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新材料作文导写
新材料作文“缺了一角的圆”导写与示例_写作技巧

新材料作文“缺了一角的圆”导写与示例_写作技巧新材料作文“缺了一角的圆”导写与示例作者/曹保顺原创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缺了一角的圆很不快乐,他动身去找失落的一角。
他一路滚动一路唱着歌,因为缺了一角,不能滚得很快,所以有时候会停下来跟小虫说说话,或者闻闻花香,有时候超越甲虫的车,有时候,甲虫也超他。
他穿过沼泽和丛林,他上山、下山。
他找到过太大的、太小的、太方的、太尖的,就当他快要绝望的时候,突然找到了那个最适合自己的一角。
他很高兴,开始向前滚动,因为不再缺少什么,他越滚越快,快得停不下来。
他不再能跟小虫说话,也来不及闻闻花香,他快得蝴蝶不能在他身上落脚。
于是,他停了下来,轻轻把那一角放下,从容地走开。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对于这类材料,需要我们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写作时,我们不妨把“缺了一角的圆”看作有缺陷的人,把圆寻找一角的过程看作人们奋斗的过程,由此联想到与此类似的人生、现象等。
写作时以下角度可供思考:(1)做有缺陷的自己。
一切肉体的缺陷在精神的圆满面前都会显得微不足道,而傲视缺陷更会让人拥有精神的大气与心灵的解放。
不要默默舔舐你的伤口,你要明白覆水难收,或索性将那不属于你的一角抽掉。
活着,就做有缺陷的自己。
(2)要学会取舍。
舍与得就像导体与绝缘体,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得到有时会变成失去,甚至得到很少,却失去很多。
相反,舍弃有时也会变成得到,失去很少却获得很多。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所以要学会取舍。
(3)过程与结果。
生活不光是奋斗、拼搏,或是受苦受难,生活还应该是一种享受——自然的享受,爱的享受,艺术的享受。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就是不做毫无意义的挥霍。
新材料作文“快乐的钥匙”导写

踪影 。我踩 着树 荫下枯 黄 的
落 叶 ,静静 地倾 听那 细细 的
破 碎 的 声音 ,领 悟这 声音里 蕴 涵的种种 情趣 。 在 我 的心 中 ,孤 独是 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种快 乐。
回 家路 上 经 过 一 个 小
店 , 昏 暗 的 灯 光 如 午 夜 的 空 气 。 老 板 是 个 素 面 的 女 孩 , 满 面 春 风 地 迎 接 客
一 一
“ 那位 老 板 的 态度 真 恶劣 ,把 我 的肺 都 气
炸 了 。 ” 他 把 快 乐 的 钥 匙 放 进 了 文 具 店 老
板 的手里 。
( 节选 自 《 者 ・ 乐 的钥 匙 》 ) 读 快
I 诈建溅勃毫潞
◎中考特训营 ◎
白材料 中5 个人 都不快 乐 的 原因是把快乐的主动权交给 了别人。由此可知材料 的含 义 是 自己 的快 乐 这 把 钥匙 要 自己来掌管 。正如9 后有句 0 时 髦 的流 行 语 ,叫 “ 的快 我 乐我做主”。读懂 了材料 , 便 可 从 材料 中提 炼 出不 同 的 观 点 ,如 “ 掌握 了快 乐 的 主 动 权 ,就 能 得 到快 乐 ” “ 放 弃 了快 乐 的 主 动权 ,就 会 失 去快乐 ” “ 快乐取决于心灵 的 自主感受”等等 。然后 , 就可 以根据 自己积累的素材 和 擅 长 的文 体 ,选 择立 意 ,
一 一
要求 :选好 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 体 , 自拟标 题 ,不要 脱 离材 料 内容 及含 意 的范 围作 文 ,不 要套 作 ,不 得 抄 袭 ,不 少 于6 0 。 0字
