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APP应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辅助疗效研究

合集下载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老年人群体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其中2型糖尿病(T2DM)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然而,由于中老年人对疾病的认识不足、自我管理能力有限以及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许多患者的血糖控制并不理想,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了解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控制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综述和实证分析,全面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我们将通过文献综述,总结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我们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收集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实际数据,分析他们的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们将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提高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同时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医疗资源分配提供决策支持。

二、文献综述随着全球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T2DM)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

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负担。

对于这类患者而言,有效的自我管理行为对于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了解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已有的研究中,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血糖监测、药物使用以及足部护理等方面。

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中老年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往往存在不足。

《2024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范文

《2024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范文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篇一一、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的自我管理和治疗。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并不理想。

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二、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1. 血糖监测: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能够进行定期的血糖监测,但频率和准确性因个体差异而异。

2. 饮食控制:大部分患者能够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诸多困难,如对食物热量、糖分等掌握不够准确。

3. 运动锻炼:多数患者能够坚持适量的运动锻炼,但部分患者因身体状况、环境等因素无法实现。

4. 药物治疗:患者能够按照医嘱服药,但存在忘记服药、漏服等现象。

5. 心理调适:部分患者在面对糖尿病的长期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三、影响因素分析1. 认知因素: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程度、对自我管理的重视程度等都会影响其自我管理水平。

2. 社会支持:家庭、朋友、社区等社会支持对患者的自我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缺乏社会支持会导致患者缺乏信心和动力,从而影响自我管理水平。

3. 文化因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存在差异,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4. 医疗资源: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医生的指导与教育等也会影响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四、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建议1. 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讲座等形式,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其自我管理的信心和动力。

2. 家庭支持: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克服困难,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3. 社区支持:建立糖尿病患者的互助组织,提供心理支持、生活帮助等,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

4. 医疗资源优化:提高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加强医生的指导和教育,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5. 文化适应:根据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患者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及糖尿病知识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及糖尿病知识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理 行 为 水 平 与糖 尿 病 相 关 知 识 水 平 明 显 相 关 。 关键词 : 2型糖 尿 病 ; 自我 管理 行 为 ; 糖尿病知识水平 ; 相 关 性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5 8
文献标识码 : C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6 4 9 3 . 2 0 1 3 . 2 7 . 0 1 2
识 5 4 . 6 2分 士 2 O . 8 8 分。
2 . 4 自我 管理 水 平 与糖 尿 病 知 识 水 平 的 相 关 性 分 析 城 市 社 区老 年 2型 糖 尿 病 病 人 自我 管 理 行 为 水 平 与 糖 尿 病 知 识 水 平 明
显相关 ( r 一0 . 2 7 3 , P< 0 . 0 1 ) 。 自 我 管 理 行 为 水 平 各 维 度 与 糖
能控 制血糖 , 预 防 和延 缓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为 了 更 好 地 在 社 区 开
1 . 2 . 1 . 1 病 人 一 般 资料 问卷 自行 设 计 问 卷 , 包括年龄 、 性别 、 受教育程度 、 职业 、 婚姻状况 、 居住情况 、 并 发 症 情 况 等条 目。
1 . 2 . 1 . 2 2型 糖 尿 病 自我 管 理 行 为 量 表 ( 2 一D S C S ) 此 量 表 为
文章编号 : 1 0 0 9 —6 4 9 3 ( 2 0 1 3 ) 0 9 C一 2 9 7 3—0 2
研究报告显示 , 目前 我 国 6 O岁 及 以上 老 年人 的 糖 尿 病 患 病 率为 2 O . 4 l 】 ] 。2型 糖 尿 病 是 一 种 慢 性 、 终身性疾病 , 目前 尚不 能 完全 治 愈 , 但 是 完 全 可 以控 制 的 。糖 尿 病 病 人 有 效 自我 管 理

