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与人生 期末考题题库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4.结合作品分析词的语言特色。
诗,无疑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则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词的语言追求轻灵细巧。诗中所常用的铁马秋风、大漠风尘、长河落日、急湍飞瀑这类词语,在后起的豪放词中或可见到;但被视为词坛正宗的婉约词,为表达委婉细腻的情思,在铸辞炼句时却特别偏爱取资微物。词的语言还追求色彩鲜美。色彩与线条是构成绘画的两大要素;色彩给人的美感,既是最直接、最大众化的,又是最强烈、最独特的。词的语言风格也是多样化的,色彩鲜艳是一种美,本色自然也是一种朴素的美;如果能把握其度,浓淡适中,则又是一种美。
13·试结合作品分析送别诗诃中的“杨柳”这一意象
杨柳,是中国古代送别诗中描写得最多、也是最优美动人、情意缠绵的一个意象。追溯一下最早在诗中写到杨柳、并且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的是先秦第一部诗歌总结——《诗经》中的《小雅·采薇》篇。《小雅。采薇》篇描写的是战后幸存的征人,于归家途中抚今追昔的万千感慨。诗共六章,最后一章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四句,最为后人所称道。杨柳的依依之态和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和谐地交融在一起,使“杨柳”这个意象开始注入了惜别之情的意蕴。汉乐府《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曲。因为杨柳和离别的关系密切,致使《折杨柳》曲也多写离愁别绪。其次,杨柳的意象跟离别联系在一起,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在汉字中“柳”与“留”谐音相近,折柳送别,暗中寄寓殷勤挽留的意愿。宋词中的“杨柳”意象也十分丰富。淇中有的是作为实物来歌咏春天风景或伤春惜春之情的。如晏殊《诉衷情》词中有旬日:“春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但是,宋词中写到杨柳的,更多的还是承袭了唐诗和前人诗中“杨柳”意象的本意,即跟离情结合在一起。这样的例子很多,柳永惜别名篇《雨霖铃》中有名旬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关于送别诗中为什么多写杨柳,归结为两点:一是表示依依惜别之情,二是表示殷勤挽留之意。杨柳已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常用意象

深大成教-选修-唐宋词与人生-模拟试题答案 20200604

深大成教-选修-唐宋词与人生-模拟试题答案 20200604

模拟一一、单选题 (共50.00分)1.姜夔平生好藏书,工于诗、文、词,亦精通音律,擅长书法。

其词既承续周邦彦衣钵,变软媚为清婉,又挹取词风,变雄健为清刚,清幽峭拔自成一宗。

()A.范成大B.黄庭坚C.辛弃疾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暂无2.熟。

()A.文人词B.民间词C.词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暂无3.气。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A.张先B.晏殊C.宋祁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暂无4.先生《瞿髯论词绝句》云:“陈桥驿下有词源。

”将帝王的政治策略与宋代歌舞宴集、浅斟低唱的享乐世风和柔靡艳丽的词风联系起来。

()A.夏承焘B.陈寅恪C.唐圭璋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暂无5.聚于海康(雷州)时。

师生两人相向言,鬓发苍苍矣,“后会不知何处”,只有一再劝酒:春酒滴红,满饮金钟。

此一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烟浪远,暮云重”,是何等的凄凉、茫然。

()A.黄庭坚B.秦观C.晁补之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暂无6.辛弃疾当初“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骁勇之将,却成了身心交瘁、愁病缠身的老者,当他名利宠辱皆识破,便在《行香子》中感叹:)A.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B.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C.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暂无7.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鉴》)志节不移,诏征不赴。

()A.蒋捷B.赵孟頫C.王沂孙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暂无8.刘辰翁《永遇乐》词序云:“余自乙亥上元颂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

