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 弯曲内力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弯曲内力习题与答案

弯曲内力习题与答案

弯曲力1. 长l的梁用绳向上吊起,如图所示。

钢绳绑扎处离梁端部的距离为x。

梁由自重引起的最大弯矩|M|max为最小时的x值为:(A) /2l;(B) /6l;(C…) 1)/2l。

l;(D) 1)/22. 多跨静定梁的两种受载情况如图(a)、(b)所示。

下列结论中哪个是正确的?(A) 两者的剪力图相同,弯矩图也相同;(B) 两者的剪力图相同,弯矩图不同;(C) 两者的剪力图不同,弯矩图相同;(D….) 两者的剪力图不同,弯矩图也不同。

3. 图示(a)、(b)两根梁,它们的(A) 剪力图、弯矩图都相同;(B…) 剪力图相同,弯矩图不同;(C) 剪力图不同,弯矩图相同;(D) 剪力图、弯矩图都不同。

4. 图示梁,当力偶M e的位置改变时,有下列结论:(A) 剪力图、弯矩图都改变;(B…) 剪力图不变,只弯矩图改变;(C) 弯矩图不变,只剪力图改变;(D) 剪力图、弯矩图都不变。

5. 图示梁C截面弯矩M C = ;为使M C =0,则M e= ;为使全梁不出现正弯矩,则M e≥。

6. 图示梁,已知F、l、a。

使梁的最大弯矩为最小时,梁端重量P= 。

7. 图示梁受分布力偶作用,其值沿轴线按线性规律分布,则B端支反力为,弯矩图为 次曲线,|M |max 发生在 处。

8. 图示梁,m (x )为沿梁长每单位长度上的力偶矩值,m (x )、q (x )、F S (x )和M (x )之间的微分关系为:S d ();d F x x = d ()d M x x = 。

9. 外伸梁受载如图,欲使AB 中点的弯矩等于零时,需在B 端加多大的集中力偶矩(将大小和方向标在图上)。

10. 简支梁受载如图,欲使A 截面弯矩等于零时,则=e21e /M M 。

1-10题答案:1. C 2. D 3. B 4. B 5. 28e2M ql -;42ql ;22ql 6. ⎪⎭⎫⎝⎛-a l a F 24 7. m 0/2;二;l /28. q (x );F S (x )+ m (x ) 9. 10. 1/211-60题. 作图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弯曲内力例题(0509)

弯曲内力例题(0509)
max

M max 及其所
P
y
m=Pa
1、列出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AB段:
A
x
x a
B a
C
x
FQ ( x) 0
(0 x a )
M ( x) m Pa (0 x a)
材料力学
弯曲内力/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剪力图和弯矩图 BC段: m=Pa P
FQ ( x) P
( a x 2a )
弯矩 立柱弯矩图为抛物线,左侧受压,1、2截面的弯矩值为
M1 0,
qa2/2
3
qa/2
4
2M4 0
qa/2
1
FAy
材料力学
M
FAx
1 2 1 2 M 2 qa a qa qa , 2 2 1 2 M 3 qa , M 4 0 2
作弯矩图。
弯曲内力/平面刚架内力图
x 3.1m
1 M E F 3.1 FAy 2.1 q 2.12 2
(-)
材料力学
1.41kN.m (+)
-3kN.m
(-)
-2.2kN.m
1.41kN.m M D左 2.2kN.m
q
P qa q
qa qa
a
FQ
a
a 2qa qa
M
qa 2 qa / 2
材料力学
弯曲内力/剪力和弯矩
M1 2qa
A
2
q
M 2 2qa2
B
C
a a 4a
FAy
FBy
取左段梁为研究对象:
取右段梁为研究对象:
FQc FAy q 2a qa

05第五章 材料力学习题解答(弯曲内力)

