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九龙坡区等2020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语文试题[答案]

合集下载

重庆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重庆202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卷内或者学校提供的机读卡上。

每题选出答案后,学校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孟子论性善,与一种道德责任意识有关,严格地说是对自己的道德责任,然后推己及人,扩充为对他人、社会的道德责任。

因此,孟子的性善论立足于人自身,表明一个人对自己生命应负有道德责任,他称之为“尽心”。

性善说的基本意思是,人人有天生的善性,但这个善性是“四端”“萌蘗”,不是成熟的品质,需要生长。

善的生长需要努力。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尽心上》),“尽心”才能“知性”,认识到自己的本性,这是自我努力才有的结果。

“尽心”就是道德上对自己承担责任,不放任,不随波逐流,然后可以使善的天性成为自身主流、主宰。

关于道德生长,《论语》说“学”“修己”,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尽心”“存心”,虽然“尽心”有内在的根源和动力,但“尽心”要养“大体”戒“小体”,“小体”就是自身弱点、欲望,所以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

“寡欲”似乎是寻常词,含义却非同小可,意味自我节制,近于苦行。

天性之善是萌芽,生长要靠人的努力,人要对自己负责,性善论的这一层意思是确定无疑的。

性善论在儒学思想后来的发展中影响巨大,一个重要之点,就是激发道德的激情和责任感。

可是明确了性善与道德责任的关联,内含的问题就出来了。

性善引申的道德责任,是谁的责任?所有人的责任,还是部分人的责任?孟子说性善是对所有人的判断,“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重庆市渝中区、九龙坡区等主城区2020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文科综合试题答案

重庆市渝中区、九龙坡区等主城区2020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文科综合试题答案

高2020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二、非选择题36. (22分) (1)海域广阔,珊瑚礁广布,鱼类生存空间大;纬度低,热量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和鱼类的生长;大陆架宽广,水体浅,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入海河流多,带来众多营养物质;洋流受岛屿阻隔而紊乱,加之多海底地震,海水扰动强烈,使下层营养物质上泛,有利于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饵料。

(每点2分,任答四点得8分)(2)我国对优质渔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较大;巴新附近海域未受污染,渔产品品质高;巴新的捕鱼设备和技术落后,捕获量有限;交通运输不发达,且与我国相距较远,运费较高;气温高,渔获冷藏保鲜成本高。

( 每点2分,任答四点得8分)(3)带去先进的捕鱼设备和技术,带动海洋捕捞业发展;增加渔获量,保证渔产品加工厂获得稳定的原料供给;促进捕捞、加工、运输等渔业配套产业的协调发展;为当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

(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37. (24分) (1)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推进; (1945~ 1979年)古盘锦湾逐渐变小直至消失;人工海岸线大量增加(海岸线由自然圆滑逐渐变得曲折)。

(每点2分,共4分)(2)浅海滩涂面积宽阔,提供了生存空间:河流淡水注入,利于海水盐分稀释到翅碱蓬生存所需的范围;土壤盐分丰富,满足翅碱蓬的盐分需求;潮间带盐碱度较高,不适合其它植物生长,缺少竞争。

( 每点2分,共6分)(3)变化趋势:不断减少。

理由:防潮闸(堤坝)阻碍了正常的潮汐,使堤外滩涂盐度上升,而堤内盐度下降;水库的修建使河流入海水量和泥沙量显著减少,海水侵蚀加剧,潮滩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农业开发(围垦种植或水产养殖)和油气开采侵占自然湿地,挤占生态用水,进一步压缩翅碱蓬生存空间。

( 每点2,共8分)(4)赞同。

将海水养殖滩涂恢复为自然湿地,能改善和净化近海水质;为候鸟和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抵御海浪侵蚀的能力增强,防止海岸线后退;变养殖滩涂为湿地旅游景观。

2024年重庆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重庆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语文(二)语文测试卷共8页,满分 150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通过对消费者注册、浏览、搜索、购买、评价等互联网使用历史数据的分析,媒体平台利用算法可以向消费者精准推送其感兴趣的信息,以此增加用户黏性和用户锁定。

在信息呈指数型爆炸增长的自媒体时代,平台的推荐算法虽然可以为消费者节约大量的信息搜索时间,但也严重限制了消费者所能接收到的信息的多样性,推荐算法会严格按照用户自己的偏好设定和历史数据定制化地推送信息,而用户在这类信息上的驻留会进一步强化算法对此类信息推荐。

人们被算法圈定在“信息茧房”里,被动地接受算法让人们看到的信息,同时,各类数字平台的社交化导向会推动具有相同爱好和观点的人在网络空间上聚集,进一步强化他们固有的爱好和观点。

算法推荐会让用户只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观点,造成信息封闭、在认知上成为“井底之蛙”。

在社会层面,信息茧房还会形成用户观点的极化,造成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障碍,甚至由于思想的偏狭引致群体间的误会,催生极端行为,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