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

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唐诗宋词》复习考试资料

《唐诗宋词》复习考试资料
3.词牌:词的音乐性的标志就是词牌。词牌多为三个字,有•种约定俗成的意味在内。
8.词为艳科(选择、填空)★★
1、“词为艳科”是胡云翼在(宋词研究)中提出的。词在言语风格上侧重浮艳。
2、宋人在唱词风格方面独重文这是与前代显然不同的地方。
3、宋人重女音的重要原因:(D表达当时流行乐坛对女音的青睐。(2)女性化的音乐与词的细美幽约的特别韵味是相当一致的。
10.词心与词境(选择、填空、简
答)★★
1.词心词境:词心词境之说的集中表述见于况周颐的(蕙风词话)。词境相对客观,词心是天资、学力、、阅历等的综合反映。词的创作就是词心与词境有机结合的产物。关于词境问题,分析得最为全面、详细和透彻的是王国维。
2.“清空”说:"清空”的概念是由张炎提出:“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张炎所谓“清空”是指能摄取事物的神理而遗其外貌,质实的词则写的典雅奥博,但过于胶着于所写对象,所以显得板滞。
(07564
1.词名释例(选择、填空)★
1.诗与词是古代韵文的两种重要体式。
2.词是一种文体,“词”这一名称是直到北生i叫才逐渐稳定下来的。
3.词的异称主要有:曲子、长短句、诗馀、倚声。
2.曲子(选择、填
空)★★★
1.“曲子”是词最初的名称。
2.称“词〃为曲子,是为了强调词的音乐性。
3.五代和凝因为擅长作词而被称为“曲子相公".
3.长短句(简答
题)★★★
(1)长短句是词的异称。
(2)长短句是词的主要句式特点。
(3)长短句的称呼标志着词已经逐渐摆脱音乐的附属地位,长短句转而以文学性为主
4.诗馀(选择、填空)★★★
1、“诗馀”的名称最迟在南宋庆元年间就已出现了。

唐宋词与人生次终审稿)

唐宋词与人生次终审稿)

唐宋词与人生次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唐宋词与人生总复习一、单选题1. 的审美趣味厌弃脂腻气。

中唐诗人韦应物,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气韵清远澄澈,尤得晏殊赏爱,“每读韦应物诗,爱之曰:‘全没些脂腻气。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A.张先B.晏殊C.宋祁2. 先生《瞿髯论词绝句》云:“陈桥驿下有词源。

”将帝王的政治策略与宋代歌舞宴集、浅斟低唱的享乐世风和柔靡艳丽的词风联系起来。

A.夏承焘B.陈寅恪C.唐圭璋3. 的《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写于遇赦北还与苏轼重聚于海康(雷州)时。

师生两人相向言,鬓发苍苍矣,“后会不知何处”,只有一再劝酒:春酒滴红,满饮金钟。

此一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烟浪远,暮云重”,是何等的凄凉、茫然。

A.黄庭坚B.秦观C.晁补之4.辛弃疾当初“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骁勇之将,却成了身心交瘁、愁病缠身的老者,当他名利宠辱皆识破,便在《行香子》中感叹:“。

”A.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B.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C.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5.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诏求山林间有德行、文学、识治道者”(《续资治通鉴》)。

时,肃政廉访使臧梦解和陆垕“交章荐其才”,但始终志节不移,诏征不赴。

A.蒋捷B.赵孟頫C.王沂孙6.黄庭坚在所作《<小山词>序》中,称为“四痴”之人。

A.秦观B.晏几道C.姜夔7.刘辰翁《永遇乐》词序云:“余自乙亥()上元颂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

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

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A.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B.宋端帝景炎三年(1278)C.宋端帝景炎二年(1276)8. 号“梦窗”,平生多与词客、显贵交游。

为南宋后期着名词人,其词于忧念国事、感慨盛衰外,多游冶、酬酢之作,针线绵密,运意婉曲,造句冶炼,音律协和,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之为“词中李商隐”,但不免门径狭窄。

唐诗宋词练习题库

唐诗宋词练习题库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唐宋诗词史》练习测试题库一、填空1、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是、_________ 。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是的诗句。

