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立论陈词
德才兼备演讲稿

德才兼备演讲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德才兼备》。
德才兼备,是指一个人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品德,还要拥有出色的才能和能力。
德才兼备,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目标。
它既是我们个人成长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首先,德才并重是个人成长的基石。
在追求德才兼备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品德。
品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个人形象的基础。
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才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需要我们从小做起,时刻保持谦虚、宽容、正直、诚实等美德。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德才并重,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能够更好地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德才兼备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个人的品德和才能不仅关乎个人的成功和幸福,也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稳定。
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网络,每个人都是这个网络中的一部分。
只有每个人都能够以德才兼备来推动社会的进步,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拥有良好的品德,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建立起互信和合作的关系;而拥有出色的才能,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智慧和创新,推动社会的发展。
只有兼备德才的人才能够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为社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德才兼备不仅是对个人的要求,也是对学校教育的要求。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在学校里注重培养自己的品德和才能。
学校是我们学习知识和塑造品格的地方,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在学校里,我们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
学校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重视品德教育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才能和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追求德才兼备。
“才重于德”四辩辩词[共5篇]
![“才重于德”四辩辩词[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cb37b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5.png)
“才重于德”四辩辩词[共5篇]第一篇:“才重于德”四辩辩词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各位辩友,大家早上好!我们来回顾一下对方的立论,对方一直在强调一个人虽然很有才,但他不一定有好的品德,所以德比才更重要。
但是我方不同意该观点,我们还是坚持认为:社会、企业的发展,应该以才为先、以才为重,先选才、再选德!针对对方提出的观点,我方将从三个方面反驳:首先,才比德更量化、更具体化。
以我公司竞聘流程为例,当两个人竞聘一个职位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他们的能力高低,来选择用谁、不用谁;而无法比较谁德高、谁德低,来决定去留。
对面的同事们,你们每月都需完成绩效考核,在绩效考核中,你们是如何展现自己的价值呢?难道都不用量化指标给上级领导汇报工作,而是告诉他,你这个月道德水平显著提高吗?其次,能力和品德永远是两码事,有品德不一定有能力。
对方辩友一直在感情失控当中,试图把我们推向“有才无德”的深渊,但事实上,我希望我们大家可以理智一点,把能力和道德分清楚。
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要先看才能,有人说“我们选人才先德后才”,但是我想问问他,你选的员工固然为人忠厚,但是有品德不一定有能力,很多所谓“忠厚老实”的员工,品德高尚但是长期碌碌无为,没有创造任何显著的业绩。
所以,无论政府也好、企业也好,选拔人才要“唯才是举”,管理人才要靠法规准则,而不能依靠道德。
最后,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而德不是。
回顾历史长河,我们可以看到,每每在社会发展的转折点,对人类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伟人,无疑不是凭借才能出众而流芳千古。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乔布斯创造了iPhone……而我们中国移动也是人才济济,用科学技术、用文化知识,践行着“创无线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的使命,愿我们从此不再空谈道德高尚误国,用勇于实干奉献兴邦!第二篇:辩论赛四辩辩词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大家晚上好!互联网交流难道真的忽略了人面交流吗?不,今天大家都在家或者寝室上网,难道能凭此论断说我从此不与人当面交流了嘛?我一样和身边的同学,朋友直面交往,但同时我也会在互联网上和全国各地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交往。
发言稿格式德才兼备

发言稿格式德才兼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分享关于“德才兼备”的主题。
