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泵与风机的调节与运行

合集下载

泵与风机的运行及调节

泵与风机的运行及调节

《制冷流体机械》 授课:陈礼 余华明 压缩机总述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工作点
4.切削水泵叶轮调节其性能曲线
《制冷流体机械》 授课:陈礼 余华明 压缩机总述
第三节 泵与风机运行故障分析
>泵与风机在运行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问题是水力问题 第二种类型问题是机械问题 第三类问题实际上也是水力问题 3.1泵与风机的振动 振动原因:
《制冷流体机械》 授课:陈礼 余华明 压缩机总述
第三节 泵与风机运行故障分析
3.2噪声
《制冷流体机械》 授课:陈礼 余华明 压缩机总述
第三节 泵与风机运行故障分析
片式和格式消音器
《制冷流体机械》 授课:陈礼 余华明 压缩机总述
第三节 泵与风机运行故障分析
3.3磨损
泵高速运转,若吸入的流体中含有杂质和灰尘颗粒,就会因对叶片 产生高速冲击而造成叶轮和外壳的磨损。 防止或减少磨损的方法:首先是改进除尘器,提高除尘效率,其次 是适当增加叶片厚度,在叶片表面易磨损的部位堆焊硬质合金,把 叶片根部加厚加宽;还可用离子喷焊铁铬硼硅,刷耐磨涂料(如石灰 粉加水玻璃、辉绿岩粉或硅氟酸钠加水玻璃);选择合适的叶型,减 少灰尘的冲击。
《制冷流体机械》 授课:陈礼 余华明 压缩机总述
第四节 离心泵的故障分析
4.1装配问题 机械损坏故障除了由于机械寿命原因之外最主要的是装配问题。有 许多泵通过主轴上的两个螺钉就可确定叶轮的轴向位置。
《制冷流体机械》 授课:陈礼 余华明 压缩机总述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工作点
①同性能(同型号)泵并联工作
《制冷流体机械》 授课:陈礼 余华明 压缩机总述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工作点
②不同性能的泵并联工作

《泵与风机》课件(第6章)

《泵与风机》课件(第6章)
第八章 泵与风机的选型
选型即用户根据使用要求,在泵与风机的已 有系列产品中选择一种合适的泵与风机。选 型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1选定泵与风机的 种类(即型式);2决定它们的大小(即规 格)。此外还需确定其台数、转速以及与之配 套的原动机等。
对泵与风机进行选型,主要的原则是: (1)所选用的泵或风机设计参数应尽可能地靠近它的正常运行工况点,从 而使泵或风机能长期在高效率区运行,以提高设备长期运行的经济件。 (2)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的泵或风机。为此,应在尽可能的情 况下,尽量选择高转速。 (3)运行时安全可靠。对于水泵来说,首先应该考虑设备的抗汽蚀性能。 其次,为保证工作的稳定性尽量不选用具有驼峰形状性能曲线的泵与 风机。如果曲线具有驼峰时,其运行工况也必须处于驼峰的右边,而 且扬程(风压)应低于零流量下的扬程(风压),以利于投入同类设备的 并联运行。 (4)风机噪声要低。 (5)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泵或风机,除上述要求外,还应尽可能满足其他的 要求,如安装位置受限时应考虑体积要小,进出口管路能配合等。 (6)采用的流量、扬程(风压)裕量满足《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的规 定。
二、风机的选型 1.利用风机性能表选择水泵 此方法是在上述程序(1)、(2)、(3)的基础上(即风机 类型已确定了的情况下)进行选择的,其步骤如下: (1)根据计算流量qv和计算全压p,在某一类型的风机 性能中,查找某一规格的风机,使其与性能表中列出的具 有代表性(一般为中间一行)的流量、全压相等或相近。如 果有两种以上规格的风机都能同时满足计算流量和全压, 则优先选用比转速高、结构尺寸小、重量轻的风机,若在 该类型的风机中查找不到合适的规格,则可考虑选定与计 算相近的规格。必要时还可通过变径或变速使之符合要求。 (2)在选定了风机的规格以后,要检查系在系统中的运 行情况,看它在流量、全压变化范围内,风机是否处在高 效区附近工作。如果运行工况点偏离最高效率区,则说明 此风机在系统中运行的经济性不佳,应当考虑重选。

