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蜗壳风机的特性研究及应用

合集下载

无蜗壳风机原理

无蜗壳风机原理

无蜗壳风机原理
无蜗壳风机原理
无蜗壳风机是一种新型的风机,其原理是基于离心力和翼型设计的。

与传统的蜗壳风机相比,无蜗壳风机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噪音。

离心力是物体在旋转时所受到的向心力,它是无蜗壳风机工作的基础。

当电动机带动叶轮旋转时,空气被吸入并被加速到高速运动,这样就
产生了离心力。

随着空气速度增加,压力也会降低,从而使得空气能
够流出。

为了提高效率和降低噪音,无蜗壳风机采用了翼型设计。

翼型是一种
流线形的形状,在运动中能够产生升力和阻力。

在无蜗壳风机中,翼
型被安装在叶轮上,并且其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当空气通过
叶轮时,它会经过翼型并产生升力和阻力。

通过调整翼型角度可以控
制空气流动方向和速度,并且可以达到最佳效率。

此外,无蜗壳风机还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叶片形状。

这些叶片被设计成
弯曲的形状,能够更好地控制空气流动,并且提高了效率和降低了噪音。

综上所述,无蜗壳风机是一种基于离心力和翼型设计的新型风机。

其采用特殊的叶片形状和翼型设计,能够提高效率和降低噪音。

浅谈无蜗壳风机研发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无蜗壳风机研发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无蜗壳风机研发中存在的问题摘要:目前来看,对于无蜗壳风机的使用越来越多,并且对于无蜗壳风机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但是在对无蜗壳风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也发现了相关的问题,主要是:市场上的两种无蜗壳风机之间辨别很难;采取进气实验的方法所得到的出口总压强以及效率的数值偏大;采用旋转无叶的扩压器可以提高机器的性能,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缺乏定量的数据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文主要是通过相关的实验以及调查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及意见。

关键词:无蜗壳风机;研发;问题现阶段,对于无蜗壳风机的研究时间还很短暂,并且在国内外,对于该项机器的研究都很缺乏,并且在现在的市场上,有关的无蜗壳风机的机器性能还不够完善,因此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

本文主要就国内现今关于无蜗壳风机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对于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予以透彻的分析,并且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应措施,以此为今后的无蜗壳风机的应用提供借鉴,从而使我国的无蜗壳风机研究朝着更深远的方向发展。

一、国内关于无蜗壳风机的研究现状一般来说,无蜗壳风机在空调以及制冷系统中的使用比较广泛,但这里的其实是离心风机的结构,没有蜗壳。

[1]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种类别不同的无蜗壳风机:一种是叶轮出口气流并且在其中没有其他的遮挡,直接流入到大气之中;另一种是将无蜗壳风机放入到一个有进出口的箱体之中,和箱体一体作为一个风机的产品。

可以看出来,后者的机器性能是和箱体的质量有关,并且它在和箱体实现统一之后,它的性能与原来相比较差别很大。

另外,对于无蜗壳机器的测试以及评估的问题还不够完善。

这是因为它的设计中除去了蜗壳的设计,因此在对其进行性能测试时大多采用的是进气实验,并且按照规定风机的出口气压为大气压的数值,出口的计算速度就取叶轮进行旋转时的平均速度。

这种规定的前提是出口的流动速度均匀,并且一般的离心风机从蜗壳出流时是基本符合的。

但在无蜗壳风机之中,由于叶片的两侧是压力边以及吸力边,因此这两侧流动的压强以及速度都不相同,并且在吸力边的出口还出现分离,在出口后可能还会引起卷吸的现象,因此,它的出口流动速度是不够均匀的。

