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坝

合集下载

第二章重力坝

第二章重力坝

第二章岩基上的重力坝教学要求:掌握重力坝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点,了解重力坝的分类;掌握作用在重力坝上荷载的种类和计算方法(特别是自重、水压力、扬压力、浪压力),掌握重力坝的荷载组合类型和方法;掌握坝体稳定及强度分析方法和控制标准;掌握非溢流重力坝剖面拟定方法;掌握溢流重力坝剖面设计、孔口拟定、消能设计方法,掌握岩石地基的处理措施;了解重力坝材料、构造和混凝土分区的依据。

第一节概述重力坝是一种古老而又应用广泛的坝型,它因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力维持稳定而得名.通常修建在岩基上,用混凝土或浆砌石筑成。

坝轴线一般为直线,垂直坝轴线方向设有永久性横缝,将坝体分为若干个独立坝段,以适应温度变化和地基不均匀沉陷,坝的横剖面基本上是上游近于铅直的三角形。

如图2-1所示.一、重力坝的工作原理及特点重力坝的工作原理是在水压力及其他荷载的作用下,主要依靠坝体自身重量在滑动面上产生的抗滑力来满足稳定要求;同时也依靠坝体自重在水平截面上产生的压应力来抵消由于水压力所引起的拉应力,以满足强度要求。

与其他坝型比较,其主要特点有:⑴ 结构作用明确,设计方法简便.重力坝沿坝轴线用横缝将坝体分成若干个坝段,各坝段独立工作,结构作用明确,稳定和应力计算都比较简单。

⑵泄洪和施工导流比较容易解决。

重力坝的断面大,筑坝材料抗冲刷能力强,适用于在坝顶溢流和坝身设置泄水孔。

在施工期可以利用坝体或底孔导流。

枢纽布置方便紧凑,一般不需要另设河岸溢洪道或泄洪隧洞。

在意外的情况下,即使从坝顶少量过水,一般也不会招致坝体失事,这是重力坝最大的优点。

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安全可靠。

坝体放样、立模、混凝土浇筑和振捣都比较方便,有利于机械化施工.而且由于剖面尺寸大,筑坝材料强度高,耐久性好,因此抵抗水的渗透、冲刷,以及地震和战争破坏的能力都比较强,安全性较高。

⑷对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强.地形条件对重力坝的影响不大,几乎任何形状的河谷均可修建重力坝。

由于坝体作用于地基面上的压应力不高,所以对地质条件的要求也较低。

重力坝名词解释

重力坝名词解释

重力坝名词解释
重力坝是一种大坝结构,主要依靠自身重力稳定,通常采用大块混凝土或砖石等材料建造而成。

重力坝常用于防洪、发电、灌溉等水利工程,具有结构简单、建造成本低、抗震性能好等优点。

以下是重力坝相关术语的解释:
1. 坝顶:重力坝的最高点,一般用来储存水库的水位。

2. 坝体:重力坝的主要承重部分,由混凝土或砖石等材料构成。

3. 溢洪道:重力坝的泄洪通道,通常位于坝体的两侧。

4. 下游坝脚:重力坝下游的坝底部分,通常需要加强防冲刷措施。

5. 上游坝脚:重力坝上游的坝底部分,通常需要加固防止滑坡。

6. 导流洞:重力坝建造过程中用来导流的洞口,通常会在坝体内部打通。

7. 坝顶道路:重力坝顶部的道路,用于维护和巡查。

8. 坝体检测设备:用于监测重力坝变形、渗漏等情况的设备,包括测斜仪、倾斜计等。

- 1 -。

第四章重力坝

第四章重力坝
基本剖面拟定后,要进一步根据作用 在坝体上的全部荷载(如静水压力、浪 压力等)以及运用条件,如防浪墙布置、 坝顶设备布置、交通需要、施工和检修 要求等,对基本剖面进行修改成为实用 剖面。
1、坝顶宽度

为了满足运用、施工和交通的需要, 坝顶必须有一定的宽度。当有交通 要求时,应按交通要求布置。 一般情况坝顶宽度可采用坝高的 8~10%,且不小于3m。 碾压混凝土坝坝顶宽不小于5m; 当坝顶布置移动式启闭机时,坝顶 宽度要满足安装门机轨道的要求。
2、坝顶布置