3.“张王乐府”是指、两位诗人的乐府诗。

4.“身无彩凤双飞翼,”是的名句。

5、宋代第一位专业词人是________。

6、“易安体”的创始者是________。

7、“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__”出自_______的《_________》一诗。

8、大历诗坛上以边塞诗著称的诗人是。

9、“小楼昨夜又东风,”是的词句。

10、“无边落木萧萧下,”是的诗句。

11.晚唐诗坛上“温李”是指、两位诗人。

12、初唐上官仪提出的“”之说,为律诗的发展、成熟起到了促进作用。

13、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在文学史上合称为“”。

14、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是和。

15、苏轼在《》中以“”概评王维诗歌的基本特色。

16、“文章合为时而著,”,是白居易在《》中提出的著名观点。

17、中唐以孟郊、贾岛为代表的诗人群体被后人称为“”。

18、元好问以“诗家总爱西昆好,”二句指出李商隐无题诗的主要艺术特征。

19、五代后蜀编成了我国第一部文人词的总集《》。

20、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宋代诗歌的特点为:“,以才学为诗,。

”21、范仲淹的词《》()可称为古代第一首真正的边塞词。

22、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因吕本中作《》而得名,后人又提出了“一祖三宗”之说,其“一祖”为。

23、周邦彦被称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其集大成主要表现在:①结构的细密曲折;②;③。

24、张炎在《词源》中评姜夔词的主要风格为“”。

25、明代在中指出:“调入初唐,”概述了初唐诗坛的倾向性特征。

26、包融与二子何、佶合称。

27、和两大诗派共同构成了盛唐诗坛的两大主流。

28、“大漠孤烟直,”是的诗句。

29、李白诗歌的主体风格特征是①②③。

30、王昌龄的七绝代表了其诗歌的最高成就,被称为。

31、中唐前期社会讽喻诗的代表诗人有和。

唐宋词与人生模拟一

唐宋词与人生模拟一

一、单选题(共50.00分)A.范成大B.黄庭坚C.辛弃疾正确答案:CA.文人词B.民间词C.词正确答案:AA.张先B.晏殊C.宋祁正确答案:BA.夏承焘B.陈寅恪正确答案:AA.黄庭坚B.秦观C.晁补之正确答案:BA.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B.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C.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正确答案:CA.蒋捷B.赵孟頫C.王沂孙正确答案:AA.秦观C.姜夔正确答案:BA.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B.宋端帝景炎三年(1278)C.宋端帝景炎二年(1276)正确答案:AA.周密B.张炎C.吴文英正确答案:CA.韦庄B.冯延巳C.温庭筠正确答案:CB.宋徽宗C.宋真宗正确答案:CA.贾岛B.孟郊C.姚合正确答案:AA.元稹B.韩偓C.李商隐正确答案:BA.林语堂B.叶嘉莹C.夏承焘正确答案:BA.王国维B.陈寅恪C.吴宓正确答案:BA.韦庄B.李煜C.温庭筠正确答案:BA.残月B.新月C.晓月正确答案:BA.郴州B.藤州C.雷州正确答案:BA.晏几道B.秦观C.柳永正确答案:AA.范成大B.王安石C.范仲淹正确答案:CA.李白B.杜甫C.白居易正确答案:BA.李珣B.韦庄C.欧阳炯正确答案:B范成大,清人为之不平,何梦华抄本《石湖词》云:“成大虽以诗雄一代,而词亦清雅莹洁,迥异尘嚣。

”()A.诗名为词名所掩B.词名为诗名所掩C.诗名与词名俱盛正确答案:B25.清•王士禛《倚声初集•序》,将唐宋词按创作主体个性气质与社会角色身份的不同分为四个种类:诗人之词,文人之词,词人之词,英雄之词。

