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物理与普通物理的关系

合集下载

近代物理实验

近代物理实验

2

而动能与能量的关系为: E
k
E E0 C 2 P 2 m0 c 4 m0 c 2
2
实验一 验证快速电子的动量与动 能的相对论关系

高速电子的狭义相对论的动量与动能的 关系如下图所示:
实验一 验证快速电子的动量与动 能的相对论关系

实验仪器
实验一 验证快速电子的动量与动 能的相对论关系
M
M
5 4 3 2 1
d
4 3 2 1
K-1 K
s

)

高反射膜
图2标准具的光路图
图3 等倾干涉花纹
实验四 塞曼效应

3、用法布里—珀罗标准具测量微小波长差的公式
L
)

f
D
图 4 干涉圆环花纹的入射 角 与圆环直径 D 的关系
图5 π成分的干涉花纹读数示意图
实验四 塞曼效应

实验二 夫兰克-赫兹实验

实验原理图
动态模拟图
实验二 夫兰克-赫兹实验

实验原理图简化图
实验二 夫兰克-赫兹实验
夫兰克-赫兹IA~UGK曲线图 对于氩,曲线上 相邻两峰(或谷)对应 的UGK之差,即为 原子的第一激发 电位。

实验二 夫兰克-赫兹实验

实验仪器
实验二 夫兰克-赫兹实验
实验内容 1.测量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2.描绘出夫兰克-赫兹管的阳极电流与加 速电压的关系曲线。 3.分析灯丝电压Vf、拒斥电压VP、控制栅 极极电压VG1等因素对F-H实验曲线的影 响。

实验原理: 设氩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第一激发态的 能量为E2,初速为零的电子在电位差为U0的 加速电场作用下,获得能量为eU0,具有这种 能量的电子与氩原子发生碰撞,当电子能量e U0 <E2 -E1时,电子与氩原子只能发生弹 性碰撞,由于电子质量比氩原子质量小得多, 电子能量损失很少。如果eU0 ≥E2-E1 =Δ E,则电子与氩原子会产生非弹性碰撞。氩原 子从电子中取得能量ΔE,而由基态跃迁到第 一激发态,eU0 =ΔE。相应的电位差即为氩 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近代物理知识点

近代物理知识点

近代物理知识点近代物理是物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上,对自然界的认识有了更深入和广泛的拓展。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近代物理的知识世界。

首先,我们来谈谈狭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提出的,它颠覆了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传统观念。

在狭义相对论中,时间和空间不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这意味着运动的观察者所测量到的时间和空间与静止的观察者可能是不同的。

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光速不变原理。

无论观察者处于何种运动状态,光速在真空中总是恒定不变的,约为 299792458 米每秒。

这一原理是狭义相对论的基石。

根据狭义相对论,还引出了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的现象。

当物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时间会变慢,而物体的长度会在运动方向上收缩。

这种效应在日常生活中的速度下很难察觉,但在接近光速的高速运动中就变得非常显著。

接着,让我们了解一下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研究的是微观世界中粒子的行为。

与经典物理学中粒子具有确定的位置和动量不同,在量子力学中,粒子的状态是由波函数来描述的。

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关键概念。

它指出,我们无法同时精确地测量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也就是说,当我们对粒子的位置测量得越精确,对其动量的测量就越不精确,反之亦然。

量子力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量子跃迁。

粒子可以在不同的能级之间瞬间跃迁,吸收或释放能量。

这种跃迁是不连续的,而不是像经典物理学中那样是连续的过程。

还有物质波的概念。

德布罗意提出,不仅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实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这意味着像电子这样的粒子也可以表现出波动性。

再来说说原子核物理。

原子核是原子的核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是原子核物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原子核的衰变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包括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等。

α衰变是原子核放出一个α粒子(即氦核),β衰变则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或质子转变为中子时放出电子或正电子,γ衰变则是原子核在能级跃迁时放出γ射线。

近代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近代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近代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近代物理学是20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到微观领域的粒子物理,宏观领域的相对论和引力理论,以及光与电磁场的研究。

本文将针对近代物理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包括相对论、量子力学、粒子物理、电磁场等方面的内容。

相对论相对论是20世纪初由爱因斯坦提出的一种新的物理学理论,它颠覆了牛顿力学的经典观念。

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两个部分,狭义相对论主要是关于相对运动的物理规律,广义相对论则是对引力现象的解释。

