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_第4章
国开作业企业战略管理-第四章 自测题16参考(含答案)

题目:1. 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和声誉等属于()。
选项A:储备资源
选项B:隐性资源
选项C:有形资源
选项D:无形资源
答案:无形资源
题目:2. 人力资源之所以成为现代社会和组织的战略资源,一方面是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社会。
另一方面是因为人力资源是一种()。
选项A:能动资源
选项B:无价资源
选项C:无形资源
选项D:决定性资源
答案:能动资源
题目:3. 为了使公司建立起长期竞争优势,必须将各种资源组合起来,形成有组织的()。
选项A:能力
选项B:资产
选项C:核心资源
选项D:核心竞争力
答案:能力
题目:4. 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后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是()。
选项A:协同效应
选项B:竞争优势
选项C:核心竞争力
选项D:竞争力
答案:核心竞争力
题目:5. 核心竞争力应该有助于公司进入不同的市场,成为公司扩大经营的能力基础。
这是核心竞争力的()
选项A:稀缺性
选项B:价值性
选项C:延展性
选项D:难以模仿性
答案:延展性
题目:6. 能力建设的路径依赖性、竞争优势来源的模糊性、资源间具有互补性能够提高核心竞争力的()
选项A:难以模仿性
选项B:延展性
选项C:稀缺性。
《企业战略管理》整理笔记——第四章-资源-能力和竞争力分析

第四章资源,能力和竞争力分析重点资源和资产核心竞争力(内涵,识别,培育和建立)价值链分析财务分析(不讲)第一节公司的资源优势劣势分析资源内涵资源与资产公司的四项竞争价值测试核心竞争力一、资源概念①通用概念:企业的资源是指企业向社会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过程中所拥有的或者所控制的能够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各种要素集合。
②财务概念:资源是那些可供企业利用且在使用过程中创造出比自身使用成本更高价值的要素。
二、资源分类TS 3M 3M/E①有形资源:企业的财务数据客观的直接反应出来的各种实体要素②无形资源: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除了物质性的有形资源就是非物质性的无形资源;在中国,对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源是——关系,技术,品牌独有的技术优势——产品或服务相关的产品均是属于此类缘何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薄弱——①企业技术研究和开发(R&D)投入不足②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紧密结合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自主开发能力差三、资源与资产1、资产——(会计准则)企业拥有的或者控制的,能够以货币形式计量的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的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2、资产确认条件——①能提供未来的经济利益②能够为企业所控制③可以用货币计量3、资产的内容——①流动资产②长期投资③固定资产④无形资产⑤递延资产⑥其他美国会计界定义的无形资产——①外购商誉②许可证③专利权④租赁物和租入资产的改良支出⑤版权⑥开办费⑦特许经营权⑧商标权和商号⑨已经支付广告的未来收入⑩水域使用权,土地使用权,人力资源中国会计界定义的无形资产——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特许经营权【容易混淆的一组概念】①商誉,商号和商标商誉——企业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信誉较好,生产技术先进,经营有方,历史悠久,经营丰富或者产品很有特色、秘方等原因而在营业时能够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所形成的价值。
商誉=买方付给企业所有者出让股权的价款-企业净资产公平市价×购买股权比商号——企业的名称中国企业——中国青岛冰箱厂②品牌和商标品牌——商品的牌子,名字,是卖着产品的某一名词、符号、设计或者他们的组合。
战略管理4:内部环境分析

❖ 良好的企业文化与战略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使战略效果最佳化。 一方面,企业战略要与企业文化协调一致,不然企业文化就会成为 战略制定和实施的阻碍力量;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也需要不断地变 革和创新,使企业文化与战略更为协调一致。
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和业务领域中,它对企业的经营 决策具有明显的影响,同时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也总是发生在企 业的特定文化之中。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具有密切的关系(如下页):
企业战略管理
第4章 内部环境分析
企业文化与战略的关系
❖ 企业文化引导战略定位,良好的企业文化为战略的制定提供动力。 一般来言,企业战略是在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等企业文化核心要 素所规范的总体经营思想、路线和方针的指导下产生的,也就是说 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将形成什么样的战略。
控制
行动或调整计划,以保证实际工作结果与计划预期相一致的管理 活动。具体包括:
质量控制、财务控制、库存控制、销售控制、成本控制等。
战略评价
企业战略管理
第4章 内部环境分析
3、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是确认、预见、创造和满足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过程, 基本上市场营销功能有如下七种,理解这些职能有助于战略制定者 识别和评价营销优势与劣势:
第3步:运用内部环境分析的工具,如价值链分析方法、构建内部因素 评价矩阵法、“雷达图”等,分析与评价企业每一内部战略要 素,并要求参与人对所认定的因素按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以 确定哪些要素是企业的优势,哪些是劣势。
第4步:将上述内部环境分析的结果以一定的形式提供给战略制定部门 ,以便通过战略匹配工具进行战略方案的拟订与选择。
企业战略管理教程(第二版)第04章