洛森无蜗壳中文

洛森无蜗壳中文
特性曲线
特性曲线按照DIN 24163,在测试室使用进风 测试法获 得 在 空气密度1.2kg/m3,温度20℃时有效 。特性曲 线 在 安 装 位置A(自由进出风)获得,并 显示进风口压力,随风量变化的关系。
7
测试室/ Test chamber
5=106(EC-108)
B=B5
6=137(EC-150)
7=165
包装长度 A=0 F=5 B=1 G=6 C=2 H=7 D=3 I=8 E=4 K=8
L=10 M=11 N=12
电机尺寸 06=063 13=132 07=071 16=160
08=080 18=180
09=090 20=200 10=100 22=225
阻力与风量的平方成正比,并能在特性曲线中 表示。
所需风量 所需压力损失
4
一 般 技 术 信 息
安全与担保
请按以下信息安装和操作洛森公司的风机:
技术工人应按照当地的法律和法规进行安装和
布线。 请遵守正确的安装和操作说明;我们有权在没
有预先通知的情况下根据技术发展修改设计和结构。
质量管理系统德国欧洲国际标准ISO 9001
-11
500 / 560
-10
630
-10
710 / 800
-3
出风口
250 / 280
-8
315 / 355
-8
400 / 450
-9
500 / 560
-10
630
-10
710 / 800
-2
相对声功率级 LWrel [dB]在中频带时fm [Hz]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无蜗壳风机的特性研究及应用

无蜗壳风机的特性研究及应用

无蜗壳风机的特性研究及应用摘要:无蜗壳风机自从出现后,已经在国内外具有多年的发展和使用历史,其不仅在纺织业、烘箱干燥机内得到使用,在空调行业的应用也比较普遍,常见的有空气过滤机组、四面出风卡式风机盘机组等。

该种风机的优点就是能够让机组整体结构得到改善,机组个向出风都比较均匀,而且,风机段体积能够缩小,在箱体内进行配置时,只要考虑到风口的方向,因此,只要根据空调机组的需求在风机段上任意开设相应的风口,就能够实现快速应用。

本文就针对无蜗壳风机的特性进行研究,并针对其应用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无蜗壳风机;特征;应用措施最近几年,无蜗壳风机凭借自身出口方向任意、体积小、风量调节范围大、静压效率高等优势在很多领域都得到普遍的应用。

而大量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例如生物制药、微生物、机密机械加工、航天、新型材料等产业的发展给精密空调、商用空调和净化空调的发展都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而且,恒温恒湿场地的要求让无蜗壳风机的使用得到快速发展[1]。

为了能够更好地对无我风机选型进行分析,本文就针对这种风机常见的结构和形式进行探讨,并针对其应用方法和特点进行研究,以期为今后相关机型的设计和使用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参考。

一、无蜗壳风机无蜗壳风机作为一种没有蜗壳、只有风叶的风机,从其构造中不难发现,在实际设计期间,风机蜗壳一般会被设计成螺旋线的形状,从风机蜗壳蜗舌到出口,蜗壳的截面积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其主要作用就是从离心叶轮中流出的高速气流动压转变成能够对阻力进行克服的静压[2]。

经过特殊设计的无蜗壳风机叶轮和箱体之间是组合,具体如图2所示,从叶轮流出的气体不难发现其和设备箱体直接形成静压箱,减少气体流动期间的流动损失现象,但是,风机动压会损失掉,因此,在无蜗壳风机样本中对其实施的一般都是静压。

图2 无蜗壳风机和有蜗壳风机对比图三、无蜗壳风机实际应用探讨有的领域将是否使用无蜗壳风机当成对空调机机组优劣进行衡量的主要标志,从实际状况来分析无蜗壳风机适用于一定的场合,但是,并非所有的有蜗壳风机都要改成无蜗壳风机,对于空调机组优劣程度产生决定性的因素较多,包括机组的噪声、效率、余压、维护方便、密封性的显著特征[4]。

