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宁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措施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措施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措施【摘要】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重要举措。

本文从现状分析、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施情况、面临的挑战、解决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目前,该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存在一定程度的规划不着实、资源整合不到位等问题。

面临土地利用不合理、农民意识转变困难等挑战。

为了解决问题,应加强规划管理,完善政策扶持,提升农民参与度等方面进行措施。

同时,未来发展方向应注重环境保护、特色产业发展等。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护乡村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过程中应引入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持续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有望为该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南京市江宁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分析、实施情况、挑战、解决措施、未来发展方向、重要性、理念引入、乡村振兴、建议。

1. 引言1.1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措施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具备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优势。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和应对。

现状分析: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体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

部分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落后,农民收入不高,居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施情况:在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方面,江宁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改善农村环境等。

也积极引导农民参与乡村建设,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

面临的挑战:当前,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农村人口外流、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亟待解决。

解决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江宁区可以加大对乡村建设的投入,加强政策扶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农民收入。

未来发展方向:未来,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应注重生态优先、产业支撑、文化传承、区域协调等方面,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大成就。

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第十五条土地利用基本策略
1、提升拓展。整合更新城市资源,调整盘活存量用地,重视地下空间利用,更加注重健康、安全、景观等元素和社会和谐,显化提升城市用地价值。科学规划城市用地规模,合理预留城市建设空间,引导城市用地理性拓展。
2、节约集约。严格产业用地准入门槛,提高土地投资-产出标准,强化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考核。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土地重整、村镇重建和要素重组,切实提高土地集中、集聚、集约利用水平。
第三条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8、《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建设用地中,城镇工矿用地64561.4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55147.1公顷,交通水利用地28773.1公顷,其他建设用地8781.1公顷,分别占建设用地面积的41.0%、35.1%、18.3%、5.6%。
其他土地中,水域50572.1公顷,自然保留地12357.5公顷,分别占其他土地面积的80.4%、19.6%。
16、《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
17、《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8、《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9、国家、省、市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
第四条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南京市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包括玄武区、白下区、鼓楼区、建邺区、秦淮区、下关区、雨花台区、栖霞区、江宁区、六合区、浦口区、溧水县、高淳县,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

0317江宁区存量用地提质增效行动的实践和思考

0317江宁区存量用地提质增效行动的实践和思考

关于推动存量产业用地提质增效的思考与建议以江宁区存量用地更新为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土地资源是实体经济的基本要素保障,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离不开集约高效的空间支撑。

江宁区是我市经济的“压舱石”,也是推动产业用地提质增效的“先行军”。

根据市十五次党代会“有效盘活城乡存量用地和低效用地”的部署要求,江宁区在存量土地更新利用、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现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

本文以江宁为案例,梳理总结了存量产业用地更新的有效实践,并就全市层面创新产业用地供给管理、促进存量土地提质增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现状产业空间转型的迫切需求自2000年撤县设区以来,江宁区经济总量从101.3亿元增长到3000.6亿元,土地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保障要素。

但随着国土空间管控、环境容量约束等要求不断加强,城镇建设用地增速从2010年的6.2%降至2019年的0.1%,过分依赖土地要素投入带动经济增长的弊端逐步显现,产业空间转型的压力和挑战持续加大。

(一)土地资源约束趋紧。

江宁区总面积1561平方公里,现状建设用地已经增长到470.24平方公里。

过去二十年江宁区的建设用地呈野蛮式增长,但城镇建设用地增速已从2010年的6.2降至2019年的0.1%,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增量发展模式逐渐向存量发展模式转变,未来的发展将长期面临土地资源约束的局面。

江宁区近20年建设用地(红色)增长图(二)工业用地产出偏低。

江宁区经济总量排在全市首位,但地均产出53778万元/平方公里,未达全市平均水平(25668万元/平方公里),与其他昆山19197万元/平方公里相比差距明显。

2013年起,江宁区要求新上工业用地税收不得低于30万元/亩,但目前达标的工业用地仅占全区工业用地总面积的11%,且集中分布于江宁开发区、江宁高新区等经济主战场,仍有近80%的工业企业用地税收低于10万元/亩,其中近一半低于1万元/亩。