(摘自李晓华《数字时代的算法困境与治理路径》)材料二:大数据和算法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不仅仅出现在数字图绘和数据追踪形成的个体与智能网络之间的强制性关联中,即个体被嵌入到一个巨大的数字网络中。

数据和算法的功能并不是一种马克斯·韦伯意义上的价值中立的研究,也不是对生活在数字时代的人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给出事实上的描述。

2024-2025学年重庆市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重庆市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重庆市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2024.10重庆南开中学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全球经济与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已无处不见互联网技术的参与,互联网用户数量早已超过世界总人口的一半。

其中,未成年用户占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一。

未成年人正以极其快速的适应能力融入这场数字变革中。

与此同时,触网的低龄化特征愈发突出。

无处不在的全球互联与匿名开放的网络世界正在迅速瓦解传统线下社会为未成年人建立的保护屏障,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其中数字负能的挑战日益严峻。

数字负能包括数字鸿沟、网络成瘾与网络伤害。

数字鸿沟主要表现为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网络伤害则侧重强调未成年人面临的安全、隐私与身心健康等巨大挑战,但无论政府还是学术界都较少关注网络伤害。

一是因为未成年人面临的风险与伤害并不只是数字时代特有的现象,而是一直以来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二是因为网络世界中的伤害风险只是一种潜在可能,人们容易掉以轻心,致使目前还没有一套完善的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网络伤害的机制措施。

由于互联网能够突破线下社会的时空限制,大大增加了未成年人面临风险与伤害的概率,传统线下社会为未成年人构建的保护措施越来越难以适应数字时代的需要。

在数字时代,没有任何一个上网的未成年人能够远离网络风险与伤害,而本身在传统线下社会已经处于困境的最为弱势的未成年人则更容易受到伤害。

在数字时代,负能与赋能犹如硬币的两面。

如果说数字负能的挑战日益严峻,那数字赋能也无处不在,并且在持续、快速地改变世界。

目前,互联网与数字工具正在重塑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方式,有助于未成年人最大化地发挥自身潜能与展示自我才能。

同时,互联网与数字工具为帮助弱势的未成年人掌握传统线下社会的生活技能、打破贫困代际传递带来了新的可能。

重庆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重庆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根据(重庆市渝中区、九龙坡区等主城区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巴蜀中学适应性月考卷(七)、巴蜀中学适应性月考卷六、重庆一中5月月考试题、重庆一中期中考试、重庆市名校联盟“二诊”模拟(A)、重庆市名校联盟“二诊”模拟(B)、江津中学、綦江中学等六校4月联考、巴蜀中学暨西南名校2020年“3+3+3”一诊)语文试卷汇编而成重庆市渝中区、九龙坡区等主城区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明天升起的,不是今天的太阳莫小谈又挨过一个雪夜。

憨叔起床,拉开门,太阳在天上,旧洋车躺在院落的雪里,凉风一吹,又添上一层浮雪。

憨叔来到水桶旁洗漱,一看,还好,水没有结冰。

他取出一瓢来,呼啦一声倒进脸盆里,洗脸。

如果被憨婶看至,一定会责怪他:“尽逞能,一把年纪了,也不怕激坏了身子。

”憨叔和憨婶相濡以沫一辈子,形影相伴,即便是到东墙根儿晒暖,也要出入成双。

那天,雪还没下,憨叔挨着憨婶坐:“想娃不?”“不想。

”憨婶揣着袖筒。

“真不想?”“真不想。

不过----”憨婶又补了一句,“想孙子嘞!憨叔的儿孙住成里,很少回来,他俩不喜欢闹腾,非要留在乡下享清净。

“看天,是要下雪喽,等家雀回巢,我给你捉几只,用家雀脑涂手,不皴。

”憨叔转了话头儿。

憨婶拦着不让捉,说:“别造孽,谁都是一条命。

”那一日,风和日丽,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他们一起回忆了好多以往的事儿。

年轻时,憨叔的本事大,娶了憨婶这朵花。

憨婶起先嫌他家穷,不乐意,说:“我是不会路进你家门的。

”憨叔不死心,赶了小半半年工,才换回一辆永久牌的“洋驴子”来,跟憨婶说:“你不愿踏进俺家门,我驮你进门总行吧!”憨婶竟无言以对,加上被憨叔的真诚打动,就过了门。

婚后,二人相敬如宾,从未红过脸置过气。

憋叔洗完脸,进屋烧饭。

昨晚的玉米面糊糊没喝完,他倒进锅里,再添一碗水,又馏了两个馍:“咱俩还一人一个,比赛,看谁先吃完。

2020年重庆市渝高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重庆市渝高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重庆市渝高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雨果群众有等候观赏公开行刑的习惯,他们用观看刑台来消磨时间。