以下是相对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相对性原理相对性原理是相对论的基础,它包括两个部分:运动相对性原理和物理定律相对性原理。

运动相对性原理指出,一切物理规律在任意惯性系中都具有相同的形式;物理定律相对性原理指出,在惯性系中观测到的物理现象与在任何其他相对此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系中观测到的现象相同。

2. 等效原理等效原理是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它指出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是等效的,也就是说质量在产生引力和受到引力的情况下是一样的。

3. 时空结构相对论将时空看做一个整体,时间和空间不再是独立的,而是统一在一个四维时空中。

在相对论中,时间也变得相对,即观察者的时间会因为他们的相对运动状态而发生变化。

4. 光速不变原理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光速在任何惯性系中都是恒定不变的。

这意味着光速是一个绝对不变的常数,而不受光源相对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的影响。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20世纪初由普朗克、爱因斯坦等科学家提出的一种描述微观领域的物理学理论。

量子力学颠覆了经典力学的观念,提出了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性原理等新概念。

以下是量子力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波粒二象性在量子力学中,粒子被描述为具有波动特性的粒子,即波粒二象性。

这意味着微观粒子既可以呈现粒子的特性,也可以呈现波动的特性,具有双重性质。

2. 不确定性原理不确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学的基础之一,它由海森堡提出。

不确定性原理指出,在测量某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时,我们无法同时确定它们的精确数值,只能确定它们的概率分布。

彭桓武留欧期间的科学贡献

彭桓武留欧期间的科学贡献

彭桓武留欧期间的科学贡献刘金岩【摘要】彭桓武,中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38年至1947年,彭桓武先后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爱尔兰都柏林研究院理论物理所学习工作.彭桓武回国后曾参与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理论设计工作并注重培养理论物理人才.基于档案、书信以及手稿等资料,介绍彭桓武留欧期间与玻恩、薛定谔、海特勒等物理学家的交往.此外,尝试评述彭桓武早期在固体物理、介子理论和量子场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从而,有助于理解彭桓武回国后在中国核武器理论设计和理论物理发展方面的贡献.%Huan-wu Peng ( 1915 ~2007 ) was a famous Chinese theoretical physicist. From 1938 to 1947 , he successively studied and worked in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and Dubli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Ireland. After he came back China in 1947, Peng committed himself to the theoretical designs of nuclear weapons and cultivating young talents. Based on primary and other historical materials, this article makes a special inquiry into Peng's association with M. Born, E.Schr?dinger and W. H. Heitler. Moreover, it also attempts to make a preliminary comments on Peng's work on solid state physics, Meson theory and quantum field theory. All of the above men-tioned could be helpful to understand Peng's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etical design of nuclear weapon and theoretical physics' development in China.【期刊名称】《自然科学史研究》【年(卷),期】2018(037)001【总页数】17页(P87-103)【关键词】彭桓武;玻恩;薛定谔;介子理论;量子场论【作者】刘金岩【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 1001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N092;K826.1彭桓武(1915~2007)是新中国核武器理论设计和理论物理研究的奠基者之一。

高中近代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近代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近代物理知识点总结
近代物理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现代物理
理论。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近代物理知识点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高中近代物理的知识点。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相对论。

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物理
学理论,它颠覆了牛顿力学的观念,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在高中物理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狭义相对论,其中包括了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洛伦兹变换、质能关系等内容。

狭义相对论的提出对于我们理解宇宙的运行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是20世纪初建立的一种物理学理论,它研究微观世界的规律。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了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波函数等内容。

量子力学的建立对于我们认识微观世界的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除此之外,高中近代物理还涉及了原子物理和核物理的知识。

原子物理主要包
括了玻尔模型、原子光谱、波尔理论等内容,而核物理主要包括了放射性衰变、核反应、核能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原子和核的结构、性质以及相关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高中近代物理知识点涉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物理和核物理
等内容,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世界的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然界的奥秘,也可以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奠定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这些知识,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为将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近代物理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能级、原子、分子以及相对论等领域的现象和定律。

在高考物理中,近代物理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以下将从能级理论、光电效应和相对论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能级理论:能级理论是近代物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用于解释原子和分子内部的能量分布。

