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曲霉发酵产酶研究进展
黑曲霉固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研究

黑曲霉固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研究作者:王娟王菲高娜刘东波来源:《农业与技术》2012年第08期摘要:本文对一株黑曲霉固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条件进行初步优化,优化因子分别为:Mandel盐、氮源、含水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初始pH值,接种量。
利用单因素实验,以木聚糖酶的酶活力为评价指标,测得该菌株产木聚糖酶的最佳培养条件。
在此最佳培养条件下培养,酶活力比优化前提升倍。
关键词:玉米芯;黑曲霉;木聚糖酶;固体发酵;条件优化中图分类号:TQ925文献标识码:A中国年产约3000万吨的玉米芯,然而作为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农业废弃物,除了少量用于生产木糖醇、糠醛等外,绝大部分在田间放火焚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木聚糖是植物半纤维素的最主要成份,其水解产物可应用于饲料、造纸及工业原料生产等多个领域。
因此,寻找高产木聚糖酶系的菌株并深入研究提高菌体产酶活性的方法势在必行。
本文以微生物教研室保存的一株黑曲霉为出发菌株,以玉米芯为主要原料,进行该菌株固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条件优化研究,旨在提高玉米芯的利用率的同时为黑曲霉产木聚糖酶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
1材料和方法材料菌株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东北师范大学生科院微生物教研室保存;固态基础发酵培养基:麸皮1g,玉米芯9g,含水量15ml,pH值自然。
木聚糖酶酶活定义及酶活力测定方法木聚糖酶酶活力国际单位定义为:标准反应条件下,每分钟生成1umol木糖所需要的酶量(以木聚糖为底物)为1个酶活单位。
酶活检测采用DNS还原糖测定法。
固体发酵粗酶液的制备在培养后的固体发酵物中加入100ml自来水,震荡摇匀,尼龙纱布过滤后,取至离心管中,12000r/min、4℃离心20min除去孢子,10倍稀释后测定酶活。
2结果与分析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对照组采用固态基础发酵培养基,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Mandel盐溶液(A盐:溶液=10%,B盐:溶液),28℃培养72h,测定并比较酶活力。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及产酶研究

Ju a f r— vrn n ce c o rl o oEn i me t in e n Ag o S
黑 曲霉 A p riu ie 木质 纤维素降解能力 segl s g r l n
h el o e a d h mie l o e e e d g d d g a y t ec l l s n e c l l s sw r e a e e t , wi e d g a a in r t so e c l ls n e c l ls sb i g 3 .5 a d u u r r l h h t t e d t a e f h el o e a d h miel o e e n 9 8 % n r o t u u 4 .2 r s e t e yatr3 a s n u ain T ea ay e f n y r d cin f ah r r v dt a ng r a g io yi i t . i e 5 3 % e p ci l e 0 d y ’i c b t . h n s so z me p u t v f o l e o o u e o e t p h A. /e d l n n lt a l y F v h i cb i k n so n y s l n n p r x d s , n a s sp r x d s , a c e c l l e a d h miel l s r e iv dt et emo t mp  ̄ n a _ i d f z me , i i e i a e ma g n e e i a e l c a , el a n e c l a ewee b l e b s i o a t t e g o o s us u e o h c
黑曲霉固体发酵生产生淀粉分解酶的研究

22 发酵培 养基优 化 . 根据 固体 发 酵培 养基 的组 成 , 设计 L(4正 交 日 3) 试 验 。试 验 因素 及 水 平见 表 2 试 验 处理 及 结果 见 。
表 3 。
维普资讯
苏 建宇等 : 曲霉 固体 发酵生 产生 淀粉分 解酶 的研究 黑 表 2 试 验 因素及水 平 采用优 化培 养基 , . %接 种 量 , 同温度 下 发 01 不
分 解酶 , 并对其 产酶 条件进 行 了初步 研究 。
1 材 料 和 方法
11 培 养基 .
