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九色鹿》说课稿

合集下载

九色鹿教案(优秀4篇)

九色鹿教案(优秀4篇)

九色鹿教案(优秀4篇)四年级语文《九色鹿》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湖、救”等16个生字,会写“义、求”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感悟意境、积累语言。

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讲信用、守信用的好品质。

二、内容分析这是一篇神话故事。

讲的是一只九色鹿把一个掉进湖里快要淹死了的人救上了岸,并要求他回去以后不要跟任何人提起看见过它。

被救的人回去后却在金钱的引诱下,不讲信用,不遵守诺言,亲自带国王去捉九色鹿。

国王被九色鹿的好心肠感动了,放了九色鹿,并下令谁也不许伤害它,那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惭愧地躲到大山里,独自生活去了。

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会认“湖、救”等16个生字,会写“义、求”等8个生字。

难点: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讲信用、守信用的良好品质。

三、学生分析低年级的孩子比较喜欢童话和神话,这些东西孩子比较容易理解,也比较有兴趣,这篇文章又是有关动物的故事,是低段孩子比较感兴趣的,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四、设计思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低年级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爱阅读,有浓厚的阅读兴趣”。

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昨天,我梦见了一只鹿,它的身上有九种颜色,美丽极了!你们能猜出它叫什么名字吗?2、今天,我们就和书中的九色鹿交个朋友。

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

2、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那就请同学们再回头读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3、同桌互读课文,如果发现有读得不够正确的地方或有不认识的字,你就教教他,也可以向其他同学请教。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识字。

(范读时放慢语速,重读课文中的生字。

)5、指导识字。

(1)教师点击课件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读。

(2)小老师领读。

(3)全班读。

6、请同学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中,再读一遍课文,看看还认不认识它,要是认识了就擦去生字上的圈。

小学语文《九色鹿》说课稿

小学语文《九色鹿》说课稿

小学语文《九色鹿》说课稿小学语文《九色鹿》说课稿小学语文《九色鹿》说课稿1说教材: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八册《九色鹿》是童话。

本篇题为”九色鹿”,属于拟人体的童话故事,九色鹿所发生的故事里,蕴涵着积极的思想,能给人深刻的启迪.赞扬了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谴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

全文按照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写九色鹿的由来.第二到五自然段为第二段,写九色鹿救人不要报答.第六到九自然段为第三段,写调达见利忘义.受到重法罚.说重点:第三段是全文的重点.在这段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充分展现,人物语言形象生动.值得反复体会与品味.说难点:因为孩子们认识世界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的,而要在语言文字中准确把握所蕴含的情感世界,这对孩子来说有困难。

发挥想象,体会人物性格,明白事理是全文的重点.说教法:1、情境法全篇教学始终注意创设情境,开始以课本剧方式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特殊身份,当学生乐于承认自己的角色时,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其间又根据每环节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读读、想想,演演,评评,教师导演的身份进行讲评。

学生在想象中表演,在表演中体悟课文的深刻含义.入情入境,水到渠成.2、表演法全篇教学采用了以表演为主,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为他们创造主动感知、积极思考、体味成功的机会。

在引导学生表演时,让学生充分读,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图景,揣摩剧情,人物的语言,动作与神情。

学会想象,学会表演,使整个课堂里洋溢着美育气氛,使学生在接受语文教学时同时受到美育的熏陶。

3、电教法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们在接受信息时,无论如何强调调动所有感官的必要性都不为过。

这节课,教师打通了学生接受信息的多条渠道。

运用电教法,抓住了学生获得信息的主渠道——视觉。

通过边看边读、边听边考察,使信息更加便捷地进入到学生的大脑;另外,还通过教师的语言与优美的乐曲等中介手段,使信息的传入渠道更加多元。

当信息通过多种渠道立体地进入到学生的大脑时,你还担心九色鹿与调达不长驻学生的脑海中吗?说学法:1、感情朗读法因为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文章。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九色鹿》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九色鹿》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九色鹿》说课稿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九色鹿》说课稿1(2250字)说教材: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八册《九色鹿》是童话。

本篇题为"九色鹿",属于拟人体的童话故事,九色鹿所发生的故事里,蕴涵着积极的思想,能给人深刻的启迪.赞扬了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谴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

全文按照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写九色鹿的由来.第二到五自然段为第二段,写九色鹿救人不要报答.第六到九自然段为第三段,写调达见利忘义.受到重法罚.说重点、说难点:第三段是全文的重点.在这段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充分展现,人物语言形象生动.值得反复体会与品味.因为孩子们认识世界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的,而要在语言文字中准确把握所蕴含的情感世界,这对孩子来说有困难。

