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知识(二)教材

合集下载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第5章精讲讲义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第5章精讲讲义

知识点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二)典型不良反应
主要见于大剂量应用(血清地高辛浓度> 2ng/ml) 也可见于地高辛水平较低时,尤其是老年患者和低血钾、
低血镁、甲状腺功能减退者。
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最多见的是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 过速。常见的还有房室传导阻滞和心电图的改变中毒剂量的地高 辛可以影响心肌收缩,加重心力衰竭。
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药学专业知识(二)》
第五章(第一节)
主讲:王胜鹏
扫描二维码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扫描二维码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的相关信息哦! 的相关信息哦!
中大网校:
第五章、循环系统疾病用药
第一亚类 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
抗心力衰竭药 第二亚类 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 抗心律失常药 抗心绞痛药
其是同时静脉注射钙盐时。
8.环孢素可使地高辛的血浆浓度↑而致中毒。
知识点二、用药监护
1.药物的选择和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1)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关注心电图、血压、心率及心 律、心功能的变化等。
(2) 原则上应长期使用地高辛。
(3)更换药物(如0. 3mg甲地高辛与0. 5mg的地高辛作 用相当)或更换剂型(地高辛口服制剂改换注射液剂量应减少 33%)时,要仔细审核剂量。 (4)严格审核剂量,治疗指数窄,易中毒。常用的给药
第一节、抗心力衰竭药
第一亚类 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 知识点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药物 1.地高辛 2.甲地高辛 3.洋地黄毒苷 特点 中效强心苷。其剂型多样,口服地高辛的起效时间 为1 -2h,以原形排出,肾衰竭者其半衰期延长。 地高辛最后一个洋地黄毒糖C4位羟基被甲基化而成。 效应较强。起效迅速。排泄速度也较地高辛快。安 全性高 起效时间1-4h,经肝脏代谢,受肾功能影响小,可 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体内消除缓慢,有蓄积性

2021执业药师考试药学-平喘药-专业知识二讲义

2021执业药师考试药学-平喘药-专业知识二讲义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
平喘药
哮喘的本质基础——支气管平滑肌广泛性收缩(痉挛)。

平喘药——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使其松弛和扩张。

【记忆2021TANG——爸爸妈妈喝黄茶,加糖变白防过敏】
第一亚类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哮喘急性发作——首选。

1.短效——沙丁胺醇、特布他林
——缓解轻、中度急性哮喘症状——首选。

速效、短效、高选择性。

【沙特——沙丁胺醇、特布他林TANG】
2.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福莫特罗、沙美特罗及丙卡特罗
平喘作用维持10-12小时。

又分速效(数分钟起效)和缓慢起效(30分钟起效)
不单独使用,须与吸入型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应用。