分离培 养 基 : 米 淀 粉 2 , a 0 . % , C 玉 % NN 3 3 K L 0
00 % , HP 4 ,% , 5 K 20 2 M 0 ‘H 0 0 5 , ,3 0 47 2 .g 0 0 %链
的酶 法糖 化通 常需 首 先将 淀 粉 蒸 煮 糊 化 , 源 消耗 能 大 。使用 生淀 粉分 解 酶能 够 直 接 水 解 生 淀 粉 , 需 不 蒸 煮 , 节 能 3 %- % , 而 降低 生 产成 本 。生 淀 可 0 4 0 从 粉分 解酶 的研究 重 点 是筛 选 高 产 菌 株 , 寻 找其 最 并
佳产 酶条 件 。 本文 报 遭从 土壤 分离 得 到的一 株具 有较高 生淀 粉分 解酶 活力 的黑 曲霉 , 固体 培 养 法生 产 生 淀 粉 以
16 酶活 力定义 和计算 ,
p 3 6 4 ℃条 件 下 , 小 时 水 解 底 物产 生 l g H , 、0 每 m 葡萄糖 的酶 量定义 为一个酶 活力 单位 ( ) u。 发 酵前 称 量 干培 养基 的重 量 , 酵 后 称量湿 曲 发
的重量 , 计算 湿 曲水分含 量。测 得湿 曲酶活力 后 , 除
黑曲霉固体发酵产嗜酸性果胶酶的研究*

mi n mg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Ke y wo r d s pe c t i n a s e; a s p e r g i l l us ni g e r ;e n z y ma t i c p r o p e ti r e s ;v i s c o s i t y
中 图分类 号 : T S 2 6 1 . 1 + 2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3 — 6 0 0 4 ( 2 0 1 3 ) 0 2 — 0 0 3 6 — 0 4
黑曲霉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养箱 : 湖北省黄石市医疗器械厂 ; 洁净工作 台 : 天 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 司; Q 5恒温摇床 : H4 中国科 学 院武 汉科学 仪器 厂 。
2 方 法
种很 好 的功能 性低 聚糖 , 以添加 到面包 、 可 酸性 饮
料 以及 发 酵食 品中 , 够抗 龋齿 , 进 肠 内双 歧杆 菌 能 促 的增殖 , 可 以促 进机 体对 钙 的吸收 嵋 。 并 虽 然 国 内已有多个 单位 在木 聚糖 酶 的菌 种筛 分 和选育 上做过许 多工 作 , 由于 所 选菌 种 本 身 的适 但 应 性及 所产 酶 的性 质 等 方 面 的 问题 , 聚 糖 酶 作 为 木
地 球 上植物性 材 料 主 要 由纤 维 素 、 纤 维 素 和 半 木质素 3种 成 分 组 成 , 中半纤 维 素 ( 其 主要 是 木 聚 糖) 的质 量分 数 可 达 3 % ~ 5 , 其 在 禾 本科 植 0 3% 尤 物 中含 量最 高 。木 聚糖 是 由木 糖分 子 以 B一14糖 ,
力提高至 7 8 . U- ~。 比出发 菌株提 高了 2 % 。酶活力测定采用 3 5一二硝基水杨酸( N ) 25 4I g 0 , D S 法。
关键词 : 木聚糖酶 ; 发酵条件 ; 酶活力 中图分类号 :Q 2 T 9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0 87 (0 7 0 0 2 0 1 6— 3 6 2 0 )2— 0 6— 4 0
摘要 : 将经过诱变选育高产木聚糖酶并具有 N s t yt i a n抗性的黑 曲霉 , 分别在不同条件下进行 固体发酵培 养 , 探讨 最佳产酶
条件。结果显示 : 以质量分数 1 在 %木糖 为附加碳 源 , 以质量分数 2 N O 为氮源 , % HN , 无机盐为质量分数 1 N C , % a I加水 比例 为 1 13 接种量 为 15 , :. , . % 装料量为 5 / 0 m 三角瓶 , g 30 l 培养温度为 3 % , 养周期 为 7 0 培 2h的培 养条件下 , 株产木 聚糖 酶活 菌
黑曲酶产酸性β-甘露聚糖酶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

灭菌培养基接菌苔一块(Sm Z0 L三角瓶 内盛 3 培养液)2℃摇床转速 20 nn培养时间: 。 o , 8 2r  ̄ , / 5 d
1 2 2 测 定方 法 .. .