05第五章 材料力学习题解答(弯曲内力)

a
a
(i)
解:(a) (1) 求约束反力
qa
2qa qa
C
A
B
q
a
a
a
a
(j)
MA
A x
2P
C
M0=Pa
B
RA
∑Y = 0 RA − 2P = 0
RA = 2P
∑ M A = 0 M A − 2Pa + M0 = 0
(2) 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M A = Pa
Q(x)
⎧= ⎨⎩=
RA RA
= −
2P 2P
q
M2
C
a
求内力
P=qa
B
Q2 = P + qa = 2qa
M2
=
−P
×
a

qa
×
a 2
+
M
=

1 2
qa 2
(b) (1)求约束反力
P=200N
1
23
A
1C
DB
RA 200
23
200 200
RD
∑ MD = 0 RA × 400 − P × 200 = 0
RA = 100N
(2) 截开 1-1 截面,取左段,加内力
=
x 0
∈ (0,a) x ∈(a,
2a]
上海理工大学 力学教研室
3
M
(x)
⎧= ⎨⎩ =
RA RA
× ×
x x
+ +
MA MA
= −
2Px − Pa 2P × (x − a)
=
Pa
(3) 画 Q 图和 M 图

最新弯曲的内力与强度计算习题

最新弯曲的内力与强度计算习题

弯曲的内力与强度计算一、判断题1.如图1示截面上,弯矩M和剪力Q的符号是:M为正,Q为负。

()图12.取不同的坐标系时,弯曲内力的符号情况是M不同,Q相同。

()3、在集中力作用的截面处,Q图有突变,M连续但不光滑。

()4、梁在集中力偶作用截面处,M图有突变,Q图无变化。

()5.梁在某截面处,若剪力Q=0,则该截面的M值一定为零值。

()6.在梁的某一段上,若无荷载作用,则该梁段上的剪力为常数。

()7.梁的内力图通常与横截面面积有关。

()8.应用理论力学中的外力定理,将梁的横向集中力左右平移时,梁的Q 图,M图都不变。

()9.将梁上集中力偶左右平移时,梁的Q图不变,M图变化。

()10.图2所示简支梁跨中截面上的内力为M≠0,Q=0。

()图 2 图 311.梁的剪力图如图3所示,则梁的BC段有均布荷载,AB段没有。

()12.上题中,作用于B处的集中力大小为6KN,方向向上。

()13.右端固定的悬臂梁,长为4m,M图如图示,则在x=2m处,既有集中力又有集中力偶。

()图 4 图 514.上题中,作用在x=2m处的集中力偶大小为6KN·m,转向为顺时针。

()15.图5所示梁中,AB跨间剪力为零。

()16.中性轴是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

()17.梁任意截面上的剪力,在数值上等于截面一侧所有外力的代数和。

()18.弯矩图表示梁的各横截面上弯矩沿轴线变化的情况,是分析梁的危险截面的依据之一。

()19.梁上某段无荷载作用,即q=0,此段剪力图为平行x的直线;弯矩图也为平行x轴的直线。

()20.梁上某段有均布荷载作用,即q=常数,故剪力图为斜直线;弯矩图为二次抛物线。

()21.极值弯矩一定是梁上最大的弯矩。

()22.最大弯矩Mmax只可能发生在集中力F作用处,因此只需校核此截面强度是否满足梁的强度条件。

()23.截面积相等,抗弯截面模量必相等,截面积不等,抗弯截面模量必不相等。

()24.大多数梁都只进行弯曲正应力强度核算,而不作弯曲剪应力核算,这是因为它们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存在。

工程力学第六章答案 梁的变形-工程力学梁的弯曲答案

工程力学第六章答案 梁的变形-工程力学梁的弯曲答案

第五章 梁的变形测试练习1. 判断改错题5-1-1 梁上弯矩最大的截面,挠度也最大,弯矩为零的截面,转角亦为零. ( ) 5-1-2 两根几何尺寸、支承条件完全相同的静定梁,只要所受荷栽相同,则两梁所对应的截面的挠度及转角相同,而与梁的材料是否相同无关。

( ) 5-1-3 悬臂梁受力如图所示,若A 点上作用的集中力P 在A B 段上作等效平移,则A 截面的转角及挠度都不变。

( ) 5-1-4 图示均质等直杆(总重量为W ),放置在水平刚性平面上,若A 端有一集中力P 作用,使A C 部分被提起,C B 部分仍与刚性平面贴合,则在截面C 上剪力和弯矩均为零。