二、确定企业使命的必要性
1.明确企业发展方向 2.协调企业内外部的矛盾 3.帮助企业建立客户导向的思想 4.企业使命是企业战略制定的前提 5.企业使命是企业战略的行动基础
三、企业使命的构成要素
1.客户 . 客户是企业的消费者或服务对象。使命表述要以客户为中心,客户或 消费者的需要决定企业的经营方向。 2.产品或服务 . 企业生产、经销的主要产品或提供的主要服务项目是构成企业活动类 型的基本因素,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在于其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销 路及收益。对企业产品的描述是引导顾客识别企业的重要因素。 3. 3.市场区域 市场区域即企业计划要开辟或参与竞争的地区。下面举例给出几个企 业使命中对市场区域的表述。 4.技术水平 . 企业技术水平的定位能够反映企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有助于 明确企业的技术竞争力。 5.增长与盈利 . 增长与盈利即企业是否能够及通过何种方式实现业务增长和提高盈利 水平,是表达企业盈利能力的信息。
6.企业的建设和发展目标 . 这方面的指标有年产量增加速度、经济效益提高速度,企业生产规模 的扩大,生产用工作面积的扩大,生产能力的扩大,生产自动化、数 控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等。 7.市场目标 . 市场是企业竞争的战场,市场目标是企业竞争的重要目标。常用的衡 量指标有:市场占有率、市场覆盖率、产品销售额、产品销售量、新 市场的开发和传统市场的渗透等。 8.企业的技术水平 . 企业必须从现在行业中的实际技术水平出发,决定在未来战略期内的 技术状态。这方面的衡量指标有应完成的开发和创新项目、新产品开 发费用占销售额的百分比、新产品开发速度和新产品获得的专利数量 等。 9.人力资源的开发 . 企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职工、技术人员的数量增加,还依赖于企业内 所有人员素质的提高。应注意对企业人员的培养,为职工提供良好的 发展机会,这不仅可以提高职工积极性,而且有利于企业吸引优秀的 人才,所以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应作为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一部分。
企业战略管理(第2版)第4章内部环境分析

现有的资源配置和整合存在什么问题, 应该如何改进才能够克服劣势或者构建、
2 发挥和强化竞争优势,以更有效地为现有的顾客创造价值。
如果企业需要适当地调整原有战略(例如增加产品或者扩大区域市场), 企业
3 现有的资源与能力能否在新的产品或者新的市场上构建、发挥和强化核心专长,
从而为潜在或者未来的顾客创造更大的价值。
价值链分析
企业通常都要进行专业分工,因此任何企业都必须清楚自己擅长从事哪些分工活动,理 解价值创造体系内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并依据自身资源和能力基础做出如下选择决策:
对于某项业务活 动,企业是自己完成还是外包(交由其他更具效率的 企业)? 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上,谁可能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与每个合作伙伴建立什么样的关系(供应商还是战略联盟)?
第三节
企业资源分析
1.企业资源的分类
企业资源就是企业可以获取和整合的与企业价值创造活动有关的各种要素,包括有形 的和无形的、硬的和软的、财务的和非财务的要素。
人力资源
企业员工的数量、年龄、知识、专业和文化
实物资源 企业经营所需要的场所、设备的数量、分布和水平
有形资源 财务资源 企业内部和外部整合的各种财务资源
3 很快就会失去其战略价值。
不可替代。竞争对手很难用其他能力替代这种能力。很容易被替代的
4 能力其战略价值也很容易受到侵蚀。
2.核心专长的概念
核心专长的表述抓住了企业具有竞争力的本质:企业长期在特定的行业、 市场定位、经营方式或商业模式上持续投入、持续学习和持续创新。
1 核心专长是一个具有相对性或者适配性的概念
基于外部环境分析,企业战略管理者 2 决定对现有战略进行重大改变,包括
经营方式、竞争定位、行业范围或者 市场范围等。
企 业 战 略 管 理 课 程:第四章 愿景、使命与战略目标