【 写作指导 】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 。新材料作文 是在 旧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样 式。写旧材料作文不能抛开材料 ,行文必 须 引用材料 。而新材料作文 “ 选好角度 , 确定立意”等要求 ,增加 了开放性 ,减少 了限制性。既继承 了旧材料作文的长处 , 又弥补 了旧材料作文的缺陷 ;既是有条件 的 ,又 是 “ 多维 度 ” 的 ;既限 定 了 写作 范 同 ,又留下了 自由发挥的空间。 材料 作文 的写 作要 求跟 话题 作文 相 似 ,但新材料作文没有指定的话题 ,考生 审题立意必须在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范围 内,所 以必须把握材料的主 旨和 出题人的 意图多侧面多角度地立意 ,然后选择一个 进行 写 作 。 就 本 题 而 言 ,只 要 懂 得 了什 么 是 快 乐 , “ 乐 的钥匙 ” 的象征 意义 ,就 能 明 快
新材料作文“安贫乐道与出世入世”导写

‘ 我所 知 ,无 财者 叫做 贫 ,学 道 而不能 行者 据 叫做 病 。我是 贫 ,不是 病 ’”两 句 ,可 以把立
意定在 追 求 “ 神 境 界 ,道 德情 操 ”上 ,如 : 精 宁为 贫者 ,不 为病 者 ;守住 心灵 的净 土等 。展 开分析 如 何才 能坚 守心灵 净土 ,做 到 “ 穷且 益 坚” ,体现 以孔子 为代表 的 “ 安贫 乐道 ”。
所给材 料所 示 。原宪 不愿 出仕 ,甘 于贫 困, 自 认 为这 种近 乎 怪 异 的行 为 更 合 乎孔 子 的真 精
3 .依然着眼 于子贡 ,突出他的积极 入世 ,
在把 握 子贡基 本性 格 与主张 的基 础上 ,抓 住材 料 中的 “ 子贡 看 到原 宪的样 子 ,就 问道 : ‘ 老
位 。 孔 子去 世 ,子贡 为 孔 子 守墓长 达 六年 之
2 着 眼 于 子 贡 ,可 以 把 立 意 定 在 “ . 学 道—— 寻道 —— 行道 ” 上 ,联 系 现实 ,联 想古 今 ,在 儒家 思想影 响 下 ,哪些典 型人 物 ,典型
久 。后世 一般认 为 ,孔子 之名 声之所 以能传 扬 天下,颇得力于子贡 的宣扬。
l 0.1 I 91整 笠 2 0 垒
◎考场作文精题导写 ◎
的一位 儒 商。他 思路 敏捷 ,理 解力 强 ,能说会
抓 住材 料 中 的 “ 子逝 世后 ,原 宪异 常悲 孔 痛 ,到卫 国 的 乡下隐 居起来 ”与 “ 宪却 说 : 原
道 ,被 孔 子赞 许为其 “ 言语”科 的高才 生。 孔
之士 ,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 从 吾所好 。”
原 宪却说 : “ 据我 所知 ,无 财者 叫做 贫 ,
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例文

新材料作文写作六步法
1、读材料 2、找角度 3、联现实 4、立论点 5、拟题目 6、列提纲
第一步、读材料:高度概括材料的 主要内容。
第二步、找角度:看材料对象之 间是何关系。 1、并列关系 2、主次关系 3、整体关系
第三步、联实际。 方法: 找到立意角度与社会现实的对应 点。联想要丰富,思想要清晰。
点:提出论点。 注意:论点要明确,旗帜要鲜明,文字 要简炼,一两句话即可。
联:联系事实举例。 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也可联系 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 也可以反面证明;摆事实,讲道理。 最少举两例,或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 三四百字 。
析:深入分析
析原因,说危害,找症结。这是亮点,也是最
纵横不过数载,祸患已有万端,白门楼上,英雄气 短,如今安在?方天画戟不知谁手,赤兔宝马另载 新主,能有谁顾忌百万军中,当年哪一骑当先?”
•
关羽沉吟不语,翼德面有愧色。“那大哥是重
智而轻勇了?”