无蜗壳风机空调机组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无蜗壳风机空调机组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无蜗壳风机空调机组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现代社会对于环境空气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一些密闭的空间如办公室、商场等内部,由于人员聚集、电器使用等,使得室内湿度、温度等方面的要求变得更加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空调成为了必备的一种设备,如今,无蜗壳风机空调机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传统壳式空调相比,它具有更低噪音、更快速、更节能的优势,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同时,针对无蜗壳风机空调机组的应用仍存在一些技术难点,如设计中传热、变频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化研究,并且现有的相关研究文献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以无蜗壳风机空调机组的设计、性能测试、控制等方面作为研究重点,主要内容包括:1. 研究无蜗壳风机空调机组的设计原理与结构,分析其优点和不足,探讨改进方案。

2. 进行机组的性能测试,研究机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效能,分析机组的热效率、制冷效率、风量等各项参数,总结不同测试条件下机组的表现。

3. 研究机组的控制,包括使用PID控制算法进行机组的温度、湿度控制、变频控制、噪音控制等方面。

4. 对以上研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三、研究意义无蜗壳风机空调机组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因此进一步深化其相关技术研究,能够提高其产品竞争力和性能水平,有利于推动这种新式空调的发展。

同时,本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机组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效益,满足用户的需求,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数据分析和文献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具体包括:1. 采购无蜗壳风机空调机组,进行相关实验和测试。

2. 应用MATLAB等专业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 通过网络检索相关文献并进行质性分析。

五、预期结果通过以上研究,预计可以得出如下结果:1. 研究无蜗壳风机空调机组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分析比较不同设计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方案。

2. 测试机组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分析其热效率、制冷效率、风量等各项参数,对机组的性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无蜗壳风机能效标准

无蜗壳风机能效标准

无蜗壳风机能效标准一、引言无蜗壳风机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通风设备,在工业和民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无蜗壳风机的能效,保护环境资源,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能效标准。

本文将介绍无蜗壳风机能效标准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二、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能源消耗的关注,节能减排成为了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要任务。

而无蜗壳风机作为一种常见的通风设备,其能效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能源消耗。

因此,制定无蜗壳风机能效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内容无蜗壳风机能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能效等级划分:根据无蜗壳风机的能效水平,将其划分为不同的能效等级,例如A级、B级、C级等。

这样的划分可以帮助用户在选购时更好地了解产品的能效性能,从而选择更加节能高效的设备。

2. 测试方法和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测试方法和要求,用于评估无蜗壳风机的能效性能。

这些测试方法和要求通常包括风量测试、功率测试、效率测试等,确保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能效限值:根据不同的能效等级,设定了相应的能效限值。

这些能效限值是无蜗壳风机在实际运行中应达到的最低能效要求,以促进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

4. 标识和认证:制定了相应的标识和认证要求,用于标示符合能效标准的无蜗壳风机产品。

这样一来,用户在选购时可以通过标识和认证信息来判断产品的能效水平,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四、意义无蜗壳风机能效标准的制定对于促进节能减排、推动产业升级和保护环境资源具有重要意义:1. 促进节能减排:通过设定能效限值和能效等级,能够引导制造商生产更加高效节能的无蜗壳风机产品,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推动产业升级:无蜗壳风机能效标准的引入,将促使制造商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能效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和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3. 保护环境资源:通过提高无蜗壳风机的能效,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有助于保护环境资源,改善空气质量,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无蜗壳离心风机的实验性能对比

无蜗壳离心风机的实验性能对比

无蜗壳离心风机的实验性能对比无蜗壳离心风机一般多以设备冷却风扇的形式使用,具有风量大、压力高、噪声低、结构紧凑等优点,是普通轴流风机和普通离心风机无法替代的产品。

鉴于无蜗壳离心风机良好的低噪声性能,目前也有厂家推出箱式无蜗壳风机用于建筑物通风换气。

蜗壳的作用:机壳的任务是将离开叶轮的气体导向机壳出口,并将气体的一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