坝顶结构布置的原则是安全、经济、合理、实 用。有下列型式: ①坝顶部分伸向上游; ②坝顶部分伸向下游,并做成拱桥或桥梁结构 型式; ③坝顶建成矩形实体结构,必要时为移动式闸 门启闭机铺设隐型轨道。 坝顶排水一般都排向上游。坝顶常设防浪墙, 高度一般为1.2m,厚度应能抵抗波浪及漂浮物 的冲击,与坝体牢固地连在一起,防浪墙在坝 体分缝处也留伸缩缝,缝内设止水。
堰顶设有闸门
当堰顶设有闸门时,闸门顶高程虽 高于水库正常蓄水位,但堰顶高程较低, 可利用闸门不同开启度调节库内水位和 下泄流量,减少上游淹没损失和非溢流 坝的高度及坝体的工程量。 与深孔闸门比较,堰顶闸门承受的 水头较小,其孔口尺寸较大,由于闸门 安装在堰顶,操作、检修均比深孔闸门 方便。在大、中型水库工程中得到广泛 的应用。
重力坝的特点





1、便于泄洪和施工导流容易。重力坝所用的材料抗冲能力强,剖面尺 寸较大,适于坝顶溢流和在坝身设置泄水孔,施工期可以利用坝体分期 导流。 2、混凝土重力需要温控散热措施。重力坝体积大,水泥用量多,水泥 水化热量大,需要温控散热措施,否则会产生温度裂缝,影响坝体的整 体性、耐久性及外观等。 3、材料的强度不能充分发挥。重力坝材料的允许压应力相对较大,而 坝体内部和上部的实际应力较小,因此坝体不同区域应采用不同强度等 级和耐久性要求的材料。 4、受扬压力影响大。重力坝的坝体和坝基有一定的透水性,在较大的 水头差作用下,产生渗透压力。渗透压力和浮托力合称扬压力,它会减 轻坝体的有效重量,对坝体的稳定不利,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小扬压 力。 5、对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好。几乎任何形状的河谷断面都可修建重 力坝,重力坝对坝基地质条件的要求虽然比土石坝高,但由于横缝的存 在,能很好地适应各种非均质的地基,无重大缺陷的一般强度的岩基均 能满足建坝要求。

重力坝知识点总结

重力坝知识点总结

重力坝知识点总结一、重力坝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特点和用途,重力坝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重力坝类型包括:1. 混凝土重力坝:这是最常见的重力坝类型,由混凝土块构成,能够承受水压力并抵抗地震力。

混凝土重力坝通常用于大型水利工程中,如水电站和灌溉工程。

2. 石块重力坝:这种重力坝由大块石头或石块构成,通过石块之间的摩擦力和重力来抵抗水压力。

石块重力坝通常用于较小规模的水利工程和防洪工程中。

3. 土坝:土坝是一种以土壤和岩石为主要材料构成的重力坝,具有一定的柔性和可塑性,能够适应地基变形和水压力的影响。

土坝常用于较低的水位和较小规模的水利工程中。

二、重力坝的结构特点1. 基础结构:重力坝的基础结构通常由混凝土块或大块石头构成,能够承受来自坝体的重力和水压力。

合理的基础结构设计是重力坝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

2. 坝体结构:重力坝的坝体由混凝土或石块构成,以抵御水压力和抗震力。

坝体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对重力坝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3. 泄洪设施:重力坝通常需要配备泄洪设施,用于调节坝体和下游水位,保护坝体和下游地区免受洪水侵袭。

4. 式样结构:重力坝的式样结构包括坝头、坝身和坝尾三个部分,其中坝头通常设有溢流坝段,坝身是坝的主体部分,坝尾则通常设有泄洪设施。

5. 加强结构:为了提高重力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常需要在坝体和基础结构中设置加强措施,如锚杆、钢筋混凝土板等。

三、重力坝的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重力坝的设计必须以安全为首要考虑,保证其在水压力和地震力的作用下不发生破坏和滑坡。

2. 稳定性原则:重力坝的设计必须保证其稳定性,不受地基沉降和水压力的影响,能够长期安全运行。

3. 经济性原则:重力坝的设计必须兼顾成本和效益,尽可能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4. 耐久性原则:重力坝的设计必须考虑其耐久性,能够在长期使用和恶劣环境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结构性能。

