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形式美法则

3.点立体的作用
(1)通过集聚视线而产生心理张力
(2)引人注意、紧缩空间
(3)产生节奏感和运动感,同时产生空间深 远感,能加强空间变化,起到扩大空间的 效果
泰国Ango灯具创意设计
1. 秩序规则,集聚排列的点产生线和方 向的效果.
2. 面的交界处、顶角产生的点.点虽小,但它通过位置的变化,则可以 产生不同的感觉,变成对整体具有强烈影响的布局。
线的立体构成表现:
攀岩的藤蔓长椅
美国史密森学会Kogod 庭院的“浮云屋顶”。
垂直构成
交叉构成
回旋构成
框架构成
框架构成 是独立线框的刚性空间组合。分为平面线框、立体线框和由 平面线框插成的立体线框。组合方法有重复、渐变(求心、 扩展)、自由组合。
曲线构成
缠绕构成
单元线材的构形—线材的排列 节点构造,相邻两根线材间的上
• 立体构成中的点不仅有位置、方向和形状,而 且有长度、宽度和厚度。
在立体构成中,不可能存在真正几何学 意因点的大小、点的亮度和 点之间的距离不同而产生多样性的变化, 并因此产生不同的效果。
2.点立体的视觉特征
点活泼多变,是构成一切形态的基础, 具有很强的视觉引导和集聚的作用。在造 型活动中,点常用来表现强调和节奏。
• 第一节 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 •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
让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奇妙的自然形态吧, 这是大自然所完成的“立体构成”作业。
(一)来自宝岛台湾的礼物─野柳海岸的女王头像
(二)爱尔兰的“巨人之路”
(三)美国的“波纹岩”
(四)洪都拉斯的“大蓝洞”
二、人工形态
经过人工制造出来的形态,都属于人工形态 。
2、生长感的表现:旺盛的生命力 是由形态的自身生长来体现的。
形式美法则在立体构成当中的应用

形式美法则在立体构成当中的应用美的形式法关键词:重要原则、美学要求、形式美法则在我们生活中虽然每个人对每的看法不同,但是人类共同的社会属性决定在物质形态外在审美情趣方面都趋于相同。
这种共同的审美特征就是形式美的法则。
美的形式法则是一切造型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原则。
凡是带有形象的设计,不论是平面设计或是立体设计都需要表现出美感。
这是对设计人员提出的美学要求。
对美的形式法则,在平面构成中已经做过比较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再次简要地叙述一下:美的表现形式从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2大类,一类是秩序的美,这是大量的,所以是主要的表现形式。
另一类是打破常规的美,因为是个别的,少量的,所以也是很突出的表现形式。
2种表现美的形式,都能给人以视觉刺激作用,引起人们的观赏兴趣,从而起到吸引人的作用。
形式美的法则也并不是一程不便的,今天我们对形式审美的范围就比过去扩展了。
过去一些不被接纳的形态也纳入我们今天的审美范畴。
美的本质实际上是由造型形态(形式)的内在力决定的,美的形态是把造型元素按照形式美的法则给以合理的组织和安排后形成的。
作为研究立体形态的立体构成同样遵循这个规律。
与平面构成中形式美的法则有些不同——立体构成造型的形式法则不仅要考虑形式美的基本法则,而且还要建立在功能、结构、材料加工和生产技术等物质基础之上。
形式美法则在立体构成当中的应用大体包括单纯与简约、对比与协调、比例与平衡、节奏和韵律等内容。
1单纯与简约 P052 +课件2对比与调和1)材质的对比与调和2)实体和空间的对比与调和3比例与平衡1)比例的形式法则-黄金分割2)平衡的形式法则(1)对称(2)均衡4节奏和韵律1)重复的韵律2)渐变的韵律3)交错的韵律4)起伏的韵律5)特异韵律。
立体构成教学资料-第3章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综合案例解析
雀巢巧克力博物馆
分析:
从下图可以看出,雀巢巧克力博物馆的形状既像折叠的 纸鸟,抑或像一艘宇宙飞船,根据前来参观者的想象力可以 不断变化,这是雀巢巧克力博物馆的特征也是当时设计师设 计它的设计理念。 以多面体的外部结构所营造出来的视觉空间既在色彩对 比上突出雀巢巧克力的色彩特征,而且形体上的也充满了趣 味和视觉张力。
一、 量 感
同样体量的物体因空间的排列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知识链接
物体的体量美是作品是否有艺术性 的关键。量感是主体对客体的缘于 内心的感受,是使抽象形态具象化 的核心。对于设计者来说,就是通 过物理量感获得美的感受。