不适合初始用于快速恶化的急性哮喘发作,仅用于需要长期用药者。

提前强调——【激素+β2受体激动剂】
如:沙美特罗替卡松
——治疗哮喘夜间发作和哮喘维持治疗的理想方案。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药学专业知识(第四章1-4节)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药学专业知识(第四章1-4节)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药学专业知识(二)
教材精讲班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考情分析
节 抗酸剂不抑酸剂 胃黏膜保护剂 助消化药 解痉药不促胃肠动力药 15年 3 0 1 3 16年 4 0 1 1 17年 4 1 0 3 18年 3 1 0 0 平均 3.5 0.5 0.5 1.75
泻药不止泻药 肝胆疾病辅助用药
(一)作用特点
药物 作用特点 第一代 PPI,抑酶作用时间持久 对 H2受体阻断剂丌能抑制的二丁基环腺苷酸刺激 奥美拉唑 引 起的胃酸分泌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埃索美拉唑为奥美拉唑的S-异极体 兰索拉唑 第二代PPI
(一)作用特点
药物 泮托 拉唑 作用特点 注意
雷贝 拉唑
第三代PPI,除抑制胃酸分泌,还能减少 胃液的分泌量,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不 丌不肝酶 活性,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 相互作用, 基本上丌 ①抑酸作用强,抗幽门螺杆菌活性高 影响其他 ②时间可长达48h 药物在肝 ③不其他PPI相比,尤其在缓解症状、治 脏中代谢 疗胃黏膜损伤斱面,起效迅速,表现出 高效、速效、安全的特点
(四)药物相互作用
1.碳酸钙不的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可增加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易収生高钙 血症。 2.氢氧化铝不西咪替丁或雷尼替丁合用,可使后者吸收减少。虽然对缓解溃
疡症状有效,但丌提倡两者在1h内同服。
二、用药监护
(一)尽可能增强抗酸剂的作用 1.尽量使用其复斱制剂,以增强其抗酸作用,幵减少丌良反应。 2.最佳服用时间是胃丌适症状出现或将要出现时,如两餐之间和睡眠前 。 3.片剂抗酸剂适宜嚼碎服用。 4.增加日服药次数,一日4次或更多。 (二)注意规避用药禁忌症
注意事项
餐后1-2h或睡前服用便秘和腹泻等 丌良反应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药学专业知识二:眼科疾病用药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药学专业知识二:眼科疾病用药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药学专业知识二:眼科疾病用药【教材顺序】第一节抗眼部细菌感染药第二节降低眼压药第三节抗眼部病毒感染药第四节眼用局部麻醉药第五节散瞳药【讲课顺序TANG】1.抗眼部细菌感染药2.抗眼部病毒感染药3.降低眼压药4.散瞳药5.眼用局部麻醉药第一节抗眼部细菌感染药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局部给予抗菌药(滴眼剂、眼膏剂)——眼科细菌感染疾病的首选方法:作用直接、疗效显著、用量较小。

仅在严重感染病例时——全身给药。

1.氯霉素——结膜炎、角膜炎、眼睑缘炎、沙眼。

【注意】(1)出现口腔苦味——可继续使用——氯霉素特性。

(2)长期使用可引起视神经炎(前后联系TANG:乙胺丁醇)或视盘炎(特别是儿童)——停药+维生素C和B。

2.红霉素——沙眼、结膜炎、角膜炎、眼睑缘炎及眼外部感染。

3.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细菌性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泪囊炎、术后感染。

4.利福平——细菌性外眼感染,如沙眼、结核性眼病及某些病毒性眼病。

治疗沙眼:6周。

【注意】可能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并导致齿龈出血和伤口愈合延迟等,应避免拔牙手术。

5.四环素可的松——沙眼、结膜炎。

【注意】长期频繁使用可致青光眼、白内障和眼部真菌感染;角膜、巩膜溃疡者用后可能会引起穿孔。

◆淋球菌性结膜炎——全身及眼局部抗菌药。

◆衣原体感染会导致致盲性沙眼和包涵体性结膜炎——口服阿奇霉素+局部滴眼剂(氧氟沙星、利福平、磺胺醋酰钠)。

◆细菌性眼内炎——结膜下注射、前房内注射、玻璃体腔内注射及全身途径来给予抗菌药物。

其中以玻璃体腔内注射最为重要;◆眼科手术后引起的细菌性眼内炎——眼内注入万古霉素或头孢他啶。

(二)禁忌证1.抗眼部细菌感染药不宜长期使用——以免诱发耐药菌株或真菌感染。

2.单纯疱疹性或溃疡性角膜炎患者——禁用四环素可的松眼膏剂。

二、用药监护(一)监护给药的合理性1.滴眼剂一次1滴即可。

可每间隔2h给药1次。

2.痊愈后持续用药48h。

药学专业知识(二)教材

药学专业知识(二)教材

第二单元 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 非甾体抗炎药(NSAID)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通过抑制环氧酶(COX),减少炎症介质——抑制前列腺素(致痛物质)和血栓素的合成——镇痛。

通过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解热。

COX有两种同工酶:COX-1和COX-2。

COX-2——引起炎症反应。

COX-1——在人体组织存在,具有生理作用。

①胃壁COX-1促进胃壁血流、分泌黏液和碳酸氢盐以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不受损伤。