5. 灵活性原则:重力坝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地基变形和水位变化的影响,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

重力坝介绍与简介

重力坝介绍与简介

第一节 概
复习思考题

1、重力坝的优缺点有哪些? 2、重力坝如何分类?
第一节 概
四、重力坝的组成与布置

节省工程量
重力坝坝址一般选在狭窄河谷
为了布置河床式溢洪道、坝后式水电站厂房和通航船闸, 有时也选择在比较宽的河谷建坝(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 因坝体重量大,水平水压力大。一般应修建岩石地基上,
地质条件好:基岩坚硬、完整
抗渗性能好 无难于处理的断层 重力坝的坝轴线一般采用直线布置,与河流流向垂直 避免不良的受力条件

第一节 概

二、工作特点(重点掌握内容)
(1)重力坝可采用河床式溢洪道 (2)设计、施工都比较简单 (3)抵御特殊灾害(地震、恐怖袭击)能力比强 有关数据统计,各种坝型中,重力坝失事率相对较低 优点:坝顶允许溢流 遇到超标准洪水不易溃坝 坝体厚实、体积大、采用胶结材料(混凝土) 抗震能力强 (2)+(3)是重力坝普遍应用、特别是在重大 工程常被大坝全长2309.5m,最大坝高181m,混凝土总量2800万m3, 装机容量2240万kw,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标志着中国大坝建 设技术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防洪、发电、航运是三峡工程的三大任务,相应的建筑物规模宏大。 为了避免相互干扰,影响工程效益发挥,枢纽布置研究中,首先将通航 建筑物中尺寸规模较大的船闸布置在左岸的半山坡中,避免船闸与其他 建筑物争前缘。泄水和发电两大建筑物都置于河槽内。通航与泄水和发 电三大建筑物分开排列布置
第一节 概
四、重力坝的组成与布置

溢流坝段宜布置在河道主流位置,两端以非溢流 坝段与岸坡连接
设永久性横缝:为了防止不均匀沉降、温度应力 控制要求,沿垂直于坝轴线设永久性横缝,各段 坝型应尽量保持一致

名词解释重力坝

名词解释重力坝

名词解释重力坝重力坝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建筑,是指由混凝土等材料制成的大型坝体,用于拦截河流水流并积累水能,是水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

以下将从定义、构造、特点和应用等方面对重力坝进行介绍。

一、定义重力坝是由混凝土等材料构成的大型坝体,其主要特点是坝体自重成为防洪和固土的基本保证。

其横断面呈三角形、梯形或圆弧形,下部较宽,上部较窄。

二、构造重力坝的构造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坝墙:是坝体的主体结构,负责承受水压力和坝体重量。

坝墙通常由连续的混凝土墙体组成,其底部焊接蛇形钢条,以增强坝体的稳定性。

2.泄洪道:负责坝体的控制洪水,防止坝体崩塌。

泄洪道通常位于坝体中央或附近,其主要部分为凸缘闸门或波形闸门。

3.坝顶:是重力坝的顶部,通常用于放置一些机械装置或人工设施。

坝顶上通常有测量或监测设备,以便监测坝体的运行状况。

三、特点1.稳定性高:重力坝体重较大,地基反力小,能承受较大的水压力,在防洪和固土方面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抗洪能力。

2.施工周期长:由于坝墙需要通过混凝土浇筑进行建造,因此重力坝的施工周期长,一般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工。

3.施工成本高:重力坝坝墙体积大,需要大量混凝土等材料,因此建造成本较高。

四、应用重力坝广泛应用于水力发电站、灌溉工程、防洪工程和供水工程等领域。

水力发电站利用重力坝积累水能、控制水流,以驱动水轮发电,是常见的水电站形式。

灌溉工程和供水工程利用重力坝控制水流和积水,为农业和城市供水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在防洪工程中,重力坝通过拦截河流流量和积存水量,保护周边的平原地区,防止洪水灾害的发生。

总之,重力坝是一种重要的水利工程建筑,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抗洪能力,广泛应用于水力发电站、灌溉工程、防洪工程和供水工程等领域。

