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及进展(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炎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及进展(一)

【关键词】肺炎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当前细菌性肺炎(bacterialpneumonia)占成人各类病原体肺炎的80%。然而过去30~40年中,由于细菌耐药率的不断增高,大量广谱或超广谱抗菌素投入临床并未使肺炎的死亡率持续下降。有报告住院死亡病人约15%与肺炎有关。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死亡率为5%~10%,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病死率则高达20%~50%。肺炎的临床症状趋于不典型,所谓“重症”肺炎时有发生,尤其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抑制患者中病死率极高。提高肺炎的病原学诊断水平,建立肺炎的动物模型,确立肺炎的动物诊断标准和肺炎动物模型的观测指标,是临床处理重症肺炎迫切而急需解决的课题。

国内外学者于上世纪上半叶先后建立了多种肺炎的模型,如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模型、衣原体肺炎模型、大肠杆菌肺炎模型、细菌性支气管性肺炎模型等,这些模型的建立为研究肺炎的发病机制和评价疗效奠定了基础。本文参考相关资料,综述近年的文献,旨在为同仁们提供更多有关肺炎模型相关研究的信息。

1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模型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CariniiPneumonia,PCP)为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多发生于AIDS 病人和其他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病人。机理是基于各种原因造成机体免疫力、抵抗力下降,潜伏状态下的卡氏肺孢子虫大量生长繁殖,形成“潜伏状态再激活”,引起相应的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Weller〔1〕首先用考的松注射大鼠,同时注射青霉素以预防细菌感染,通过病理检查证实大鼠患有PCP,从而建立PCP动物模型。Frenkel〔2〕等于1966年对大鼠注射考的松,2次/周,在动物饮水中加入四环素以预防细菌感染。Hughes 〔3〕等于1974年证实在蛋白质或热量摄入不足的情况下,更易诱导PCP的发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PCP模型的建立技术较为成熟。实验动物对象多为鼠科类,但也有用猪〔4〕或新西兰白兔〔5〕。最常用的模式为考的松类药物+抗菌药物+低蛋白质食物。此方式最早诱导出PCP时间多为6~8周。实验室采用这一方法最大的缺点就是易导致动物感染重度PCP,导致动物过早死亡,高死亡率的情况。动物低蛋白食物摄入,影响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从而损害宿主免疫的免疫功能,促使肺孢子虫的繁殖和播散,加重宿主的感染度〔3〕。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学者〔6〕对上诉实验模式进行改进,增加实验动物蛋白质的摄入,从而使得PCP动物模型的病死率明显下降,寿命延长,更符合实验要求。目前国内文献报道〔7〕最早诱导出PCP时间为3周,较以前明显提前。国内有学者〔8〕采用半量诱导剂成功建立PCP模型,采用半量诱导剂使大鼠的死亡率由全量诱导剂的的70%下降至30%。于肺体检查出PC虫体为确诊PCP模型的成功建立。多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肺印片检查(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BLAs)。三种检测方法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BLAs)阳性率最高,约90%以上。以肺印片阳性率为最低,约为65%。

2衣、支原体肺炎模型

肺炎衣原体是人类较为常见的呼吸道感染致病源,易引起肺炎。由于此类肺炎症状较轻,到目前为止,人类对衣原体肺炎的肺部病理学改变尚不完全清楚〔9〕。为了对衣原体支原体肺炎的易感因素、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以及宿主的免疫反应进行研究,国外学者先后在仓鼠、豚鼠等成功建立了肺炎支原体肺炎动物模型。国内学者分别于2001年、2004年以小鼠为实验对象成功建立肺炎衣原体肺炎模型〔10〕和肺炎支原体肺炎模型〔11〕。动物实验对象都采用鼠科类。肺炎衣原体肺炎模型建立中,按实验分组分别以鼻内接种或经静脉内接种衣原体菌液,分别于接种后的1、3、5、15、21、28、60天处死动物,通过检测肺炎衣原体lgG抗体、动物肺组织聚合酶链反应(PCR)、肺炎衣原体DNA扩增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结果发现鼻内接种的动物最早于接种后第7天发现lgG抗体,21天达到峰值。静脉接种动物的lgG抗体出现的更早。应用肺组织的PCR检查于接种后的14天内都可检测到肺炎衣原体DNA,