( )5-1-5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不能用于求截面直梁的位移。

( ) 5-1-6 等截面直梁在弯曲变形时,挠度曲线的曲率最大值发生在转角等于零的截面处。

( ) 5-1-7两简支梁的抗刚度E I 及跨长2a 均相同,受力如图所示,则两梁跨中截面的挠度不等而转角是相等的。

( ) 5-1-8 简支梁在图示任意荷载作用下,截面C 产生挠度和转角,若在跨中截面C 又加上一个集中力偶M 0作用,则梁的截面C 的挠度要改变,而转角不变。

( )5-1-9 一铸铁简支梁,在均布载荷作用下,当其横截面相同且分别按图示两种情况放置时,梁同一截面的应力及变形均相同。

( ) 5-1-10 图示变截面梁,当用积分法求挠曲线方程时,因弯矩方程有三个,则通常有6个积分常量。

( )题5-1-3图题5-1-4图题5-1-8图题5-1-7图题5-1-9图2.填空题5-2-1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EIx M x y )()("-= 的近似性表现在 和 。

5-2-2 已知图示二梁的抗弯度E I 相同,若使二者自由端的挠度相等,则=21P P 。

5-2-3 应用叠加原理求梁的变形时应满足的条件是: 。

5-2-4 在梁的变形中挠度和转角之间的关系是 。

5-2-5 用积分法求图示的外伸梁(B D 为拉杆)的挠曲线方程时,求解积分常量所用到的边界条件是 ,连续条件是 。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第四版[北京科技大学及东北大学]习题答案解析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第四版[北京科技大学及东北大学]习题答案解析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北京科技大学与东北大学)第一章轴向拉伸和压缩1-1:用截面法求下列各杆指定截面的内力解:(a):N1=0,N2=N3=P(b):N1=N2=2kN(c):N1=P,N2=2P,N3= -P(d):N1=—2P,N2=P(e):N1= —50N,N2= -90N(f):N1=0.896P,N2=—0。

732P注(轴向拉伸为正,压缩为负)1—2:高炉装料器中的大钟拉杆如图a所示,拉杆下端以连接楔与大钟连接,连接处拉杆的横截面如图b所示;拉杆上端螺纹的内径d=175mm.以知作用于拉杆上的静拉力P=850kN,试计算大钟拉杆的最大静应力。

解:σ1= =35。

3Mpaσ2= =30。

4MPa∴σmax=35。

3Mpa1—3:试计算图a所示钢水包吊杆的最大应力。

以知钢水包及其所盛钢水共重90kN,吊杆的尺寸如图b所示。

解:下端螺孔截面:σ1= =15。

4Mpa上端单螺孔截面:σ2==8。

72MPa上端双螺孔截面:σ3= =9.15Mpa∴σmax=15。

4Mpa1—4:一桅杆起重机如图所示,起重杆AB为一钢管,其外径D=20mm,内径d=18mm;钢绳CB 的横截面面积为0.1cm2。

已知起重量P=2000N,试计算起重机杆和钢丝绳的应力。

解:受力分析得:F1*sin15=F2*sin45F1*cos15=P+F2*sin45∴σAB= =-47。

7MPaσBC==103。

5 MPa1—5:图a所示为一斗式提升机.斗与斗之间用链条连接,链条的计算简图如图b 所示,每个料斗连同物料的总重量P=2000N。

钢链又两层钢板构成,如c所示。

每个链板厚t=4。

5mm,宽h=40mm,H=65mm,钉孔直径d=30mm。

试求链板的最大应力。

解:F=6PS1=h*t=40*4。

5=180mm2S2=(H-d)*t=(65-30)*4。

5=157.5mm2∴σmax==38.1MPa1—6:一长为30cm的钢杆,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工程力学习题册第八章 - 答案

工程力学习题册第八章 - 答案

第八章 直梁弯曲一、填空题1.工程中 发生弯曲 或以 弯曲变形 为主的杆件称为梁。

2.常见梁的力学模型有 简支梁 、 外伸梁 和 悬臂梁 。

3.平面弯曲变形的受力特点是 外力垂直于杆件的轴线,且外力和力偶都作用在梁的纵向对称面内 ;平面弯曲变形的变形特点是 梁的轴线由直线变成了在外力作用面内的一条曲线 ;发生平面弯曲变形的构件特征是 具有一个以上对称面的等截面直梁 。