在当今社会,德才兼备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一
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德”的重要性。
德,指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它包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等基本的道德规范。
一个具有
高尚品德的人,能够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德的培养,需要我们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断自我反
省和自我提升。
接着,我们来谈谈“才”。
才,指的是个人的才能和知识水平。
在知
识爆炸的时代,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每个人都应该努力的方向。
才的培养,需要我们有持续学习的
态度,不断探索和创新,勇于面对挑战。
德才兼备,意味着一个人既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又要有扎实的专业
知识和技能。
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个德才兼备的人,能够
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要达到德才兼备并非易事。
它需要我们付出持续的努力和不懈
的追求。
我们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提升自己
的道德水平;同时,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最后,我想以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发言:“德才兼备,是我们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
谢谢大家!。
企业用人以德为先立论陈词

企业用人以德为先立论陈词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尊敬的评委、主席、对方辩友和各位观众,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对方辩友一起探讨企业用人这个话题。
我方观点认为:企业用人当以德为先。
我们先来明晰几个概念。
第一,何为企业企业是具备一定法律资格的从事经济活动,以盈利为目的,谋求长远发展的团体组织形式。
第二,何为用人用人是企业长期发展中对人才的需求过程。
第三,德、才、先如何理解,这三个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明确定义,德即道德、品行,才指的是才能。
先,则指的是时间或次序在前。
今天我们讨论的“为先”,表达的是基础、是前提、是根本,我方观点就是强调德的重要性。
进一步解释辩题,我方认为企业用人应当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我们不否认企业在用人时应考虑才,但更重视的应该是德,原因如下。
首先,德是才的根本和前提。
俗话说先做人后做事,做人是做事的基础,伊利集团有个口号“先做伊犁人,后做伊利事;欲出好产品,先塑好人品”。
小到个人,无德则无法立足于社会。
大到国家,无德则无法跻身于世界。
再到企业,无德则无法久立于商场。
其次,德是才的方向和统帅,未必才高就一定能发挥出来,才需要德来指明方向。
《资治通鉴》里面说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才靠德来统帅,靠德来发挥,就如一把好刀可以切菜也可以杀人。
那么企业在用人中如何考虑德的标准呢,主要是看人对企业的忠诚度;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否愿意担负重任,是否愿意为企业付出,像我们集团提出“人水和谐,服务社会”的企业宗旨,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正确的价值方向。
当然,企业的价值体现也会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想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换而言之,即重视的是德的体现。
德高则企业形象佳,企业形象佳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然后企业长远发展。
所以我方认为企业用人以德为先。
谢谢大家!攻辩小结:谢谢主席下面由我来做我方攻辩小结。
演讲稿:以德为先德才兼备

演讲稿: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第一篇:演讲稿: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企业理念是企业整体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是企业在组织和谋划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指导思想的行为准则。
没有企业理念就没有自觉经营。
就如在漆黑的夜中,不辨方向,不知所从。
即使陷进泥沼之中也无力自拔。
我们今天倡导“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企业理念,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理解。
一:德,既品德的修养,包括为人正直、善良、诚恳,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
对于“德”,我们新时代的员工应赋予新的意义,它应该指责任心、上进心、事业心,把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小团队中有凝聚力,宽广的胸怀与气度,勇于承担责任,肯定他人成绩,服从组织,对公司忠诚等。
作为企业管理者就要具备强烈的使命感,要对工作充满热情,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凡事要从全局考虑、不打自己的小九九,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与能力,克服一些不良习气,付出比普通员工多得多的努力、汗水和心血,这样才能逐步提升自己,适应公司的发展趋势,承担更大更重的责任。
也只有这样,企业管理者才能带动和鼓舞全体员工的士气,更出色地做好工作而赢取利润;同时,也促进普通员工提升自己的素养,努力做到德才兼备。
二:才,即知识和才能。