重力坝

重力坝
岩基上的重力坝
一、对坝的认识
1 3
2
坝的剖面详图 1-非溢流重力坝; 2-溢流重力坝;3-横缝; 4-导墙; 5-闸门; 6-坝内排水管; 7-检修、排水廊道; 8-基础灌浆廊道; 9-防渗帷幕; 10-坝基排水孔
坝的平面布臵
坝的剖面位臵
用混凝土或浆砌石筑成,坝轴线一般为直线,并有垂直于坝 轴线方向的横缝将坝体分成若干段
六、 重力坝深式泄水孔
1、有压泄水孔 工作闸门布臵在出口,可以部分开启,出口低,利用的水头大,断 面尺寸较小。 缺点:闸门关闭时,孔内承受较大的内水压力对坝体应力和防渗都 不利,常需钢板衬砌。进口处设臵事故检修闸门、平常用来挡水。 2、无压泄水孔 工作闸门布臵在进口,为形成无压水流,需在闸门后将断面顶部升 高。(工作闸门前仍为有压段) 优点:闸门可以部分开启,明流段不用钢板衬砌,施工简便,干扰 少,有利于加快速度进度。 缺点:断面尺寸较大,削弱坝体。 国内重力坝多采用无压泄水孔。
十一、宽缝重力坝
(1)宽缝重力坝的特点 ①扬压力减小,抗滑稳定性相好 ②工程量节省约10%~20%; ③坝体混凝土的散热快; ④宽缝部位的模板用量大和宽缝倒坡部 位的立模复杂; ⑤分期导流不便。 (2)宽缝尺寸布臵 坝体上游坡通常取n=0.15~0.35, 下游坡取m=0.5~0.7,在强度容许 条件下,可适当加大缝宽比,放缓 上游坡。
优点:
1、安全可靠。但剖面尺寸较大,能抵抗水的渗漏,洪水漫顶, 地震或战争破坏的能力都比较强,因而失事率较低。
2、对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强,坝体作用于地基面上的压应
力不高,所以对地质条件的要求也较低,低坝甚至可修建 在土基上。 3、枢纽泄洪容易解决,便于枢纽布臵;施工导流方便,便于 机械化施工。

重力坝

重力坝
行时总重量为11800吨,总提升力为6000牛顿。
2.4 工期安排
三峡工程分三个阶段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全部 工期为17年。
第一阶段(1993-1997年)为施工准备及一期 工程,施工需5年,以实现大江截流为标志。
第二阶段(1998-2003年)为二期工程,施工 需6年,以实现水库初期蓄水、第一批机组发电和 永久船闸通航为标志。
第三阶段(2004-2009年)为三期工程,施工 需6年,以实现全部机组发电和枢纽工程全部完建 为标志。
工期安排
第一阶段(1993-1997年):施工准备及 一期工程,工期为5年。利用中堡岛修建一 期土石围堰围护右岸叉河。一期基坑内修 建导流明渠和混凝土纵向围堰。同时,在 左岸岸坡修建临时船闸。江水及船舶仍从 主河槽通过。
第二阶段(1998-2003年):二期工 程,工期为6年。修建二期上下游横向围 堰,与混凝土纵向围堰形成二期基坑。 进行河床泄洪坝段、左岸电站坝段和左 岸电站的建设。同时,在左岸修建永久 通航建筑物。二期导流期间,江水经导 流明渠下泄,船舶经导流明渠或临时船 闸通行。
第三阶段(2003-2009年):三期工程, 工期为6年。修建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 拦断导流明渠。水库蓄水至135米高程。左 岸电站及永久船闸开始投入运行。三期围 堰与混凝土纵向围堰形成三期基坑,基坑 内修建右岸大坝和电站。三期导流期间, 江水经由泄洪坝段的永久深孔和22个临时 导流底孔下泄,船舶经永久船闸通行。
(5)泄洪建筑物布置:可布置于坝身;
(6)施工:体积大,可采用机械化施工;渡汛条件好;
(7)缺点:坝体中部材料强度没有充分利用,材料浪费
大;坝底面积大,扬压力大,对大坝稳定不利;施工期需采
取温控措施。
二.重力坝各坝型剖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挡水坝重力坝的剖面设计§3-4溢流重力坝的剖面设计泄水重力坝既时挡水建筑物,又是泄水建筑物一、溢流重力坝的泄水方式:1. 坝顶溢流2. 坝深泄水孔泄水溢流重力坝的作用:承担泄水、放水、排砂、放空水库和施工导流等任务二、设计要求:1. 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外;2. 还需要按实际要求确定:位置选择、泄水方式的组合、泄量分配、3. 堰顶和泄水孔口高程与位置三、溢流重力坝(一)溢流重力坝的工作特点1、足够尺寸,良好体形、较大m;2、水流平顺、不产生振动或、负压,不免空蚀、空穴;3、不产生严重的冲刷;4、主流在河床部位,不产生折冲水流5、有控制灵活的下泄设备(二)孔口设计1、设计步骤:2、选定泄水方式,拟定泄水布置方案和若干剖面;3、初定孔口尺寸,按规定进行洪水标准的调洪演算,确定防洪库容、设计和校核水位以及相应的下泄流量;4、估算淹没损失以及枢纽造价,进行综合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三)溢流坝的体形设计1曲线的组成:2曲线的设计要求:顶部曲线堰顶溢流曲线下游段:WES曲线:n=1.85;克奥曲线:给定坐标值和施工非常方便。