辛弃疾属于一类。

()A.诗人之词B.文人之词C.英雄之词正确答案:C二、判断题(共50.00分)“婉美”,是一种和婉柔美的艺术特征。

秦观词的“婉美”,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形容:深隐细微的幽婉,愁思低徊的哀婉,纤巧轻灵的柔婉,淡雅秀洁的清婉,委曲蕴藉的含婉,韵律谐美的和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宋词导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宋词导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宋词导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宋词中“词”的起源是?A. 唐诗B. 乐府民歌C. 汉赋D. 楚辞答案:B2. 以下哪位词人被誉为“词中之龙”?A. 苏轼B. 李清照C. 辛弃疾D. 柳永答案:C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词人的作品?A. 苏轼B. 李清照C. 辛弃疾D. 柳永答案:A4.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哪位词人的名句?A. 苏轼B. 李清照C. 辛弃疾D. 柳永答案:B5. 宋词中“婉约派”与“豪放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A. 词牌名B. 词的格律C. 词的情感表达D. 词的创作时间答案:C(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宋词的两大流派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婉约派、豪放派2. “江城子”是一首________词。

答案:豪放派3. 宋词的创作背景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宫廷、民间4. “水调歌头”是一首________词。

答案:婉约派5. 宋词中“词牌”是指________。

答案:词的曲调名称(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宋词的发展历程。

答案:宋词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中期和晚期。

初期以温庭筠、韦庄等词人为代表,词风清新自然;中期以苏轼、辛弃疾等词人为代表,词风豪放激昂;晚期以李清照、柳永等词人为代表,词风婉约细腻。

2. 请列举宋词中常见的几种词牌,并简述其特点。

答案:常见的词牌有“水调歌头”、“念奴娇”、“如梦令”等。

“水调歌头”多用于表达深沉的情感,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则多用于抒发豪放的情感,如辛弃疾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如梦令”则多用于表达细腻的情感,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3. 请简述宋词与唐诗的区别。

答案:宋词与唐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形式和内容上。

《唐宋诗词专题》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唐宋诗词专题》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唐宋诗词专题》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唐宋诗词专题》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沈佺期、宋之问的主要贡献是A.开拓了初唐诗的题材 B、使律诗的形式基本定型C、提高了近体诗的格调D、提高了古体诗的格调()2.杨炯是A、“文章四友”之一B、“中兴四大诗人”之一C、“初唐四杰”之一D、边塞诗派诗人()3.刘长卿是A、大历前后的诗人B、初唐诗人C、晚唐诗人D、盛唐时人()4.张籍、王建属于A、元白诗歌流派的诗人B、韩孟诗歌流派的诗人C、山水田园诗派的诗人D、边塞诗派的诗人()5.“温韦”齐名是A、因为他们诗歌的成就相当B、因为他们的词各有千秋C、因为他们的文风相近D、因为他们的诗论观点一致()6.第一个大量创作词的文人是A、白居易B、温庭筠C、刘禹锡D、柳永()7.“花间词派”的鼻祖是A、韦庄B、温庭筠C、冯延巳D、李煜()8.杨万里和范成大属于A、江西诗派B、中兴四大诗人C、江湖诗派D、永嘉四灵()9.“永嘉四灵”生活在A、晚唐五代B、北宋末年C、南宋末年D、北宋中期()10.“晚唐体”的代表诗人是A、杜牧、李商隐B、温庭筠、韦庄C、林逋、寇准D、刘筠、钱惟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盛唐之音的杰出代表无疑是______和______。

2.“牧童驱犊返,”是的诗句。

3.“山随平野尽,”出自的《》一诗4.“星垂平野阔,”出自的《》一诗 5.大历诗坛上以边塞诗著称的诗人是。

6.“张王乐府”是指、两人的乐府诗歌。

7.词史上的“南唐二主”是指、。

8.“小楼昨夜又东风,”是的词句。

9.“江西诗派”的三位代表诗人是、、。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上官体:2、盛唐之音:3、新乐府运动:4、花间词派: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产生的文化背景是什么?2、岑参边塞诗的“奇“表现在哪些方面?唐宋诗词专题参考答案二.填空题1.李白杜甫2.猎马带禽归王绩3.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4.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5.李益6.张籍王建7.李璟李煜8.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9.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名词解释1.初唐诗人上官仪的诗以唱酬、应制为主,以写宫中景物为多,内容贫弱,感情枯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汪元量为宋元之交著名的词人,作了不少抚今追昔、感叹国事的伤乱词,或可当作“词史”来读。