关于二十世纪的新型人才它还应该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用新的思维方法分析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没有创新思维对事物的发展就不具备充分的观察力分析和判断,就无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
其次还要具备创新能力,立足本职工作,利用自己所学,提出自己的小发明、小创意,为公司节约能源,提高工作效率。
三:德才兼备,以徳为先,在德与才的关系上,我们应坚持两面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重德又重才,不片面强调,又坚持以德为先,而非等量齐观。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为导向,才是基础,德靠才发挥,才靠德统帅。
《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堪称千古歼雄。
有识才之目,用才之术,容才之胸。
比如,关云长降汉不降曹,容之;过五关斩六将,容之。
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 四辩稿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四辩稿总结陈词谢谢主席,谢谢评委,现场的各位观众再次问候大家。
都知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让我们一起跳出激烈的争辩,允许我作为最后一个节辨的辩手为大家理性客观的分析今天的辩题。
开门见山,基正则论立。
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德才孰为先。
德与才何者在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中起贯彻始终的重要作用。
而对方辩友却一再强调当今社会的选材在实际操作中是以才为先。
那我就想请问了,当今的标准就一定是完美无缺的真理了吗,现实存在的就一不需完善改革了吗,那么按照对方辨友的逻辑,存在的就不需要改革发展了吗,那是不是要告诉我们原始社会的就是最好的呢,举个例子来说,台湾现下仍未回归,就能证明分裂是正确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当下各大公司面试越来越重视考验德的方法。
对德的考验虽仍在探索中前进,但这是无法掩盖其重要性的~道路的曲折无法掩盖前途的光明。
因此,对方辩友的论述无法成立。
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德是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精神动力,德在方向上的导向决定作用。
而对方辩友刚刚的滔滔雄辩无非是告诉我只有以才为先才能创造经济价值。
我们可以理解为才是一种力量,但是劲儿往哪处使是由德来决定的啊。
而且,德作为精神动力,作为才发挥所需的动力,德的高低决定了才发挥的力度。
社会财富是德与才共同作用所创造的。
德的价值无论在精神财富还是物质财富的创造上都不容忽视。
由此可见,以德为先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啊。
最后,我不得不阐述的是,对方辩友今天搬出社会现实告诉我当今是缺才。
我首先要指出的是当今社会由于对诚信之德,集体主义之德的忽视,导致假冒伪劣屡禁不止,高才低素质的伪人才层出不穷。
面对这种种,还如何仅仅说社会缺才呢,再次,我还要强调的是我们今天比较着两者是价值取向上的比较。
以德为先还是以才为先所折射的是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
而当今,我们可以看到。
对八荣八耻的提倡,胡总书记“以德为先”的明确提出,体现对德的重视成为国家长足发展的根基和保障。
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无法忽视德这一重要的精神支柱。
【议论文】议论文两篇 德才兼备

【议论文】议论文两篇德才兼备议论文一:德才兼备才是成功的关键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成功的定义和认识越来越清晰,成功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财富和地位的奋斗,它还有着更加深刻的内涵和含义。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成功的内涵就是德才兼备,即在品德和能力两方面都拥有高度的素质和能力。
在我看来,德才兼备才是成功的关键。
首先,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更加成功。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拥有专业的技能和优秀品德的人才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肯定,这些人拥有优秀的品格,不仅仅可以无私奉献,更能够抵御诱惑,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充分发挥,创造出更加优秀的成绩和事业。
只有德才兼备,才能进入社会竞争的领先位置,担任更大的责任和职位。
其次,德才兼备的人还能够保持自身的自律和积极性。
在工作和生活中,拥有德才兼备的人不仅具备了高超的专业技能,更能够在精神和体力上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提升。
在他们的日常事务中,能够更加聚焦于实际劳动的时间和精力,令个人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同时精神状态也会更加舒畅自如。
最后,德才兼备的人也可以在道德层面上做到无愧于心。
无论是在工作、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中,只要持有良好的品德,便会更加容易得到同事、朋友及家人的信任和尊重。
在社会道德的约束和要求下,德才兼备的成功者也能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共同帮助社会创造更加和谐的发展环境。
此外,近年来,社会对于德才兼备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对于企业来说,拥有高度重视品德、涵盖了专业技能,并加入了团队凝聚和协作的人才才能够让企业做出更为优秀的成绩。
对于社会而言,德才兼备的人才在企业、政府及公共利益等不同方面都能够有更好的复合能力。
总之,德才兼备应该是人们追求成功的核心和目标。
无论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应该注重品德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深度和广度,提升综合素质,让自己成为更为优秀的人才。
成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定义。
