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知识点

合集下载

李贺文学常识 -回复

李贺文学常识 -回复

李贺文学常识-回复李贺,是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其诗歌兼具狂放不羁、豪情万丈和多变的风格,被誉为"诗仙"。

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自然、爱情、人生、忧愁等主题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逐步回答关于李贺的文学常识。

首先,我们来探究李贺的生平背景。

李贺于公元李唐于贞观元年(627年)出生在蜀地成都,而他的家族出生贫寒,所以,他从小生活在贫困之中。

李贺的父亲早逝,母亲抚养他长大。

他自小聪明好学,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青年时代,曾就读于洛阳的国子監。

但是,他并没有专攻科举功课,而是沉迷于文学创作之中。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李贺的文学风格和主题。

李贺的诗歌充满了狂放不羁、豪情万丈的气息。

他的诗歌意境瑰丽华美,表现出爱情、自然、人生和忧愁等主题。

他熟练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和夸张,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情感和感伤。

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古朴写实的风格,也有奔放豪情的体裁,独特的艺术手法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贺的爱情题材是其作品中的一大特点。

他通过绘声绘色的描写,抒发了对美丽女性和纯洁爱情的向往。

他的爱情诗作情感丰富,多情激荡,如《金缕曲》、《秋日登吴船作》等。

这些作品表达了他对爱情的热忱追求和高尚理想。

而他的忧愁题材则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苦闷。

他以倾诉伤感、抒发忧愁为主题,如《悲歌行》、《古风行》等作品,透露着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悲叹。

此外,李贺的作品还体现了对自然的敏感和对宇宙的感慨。

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心灵寄托。

他的《李凭箜篌引》、《月夜忆舍弟》等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展示了自然的神奇和壮丽。

对于宇宙的思考则从他的《长恨歌》中显示出来。

他用壮丽的词句描绘了盛唐帝国的辉煌与繁荣,但同时也表达了对时代变革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思考。

最后,我们来谈谈李贺的影响。

李贺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其作品对后人影响深远。

他的豪情诗风开创了唐代诗坛的新风貌,开辟了浪漫主义在中国诗歌中的发展空间。

李贺ppt

李贺ppt
பைடு நூலகம்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昵昵儿女语, 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 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 天地阔远任飞扬。 喧啾百鸟群, 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 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 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 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 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 无以冰炭置我肠。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梦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 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 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 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 一泓海水杯中泻。
• 元和二年(807)李贺离开了他生活18年的 昌谷,来到东都洛阳。在唐代,京洛地区 是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文人 们漫游的首选之地。就在这一年,宪宗李 纯下达一道敕令,在东都国子监增置100名 学生,韩愈这时请求分司东都,并获准。 李贺对于这位文坛巨匠的到来无比兴奋, 他急切的盼望得到韩愈的常识,于是携卷 干谒韩愈,把自己比较得意的《雁门太守 行》放在了卷首。
• 李商隐《李长吉小传》: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 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 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 之事尤备。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 之事尤备。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 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 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 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 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 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 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 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 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 即书投囊中。及暮归, 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 见所书多, 辄曰: 之,见所书多, 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 乃已尔! 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 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 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 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 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 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 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 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 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 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 四卷而已。 四卷而已。 ……

李贺《马诗》相关知识点

李贺《马诗》相关知识点

李贺《马诗》相关知识点
以下是李贺《马诗》这首诗的相关知识点如下:
一、原文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头,快走踏清秋。

二、翻译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

三、注释
1. 燕山:山名,在现河北省北部。

2. 钩: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3. 金络头: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4. 踏:走,跑。

此处有“奔驰”之意。

5. 清秋:清朗的秋天。

四、赏析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前两句通过平沙如雪、新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片宁静旷远的场景;后两句想象跨马奔驰,强烈表达了企盼建功立业而不被赏识的愤懑之情,同时又有一种豪壮之气。

五、相关考点
1.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2. 诗中的“马”象征着什么?(诗人自己)
3.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怀才不遇,渴望被赏
识,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六、作者介绍
李贺,字长吉,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后人常称他为“诗鬼”。