孔凡礼《汪元量事迹纪年》称其词:“凄凉哀怨,令人泣下,乃遗民心声。

”我的答案:2宋·王灼《碧鸡漫志》评晏几道词:“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

”我的答案:3柳永的《鹤冲天》:“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表现了词人以风流才子自负,藐视功名权贵的傲气和倔强,但与当时统治者的道德秩序、价值观念相背离。

我的答案:4宋代统治者政治上采取偃武修文的策略,上层的崇文风气对文人士大夫阶层影响很大。

宋代士人勤于读书,学识广博、学养深厚,多乐此不疲于一盏黄灯、一杯清茗、一卷书册,浸润在书斋化的生活里。

其浓厚的书卷气发显在外,为一种雅而不俗的精神气质和生活品味。

我的答案:5吴文英《疏影》咏梅:“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 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咏昭君出塞有“环佩空归月夜魂”诗句,此二句化用杜诗,意谓梅花是月夜归来的昭君芳魂所化。

我的答案:6李璟《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一“乍”字突出主观的感受;一“皱”字形象生动,具有画面般的视觉效果,一“乍”一“皱”写出了由静而动的变化过程。

风乍起时,晕皱的不只是一池春水,更是主人公的心境我的答案:7乡野田园的十里稻香、一篱槿花、一树午阴或是一塘春水,范成大都闲逸、安乐于其中。

这是他皈依自然,除去尘世牵累,用轻松化解忧愁,从而超脱纷争现实的一种审美方式和解脱方式。

我的答案:晏几道描写恋情的词篇,数量占其词总数的十之七八,其中屡屡写到他与莲、鸿、苹、云四位歌姬的交往,一本《珠玉词》或可当作他的爱情回忆录来读,多以感伤笔调写爱情的聚散悲欢,或追忆旧踪残梦。

我的答案:9苏轼荣辱迭起一生,亦才情雄放一生。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表现了他旷达人生的处事态度。

我的答案:10清·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云:“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

”秦观、晏几道的词都来自一片“伤心”,秦观是历阅华屋山丘的伤心,晏几道则是屡遭失意贬逐的伤心。

我的答案:11周邦彦以羁旅行役词名世,《清真集》中叙写旅况凄凉、宦途奔波之作达四十多首,占全集的四分之一多,他将羁旅行役词推上了艺术的峰巅。

我的答案:范成大号“石湖居士”。

长近30年的仕宦生涯,为人刚正、为政清廉,多有政绩。

然终身情系石湖,晚年退居苏州石湖达十年之久,写了许多表现归居退闲生活的田园诗词。

我的答案:13清·陈廷焯《词坛丛话》云:“宋妇人能词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淑真,次则魏夫人也。

”另外,宋代著名的女词人还有吴淑姬、张玉娘、薛涛等。

这些具有独立人格、卓异才情的知识女性,虽然身处寂寞深闺,却敢于与封建男权社会抗争,她们以一种女性主体的自尊在词中展现真实的自我及内心世界,闪现出“女性意识”觉醒的火花。

我的答案:14辛弃疾好于词中用典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一词,铺陈一连串的历史人物,雄才大略的孙权、横戈跃马的刘裕、草率出兵的刘义隆、壮心犹存的廉颇,借以表达收复中原的雄心和对轻率北伐的忧虑,以及年已老大志事不酬的抑塞,我的答案:王国维《人间词话》云:”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我的答案:16“靖康之难”使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夫丧之后流离失所的战乱生活,这一时期的词个人之哀愁与家国之悲愁糅合一起,如她的后期代表作《永遇乐》(落日熔金)、《声声慢》(寻寻觅觅)等。