•
“非也!”刘备哂之:“天塑雄才,有文士,
有武师,能文则潜心书海丰盈谋略;能武则醉于剑
舞精进射骑。天下英王,不过择文武而用,即可位
• 7、为梦,不露锋芒的力量
• 8、学无止境
标题,文章的眼睛
• 二、论题化
• 9、为青春而拼搏,为梦想而进发
• 10、行千里,不言弃
• 11、优胜劣汰
点题,
• 12、高考成就未来 • 13、终生(身)学习 • 14、论应试教育 • 15、志在远方,砥砺前行
从阐释 标题开
始
• 16、成功路上不拥挤
第六步:列提纲
点题, 从阐释 标题开
始
• 7、破茧成蝶
新材料“鲤鱼们都想跃过龙门变为龙”作文导写及优秀作文

2015新作文新材料“鲤鱼们都想跃过龙门变为龙”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很多于800字的文章。
鲤鱼们都想跃过龙门变为龙。
不过龙门太高,只能望而兴叹。
于是祈求佛祖降低龙门高度。
佛祖被感动,降低了高度,每条鲤鱼都顺利跃过,实现了梦想。
但它们很快发现自己没有了做龙的感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审题鲤鱼终“龙门的高度被降低之后,鲤鱼们都顺利跃过,却没有了做龙的感觉。
”由此能够有以下审题的角度:没有高标准的梦想价值低下;拼搏成就精彩,凭借切实努力实现梦想更有成就感(梦想因汗水而美丽),追求卓越(坚持高标准)才能真正成为龙(取得真正的成功);理想的实现应追求实质。
1.为梦想加冕当马丁•路德振臂高呼“我有一个梦想”之时,这世纪的最强音已然为梦想构筑了辉煌的黄金台。
举世臣服,为梦想加冕;君临天下,万物以追求膜拜之态而得以意气风发。
这便是梦想的本真模样。
时间的长河将这与生俱来的高贵打磨得愈发熠熠生光,梦想翩跹而至,携来不变的真理。
是的,梦想的魅力不在于实现,不在于达成的沾沾自喜,而在于它的高度,从而赐予我们不懈的追求之毅力与勇气。
梦想因追求而拥有了价值,而我们也于这追求中收获了满足与无悔,自信与昂扬。
是否曾因谈及梦想而满面红光,内心雀跃?是否曾因谈及梦想而跃跃欲试,斗志昂扬?是否曾因谈及梦想而觉得人生精彩,力量无限?我想每个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一个有梦想点缀的人生才能在茫茫无尽的前行路上收获希望的曙光,才能以更加坚定的姿态高歌向前。
我们无法一帆风顺,我们不能一举成功,因为梦想追求从无坦途。
那么,我们是否甘于选择做那将龙门降低高度后才跃过的鲤鱼?当然不!那是失去做龙的感受与姿态的至愚选择。
“少年心事当挐云”,我们理当从仰望之态,从追求之态,谢绝那感动相助的佛祖,守着“危乎高哉”的梦想,许自己一个初心不变,便觉得希望与成功永恒在前。
新材料作文“‘视野’与‘幸福感’”导写

新材料作文“‘视野’与‘幸福感’”导写人们常常说,视野决定了一个人的心境与幸福感。
视野是指人们所能观察到的事物的范围和程度,它不仅仅是指我们的视力范围,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智模式和对世界的认知能力。
有一种广义的视野,是人们对于自身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洞察和理解;而狭义的视野则是指人们所能看到的具体事物和情况。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探讨视野与幸福感的关系。
广义的视野对于幸福感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
拥有广阔的视野意味着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和认知更加全面,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和应对挑战。
一个具有广泛视野的人通常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这有助于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和增强情感的连结。
与此广义的视野也能够帮助我们摆脱狭隘的思维模式,开阔我们的思维空间,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使得我们能够看到更多可能性和机会,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生活和发展。
狭义的视野对于幸福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虽然狭义的视野相对于广义的视野来说范围较窄,但它仍然是我们与周围世界交流和互动的窗口。
狭义的视野意味着我们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知更加细致和深入,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洞察微观的细节和变化。
对于某些工作来说,狭义的视野甚至是必要的,如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艺术家需要专注于作品的细节等等。
这种细致的观察和感知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欣赏生活的美好之处,增加幸福感。
如果我们只盯着自己的狭隘视野不放,我们就会错过更大的世界。
一个只关注自己狭隘视野的人,往往容易陷入困境和痛苦之中。
他们可能会因为过多地关注小事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错失了很多机会和发展空间。
与此他们往往面临着较高的压力和焦虑,因为他们无法看到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我们应该努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广义视野和狭义视野的平衡发展。
要拓宽我们的视野,我们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学习和体验来实现。
我们可以读更多的书籍,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观点;我们可以参加各种文化和艺术活动,拓展我们的审美视野;我们可以与不同背景和经历的人交流,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
新材料作文“牵牛花与枯树”导写与范文点评