蜗壳中不同截面处的流量是不同的,在任意截面处,气体的容积流量与位置角φ成正比。

一般气流在蜗壳进口处是沿圆周均匀分布,因此在不同φ角截面上的流量q vφ可表示为q vφ=q v4(φ/360°)。

q v4为蜗壳进口处流量,通常蜗壳中速度变化不大,气体密度可认为是定值。

若蜗壳的型线能保证气体自由流动,这时蜗壳壁对气流就不会发生作用,那么在不考虑粘性情况下,气体在蜗壳内的运动将遵循动量矩不变定律,即c u R=常数。

经分析得知,气体最多6次被蜗壳碰撞导至出口,蜗壳很好地收集了气体。

并且气体在叶轮流向蜗壳时容积变大,一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

离心通风机的主要功能是完成气体的输送,若无机壳就不可能实现这一功能,无蜗壳也不可能很好地实现叶轮的功效。

箱体与叶轮装配见图1和图2。

其中箱体均由铝型材框架和夹心面板制成。

六面体只有一面敞开,它强制气流从一个方向流出,并有消声作用。

它与常规箱体机相比,其制作简单,节约空间,降低了成本。

图中1020×1020×880为箱体1;1060×1027×880为箱体2。

试验采用标准出气侧试验风室,风室横截面积为3000mm×3000mm,风室中采用孔板测定流量,其结构如图1所示。

在上述风室装置中对700mm后向离心叶轮的3种机型风机进行试验,3种机型的试验安装示意图如图2所示。

考虑到3种机型的不同结构有不同的出口面积,采用静压数据作为测试结果进行对比。

由测试结果(见图3)可以看出,普通离心风机的压力要比另外2种机型高,而且随着风量的减小,其压力的增幅加大。

无蜗壳风机能效标准

无蜗壳风机能效标准

标题:无蜗壳风机能效标准引言: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成为了全球各国的共同目标。

在工业生产中,风机作为一种常见的设备,其能效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无蜗壳风机的能效标准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无蜗壳风机的定义与特点无蜗壳风机是指在气动设计上不采用蜗壳结构的风机,其特点主要包括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噪音低等。

与传统蜗壳风机相比,无蜗壳风机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能耗。

因此,制定无蜗壳风机能效标准对于推动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二、无蜗壳风机能效评价指标1. 风机效率:风机效率是衡量风机能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单位输入能量与输出能量的转化效率。

制定无蜗壳风机能效标准时应该考虑提高风机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2. 风机功率:风机功率是指风机在工作状态下所消耗的电能或热能。

制定无蜗壳风机能效标准时应该限制风机功率,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3. 噪音水平:噪音是无蜗壳风机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制定无蜗壳风机能效标准时应该对噪音水平进行限制,保证其在合理范围内。

三、制定无蜗壳风机能效标准的必要性1. 节能减排需求:无蜗壳风机具有较高的能效和较低的能耗,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要求。

2. 产业发展需求:制定无蜗壳风机能效标准有利于促进相关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我国风机制造业的竞争力。

3. 用户利益保障:无蜗壳风机的能效标准制定有利于保护用户权益,确保用户购买和使用风机时能够选择到性能优良、能耗低的产品。

四、无蜗壳风机能效标准的制定原则1. 科学性原则:制定无蜗壳风机能效标准应基于科学的数据和方法,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可靠。

2. 可行性原则:制定无蜗壳风机能效标准应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避免对相关企业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3. 公正性原则:制定无蜗壳风机能效标准应公正、公平,不偏袒任何一方利益,保证市场竞争的公正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蜗壳风机的特性研究及应用
摘要:无蜗壳风机自从出现后,已经在国内外具有多年的发展和使用历史,其
不仅在纺织业、烘箱干燥机内得到使用,在空调行业的应用也比较普遍,常见的
有空气过滤机组、四面出风卡式风机盘机组等。

该种风机的优点就是能够让机组
整体结构得到改善,机组个向出风都比较均匀,而且,风机段体积能够缩小,在
箱体内进行配置时,只要考虑到风口的方向,因此,只要根据空调机组的需求在
风机段上任意开设相应的风口,就能够实现快速应用。

本文就针对无蜗壳风机的
特性进行研究,并针对其应用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无蜗壳风机;特征;应用措施
最近几年,无蜗壳风机凭借自身出口方向任意、体积小、风量调节范围大、
静压效率高等优势在很多领域都得到普遍的应用。

