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的教案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的教案教案标题:在美术世界中遨游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艺术风格和艺术家对美术世界的贡献。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3. 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美术风格的介绍和分析:印象派、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等。
2. 著名艺术家的作品欣赏和研究:例如梵高、达·芬奇、毕加索等。
3. 创作实践:学生通过模仿和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艺术风格,引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出问题,例如“你认为什么是艺术?”或“你喜欢哪种艺术风格?为什么?”来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
主体: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艺术风格,并展示他们的发现。
可以提供相关的书籍和互联网资源供学生调查。
2. 艺术家作品欣赏:选择几位著名的艺术家,介绍他们的生平和代表作品。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图片或视频来欣赏和分析这些作品。
3.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风格或艺术家,并尝试模仿或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可以提供不同的艺术材料和工具供学生使用。
总结:1. 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创作成果,互相欣赏和评价。
2. 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在这个教案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对艺术的新认识和体验。
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展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包括创意、技巧和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艺术画廊或博物馆,进一步拓宽他们对美术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艺术家或艺术风格。
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家作品。
2. 书籍和互联网资源,供学生研究和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家。
教学策略:1.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共同研究和分享知识。
2. 创造性实践:通过创作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
《1在美术世界中遨游》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3.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习任务:学生需提前预习本课程的相关内容,包括美术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史等。
2. 欣赏任务:学生需选择三幅自己感兴趣的美术作品,并从色彩、构图、主题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创作准备:学生需准备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彩色笔等,并思考自己的创作主题和构思。
4. 课堂实践:在第一课时的课堂上,学生将进行简单的素描练习,通过实践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三、作业要求1. 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理解并掌握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欣赏任务要求:选择的美术作品应具有代表性,分析内容要客观、详细,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创作准备要求:学生需提前准备好绘画工具,并思考好自己的创作主题和构思,为课堂实践做好准备。
4. 课堂实践要求:学生需认真听讲,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练习,努力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预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对未完成或完成不好的学生进行督促和指导。
2. 对于学生的欣赏任务,教师将根据其分析的深度、广度和创新性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3. 对于课堂实践的作业,教师将根据学生的绘画技巧掌握情况和作品的质量进行评价,并给予鼓励和改进意见。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下节课上对上一次课的作业进行总结和点评,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2. 对于学生的优秀作品,教师将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分享,以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3.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对下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旨在通过预习、欣赏、创作准备和课堂实践等多个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绘画技能,同时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说课稿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说课稿《在美术世界中遨游》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七年级美术教师某某,我说课的内容是《在美术世界中遨游》,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谈一谈我对这一课的理解和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教材第13册第1课。
属于“欣赏评述”领域。
使学生通过美术课程,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本课选择各门类有代表性的作品向学生展现出美术世界的广阔,同时透过这些作品向学生展现出美术的门类使他们对此有一个初浅的认识和了解。
学生学习本课知识,可以站在今天的高度了解美术,认识美术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引发对美术的兴趣和关注。
二、学情分析本课是七年级美术教材第一课,也就是初中教材的第一课,学生在小学阶段时上美术课,多体现在动手(手工)和对“画”的理解上,对美术缺乏完整全面的理解,也较少理论的学习与思考,大多是在极为模糊的状态中去认知美术这一艺术形式。
因此,本节课正是在轻松的气氛中,欣赏一些耳熟能详的作品,并在愉悦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认识、去评述这些不同门类的美术作品,应令学生对美术的概念和内容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和把握。
这是对小学美术知识学习的一个提升。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三个纬度和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我确定本节课要达到以下三个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美术的分类,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讨论、探究、联想等过程和方法,掌握相关的美术基础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四、说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和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是:1.教学重点:欣赏美术作品,认识美术各个类别的艺术特征。