新材料作文“牵牛花与枯树”导写与范文点评【题目回放】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道美景。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津】这是一道寓意性的材料作文题。
由两个偏正复句构成,重点在“却”后,两个互有优势又互有缺陷的事物一结合,相互补充,相互扶持,成就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由此在立意上可以这样考虑:1、材料中“凭借”一词至关重要,因为“人无完人”,却又都追求完美,那就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就是荀子说的要“善假于物”,像牛顿那样站到“巨人的肩膀上”,成就自己的辉煌。
2、紫藤萝和牵牛花,虽然可以招蜂惹蝶,但如果躺在地上,人践马踏,是好景不长的;枯树和篱笆,不仅不是风景,立在那里还污染了人们的视线。
分开了,彼此都不是风景,但结合了,却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可见,凡事互相协作,各尽所能,是能成就大事的。
3、枯树帮助紫藤萝爬上了高枝,也美丽了它自己;牵牛花帮篱笆遮盖了丑陋,也站直了自己的身子。
它们在帮助对方,实际也是在拯救自己,所谓“救人就是救己”。
对他人施爱心,不仅仅只是为人,换个角度,也是在为自己。
即使施爱的人主观上不想为己,但客观上生活总是给好人以好报。
以上的立意应该都是“切合”题意的,当然也还可以有其他“符合”题意的思考。
至于文体的选择,只要确定了立意,擅长叙事的写一个表达该中心的故事,长于说理的写一篇滔滔不绝的议论文,都不是什么难事。
【阅卷手记】纵观多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在内容上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引导考生关注现实,一是引导考生审视内心。
这道题目,应该既可以从关注现实生活的层面上写,也可以从审视内心修养的角度上说。
从考场写作的实际情况看,尽管题目是个寓意性的材料,但审题的难度并不是很大,这也符合高考作文命题的指导思想,即不要在审题上太过为难考生,让大家都能跨进门槛,真正比试写作能力的高下。
新材料作文导写“视野”与“幸福感”

新材料作文导写“视野”与“幸福感”视野与幸福感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
视野决定了一个人所能触及到的范围和信息的多寡,而幸福感则是一个人对生活的满足感和快乐感。
视野越宽广,人们对社会、世界和生活的理解就会越深入,也就越能够获得更大的幸福感。
视野的开阔可以带来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为个人提供了实现自身价值和追求幸福的可能性。
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广泛的见识,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潜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一个人只有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领域发挥才华,实现个人目标,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感。
视野的开阔能够提升个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接触更多的信息和不同领域的知识,人们可以更加全面地思考问题,拥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这样可以使得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更有创造性,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视野的开阔还能够带来更多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机会,进一步提升幸福感。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越来越重要。
拥有广泛的社交圈子,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更多的友谊和人际关系,分享彼此的快乐和悲伤,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满足感。
这些美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人的幸福感来说至关重要。
视野的开阔还能够使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热情更长久。
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只有拥有宽广的视野,才能够从容地面对困难,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通过看到更多的人和事,我们能够体会到生活的多样性和美好之处,从而更加珍惜和享受生活,提升幸福感。
视野与幸福感是紧密相连的。
拥有开阔的视野可以带来更多机会、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和追求幸福。
视野的开阔还能够带来更多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机会,以及对于生活的热爱和热情。
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拓宽自己的视野,不断学习和成长,以获得更大的幸福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材料作文导写【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决定胜负的铜钱这是禅宗里的一个故事。
古代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一次,他率军对敌,但双方兵力悬殊,他的全部人马只及对方十分之一,因此众将士有点信心不足。