发挥想象,体会人物性格,明白事理是全文的重点.说教法:1、情境法2、表演法3、电教法说学法:1、感情朗读法2、合作学习法说教学程序:依据课文内容和要求,我准备用两课时教学全文。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字词;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熟悉内容。

这里我主要说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教学过程:一、复习同学们同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回答板书: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调达:见利忘义恩将仇报二、指导表演课本剧。

(一)、指导人物性格分析。

1、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把它演出来吗?(想!)2、要演好课本剧可不简单,我们应该诊所好哪些准备工作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剧中有哪些人物。

(根据回答板书:王妃、国王、乌鸦。

)3、知道人物后我们就要着重分析体会任务的性格特征。

请同学看课本总结王妃、国王、乌鸦的'性格特征,并告诉同学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4、交流,王妃性格特征。

"她缠着国王要他去捕捉九色鹿。

""缠"体现王妃的任性。

国王的性格特征。

"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重金悬赏九色鹿。

小学四年级语文九色鹿说课稿

小学四年级语文九色鹿说课稿

九色鹿说课稿四年级语文教案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九色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第22课,体裁是民间故事。

课文主要讲了九色鹿不顾生命危险救了调达的命,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重金”面前他竟然见利忘利出卖了九色鹿,最终受到了惩罚。

故事情节生动,内容简单,语言浅显。

它与《诚实与信任》《珍珠鸟》一起共同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从古至今,无论是中华民族还是异国他邦,诚信始终是人类所推崇的美好品德。

2、教学目标: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本年级段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角度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读好人物对话。

(2)能力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意思。

(3)情感目标:抓住关键成语概括文章大意,概括主要人物形象,形成初步的价值观念。

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读好人物对话。

(2)教学难点:抓住关键成语概括文章大意,概括主要人物形象,形成初步的价值观念。

4、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我设计的这个多媒体教学课件,是力图通过卡通形象的画面、和精当的词句,给学生以多种的感官刺激,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奋点”,达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

)●二、说学情: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思考能力,能通过朗读对故事中的人物有比较主观的评价能力,同时,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学习这种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的课文有一定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展开多元解读。

●三、教法学法:设计理念:《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活动。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不同,感悟也有深有浅。

《九色鹿》说课稿

《九色鹿》说课稿

《九色鹿》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的故事类型及其特点;2.掌握故事中人物形象及其与情节的联系;3.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想象力;4.能够运用故事思考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故事的主要情节及人物形象;2.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故事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2.理解和运用故事反映的各个方面的文化。

四、教材分析1. 教材概述本课程选择托尔斯泰写的《九色鹿》作为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故事类型的例子,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为贫苦百姓求饶的公子和一个心地善良的九色鹿之间的故事。

这个故事融入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元素。

2. 教材内容分析(1) 故事情节主角公子原来是个喜欢折磨百姓的富家子弟,但因为糊口的民众的恳求,他决定与九色鹿走到天涯海角去,想要寻找到除了金钱之外的真正的财富。

在漫长的旅途中,公子不断地受到挫折和磨难,但他与九色鹿紧密合作最终完成了任务。

这中间,公子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并成为一个诚实宽厚、有同情心的人。

(2) 人物形象公子:一开始是自以为是的富家子弟,但在旅途中通过和九色鹿的合作,逐渐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九色鹿:故事中的重要角色,不仅代表了幸福和神圣,同时也象征着生命和自然。

九色鹿的形象像极了我们心中的典型,是人类心灵深处的象征。

3. 教材教法分析(1) 听故事学习法本课的故事语言生动、情节曲折,可以通过读故事、讲故事、解读故事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组互动学习法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组学生对九色鹿的形象、故事情节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思考。

1. 感性认识阶段活动一:输入教师朗读《九色鹿》故事,让学生全神贯注地倾听故事,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故事情景中。

让他们想象公子与九色鹿共同寻找真正的财富的情景,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哲学思想和文化元素。

活动二:情感体验学生可以用画画、编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认识。

22.九色鹿(说课稿)(6)

22.九色鹿(说课稿)(6)

《九色鹿》说课稿一、说教材《九色鹿》安排在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本单元以“诚信”为主题,除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外,同时对学生进行“诚实笃信、相互尊重”这一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

《九色鹿》作为本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体裁是民间故事。

主要讲了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惩罚的故事。

赞扬了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德,谴责了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