流体机械8-泵与风机的运行调节教材

流体机械8-泵与风机的运行调节教材
曲线变陡 节流损失为△hj=HA-HB
可靠易行,用于中小功率泵
2020/9/25
9
2.入口端节流调节
这种方 法主要用 在风机上, 它是通过 改变入口 挡板开度 来调节流 量。
只用于风机
2020/9/25
10
出口端节流
调节阻力损

ΔH2
入口端节流 调节阻力损

ΔH 1
2020/9/25
11
二、入口导流器调节
流体机械
徐淑琴 东北电力大学
复习
泵与风机的调节与运行
一、泵与风机的联合运行 1、并联运行; 2、串联运行;
二、组合装置工作方式的选择
2020/9/25
2
2020/9/25
3
2020/9/25
4
2020/9/25
5
泵与风机的调节
所谓调节,就是在运行 中按照客观要求,用人为的 方法改变工作点的位置。
25
qVp
qVm
np nm
Hp
Hm
np nm
2
2020/9/25
26
2、变速措施
2020/9/25
27
六、动叶调节
动叶可调轴流泵与风机的工 况调节是在泵与风机转速不变 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动叶片安 装角来改变泵与风机的性能曲 线形状,使工作点位置改变, 从而实现工况调节的。
2020/9/25
对泵与风机进行改造,一个重要方法就是 切割或加长叶轮叶片。
切割叶轮叶片外径将使泵与风机的流量、 扬程(全压)及功率降低;加长叶轮外径 则使流量、扬程(全压)及功率增加。
2020/9/25
33
2020/9/25
34
qV ( D2 )2 qV D2

第六章 泵与风机的调节与运行

第六章  泵与风机的调节与运行

2、偶合器的充液率 通常外特性是指液力偶合器在全 充油量情况下的输出特性曲线。
C V V0
充油量不同时,所有扭矩曲线都 交于 i=1.0这一点。
图6-24 液力偶合器部分充油时外特性
三、液力偶合器传动的功率损失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η= i,那么速比较小的情况下,是否 偶合器的损失较大呢? 设泵轮功率为 PP,涡轮功率为 PT,则
图6-7 叶轮入口速度三角形 图6-7 入口导流器调节性能曲线
由于进口导流叶片既是风机的组成部分,又属于整个管路系 统,因此进口导流器的调节既改变了风机性能曲线,也使管 路性能曲线发生变化。当风机导流叶片角度分别为0o、30o、 60o时,风机的工作点分别为1、2、3。
轴向导流器
径向导流器
三、旁通调节 旁通调节是在泵或风机的出口管路上安装一个带调节阀门的 回流管路2,当需要调节输出流量时,通过改变变回流管路2 上阀门的开度,从输出流体中引出一部分返回到泵与风机入 口,从而在泵与风机运行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输出流量, 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
驼峰状性能曲线与管路性能曲线交点 可能有两个,其中在泵与风机性能曲 线的下降段的交点为稳定工作点。 为什么K点不稳定?
图6-4 泵与风机的不稳定工作区
思考:某台可变速运行的离心泵在转速n0下的运行工况点
为M (qVM,pM ),如下图所示。当降转速后,流量减小到qVA, 试定性确定这时的转速。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调节
所谓调节,就是在运行中按照客观要求,用人为的方法改变 工作点的位置。 方法:分别或同时改变这两条性能曲线使工作点位置改变。 一、节流调节
节流调节是通过改变管路系统调节阀的开度,使管路曲线形 状发生变化来实现工作位置点的改变。节流调节分出口端节 流调节和入口端节流调节两种方法。

流体机械8-泵与风机的运行调节

流体机械8-泵与风机的运行调节

D2 qV qV D2 2 H D2 ( ) H D2 2 p D2 ( ) p D2 3 P D2 ( ) P D2
2015-5-15 37
泵的工作范围
2015-5-15
38
叶轮的切割方式
2015-5-15
39
练习