4.作用在梁上的载荷有 集中力 、 集中力偶 和 分布载荷 。

5.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内力一般包括 剪力 和 弯矩 两个分量,其中对梁的强度影响较大的是 弯矩 。

6.在计算梁的内力时,当梁的长度大于横截面尺寸 五 倍以上时,可将剪力略去不计。

7.梁弯曲时,某一截面上的弯矩,在数值上等于 该截面左侧或右侧梁上各外力对截面形心的力矩 的代数和。

其正负号规定为:当梁弯曲成 凹面向上 时,截面上弯矩为正;当梁弯曲成凸面向上 时,截面上弯矩为负。

8.在集中力偶作用处,弯矩发生突变,突变值等于 集中力偶矩 。

9.横截面上弯矩为 常数 而剪力为 零 的平面弯曲变形称为 纯弯曲变形 。

10.梁纯弯曲变形实验中,横向线仍为直线,且仍与 梁轴线 正交,但两线不再 平行 ,相对倾斜角度θ。

纵向线变为 弧线 ,轴线以上的纵向线缩短,称为 缩短 区,此区梁的宽度 增大 ;轴线以下的纵向线伸长,称为 伸长 区,此区梁的宽度 减小 。

情况与轴向拉伸、压缩时的变形相似。

11.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 中性轴 ,变形时梁的 所有横截面 均绕此线相对旋转。

12.在中性层凸出一侧的梁内各点,其正应力均为 正 值,即为 拉 应力。

13.根据弯曲强度条件可以解决 强度校核 、 截面选取 和 确定许可载荷 等三类问题。

14.产生最大正应力的截面又称为 危险截面 ,最大正应力所在的点称为 危险点 。

15.在截面积A 相同的条件下, 抗弯截面系数 越大,则梁的承载能力就越高。

工程力学第7章 弯曲强度答案

工程力学第7章 弯曲强度答案

43第 7 章 弯曲强度7-1 直径为 d 的圆截面梁,两端在对称面内承受力偶矩为 M 的力偶作用,如图所示。

若已知变形后中性层的曲率半径为 ρ ;材料的弹性模量为 E 。

根据 d 、 ρ 、E 可以求得梁所承受 的力偶矩 M 。

现在有 4 种答案,请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

(A)M =E π d 习题 7-1 图(B) 64ρ M =64 ρ(C) E π d 4 M =E π d(D)32 ρ M = 32ρ E π d 3正确答案是 A 。

7-2关于平面弯曲正应力公式的应用条件,有以下 4 种答案,请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

(A) 细长梁、弹性范围内加载; (B) 弹性范围内加载、载荷加在对称面或主轴平面内; (C) 细长梁、弹性范围内加载、载荷加在对称面或主轴平面内; (D) 细长梁、载荷加在对称面或主轴平面内。

正确答案是 C _。

7-3 长度相同、承受同样的均布载荷 q 作用的梁,有图中所示的 4 种支承方式,如果从 梁的强度考虑,请判断哪一种支承方式最合理。

l 5习题 7-3 图正确答案是 d 。

7-4 悬臂梁受力及截面尺寸如图所示。

图中的尺寸单位为 mm 。

求:梁的 1-1 截面上 A 、−⎜ ⎟ A I zB 两点的正应力。

习题 7-4 图解:1. 计算梁的 1-1 截面上的弯矩:M = ⎛1×103N ×1m+600N/m ×1m ×1m ⎞ =−1300 N ⋅ m ⎝2 ⎠ 2. 确定梁的 1-1 截面上 A 、B 两点的正应力:A 点:⎛150 ×10−3 m ⎞ 1300 N ⋅ m ×⎜− 20 ×10−3m ⎟ σ = M z y = ⎝ 2 ⎠=2.54×106 Pa = 2.54 MPa (拉应力) I zB 点:100 ×10-3m ×(150 ×10-3m )3121300N ⋅ m ×⎜ 0.150m − 0.04m ⎟⎛ ⎞ σ = M z y ⎝ 2 ⎠ =1.62 ×106 Pa =1.62MPa(压应力) B ()127-5 简支梁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