所以,我将“美”定位为本课的主题,这心灵的“美”包括“守信”。

这篇课文是一篇民间故事,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人物形象鲜明,用对比的手法为我们塑造了两个人物,调达见利忘义、背信弃义,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表达了劳动人民对诚信的追求。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思考能力,能通过朗读对故事中的人物有比较主观的评价能力,学习这种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的课文有一定的阅读兴趣,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展开多元解读。

二、说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根据教材在主题、体裁特点以及《语文课程标准》对四上提出的四方面重点学习要求,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能用“竟然”和“只好”造句。

3.能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故事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人物语言,能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4.明白真正的美在于拥有一颗善良、诚信、弃恶从善的心,懂得做人要学会恪守信用的道理。

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品读语言,体会、想象人物的形象,对九色鹿的和调达的品格特点有鲜明的感受,从故事中形成对“美”的正确的价值观和对“诚信”积极追求的人生态度。

九色鹿说课稿(通用5篇)

九色鹿说课稿(通用5篇)

九色鹿说课稿九色鹿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九色鹿说课稿(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色鹿说课稿1一、复习导入那么在你印象中,调达是个怎样的人?二、学习第三部分1、那事实是这样的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他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2、这时候,课文中出现了一个关键人物——国王。

他是一开始就像伤害九色鹿吗?3、对呀!国王没有办法,为了自己心爱的王妃,只能张贴皇榜。

皇榜的内容是什么,你们知道吗?4、见利忘义的调达是怎样“恩将仇报”的?请同学们齐读第七自然段。

(生齐读)5、而这时国王是怎么做的呢?理解“浩浩荡荡”。

联系上下文来解释词语的意思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6、这时候的山林,春光明媚。

九色鹿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睡得正香,可是死神也已经一步步向它靠近,让我们和乌鸦一起喊醒九色鹿。

7、在这危急时刻,如果你是九色鹿,你心里会怎么想?指导朗读8、这一番话真是读得铿锵有力,国王听了也被感动了,他知道真相后——(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9、国王明白了真相后,做了哪三件事?10、现在给你至高无上的权利,你就是威风八面的国王了,你会怎样处置调达这个小人呢?11、假如现在你是调达,国王要对你处以重刑,你还有什么话说?12、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让调达想改过自新也没有机会啊!各位国王,你现在会怎样处理调达呀?13、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第6—9自然段,把对九色鹿的喜欢的对调达的谴责读出来。

14、小结。

三、拓展,民间故事推荐《九色鹿》评课记录《九色鹿》是一则民间故事,故事情节生动,内容简单,语言浅显,学生很乐意读,而且一读便懂,所以这是一篇被许多人公认的“浅文”。

但就是这样的一篇“浅文”,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做人的道理:做人应当要遵守诺言、知恩图报,而不应当见利忘义。

九色鹿 说课稿

九色鹿 说课稿

《九色鹿》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九色鹿》是苏教版第七册第六单元第22课课文。

《九色鹿》的体裁是民间故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九色鹿不顾生命危险救了调达的命,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重金”面前他竟然见利忘义出卖了九色鹿,最终他受到惩罚的故事。

它与本单元的《诚实与信任》、《珍珠鸟》共同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诚信是古今中外的人们都推崇的美好品德。

(二)教材分析教材编排在选文上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难度适中,适合四年级小学生学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体现了理解和尊重多样化的新课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一个精彩的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形象鲜明,充分体现了民间故事的特点。

按情节发展的顺序,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介绍九色鹿的由来。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第五自然段):九色鹿救了调达,调达立誓保密。

第三部分(第六自然段~第九自然段):调达见利忘义出卖九色鹿,后受到重罚。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年级段学生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我从三个角度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过程与方法: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意思。

能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文章大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初步的价值观念,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优秀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

三、说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教学这部分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九色鹿和调达的性格特征。

难点:从故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对“诚信”积极追求的人生态度。

四、说学情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思考能力,能通过朗读对故事中的人物有比较主观的评价能力,学习这种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的课文有一定的阅读兴趣,我会在课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对文本展开多元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九色鹿》说课稿
说教材:
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八册《九色鹿》是童话。

本篇题为”九色鹿”,属于拟人体的童话故事,九色鹿所发生的故事里,蕴涵着积极的思想,能给人深刻的启迪.赞扬了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谴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