这位将军就到一座庙里求神问卜,然后,他取出一枚铜钱,当着众将士说:“胜负在天,就让神灵决定我们的命运吧!如果铜钱落地后正面朝上,神将保佑我们战无不胜;如果正面朝下,是神让我们失败,我们只有听天由命。
”说着,将军轻轻向上一抛,铜钱落地,正面朝上,顿时全军欣然。
接着将军又抛了一次,还是正面向上。
这样,将士们欢腾雀跃,士气大振,终于获得全胜。
凯旋后,将士们纷纷提出要感谢神灵的保佑。
这时,将军才拿出铜钱让大家看,原来,这枚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
众位将士这才恍然大悟,保佑他们获胜的不是神灵,而是自己。
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导写】提示:1、可以论证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气可鼓,不可泄。
2、可以论证关键时刻巧妙机智地进行鼓舞激励的重要作用。
3、可以论证充满信心,振奋精神,就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
【例文】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演绎着不同的故事:有的人用心精筑了几年的感情大堤,最后仍无情的岁月流水冲毁;有的人生意场上日夜奔波劳碌,最后还是落得血本无归;有的人十几年寒窗苦读,却是榜上无名,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许多人纷纷抱怨:自己命里多舛,命运太差哉!命运真的这样捉弄人吗?不,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尽管你年纪轻轻已经伤痕累累,尽管你辛勤的汗水都是白流,尽管前路怎样迷蒙,但你大可不必,不必这样怨天尤人,不必这样自暴自弃。
也许你没有觉察到,就是在你抱怨命运的时候,命运之神正在捉弄着你,整天自怨自艾,萎靡不振,浪费了多少青春,最后真的会一事无成。
朋友,暂时的失败,又怎能预示着你永远的沉沦?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谁没有经历过失败呢?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在两个耳朵全部失聪时,向命运发出了挑战:“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
”就这样他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向不公的命运挑战,终于写出了流传世界的《第九交响曲》,在音乐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了大音乐家。
爱迪生是世界上有名的“发明大王”,他一生发明的东西达千项之多,但这成功的得来也不时一帆风顺的,仅发明灯泡这一项,便进行了无数次实验,实验一次又一次地进行,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可他没有向命运低头,经过反复实验,最终他成功地发明了灯泡。
八十年代的张海迪,命运对她来说也是残酷的,从小病魔缠身,刚到学龄,就永远瘫痪,再也站不起来,但在如此重大的不幸面前,她没有屈服,没有被打垮,压倒,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同命运搏斗,向命运挑战,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成了生活的强者。
这样同命运抗争的例子举不胜举,如果他们只是一味地抱怨命运的话,能有如此伟大的成就吗?改革开放为我们拓宽了更广阔的天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你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命运之神会向你地头的。
朋友,让我们抛弃一切顾虑,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坚信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驾起命运之舟,作命运的主人。
【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犹太人有句谚语说,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
卖豆子的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他就把豆子拿回来,加入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就可以卖豆芽。
如果豆芽卖不动,那么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
而豆苗如果也卖不动,再让它长大些,移植到花盆里,当作盆景卖。
如果盆景还是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长大,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
一粒豆子变成成千上万颗豆子,这不是更大的收获吗?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构思作文。
自主立意,自选文体,不要套作抄袭。
【导写】首先,要正确理解材料。
材料中的豆子可以看作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豆子卖不出去,可以看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由此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文章的立意。
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人生的征途上,你会遇到困难,遇到挫折,遇到失败,成为“一粒卖不出去的豆子”。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是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还是努力改变自己,锲而不舍地前进?如果你放弃了,那么“这粒豆子”也就永远消失了;如果你能锲而不舍,无数的机遇也就随时可能光顾。
所以,有时候挫折与机遇是并存的,就看你能不能把握。