②血小板COX-1使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

肾组织内同时具有COX-1和COX-2,共同维护生理功能。

1. 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贝诺酯。

2.乙酰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轻中度骨性关节炎首选。

抗炎效果较弱。

还可用于:中、重度发热;轻、中度疼痛,如头痛、肌痛、痛经、关节痛、癌性疼痛。

3.芳基乙酸类——吲哚美辛、双氯芬酸、舒林酸。

①吲哚美辛——风湿病的炎症疼痛及急性骨骼肌损伤,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经等疼痛。

高热。

②双氯芬酸——急、慢性关节炎和软组织风湿所致疼痛,以及创伤后、术后的疼痛、牙痛、头痛等。

解热。

痛经及拔牙后止痛。

4.芳基丙酸类——布洛芬、萘普生。

布洛芬用于—— ①慢性关节炎的关节肿痛;②软组织风湿疼痛,如肩痛、腱鞘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③急性疼痛,如手术后、创伤后、牙痛、头痛;④解热。

5. 1,2-苯并噻嗪类——又称昔康类,对COX -2的抑制作用比COX-1强,有一定的选择性——吡罗昔康、美洛昔康。

6.选择性COX -2抑制剂——塞来昔布、尼美舒利、依托考昔。

(记忆TANG:你美不美?依托考试和比赛来确定)(二)典型不良反应1.最常见——胃肠道反应,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出血、胃穿孔等——COX-1有关。

2.凝血障碍——血小板减少、再性障碍性贫血。

3.【补充TANG】阿司匹林——水杨酸反应。

4.过敏反应——阿司匹林——哮喘。

《中药二》新旧教材对比变化

《中药二》新旧教材对比变化

病患者慎用。
对考试无影响。
②外感痰热咳喘者及孕妇慎用。
孕妇慎用。咳嗽新发者
孕妇及咳嗽新发者慎用
①3 岁、4~6 岁...... ②孕妇慎用。 ③故不宜过量服用或久服 第 九 节 ①5 岁、5 岁 ②3 岁、4~6 岁
①三岁、四至六岁...... ②孕妇禁用。 ③故不宜过量或久服
①五岁 ②三岁、四岁至六岁
肝、大肠经

表述进行了优化,

(3)...... (4)烫伤(外用)
(3).....;烫伤(外用)
对考试基本无影 响。

对不恰当的内容
白及【性味归经】微寒 【性能特点】苦微寒清泄
白及【性味归经】微寒 【性能特点】苦寒清泄
进行了修改,表达 更严谨
干漆【性味归经】有小毒
干漆【性味归经】有小毒

【性能特点】有小毒而力强

更严谨

修改了错别字,表

达更严谨,对考试
石斛【使用注意】本品甘补敛邪 石榴皮【性味归经】有小毒
石榴皮【性味归经】

【性能特点】温有小毒 八
【性能特点】温有小毒



无改动


补充了石榴皮性 味,表达更严谨
雄黄【性味归经】归肝、大肠、 胃、肺经
删除雄黄“ 归心 雄黄【性味归经】归心、肝、大肠、

② 1 岁、1~3 岁、3~5 岁、5~12 ②周岁、一岁至三岁、三岁至五岁、五 考试无影响。

岁至十二岁
①...慎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 ①...慎用。忌食辛辣...
②外感咳嗽者忌用
②外感咳嗽忌用

十 阴虚内热不宜服用。 二

《西药二》新旧教材对比变化

《西药二》新旧教材对比变化

抗抑郁药根据化学结构及作用机制 的不同可分为选择性5-羟色胺(5 -HT)再摄取抑制剂、5-HT及去甲 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新增缩写内容,对 考试无影响。