过去的很多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多将艺术分为空间的和时间的,这种认 识是片面的,因为空间与时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通过 感觉经验去理解事物的天赋。 人类的空间观念,是各种感官相互协调的后果,是外界事物与人的自身相 互协调之后确定的空间的存在。没有身体运动的经验就谈不上空间的知觉,如 图所示,近大远小的空间感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经验下获得的判断。人对空间的 距离、大小的判断,最终无须触觉的介入,凭视觉就能大致解决问题,这是眼 睛运动经验积累的结果,当人们感知到,经过眼睛运动经验的积累,人们能够 很清楚在图中看出空间感。
二、 空 间 感
近大远小的空间感
人们对空间的概念不仅仅局限在三维空间中,而是通过人的意识形态的作 用将空间的概念延续。人们对空间的概念大概分为两类: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 物理空间是实际存在的物体的空间,心理空间是指实际不存在但人的思维活动 能够感受到的空间。 心理学证实,视觉形象不是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 造性把握,它把握道德形象是具有想象力、独创性和敏锐性的美的形象。 对于设计者而言,所创造的视觉形象应该努力留给观赏者发挥想象空间并 进行的暗示、启发、诱导。一件好的作品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和精神的满足, 这种联想是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
5立体构成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34
六、联想与意境
联想是思维的延伸,它由一事物引领思 维延伸到另外的事物上,是一种观念上的再 造和创造自然形象的心理能力。
意境是人们对形态外观认识的心理要求, 即感情需要,是长期观察生活的综合结果。
五、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以物体垂直或水平中心线为轴,其形态上下或左右对应,又称 均齐。
对比形的积聚
对比形的积聚更为自由,主要是 平衡感觉;
对比的范围有:形状、大小、动 静、垂直等;
可以以中轴线为依据,也可以从 各方面看来都是自由的、均衡的形体;
31
调和 调和是指造型要素在组织或结合时,各要素无论是部分与部分之间, 或部分与整体之间都能相互协调而达到统一与和谐的美感; 包括两立统 一规律在艺术中的应用,是所有艺术领域中 的一个总原理。
[统一] 统一的形式法则的功能在于将造型的各个要素统整化,使得整体
的造型要素彼此产生关联而形式富有秩序,产生单纯而和谐的美感;
20
三、节奏与韵律
立体构成中的节奏表现为基本形按设计好的骨格进行起伏、交错、 渐变、厚薄等有秩序、有规律性的变化。
在触、味、听和心理的错觉。 在立体构成和雕塑装置中,同样也可以让错觉感 发挥其魔幻般的魅力。比如:利用光影、重叠、 视点变动、空间进深、静止和运动等这些手段都 能产生错视。
6.色彩感
立体造型中的色彩不同于色彩绘画和色彩构成设计,它是在普通的色彩学基础之上,因 为它存在于三维空间中,要受到空间环境、光影效果、工艺技术、材质本身等多方面的制约 影响。
27
四、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指在一个造型中包含着相对的或相互矛盾的要素。对比要 素包括形、色、质的对比,如直与曲、圆与方、动与静、明与暗、黄 与紫等。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是把形式美的感觉、 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建立在功能、构造材料、及加工 技术等物质基础上。
人类在创造美的活动中所形成的规律和秩序性, 称为形式美法则。
第一节 单纯化
立体构成中,单纯的含义是指构成要素少,造型简单, 形象明确。单纯美的形态同样能创造出丰富的信息内容和 变幻莫测的立体形态。这就是追求单纯美的价值。
第三节 对比与统一
对比: 强调物体形态的丰富多样性,突出形态之间的差
异性、对抗性因素。如大小、远近、上下、疏密等。这 种现象会在视觉心理中产生刺激的美感。
统一: 要求物体形态应具有的整体协调感。强调物体形
态的共同性、一致性,产生整体和安定感。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第四节 强调性
强调含有夸张的意思,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重 点,让视觉一开始就注意到最主要的部分。运用强调手 法要有节制,只能突出夸张一个重点,不能滥用,否则 会喧宾夺主,以致失去审美价值。
自然的启示
3、对称与平衡 对称是相等均齐——表现一种安定、庄重、严肃。 平衡是一种均衡——表现出整体与局部、实体与空间的 一种稳定。
秩序的实质就是生命活力的运动表现,秩序性的表 现手法有:平移、发射、旋转、渐变等形式。