于 1m 5 L试 管中加 05 .%槐 豆胶底物 09 L在 .m 7℃水浴锅 中平衡 3分钟 , 01 L酶溶液保温 l 0 加 .m O
1 13 仪 器 ..
重视 , 已在食 品 、 医药 、 料 、 纸 、 织 、 油开 饲 造 纺 石 采 等领 域得 到 了广 泛 的应 用 H 7。已报 道 的产 . ] B一 露 聚糖酶 的微生 物 包括 : 菌 中 的芽孢 杆 甘 细
菌、 假单胞 菌 、 菌 ; 菌 中 的 曲霉 、 霉 、 母 弧 真 木 酵 菌 、 霉 和放 线 菌 中的链 霉菌 等 , 内外 对 来源 青 国
温控摇床 ; 1型紫外分 光仪 ; 7 5 数显恒温 水
浴 锅 ; 密 p 计 ; 型可调离 心机 。 精 H 小
何
勇 , : 曲酶产酸性 1 甘露聚糖酶摇瓶发酵条件 的研究 等 黑 3一
一
1 — 9
12 方法 .
芋粉 为碳 源 。魔 芋 粉 的 主要 成 分 为 甘露 聚糖 也
12 1 培12 培 养基 ..
活化 培 养 基 : 豆 培 养基 ( 铃 薯 20 , 土 马 0 g 葡
萄糖 2 g 琼脂 2 g 蒸馏 水 10 mL p 自然 ) 0, 0, 0 0 ,H ;
最初发酵培养基 : 麸皮 2 4 , . g魔芋粉 0 3 , .g
硫 酸铵 0 6 ; . g
由此 已被认为是 最有希 望 的抗 生素替代 品之
一
【】 3
。
近年来 , B一甘 露 聚糖 酶 的研 究 日益 受到
黑曲霉诱变产糖化酶

诱变黑曲霉提高糖化酶的生物合成摘要现今,筛选黑曲霉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突变。
用溴化乙錠和甲基磺酸乙脂(EMS)轮流处理亲代菌株。
这株突变菌株M4能产生更多的糖化酶。
简介糖化酶时淀粉工业中最重要的一种酶。
它能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
葡萄糖在各种食品行业中是一种必要的合成原料。
糖化酶广泛地应用于酿造,造纸,食品,制药,纺织行业中。
黑曲霉通过液态或固态发酵生产糖化酶中,食物残渣也能被利用到。
同时,食物残渣也能用于葡萄糖和啤酒行业中。
糖化酶是一种微生物的胞外酶,并且,它典型的性质是水解a-1,4和a-1,6糖苷键,通过其他酶作用于淀粉合成糖类。
糖化酶能水解非还原端的a-1,4葡萄糖苷键。
糖化酶能被成倍的生成,通过引起野生菌株突变。
据报道,黑曲霉的突变菌株能更好地生产糖化酶。
这种黑曲霉菌株能被紫外线照射或者化学的方法诸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硫酸二甲脂,甲基磺酸乙脂,溴化乙錠和亚硝酸来引诱突变,提高糖化酶产量。
突变菌株产糖化酶的特性能更好地影响对生淀粉的处理。
生产糖化酶的突变菌株在r-射线的处理下,亲代菌株的特性被改善并且产物乙醇的产量也被提高了。
这个突变黑曲霉是用联合诱变处理的,它产的糖化酶能将麦芽糊精转变为葡萄糖。
多重的轮流突变对葡萄糖的生成有着很好的影响。
糖化酶的比活度和它的热稳定性被提高。
并且,结果通常是提高葡萄糖产量。
对比几种黑曲霉突变株的酶产量和它们的特性,相比于野生株,突变株能更高水平地生产糖化酶。
但是,不管使用怎样的菌株,对所有糖化酶来说,酶的组成和特性都是类似的。
Britly进行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证明以小颗粒的形式增长有利于糖化酶生产,而大颗粒的形式则降低了糖化酶的生产量,导致结果不匹配。
现今研究这些的目的是为了激发菌株的潜能,通过化学或者无力突变来增加糖化酶的产量。
原料和方法改善菌株:黑曲霉能通过紫外线和诱变剂得以改善。
用溴化乙錠和甲基磺酸乙脂轮流处理亲代菌株。
两种诱变剂同时使用。
