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虚词、实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文言知识全注释

合集下载

阿房宫赋 词语、句式归纳

阿房宫赋 词语、句式归纳

二、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六王毕,四海一 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一把 楚人一 楚人一炬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专一

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黄鹤一去不复返。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全、都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一体
《阿房宫赋》词语、 阿房宫赋》词语、 句式归纳
一、词的活用:它是古汉语中某些 词的活用: 的灵活用法。 实词 的灵活用法。 1.名词活用为动词。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
鼎铛玉石,金块玉砾。 铛,当成铁锅。石,当成石头。块, 当成铁锅。 当成石头。 当成土块。砾,当成石子。 当成土块。 当成石子。
族秦者,秦也 秦者, 族 非我族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云气不待族而雨, 云气不待族而雨,草 木不待黄而落 是士大夫之族, 是士大夫之族,曰诗 曰弟子云者。 曰弟子云者。
使……灭族 灭族 家族 聚结


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爱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爱护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4、晋陶渊明独爱菊。 喜欢 、晋陶渊明独爱菊。
2.名词直接做状语: 2.名词直接做状语: 名词直接做状语
骊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构而西 骊山,从骊山,表处所。 骊山北构而西折 骊山,从骊山,表处所。北,向 北构而
北。西,向西。表方向。 向西。表方向。
辇来于秦 用辇车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鼎,把宝鼎。玉,把美玉。 把宝鼎。 把美玉。
金,把黄金。珠,把珠宝。 把黄金。 把珠宝。
4.授之书而 4.授之书而习其 授之书 并列连词 句读者 5.学 时习之, 5.学而时习之, 递进连词 不亦说乎

《阿房宫赋》文言文知识归纳

《阿房宫赋》文言文知识归纳

4.取
①廊腰缦回: 名词,无花纹的帛,活
5.缦 ②缦立远视: 形容词,长久
用为状语,像绸带一样
6.使
动词,让 ①使天下之人: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连词,假使 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动词,成为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动词,
做,当
7.为
三.文言虚词: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连词,表目的
②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使天下之
二.一词多义:
1.族 ①族秦者秦也: 动词,灭族 名词,类 ②士大夫之族:
①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2.一 数词,一 ②楚人一炬: ③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专一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爱 3.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爱护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夺取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 ②青,取之于蓝: 提取
5.动词的意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动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鉴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也”表判断,意为“……是……” ②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 “……也”表判断,意为“…… 是……”
2.被动句:
戍卒叫,函谷举 举,表被动,被攻占
3.倒装句: ⑴宾语前置:
秦人不暇 自 哀
六.文学常识:
1.杜牧,唐代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歌以
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其诗英发俊朗,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
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2.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有韵文体,介 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现代的散文诗。 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 质。语言上以四、六字为主,句式错落 有致;语音上要求声律和谐,文辞上讲 究辞饰和用典。如杜牧《阿房宫赋》, 苏轼《前赤壁赋》等。

《阿房宫赋》字词整理

《阿房宫赋》字词整理

《阿房宫赋》字词整理一、通假字摽.掠其人:同“剽”,抢劫二、常见实词1、骊山北构.而西折:架木造屋2、直走.咸阳:趋向、通向3、二川溶溶..:水盛大的样子4、廊腰缦回.:曲折、迂回5、盘盘..焉:曲折回旋貌..焉,囷囷6、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高耸7、不霁.何虹:雨止天晴8、高低冥迷..:迷茫不清9、歌台暖响.:声音10、妃嫔媵.嫱:陪嫁的人11、辞.楼下殿:辞别,告别12、雷霆乍.惊:突然,忽然13、杳.不知其所之也:消失不见踪影14、杳不知其所之.也:去,往15、尽态极妍.:美丽16、缦立..远视:延伫,久立17、有.不见者:有人18、一旦..不能有:指不确定的时间,表示“忽然有一天”19、输.来其间:被运送、转运,意念被动20、弃掷..逦迤:抛弃,丢弃21、弃掷逦迤..:连续不断,这里有“到处都是”的意思22、人亦念.其家:顾念、顾怜23、日益骄固.:顽固24、函谷举.:被攻占,意念被动25、族.秦者:诛灭26、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如果27、秦人不暇自哀.:哀怜、哀叹三、古今异义1、而气候..不齐:天气状况2、可怜..焦土:可惜四、词类活用1、骊山北.构而西折:名作状,向北2、骊山北构而西.折:名作状,向西3、廊腰缦.回:名作状,无纹饰的繒条,像绸带一样4、朝.歌夜弦:名作状,在早上5、朝歌夜.弦:名作状,在晚上6、辇.来于秦:名作状,乘辇车7、朝歌夜弦.:名作动,弹琴8、渭流涨腻.:形作名,油脂9、鼎铛.玉石: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铁锅10、鼎铛玉石.: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石头11、金块.珠砾: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土块12、金块珠砾.: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石子1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镜子五、常见虚词1、而:表承接骊山北构而西折而望幸焉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表转折而气候不齐使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表修饰谁得而族灭也2、于:到:辇来于秦比:多于南亩之农夫多于机上之工女多于在庾之粟粒多于周身之帛缕多于九土之城郭多于市人之言语3、焉:形容词词尾:盘盘焉囷囷焉代词,指她们:而望幸焉六、特殊句式①判断句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六国论》《阿房宫赋》文言知识归纳