我的答案:17吴文英《词源》云:“词以意趣为主”,认为姜夔的《暗香》、《疏影》“此数词皆清空中有意趣,无笔力者未易到。

”我的答案:18蒋捷《秋夜雨》以“听雨”复沓串连,展衍出三个不同阶段的人生遭际:少年歌楼听雨,红烛罗帐,春风骀荡;壮年江舟听雨,孤雁秋风,颠沛流离;老年僧庐听雨,颓颜衰鬓,身心枯槁。

我的答案:19远离市井的传播环境,清雅;中和雅正的文化底蕴,儒雅;饱学才士的创作主体,高雅,如此诸多因素的作用,词至南唐趋雅了。

我的答案:20欧阳修的《浪淘沙》:“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于回环中层层推进,为篇中绝妙之笔。

一片惜花、惜时、惜别的情深情重曲转写出,至情之语也。

可见欧阳修的惜时伤逝于疏放中见沉郁,少了晏殊“富贵气”的闲雅。

我的答案:21现实的残酷使蒋捷饱尝了国耻家辱,内心的忧郁愤懑、强烈的民族感情不能直接表达,只能采用消极的反抗——“义不仕元,遁迹隐居”。

我的答案:22《风流子》(章台路),此词是周邦彦《清真集》开卷第一篇,向被视为压卷之作。

我的答案:23晏几道自然之性未泯,乃“四痴”之人,为人天真、真纯,自当深于情、执于情而痴于情,故能写出“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思远人》)的恋情词。

我的答案:24羁旅行役是唐宋词中的重要题材,可溯源到《诗经》中的《豳风·东山》、《小雅·采薇》等。

我的答案:25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其“锦书”运用典故:唐·房玄龄等《晋书·窦滔妻苏氏传》记载:前秦符坚时,秦州刺使窦滔以罪迁徙流沙,其妻苏蕙思念不已,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以赠,其诗共八百四十字,宛转循环读之,辞甚凄婉。

后因称妻子或情侣所写书信为“锦字”、“锦书”。

我的答案:26清·胡薇元《岁寒居词话》称苏轼词:“慷慨纵横,不可一世,才气俊迈,于绮声家为雄豪一派,世称苏、辛。

”我的答案:以酒宴词曲为媒介,在频繁、亲密的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才华风茂的词人与色艺出众的歌妓“琵琶弦上说相思”(柳永《临江仙》),两相知音、两相倾慕,其爱情被大量地写进词里,形成了唐宋词题材内容的一大特征。

我的答案:28蒋捷的《水龙吟·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开篇“鼓鼙惊破霓裳”,化用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舞”诗句,用唐天宝年安史之乱借指南宋德祐之乱,意谓战鼓声惊破了南宋朝廷的酣歌醉舞。

我的答案:29宋·梅尧臣《林和靖诗集序》称林逋:“若高峰瀑泉,望之可爱,即之愈清。

”其诗多写自然风月、隐逸情趣,清淡高逸如其为人。

我的答案:30《八声甘州》(一叶扁舟轻帆卷)当是柳永晚年宦游之作,仍是一贯作法,将佳人恋情抒入漂泊羁愁,而羁愁更浓更深。

我的答案:宋南渡词人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如张元干、叶梦得、岳飞、文天祥等,他们共同经历了“靖康之难”的历史大变局,感受着、浸润着那苦难时代特有的精神气候,自觉或不自觉地效学东坡体,开辟了南渡新词风。

我的答案:32姜夔字尧章,号白石,诗、词、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

他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行迹近于清客和江湖游士,但其性情高雅、才华绝世,具有飘逸不群的风度和狷洁冷隽的气质,与那些仰人鼻息的食客和依傍权门以拥有厚赀的江湖诗人绝非一类。