平移:把一个形状的单元体向上下或左右位移或是同时移动。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单纯美原理一:将复杂的结构简洁化、秩序化,这 是因为人的视觉心理比较容易识读秩序化的形态;
原理二:将主要的结构特征突出化、强调化,这样 可以引人注目,增强视觉感,这也是立体构成的基本原 则。
自然的启示
线形表达着不同心情,强调 空间形态的本质内容,用省 略归纳、夸张等手法打造形 态,用简洁单纯的方法创造 形态,同样可以表达丰富的 空间。
立体构成形式美

的印象有关。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是指同一现象有规律地周期
反复或交替。音乐的艺术感染力是内节 奏和韵律产生的。节奏在艺术中通过音、 形、色诸元素以时间性、变化性来体现。
表现节奏感的关键是控制度,以渐变构
成节奏韵律美是更为强烈鲜明的形式,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节奏与韵律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指立体形态构成要素以对比方式各 自展示其面貌和特点,对比在立体构成中
的各个方面展示自己的表现形式,既有形
体、色彩、材质等方面的对比,也有实体 与空间的对比等。 调和是与对比相反的概念,是指立体形态
构成要素共性的加强及差异性的减弱,以
求获得统一。 对比与调和是相辅相成、休戚与共的.是 矛盾的统一、辩证的统一。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对比与调和
万神庙(罗马)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马)
对比与调和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对比与调和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对称与平衡
在立体构成中,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
杂的形体,如果以形体的垂直或水平 线为轴,当它的形态呈现为上下、左 右或多面均齐就称之为对称。对称形
式的特点是整齐、统一,具有极强的
规律性。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对称与平衡
平衡是指形体的左右两部分形不同而量
相同或相近。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对称与平衡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比例与尺度 比例一词源自数学上的定义,在立体构 成中它是指形体部分与部分、局部与整
体数量上的比率关系,体现出形态的美
感。 形体的比例不单存在于外部形态, 而且存在于内部空间。 形体尺度的把握和选择往往与人对尺度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一、对比与调和对比是指立体形态构成要素以对比方式各自展示其面貌和特点,以“一石激起干层浪”的效果形成视觉上的张力,使原有的个性更加鲜明、更加强烈、同时也增强了形体对人的感官的刺激.造成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视觉效果。
对比是形式美感重要的生动语言,它可改变形怂的呆板,造成富有生气、活泼、动感的造型,在对比中原有的构成要素最大限度地保持要素间的差异性。
可以说,形态构成缺乏对比就没有活力,失去运动感。
对比在立体构成中的各个方面展示自己的表现形式,既有形体、色彩、材质等方面的对比,也有实体与空间的对比等。
调和是与对比相反的概念,是指立体形态构成要素共性的加强及差异性的减弱,以求获得统一。
形态构成一味强调对比,势必走向认识上的绝对化,不可能从全局的角度去控制造型表现,构成的作品从整体上看是杂乱无章、矛盾重重、支离破碎、毫无整体性的,不可能把人的视觉和触觉带到引人入胜的境地。
这就是说,艺术作品的表现不仅需要量,也需要质才能实现形态构成的价值,需要设计师协调统一形态构成的各个要素。
事实上,方体形态的构成往往包含着不同的要素。
根据一个立体形态的实际有目的性地去创造,其多元化的要素必须体现形式上的统一,既要设计新颖的外观,又要将形态的外观与内部结构、空间、形状、体积统一。
如同建筑一样,要体现平面与立面的统一。
对比与调和是相辅相成、休戚与共的.是矛盾的统一、辩证的统一,立体构成从许多方面体现出对比与调和的关系。
1.形体的对比与调和不同形状和体量的形态构成使形体呈现出对比与调和的关系。
反映这种关系最典型的是简单的几何形体。
如正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
它们之间具有统一感和整体性,使人最容易认识和理解对比与调和。