转速为n1=2900r/min的离心水泵,流量与扬 程性能曲线如图所示,管路性能曲线方程式 3 3 m / s q m / s 为 H 60 9000q 2( q 单位 )。若 V V C V 采用变速调节,离心泵向管路供给的流 量 qV 200m3 / h ,这时转速n2为多少?
28
2015-5-15
29
动叶调节机构
1、动叶调节方式: (1)停机调节方式:在泵与风机停机时, 改变动叶安装角,而在运行中不能调节。 设备造价低,结构较简单,可靠性也高。 (2)运行调节方式:在泵与风机在运行中, 通过传动装置随时改变动叶安装角进行调 节。 2、其传动方式: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 机械式传动装置靠转换器实现转动与移动 转换,液压式靠活塞与伺服油缸之间实现 转动与移动转换。
2015-5-15
40
H ( m)
n1=2900r/min
2 H C 60 9000qV qV 单位m3 / s
120
qV H
80
qV 2 200m / h
3
求n2?
40
0
80
160
240
qV (m 3 / h)
2015-5-15
41
2015-5-15
21
2015-5-15
22
2015-5-15
23
五、变速调节

泵与风机课件(6)--泵与风机的运行

泵与风机课件(6)--泵与风机的运行

是提高扬程,但实际应用中还有安全、经济的作用。 3、串联运行的特点 串联各泵所输送的流量均相等;而 串联后的总扬程为串联各泵所产生的扬程之和。即:
H Hi
i 1 n
(若将H 改为p,则适用于风机) (忽略泄漏流量)
qV qVi
泵串联后的性能曲线的作法:把串联各泵的性能曲线H-qV 上同一流量点的扬程值相加。
四、泵与风机运行工况点变化的影响因素
2、密度变化的影响(设密度下降为原来的一半) p' ' p' 泵的扬程H不变,而 H st H z ↑,其工况点变化如 g 左下图所示; 风机的全压p↓,且pc↓(p、pc 均∝ ),其工况点变化如
右下图所示。
§5 泵与风机的运行
四、泵与风机运行工况点变化的影响因素
§5 泵与风机的运行
§5 泵与风机的运行
§5-2 泵与风机的串联、并联运行 一、泵与风机的串联运行 二、泵与风机的并联运行
§5 泵与风机的运行
一、泵与风机的串联运行 (以泵为例)
1、什么是串联运行 体的运行方式。 2、串联运行的目的 一般来说,泵串联运行的主要目的 前一台泵向后一台泵的入口输送流
§5 泵与风机的运行
一、非变速调节
常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节流调节、离心泵的汽蚀调节、 分流调节、离心式和轴流式风机的前导叶调节、混流式和轴流 式风机的动叶调节等。 H
前提条件: n≡C 实施方法:改变节流部件的开度。 分 类:出口端和进口端节流。 1.出口端节流调节 工作原理: 运行效率:

h
(一)节流调节
§5 泵与风机的运行 5、并联运行时应注意的问题 1 宜适场合:Hc-qV较平坦,H-qV 较陡。 2 安全性:经常并联运行的泵, 应由qVmaxHg(或Hd) 防 止汽蚀;对于离心泵和轴流泵, 应按Pshmax Pgr 驱动电机不

泵与风机的运行与调节

泵与风机的运行与调节

第六章 泵与风机的运行与调节主要内容(一)管网特性及泵与风机运行 (二)泵与风机的联合运行 (三)泵与风机运行工况的控制调节 (四)泵与风机的叶片切割和加长 (五)泵与风机运行中的几个问题(一)管网特性及泵与风机运行 1、管网特性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2、泵与风机的稳定运行1、管网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所谓管网特性,就是管网中的流量Q 与所需要消耗的压头H C 之间的关系。

管网特性主要与哪些因素相关?首先,根据水泵的管网特性方程讨论其影响因素,如P111,图5-1示,列伯努利方程:A-1:2-B :式中H w g 与H w j 为进、出管阻损。

两式相减,并整理后可以得到该水泵管网所需要消耗压头的表达式:式中,管网阻力特性系数:管路的静扬程:H s t 为抛物线的截距,H s t 与流量Q 无关,第二项φ与流量Q 呈平方关系,说明管网特性曲线为二次抛物线,则其管网特性曲线如P112,图5-2中上方的二次曲线。