根据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原子和分子具有离散的能量态,即能级。

这些能级之间的跃迁导致了物质的各种性质。

在光谱学研究中,能级理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物质受到外部能量激发时,电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产生吸收峰;而当电子回到低能级时,会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线,形成发射光谱。

这种通过能级跃迁产生的吸收和发射现象被广泛应用于光谱分析和激光技术等领域。

二、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指当金属表面受到光的照射时,会释放出电子的现象。

这一现象的研究为光电子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根据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几个重要的结论:1. 光电效应与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光的强度无关。

只有当光的频率大于某一临界频率时,才会引起光电效应;2. 光电子的动能与光的频率成正比,而与光的强度无关;3. 光电效应的观察结果与金属的性质有关,不同金属的临界频率和最大动能不同。

根据这些结论,科学家们提出了光的粒子性质和能量量子化的观念,进一步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三、相对论:相对论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由爱因斯坦提出。

它改变了人们对时空观念的理解,并提出了质能等效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相对论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狭义相对论:研究时空的相对性和光的行为。

其中最著名的结论是质能等效原理,即著名的E=mc²公式;2. 相对论动力学:利用洛伦兹变换来描述高速运动物体的性质。

相对论动力学解决了经典力学在高速运动下的局限性问题;3. 引力的相对论:研究引力场的性质,提出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并预言了黑洞、宇宙膨胀等天文现象。

相对论的提出和发展推动了物理学的进步,并在现代科学和技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核能的释放、宇航技术的发展等。

高中近代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近代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近代物理知识点总结近代物理是高中物理的重要部分,它主要研究了电磁学、光学、相对论等领域。

本文将总结并介绍高中近代物理领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电磁学是近代物理的重要分支,它研究了电荷、电场、电流、磁场等现象。

学习电磁学时,我们需要了解库仑定律,它描述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电力相互作用。

另外,电场的概念也非常重要,它是空间中的一种物理场,负责传递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学习电场时,我们需要了解电势能和电势差的概念,以及电场强度和电场线的性质。

光学是近代物理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了光的传播和变化规律。

在学习光学时,我们需要了解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光波动性可以通过干涉和衍射现象来观察,干涉现象可分为两种:等厚干涉和厚度干涉。

衍射现象则主要描述了光在通过孔径或者障碍物时的传播规律。

光粒子性则通过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散射等实验现象来展示,其中光电效应是指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电子的过程。

相对论是近代物理的一大突破,它揭示了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关系。

相对论主要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两个方面。

狭义相对论主要研究了在相对运动中的物理规律,其中著名的洛伦兹变换描述了空间和时间的变换关系。

广义相对论则研究了引力和时空结构,包括著名的爱因斯坦场方程和黑洞理论。

此外,原子物理也是高中近代物理的重要内容。

原子物理研究的是原子和分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学习原子物理时,我们需要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如波函数、波函数的模的平方和薛定谔方程等。

学习原子物理时我们也需要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如结构、键的形成和化学键等。

总而言之,近代物理涵盖了电磁学、光学、相对论和原子物理等多个领域。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自然界的现象,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

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在高中物理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因此,加强近代物理的学习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代物理知识点

近代物理知识点

近代物理知识点近代物理是物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颠覆了传统的物理观念,为我们打开了认识世界的新视角。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物理的世界,了解一些关键的知识点。

首先要提到的是量子力学。

在经典物理学中,我们通常认为物理量是连续变化的,但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在微观世界里,很多物理量是离散的、不连续的。

比如能量,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处于特定的能级,而不能处于两个能级之间的任意值。

这种量子化的现象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近代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过去,人们认为光要么是波,要么是粒子。

但近代物理的研究表明,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在某些实验中,光表现出波动性,如干涉和衍射现象;而在另一些实验中,如光电效应,光则表现出粒子性。

这一发现让我们对光的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

相对论也是近代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狭义相对论指出,时间和空间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们会随着物体的运动状态而改变。

比如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现象。

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时间会变慢,长度会缩短。

而广义相对论则进一步探讨了引力的本质,认为引力是由于时空的弯曲造成的。

原子结构的研究也是近代物理的重要内容。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即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电子在核外绕核运动。

后来,玻尔结合量子力学的概念,对原子结构进行了更深入的解释,提出了玻尔模型。

量子隧穿效应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经典力学中,一个粒子如果能量不足,是无法越过一个势垒的。

