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与治疗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标题: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引言概述: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无法正常呼吸或者呼吸不足的情况,是一种常见的急危重症。
正确的急救处理对于拯救新生儿生命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方法。
一、判断新生儿是否窒息:1.1 观察新生儿呼吸情况:正常新生儿每分钟呼吸次数为40-60次,若呼吸过快或者过慢,可能存在窒息。
1.2 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窒息的新生儿皮肤可能呈现发紫或者发青的颜色。
1.3 观察新生儿是否有呼吸难点:呼吸难点是窒息的重要表现之一,可表现为呼吸急促、喘息等。
二、急救处理方法:2.1 即将通知医护人员:在发现新生儿窒息后,应即将通知医护人员前来处理。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新生儿放在平整硬板上,头部稍微后仰,用手指清除口腔内的异物。
2.3 进行人工呼吸:可采用口对口呼吸或者面罩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后可观察新生儿胸廓是否有起伏。
三、胸外心脏按压:3.1 定位:将新生儿放在硬板上,双手叠放在胸部下半部,施行按压。
3.2 按压力度:按压力度应适中,每分钟按压次数为100-120次。
3.3 持续观察: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持续观察新生儿的反应和生命体征。
四、其他急救措施:4.1 赋予氧气:可使用氧气面罩或者氧气袋进行氧气输送,提高新生儿的氧气供应。
4.2 保持体温:保持新生儿体温正常,避免浮现低体温导致的并发症。
4.3 注意观察:在急救处理后,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五、就医处理:5.1 及时送医:在进行急救处理后,应及时将新生儿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5.2 专业医疗团队:医院将有专业的医疗团队对新生儿进行全面评估和治疗。
5.3 应对并发症:医院将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结语:正确的急救处理对于新生儿窒息的患者至关重要,希翼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匡助更多人了解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方法,及时有效地拯救生命。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引言概述: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无法正常呼吸,导致缺氧的紧急情况。
正确的急救处理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方法。
一、确立诊断1.1 观察呼吸情况: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呼吸频率和深度,正常情况下应有规律的呼吸动作。
1.2 观察皮肤颜色:窒息的新生儿常常出现皮肤苍白或发绀的情况,表明缺氧严重。
1.3 观察意识状态:新生儿窒息后常常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的症状,这是窒息严重的表现。
二、紧急处理2.1 清除呼吸道阻塞物:小儿窒息的常见原因是呼吸道阻塞,应立即采取措施清除阻塞物。
可以采用拍背或轻拍胸部等方法帮助婴儿排出阻塞物。
2.2 采取人工呼吸:如果新生儿没有自主呼吸,可以进行人工呼吸。
将婴儿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用嘴对嘴或嘴对鼻的方式进行呼吸。
2.3 心肺复苏:如果新生儿没有呼吸或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按照儿童心肺复苏的标准进行操作,包括按压胸骨、人工呼吸等步骤。
三、就医处理3.1 及时就医:新生儿窒息是一种紧急情况,应尽快将婴儿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3.2 寻求专业帮助:在就医过程中,及时告知医生窒息的发生和处理情况,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判断病情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3.3 接受进一步检查:医生会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包括血气分析、心电图等,以确定窒息的原因和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四、预防措施4.1 孕期保健:孕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产检,及时处理孕期并发症,减少窒息的发生风险。
4.2 准确操作:新生儿护理人员在处理新生儿时要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误伤导致窒息。
4.3 家庭安全:家长应保持家庭环境的安全,避免新生儿接触到窒息的危险物品,如小玩具、塑料袋等。