当伽西莫多给拖到刑台顶上的时候,当人们能够从各方面看见他被人用绳子和皮条绑在刑台的轮盘上的时候,场内爆发了一阵笑声和喊声,人们认出他就是伽西莫多。

人家叫他跪在那块圆形底座上,他照着做了。

人家脱掉了他的上衣和衬衣,直到露出胸膛,他也听之任之。

群众看见了伽西莫多赤裸的驼背,突起的胸脯,长着许多硬皮和汗毛的肩膀,便爆发出一阵哄笑。

正当大家笑闹的时候,施笞刑的大头目比埃拉爬上了平台,到了犯人身边。

随着轮盘的转动,比埃拉抬起胳膊,皮鞭挥起,发出水蛇般的嘶嘶声,一鞭又一鞭疯狂地落到那可怜人的肩膀上。

人们看见成千条血水在那驼子的黝黑的肩膀上流淌,皮鞭在空中挥动时把一些血珠也溅到了观众的身上。

伽西莫多脸上的呆笨表情变成了痛苦和懊丧,他闭上独眼,把头垂到胸前,仿佛死去了似的。

轮盘停止了转动,施刑人停止了鞭打,笞刑算是执行完了。

可是对于伽西莫多,这还未完事,他还要在刑台上示众一个钟头。

当“公诉”执行完毕,就轮到千万种私人的报复了。

“邪教的怪物!”一个说。

“骑扫帚把的家伙!”另一个嚷道。

“做个凄惨的怪笑吧。

”第三个说。

成千种侮辱性的语句像雨点般落在他身上,场上处处都有人诅咒他,嘲笑他,向他叫骂,向他投石子。

伽西莫多虽然耳聋,但他看得很清楚,群众的狂怒表现在脸上的并不比表现在话语里的少,向他投来的石子也能说明群众是在哄笑。

他愤怒、憎恨、失望,脸上布满了厚厚的阴云。

这时,他远远望见一个神甫骑着骡子经过,这可怜人的脸色就温和起来,一直控制着他的那种愤怒变成了奇特的充满了难以形容的甜蜜宽厚而温和的微笑。

那神甫愈走近他,他的笑容就愈加明显,愈加清晰,愈加光辉灿烂,简直像是不幸的人所崇敬的救主降临了似的。

可是当那头骡子靠近了刑台,使骑在它背上的神甫看清了犯人是谁的时候,那神甫却低下眼睛,用两只踢马刺踢着骡子急忙转身走开了,好像在逃避一声耻辱的呼唤似的,他很不愿意在那种场合被一个不幸的人认出来并且向他致敬呢。

2020年高考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20年高考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一、积累应用(10分)1.填空。

(5分)(1)何时倚虚幌,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2)___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____________》)(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及,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其中第二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B.蜂蜜和蜜蜂两词虽然只是语序不同,但它们指的是迥然不同....的事物。

C.回顾这近30年的教研生涯,我真有一种忝列门墙....的感觉,感觉我不配做钱老师的弟子。

D.这些科技含量高的家用产品必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明日黄花....。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3分)打开微信,我们每天都面对那种“鸡汤”,其实“鸡汤”就是散文的一种,它的受众最广泛。

由此,一种“公号体”散文应运而生,一种以3000到5000字的篇幅来表达感受、观点的文体已经确立。

它浸润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陷在这样的文字里。

即使我们非常不愿意承认,但也要面对这一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号体”带给我们的动辄十万加的阅读量的变化,更带给我们文学观与情感方式的变革。

①大众关于散文的审美体系和经典标准已经发生改变②微信时代隐秘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审美方式,以及情感交流③也在转变传统散文文体的声音、腔调和语词④“公号体”散文在打破陈规,它转变着读者的思维方式A.④①③② B.④③①②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统编版】重庆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重庆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及科类名称。

2.请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右侧的[考生条形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战国时期,“鸿沟”便跻入中原版图。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自安邑(山西南部)迁都到大梁(今河南开封),第二年就开凿以大梁为中心沟通黄河与颍水的“大沟”,即“鸿沟”的前身。

到魏襄王时期便有了“鸿沟”的说法。

事实上,鸿沟的修建经历了几个阶段,几番修整才最终成型。

鸿沟以黄河为水源,呈西北—东南流向,包括涡水。

涣水、睢水、汳水等分支。

整体上引黄河水南下至都城大梁,后又向东延伸,经大梁北郭到城东,再折而南下,汇入淮水的支流颍水,鸿沟成为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的大规模人工运河。

自大梁南折入淮河后,鸿沟还联通起济、濮、睢、汝、泗等支流,使各水系与淮河有了交集,在原本“各行其道”的河、淮流域之间织起一张奇妙的水网,与早已成型的淮河邗沟水网相连相通,进而在黄淮平原上形成完整的“鸿沟”水系。

鸿沟在改善交通的同时,还以一己之力,承担起灌溉大任,大大促进了魏国的农业发展,河水流淌过诸多富庶地区,也将实打实的财富带入魏国,“南有鸿沟”更成了战略家苏秦对魏国实力的慨叹。

国都大梁,从原先的普通小城摇身一变,成了“诸侯四通,条达辐辏”的富饶之地。

鸿沟流域更成了当时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区。

位于鸿沟水系的定陶、淮阳、寿县等城市也因水而兴,远近闻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