我的答案:33南宋词人吴文英号梦窗,有《梦窗词》;周密号草窗,有《草窗词》,两人合称“二窗”。

我的答案:34扎根于农业文化土壤的中华农耕人与自然的亲和感是根深蒂固的,清风明月、鸟鸣鱼跃、山林田园是其心灵深处最为安详的家园。

归耕,成了农耕文化影响下古代文士的“田园情结”,他们为之向往,为之倾心,因此追求和表现田园隐逸之趣,也就成了文坛千古不衰的吟唱。

我的答案:35晏殊《珠玉词》所表现的忧衰惜时,是一种具有普泛意义的生命意识和时间哲理。

我的答案:36歌酒狎妓的游冶、都市风情的游赏,构成了周邦彦世俗享乐生活的主要内容。

我的答案:37同样是遭受仕宦贬谪:少游是“飞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的凄哀;山谷是“醉里簪花倒着冠”(《鹧鸪天》)的疏狂;东坡是“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的旷达。

我的答案:38“自是花中第一流”,出自李清照的《鹧鸪天》词:“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其词吟咏桂花体轻性柔、情疏迹远的品格,用来比喻李清照自己再贴切不过了。

我的答案:39在唐宋词中,“黍离之悲”的主题得到充分展现,它以一种独特的情感思维模式影响着创作主体的题材选择,使词人们写下了大量表现国破家亡、金瓯缺失、忧愤伤时、颠沛流离的爱国词和伤乱词。

我的答案:40晏几道的《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人间词话》称之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一种境界。

我的答案:41吴文英的《扬州慢》:“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结出物是人非、念乱伤离的一怀哀沉。

其词凄楚之音浸入纸背,尤为冷隽沉郁,有人将之比作鲍照的《芜城赋》。

我的答案:42秦观作为个体的心理特质,是一种缺少阳刚之气的柔弱。

他更能自在地承受风花雪月的生命之轻,樽前月下浅唱低吟;当遭受贬谪的挫伤和苦难,承受生命之重时则不堪重负。

我的答案:43蒋捷以词著名于世,与周密、王沂孙、姜夔并称“宋末四大家”。

我的答案:44张昪的《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与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其作法、风格极为酷似,可称怀古览胜的双璧。

我的答案:45辛弃疾的《水龙吟》(更能消几番风雨),托物比兴,寄托遥深,时事之感愤、身世之悲叹暗蕴于伤春宫怨之中,词人摧刚为柔,绮丽其外而沉郁其内,以宛转笔势极顿宕之致,一怀断肠忧思、一腔缠绵忠爱、一襟郁愤不平,尽于字里行间回肠荡气。

我的答案:46苏轼“以诗为词”,以词言志。

我的答案:47温庭筠的《生查子》:“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 以芳草之绿联想佳人罗裙之绿,颇见构思之巧。

婉柔地写出了恋人相别时的缠绵、悱恻和眷恋之情。

我的答案:48晏几道《玉楼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我的答案:49《花间词》是第一部文人词的总集,由后蜀·赵崇祚编选,毛文锡作序。

我的答案:50当儒家“兼济天下”的理想由于现实的原因得不到实现或破灭时,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往往转而向佛道思想去寻求精神的自由和超脱。

所以,他们总是徘徊在庙堂与山林、出世与入世之间,以各种方式追求隐逸。

我的答案:51古代文人羁旅的“悲秋之祖”是屈原,其《九辩》云:“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我的答案:52夏承焘先生认为:苏轼词最可注意的成就在于:“能够极自然地用小词抒写襟抱,把自己平生性格中所禀有的两种不同的特质——用世之志意与旷达之襟怀,作了非常完满的结合融汇。

”(《论苏轼词》我的答案:53秦观词笔致细腻幽微,词风清丽哀婉,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称其词:“直是初日芙蓉,晓风杨柳。

”我的答案:54张先《醉垂鞭》:“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化用唐·李白《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诗意。

我的答案:55《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约为苏轼临离杭州时寄赠参寥之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