第四章 愿景、使命与战略目标
企
美德
业
责任
社任
金
法律
字
责任
塔
经济 责任
第四章 愿景、使命与战略目标
社会责任的动因 经济学视角:利益相关者理论
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必须承担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慈善责任在 内的多项社会责任。
第四章 愿景、使命与战略目标
使命的构成要素
企业目的 经营理念 经营范围 企业定位 公众形象 利益群体
第四章 愿景、使命与战略目标
• 愿景、使命与价值观的相互关系:
愿景
反映 使命
指导
反映
核心价值观
指导
第四章 愿景、使命与战略目标
4、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 商业伦理(business ethics)也称企业伦理,是指蕴涵在企业生产、经营、管 理及活动中的伦理关系、伦理意识、伦理准则与伦理活动的总和。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第四章 愿景、使命与战略目标
1、企业哲学、宗旨、理念、核心价值观 2、愿景 3、使命 4、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 5、战略目标 6、战略导向与使命驱动
第四章 愿景、使命与战略目标
1、企业哲学、宗旨、理念、核心价值观 企业哲学 企业经营的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 职工与企业的关系;企业与外部的关系;内部 工作关系;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与国家的关系;企业对人才、技术等的观念。
第四章 愿景、使命与战略目标
最高管理层
员 工 管
存在 理由
文
理 过
化
程
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第四章:企业总体战略选择

企业战略管理第四章:企业总体战略选择第四章:企业总体战略选择企业总体战略又称为公司战略或主战略,他是对企业全局的长远谋划,由其最高管理层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
他主要解决企业的经营范围、方向和道路问题。
在战略选择时,具体考虑以下几点:1、企业是否应当扩张、收缩或维持现状不变;2、假若企业要扩张,是通过内部发展还是通过外部收购、合并或合资经营;3、企业应当集中从事现有产业的经营,还是涉足与其他产业。
企业的总体战略多种多样,如果从经营方向来看,可分为稳定型战略、增长型战略和扩张型战略三大类。
第一节:稳定型战略一、稳定型战略的概念及特征1、概念:稳定型战略是在企业内外环境约束下,企业准备在战略规划期使企业的资源分配和经营状况基本保持在目前状态和水平的战略。
按照稳定型战略,企业目前所遵循的经营方向及其正在从事经营的产品和面向的市场领域、企业在其经营领域内所达到的产销规模和市场地位都大致不变。
2、特征:⑴企业对过去经营业绩表示满意,决定追求既定的或与过去相似的经营目标。
⑵企业在战略规划期内所追求的绩效按大体比例递增。
⑶企业准备以过去相同的或基本相同的产品和劳务服务于社会,在产品上的创新较少。
二、稳定型战略的适用性稳定型战略主要依据于前期战略,因而其前提是企业过去的战略是成功的。
当市场需求及行业结构相对稳定时,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挑战和发展机会都相对较少,即可采用稳定型战略;有时由于企业由于自身资源不足,而不得不采用相对保守的稳定型战略。
1、外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会使得企业更倾向于稳定型战略。
⑴宏观经济在总体上保持总量不变或总量低速增长;⑵产业技术创新速度较慢,企业所处的产业技术相对成熟;⑶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偏好相对稳定;⑷企业(产品)处在其生命周期的成熟期阶段;⑸企业所处的行业的进入壁垒非常高或竞争格局非常稳定。
2、企业内部实力⑴当外部环境较好时,行业内部或相关行业市场需求增长,但企业自身由于资源不够充分,企业可以采取以局部市场为目标的稳定型战略;⑵当外部环境较为稳定时,资源较为充足的企业与资源相对较为稀缺的企业都应当采用稳定型战略;⑶当外部环境较为不利,资源丰富的企业可以采用一定的稳定型战略;对于那些资源不够充足的企业,如果他在某个细分市场上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则可以考虑采用稳定型战略,否则应实施紧缩型战略。
第四章企业战略管理