21天后未再检测出阳性结果。在鼻内接种和经静脉内接种对比中,多可见类似病变,但无论病变程度还是病变范围都以静脉接种为轻。肺炎衣原体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病原体,可以在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中繁殖,并通过巨噬细胞进行传播〔12〕。在接种后的不同时间内都可见肺组织的病变,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的间质性肺炎,肺组织出现一定程度的实变,肺泡壁充血,伴有较多的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泡腔有大量炎性渗出,支气管周围可见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以3~7天病变最为明显,14天后病灶明显减轻。1944年肺炎支原体第一次被确认为人类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模型建立中,实验组适当浓度支原体菌液经鼻滴入,对照组滴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接种后的1、2、3、4、6、8、14、21天分批宰杀动物,留取各标本分别行肺组织匀浆肺炎支原体培养、肺组织PCR、血清干扰素、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表明,肺组织匀浆肺炎支原体培养于动物接种后的1、2、3、4阳性率为100%,之后,逐渐下降,14天以后阳性率为0。肺组织PCR检查与匀浆培养有类似的结果。血清干扰素于感染后第1天下降,于3、4天下降明显,之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在组织病理学检查方面,采用曾用于仓鼠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组织病理学评分系统评价〔13〕,这一评分系统最后总分能够客观评价大鼠肺炎程度。研究还表明,肺炎支原体肺炎模型未经任何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肺部炎症及组织病理改变逐渐减轻,说明支原体肺炎有自限趋势的观点。

3细菌性肺炎模型

3.1克雷伯菌肺炎模型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占革兰氏阴性菌所致院内感染的第二、三位〔14〕,国内学者童明庆〔15〕等于1994年率先在国内成功建立克雷伯菌小鼠细菌性支气管肺炎模型。模型中,用合适浓度的克雷伯菌液通过注射的方式接种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的小鼠。然后通过记录接种后动物的临床表现、体温、血平板培养及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发现接种组小鼠较对照组体重明显减轻、体温明显升高,血平板培养全部阳性。接种组病理检查可见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有渗出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出血。该模型的建立对肺炎的治疗和药效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它的不足之处(1)动物使用了环磷酰胺、氢化考的松免疫抑制剂。(2)动物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接种,与生理情况感染方式不符。国内学者王雪欣〔16〕等在没有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用克雷伯菌菌液通过腹腔接种的方式接种动物,分别与接种后3、6、9、12、24h分批宰杀动物,留取标本测量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胸腺、血培养及相关生化。结果发现,3h后经血培养和生化鉴定证实为肺炎克雷伯菌,血清中的与接种后3h开始升高,6h达到峰值,24h小时后逐渐降至正常值。电镜观察胸腺细胞可见典型的凋亡形态改变,早期可见细胞体积缩小,失去细胞连接和一些特殊细胞表面结构;中期可见核固缩,或裂解为一个或数个致密体;晚期可见致密体与其它细胞器成分形成具有完整膜性结构的凋亡小体。能增强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诱导机体释放自由基、蛋白酶等炎性介质并形成细胞因子“级联效应”〔17〕。含量高低与感染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重症感染血清中明显升高,而轻症感染水平相对较低,感染后的前3天此特征尤为明显。实验还发现,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前6h内,胸腺细胞的凋亡与有较好的相关性,分析TN在感染早期可能直接参与胸腺细胞凋亡的控制;而感染6h以后可能为早先激活其他调控因子而介导胸腺细胞的凋亡。

3.2大肠杆菌肺炎模型肺炎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机体在各种应激状态下,可引起细菌易位。为探讨老年肺炎是否存在细菌易位、引起肠道损伤,国内学者李建生〔18〕等成功建立大肠杆菌肺炎模型并进行相关研究。模型中,适当浓度的大肠杆菌菌液经气管插管法接种动物。实验结果发现,老龄实验组动物血清和小肠组织TNF明显高于对照组,slgA的减少在实验老龄组中较对照组更为明显。SlgA主要存在于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表面分泌物中,对蛋白酶抵抗力强,有强有力的防御病原体侵害作用,使粘膜抗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青年肺炎大鼠slgA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肠道损伤的代偿反应。随着大鼠增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