《六国论》《阿房宫赋》文言知识归纳

《六国论》文言知识归纳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暴霜露 (通“曝”,曝露)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倘若)(3)暴秦之欲无厌 (通“餍”,满足)2.古今异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到……结局今义:连词(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7)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8)刺客不行古义:不去行刺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3.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2) 名词作动词。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3) 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 (保全)(4)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5)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小的方面,大的方面)4.一词多义(1)兵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2)暴暴霜露 (动词,曝露) 暴秦之欲无厌 (形容词,凶暴,残酷)(3)事以地事秦(动词,侍奉)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名词,事情)(4)犹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副词,仍然,还)(5)始始有远略(名词,起初)始速祸焉 (副词,才)(6)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副词,假使,如果) 并力西向 (动词,朝着,对着)二、文言虚词1.而(1) 连词,表因果。

赂秦而力亏/战败而亡(2) 连词,表修饰。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3) 连词,表转折。

而秦兵又至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燕虽小国而后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4) 连词,表承接。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2.之(1) 助词,的。

阿房宫赋文言知识归纳

阿房宫赋文言知识归纳
5、而后人哀之:6、则足以拒秦:
四、特殊句式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2、族秦者,秦也族灭也()
五、翻译
1、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译: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赏析:四句十二字,三字短句,短促有力;“毕”与“一”、“兀”与“出”都用动词,两两相对,两组对偶,起势雄健;写出阿房宫出现的背景:概叙六国的灭亡,始皇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叙事中寓褒贬,点出了秦统一以后的骄奢;引出了下文对阿房宫的阿房宫的建筑之奇、宫女之多、珍宝之富的铺写。
四、特殊句式
1、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2、明星荧荧,开妆镜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五、翻译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译:
2、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译:
六、【第二段段意】写阿房宫美人之多,生活之侈。
七、【句子赏析】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文章词句及内容手法分段整理】第二段
一、重要词语积累
辞:为:荧荧: 缦立:
绿云:扰扰:涨腻:幸:
烟斜雾横:乍:辘辘:杳:
一:尽态极妍:
二、词法
【古今异义】
明星荧荧:古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词类活用】
1、辞楼下殿:2、辇来于秦:
3、朝歌夜弦:4、朝歌夜弦:
5、缦立远视:
三、虚词使用
1、杳不知其所之: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译:
(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阿房宫赋文学常识

阿房宫赋文学常识

阿房宫赋文学常识阿房宫赋文学常识《阿房宫赋》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缦立远视缦,通“慢”。

二、古今异义钩心斗角古义: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可怜焦土古义:可惜今义:怜悯三、重点实词直走咸阳走,趋向不霁何虹霁,雨后初晴杳不知其所之也杳,远之,到,往剽掠其人剽、掠,抢劫、掠夺弃掷逦迤逦迤,连续不断独-夫之心独-夫,失去人心而极端孤立的统治者,这里指秦始皇四、词类活用(一)名词作状语骊山北构而西折北,从本;西,向西。

朝歌夜弦朝、夜,从早到晚。

日益骄固日,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

(二)名词作动词辇来于秦辇,乘辇车。

朝歌夜弦歌,唱歌;弦,弹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把宝鼎当作;玉,把美玉当作;金,把黄金当作;珠,把珍珠当作楚人一炬炬,放火。

族秦者,秦也族,灭族(亦可理解为使动用法:使灭族)。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龙,出现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出现彩虹辞楼下殿下,走下。

(三)数词作动词四海一一,统一。

(四)动词作名词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收藏的金玉珍宝;经营,营谋积累的金玉珍宝。