米 氮 平 因 为 拮 抗 突 触 前α2
三 肾上腺素能受体
米氮平因为拮抗突出前α2 肾 上腺素能受体

如 选 择 性5-HT再 摄 取 抑 制 剂类 的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 等;
对错误药物名称 的修改,对考试无 影响。
新版教材对表格 进行了优化。对考 试无影响
篇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章
2021 教材
2020 教材
考纲变化解读
新版教材表述进
常见视物模糊、复视、眼球震颤、 常引发视物模糊、复视、眼球震颤、 行了优化。对考试
头痛
头痛
无影响
抗抑郁药根据化学结构及作用机 制的不同可分为选择性5-羟色 胺(5-HT)再摄取抑制剂、5-HT及 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 制剂
[适应证]本品适用于精神分裂 症、躁狂症。
新版教材增加主 语,表述更准确
第第 二一 章
与地高辛、肝素、苯妥英钠、 华法 林 合 用 , 可 加 重 骨 髓 抑 制作用 ;
新版教材增加主 与地高辛、肝素、苯妥英、华法林 语,表述更准确 合用,可加重骨髓抑制作用 ;
重大修改内容; 药物分类有变化
篇章 节 节
新版教材表述进 行了优化,对考试 无影响
3.锂盐与氯噻吨、洛沙平、氟 奋 乃 静 等 合 用 增 加 锥 体 外系 不良反应的发生。
3.与氯噻吨、洛沙平、氟奋乃静 新版教材增加主 等 合 用 增 加 锥 体 外 系 不 良 反 应 的 语,表述更准确
发生。
[适应证]本品 适用于精神 分裂症、躁狂症。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药学专业知识(第一章1-3节)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药学专业知识(第一章1-3节)

应用分析
【单选】长期应用不但加速自身代谢,而且可加速其他合成药物代谢的肝药
酶诱导剂的是(
A.苯巴比妥 B.地西泮
)。
C.唑吡坦
D.佐匹克隆 E.阿普唑仑 【答案】A
二、用药监护
(一)依据睡眠状态选择用药(后面详述) (二)注意用药的安全性 1.预防耐药性及依赖性-- 交替使用 2.服用后应注意避免驾车、操纵机器和高空作业 3.服用期间不宜饮酒
④卡马西平+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⑤卡马西平抗癫痫
(四)药物相互作用
3.脂肪酸类
合用药物
①麻醉药或中枢抑制剂 ②马普替林、单胺氧化酶抑制 剂、三环类抗抑郁药 ③抗凝药或溶栓药
结果
中枢抑制作用增强 中枢抑制作用增强,降低 惊厥阈和丙戊酸钠作用 出血
④抗血小板药
⑤苯巴比妥 ⑥扑米酮
出血时间延长
苯巴比妥代谢减慢-- 嗜睡 扑米酮血药浓度升高
(二)典型不良反应
2.苯二氮䓬类 ( 1 ) “ 宿醉” 现象-- 嗜睡、步履蹒跚、肌无力。 (2) 精神依赖性 (3)老年、体弱、幼儿、肝病和低蛋白血症患者-- 中枢性抑制作用敏感 。 (4)突然停药-- 撤药症状(解决:缓慢停药)。
应用分析
【单选】老年人对苯二氮䓬类药物较为敏感,用药后可致平衡功能失调,觉
平均
1.5 2.5 1.75 0.25 1.75
第一节 镇静与催眠药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巴比妥类 镇 静 与 催 眠 药
苯二氮䓬类
其他类
(一)作用特点
1.巴比妥类 (1)非特异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小剂量 镇静、催眠 (2)代表药物
脂溶性高,作用快-- 异戊巴比妥 脂溶性低,作用慢-- 苯巴比妥(苯- 笨- 慢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非甾体抗炎药(NSAID)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通过抑制环氧酶(COX),减少炎症介质——抑制前列腺素(致痛物质)和血栓素的合成——镇痛。

通过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解热。

COX有两种同工酶:COX-1和COX-2。

COX-2——引起炎症反应。

COX-1——在人体组织存在,具有生理作用。

①胃壁COX-1促进胃壁血流、分泌黏液和碳酸氢盐以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不受损伤。