1
5 PC机生产工人年平均收入4万美元降至3万;
环 6 企业与政府部门的现代化;
0 05
3 2
境 7 全球经济的复苏;
3
8 30%的中国人买得起PC机;但只有10%的
0 05
中国家庭拥有
0 05
1
0 05
总计
0 30 1 产业内激烈的竞争; 2 PC产业的大幅度降价;
0 30 3 不同的国家对PC机拥有不同法规与基 0 10 础网络设施基础; 0 10 4 掌上电脑对PC机的替代; 0 15 5 有经验PC生产工人的需求大于供给; 0 10 6 美国的人口出生率正在连年下降; 0 15 7 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推迟购买PC机;
25
战略要素评价矩阵法 Competitive Profile Matrix;CPM
关键因素 权重
广告
0 20
产品质量
0 10
价格竞争力 0 10
管理
0 10
财务状况
0 15
用户忠诚度 0 10
全球扩张
0 20
市场份额
0 05
总计
1 00
雅芳 评分 加权分数
1
0 20
4
0 40
3
0 30
4
0 40
8 PC生产公司惊醒多样化经营;进入家用 0 05 电子产业
1 25
优势Strengths
权重 评分 加权
弱点weaknesses
1 数个拥有世界级技能和领导经验的高管人
0 05
员;
2 运营成本和销货成本持续下降;
0 05
3 知名品牌;
0 05
内 4 美国消费者调查报告将GATEWAY500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y Internal Forces •Distinctive Competencies:
▪Build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volves
taking advantage of distinctive competencies
•Copyright 2005 Prentice Hall
•Copyright 2005 Prentice Hall
•Internal Audit
Involvement in performing an internal
strategic-management audit provides vehicle for understanding nature and effect of decisions in other functional business areas of the firm
Exemplifies complexity of relationships
among functional areas of the business
•Copyright 2005 Prentice Hall
•Nature of an Internal Audit
•Basis for Objectives & Strategies
Internal strengths/weaknesses External opportunities/threats Clear statement of mission
•Copyright 2005 Prentice Hall
•Key Internal Forces •Functional Business Areas:
▪Vary by organization ▪Divisions have differing strengths &
weaknesses
•Copyright 2005 Prentice Hall
•Internal Audit
•Parallels process of external audit
•Information from:
•Management •Marketing •Finance/accounting •Production/operations •Research & Develop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Chapter Outline ( ) cont’d
•Management •Marketing
•Opportunity Analysis
•Copyrpter Outline ( ) cont’d
•Finance/Accounting •Production/Operations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pyright 2005 Prentice Hall
Chapter Outline ( ) cont’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The Value Chian Analysis (VCA)
•Copyright 2005 Prentice Hall
•Internal Assessment
•Copyright 2005 Prentice Hall
•Internal Audit
•Key to Organizational Success
Coordination & understanding among
managers from all functional areas
•Copyright 2005 Prentice Hall
•Key Internal Forces •Distinctive Competencies:
▪Firm’s strengths that cannot be easily
matched or imitated by competitors
•Copyright 2005 Prentice Hall
The biggest levers you’ve got to change a company are strategy, structure, and culture. If I could pick two, I’d pick strategy and culture. – Wayne Leonard, CEO, Entergy
Weak leadership can wreck the soundest strategy. – Sun Zi
•Copyright 2005 Prentice Hall
•Nature of an Internal Audit
•Functional Areas of Business -- Strengths -- Weaknesses
•Internal Audit
•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Number and complexity increases
relative to organization size
•Copyright 2005 Prentice Hall
•Internal Audit
•Financial Ratio Analysis
企业战略管理_第4章
2020年6月1日星期一
Chapter Outline
•The Nature of an Internal Audit •The Resource-Based View (RBV)/VRIO
•Integrating Strategy & Culture
•Copyright 2005 Prentice Hall
•Key Internal Forces •Distinctive Competencies:
▪Strategies designed to improve on a
firm’s weaknesses and turn to strengths
•Copyright 2005 Prentice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