糖尿病管理手机软件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的效果

糖尿病管理手机软件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的效果

糖尿病管理手机软件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的效果梁赤波;郑坚荣;黄得胜;彭登;钟署娥【期刊名称】《解放军护理杂志》【年(卷),期】2014(031)010【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管理手机软件在社区2型糖尿病饮食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东莞市长安镇所辖社区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3名,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干预,干预组在常规饮食干预的基础上采用糖尿病管理手机软件,在干预后3、6、9、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其他代谢指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单次血糖、阶段性血糖、血糖血压综合指标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血糖血压综合指标控制率低于单次血糖控制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体质指数、腰围等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因素与随访时间存在交互效应,随着随访时间的推进,两组干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管理手机软件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的效果优于传统的饮食干预法,值得推广应用.【总页数】5页(P6-10)【作者】梁赤波;郑坚荣;黄得胜;彭登;钟署娥【作者单位】东莞市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东莞5238800;东莞市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东莞5238800;东莞市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东莞5238800;东莞市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东莞5238800;东莞市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东莞5238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糖尿病管理手机软件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J], 梁赤波;赖学定;钟暑娥2.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和血糖的控制效果 [J], 王燕萍3.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效果分析 [J], 于靖靖4.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效果分析 [J], 徐雁5.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效果探究 [J], 王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型糖尿病患者中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中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中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研究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延续性护理干预也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延续性护理干预是指在医疗机构或社区等场所,通过长期持续的护理和关怀,对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等进行干预,以达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本文将对2型糖尿病患者中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研究进行探讨。

一、延续性护理干预的理论基础延续性护理干预是基于疾病管理的理论基础而产生的。

疾病管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卫生服务系统和社区资源,组织和协调医疗资源,通过全程参与和终身关爱,以改善疾病预后为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

而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护理和自我管理的慢性疾病,因此延续性护理干预就成为了疾病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延续性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定期随访:通过医生或护士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对其进行全面评估,检查血糖、血压、体重等指标,并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 教育指导:向患者提供关于糖尿病知识、饮食、药物使用、运动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自我管理观念。

3. 心理支持: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其调整情绪,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面对疾病。

4. 治疗依从性监测:监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帮助其严格遵守医嘱,确保治疗效果。

1. 随访频率对护理效果的影响一些研究发现,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一项研究发现,定期随访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血糖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使用,从而减少高血糖发作的次数。

2. 教育指导对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一些研究发现,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系统的糖尿病教育指导,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积极参与护理活动。

一项研究发现,通过定期的教育课程,可以提高患者对于合理饮食和科学运动的认识,使得患者更容易控制血糖。

3. 心理支持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一些研究发现,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的程度,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活动的参与度。

《2024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范文

《2024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范文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篇一一、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的自我管理和治疗。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并不理想。

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二、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1. 血糖监测多数糖尿病患者能够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但仍有部分患者由于缺乏知识或经济条件限制,无法做到定期监测。

此外,部分患者对血糖监测结果的理解和应对措施也存在不足。

2. 饮食控制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许多患者对饮食控制的认识不足,无法做到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

同时,部分患者由于工作、生活等原因,无法坚持饮食控制。

3. 运动锻炼运动锻炼有助于降低血糖、改善身体状况。

然而,许多糖尿病患者缺乏运动锻炼的习惯,或者由于身体原因无法进行适当的运动。

4.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的重要手段。

然而,部分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存在漏服、错服等现象。

三、影响因素分析1. 知识水平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水平对其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知识水平较高的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疾病、掌握自我管理技能。

因此,加强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对于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经济条件经济条件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另一重要因素。

部分患者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无法承担血糖监测、饮食控制等所需的费用,导致其自我管理能力下降。

因此,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糖尿病患者的经济支持力度,减轻其经济负担。

3. 心理因素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部分患者由于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等,导致其缺乏自我管理的信心和动力。

因此,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四、建议措施1. 加强糖尿病知识宣传教育,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向患者普及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自我管理技能等。

糖尿病APP用于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探讨

糖尿病APP用于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探讨

糖尿病APP用于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探讨张学慧;张宁【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APP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以及自我管理的效果。

方法将189例门诊初始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4例与观察组95例,在教会患者胰岛素注射方法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应用糖尿病APP管理,连续3个月后评价效果。