②血小板COX-1使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

肾组织内同时具有COX-1和COX-2,共同维护生理功能。

1. 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贝诺酯。

2.乙酰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轻中度骨性关节炎首选。

抗炎效果较弱。

还可用于:中、重度发热;轻、中度疼痛,如头痛、肌痛、痛经、关节痛、癌性疼痛。

3.芳基乙酸类——吲哚美辛、双氯芬酸、舒林酸。

①吲哚美辛——风湿病的炎症疼痛及急性骨骼肌损伤,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经等疼痛。

高热。

②双氯芬酸——急、慢性关节炎和软组织风湿所致疼痛,以及创伤后、术后的疼痛、牙痛、头痛等。

解热。

痛经及拔牙后止痛。

4.芳基丙酸类——布洛芬、萘普生。

布洛芬用于——①慢性关节炎的关节肿痛;②软组织风湿疼痛,如肩痛、腱鞘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③急性疼痛,如手术后、创伤后、牙痛、头痛;④解热。

5. 1,2-苯并噻嗪类——又称昔康类,对COX -2的抑制作用比COX-1强,有一定的选择性——吡罗昔康、美洛昔康。

6.选择性COX -2抑制剂——塞来昔布、尼美舒利、依托考昔。

(记忆TANG:你美不美?依托考试和比赛来确定)(二)典型不良反应1.最常见——胃肠道反应,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出血、胃穿孔等——COX-1有关。

2.凝血障碍——血小板减少、再性障碍性贫血。

3.【补充TANG】阿司匹林——水杨酸反应。

4.过敏反应——阿司匹林——哮喘。

5.肝坏死、肝衰竭——【补充TANG】瑞夷综合征。

【马上小结TANG】阿司匹林5大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2.凝血障碍3.水杨酸反应4.过敏5.瑞夷综合征——为您扬名易!TANG阿司匹林口诀——TANG非甾体抗炎,抑制环氧酶,解热又镇痛,抗炎抗风湿。

抑制血小板,防治血栓塞,不良反应多,为您扬名易。

6.肾功能受损——由于肾脏同时具有两种COX,因此某些NSAID类药导致下肢浮肿、血压升高、电解质紊乱,甚至一过性肾功能不全。

7.塞来昔布——类磺胺过敏反应——易致药热、药疹、瘀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猩红热样疹、荨麻疹或巨疱型皮炎或产生剥脱性皮炎而致死。

8.COX-2选择性抑制剂——可避免胃肠道损害,但促进血栓形成——心血管不良反应。

9.尼美舒利——肝损伤:肝酶升高、黄疸。

(三)禁忌证1.妊娠及哺乳期。

12岁以下儿童禁用尼美舒利。

2.[教材太冗繁,暂从简]消化道出血、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严重血液系统异常(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严重肝、肾、心功能异常者。

二、用药监护(一)发热首选对乙酰氨基酚;镇痛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或阿司匹林,不能奏效再用萘普生。

(二)权衡利弊(1)有胃肠道病史者——选择性COX-2抑制剂;有心肌梗死、脑梗死病史患者则避免使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

(2)一种药足量使用1~2周后无效才更改为另一种。

避免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服用,因其疗效不叠加,而不良反应增多。

(3)不宜空腹服用。

服药期间应戒酒——乙醇可致出血和出血时间延长;(4)阶梯式加量、阶梯式渐次减量。

(三)对创伤性剧痛和内脏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痛经除外)——中枢神经系统镇痛药(第一章)。

对急性疼痛——对乙酰氨基酚+麻醉性镇痛药。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顺序调整TANG。

(1)抑制尿酸生成药。

(2)促进尿酸排泄药。

(3)促进尿酸分解药。

(4)抑制粒细胞浸润——选择性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药。

1.抑制尿酸生成药【别嘌醇】(1)别嘌醇及其代谢物均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止尿酸生成。

(2)防止尿酸形成结晶并沉积在关节及其他组织内(3)抗氧化,减少再灌注期氧自由基的产生。

2. 别嘌醇——适用于:①血尿酸和24h尿尿酸过多;②有痛风结石、泌尿系统结石,不宜应用促进尿酸排出药者。

③预防痛风关节炎的复发。

【非布索坦】(1)对氧化型和还原型的黄嘌呤氧化酶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作用更强大和持久。

