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

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河长制专题片,集体学习了×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听取了全县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汇报,部分县级部门和乡镇作了交流发言。大家一定要认真领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紧密结合实际,全面抓好贯彻落实。全面落实“河长制”,治理水问题,保护水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全局、民生福祉改善,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系统工程和基础工程。今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大生态文明战略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河长制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大小问题一起抓,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总体思路,全面建立起了县级总河长、县级河长,县级联络员单位,乡镇、村(社区)河段长,河道保洁员组成的“四层架构”管理体系,实现了全县××条主要河流、××条支干河流以及××座大小水库“河长制”全覆盖,同时建立并推行三级“河长”定期巡、管、护河制度,切实为纵深推进河长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我们抓住迎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重大契机,紧紧围绕“加强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六大任务”,深入实施河

清、护岸、净水、保水“四大行动”,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系统保护水资源、整治水问题、修复水生态,全县河湖水域岸线水污染问题得到集中有效治理,区域化水环境得到持续明显改善,初步赢得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肯定认可。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大家辛勤的付出、忘我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但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当前整治水问题、保护水安全的形势任务依然严峻,尤其是中央环保督察后问题“反弹回潮、死灰复燃”的现象比较突出。一些乡镇和部门对“河长制”工作思想放松、标准降低、力度减弱,片面地认为可以松口气、歇歇脚了,落实工作任务按部就班、得过且过,即使开展也是简单做做样子、搞一些软件资料,没有真正持之以恒地把工作抓细抓实抓长,全力以赴推动工作从“集中整治”向“常态治理”转变;特别是我们个别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有“马放南山、刀枪入库、鸣笛收兵”的苗头倾向,常态化巡查监管执法不够,动真碰硬坚决打击水环境污染的行为不够,系统性治理水环境、实施水工程的前瞻性谋划思考不够,以致对污染源掌握不清、底数不明,一些地方污水直排、垃圾倾倒入河入库、挖沙、圈水养殖、侵占河道、破坏护岸等问题还依然存在,一些工程性措施进展还比较缓慢,现在的形象进度和前段时间基本上是一个样。在我看来,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症结主要就在我们一些领导干部对落实河长制工

作的政治站位不高、看齐意识不强,没有完全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牢固树立起来,驰而不息把全面落实“河长制”作为水环境治理的重大战略举措,创新创造、系统推进河湖管理和综合治理。对于这些问题和倾向,务必引起大家高度警醒警觉,始终站在对历史、对人民、对子孙后代极端负责的战略高度,认认真真加以克服和解决。

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基本方略”之一,并将“美丽”纳入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共同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奋斗内涵,鲜明指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水污染治理,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治理,为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护水环境、解决水问题,进一步拧紧了思想发条、指明了前进方向。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首要政治任务,大家一定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以极端负责的态度、从严从实的作风,扎实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以“×”为目标,以“全面落实河长制”为抓手,纵深推进河清、护岸、净水、保水“四大行动”,着力以水环境的不断优化促进区域生态涵养能力的持续提升,整体改善全县生态环境,努力使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更美丽。

下面,我就河长制具体工作,再强调四点意见:第一,要保持定力,在“常态长效”上下功夫。“河长制”是我国水治理体制的重大创新,其本质就是一种“责任制”。它不是搞短期的突击式治水,也不是“一阵风”的运动式治水,而是一项长期性的制度性治水。因此,大家一定要自觉纠正实施河长制是阶段性任务的错误认识,牢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切实在常态长效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要坚持常态巡查。目前全县每条河流都逐级明确了河长、逐段明确了河段长,切实划分好了“责任田”,我们各级河长、河段长决不能只将责任简单地在文件纸上写写、公示牌上挂挂,必须坚定不移地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体现在问题解决上,严格按照县级河长一月一巡河、乡镇河长一周一巡河、村社河段长一天一巡河“三个一”要求,认真履行管、治、保“三项职责”,大力倡导徒步开展巡河、兼顾支流巡河、覆盖岸线巡河,切实做到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整治。要坚持常态治理。把深入推进“五治”工程和集中打好“水污染防治战役”有机结合起来,驰而不息抓好环保督察移交反馈和我县自查自纠涉水问题的整改及“回头看”工作,要定期开展污染源大排查,进一步建立健全河湖范围内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生活用水污染台账,抓紧细化形成问题、目标、任务、责任“四张清单”,编制完成“一河一库一策”治理及管

理保护方案,纵深推进水环境持续有效整治。要坚持常态执法。对环保执法我们绝不能搞选择性执法、以罚代法,必须主动出击、严格执法,始终以“零容忍”“出重拳”的鲜明姿态,严厉打击非法排污、采砂、捕捞、侵占水域岸线等违法行为,同时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两法衔接”力度,对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务必让肆意排污、屡查屡犯的“任性”行为付出沉重代价,切实形成“违法必究、犯法必惩”的强大震慑。

第二,要握指成拳,在“联防共治”上下功夫。河长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和不同辖区、各个行业,如果没有“一盘棋”思想、“系统化”举措,就很难真正实现水环境持续改善、水生态持续修复。大家一定要自觉摒弃“只管自留地、不管交叉带”的狭隘观念,坚决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藩篱,严格按照“岸上与岸下齐抓、上游与下游共管、河道与塘库一体、治标与治本同步”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建立完善多方参与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共管、共治工作模式,全面加强区域与区域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乡镇之间的联动协作,切实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同时,县河长制办公室要牵头,紧密结合实际,进一步统筹好环保、水务、畜牧、林业、国土、住建等部门的执法力量,积极探索多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努力变“分头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