《1在美术世界中遨游》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3.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习任务:学生需提前预习本课程的相关内容,包括美术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等基础知识。
2. 作品欣赏:学生需选择至少三幅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进行深入欣赏,包括但不限于绘画、雕塑、建筑等不同类型的作品。
每幅作品需从构图、色彩、造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撰写短文表达自己的观感和理解。
3. 创意表达: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以小组形式创作一幅自己的美术作品,主题自定,形式不限。
要求在作品中体现对美术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4. 作品展示与交流:学生需在班级内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就创作过程和作品内涵进行简短介绍。
同时,学生之间需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分享欣赏美术作品的经验和心得。
三、作业要求具体要求如下:1. 作品欣赏部分要求学生对所选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并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感和理解。
2. 创意表达部分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作品要求构图合理、色彩协调、造型生动。
3. 作品展示与交流部分要求学生能够自信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能够与同学进行友好交流。
4. 作业需按时完成,并按照教师要求进行提交。
四、作业评价评价标准主要包括:1. 作品欣赏部分的评价,主要看学生对作品的分析是否准确、表达是否清晰。
2. 创意表达部分的评价,主要看学生的创作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够体现对美术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3. 作品展示与交流部分的评价,主要看学生的表现是否自信、交流是否友好。
4. 综合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成绩和反馈。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并给予详细的反馈。
反馈内容包括:1. 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优点和不足;2. 对学生作品的具体评价和建议;3. 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反馈;4.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美术素养。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课件和教案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课件和教案标题:在美术世界中遨游课件和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设计精美的课件和教案,引导学生在美术世界中遨游,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学生将了解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并通过实践和观察提升他们的艺术技能。
教学目标:1. 了解艺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探索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3. 发展学生的艺术技能和创造力;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5.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艺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3. 艺术技能的提升;4. 观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5. 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和音响设备;2. 美术教材和艺术作品图片;3. 艺术实践材料,如画笔、颜料、纸张等;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一幅著名艺术作品的图片作为引入,让学生猜测画作的主题和艺术家的意图。
2. 引导学生讨论艺术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与他们分享一些艺术家的名言。
核心教学活动:1. 探索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a. 分组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艺术形式(绘画、雕塑、摄影等),并研究该形式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b. 学生通过展示和讲解的方式向全班介绍他们选择的艺术形式,并分享他们对该形式的理解和欣赏。
c. 教师介绍其他艺术形式和风格的基本概念,并展示相关的艺术作品。
2. 艺术技能的提升:a. 教师示范和解释一种艺术技巧,如线条运用、色彩运用等。
b. 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尝试运用所学技巧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c. 学生互相展示和评价作品,教师提供指导和建议。
3. 观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a.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幅艺术作品,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b. 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c. 学生展示他们的观察和表达成果,并进行讨论和反思。
结束:a. 学生将自己的艺术作品摆放在展示区域,并向全班介绍作品的创作灵感和意义。
b. 全班学生欣赏并评价同学们的作品,鼓励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新疆专用)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区一等奖】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美术的分类;什么决定了美术门类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探究、联想等过程和方法,掌握相关美术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不断更新审美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美术作品,认识美术各个门类的艺术特征;分析美术作品的制作材料。
难点:引导学生认识美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提升人类生活品质。
教学方法讲授法、展示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准备运用班班通、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石窟艺术,请学生们欣赏教师的作品及几组美术作品。
教师提问这些图片可以反映出什么样的信息你了解的美术种类有哪些哪些美术作品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总结:美术无处不在,从而引出课题。
(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置身于美术作品中的氛围引发学习兴趣。
)(二)、讲授一、美术概念小组讨论:根据自己的感受,说一说什么是美术教师总结:美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来的视觉艺术,又称为造型艺术。
二、美术的种类按其存在形态与用途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设计艺术和建筑艺术等门类。
在东方还涉及独特的书法和篆刻艺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又出现了新媒体艺术等。
1、绘画艺术是在平面上绘制形象的艺术。
按作画材料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主要画种;从着色角度分为素描和色彩画;从题材角度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风俗画、历史画等。