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两个角度立意:1.正确对待困难、挫折。
生活中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
我们的人生就像谚语中的那颗豆子,千万不要因一时挫折而放弃自己的努力,只要你努力改变自己,成长的旅途就会充满无数机遇。
因为,实践告诉我们,生活中挫折与机遇是并存的。
2.学会变通。
做人做事不能死板,面对绝境的时候,不钻牛角尖,而应另辟蹊径,从看似毫无希望的新起点走向成功。
归根结底,这是敢于并善于变通的结果。
善用头脑,做出正确的选择,可以将危机变为契机。
【例文】变通与收获高金柱河水不流,就是一潭死水,就不会有雄浑的大海;百合不变,那始终是一朵花,而不能成为一粒种子,不能成为一片花海。
只有变通才有收获。
《周易》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孝文帝收获北魏盛世,是因为他勇于变通,弃鲜卑之落后,纳中原之先进;新加坡收获“花园城”的美誉,是因为新加坡人民创造性利用阳光发展旅游;日本收获强盛国力,是因为它变通自己,利用优良港湾发展加工业,扬长避短。
所以,墨守成规只能导致落后,变通创造方可收获强大。
水是有灵性的,因为水能“随形应变”。
放在盆里变作盆形,放在碗里变作碗状,放在长江大河便能奔腾出一种气势,水有极强的变通能力,变通能力就是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就是发展能力,发展创造能力就是收获能力。
柳永,水井旁烟花巷中的柳永,面对“且去填词”的诏旨,顿觉天地昏暗,痛苦中自封为“白衣卿相”。
人们说:“这个柳三变,完了!”然而,柳永从这昏暗中转过身来,你皇帝老儿不就是想抹杀我的仕途吗?无所谓,我可以从别处得到赞誉得到认可。
他蹒跚地从政治窄门走过,却获得了历史文学长廊的一席: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变通,让柳永找到了自己与社会的交点;变通,让柳永成就痛苦的诗意,开出绚烂的文采之花。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可以做一朵飘逸的白云;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翰的大海,但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你无法拥有苍翠的森林,但你可以做一株茂盛的白桦;也许你无法拥有辽阔的草原,但你可以做一块欢快的绿茵:变则通,换种思维,我们的生命将满是精彩。
东坡获罪入狱,继而被贬黄州。
仕途的坎坷没有让他不堪一击,反而给了他创作“三赤”的客观环境。
高居庙堂,他为国为民;贬谪黄州,他寄情山水,他变换着才情风骨,变换着思维情感。
他变,是为了追随自己心中那份超拔豪放的情怀;他变,是为了坚守那份玉汝于成的意志。
他做到了,而且做得漂亮,含笑信笔,纵情写华章,他的变通让他超然于坎坷之上,超然于困苦之外,最终成就千古美名。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们当然首先要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乐观,换个思维,换个角度,我们才能找到“柳暗花明”。
【简评】这篇议论文的亮点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审题准确,题目“变通与收获”限定了文章论述范畴,立意“只有变通才有收获”恰当鲜明,切合题意。
二是文中列举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柳永奉旨填词”和“苏轼被贬黄州”等典型事例,并进行深入分析,剖析精准使文章血肉饱满,收到一种令人心服口服的论述效果。
第三,层次清晰,脉络井然。
在每一个具体事例的前面,都有一段形象的比喻说理,既展现了自己的语言长处,增添了文采,又巧妙地引出下面的例证,自然与人文丝丝入扣,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章鱼面临敌人攻击咬住不放时,它会向敌人喷墨、变色,仍然无效时,它会不假思索的收缩肌肉,切断其中的触角逃亡而去。
海豹原来群居在海岛上,栖息于岩石,但湖水来了,无立足之地,由陆居变为水居,全身做了调试与演化,它不但学会了游泳,还精于潜水。
金鱼在宽广的池中不知道有多逍遥,但屈身鱼盆或者鱼缸后,由于转身不便,它会自动瘦身,鳍也变小了……【导写】1.要懂得取舍。
2.要善于适应不同的环境,根据环境改变自己,是自己能够以最佳状态面对挫折。
改变自我,适者生存如果航船只贪恋大海的清湛,不懂得适时改变航向,哪怕是永远也无法到达不了胜利的彼岸;如果雨珠只惊羡春风的飞扬,不懂得改变自己存在的位置,哪怕是永远也无法滋润大地;如果茧中的蛹只享受现时的逸豫,不懂得改变,不去挣扎,哪怕是永远也变不成美丽的蝴蝶。
万物如此,人亦如此。
只有改变自我,方能适者生存。
改变如水,如水方能曲达。
漫漫人生长途总是充满艰难险阻。
如果一味固守自己的本来面目,不知道改变,那挡在前方的困难就像巨石就会将你撞得头破血流。
古人循表夜涉,不懂得改变的道理,不知到河水的水位已经变化,结果也就只能淹没在暴涨的澭水之中了。
清末闭关锁国,固守所谓的“祖宗之本”,漠然于世界大势不知改变,结果只有在鸦片战争的硝烟中沦丧。
前车之鉴已是如此可悲了,难道我们还要重蹈古人的覆辙吗?答案是否定的。
“穷则变,变则通”的古训还在耳边回荡,只有改变自己,让自己如流水般涓涓向前,才能绕过一切艰难险阻,最终汇入广阔的江海。
也只有如此你才能够曲达。
人生华丽,但我们不能盲目,如水般改变,方能拥抱成功。
适者生存,做时代的强者。
纪伯伦曾说:“也许时间给煤炭下的定义是钻石,也许时间给贝壳下的定义是珍珠。
”那掩埋于地下的煤,要经过多长时间的洗礼,才能便得坚硬夺目?那粗糙沙砾要经受怎样的考验,才能变为耀眼的明珠?然而它们要做的只能是适应多变的环境,做一给适者生存的强者。
试想它们不是如此,也许现在还是不名一钱的煤沙。
正是有了这种适应的精神,人们才为之欢呼,为之赞叹。
物尚且如此,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主动改变着,适应着多变的环境,我们才能够被赏识,才能够绽放光彩,才不会在这无欲横流,纸醉金迷的大潮中被淹没,被吞噬。
改变如酒,日子久了,便自然经历了一种美妙的发酵。
这是香气便氤氲于人生的空气之中了。
适应如山,只有坚定,才能巍然屹立不倒。
高度决定视野,改变创造人生。
惟有改变自我,适者才能更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