(五)形容词作名词齐楚之精英精英,金玉珍宝。

(六)意动用法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

(七)使动用法奈何取之尽锱铢尽,使尽。

(八)为动用法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哀,为哀叹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二)被动句戍卒叫,函谷举;(三)介词结构后置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四)宾语前置秦人不暇自哀(五)定语后置绿云扰扰(可不理解为“宾语前置”)明星荧荧(可不理解为“宾语前置”)钉头磷磷(可不理解为“宾语前置”)(六)省略句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复道行(于)空,不霁何虹?几世几年,剽掠(于)其人固定结构奈何:①为什么②怎么奈何:对怎么办?六、互文现象辞楼下殿:辞别(六国的)楼阁宫殿朝歌夜弦:从早到晚唱歌弹琴烟斜雾横:烟雾弥漫缭绕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燕赵韩魏齐楚收藏的金玉珍宝七、文学常识1、杜牧,字牧之,号樊川。

阿房宫赋知识点总结

阿房宫赋知识点总结

阿房宫赋知识点总结阿房宫赋知识点总结导语:阿房宫赋这篇文言文的阅读知识点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阿房宫赋知识点总结,欢迎借鉴!一、古今异义1、钩心斗角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2、明星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3、经营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4、精英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5、可怜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6、隔离古义:遮断,遮蔽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7、直走古义:趋向今义:行走8、气候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二、常见实词归类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数词)③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5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一体)2、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3、取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夺取)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4、族: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类)5、缦廊腰缦回(名词,无花纹的帛,这里名词作状语)缦立远视(形容词,通“曼”,久长)6、尽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副词,达到顶点)奈何取之尽锱铢(动词,取尽)7、使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8、为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成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三、文言虚词1.焉(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盘盘焉,囷囷焉(2) 句末语气词。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2.而(1) 连词,表承接。

骊山北构而西折/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2) 连词,表转折。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后人哀之而不鉴之3.其(1) 代词。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阿房宫赋》文言知识点整理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阿房宫赋》文言知识点整理

《阿房宫赋》知识点整理一、古今异义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今义:比喻各用心机,明争暗斗。

)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义:可惜。

今义:值得怜悯、同情。

)二、一词多义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统一)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③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全,都)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⑥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2.爱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④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3.取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③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④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4.族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名词作动词,灭族)②谁得而族.灭也?(名词作状语,整个族地)③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名词,类)④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名词,家族)5.焉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语气助词,无实义)③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怎么)⑤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于之)三、词类活用(一)名词作状语1.骊山北...构而西.折(骊山、北、西:从骊山、向北、向西)2.廊腰缦..回(廊、腰:像人的腰部一样,像绸子一样)3.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像蜂房,像水涡)4.辇.来于秦(名词作状语:辇,乘着辇车)5.朝.歌夜.弦(朝、夜:在早上、在夜晚)6.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日: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7.谁得而族.灭也(族:整个族地、把整个族)(二)名词作动词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龙:出现云、出现龙)2.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出现彩虹)3.辞楼下.殿(下:走下)4.朝歌.夜弦.(歌、弦:唱歌、弹琴)5.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炬:放火)6.族.秦者秦也(族:灭族)(三)数词作动词1.六王毕,四海一.(一,统一)(四)动词作名词1.燕赵之收藏..,(收藏、经营,皆译为金玉珍宝)..,韩魏之经营(五)形容词作名词1.齐楚之精英..(精英,金玉珍宝)(六)使动用法1.奈何取之尽.锱铢(尽,使……尽)(七)意动用法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铛、石、块、砾,意动用法,把……看作铁锅,把……看作石头,把……看作土块,把……看作沙砾)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四、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助词
用于定语与中心语之间 ;¾⅝aat 3⅞sa ⅛L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泰人视之,亦不甚惜。

奈何取之尽镯铢,用之如泥沙
代词 用作动词宾语 , ------------------------------- ------------------------------ 泰人不暇巨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爰哀后人也.
明星灵荧,开妆镜也...... 表达确定性
杳不知其所之也.
谁得而族灭也?
骊山^匕掏而西折。

兼词(语气越示代词)
而里幸焉.
虚词
去、往 杳不知其斫之也.
句末
灭六国者六国也,m 潼也
判断句标志
丧奏者•奏也,非天下也。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唐・杜牧
六王毕2,四海一1蜀山兀4,阿房出。

覆压5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6北7构8而9西I。

折,直走咸阳L二川「溶溶南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绳回,檐牙高啄一各抱地势上钩心斗角L盘盘焉,困困焉18,蜂房水涡打矗"不知其力几千万落22。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23?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24?高低冥迷25,不知东西。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26。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1.阿房宫:e PGnggdng秦始皇时所建盛大宫殿。