但在量子力学中,粒子有一定的概率能够穿越势垒,即使它的能量低于势垒的高度。

这一现象在半导体器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中的基本方程,它描述了微观粒子的状态随时间的变化。

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我们可以得到粒子的各种可能的状态和相应的概率。

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也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

它表明,我们不能同时精确地测量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或者能量和时间。

当我们对其中一个量测量得越精确,对另一个量的测量就越不精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1)0 前言 (1)1 普通物理学时期 (2)1.1 经典力学 (2)1.2 热学 (2)1.3 电磁学 (2)1.4 光学 (3)2 近代物理学时期 (3)2.1 近代物理的发展 (4)2.2 量子力学 (4)2.3 相对论 (5)3 从普通物理到近代物理 (6)4 普通物理与近代物理的区别 (6)5 物理学发展的意义 (7)6 结论 (8)参考文献 (8)近代物理与普通物理的关系(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河南开封,475004)摘要:物理学是研究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性质、运动和转化、内部结构等方面,从而认识这些结构的组成元素及其相互作用、运动和转化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纵观物理发展史,物理学被分为两类。

一类是经典物理学,另一类则是近代物理学。

经典物理学解释了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然而牛顿力学存在这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就是只能够适用于那些低速宏观的物体,而研究对象是微观高速的物体时就不适用了,所以诞生了近代物理理论,它是以量子论学为中心的,有了以量子论为基础的近代物理学就可以研究微观高速世界了。

关键词:物理学史;普通物理;近代物理;关系;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physics And OrdinaryphysicsLIU LEI(School of MinSheng, Henan University, Henan Kaifeng 475004, China)Abstract:Physics is the study of the basic form of material existence in the universe, nature, movement and transformation, internal structure, etc., so as to meet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and their interaction, move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basic laws of science.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physics, physics is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One kind is the classical physics, another kind is the modern physics. Classical physics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ce and movement. Newtonian mechanics, however, there exist some limitations, this limitation is only can be applied to the macroscopic objects at low speed, and the research object is the micro high-speed object is not applicable, so was born the modern physics theory, it was based on the quantum theory as the center, has based on the quantum theory of modern physics can research high-speed microscopic world.Key words:The history of physics;Modern physics;Ordinary physics;The Relationship0 前言物理学史是研究物理学发展历史的科学,它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是以人类和物理世界对话的历史为研究对象的,融合了与物理学有关的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知识,是一门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思维科学等多门学科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的综合科学。

它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

普通物理学是近代物理学的基础,近代物理学是11 普通物理学时期普通物理学是指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物理学,它包括经典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

1.1 经典力学经典力学是研究宏观物体做低速机械运动的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16世纪后期,人们对行星绕太阳的运动进行了详细、精密的观察。

17世纪开普勒从这些观察结果中总结出了行星绕日运动的三条经验规律。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伽利略进行了落体和抛物体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关于机械运动现象的初步理论。

牛顿深入研究了这些经验规律和初步的现象性理论,发现了宏观低速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为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

经典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是质点的空间坐标和动量:一个力学系统在某一时刻的状态,由它的某一个质点在这一时刻的空间坐标和动量表示。

对于一个不受外界影响,也不影响外界,不包含其他运动形式(如热运动、电磁运动等)的力学系统来说,它的总机械能就是每一个质点的空间坐标和动量的函数,其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由总能量决定。

早在19世纪,经典力学就已经成为物理学中十分成熟的分支学科,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1.2 热学热学是研究热的产生和传导,研究物质处于热状态下的性质及其变化的学科。

人们很早就有冷热的概念。

对于热现象的研究逐步澄清了关于热的一些模糊概念(例如区分了温度和热量),并在此基础上开始探索热现象的本质和普遍规律。

关于热现象的普遍规律的研究称为热力学。

到19世纪,热力学已趋于成熟。

物体有内部运动,因此就有内部能量。

19世纪的系统实验研究证明:热是物体内部无序运动的表现,称为内能,以前称作热能。

19世纪中期,焦耳等人用实验确定了热量和功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建立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宏观机械运动的能量与内能可以互相转化。