上游段:三圆弧曲线:给定方程的曲线:大孔口泄流设有胸墙下游段:φ一般取0.96,定型设计水头Hd=(0.75~0.95HMAX上游段同前。

反弧段:中间直线段3剖面设计(四)设计具体步骤:1. 洪水标准2. 孔口型式:开敞溢流式:大孔口溢流式:3. 孔口尺寸:溢流孔口尺寸与堰型、堰顶高程和单宽流量q等有关,由水力计算确定;初拟时,溢流堰净宽,设溢流孔每孔净宽为b,孔数为n个,令闸墩厚度为d,则溢流坝前缘总宽度。

4. 计算公式:堰流:孔流:5. 泄洪要求四、闸门和启闭机闸门类型:类型位置及作用启闭特点闸门类型工作闸门堰顶;调节下泄流量启闭力大、动水中启闭;平面闸门弧形闸门事故闸门紧急运用时动水中启闭;平面闸门检修闸门短期挡水,检修设备启闭力小、静水中启闭;平面闸门、浮箱闸门、叠梁闸门平面闸门弧形闸门的比较:平面闸门:结构简单、闸墩受力条件好,各孔口可以共用一个活动式启闭机;缺点:启闭力大,闸墩厚弧形闸门:启闭力小,闸墩薄;无门槽,水流平顺;缺点:闸墩长,受力条件差,。

活动式:多用于平面闸门,兼用于起吊工作闸门和检修闸门固定式:固定于工作桥上,多用于弧形闸门五、闸墩和工作桥闸墩形状闸墩厚度闸墩长度和高度闸墩的边墙闸墩分缝横缝的位置设在闸墩中间:地基不均匀沉降时不影响闸门的启闭;设在溢流孔跨中:易受地基不均匀沉降影响,水流从缝上过,造成局部水流不顺六、消能防冲设计1、消能工的设计原则和型式:2、底流消能:特点及措施:底流消能工作可靠,但工程量较大,多用于低水头、大流量、地质条件较差的溢流重力坝。

护坦构造与设计:护坦的稳定计算确定护坦的厚度:抗滑措施:稳定措施(锚固后的计算)后的校核:护坦的分缝以及材料:3、挑流消能鼻坎挑流消能设计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鼻坎型式、鼻坎高程和挑射角度、反弧半径、鼻坎构造和尺寸;计算挑射距离和最大冲坑深度;校核挑射水流形成的冲坑是否影响坝体的安全。

设计的主要内容:挑距计算:冲刷坑深度计算:挑流鼻坎体形的设计:扩上坎连续坎差动坎斜挑坎扭曲坎高低坎窄缝坎分流墩4、面流消能与消力戽消能:其优点是:下游河床可以不设护坦,工程量小;水流表面可以过木、排冰,不会损伤坝面。

缺点是:对下游水深有较高要求;波状水跃衰减慢,对电站运行及下游航运不利,且易冲刷两岸。

5、下游折冲水流以及防治措施:由于下游水流不能迅速在平面上扩散,使在主流两侧容易形成回流,主流受到压缩,使护坦后的单宽流量增加,流速在长距离内不能降低,引起河床的冲刷;当两侧的回流强度不同、水位不同时,还可能将主流压向一侧,形成折冲水流。