同理可得风机管网特性曲线。

类似前述E q 的形式(推导略):H H VP VP g w g AAgggg .211222+++=+ρρH H VP VP jw j BBgg gg .222222+++=+ρρQFH V H V H H P P H VV V V H H H H P P PP Hg d lg d l g g gg g g g g g g t s t s w t AB C A B j w g w j g A B C22.2.2222212..122)(2)()2()()2222()(ζλζλρρρρρ∑+∑+=∑+∑+=+∑++-=--++++++-=-=显然,对于风机管网来说,由于空气密度较小,管网特性曲线方程的第一项中,p t 的值很小,可近似忽略不计,说明风机管网特性曲线的截距比水泵小得多,而对于那些从大气吸入和排至大气等情况来说,式中第一项(p B —p A )也近似为零,∴图5-2中下方过原点的二次曲线。

课题六 泵与风机运行

课题六  泵与风机运行

五、轴向推力: 一)轴向推力: 单吸叶轮由于具有 单侧的低压吸人口, 致使叶轮前后盖板 所受压力不相等, 产生一个指向吸人 口方向的轴向推力。 二)危害: 推力会使转子产生轴 向位移,造成叶轮和 泵壳等动、静部件碰 撞、摩擦和磨损;还 会增加轴承负荷;导致发热、振动其甚至损坏。
三)平衡轴向力的措施: 单级泵: 1 ) 采用双吸叶轮 2) 平衡孔
2)双交点型不稳 定工况:
3)交点型不稳定工况: 喘振: 流量周期性的反复在很定性和可 靠性;若有加热气体设备 则烧坏轴承损坏设备。
4)伴有旋转脱流的不稳定工况:
失速现象
A:失速现象:
当风机流量减小至某值,使流体在绕流叶型时,主流 大面积地与叶型背面分离,从而破坏叶型表面原来 的压力分布,导致升力急剧下降,阻力急剧增大, 出现脱流的现象。 危害: 影响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叶片疲劳损坏甚至断 裂。 4、防止泵与风机不稳定工作的措施: 1)装设溢流管或放气阀 2)采用再循环管 3)选用适当的调节方法,规定正确的调节范围。
当负荷低时用单台风机运行,待到单台风机运行 不能满足负荷需要时,再启动第二台进行并联运 行。若发生抢风时,应采用开启排风门、再循环 调节门、,转动动叶等调节方法,增大风机量, 使工作点离开∞字形区域,回到稳定工作区。
二)串联 1、串联:流体依次顺序地通过两台或两台以 上的泵与风机向管道系统输送流体的运行方式 称串联。
2、特点: ①没有额外的节流损失,可以在相当宽的范围内使调 节后泵与风机仍保持较高的效率,所以它有很高的调 节经济性。 ②调节范围比较大,可以进行高于额定值的流量调节。
3、应用:轴流式送引风机,混流式循环水泵。
三、 泵与风机的联合工作 一)并联 1、并联: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泵与风机同时向一 条管道输送流体的运行方式,称为并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泵与风机的调节与运行
第一节 管路性能曲线和泵与风机工作点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调节 第四节 液力偶合器 第五节 泵与风机的联合运行 第六节 泵与风机的启动、运行和维护 第七节 泵与风机的不稳定工况
第一节 管路性能曲线和泵与风机的工作点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只能说明泵与风机自身的性能,但泵与 风机在管路中工作时,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性能,而且还取决 于管路系统的性能,即管路特性曲线。由这两条曲线的交点来 决定泵与风机在管路系统中的运行工况。 一、管路性能曲线 管路性能曲线就是流体在管路系统中通过的 流量与所需要的能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驼峰状性能曲线与管路性能曲线交点 可能有两个,其中在泵与风机性能曲 线的下降段的交点为稳定工作点。 为什么K点不稳定?
图6-4 泵与风机的不稳定工作区
思考:某台可变速运行的离心泵在转速n0下的运行工况点
为M (qVM,pM ),如下图所示。当降转速后,流量减小到qVA, 试定性确定这时的转速。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调节
一、液力偶合器传动原理
循环圆:泵轮与涡轮所组成的轴面腔室; 勺管:可以在旋转内套与涡轮间的腔室中移动,以调节循环 圆内的工作油量。
由动量矩方程得泵轮作 用于工作油的力矩为:
M po qV (v2uP r2 v1uP r1 )
工作油作用于涡轮上的 力矩为:
M oT qV (v1uT r2 v2uT r1 )
qV 2 qV 1 H 2 H1 ( n2 900 qV 1 0.91875 qV 1 ( L / s) n1 960 n2 2 900 2 ) H1 ( ) 0.86410 H1 n1 960
(3)作H2-qv2性能曲线,得交点B,求得流量减少16.3%。
【例6-2】某水泵在转速为n1= 1450r/min时的性能曲线和管路 性能曲线如图所示,若把流量调 节为qv=8m3/h,比较采用节流调 节和变速调节各自所消耗的功率。 假定泵原来效率为65%,节流调 节后效率为63%。
第五节 泵与风机的联合运行
一、并联运行 并联运行就是两台或两台以上泵或风机同时向同一管路系统输 送流体的工作方式。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泵或风机的流量。
1、相同性能的泵并联运行 特点:各时总流量等于 每台泵流量之和,即qVA=2qVB, 而HA=HB。
的节流损失上。 应用在离心泵,调节简单可靠。
2、入口端节流调节 主要用于风机上,它是通过改 变入口挡板开度来调节流量。 △H1< △H2, 入口挡板调节比 出口节流调节损失小,运行经济 性要好一些。 但是,对于水泵来说,不可采 用入口端节流调节。
二、入口导流器调节 入口导流器调节是离心风机广泛采用的一种调节方式,通 过改变入口导流器的装置角使风机性能曲线改变来实现调节。 导流器全开时,导流器的叶片角为0o,气流沿径向进入叶轮。
p p H Hp hw g p ( p p) ghw
hw KqV
2
管路性能曲线表明:对一定的管路系 统来说,通过的流量越多,需要外界 提供的能量越大;管路性能曲线的形 状、位置取决于管路装置、流体性质 和流动阻力。
图6-1 管路性能曲线
二、泵或风机的工作点 如果将其一转速下泵或风机性能 曲线和管路性能曲线按同一比例 绘于同一坐标图上,则两条曲线 相交于M点,即工作点。
应用:锅炉给水泵为防 止在小流量区可能发生 汽蚀二设置再循环管路, 进行旁通调节。
图6-10 旁通调节 1-压力管路;2-回流管路
四、动叶调节
动叶调节是在泵与风机转速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动叶片 安装角βb来改变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形状、使工作点位置改 变,从而实现工况调节的。
b i
图6-33 两台相同性能泵并联运行
(2)并联时每台泵的流量比 它单独运行时的流量减少了, 即qVB<qVC; (3)总扬程比单独运行时扬 程提高了,即HA>HC。 (4)对于经常处于并联运行 的泵,为提高其运行的经济性, 应按 ? 点选择泵。 B点
所谓调节,就是在运行中按照客观要求,用人为的方法改变 工作点的位置。 方法:分别或同时改变这两条性能曲线使工作点位置改变。 一、节流调节
节流调节是通过改变管路系统调节阀的开度,使管路曲线形 状发生变化来实现工作位置点的改变。节流调节分出口端节 流调节和入口端节流调节两种方法。
1、出口端节流调节
多余的能量△H完全消耗在调节阀
偶合器的效率η为:

M T T nT nP M PP
设泵轮与涡轮的速比为 i,则
i nT nP
结论:忽略各种损失的情况下,液力偶合器的传动效率等于 传动的速比。
速比与滑差率 s 有下列关系: nP nT i 1 1 s nP 液力偶合器的速比一般为0.97~0.98,滑差一般为0.02~0.03。
(3)i<2/3时,虽然传动效率随 i 的降低而下降,但损失功率
小于2/3处,原因是泵与风机功率与转速成3次方关系。
四、液力偶合器的特点
1、可以实现无级变速 液力偶合器的调速范围为 i=0.2~0.98,实际运行中当 i<0.4时常出现不稳定状况。 2、可以满足锅炉点火工况要求 锅炉点火时,要求给水量较小。 3、可以空载启动,离合方便 利用液力偶合器的充、放油,可实现无油空载启动原 动机。 4、可以隔离振动 泵轮与涡轮无机械连接。 5、对动力过载起保护作用 动力过载时可有效保护原动机。 6、液力偶合器运转时,有一定功率损失 最大功率损失处速比为 i=2/3。
液力偶合器的外特性
(2)液力偶合器的效率η随着速 比 i 的增加而直线上升。 当效率高达A点(i=0.985)后,效 率曲线急剧下降到C点(i=0.99)
(3)设计工况点,液力偶合器应 具有尽可能大的扭矩,亦就是尽 可能大的力矩系数λ P。
图6-22 液力偶合器的外特性
(4)i=0 时,扭矩应尽可能地小。它意味着防护性能好、 脱离性能好,因空转而损失的发热少。
六、变速调节 1、变速调节原理及节能效果 A点轴功率
PA gqV 1H A / gqV 1 ( H B H ) /
1 gqV 1 ( H B H ) gqV 1 ( H B H )( 1)