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对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糖尿病APP进行健康管理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年(卷),期】2016(031)019【总页数】3页(P77-79)【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APP平台;血糖;自我管理能力【作者】张学慧;张宁【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江苏南京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11.6%[1],已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

糖尿病一经确诊即要开始持续终身的自我照顾,给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启动胰岛素治疗以使血糖达标,而初次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患者普遍存在恐惧心理、缺乏自我注射信心、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有孤独感、恐惧低血糖[2],如果患者在初始胰岛素治疗期间能够得到医护人员的实时指导,能明显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能够达到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3-5]。

目前对门诊患者的指导以治疗开始阶段的一对一指导以及复诊时的跟踪指导为主,缺乏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实时跟踪。

如果患者不及时复诊,治疗方案不能及时调整,既影响患者的血糖达标,又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

糖尿病APP是一种能帮助糖尿病患者系统了解糖尿病,同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健康管理的软件系统,为患者提供远程支持和实时服务[6]。

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睡眠质量的研究进展

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睡眠质量的研究进展

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睡眠质量的研究进展作者:王晓宇薛洒钟印芹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4年第14期【摘要】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自身的健康状况等各种原因导致睡眠质量不容乐观。

本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睡眠质量的国内外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干预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自我管理睡眠质量综述Research Progress on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and Sleep Qualit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WANG Xiaoyu, XUE Sa, ZHONG Yinqi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4, 21(14): -188[Abstract] 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is reduced, and their own health status and other reasons lead to poor sleep qualit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ntervention methods,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hoping to help the health education and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Key words] Old age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Sleep quality ReviewFirst-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Nursing,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130117, 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4.14.043根據全球糖尿病联合会第9版《全球糖尿病地图》,世界范围内有4.63亿人患有糖尿病,2045年将达到7亿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APP应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辅助疗效研究目的通过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移动APP应用进行自我管理,评价移动APP 在辅助糖尿病治疗治疗疗效方面的临床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德州市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患者246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

A 组患者自行应用糖尿病移动APP进行自我管理辅助治疗;B组患者在家属的监督管理辅助治疗;C组常规治疗未涉及家属及其他外在因素辅助应用。

经过12个月的随访对比3组患者实验前后生活质量控制自我效能、疾病知识教育自我认知、以及血糖调节水平的变化及差异。

结果A组、B组患者随访中自我效能评价和疾病知识自我认知评价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C组(P<0.05),而且A组患者两项调查结果显著优于B组调查结果(P<0.05)。

3组患者血糖水平均维持在可控平稳水平,3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移动APP应用对辅助2型糖尿病患者改善自我管理,提高依从性和疾病认知水平、维持血糖稳定效果显著,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标签:移动APP;2型糖尿病;自我效能管理;自我认知评价;血糖[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mobile APP in the adjunctive treatment of diabetes after the mobile APP is applied b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for self-management. Methods 24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patients in Dezhou community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6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the group A applied the diabetes mobile APP for self-management by themselves,the group B were given the adjunctive treatment under the family’s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the group C adopted the routine treatment,and not involved in family and other external factors for adjunctive application,after 12-month follow-up,the changes and differences of self-efficacy,self-awareness of disease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blood sugar adjustment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he tes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 The self-efficacy assessment scores and disease self-awareness evaluation results in the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group C(P<0.05),and the survey results in the group A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B(P<0.05),and the blood sugar levels in three groups could maintain a controlled stable level,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blood sugar level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had no obviou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obile APP in improving self-management,improving compliance and diseases awareness level and maintaining the stable effect of blood sugar fo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s obvious,which is of important clinical research value.[Key words] Mobile APP;Type 2 diabetes;Self-efficacy management;Self-awareness evaluation;Blood sugar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类营养摄入越来越广泛,全球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预计本世纪中期会出现约6.5亿人罹患糖尿病,尤其在中国糖尿病发病率已经达到10%以上,成为人民生活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1]。

糖尿病大多聚集在中老年人群。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改善生存质量对病情控制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2]。

改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辅助疾病治疗已经成为硬性绿色治疗发展方向。

现代新兴互联网业务的推广,移动APP应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同时也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调整提供了专业支持。

