,注音)(2)心旷神怡(旷,根据注音写汉字)(3)选词填空,爱国之情:A.入木三分B? C.与日俱增2.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天苍苍,野茫茫,长河落日图造化钟神秀,衔远山,,浩浩汤汤,横无际消另写两句能体现江山之美的诗文:3.对联,5分(1)将6个三字词,组成三副对联6个词是:桃花扇,搜神记,红楼梦,桃叶歌,游仙诗,牡丹亨(2)选择一副对联补充完整上联“文选”补下联:下联“千字文”,补上联4.根据三则材料,围绕"强国"和“英堆"发表一段议论性文字(50字以内),4分材料摘自三篇课文《邓稼先》“我不能走”……《太空一日》“一切正常”……《一着惊海天》“一切正常”……5.综合性学习,修改评价表,4分(1)选择一个不合适的评价项目(参与人员人数是否充足)(2)补充一个评价项目二、阅读(共43分)(一)古诗文组合,共11分拜年文微明不求见西惟通谲,名纸朝来满敲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送刺(节选)周密节序交贺之礼,不能亲至者,每以来刺金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为常。

余表男吴四大,性清指。

运节日无仆可出,徘细门首,恰友人沈子公仆送刺至,漫取视之,类皆亲故。

于是酌之以酒,阴以己刺尽易之。

边仆不慢,国往遍投之,态吴利也。

开日合并,因出沈刺大末,相与一笑。

乡曲相传.以为笑谈。

选自髦记体小说《类辛杂识》[注释]刺:名帖6.文意辨析选择题,3分7.断句选择题,2分造节日无仆可出/排徊门首/恰友人述于公仆退刺至,8.句子翻译,3分沈仆不悟,因往遍投之。

吴刺也。

9. 谈古人散发名帖与现代群发视福有无相似之处,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3分(二)现代文组合文本,共10分材料一,中国传统茶的历史与文化材料二,新式茶的发展(奶茶,果茶等)材料三,新式奶茶受众分布扇形图(受众女性最多占86+%,年龄22-40岁最多占比40+%, 价格16-20元最多占13+%)10.文意辨析选择题,3分11.表哥要开一家新式奶茶店,请你根据材料给他提建议,3分12.有人认为,在未来,新式茶饮会完全取代传统茶。

202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一模考试语文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分值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25分)班级开展“春风十里,与你共赏”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胜日寻芳一1.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9分)春风送暖,梅花悄.然绽放,一时暗香mí散。

今年的南京国际梅花节推出“多维赏梅”“经典咏梅”“相约游梅”三大板块、九个系列共三十六项主题特色活动。

游客徜徉梅花山,(▲)可以听风赏梅,(▲)能够观看专题展览、参加生态研学等。

▲(1)给加点字注音:悄.()然(1分)(2)根据拼音写汉字:mí(▲)散(1分)(3)下列和文段中“徜徉”意思最不接近的词语是(▲)A.彷徨B.盘桓C.流连D.徘徊(4)填入文段括号中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2分)A.要么要么B.虽然但是C.不仅还D.即使也(5)在文段横线上用“漫游”一词造句,激发同学们参加南京梅花节的热情。

(3分)【活动二】春色满园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6分)观赏花灯,补写诗句。

花灯一花灯二围绕“花”的意象,你和小联展开了讨论。

小联:古人对“花”情有独钟,描写起来别有风味。

槲叶落山路,②▲。

温庭筠《商山早行》忽如一夜春风来,①▲。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你:是的,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③▲”,短短几个字,画面感极强。

小联:他们不仅善写“花”,还常以花喻人,如王冕《墨梅》中“④▲,只留清气满乾坤。

”你: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也这样写过,“⑤▲,⑥▲”正是词人高洁人格的写照。

【活动三】花样年华3.明孝陵博物馆推出“半盏香梅影”绒花挂件手工制作活动,你们接到了任务。

(10分)【材料一】电视剧《延禧攻略》大火,让南京绒花一时声名大噪。

白皮书显示,在抖音短视频平台,绒花头簪制作过程展示视频获赞105.7万。

在各路媒体助力下,江苏非遗文化焕发了新生。

2023年南京中考语文试卷

2023年南京中考语文试卷

2023年南京中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狭隘(ài)蓦然(mù)狼藉(jí)B. 拗口(ǎo)翩跹(xiān)伫立(zhù)C. 荫庇(bì)鄙夷(bǐ)哂笑(shěn)D. 蹒跚(shān)恻隐(cè)谄媚(chǎn)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生动有趣,不时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B. 这个城市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不忍离去。

C. 他对工作的态度一丝不苟,总是精益求精。

D. 他平时不努力,考试时才临时抱佛脚,结果可想而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老师的耐心教育,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博物馆里陈列着过去所使用的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

