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单片机技术教案(综合版)

(完整版)单片机技术教案(综合版)

第一讲一、授课内容:1.授课科目:单片机技术2.授课内容:1.1什么是单片机 1.2单片机的发展 1.3 MCS-51和80C51系列简介 1.4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3.授课类型:讲授4.授课时间:2学时5.主讲教师:刘珊二、教学目的:了解单片机的发展,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掌握单片机的特点三、教材分析:重点/难点:单片机的特点四、教学设想:1.借助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可以使课堂生动,另一方面可以腾出大量时间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的讲解.2.借助EWB软件做演示实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他们对本学科的兴趣.五、教学过程:(板书)一、什么是单片机单片机是将CPU,RAM,ROM,定时器/计数器以及I/O接口电路等计算机的主要部件集成在一块电路芯片上。

SCM:单片微型计算机MCU:微控制器SOC: 片上系统二、单片微型计算机发展概况单片机出现的历史并不长, 但发展十分迅猛。

它的产生与发展和微处理器的产生与发展大体同步, 自1971年美国Intel公司首先推出4位微处理器(4004)以来, 它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第1阶段(1971~1976): 单片机发展的初级阶段。

1971年11月Intel公司首先设计出集成度为2 000只晶体管/片的4位微处理器Intel 4004, 并配有RAM、ROM和移位寄存器, 构成了第一台MCS—4微处理器, 而后又推出了8位微处理器Intel 8008, 以及其它各公司相继推出的8位微处理器。

第2阶段(1976~1980): 低性能单片机阶段。

以1976年Intel公司推出的MCS—48系列为代表, 采用将8位CPU、8位并行I/O接口、8位定时/计数器、RAM和ROM等集成于一块半导体芯片上的单片结构, 虽然其寻址范围有限(不大于 4 KB), 也没有串行I/O, RAM、ROM容量小, 中断系统也较简单, 但功能可满足一般工业控制和智能化仪器、仪表等的需要。

单片机原理教案

单片机原理教案

单片机原理教案教案标题:单片机原理教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掌握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寄存器的运行原理。

3. 学会编程和调试单片机程序。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

3. 单片机的编程和调试方法。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5分钟):介绍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和广泛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20分钟):a. 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讲解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各个功能模块,如CPU、存储器、IO口等。

b. 单片机的工作原理:介绍单片机的工作流程和时序,包括复位、初始化、执行程序等过程。

c. 寄存器的运行原理:讲解单片机的寄存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 案例分析(30分钟):a. 通过一个简单的LED闪烁案例,演示单片机程序的编写和调试过程。

b. 指导学生逐步实现LED闪烁功能,并解释代码的逻辑和细节。

4. 实践操作(40分钟):a.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套单片机开发工具。

b. 指导学生完成通过按键控制LED的亮灭功能,并调试程序。

c.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解决问题和提供帮助。

5. 总结回顾(10分钟):请学生总结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对自己的成果进行总结。

四、教学工具和资源:1. 单片机开发板和配套开发工具。

2. LED和按键等外设。

3. 电脑和投影仪。

五、课堂评价方法:1.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完成LED闪烁功能,并展示给其他小组评价。

2. 学生回答教师提问。

3. 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

单片机教案(中职打印)

单片机教案(中职打印)

单片机教案(中职打印)第一章:单片机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单片机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2. 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和应用领域。

3. 熟悉单片机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应用。

教学内容:1. 单片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单片机的分类和特点。

3. 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原理。

4.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5.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单片机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教学资源:1. PPT课件:介绍单片机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和特点。

2. 案例素材:提供单片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单片机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和特点的理解。

第二章:单片机的基本组成教学目标:1. 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元件及其作用。

2. 了解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外部接口。

3. 熟悉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元件。

2.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3. 单片机的外部接口。

4. 单片机的指令系统。

5. 单片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元件、内部结构和外部接口。

2. 实验演示法:展示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工作原理。

教学资源:1. PPT课件:介绍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元件、内部结构和外部接口。