【城市规划】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城乡总体规划任务书共23页word资料

【城市规划】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城乡总体规划任务书共23页word资料

《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城乡总体规划》任务书一、项目背景汤山位于南京市东郊,处于长三角城镇密集区沪宁城镇带上,是南京市通往苏锡常都市圈和上海都市圈的重要门户地区;境内有沪宁高速、宁杭公路等便捷的对外交通联系,规划南京二环、三环等市内重要交通通道经过汤山,有规划轨道16号线通过,与主城、仙林副城、东山副城、龙潭新城和其他城镇联系便捷。

汤山是南京主城外围重要的城镇组团,也是江宁区“一核三元”的重点发展空间组成部分,是南京市重要的以温泉资源为特色的旅游休闲新城,江宁区东北部地区综合服务中心。

一方面一批优秀重大项目的建成与推进,为汤山片区带来了新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随着南京城市空间的快速拓展和城市功能结构的优化升级,汤山片区的发展优势也在不断显现。

自2019年以来,先后组织了《南京市江宁区汤山新城概念规划》《南京市江宁区汤山新城总体规划》(2009-2030)、《南京汤山新城启动区(SEc032)控制性详细规划》、《江宁汤山方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汤山风景区北部地区概念规划》、《南京汤山新城南片区概念策划和城市设计》等一系列规划编制工作,对地区发展、空间塑造、产业布局、生态保护都提出了规划思路与目标。

2019年汤山旅游风景区升级为省级旅游度假区,2019年3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南京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中明确加快推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了配合南京市总体规划的发展战略目标,就汤山片区开展街道域总体规划方案征集,以期在该地区规划形成一个形象鲜明、结构清晰、空间连续、生态环境优美的典型示范区,并与周边地区相互呼应和协调,有效指导建设实施。

二、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1月实施)(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9)(3)《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2019年版)(4)《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9年版)(5)《江苏省城乡统筹规划编制要点》(6)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域统筹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南京行动纲要》(7)《南京市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试行)》(8)《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9-2030)(9)《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9-2030)(10)《南京市江宁区汤山新城总体规划》(2009-2030)(11)《南京汤山新城温泉片区(SEc032)控制性详细规划》(12)《南京市汤山地区汤水西路以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3)《江宁汤山方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14)《南京汤山新城南片区概念策划和城市设计》(15)《南京市青龙山—大连山生态廊道保护与利用规划》(16)《阳山碑材&南京直立人化石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保护规划》(17)《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上峰片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规划》(18)汤山志(19)其他相关规划、规范三、规划设计范围(见附图)规划范围:汤山街道行政区域总体规划(即街道域规划)范围,面积约172平方公里。

江宁区排水专项规划

江宁区排水专项规划

南京市江宁区排水专项规划南京广元市政设计有限公司2012年12月项目名称:南京市江宁区排水专项规划项目委托方:南京市江宁区规划局项目承担方:南京广元市政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号:S12-233工程勘察设计证书编号:A9江苏省工程勘察设计出图专用章:南京广元市政设计有限公司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2012年12月技术协助与指导人员:参与编制人员:前言江宁区位于南京主城区以南,面积1558平方公里。

辖区内有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宁科学园、空港工业园、滨江开发区等多个开发区型的管理主体。

现状下辖东山、秣陵、汤山、淳化、湖熟、禄口、横溪、江宁、谷里和麒麟共10个街道。

自2002年,江宁撤县建区后,江宁开发区、江宁科学园等园区的开发建设,推动了江宁区城市建设步伐,至今,以逐步形成了以东山副城为中心,禄口、汤山、滨江、麒麟、湖熟五大新城拱卫,秣陵、淳化、谷里、土桥、铜山。

丹阳、横溪、陆郎等新市镇环绕的城镇格局。

与城市化相对应市政排水设施建设也得到极大的发展,东山副城及各街道集镇,除老城区外,新建城区均采取雨、污分流体制,新建市政道路已基本建成雨、污水管网系统。

并逐步形成了开发区污水收集系统(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现状规模万m3/d)、科学园污水收集系统(科学园污水处理厂现状规模万m3/d)收集系统、东山老城区污水收集系统(城北污水处理厂现状规模万m3/d)收集系统、汤山启动区污水收集系统(汤山污水处理厂现状规模万m3/d)、滨江新城污水收集系统(滨江污水处理厂现状规模万m3/d)和禄口新城北部污水收集系统(空港污水处理厂现状规模万m3/d)。