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糖化酶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曲霉发酵产酶研究进展张熙;韩双艳【摘要】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是曲霉属真菌中的常见种,它生长旺盛、发酵周期短、不产生毒素,是美国FDA认证安全菌种(GRAS)之一,也是重要的酶制剂生产菌种.综述了黑曲霉产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期刊名称】《化学与生物工程》【年(卷),期】2016(033)001【总页数】4页(P13-16)【关键词】黑曲霉;酶;发酵产酶【作者】张熙;韩双艳【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97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是丝状真菌的一个常见种,广泛分布于粮食、植物产品和土壤中。
人类运用黑曲霉的历史悠久,早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利用黑曲霉制作酱料、酱油、米酒等。
由于黑曲霉生长旺盛、发酵周期短、不产生毒素,被美国FDA认证为安全菌种(GRAS)。
黑曲霉具有很强的外源基因表达能力及高效的蛋白表达、分泌和修饰能力,同时重组子具有很高的遗传稳定性。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源蛋白在黑曲霉成功表达,且被证明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活性,黑曲霉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酶表达体系,也逐渐成为重要的工业酶制剂生产菌种[1]。
据报道,黑曲霉可生产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淀粉酶、蛋白酶、糖化酶、果胶酶、脂肪酶、葡萄糖氧化酶等多种酶。
作者综述了黑曲霉产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纤维素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碳水化合物,也是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但因其结构复杂、降解难度大,还未实现有效的转化利用。
纤维素酶由葡聚糖内切酶(EG)、葡聚糖外切酶(CBH)、β-葡萄糖苷酶(β-BG)构成[2],主要用于水解纤维素的β-1,4葡萄糖苷键,使纤维素分解成短链糖。
纤维素酶不仅在传统的医药、食品、饲料、饮料、酒类、酱油等行业有应用价值,而且扩展到单细胞发酵、纺织、造纸、环保、能源等新领域。
黑曲霉是产纤维素酶产量最高的菌株之一[3],目前国内外基于黑曲霉发酵产纤维素酶的研究也较为集中。
高星星等[4]为提高纤维素酶酶解秸秆产糖效果,以碱性双氧水处理过的玉米秸秆为发酵基质,通过里氏木霉与黑曲霉混合发酵,获得最佳产酶条件。
结果发现,滤纸酶活力(FPA)可达1.224 IU·mL-1,β-BG可达0.315 IU·mL-1。
先天敏等[5]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均匀设计法实验研究了黑曲霉C112发酵产β-BG的最优条件,所得酶活力最大可达12.925 IU·mL-1,较优化前提高了79.0%。
董基等[6]以桔粉为原料,以黑曲霉为发酵菌株,采用液体发酵法生产纤维素酶。
结果发现,在添加桔粉80 g·L-1、麸皮和蛋白胨质量比为1∶2下培养72 h,纤维素酶产量达到1 885.71 U·g-1。
Acharya等[7]研究了不同木屑培养环境下黑曲霉产木质纤维素酶的最优条件。
结果表明,在碱(2 mol·L-1NaOH)预处理木屑浓度9.6%、pH值4.0~4.5、深层发酵转速120 r·min-1、发酵温度28 ℃时,纤维素酶活力最大达0.1813 IU·mL-1。