(2)更安全。

2.促进尿酸排泄药——丙磺舒、苯溴马隆。

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使尿酸排出增加;亦促进尿酸结晶的重新溶解。

苯溴马隆——需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症状控制后方能使用。

3.促进尿酸分解药——拉布立酶和聚乙二醇尿酸酶(新进展,了解)。

4.选择性抗痛风性关节炎药——秋水仙碱——控制关节局部疼痛、肿胀及炎症反应。

用于痛风急性期、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和预防。

5.机制:(1)抑制粒细胞浸润和白细胞趋化。

(2)抑制磷脂酶A2,减少单核细胞和中性白细胞释放前列腺素和白三烯。

(3)抑制局部细胞产生IL-6。

6.(二)典型不良反应1.抑制尿酸生成药——别嘌醇:皮疹、过敏、剥脱性皮炎、血小板计数减少、少尿、尿频、间质性肾炎。

黄嘌呤肾病和结石。

2.促尿酸排泄药——丙磺舒、苯溴马隆:尿频、肾结石、肾绞痛、风团、皮疹、斑疹、皮肤潮红、瘙痒、脓疱、痛风急性发作。

3.抗白细胞趋化药——秋水仙碱:(1)泌尿系统损伤——尿道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晚期中毒症状:血尿、少尿、肾衰竭,严重者可致死。

(2)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如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

7.(三)禁忌证1.妊娠及哺乳期。

2.肾功能不全者,伴有肿瘤的高尿酸血症者,使用细胞毒的抗肿瘤药、放射治疗患者及2岁以下——禁用丙磺舒。

3.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有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或肾结石者——禁用苯溴马隆。

4.骨髓增生低下及肝肾功能不全——禁用秋水仙碱。

8.(一)按分期给药(1)缓解期——别嘌醇。

(2)慢性期——长期(乃至终身)抑制尿酸合成,并用促进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隆和丙磺舒)。

(3)急性发作期、病情突然加重或侵犯新关节——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及水杨酸钠禁用)和秋水仙碱,效果差或不宜应用时考虑糖皮质激素。

9.(二)谨慎选用秋水仙碱!(1)肌炎和周围神经病变——不作长期预防药。

(2)肾毒性、经肝脏解毒——老年人及肝肾功损害者应减量。

(3)长期服用可致可逆性维生素B12吸收不良;与维生素B6合用可减轻毒性。

(4)尽量避免静脉注射和长期口服给药,即使在痛风发作期也不要静脉和口服并用。

静脉注射只用于禁食患者,如手术后痛风发作。

药物一定要适量稀释,在10~20min内注入,否则会引起局部静脉炎。

10.(三)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禁用抑酸药——别嘌醇(1)在急性期应用无直接疗效,且使组织中尿酸结晶减少和血尿酸水平下降速度过快,促使关节痛风石表面溶解而加重炎症,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2)可能诱发痛风——应与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应用。

(四)依据肾功能遴选抑酸药或排酸药(1)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苯溴马隆;尿尿酸≤600mg/24h——丙磺舒;(2)尿尿酸≥1000mg/24h,肾功能受损、有泌尿系结石史或排尿酸药无效——别嘌醇。

(3)服药期间应摄入足量水,并补充碳酸氢钠以维持尿呈碱性,防止形成肾结石,必要时同服枸橼酸钾。

11. 1.下列不属于双氯芬酸适应证的是A.急、慢性关节炎B.癌痛C.术后疼痛D.成人及儿童发热的解热E.牙痛3第一节镇咳药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轻度咳嗽有利于排痰,无需应用镇咳药;痰液较多,单用镇咳药将使痰液滞留在气道。