§3-6重力坝的深式泄水孔一、坝身泄水孔的作用及工作条件作用:预泄水库,增大水库调蓄能力放空水库以检修排放泥沙,减少水库淤积随时向下游放水,满足航运或灌溉要求施工导流工作条件:二、坝身泄水孔的形式及布置有压泄水孔无压泄水孔双层泄水孔分类:1 按作用:泄洪孔发电孔冲沙孔放水孔灌溉孔导流孔尽量考虑一孔多用2 按流态有压泄水孔无压泄水孔3 按高程表孔、中孔和底孔三、有压泄水孔见深孔中东风图1进口曲线进口曲线应该满足的要求:减少进水口体形设计局部水头损失,提高泄水能力,控制负压,防止空蚀。

进口曲线:符合流线规律,常采用1/4的椭圆曲线:α取0.30喇叭进水口三向圆柱进水口三向椭圆进水口推荐垂直轴线椭圆方程:表2-16小型工程直接才用圆柱和斜圆柱2闸门和闸门槽设计目的:防止设计不当引起空蚀矩形门槽v<10m/s矩形收缩门槽v>10m/s闸门:采用平面闸门和弧形闸门各自的优缺点:闸门槽、运用、启闭力、空蚀可能性、结构复杂性3孔身有压泄水孔多采用矩形断面,泄流能力较小的有压泄水孔则常采用圆形断面。

孔身铺设钢筋或者钢板。

无压泄水孔常采用矩形,孔顶预留足够的空间,高度可以是静水位以上加30%~50%的水深。

门槽后为自由射流设计的水舌曲线。

明流段可以向侧向扩散。

4渐变段L=(1.5~2.0)D,边壁收缩率控制在1:10~1:5之间。

5竖向连接有压孔用圆弧连接:R大于5倍孔径无压孔用抛物线连接:6平压管和通气孔平压管设于检修闸门和工作闸门之间;直径由充水时间决定。

平压管作用:静水中启闭检修门7泄水孔的应力分析(略)四、无压泄水孔的设计见大朝山剖面图布置及组成:平面上布置成直线;过水断面为矩形或城门洞形。

由压力短管和明流段组成。

1 压力短管组成:进口曲线段、检修门槽段、压坡段1:4--1:62 明流段必须保证稳定无压流,禁止明满流交替,孔顶应预留足够的安全超高。

槽底抛物线方程:3 通气孔面积计算同前§3-7重力坝的材料和构造一、混凝土重力坝的材料1、混凝土的强度指标设计强度与混凝土的龄期:坝体混凝土抗压设计强度的龄期一般用90d,最多不超过1 80d。

同时还规定28d龄期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7.5Mpa。

设计抗拉强度的龄期采用28d,一般不采用后期强度。

2、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抗渗性W2、W4、W6、W8、W10、W12等六级抗冻性F400、F300、F200、F150、F100、F50 等六级抗磨性以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作要求如在什么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多少等抗侵蚀性以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作要求如在什么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多少等3、重力坝的材料分区的意义Ⅰ区——为上、下游最高水位以上坝体表层混凝土。

在寒冷地区多采用厚2m~3m的抗冻混凝土,一般用C15、P4、F100~F200。

Ⅱ区——为上、下游水位变化区的坝体表层混凝土,多采用厚3m~5m的抗渗、抗冻并具有抗侵蚀性的混凝土,一般用C15、P8、F150~F300。

Ⅲ区——分别为上、下游最低水位以下坝体表层混凝土,其抗渗性要求较高,多采用厚2~3m的抗渗混凝土,一般用C20、P10、F100。

Ⅳ区——为坝体靠近基础的底部混凝土,主要满足强度要求,一般用C20、P10、F200、DW。

V区——为坝体内部混凝土,多采用低标号低热混凝土,一般用C10~15、P4~2、Dw。

Ⅵ区——抗冲刷部位的混凝土,如溢流面、泄水孔、导墙和闸墩等。

抗压强度不低于20MP a~25MPa(90d龄期),严寒地区应满足抗冻要求,一般用C25以上、F200~F300。

二、重力坝的坝顶构造1.非溢流坝段,坝顶上游常设置防浪墙,以降低坝体的高度2.溢流坝段,溢流坝段上部结构应根据运用要求布置。

一般应有闸墩、工作桥、闸门、启闭设施、胸墙及交通桥等(1)闸墩:闸墩在平面形状上应尽可能使水流平顺,长度要满足坝顶的布置要求;最大高程应和坝顶平齐;门槽颈部厚不小于1.0m~1.5m。