2. 实验器材:单片机实验板和编程器。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元件、内部结构和外部接口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单片机指令系统和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单片机编程基础教学目标:1. 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熟悉单片机编程语言和语法规则。

3. 学会使用编程器进行单片机程序的和调试。

教学内容:1. 单片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单片机编程语言:C语言和汇编语言。

3. 单片机编程语法规则。

4. 编程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5. 单片机程序的和调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单片机编程的基本概念、步骤和语法规则。

1单片机公开课教案

1单片机公开课教案
学习重点
按键识别方法
学习难点
1、按键识别方法
2、条件跳转指令JB、JNB的编程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学材、实验器材
学生:预习相关内容




把单片机在生活中的控制实例作为工作任务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通过具体项目的实施,体现课程内容的实际价值。这种方法能够直观、生动的展示所要教学的内容,效果明显。
成都市技师学院
行动导向教学教案
学习领域
单片机I/O口控制
学习情境(或子情境)
1位计数器程序设计
课时计划
6
教学日期
2013-2014下学期
教师
目标群体
12预备技师班
教学环境
一体化仿真学习工作站
教材名称及版本
《单片机应用技术》
教学方法
任务引领法、张贴法、头脑风暴法
教学媒体(含教具)
电脑、投影仪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整个学习过程气氛应该是轻松的,愉快的,学生有一定的自由性。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任务布置
(5分钟)
让学生明白任务要求
提出任务
学生对任务要求进行自我理解
1.通过情景设置,引导学生进入到真实的工作过程(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工作)
2.培养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
制定计划
(40分钟)
理解按键和单片机连接的工作方式
掌握按键识别方法
掌握条件跳转指令JB、JNB的编程应用
掌握加1指令INC的编程应用
社会能力目标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和自我评价、赏识他人的处世原则。

单片机教案(讲稿)

单片机教案(讲稿)

单片机教案(讲稿)第一章:单片机概述1.1 单片机的定义与发展历程介绍单片机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讲解单片机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现状1.2 单片机的组成与结构介绍单片机的组成结构,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讲解单片机的硬件系统设计与应用1.3 单片机的特点与分类讲解单片机的主要特点,如体积小、成本低、功耗低等介绍单片机的分类及应用领域第二章:单片机编程基础2.1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数制转换讲解计算机组成原理,包括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等数制转换方法介绍ASCII码、GB2312等字符编码标准2.2 单片机指令系统与编程语法讲解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包括数据传输、逻辑运算、算术运算等指令介绍单片机编程语法,如寄存器、立即寻址、间接寻址等2.3 程序设计方法与技巧讲解程序设计方法,包括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介绍编程技巧,如变量命名、代码优化、模块化设计等第三章:单片机接口技术3.1 并行接口设计与应用讲解并行接口的原理与设计方法介绍并行接口在单片机中的应用案例,如键盘、LED显示等3.2 串行接口设计与应用讲解串行接口的原理与设计方法介绍串行接口在单片机中的应用案例,如串口通信、USB接口等3.3 其他接口技术介绍讲解ADC、DAC、PWM等接口技术的原理与应用介绍这些接口技术在单片机中的应用案例第四章: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4.1 系统设计流程与方法讲解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硬件选型、软件设计等介绍系统设计方法,如模块化设计、层次化设计等4.2 硬件系统设计与调试讲解硬件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技巧介绍硬件调试工具与方法,如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4.3 软件系统设计与调试讲解软件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技巧介绍软件调试工具与方法,如调试器、仿真器等第五章:单片机项目实践5.1 项目实践概述讲解项目实践的目的与意义介绍项目实践的内容与要求5.2 项目实践案例一:温度控制系统讲解温度控制系统的原理与设计方法介绍使用单片机实现温度控制的具体步骤与技巧5.3 项目实践案例二:智能家居系统讲解智能家居系统的原理与设计方法介绍使用单片机实现智能家居的具体步骤与技巧5.4 项目实践案例三:小型讲解小型的原理与设计方法介绍使用单片机控制小型的具体步骤与技巧展望单片机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第六章:单片机中断与定时器/计数器6.1 中断系统讲解单片机的中断系统概念、类型及优先级介绍中断服务程序的编写方法与中断响应过程6.2 定时器/计数器原理讲解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工作模式及编程方法介绍定时器/计数器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案例6.3 中断与定时器/计数器应用实例结合具体案例,讲解中断与定时器/计数器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第七章:单片机串行通信技术7.1 串行通信基础讲解串行通信的概念、分类及标准介绍串行通信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及网络层协议7.2 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讲解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的原理与编程方法介绍单片机串行通信在各种应用场景中的案例7.3 串行通信技术应用实例结合具体案例,讲解串行通信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第八章:单片机接口扩展技术8.1 并行扩展技术讲解并行扩展芯片的选型及接口设计方法介绍并行扩展在存储器、IO接口等方面的应用8.2 串行扩展技术讲解串行扩展芯片的选型及接口设计方法介绍串行扩展在ADC、DAC、显示模块等方面的应用8.3 接口扩展技术应用实例结合具体案例,讲解接口扩展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第九章:单片机嵌入式系统设计9.1 嵌入式系统概述讲解嵌入式系统的概念、特点及分类介绍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流程与方法9.2 嵌入式操作系统讲解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概念、特点及分类介绍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其应用案例9.3 嵌入式系统设计实例结合具体案例,讲解嵌入式系统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第十章:单片机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10.1 单片机技术发展趋势讲解单片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如性能提升、集成度增加等介绍新兴的单片机技术,如片上系统(SoC)、物联网(IoT)等10.2 单片机应用前景探讨单片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如工业控制、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分析单片机技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单片机的定义与发展历程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的核心,其定义和发展历程是理解微控制器应用的基础。