五、心理疏导5.1 家庭支持:对于经历新生儿窒息的家庭来说,他们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需要家人和社会的支持。
5.2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家长或新生儿有心理问题,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
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与处理方法

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与处理方法引言: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新生儿呼吸和心跳停止的严重状况。
在医学上,窒息被定义为胎儿或新生儿在出生后一分钟内无心跳和呼吸,或需要进行复苏的情况。
针对这一紧急情况,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一、窒息的表现新生儿窒息可以通过观察一些明显的表现来进行初步的判断。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呼吸困难:窒息时,新生儿会出现呼吸困难、或无法正常呼吸。
2. 皮肤色素异常:窒息会导致新生儿皮肤发绀、变得苍白。
3. 温度异常:窒息后,新生儿体温可能下降或升高。
4. 心跳停止:有时候可以通过手动测量心率来确定是否出现了心跳停止。
5. 四肢强直:身体僵硬,四肢无力反应。
二、诊断方法针对新生儿窒息,医生会采用以下一些诊断方法来确认确诊:1. 临床观察:医生会仔细观察患儿的呼吸、心跳等情况,结合病史进行初步判断。
2. 血气分析:通过抽取新生儿动脉血样本,可以进行血气分析,评估肺功能以及酸碱平衡情况,进一步确认窒息的严重程度。
3. X光检查:胸部X光检查有助于观察肺部状况,是否存在积液或其他异常情况,以辅助确诊。
三、处理方法针对新生儿窒息,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以挽救生命。
以下是常见的处理方法:1. 复苏术:立即进行新生儿复苏术,在正压通气的同时配合心脏按压进行心肺复苏。
这是最有效的处理方法之一。
2. 吸痰:如果新生儿出现痰液阻塞呼吸道的情况,使用吸引设备进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 氧气供应:直接给予高浓度氧气供应,以增加血氧饱和度,改善患儿呼吸状况。
4. 药物治疗:在复苏过程中,医生可能会给予一些药物如肾上腺素、碳酸氢钠等来提高心率、纠正酸碱紊乱等。
四、预防措施除了及时处理新生儿窒息事件外,预防措施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分娩管理:对于有窒息风险的孕妇,分娩过程需要高度监护,并由专业医护人员全程跟进。
2. 剖宫产:对于高风险孕妇或者胎位异常的孕妇可以考虑剖宫产手术,以减少窒息发生的可能性。
新生儿窒息的紧急救治步骤

新生儿窒息的紧急救治步骤在新生儿窒息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救治步骤可以挽救生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窒息的紧急救治步骤,以帮助读者了解并采取合适的措施。
一、紧急情况判断及叫救援首先,在发现新生儿出现窒息迹象时,父母或照看者应立即进行判断。
如果新生儿无法呼吸、哭声微弱或消失,并出现青紫色、面色苍白,即为窒息紧急情况。
此时,应立即叫救援。
二、清除气道阻塞1. 仰卧位头后仰:将新生儿放置于平坦、安全的表面上,并将其头部向后仰。
2. 手指探查:小心地用食指和拇指打开新生儿的口腔,检查是否有任何明显阻塞物质如分泌物或异物。
3. 拍击背部:用力轻拍新生儿的背部约5次,这有助于帮助清除气道中潴留的分泌物。
三、进行人工通气如果以上步骤无效,即新生儿仍然没有呼吸,则需要进行人工通气。
以下是相关步骤:1. 恢复自主呼吸:将婴儿放置在胸肌平坦位置上并保持颈部后伸,用一只手控制其下颚,另一只手在腹部施加较轻压力以支持呼吸。
2. 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鼻通气:在玩自主呼吸的同时,在新生儿口唇或口腔和您的嘴之间形成密封,通过快速而口算舒缓地吹气(约每分钟40~60次),以帮助恢复正常呼吸。
3. 使用面罩通气:若新生儿无法维持自主呼吸,可以使用适当尺寸的面罩与呼吸设备连接,并按照医护人员指示做出相应操作。
确保应用正确强度和频率的人工通气。
四、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新生儿窒息情况仍未解决,并且无法恢复自主呼吸或心跳停止,请立即启动心肺复苏。
下面是相关步骤:1. 开始心肺复苏:在叫救援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后,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2. 进行按压:采用适合的手法,在新生儿的胸骨下方进行按压,并设定正确的频率和深度。
通常情况下,每分钟进行100至120次按压,并确保每次按压能够使胸廓下陷约1/3。
3. 进行人工通气:每做30次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通气。
确保进行正确的口对口或口对鼻通气,并观察胸廓上升以确认通气有效。
4. 持续心肺复苏:一旦急救团队到达现场,交接给专业人员,并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措施直到情况有所改善或获得进一步医疗帮助。
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与康复护理