黑曲霉发酵产纤维素酶的产量大、活力高、优化程度高、酶功能完整、用途广泛,是一种生产纤维素酶的良好手段。
半纤维素是植物纤维素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自然界中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的细胞壁中。
木聚糖酶通常是内切和外切木聚糖酶的总称,作用于木聚糖主链内部的木糖苷键,将其切断并降解为寡聚木糖和少量单糖。
木聚糖酶的工业化始于1980年左右,最初应用于饲料工业,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系可使植物性饲料更加容易被消化吸收。
后来又扩展到食品、纺织和造纸等工业。
木聚糖酶作为重要的酶制剂在市场上的份额占总销售额的10%[8]。
黑曲霉是发酵产木聚糖酶的菌种之一,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关于提高黑曲霉产木聚糖酶表达的最新研究。
刘新育等[9]对黑曲霉孢子进行热击处理,探讨了热击处理促进孢子萌发和木聚糖酶活力的机制。
结果表明,42 ℃下热击4 h后转入29 ℃发酵,可促使黑曲霉孢子较早萌发和菌丝较快生长。
其中,发酵24 h的菌丝干重提高了38.5%,发酵72 h时达到最大生物量,较未处理的提前了12 h。
热击处理后的发酵产酶总量和单位质量菌丝产酶量均高于恒温发酵,热击处理对木聚糖酶的种类并没有影响。
Okafor等[10]从废旧木材中分离出一株野生黑曲霉菌株ANL301,研究了其在不同碳源(燕麦木聚糖、木屑、甘蔗浆和小麦糠)下产木聚糖酶的活性。
结果表明,发酵96 h后,木聚糖酶活力分别为9.36 U·mg-1、3.37 U·mg-1、5.69 U·mg-1和3.86 U·mg-1。
Betini等[11]将雪白曲霉、黑曲霉和赭曲霉以农业剩余料为底物进行固态发酵产木聚糖酶。
其中,黑曲霉在培养基为麦糠和酵母提取物(或蛋白胨)混合物时产酶提高;当以玉米糠和麦糠为混合底物时,黑曲霉的木聚糖酶产量提高了18%,木聚糖酶活力达35 U·g-1。
Dobrev等[12]优化了黑曲霉B03产木聚糖酶的液体发酵条件。
研究得到最优培养基为(g·L-1):(NH4)2HPO4 2.6,尿素0.9,玉米芯24.0,麦麸14.6,麦芽6.0。
优化后的酶活力最高达996.30 U·mL-1,较优化前提高了33%。
黑曲霉发酵产木聚糖酶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开发了廉价的农业生产底物,为木聚糖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蛋白酶是水解肽键的一类酶的总称。
按照水解方式的不同,蛋白酶可以分为内肽酶和外肽酶两种。
内肽酶主要以蛋白质分子链中间的肽键为作用位点,可以把蛋白质分子切断成为较短的肽链;外肽酶主要从蛋白质分子的末端氨基或羧基进行逐个切割。
蛋白酶主要应用在医药、食品、皮革纺织后加工等领域[13]。
工业上主要的蛋白酶制剂生产菌株为枯草杆菌、栖土曲霉等。
黑曲霉以其食品卫生认可和可观的蛋白酶表达量,也日益成为另一个重要的蛋白酶发酵菌株。
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酵培养基的组成方面[14]。
方春玉等[15]以泸型大曲中分离的黑曲霉为菌种,采用固态发酵产酸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活力达24 350 U·g-1,平均酶活比初始培养基提高了64.6%。
罗跃中等[16]对诱变后的黑曲霉固体发酵产酸性蛋白酶的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最适培养基为:米糠20 g·kg-1,碳源玉米粉60 g·kg-1,氮源硝酸铵5 g·kg-1,MnCl2 4 g·kg-1;最适条件为:料液比1.0∶1.5(g∶mL),初始pH值7,接种量6 mL·(100 g)-1,40 ℃、180 r·min-1下发酵72 h,摇瓶产酶达到1 120.0 U·mL-1,比基础培养基提高了近2.9倍。