其余街道老集镇也基本建成小型污水处理处理站。

然而,城市化发展速度之快,排水设施特别是污水系统建设仍存在较大问题:一、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存在污水无出路的尴尬局面,如江宁开发区二期、秣陵新市镇和谷里新市镇(东善桥)等大片区域污水规划排入南区污水处理厂(未建),又如禄口新城南部区域污水规划排入横溪河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未建),市政道路下污水管道已建成,管道内污水无出路,导致建成管道淤积、堵塞、污水漫流至周边水系,即造成现状排水设施的浪费,又对城市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第一章 规划与开发总则

第一章 规划与开发总则

第一章总则(负责人:)一、规划范围方山风景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科学园内,紧靠江宁大学城和高新企业区。

规划范围东接弘景大道,西靠秦淮河,南至弘景大道与秦淮河交汇处,北达天印大道。

规划面积约15平方公里。

图1-1 方山风景区区位图二、规划期限《方山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时间期限为:短期规划2020——2025年。

中期规划2020——2030年。

长期规划2020——2040年。

三、规划原则(一)以人为本原则;(二)可持续发展原则;(三)市场导向原则;(四)发挥特色原则;(五)协调一致原则;(六)生产效益原则;(七)政策性原则。

四、指导思想方山风景区的规划与开发,应立足于乡村振兴政策,坚持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结合方山自身的区位及自然资源优势,注重的资源配置、利用、节约和保护。

逐渐推进景区发展现代化,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

方山风景区的规划与开发应面向江宁区,最后辐射到周边城市。

充分发挥历史文化优势,重点开展文化旅游,配以观光旅游,进而开展一系列丰富的主题活动并提高娱乐旅游和购物旅游内容,使绿色方山、文化方山、休旅方山的形象深入人心。

五、规划依据(一)上位规划1、《南京方山片区(NJNBe050)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NJNBe050-04规划管理单元图则调整(2018年)2、《省政府关于调整南京市江宁区及所辖淳化街道等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苏政复【2018】90号(2018年)3、《江苏江宁汤山方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2018—2025年)》4、《南京市江宁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5、《江宁区2019年城乡建设计划》6、《江宁区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2017年)7、《江宁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8、《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2018年)(二)政策法规1.《南京市旅游条例》(2017年版)2.《江苏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2009年版)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版)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年修订版)5.《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年版)6.《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1987年版)7.《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8年版)。

南京市土地利用规划

南京市土地利用规划

• 一、基本概况 南京是著名的古都,历史文化名城,众多 的风景名胜与文物古迹相交融,形成山、 水、林、城结合的独特风貌;并有雨花台砂 砾层自然剖面保护区、固城湖水产资源保 护区、紫金山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等多 处自然保护区。
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据1996年10月31目的土地利用现状变 更调查成果,我市各地类的面积和构成如下: 1.农用地:497580.92公顷。其中,耕 地:309366.74公顷(464.05万亩),占土地总 面积46.89%;园地:10825.75公顷(16.24万亩), 占土地总面积1.64%;林地:60934.35公顷 (91.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9.24%;牧草 地:1670.09公顷(2.5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 0.25%;水面:114783.99公顷(172.18万亩), 占土地总面积17.4%。
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 2.建设用地:135979.87公顷。其中,居民点 及工矿用地:97291.49公顷(145.94万亩), 占土地总面积14.75%;交通用地:12596.47 公顷(18.8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1.91%;水 利设施用地:26091.91公顷(39.14万亩),占 土地总面积3.96%。 3.末利用土地:26154.08公顷(39.23万 亩),占土地总面积3.97%。