全文按照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写九色鹿的由来.第二到五自然段为第二段,写九色鹿救人不要报答.第六到九自然段为第三段,写调达见利忘义.受到重法罚.
说重点:
第三段是全文的重点.在这段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充分展现,人物语言形象生动.值得反复体会与品味.
说难点:
因为孩子们认识世界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的,而要在语言文字中准确把握所蕴含的情感世界,这对孩子来说有困难。

发挥想象,体会人物性格,明白事理是全文的重点.
说教法:
1、情境法
全篇教学始终注意创设情境,开始以课本剧方式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特殊身份,当学生乐于承认自己的角色时,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其间又根据每环节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读读、想想,演演,评评,教师导演的身份进行讲评。

学生在想象中表演,在表演中体悟课文的深刻含义.入情入境,水到渠成.
2、表演法
全篇教学采用了以表演为主,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为他们创造主动感知、积极思考、体味成功的机会。

在引导学生表演时,让学生充分读,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图景,揣摩剧情,人物的语言,动作与神情。

学会想象,学会表演,使整个课堂里洋溢着美育气氛,使学生在接受语文教学时同时受到美育的熏陶。

3、电教法
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们在接受信息时,无论如何强调调动所有感官的必要性都不为过。

这节课,教师打通了学生接受信息的多条渠道。

运用电教法,抓住了学生获得信息的主渠道——视觉。

通过边看边读、边听边考察,使信息更加便捷地进入到学生的大脑;另外,还通过教师的语言与优美的乐曲等中介手段,使信息的传入渠道更加多元。

当信息通过多种渠道立体地进入到学生的大脑时,你还担心九色鹿与调达不长驻学生的脑海中吗?
说学法:
1、感情朗读法
因为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文章。

情溢言表,在流畅,动人的景物描写中寄予情思,而这种情思,正是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

但这种情,文中并没有直露地抒发,全部寄于字里行间,那么,要抓住这种情,只有读,通过学生感情朗读,让他们在自己的朗读中去领会,会胜过老师重三叠四地讲解,同时还起到了训练朗读能力的作用。

3、合作学习法
课堂上,学生分成四人学习小组,互教互学,共同提高。

为了使这种学习方式不流于形式,教师从细微处着眼,进行指导,让每个学生承担着不同的学习任务:有的当组长,负责整理每个小伙伴的发言,并准备在全班交流时能谈出自己小组的见解;其余的当组员。

这样,每人都需要与他人交流、合作。

老师参与其中,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与点拨。

这样,使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发言做出思考,教学过程即是学习的过程,同时又是学生交往的`过程,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较好的培养。

说教学程序:
依据课文内容和要求,我准备用两课时教学全文。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字词;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熟悉内容。

这里我主要说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同学们同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回答板书: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
调达:见利忘义恩将仇报
二、指导表演课本剧。

(一)、指导人物性格分析。

1、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把它演出来吗?(想!)
2、要演好课本剧可不简单,我们应该诊所好哪些准备工作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剧中有哪些人物。

(根据回答板书:
王妃、国王、乌鸦。


3、知道人物后我们就要着重分析体会任务的性格特征。

请同学看课本总结王妃、国王、乌鸦的性格特征,并告诉同学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4、交流,王妃性格特征。

“她缠着国王要他去捕捉九色鹿。

”“缠”体现王妃的任性。

国王的性格特征。

“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重金悬赏九色鹿。

”“无奈、只好”说明国王良知未泯。

(二)、指导台词表白。

1、表演课本剧除了要知道人物的性格,更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台词,有感情有个性的台词是一出好的课本剧必不可少的因素。

我们怎样才能读好、背好、表达好台词呢?首先请大家画出课文中的台词。

2、根据回答出示:“救命啊,救命!”“谢谢你的救命之恩。

……终身受你的驱使……”“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知恩图报了。

”“如果用这只鹿的毛皮……更加漂亮。

”“九色鹿,……捉你来了!”“陛下,你知道吗?……天下人笑话吗?”
1、要想很好的表达出台词,首先必须熟记台词。

2、生读台词。

3、光读熟是远远不够的。

还通过读是别人认识人物是怎么样的.
4、指导感情朗读.提示加上动作,配合神情.
(三)、指导修改剧本.
1、要想是我们的课本剧引人入胜,我们还需要适当改动课
文.老师送你们一句话
板书:增加台词减少旁白
2、指导修改。

出示:“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如果你是调达,你会起什么样的誓言?怎么样是千恩万谢呢?
生尝试表演。

3、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仿照修改剧本。

三、当众表演,学会评价。

1、自由合作练习进行表演。

2、点名上台表演。

3、点评。

4、评选最佳演员,最佳合作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