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与康复护理一、引言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在出生后无法正常进行呼吸,导致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
这种状况对于新生儿来说是一个紧急且危险的情况,需要及时准确地进行诊断并提供有效的康复护理。
本文将重点探讨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方法以及相关的康复护理措施。
二、新生儿窒息的诊断1. 临床表现新生儿窒息患者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 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 皮肤苍白或发绀;- 心动过缓或心跳停止;- 肌肉松弛或僵硬。
2. 确认诊断为了准确诊断新生儿窒息,医师需要采用以下检查方法:- 看、听、摸触: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动作,听听其胸腔声音,摸触其腹部是否有运动等;- 心电图监测:通过心电图记录,医师可以判断患者的心跳情况;- 血气分析:通过采集血样并进行分析,医师可以评估患者的氧气饱和度。
三、新生儿窒息的康复护理1. 环境调控提供舒适、温暖、安全的环境对于新生儿窒息患者非常重要。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并避免噪声和强光刺激。
2. 维持呼吸通畅对于窒息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首要任务。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气管插管和人工通气: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并进行人工通气以维持呼吸功能;- 有效清除分泌物:使用无菌吸痰器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清除,确保通畅;3. 促进心肺功能恢复- 心肺复苏技术:在必要时采取心肺复苏技术以维持供应到心脏及脑部的血液;-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帮助恢复心肺功能。
4. 营养支持和护理- 饮食管理:对于窒息患者,可能需要靠管饲或其他方式为其提供营养;- 保持体温平衡:通过使用保温器、保暖措施等方式,确保患者的体温处于正常范围内。
5. 心理支持- 给予家属情绪上的安抚和支持;- 提供情感交流渠道,鼓励家属与患者进行亲肤接触。
四、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措施1. 孕期健康管理孕妇在孕期应接受规范且全面的产检,确保胎儿健康。
2. 出生时的监测和处理医务人员应及时、准确地监测新生儿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并在发现异常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2016版新生儿重度窒息标准

2016版新生儿重度窒息标准在新生儿科医学领域,重度窒息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进行诊断和治疗,2016年发布了新的重度窒息标准,以便医生和医护人员能够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进行及时、准确的识别,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以下是2016版新生儿重度窒息标准的相关内容:一、定义重度窒息是指新生儿在诞辰后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和心律不齐,需要立即进行呼吸支持和其他治疗措施来维持生命的状态。
二、诊断标准1. 心率:诞辰后1分钟内心率低于100次/分钟,或持续低于60次/分钟。
2. 呼吸:诞辰后1分钟内呼吸频率低于30次/分钟,或需持续有氧呼吸支持。
3. 皮肤表现:诞辰后1分钟内出现明显的紫绀或进行性恶化。
三、临床表现1. 窒息新生儿呼吸急促、表情痛苦、全身皮肤紫绀,甚至出现发绀。
2. 心率不齐,有的新生儿心率明显低于正常范围。
3. 神经系统症状,如瞳孔散大、肌张力减退等。
四、诊疗要点1. 对于具有以上临床表现的新生儿,应立即进行氧疗,支持呼吸等急救措施。
2. 对于出现明显心率低下的新生儿,应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
3. 对于重度窒息新生儿,除了急救措施外,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相关检查和治疗,以便快速改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五、预后评估1. 重度窒息新生儿的预后取决于诊断和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以及新生儿的整体状况。
2.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重度窒息新生儿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六、预防和治疗措施1. 对孕妇进行及时、规范的产前检查,对高危孕妇进行重点关注和监护,以减少重度窒息新生儿的发生率。
2. 积极进行新生儿窒息的知识宣传,提高广大家长的窒息急救意识和能力。