(1)、中国画以中国特有的笔墨纸张等工具材料,按照长期形成的艺术传统而进行创作的一种绘画。
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分为工笔、写意、没骨、白描等。
题材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
教师展示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笔、墨、纸、砚等。
活动:教师展示宋画《出水芙蓉图》、齐白石《虾》。
小组讨论:这两幅作品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同(2)、油画油画起源于欧洲,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画种。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说课稿2010-6-21 12:47:58 阅读数:691 网友评论:0 (顶:0,踩:0) 条在美术世界中遨游说课稿李丽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教材第13册第1课。
纵观教材,从内容与性质来看,这一节课是教材里唯一一节介绍美术门类和材料间关系的课。
本课应当紧紧把握住画作种类与作画材料之间的关系,向学生展示出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美术世界。
同时,本课还希望通过对一些现代艺术的介绍,使学生明白随着时代的前进,美术材料也在不断地出现新的变化,新的材料会带来新的审美观念。
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大,已经逐步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艺术形式。
但是,不少学生仍简单地认为美术就等于绘画,绘画是美术的全部。
可见他们的美术知识有限,还不能把美术的概念搞清楚,更不用说把众多的美术门类分清了。
那么,本节课正是在轻松的气氛中,欣赏一些耳熟能详的作品,在愉悦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认识、去评述这些不同门类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三个纬度和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我确定本节课要达到以下三个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美术的分类,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概念;能够正确分辨美术作品的所属门类。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了解美术的基础上对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美术门类与材料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打破时空,不拘一格地在美术世界中寻找美、发现美、从而创造美。
但是美国教育学者克拉克认为:教学目标是“目前达不到的事物,是努力争取的、向之前进的、将要产生的事物”。
实际上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一种主观的愿望,是对完成的教学活动后学习者应达到的行为状态的详细具体描述。
所以本课我还尝试一些差异化教学目标,是指根据学生差异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拟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包括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也有深有浅。
七年级美术第一课《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4.参观美术展室,近距离地跟各美术作品进行接触。更好地认识美术作品的材料和种类。(体验美术文化,深化学生对美术材料和种类的认识,尤其是绘画类。)
观察、赏析(看一看,说一说)
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欣赏、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术)
2.本课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进行研究学习。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探究的氛围,要有探究的课题。
3.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一种置身于美术作品之中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本课还应强调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直接的感受和体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细部,让学生看出不同画种的效果,甚至能够看出不同的材质。使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从美术作品按工具材料分类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
2.学生对各个美术门类——其中包括现代美术设计的特点、功能、材料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理解材质的不同,美术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并能够分析出各美术种类的特点。
2.学会运用新型美术材料,掌握新的材料会带来新的审美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画种的作品特点,感受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受。
视觉经验的积累带来情感认识的升华
板书设计
第一课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一:美术的分类:二、代表作品:
绘画:油画、中国画、版画、油画《父亲》、版画《秋瑾》、
水粉、水彩、素描等国画《出水芙蓉》
雕塑:圆雕和浮雕《马赛曲》、《家庭组》
建筑艺术:民用建筑、纪念性建筑故宫太和殿、长城、金字塔
工艺美术:现代设计螺旋形防波堤
有点有面地分析书中的作品
发展学生独立探究,欣赏评价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平面设
计
1 工业设计
1 工业设计
1 环艺设计
• 环境艺术设 计,主要分 为室内设计 和室外设计.
1 环艺设计
1 动画设计
1 服装设计
连连看
环艺
连连看
A
招贴
B
动画
C
二 建筑馆
2 艺术性
建筑之所以称得上 是艺术,就必然具 有自己独特的造型, 独特的风格。
2 艺术性
王澍的设计公 然藐视玻璃状 的现代主义。 他喜欢更加朴 素的材料,如 木头和水泥, 以中国的历史 为灵感。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一Fra bibliotek设计馆你在影片里看到了什么?
1 招贴
“招”是指引 注意,“贴” 是张贴,即为 “招引注意而 进行张贴”。
1 平面设
计平面设计,也称为视
觉传达设计,是以 “视觉”作为沟通和 表现的方式,透过多 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 符号、图片和文字, 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 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 它又称装潢设计、视 觉传达设计,其中包 括:海报设计、标志 设计、VI设计、包装 设计、书籍设计、网 页设计、界面设计、 字体设计、插画设计 等。
国美象山校区
2 艺术性
中国馆建筑外 观以“东方之 冠”的构思主 题,表达中国 文化的精神与 气质。
2 艺术性
廊香教堂
望京SOHO
2 文化性
建筑文化是人类 文明长河中产生 的一大物质内容 和地域文化特色 的亮丽风景。是 人类生活与自然 环境不断作用的 产物。在不同的 时代,不同的地 域,建筑文化内 涵和风格是不一 样的;
4 设计 5 建筑
现代艺术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美术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重
THE 要而是有意识的培养审美的眼睛,形成
健康的审美情趣。
END
谢谢观赏
北京故宫博物院
2 文化性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2 文化性
对比一下二座建筑,看看有哪些不同?
三 民间艺术馆
3 剪纸
3 剪纸
3 扎染
3 蜡染
3 蜡染
3 木刻年画
四 新媒体艺术馆
4 新媒体艺术
4 行为艺术
4 大地艺术
3 现代艺术
3 现代艺术
分类
绘画
1
2 雕塑
绘画
5
3 工艺美术(民间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