詹深山等[17]以黑曲霉为出发菌株,以提油后的麻疯树饼粕为培养基,采用固态发酵产蛋白酶,控制培养基湿度为50%,添加5%的葡萄糖作为碳源,在此条件下发酵4 d,蛋白酶产量达到最大值9 204 U·g-1。
de Almeida等[18]采用响应面法对黑曲霉ATCC 16404进行产蛋白酶条件优化。
研究表明,在底物湿度48%、底物含量 35%、接种量0.18%、反应时间4 d、反应温度30~45 ℃下,酶活力最高达到144.49 U·g-1。
黑曲霉由于本身可分泌大量内源蛋白酶,在利用黑曲酶产蛋白酶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有待进一步研究。
淀粉酶是水解淀粉等葡萄糖大分子聚合物的酶类总称,一般作用于可溶性淀粉、直链淀粉、糖原等。
根据产物异构类型的不同,可分为α-淀粉酶与β-淀粉酶等。
其中,微生物分泌表达的淀粉酶一般是指α-淀粉酶。
淀粉酶在淀粉加工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可以将微生物难以利用的大分子转化为低聚糖、麦芽糖、麦芽三糖、葡萄糖等小分子,加速生物转化过程。
因此,耐酸淀粉酶、耐高温淀粉酶成了目前发酵原料处理方面的研究热点[19]。
黑曲霉作为传统的产淀粉酶菌株之一,文献报道较多。
谭海刚等[20]对一株高产蛋白酶和淀粉酶的黑曲霉菌株A020进行研究,确定该菌株的最佳产酶培养基为:香蕉皮基础培养基中添加1%蛋白胨、1%麦芽糖和3×103 mol·L-1 NaCl,酶活比优化前提高了68.2%。
吴茜茜等[21]研究了固态发酵条件对黑曲霉PZ301合成酸性α-淀粉酶的影响。
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下酶活力可达19.6 IU·g-1干培养基;菌株的生物量和淀粉酶产量在72 h时均达到最高,这表明耐酸性淀粉酶系同步合成型酶。
Khalaf等[22]研究了黑曲霉菌株O103A产α-淀粉酶的培养基组分。
结果表明,以木薯为主要底物的培养基中,酵母提取物2 g·L-1、麦芽糖3 g·L-1对产酶影响最大,优化后的酶活力达到42 U·mL-1。
淀粉酶作为不可替代的工业产品,使黑曲霉等工业微生物产α-淀粉酶的研究成为重要的食品工业议题。
脂肪酶是以酯键为催化位点的一类酶,由一个可打开和关闭的“盖子”结构作为催化中心,分为亲水和疏水两种构象,具有多项催化反应(如催化解脂、酯交换、酯合成等)能力,因而成为重要的工业酶制剂品种之一,广泛应用于油脂加工、食品、日化等领域[23]。
脂肪酶基因作为外源基因在宿主中表达已成为可靠的技术,在细菌、酵母和丝状真菌都已经实现量产[24]。
黑曲霉由于其食品安全性,在食品用脂肪酶的生产上有较多的研究。
陈婧[25]成功将疏棉状嗜热丝孢菌耐热脂肪酶基因(tll)转化到无孢黑曲霉SH-2中,得到的转化子脂肪酶活力为73 U·mL-1;构建糖化酶、淀粉酶以及蛋白酶转录因子的RNAi干扰后,脂肪酶活力提高至97 U·mL-1。
转化子进行了2 L发酵罐发酵初步研究,所得脂肪酶活力为187 U·mL-1。
潘力等[26]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以潮霉素抗性基因为筛选标准的黑曲霉转化体系介导米黑根毛霉脂肪酶(RML)转化黑曲霉SH-1,成功获得了RML的黑曲霉转化子,并通过优化发酵条件实现了RML的高效表达,对硝基苯酚比色法测得转化子酶活力最高可达15 U·mL-1,是其在酵母中表达水平的10倍以上。
黑曲霉强大的酶表达和修饰体系,使其成为结构复杂的脂肪酶的优良生产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