单片机教案(讲稿)

单片机教案(讲稿)

单片机教案(讲稿)第一章:单片机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单片机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2. 掌握单片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应用领域。

3. 了解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原理。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单片机的分类及特点。

3. 单片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4.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5. 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原理。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互动提问等方式进行教学。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什么是单片机?2. 讲解单片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3. 讲解单片机的分类及特点。

4. 讲解单片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5. 讲解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6. 讲解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原理。

7.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五、课后作业2. 思考题:简述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原理。

第二章: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原理一、教学目标1. 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原理。

2. 了解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功能。

3. 掌握单片机的引脚分配及作用。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原理。

2.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功能。

3. 单片机的引脚分配及作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互动提问等方式进行教学。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单片机是如何工作的?2. 讲解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原理。

3. 讲解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功能。

4. 讲解单片机的引脚分配及作用。

5.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五、课后作业2. 思考题:简述单片机的引脚分配及作用。

第三章:单片机编程基础一、教学目标1. 掌握单片机的编程语言。

2. 熟悉单片机的指令系统。

3. 学会编写简单的单片机程序。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的编程语言。

2. 单片机的指令系统。

3. 编写简单的单片机程序。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互动提问等方式进行教学。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如何编写单片机程序?2. 讲解单片机的编程语言。

3. 讲解单片机的指令系统。

4. 演示如何编写简单的单片机程序。

5.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五、课后作业2. 练习题:编写一个简单的单片机程序,实现某种功能。

单片机教案(讲稿)

单片机教案(讲稿)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案
(讲稿)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讲稿
1.中断概念:处理过程学会事件处理
2.引入中断的优点
(1)高速CPU和慢速外设的矛盾
(2)及时处理信息,提高时实控制能力
(3)具备故障处理能力
§5-1-2 中断源AT89S51 中断入口地址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讲稿
4.方式3
仅T0可分为两个8位独立计数器 TL0为8位完整的计数器T0的资源
TH0 8位计数占用3TR1和TF1资源只能使8位定时器至中断
注意:TM0D中T1部分没用只用TCON中的T1部分
此时T1用于串行通信波特率发生器
可以工作于0,1,2三种方式
方式0
方式1
方式2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讲稿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案。