有的人认为成功就是赚到足够多的钱,有的人认为成功就是走上社会的顶峰,有的人认为成功就是幸福的生活……不论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我们都不能忽视德才兼备在成功之路上的重要性。
道德比才能更重要辩论词

道德比才能更重要辩论词理论一:“以德为先”,是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用人标准的本质和核心,是选人用人的根本所在。
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对德与才有精辟的论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他给圣人、君子、小人下定义:德才兼备是圣人,德才全无是愚人,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
司马光这一论述是有针对性而发的,他提出的选材标准是:不能得到圣人,就得君子,君子得不到,就要愚人也不会要小人。
无才无德——废品有德无才——次品有才无德——危险品有德有才——正品三:苏格拉底: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
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
四: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五:康熙: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六:约翰生:美德是智力最高的证明。
事例:一:北大教授的桃色丑闻2022年四月,北大教授王学明指控高中情人小丽勒索20万。
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一件学界丑闻。
王学明事前承诺帮助小丽上北大,小丽和其好了两年。
评论:堂堂北大教授,利用特殊的身份欺骗少女。
开始时的那种信誓旦旦变为事后的反目之举。
学识和气度,道德和良心哪里去了?问题:作为历史百年学府的北大,其教授不可谓没有智慧与才学,可是其行径这么令人发指,不知道对方想到了什么?二:小悦悦事件2022年10月13日,两分钟时间,两辆车碾压。
十八个路人漠然对之,冷眼离去。
最后一位拾荒的阿姨施以援手。
评论:这起本来可以是一场和死神的争夺天使生命的爱心赛跑。
落得悲剧,刺痛了谁麻木的心灵?难道我们的道德良心要靠最底层人的坚守来刺醒吗?,过不了几天人们便会忘记小悦悦,忘记我们的道德苦痛。
“时光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
而这种悲剧,还会上演到几时?问题:来往的路人麻木的心灵难道是才智可以解决的?那么多的人,有智慧的人肯定存在吧?为何会落得这般结果?三:劣质奶粉、\苏丹红“瘦肉精”等等事件“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古训,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归结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士之道,以德为先”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是正方第一辩手:*****。
古人云: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
承袭先贤之圣见,正视当今用人之利弊,因此我方认为德才兼备当以德为先。
德,即品德和修养,包括为人正直、善良、诚恳,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儒,佛,道三家根据各自的社会理想和人生抱负提出了他们各自的理想人格,儒家的君子之风,佛家的四大皆空和戒,定,慧三学以及道家的无为而治,这些理想人格都闪烁着德之光芒。
才,即知识和才能,我们要看清楚它的本质,它是一把双刃剑,发挥好了是第一生产力,发挥不好就是第一破坏力!对方辩友,你是用你的智慧去核能发电还是制造哥斯拉,是去瑞星杀毒还是黑客帝国,是去中信理财还是去偷税漏税?决定的关键靠什么,靠的就是道德观!若想要将才能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一定要靠德的指挥!
德为才帅。
即德决定了才的发挥,决定了为善为恶。
一个人,只有以高尚的道德作动力,才会将他的聪明才智转化为对祖国和人民有用的财富,而一个没有高尚道德的人,即使再聪明,又能为祖国和人民做些什么呢?回想过去,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李四光等一大批具有崇高爱国热情的科学家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投身祖国的怀抱,用自己的智慧改变着祖国的贫穷和落后,然而又有多少人,迷恋国外的优厚待遇,那么这些人有再多的才能又有何用呢?道德建设的好坏,体现着一个国家民众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亡胜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然而如果没有优秀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
因此,我国历来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
我国先后五次修改教育方针,但每次都把德育放在首位,从“五讲四美三热爱”“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江总书记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加强道德建设,倡导良好社会风尚,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
一个国家,因为有了有德之才而兴,一个民族,因为有了有德之才而旺!
以德为先是古今中外之定理。
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以德治国”,无论做何事需要招贤纳才,都讲究“德才兼备”,是以德为先!从小学到大学,都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也是以“德”为先!从公务员条例到公务员法,都强调对公务员“德、能、勤、绩、廉”的考察,还是以“德”为先!以德为先是造就高材精英之根本。
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道德、健康和知识,而其中道德犹为重要,位居人的核心竞争力之首。
道德,是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它决定人生的方向,方向一错,全盘皆输。
综上所述,德是才的先导,为才能的发挥指引正确方向。
因此,我方一致认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