而大量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例如生物制药、微生物、机密机械加工、航天、新型材料等产业的发展给精密空调、商用空调和净化空调的发展都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而且,恒温恒湿
场地的要求让无蜗壳风机的使用得到快速发展[1]。

为了能够更好地对无我风机选
型进行分析,本文就针对这种风机常见的结构和形式进行探讨,并针对其应用方
法和特点进行研究,以期为今后相关机型的设计和使用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参考。

一、无蜗壳风机
无蜗壳风机作为一种没有蜗壳、只有风叶的风机,从其构造中不难发现,在
实际设计期间,风机蜗壳一般会被设计成螺旋线的形状,从风机蜗壳蜗舌到出口,蜗壳的截面积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其主要作用就是从离心叶轮中流出的高速
气流动压转变成能够对阻力进行克服的静压[2]。

经过特殊设计的无蜗壳风机叶轮
和箱体之间是组合,具体如图2所示,从叶轮流出的气体不难发现其和设备箱体
直接形成静压箱,减少气体流动期间的流动损失现象,但是,风机动压会损失掉,因此,在无蜗壳风机样本中对其实施的一般都是静压。

图2 无蜗壳风机和有蜗壳风机对比图
三、无蜗壳风机实际应用探讨
有的领域将是否使用无蜗壳风机当成对空调机机组优劣进行衡量的主要标志,从实际状况来分析无蜗壳风机适用于一定的场合,但是,并非所有的有蜗壳风机
都要改成无蜗壳风机,对于空调机组优劣程度产生决定性的因素较多,包括机组
的噪声、效率、余压、维护方便、密封性的显著特征[4]。

从空调机组风段设计的角度来分析,选择有蜗壳风机的制约因素要低于无蜗
壳风机,根据实际研究发现选择有蜗壳风机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进风口和箱体避
免的距离,当其超过叶轮的2/3时,箱体压力损失将近50pa,当使用无蜗壳风机时,根据箱体的结构、尺寸、开设风口面积的大小都会对性能产生直接影响,影
响力度则需要根据实验来进行确定[5-6]。

从机组外形的尺寸来分析,选择无蜗壳
风机之后就能够减少空气处理机组风机段的实际长度、宽度尺寸和高度,但是,
一般不会由此改变机组的整体宽度和高度。

但是,如果对我国现阶段所使用的风
机设计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则选择同样规格的后倾有蜗壳风机的风机段箱体,
长度尺寸也会逐渐缩短。

结语
每种风机的适用范围和特点都不同,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组合式空气处理
风机组的设计期间,若能够掌握无蜗壳风机不同状态下压力损失之后进行有效的
选择,则在某些场合无疑会让其优势体现出来。

相反,若不能掌握其特性,只是
简单地对风机段内的风机进行简单置换,则无蜗壳风机的优势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本文通过对无蜗壳风机设计进行改善,进一步提升其性能,而且也提出了无蜗壳
风机的设计要点,从而为促进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为企业和个人创造
出更大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郁惟昌,陆城军,龚兴龙.无蜗壳风机空气动力性能解读及其应用[J].暖通空
调,2018,48(6):69-73,12.
[2]孙政,许敏,顾晓卫, 等.无蜗壳与有蜗壳离心式风机在空调系统中的流场对比
分析[J].制冷与空调,2016,16(5):37-39.
[3]王维,李轩,卢金玲, 等.叶轮弧盘及锥盘型线对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性能的影
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8,34(24):52-59.
[4]王顶东,张卫军,丁勇.无蜗壳离心风机性能及测试方法的探讨[J].制冷与空
调,2012,12(3):77-78.
[5]廖明仕,卢隼.无蜗壳离心通风机特性及其在空调领域的应用[J].四川建
材,2013,39(2):261-263.
[6]吴钟大,毛建素,何立岩, 等.4-72系列风机出口蜗壳调节方式的研究[J].暖通空调,1999,29(4):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