D.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他超常发挥,获得了一等奖。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地地道道:实实在在的,不折不扣的)B. 这座雕塑栩栩如生,仿佛真的有一只天鹅在翩翩起舞。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C. 这篇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让人捉摸不透。

(捉摸不透:形容对事物的情况、性质等难以猜测或了解)D. 他平时总是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最正确的。

(自以为是:形容人固执己见,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慷慨激昂,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

B. 这座城市的夜景璀璨夺目,让人流连忘返。

C. 他是个性格孤僻的人,总是形单影只,不愿意和别人交往。

D. 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很独特,总是独树一帜。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的观点很鲜明,论据也很充分。

(鲜明:清楚明白)B. 他的态度很蛮横,对别人的意见一概置之不理。

(蛮横:粗暴而不讲理)C. 这个问题很简单,我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

2023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3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一九年级(下)期中试卷语文2023.04(28分)请人以神来之笔,泼墨山水,点冉春秋。

多少欢喜与忧戚.都凝练在诗语里,蕴藏在画幅中。

诗中画里,我们流连,驻足;画中诗里,我们陶醉,震憾班级策划了“在诗画中徜徉”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班级策划了“在诗画中徜徉”的语文学习活动,主持人拟写了开场白,请你帮他修改完善。

诗情不尽,月影波光画意无穷。

让我们驰骋.想象,徜徉在诗情画意中。

(1)请你勾画出草稿中的两处错别字并订正。

(2)主持人对加点字的读音有疑惑,请你帮他标注正确的读音。

忧戚.____________驰骋.___________(3)主持人想在问号处填写适当内容,使得上下句对仗,请你帮忙。

诗情不尽,月影波光画意无穷。

【答案】(1)染、撼(2)①.qī②.chěng(3)柳烟晓雾【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①点染:读音是diǎn rǎn ,意思是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

比喻修饰文字。

②震撼:读音是zhèn hàn ,意思是指土地剧烈摇动(这层意思多指自然灾害);指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精神或情绪剧烈起伏或波动。

“憾”与“撼”易混淆,注意区分。

【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①忧戚:读音是yōu qī,意思是忧愁哀伤。

②驰骋:读音是chíchěng ,意思是骑马快速奔跑。

【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仿写。

下句“月影波光”是两个并列关系的美景词语,上句也应补充两个并列关系的美景词语。

比如“玉树琼花”“湖光山色”“高山流水”等。

2.“画配诗”活动中,你填写了与画意相关的古诗句。

(1)_____________,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4)____________【答案】①.黄鹤一去不复返②.便引诗情到碧霄③.挥手自兹去④.萧萧班马鸣⑤.示例:浩荡离愁白日斜⑥.吟鞭东指即天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
案解析
一、选择题
1. 标准答案:A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对某个文段的理解能力。

在文段中提到
了某个事情的发生时间,结合后文的描述,可以得出答案为A。

2. 标准答案:B
解析:这道题是考察对词语意义辨析的能力。

选项B中的词语与上下文相符,是正确选项。

3. 标准答案:C
解析:这道题是考察对句子结构和意义的理解能力。

选项C中的表达方式与句子的语气相符,是正确选项。

二、填空题
1. 标准答案:优秀
解析:根据句子中的描述,可以得出空格的答案应该是形容词,符合句意的形容词有"优秀"。

2. 标准答案:智慧
解析:根据句子中的描述,可以得出空格的答案应该是名词,
符合句意的名词有"智慧"。

3. 标准答案:勇敢
解析:根据句子中的描述,可以得出空格的答案应该是形容词,符合句意的形容词有"勇敢"。

三、简答题
1. 标准答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
刷术。

这四项发明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标准答案: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会随着地球的自转而不断
变换自己的形状。

因为地球和月亮之间有引力的作用,所以月亮会
围绕地球转动。

3. 标准答案:文章中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城市风景,诗人通过细
腻的描写和恰到好处的比喻,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

以上为本次试卷的答案解析,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南京中考试卷2023
摘要:
1.2023 年南京中考语文试卷概述
2.试卷的结构和内容
3.试卷的特点和趋势
正文:
【2023 年南京中考语文试卷概述】
2023 年南京中考语文试卷是南京市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这份试卷是由南京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命题,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选拔和培养优秀的高中生。

【试卷的结构和内容】
南京中考语文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部分主要包括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病句辨析等内容,非选择题部分则包括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

阅读理解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包括对文章的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

文言文阅读部分则是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察,要求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并能准确翻译文言文。

现代文阅读部分则是对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察,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内容。

写作部分是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考生需要根据试卷的要求进行写作,文章要求结构清晰、语言流畅、内容丰富。

【试卷的特点和趋势】
南京中考语文试卷的特点是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强调语言的应用能力。

试卷的命题趋势是逐渐减少对单一知识点的考察,注重对综合能力的考察,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此外,试卷还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