因此,只有在无痰或少痰而咳嗽频繁、剧烈时适宜应用镇咳药。

分为:(1)中枢性镇咳药:选择性地抑制延髓咳嗽中枢,包括右美沙芬、喷托维林、可待因等。

(2)外周性镇咳药: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中任何一个环节而发挥镇咳作用,有苯丙哌林、甘草合剂、咳嗽糖浆。

(一)作用特点 1.右美沙芬抑制延髓咳嗽中枢——中枢镇咳。

无镇痛作用。

不抑制呼吸,未见耐受性和成瘾性。

用于感冒、咽喉炎以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时的干咳。

2.可待因(1)类似吗啡,作用于吗啡受体,选择性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镇咳作用强而迅速。

(2)抑制支气管腺体的分泌,使痰液黏稠,难以咳出。

(3)中枢性镇痛、镇静作用。

适用于剧烈干咳和刺激性咳嗽(尤其适合于伴有胸痛的剧烈干咳)、中度以上疼痛、局麻或全麻时镇静,具有成瘾性。

不宜用于痰多、痰液黏稠者。

4.苯丙哌林——外周。

阻断肺-胸膜的牵张感受器产生的肺迷走神经反射;罂粟样平滑肌解痉作用。

镇咳作用为可待因的2~4倍。

无麻醉作用,不抑制呼吸,不引起胆道和十二指肠痉挛,不引起便秘,无成瘾性,未发现耐受性。

(二)典型不良反应1.中枢性镇咳药(右美沙芬、可待因、喷托维林、福尔可定常见幻想;可待因——依赖性、呼吸微弱或不规则。

2.外周性镇咳药(苯丙哌林)一过性口腔和咽喉部麻木感。

(三)禁忌证 1.妊娠期 2.昏迷、呼吸困难、有精神病史者。

(四)药物相互作用可待因及右美沙芬与阿片受体阻断剂合用,可出现戒断综合征,如新生儿过度啼哭、打喷嚏、打呵欠、腹泻等。

二、用药监护(一)依据咳嗽的性质、表现和类型选择用药(二)注意镇咳药的安全性1.可能出现嗜睡,不可高空作业、驾驶汽车。

2.可待因过量使用可产生兴奋和惊厥,也有成瘾性。

哺乳期应选用最低剂量——否则容易出现极度困倦,呼吸困难。

(三)镇咳药应避免用于慢性肺部感染(可能引起痰液增稠和在呼吸道滞留);也避免用于哮喘患者(可能增加呼吸抑制风险)。

(四)伴有痰液者应与祛痰药联合用药——司坦类黏液调节剂如羧甲司坦,或祛痰剂如氨溴索,以降低痰液黏度,使痰液易于排出。

4第二节祛痰药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分为五类:(1)多糖纤维素分解剂:溴己新、氨溴索。

促使黏膜痰中酸性黏蛋白纤维裂解,导致糖蛋白肽链断裂,形成小分子物,减低痰液的黏稠度。

(2)黏痰溶解剂:乙酰半胱氨酸。

吸入后与黏蛋白的双硫键结合,可使黏蛋白分子裂解,降低痰液的黏稠度,使黏性痰液化而易于咳出。

不仅能溶解白色黏痰,也能溶解脓性痰。

对于一般祛痰药无效者,仍然有效。

(3)含有分解脱氧核糖核酸(DNA)的酶类:糜蛋白酶、脱氧核糖核酸酶。

促使脓性痰中DNA分解,使脓痰黏度下降。

(4)黏痰调节剂:羧甲司坦、厄多司坦。

①分裂黏蛋白、糖蛋白多肽链上等分子间的双硫键,使分子变小,降低痰液黏度。

②增加黏膜纤毛转运,增加痰液的排出。

③在细胞水平上影响支气管腺体的分泌,使低黏度的唾液黏蛋白分泌增加,而高黏度的岩藻黏蛋白生成减少,从而降低痰液的黏滞度。

(5)表面活性剂:降低痰液表面张力以降低痰液黏稠度,易于咳出。

如:愈创甘油醚。

(三)禁忌证:1.妊娠初期、哺乳期;2.胃炎、胃溃疡;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