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该研究通过对比移动APP辅助,分析移动APP在此发挥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筛选德州市城区范围21个社区记录在册的2型糖尿病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246例。

其中男性112例,女性134例;年龄范围29~87岁,平均年龄(67.6±19.3)岁;糖尿病病程1~21年,平均(5.2±12.3)年。

该研究已获得国家CDC医学伦理研究委员会伦理审核。

纳入标准: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4];②患者为所在社区常驻居民;③患者意识清楚,能完整自述所有病情认知;④患者及家属均有个人智能手机并满足APP安装需要;⑤患者能够全程配合调查;⑥患者及家属均自愿接受调查并签署知青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肢体障碍或脏器功能衰竭的类型;②并发肿瘤等疾病;③精神或心理障碍;④语言能力缺失或正常交流障碍。

1.2 研究方法1.2.1 分组采用随机方法将24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A组患者(96例)自行应用移动APP进行自我管理辅助治疗;B组患者(92例)在家属的监督管理下配合治疗;C组患者(58例)采用常规治疗且未接受其他辅助途径。

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2 治疗方法①常规治疗方法:患者根据就诊医师给出用药处方和饮食营养、作息健康指导,自行安排用药和生活调节,控制血糖水平,维持血糖正常状态。

②家属监督管理辅助治疗:家属经过专业糖尿病教员培训,遵循专业指导,在日常的饮食、作息、环境和用药等方面监督患者遵循治疗要求,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达到辅助治疗目的。

③移动APP应用辅助治疗,选取较为典型的移动APP(糖尿病健康助手,欢腾智慧科技公司提供),经过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糖尿病研究中心提供专业支持和技术监督。

主要应用包括健康宣教内容定时推送、病友交流论坛、专家咨询平台、自我监督警示平台等。

患者通过此平台记录日常用药、饮食、运动以及血糖等情况,通过提供的专业医学指导模式,及时对相应用药、作息、饮食等做出警示提醒。

1.3 评价指标①生活质量控制自我效能评价:根据美国科学家Hunley Shea设计的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5],设6个调查项目:用药项目3项、运动项目4项、饮食项目6条、血糖检查项目4项、血运按摩5项、突发事件应对4项,通过Likert评分:0分=完全不合格,1分=10%合格几率,2分=20%~30%合格几率,3分=50%合格几率,4分=70%~80%合格几率,5分=完全合格。

评分结果在25~130分之间,得分与自我效能评价呈正性相关。

②疾病知识教育和自我认知[6]评价,根据患者饮食营养、运动调节、治疗监督等知识自我认知的13个项目进行评分,每项1分,分值越高自我认知水平越高。

③血糖调节水平评价,监测患者HbA1c (%)结果,评价血糖水平。

1.4 统计方法该研究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分析。

2 结果2.1 干预前临床检查对比辅助治疗介入前,3组患者临床检查资料调查显示,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控制自我效能评价3组自我效能评价得分在辅助介入后均有明显改善,其中A组和B组在血运按摩、突发事件等项目上评分均显著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与B组相比,在用药、运动、突发事件等项目方面有显著有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疾病知识教育自我认知和HbA1c对比A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教育的自我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组之间的血HbA1c(%)检测结果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3 讨论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医疗挂念深入人心,通过家属监督辅助治疗已经成为慢性疾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7]。

新的研究资料显示,Ramadasa等[8]科学家通过对移动网络介入糖尿病管理管理项目,在患者自我约束、饮食营养、运动调节等方面取得满意效果,接受移动APP应用辅助治疗的患者在医疗知识自我认知效能提升方面优势更明显,HbAlc检测未发现明显波动。

该研究结果显示,在APP支持下的患者对糖尿病教育知识自我认知水平的评价明显高于家庭监护组和常规诊疗组。

4 结语通过该研究可知,移动APP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中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能够维持患者血糖稳定,改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自我认知,提高自我管理效能,改善生活质量。

随着移动医学的发展,移动APP的智能提升对慢性疾病患者自我管理的辅助应用空间越来越广阔,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还有更多的研究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