一、基本概况 南京市依其地貌特征属江苏省宁镇扬丘陵 地区,长江自西南至东北流经市境中部;属 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由于地处西风环流 控制之下,季风性气候显著,四季分明, 但冬夏长而春秋短;土壤主要有地带性土壤 和耕作土壤两大类型;全市蕴藏着较丰富的 矿产资源,境内目前已发现40多种矿藏, 具有开采价值的有近30种;
• 一、基本概况 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674.9亿元,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为12660元,产业结构的比重为 7:51:42,属 "二、三、一"型产业结构特征,第 三产业比重居全省第一位。固定资产投资317.95 亿元,工业总产值1007.0亿元。主要农产品中, 粮、棉、油、蔬菜的产量分别为179.46、0.37、 14.08、123.2万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39.9万亩,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33.94万亩。

南京市土地利用规划

南京市土地利用规划

南京市土地总体规划一、基本概况南京市位于我国沿海申部,长江下游核心地带,江苏省西南部,与镇江市、扬州市、常州市及安徽省滁州市、马鞍山市、芜湖市相临。

市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1°14''-32°27'',东经118°22'' -119°14'',位于东八时区。

全市现辖十区五县,共49个街道、67个镇、52个乡,有1115个居委会、1712个基层村。

1996年总人口525.43万人,人口密度796人/平方公里。

南京市依其地貌特征属江苏省宁镇扬丘陵地区,长江自西南至东北流经市境中部;属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由于地处西风环流控制之下,季风性气候显著,四季分明,但冬夏长而春秋短;土壤主要有地带性土壤和耕作土壤两大类型;全市蕴藏着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目前已发现40多种矿藏,具有开采价值的有近30种;南京区位优势显著,地处长江经济带 "龙颈"与沪宁杭城市群"顶角"的复合部位,是我国生产力布局中的长江和沿海地带"T"型产业密集带的结合部,中国国土规划中沪宁杭经济核心区的重要城市,在江苏沿海、沿江、沿线开发战略中处于枢纽位置,对外交通发达,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南京是著名的古都,历史文化名城,众多的风景名胜与文物古迹相交融,形成山、水、林、城结合的独特风貌;并有雨花台砂砾层自然剖面保护区、固城湖水产资源保护区、紫金山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等多处自然保护区。

截至2007年底,全市土地总面积987.34万亩,其中农用地651.23万亩(其中基本农田364.21万亩),建设用地243.34万亩,未利用地92.77万亩。

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据1996年10月31目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我市各地类的面积和构成如下:1.农用地:497580.92公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规划背景....................................................................... 5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6 第三节 土地利用战略............................................................... 7 第三节 规划调控目标............................................................. 10 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12 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2 第二节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3 第四章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15 第一节 严格保护耕地............................................................. 15 第二节 优先划定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16 第三节 全面落实全域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16 第五章 建设用地管制和土地用途分区.........................................18 第一节 建设用地管制分区..................................................... 18 第二节 土地用途分区............................................................. 19 第六章 中心城区规划调整方案..................................................... 23 第七章 村镇建设控制区及流量指标归还.....................................24 第一节 村镇建设控制区布局.................................................24 第二节 流量指标归还计划..................................................... 25
II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规划目的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优 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促进土地节约集 约利用水平提高,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保障经济社会持 续健康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根据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的有关 部署,编制《南京市江宁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 方案》。 第二条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 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保护资源、节约集约、维护权益、 改革创新”的工作要求,按照“保护为先、优化为本、调控为要”的 原则,以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为依据,合理调整耕地、基 本农田和建设用地目标,着重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严控建设用 地总量和强度,确保完成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严格落实生态保 护红线,保障江宁区 “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和国 家、省重大战略的实施,为推进江宁区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 提供有力保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 做出贡献。 第三条 编制原则........................................................ 26 第九章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29
第一节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依据及管理.................................29 第二节 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安排.............................................29 第十章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31 第十一章 实施保障措施................................................................. 33 第一节 经济措施..................................................................... 33 第二节 行政手段..................................................................... 34 第三节 技术监管..................................................................... 35 附录....................................................................................................36 附表 1 江宁区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36 附表 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37 附表 3 主要规划指标分解落实表..........................................38 附表 4 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用地规划表..................................39
南京市江宁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 调整方案
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 二〇一七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1 第二章 土地利用战略和调控目标...................................................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