2.六王毕:六国灭亡了,此处指战国时期韩、赵、魏、楚、燕、齐六个国家依次被秦所灭。

六王,指六国的国王,毕,完结。

3.一:名词用作动词,统一。

4.兀:wu形容山秃,指山上木材都被采伐尽了。

形容词用作动词,变秃了。

5.覆压:f Ci y α覆盖。

6.骊山:在今陕西临潼西南。

7.北:名词用作状语,从骊山北面。

8.构:<动>架木为屋。

9.而:<连>并列关系。

10.西:名词用作状语,向西面。

11.咸阳:秦都,故址在今陕西咸阳东北,秦亡被项羽焚毁。

12.二川:渭川与樊川。

13.溶溶:河水缓流的样子。

14.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省略句,五步(为)一楼,十步(为)一阁。

15.廊腰绶回,檐牙高啄:腰与牙都是名词用作状语,像腰一样的廊,像牙一样的檐。

绶,回环的样子,回,曲折。

16.各抱地势:各随地势......... o
17.钩心斗角:古今异义。

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18.焉: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

19.蜂房水涡:名词用作动词。

像蜂房,像水涡。

20.盘:形容建筑物高高耸立的样子。

21.其:<代>用作小句主语,此处代指上文的建筑物。

22.落:“座”。

2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龙,名词用作动词,出现龙。

此处为故作疑问,膨容长桥像龙一样。

省略句,长桥卧(于)波。

2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复道,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

因上下都有通道,叫做复道。

霁,雨后天晴。

虹,名词用作动词,出现虹。

省略句,复道行(于)空。

25.冥迷:分辨不清。

26.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意思是说,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

如同春光那样融和。

融融,和乐。

27.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

妃嫔媵嫡28,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29来于秦,朝歌夜弦叱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烟斜
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辘辘33远听,杳不知其所之34也一一
肌一容,尽态极妍*缀立“远视,而‘S望幸焉:有不见者吗三十六年41 o
28.妃嫔媵始:fe T p ι' n y〕ng q i d ng均为帝王的的妾侍。

各有等级,妃次于后,比嫔婚等级高。

嫔婚为宫中女官,媵,为陪嫁女子。

29.辇:ni an人拉的车。

名词用作状语。

乘坐辇车。

30.朝歌夜弦:歌与弦都是名词用作动词,唱歌、奏乐。

31.明星:古今异义。

古:明亮的星光;今:出了名的人。

32.也:<语气>判断句标志。

33.辘辘:车声。

34.之:<动>去、往。

35.也:<语气>对所说事情确信不疑。

36.尽态极妍:极尽姿态之娇美。

37.绶立:久立。

38.而:<连>并列关系。

39.焉:兼词,语气词兼指示代词。

40.者:与前面的词组组成名词性结构,此处为“........... 的人”。

41.三十六年:指秦始皇在位的三十六年。

此句为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有三十六年不见者”。

燕赵之二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叫弃掷通迤匕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I二人亦念其
家。

奈何取之尽锚铢。

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架梁之椽力多于机上之工女。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I?之粟粒。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管弦呕哑力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5’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55,函谷举56,楚人一炬",可怜58焦土50
42.之:<助>用于定语与中心语之间。

4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此处收藏、经营,都是动词用作名词。

经营,古今
异义。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筹划管理组织。

44.其:〈代>表示领属关系。

他的。

此句为省略句,剽掠(于)其人。

45.倚叠:积累。

4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铛、珠都是名词用作状语,把............. ;石、
块、砾,都是名词用作动词,当做铁锅,当做石头,当做土块,当做瓦砾。

47.遮迤:IYy 丫绵延不断,此处指不止一处。

48.纷窘:繁华、奢侈。

49.辎铢:指极微小的数量。

50.椽:ChUGn屋梁上支撑屋面和瓦片的木条。

51.磷磷:本指水中有石头突出,这里形容建筑物上突出的钉头多。

此句为定语后置,磷磷柱头。

52.庾:y u 仓。

53.呕哑:形容乐声。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潮断难为听”。

54.独夫:众叛亲离的统治者,这里指秦始皇。

55.成卒叫:指陈胜吴广起义。

56.函谷举:即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

举,拔,攻占。

此句为被动句。

57.楚人一炬:指项羽攻占咸阳后,一把火烧了阿房宫。

炬,名词用作动词,点火。

58.可怜:古今异义。

古:可惜;今:怜悯。

59.焦士:名词用作动词,化作焦土。

此句为省略句,省略了句子主语“阿房宫”。

灭六国者叱六国也,非秦也。

族61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62 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63为君, 谁得而'词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65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S'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0.者:与前面的词组成名词性结构,”.......... 的人”。

61.族:名词用作动词,灭族。

62.使:假使。

63.而:<连>连接状语与谓语。

64.而:<连>转折关系。

65.而:<连>顺承关系。

66.而:<连>转折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