3. 不断完善和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加强新生儿急救、监护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医护人员对重度窒息新生儿的抢救能力和治疗水平。
七、结语2016版新生儿重度窒息标准的发布,为医生和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更加清晰和明确的诊断标准,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抢救重度窒息新生儿,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重度窒息新生儿的逝去率,提高了重度窒息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2013 新生儿窒息诊断和分度标准建议

2013 新生儿窒息诊断和分度标准建议一、新生儿窒息定义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原因导致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
二、诊断标准1. 胎儿窘迫:妊娠期胎儿心率异常(如过缓或过速)、羊水胎粪污染、胎儿酸中毒试验阳性等可考虑胎儿窘迫,结合临床表现及胎儿电子监护结果可作出诊断。
2. 新生儿窒息:生后1分钟内无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血氧饱和度低,可伴有心动过缓、不规则呼吸或呻吟、苍白、发绀等症状。
三、分度标准1. 轻度窒息:患儿表现为呼吸浅表、不规则,心率减慢或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但无永久性损伤,复苏后短时间内可恢复。
2. 重度窒息:患儿表现为呼吸微弱或停止,全身皮肤、粘膜青紫或发绀,四肢张力低下,无规则或不能自主呼吸,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可能伴有心动过速、低血压等循环障碍。
四、处理原则1. 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清除新生儿口鼻分泌物,必要时鼻咽部插管。
2. 建立呼吸:给予人工呼吸,必要时给予正压通气。
3. 维持循环:给予正压心肺复苏,维持血压和心率在正常范围内。
4.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需要给予相应的药物(如呼吸兴奋剂等)治疗。
5.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复苏后护理:加强保暖,维持体温稳定,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五、注意事项1. 及时发现新生儿窒息的征兆,尽早采取措施,避免窒息的发生。
2.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的急救技能,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3. 家长应了解新生儿窒息的预防和急救知识,遇到类似情况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窒息对患儿的伤害。
4. 定期进行新生儿窒息的预防和急救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
新生儿重度窒息的诊断标准

新生儿重度窒息的诊断标准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后无法建立正常的自主呼吸,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等病理生理改变。
新生儿窒息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和重度,以下是关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1.呼吸抑制:新生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极度微弱,持续时间超过60秒。
2.心率下降:新生儿心率<60次/分钟或无法触及心跳。
3.肤色改变:新生儿全身皮肤及黏膜呈现苍白或青紫,尤其是口唇和甲床。
4.肌张力减退:新生儿四肢松软,肌张力明显降低或消失。
5.反射减弱或消失:对刺激的反应差,如拥抱反射、吸吮反射等减弱或不存在。
二、Apgar评分Apgar评分是国际上公认的评价新生儿窒息程度的方法,在出生后1分钟和5分钟时分别进行评分。
评分内容包括心率、呼吸、肤色、肌张力和对刺激的反应。
每项0•2分,总分10分。
•7-10分为正常新生儿;•4-6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若新生儿5分钟Apgar评分仍≤3分,且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低血糖、低钙血症等并发症,则可诊断为重度窒息。
三、其他诊断依据1.血气分析: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严重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
2.脏器功能损害:可能出现多系统脏器功能损害,如心肌损害、肾功能损害、脑损伤、低血糖、低钙血症等。
3.影像学检查:头颅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能发现脑水肿、颅内出血等异常表现。
四、诊断流程医生在接生时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心率、肤色等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进行初步复苏,并同时评估窒息的严重程度。