(2)导流墙:导流墙的高程应高出掺气后的水面线0.5m~1.5m。

在下游河床中可允许墙顶有一定的漫溢三、重力坝的防渗措施采用一层具有防渗、抗冻和抗侵蚀的混凝土,作为坝体的防渗设施。

防渗层厚度一般为1/2 0~1/10水头,但不小于2m。

排水管幕上游坝面的距离一般为作用水头的1/15~1/25,且不小于2.0m四、重力坝的分缝横缝、纵缝、水平施工缝分缝的目的:防止由于温度变化和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坝体裂1、横缝横缝与坝轴线垂直,将坝体分成若干个坝段,横缝间距一般为15m~20m。

永久性横缝可兼作沉降缝和温度缝,缝面常为平面,可不留缝宽。

当不均匀沉降较大时,需留缝宽1cm~2cm,缝间用沥青油毛毡隔开,缝内须设置专门的止水临时性横缝其缝面设置键槽,埋设灌浆系统2、纵缝纵缝是平行于坝轴线方向的缝,其作用是为了适应混凝土的浇筑能力、散热和减小施工期的温度应力3、水平施工缝水平施工缝是新老混凝土的水平结合面。

每层浇筑块的厚度约为1.5m~4.0m,基岩表面约0.75m~1.0m,以利散热五、坝体的廊道系统满足帷幕灌浆、排水、观测和检修坝体的需要,须在坝内设置各种廊道或竖井,构成廊道系统1. 基础灌浆廊道2.坝体检修和排水廊道3.坝内廊道附近的应力状况3-8 重力坝的地基处理一、地基处理的目的提高基岩的强度和整体性,防渗二、对坝基的要求:1) 足够的抗压和抗剪强度;2) 良好的整体性和均匀性3) 足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三、坝基的开挖和清理1) 坝基面开挖高程的确定70m以上:新鲜、微风化或弱风化基岩下部70~30m :微风化弱分化上部基岩同一工程中两岸较高的部位,其利用基岩面的标准可以河床部位适当放宽。

2) 坝基面清理:基岩开挖后,在浇筑混凝土前,需进行彻底的清理和冲洗,包括清除松动的岩块、打掉凸出的尖角3) 坝基面开挖形状:坝段的基础面上下游高差不宜过大,并尽可能开挖成略向上游倾斜,若基岩面高差过大或向下游倾斜,宜开挖成大台阶状四、坝基加固(一)坝基固结灌浆定义:对坝基进行低压浅层灌水泥浆加固地基目的:提高基岩整体性和强度,降低地基的透水性位置:孔的布置、直径:孔深一般为5m~8m;局部地区及坝基应力较大的高坝可适当加深;帷幕区宜配合帷幕深度确定,一般采用8m~15m。

灌浆压力:一般无混凝土盖重时为0.2MPa~0.4MPa;有盖重时为0.4MPa~0.7MPa。

(八)断层和破碎带、软弱夹层和溶洞的处理1、断层和破碎带处理开挖回填混凝土:混凝土塞:宽度断层宽度的1.5或2倍;约为1/4、1/10坝底宽。

混凝土斜塞或平塞2、软弱夹层处理挖除后回填混凝土坝踵混凝土齿墙夹层设混凝土塞坝趾设混凝土深齿墙坝趾下游侧设混凝土抗滑桩坝趾下游岩体设预应力锚索。

3、溶洞处理开挖、回填、灌浆等五、坝基防渗、排水坝基防渗处理目的是:减少坝基及绕坝渗漏;防止较大渗流对坝基产生渗透破坏;减小作用在坝基底面上的扬压力,提高坝体的抗滑稳定性。

1、坝基帷幕灌浆帷幕灌浆目的:降低坝底渗透压力,防止坝基内产生机械或者化学管涌,减少坝基渗流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