B点轴功率
PB gqV 1H B /
1 gqV 1H B gqV 1 H B ( 1)
2、偶合器的充液率 通常外特性是指液力偶合器在全 充油量情况下的输出特性曲线。
C V V0
充油量不同时,所有扭矩曲线都 交于 i=1.0这一点。
图6-24 液力偶合器部分充油时外特性
三、液力偶合器传动的功率损失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η= i,那么速比较小的情况下,是否 偶合器的损失较大呢? 设泵轮功率为 PP,涡轮功率为 PT,则
1、偶合器的外特性:是在泵轮转速nP、工作油密度ρ及运动粘 性系数γ不变的条件下,泵轮力矩MP(MT)、效率η与速比 i 的 函数关系。
(1)扭拒MP(MT)随速比的增 加而降低。 i=1 即 nP=nT,扭拒为零; i=0 即 nT=0时,扭拒MP(MT)达 到最大;制动工况,制动扭拒。
图6-22
PP PT / PT / i
根据比例定律,得
PT n ( T )3 PT 0 nT 0
下标0表示最高效率点
nT nP 3 i 3 PT ( ) PT 0 ( ) PT 0 nP nT 0 i0
代入,得
i2 PP 3 P T0 i0
PT 因为 i PP
P PP P T
解: PA gqV H 1.29(kW ) 1000 1
PA1
gqV 1H1 1.38(kW ) 1000 2
gqV 2 H 2 PA2 0.64(kW ) 1000 1
第四节 液力偶合器
液力偶合器又称液力联轴器,主要由泵轮、涡轮、旋转内套、 勺管等组成;一般泵轮与涡轮叶片数差1~4片。
偶合器传动损失的功率为
所以
i 2 i3 P PP PT 3 PT 0 i0
为求出偶合器最大传动功率损失,对上式求导
d (P) 2i 3i 2 PT 0 0 3 di i0
解得 i=0及 i=2/3。 结论:(1)i=0,制动工况,涡轮静止; (2)i=2/3,功率损失最大值时的速比。
说明: (1)采用汽蚀调节对泵的通流部件损坏并不十分严重,而 可使泵自动调节流量,减少运行人员,降低水泵耗电约 30%~40%; (2)在中小型发电厂的凝结水泵上被广泛采用,大型电厂 设备安全性非常重要,一般不采用汽蚀调节; (3)实际工作中,必须比较采用汽蚀调节的经济效益,以 及由于汽蚀所增加的检修工作量的相关问题; (4)汽蚀泵的叶轮采用抗汽蚀材料。
图6-2 泵的工作点
M点为能量供需平衡点。 A点:HA>HA′,多余的能量必使 管内流体加速,流量增大,直到 移至M点。 B点:HB<HB′,能量供不应求, 使流量减少,工作点向M点移动。
图6-2 泵的工作点
因为真正克服管路阻力的只是 全压中的静压部分,所以有时 风机还用静压工作点N。
图6-3 风机的工作点
tg 1
vm v1u v2u u 2
改变叶片安装角βb ,冲角i和β∞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使扬程 (全压)、流量发生变化,以达到工况调节的目的。
图6-11 动叶可调轴流泵性能曲线
固6-14 动叶可调轴流风机与入口导流器调节的离心 风机性能曲线比较
五、液位调节(汽蚀调节) 液位调节就是利用水泵系统中吸水箱内水位的升降来调节流 量。由于泵入口液柱(压力)降低,泵内发生汽蚀,使水泵 性能曲线突然下降。不同液位高度相应的汽蚀性能曲线与管 路性能曲线交点即为一系列工作点。
图6-21 液力偶合器速度三角形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泵轮与涡轮之间的轴向间隙无叶片,所 以无粘性流体在旋转方向上的动量矩不变,即 rvu=常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