根据Apgar评分、临床表现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迅速作出诊断,并采取相应的复苏措施。
五、结语新生儿重度窒息是一种紧急且危重的状况,需要医护人员迅速准确地作出诊断,并立即进行有效的复苏治疗,以减少后遗症和死亡率,改善新生儿的预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与治疗
1.临床表现及诊断胎儿缺氧时临床上首先出现胎动增加,胎心增快,在缺氧早期为兴奋期,
如缺氧持续则进入抑制期,胎心减慢,最后停搏,肛门括约肌松驰排出胎粪。
新生儿娩出时
的窒息程度可按出生后1分钟内的Apgar评分进行区分,0~3分为重度,4~7分为轻度,若生后1分钟评8~10分,而数分钟后又降到7分及以下者亦属窒息。
新生儿窒息抢救过程中
应随时评分,评价预后。
窒息儿经过及时抢救大多数呼吸能够恢复,皮色泛红。
少数严重未能好转者继续呈休克状,
皮色发灰或苍白、体温低下、四肢发冷、呼吸浅表或不规则、哭声微弱、出现呻吟,吸气时
胸骨剑突出肋间凹陷,四肢松驰,或有震颤样动作,X线胸片可见部分或全部肺不张、肺气
肿或肺炎。
胸腔可有积液,有些病变24小时即可消失,有时持续一周,抢救存活的病婴常
因吸吮力较差易发生呕吐,体温上升迟缓,应注意保暖。
2.预防积极做好产前监测,孕妇自监胎动,及时发现胎儿窘迫,有助于早期发现胎儿缺氧;
有胎儿心跳、胎动变慢或加速,即须给孕妇吸氧,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ml+维生素C 0.2g,以增强胎儿神经系统对缺氧的耐受力、减轻血管脆性和渗透性,改善供氧,减少出血,同时
严密监测胎心率和宫缩,胎心异常持续不能缓解时应积极处理;当胎头显露取头皮血测pH 值,若≤7.25提示有胎儿窘迫,宜及时处理。
3.治疗窒息复苏是产、儿、麻醉三科医师、助产士、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窒息儿的抢
救尽可能有这三方面人员共同参与。
复苏方法
复苏的关键步骤——ABCDE方案通畅呼吸道、建立呼吸、恢复循环、辅助用药、评价和监护。
清理呼吸道:胎头娩出后不要急于娩肩,而应立即用手挤尽气管、口腔、咽部、鼻腔内的粘
液、羊水,也可用吸球抽吸,出生后将新生儿置于头低脚高位约15度,再次清理上呼吸道,会厌软骨以下部位的粘液常需在喉镜下清理。
人工呼吸:胎儿缺氧严重时可致呼吸中枢麻痹,出生后无法建立自主呼吸,此时需给予人工
呼吸。
产时抢救时可先面罩加压给氧,或口对口人工呼吸,40次/分,第一口呼吸压力约为30~40cmH2O方可使肺叶扩张,此后呼吸压力为15~20cmH2O。
建立自主呼吸后可用鼻导
管或面罩给氧。
如面罩加压给氧15分钟后仍不能建立自主呼吸,或/及心率减慢<80次/分,
可考虑气管内插管加压给氧。
胸外心脏按压:心率减慢<80次/分,应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分为胸骨下1/3区,垂直
向下快速下压1~2cm,双指法或手掌法均可,频率120次/分,心脏按压与呼吸频率之比约
为3:1,人工呼吸在心脏按压间歇期进行。
纠正酸中毒:有效换气建立后方可纠酸,5%碳酸氢钠2~3ml/kg+等量5%~25%GS脐静脉缓注>5分钟。
呼吸兴奋剂:母亲分娩前4小时使用过麻醉药品致新生儿窒息者,可使用钠洛酮0.5mg/kg
静注或经气管给药。
强心:心脏按压30秒钟,心率未见好转,心率仍然<80次/分,则开始药物治疗。
1:10000肾上腺素0.1~0.3ml/kg+等量生理盐水,快速气管内注入,心率<100次/分,必要时每5分钟可
重复1次,心率>100次/分停药。
改善微循环:强心后周围组织仍然灌注不足,脉细、持续休克者可用低剂量多巴胺和/或多
巴酚丁胺,多巴胺由5μg(或2药各半)/(kg·min)开始,必要时逐渐加至20μg/(kg?min)。
窒息儿复苏重点是前3项,ABC做到后,很少需要用药,没有处理好第一口呼吸急于用药是
错误的。
具体运用时需要不断的评估来指导决策,以作为下一步操作的依据。
评价的主要指
标是呼吸、心率和皮色。
Apgar评分不是决定是否要开始复苏的指标,更不是决定下一步该
怎么复苏的决策依据。
生后1分钟内的Apgar评分反映初生时的基本情况,而5分钟的评分
对判断预后尤为重要。
4.预后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者的智能发育异常发病率较高,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在734例
新生儿窒息和2,266例非窒息儿在3岁至5岁时的随访中,重度窒息的智能异常占4.1%,
轻度窒息占2.6%,而非窒息者为1.7%。
窒息儿抢救20分钟后好转者有36.4%出现智能异常,而5~20分钟好转者,仅3.7%出现智能异常。
参考文献
[1] 易靖, 乳酸对新生儿窒息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中南大学,2003年.
[2] 罗敏,刘晓玲,李翠芳,苏红;窒息新生儿128例临床和头颅CT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5
年05期.
[3] 陈秀英;儿科产科医生协作对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的意义[J];临床医学;2003年05期.
[4] 林美华;头位胎儿宫内窒息350例临床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980年02期.
[5] 郭景,虞人杰, 新生儿窒息与代谢紊乱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新生儿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