几何原理的形式美感不仅从它本身得到体现,还在其他艺术中、建筑小表现得淋漓尽致。
世界上许多著名建筑因为很好地运用了几何原理成为建筑艺术史上的丰碑。
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古罗马的万神庙,还有古罗马大角斗场。
立体构成教学资料-第3章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一、 量 感
同样体量的物体因空间的排列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知识链接
物体的体量美是作品是否有艺术性 的关键。量感是主体对客体的缘于 内心的感受,是使抽象形态具象化 的核心。对于设计者来说,就是通 过物理量感获得美的感受。
过去的很多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多将艺术分为空间的和时间的,这种认 识是片面的,因为空间与时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通过 感觉经验去理解事物的天赋。 人类的空间观念,是各种感官相互协调的后果,是外界事物与人的自身相 互协调之后确定的空间的存在。没有身体运动的经验就谈不上空间的知觉,如 图所示,近大远小的空间感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经验下获得的判断。人对空间的 距离、大小的判断,最终无须触觉的介入,凭视觉就能大致解决问题,这是眼 睛运动经验积累的结果,当人们感知到,经过眼睛运动经验的积累,人们能够 很清楚在图中看出空间感。
二、 空 间 感
肌理按照形成过程的不同可以分为天然肌理和人为肌理,如图所示。
三、 肌 理 感
天然的木材形成的肌理 老房门的肌理感
立体构成是借助材料来实现的,材料的表现力影响着设计师的能力。 肌理是由人类操作的表面效果,是由触视觉感受的心理行为,肌理的创造 非常强调造型性。肌理可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由物体表面组织构造所引 起的视觉触觉,称为视觉肌感。同理,由物体表面组织构造所引起的触觉之 感,称为触觉肌理感。 肌理在造型中有以下作用: 首先,肌理可以增强立体感。不同的肌理处理能够产生肌理感。 其次,肌理能够丰富立体形态的表情。 从建筑形态上看,肌理虽然依附于建筑空间的材质,但反过来决定壁面表 皮的轻重,造成建筑形式的意义。 第三,肌理能够传递信息。肌理有一次肌理和二次肌理的区别。一次肌理 是临近接触的效果,二次肌理是远看的视觉效果。不管是一次肌理还是二次肌 理,都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如一些日常用品,如按钮、盖子、开关等肌理感觉 的不同传递给人们的信息也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的启示
2、比例 比例可以解释为造型中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
间的关系。
有关比例美的法则,在国际上一致公认为:古希腊时期 所发明的黄金率1∶1.618的比例关系,具有标准美的感 觉。许多造型物体与空间只要近似于这个数字,在视觉 心理上就能产生整体与局部的比例美感。在立体构成中 黄金分割率的应用为2∶3,3∶5,5∶8的近似值比例。
第四章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是把形式美的感觉、 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建立在功能、构造材料、及加工 技术等物质基础上。
人类在创造美的活动中所形成的规律和秩序性, 称为形式美法则。
第一节 单纯化
立体构成中,单纯的含义是指构成要素少,造型简单, 形象明确。单纯美的形态同样能创造出丰富的信息内容和 变幻莫测的立体形态。这就是追求单纯美的价值。
自然的启示
单纯美原理一:将复杂的结构简洁化、秩序化,这 是因为人的视觉心理比较容易识读秩序化的形态;
原理二:将主要的结构特征突出化、强调化,这样 可以引人注目,增强视觉感,这也是立体构成的基本原 则。
自然的启示
线形表达着不同心情,强调 洁单纯的方法创造 形态,同样可以表达丰富的 空间。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第二节 秩序性
所谓秩序,就是指变化中的统一因素。 变化是事物存在的最根本形式——事物在变化中发展、 改变。在造型上变化是丰富和创新。 秩序是规律和条理,秩序构成和谐。 秩序性的形式法则有:
1、节奏与韵律 节奏——有规律的重复形式的出现。 韵律——在重复中加人不同的组合变化,使它产生 和谐、优美的韵律感。在造型视觉艺术中,线条的疏 密、刚柔、曲直、粗细、长短和体块形状的方、圆、 角、锥、柱的秩序变化、形式感和一致性则意味着 “韵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