单片机授课教案中职讲课讲稿

单片机授课教案中职讲课讲稿

单片机授课教案中职讲课讲稿第一章:单片机基础知识第一节:单片机概述授课时数2教学形式讲授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单片机的概念、性能特点、及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教学重点和难点单片机的组成、特点、发展及应用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分析教学手段教学板书教学过程一、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及发展二、单片机的概述三、单片机的性能特点四、单片机的发展历史五、单片机的发展趋势六、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实施情况教研室主任或组长签名:年月日授课内容第一章第二节:89系列单片机授课时数2教学形式讲授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89系列单片机型号,功能,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89系列单片机型号,功能,特点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分析教学手段教学板书教学过程一、89系列单片机的发展二、89系列单片机的类型三、89系列单片机的功能实施情况教研室主任或组长签名:年月日授课内容第一章数制和码制授课时数2教学形式讲授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数制的表示方法,数制之间的相互转换教学重点和难点数制之间的相互转换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教学手段教学板书教学过程一、数制及转换二、计算机中数的表示二、计算机中常用编码表示实施情况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授课内容单片机开发系统简介授课时数2教学形式讲授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单片机常用的开发系统及开发方法2、了解常用的进位计数制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各进制的进位特点、基本符号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分析教学手段教学板书教学过程一、单片机的开发系统二、单片机常用的开发方法三、单片机编程软件简介四、常用的进位计数制实施情况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编号:05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教研室(组):电气自动化编号:05授课内容实训一:灯光闪烁实训授课时数2教学形式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把爱国落实到实际行动上爱学校,爱实验室,爱学习做起,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自觉矫正不良行为,使学生养成讲卫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汇编:将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的过程称为汇编,用 于完成汇编的应用程序称为汇编程序。
• 反汇编:将机器语言翻译成汇编语言的过程称为反汇编。
汇编反汇编示意图
汇编
汇编语言
编译
机器语言
高级语言
反汇编
汇编语言指令格式
• [标号] :操作码助记符 [目的操作数],[源操作数] ;[注释]
• 一条汇编语句由标号、操作码、操作数和注释部分组成, 其中方括号是可选项。
• 例1 MAIN: SETB P1.0 ;将P1.0置成高电平 • 例2 MAIN:MOV R4,#00H ;查表偏移量送R4
源程序格式
ORG ×××× AJMP(或SJMP或LJMP) ORG ×××× 主程序名:主程序 …… 子程序名:子程序 …… RET 中断服务程序名:中断服务程序
…… RE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END
• 机器语言(目标程序):指机器指令的集合(用 机器语言写程序就是要写出一条条机器指令组成 的程序)。
• 机器语言的书写形式:二进制(*.bin)、十六进制 (*.hex)
汇编语言
• 汇编语言: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精炼,占 用内存少,执行快,但缺乏通用性)
• 源程序: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CPU不能 直接执行)
单片机汇编语言及指令格式
授课班级:12秋高考班 授 课 人:陈 怀 清
单片机汇编语言及指令格式
• 计算机语言 • 汇编语言指令格式 • 源程序格式
计算机语言
• 人与计算机进行交流的工具称为计算机语 言。
• 计算机语言包括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 级语言(如Basic语言、C语言等)。
机器语言
• 机器指令: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的由0和1(二进 制)组成的数字代码,这种代码称为机器指令。
主程序名
作业
• 1、单片机的程序是以汇编语言的格式存放在在单片机中的。 ()
• 2、中断服务程序的最后一条指令是RET。( ) • 3、子程序的最后一条返回指令是RETI。( )
• 4、单片机能直接运行的程序叫 。 A.源程序 B.汇编语言 C.目标程序 D.编译程序
• 5、MCS—51指令系统中,格式为:ORG 16位地址 的指令功能 是。
A.用于定义字节 B.用于定义字 C.用来定义汇编程序的起始地 址 D.用于定义某特定位的标识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