1.3 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宏观电磁现象和客观物体的电磁性质的学科。

人们很早就接触到电和磁的现象,并知道磁棒有南北两极。

在18世纪,发现电荷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

18世纪末发现电荷能够流动,这就是电流。

但长期没有发现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2和电流的方向,以及磁针到通过电流的导线的垂直线方向相互垂直。

不久之后,法拉第又发现,当磁棒插入导线圈时,导线圈中就产生电流。

这些实验表明,在电和磁之间存在着密切。

在电和磁之间的联系被发现以后,人们认识到电磁力的性质在一些方面同万有引力相似,另一些方面却又有差别。

为此法拉第引进了力线的概念,认为电流产生围绕着导线的磁力线,电荷向各个方向产生电力线,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电磁场的概念。

现在人们认识到,电磁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

电荷在其周围产生电场,这个电场又以力作用于其他电荷。

磁体和电流在其周围产生磁场,而这个磁场又以力作用于其他磁体和内部有电流的物体。

电磁场也具有能量和动量,是传递电磁力的媒介,它弥漫于整个空间。

19世纪下半叶,麦克斯韦总结了宏观电磁现象的规律,并引进位移电流的概念。

这个概念的核心思想是:变化着的电场能产生磁场;变化着的磁场也能产生电场。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经典电磁学的基本方程。

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其传播速度等于光速,这一预言后来为赫兹的实验所证实。

于是人们认识到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电磁现象的规律,肯定了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1.4 光学光学研究光的性质及其和物质的各种相互作用,光是电磁波。

虽然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电磁波中只占很窄的一个波段,但是早在人们认识到光是电磁波以前,人们就对光进行了研究。

17世纪对光的本质提出了两种假说:一种假说认为光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另一种假说认为光是一种波动。

19世纪在实验上确定了光有波的独具的干涉现象,以后的实验证明光是电磁波。

20世纪初又发现光具有粒子性,人们在深入入研究微观世界后,才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学方法是研究大至天体、小至微生物以至分子、原子结构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近年来利用受激辐射机制所产生的激光能够达到非常大的功率,且光束的张角非常小,其电场强度甚至可以超过原子内部的电场强度。

利用激光已经开辟了非线性光学等重要研究方向,激光在工业技术和医学中已经有了很多重要的应用。

2 近代物理学时期二十世纪以后,所发展的物理学称为近代物理学,量子力学与相对论为近代物理的两大基石。

3近代物理学是从对天体文学研究而着手的。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成,在对古人前辈经验与结论的基础上总结并最终确定了地心说,他所提出的这一学说认为世界宇宙万物都绕着地球转动,他们是以地球为中心来回不停止的环绕,地球是宇宙万物的中心。

这个学说也给我们解释了为什么太阳月亮每天东升西落。

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万物的中心,这一点恰好也符合人们的意愿,所以地心说一直源远流长了一千多年。

公元15世纪,哥白尼经过多年的实验和认真的分析总结,提出来了更为科学的日心说理论,这对之前的地心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质疑,就在16世纪初,开普勒进过了多次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总结分析和认真思考,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定律。

开普勒的理论为后来的牛顿所作出的一系列贡献,奠定了很深厚的基础,也就是在这时,日心说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人们开始向以前的观念发出质疑,并且开始去发现新的东西。

近代物理学之父伽利略,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望远镜并用这个望远镜证明了日心说理论的正确性。

这为他后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提出惯性原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6世纪,牛顿根据前人的理论和经验提出了三大定律,对经典力学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甚是可是说是牛顿一人撑起了整个经典物理学。

在后期牛顿还提出了享誉世界的万有引力,这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上是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

随着时间的发展,物理学的不断进步,后来变成了电学的发展的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法拉提出了场的概念。

19世纪,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方程组,从此,完成了电与磁的统一,实现了电磁的紧密联系。

在这个时期,热力学与光学也没有放慢脚步,经典物理学的发展逐步完善。

而近代物理学的研究便是从光开始的。

从光开始研究微观高速的世界。

2.2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反映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运动规律的理论,它是20世纪20年代在总结大量实验事实和旧量子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随着量子力学的出现,人类对于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日益深入,从而能深刻的掌握物质的物理和化学的性能及其变化的规律,为利用这些规律于实际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原子核,固体等的性质都能从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的现代理论中得到阐明,量子力学不仅是物理学中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化学,材料学,生物学和宇宙学等有关学科和许多近代技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