七、创作背景
李贺所处的唐代,藩镇极为跋扈,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

他希望能扫除战乱,建功立业,但终是不被赏识。

于是他对马寄予了深情,写下了这组马诗。

李贺小传知识点

李贺小传知识点

李贺小传知识点李贺,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鬼”。

他的诗作风格奇特独特,充满了浓厚的个性色彩。

在他的诗中,涉及了许多有趣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形象描写:李贺的诗作中经常出现形象描写,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以独特的方式描绘景物和人物。

例如在《长干行》中,李贺以诗人的视角描绘了长干行的美景,将花开如海、草长莺飞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2.抒发情感:李贺的诗作中常常流露出强烈的情感,他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情绪激烈而深沉。

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人生和世界的痛苦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向往。

例如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贺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伤感之情。

3.历史背景:李贺生活在唐代,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在他的诗作中,可以看到很多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

通过他的诗歌,我们可以了解到唐代的文化、宫廷生活、社会风尚等方面的知识。

4.文学修养:李贺是一位博览群书、卓有才情的诗人,他广泛涉猎各类文学作品,受到了许多文学大师的影响。

他对于古代文学的吸收和借鉴,使得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而多样化。

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古代文学作品的影子和引用。

5.社会观察:李贺的诗作中也蕴含了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观察。

他对于社会不公和人性弱点的揭示,使得他的诗歌既具有理想主义的抱负,又带有现实主义的思考。

通过他的诗歌,我们可以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

总结起来,李贺的诗作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还蕴含了丰富的知识点。

通过他的诗歌,我们可以了解到形象描写、情感表达、历史背景、文学修养以及社会观察等方面的知识。

李贺的诗歌不仅是文学创作的杰作,更是我们对唐代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了解窗口。

让我们一起欣赏和研究李贺的诗作,感受他独特的艺术魅力吧。

(以上文档为Markdown格式文本,共计222字)。

雁门太守行知识点

雁门太守行知识点

雁门太守行知识点一、文学常识作者:李贺,字长吉,因其诗作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世称“诗鬼”,唐代中期浪漫主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二、写作背景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加剧,李贺生活的年代正好是朝廷讨伐叛军最激烈的年代。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曲名,后人多用来写边塞征战之事。

这首诗写的就是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表现了边城将士苦战报国之意。

三、理解诗意1、解词⑴雁门太守行:乐府曲名。

雁门,郡名。

古雁门郡大约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

⑵黑云: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气氛十分紧张。

摧:毁。

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⑶甲光向日金鳞开:铠甲迎着太阳光,(铠甲)像金色的鳞片一样闪闪发光。

甲,指铠甲,战衣。

开:排开。

⑷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⑸塞上燕脂凝夜紫:边塞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燕脂,即胭脂,色深红。

凝,凝聚。

“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血迹。

⑹临:逼近,到,临近。

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

易水距塞上尚远,此借荆轲故事以言悲壮之意。

战国时荆轲前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荆轲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⑺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响亮。

不起:是说鼓声低沉不扬。

⑻报:报答。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

《战国策·燕策》载燕昭王求士,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才。

意:信任,重用。

⑼玉龙:宝剑的代称。

君:君王。

2、诗意敌军似乌云压城,危城似乎要被摧垮。

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守城将士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号角声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四、主旨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表现了守城战士英勇杀敌,誓死报国的决心。

李贺小传重点知识

李贺小传重点知识

李贺小传重点知识李贺小传重点知识李贺小传,即李长吉小传,李商隐所写。

《李贺小传》文言知识梳理练习(一)词类活用1、恒从小奚奴,骑巨驴(从,跟从,使动用法)2、见所书多(书,写的书稿,用作名词)3、上灯,与食(食,吃饭,名词用作动词)4、太夫人急止人哭(止,使……止,使动用法)(二)古今异义1、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古:指甲,“指爪”指人的手指今:动物的爪子2、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古:写,写的书稿今:书籍(三)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义1、语长吉之事尤备(完备,详细)2、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收获)3、过亦不复省(再)4、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记,文体)5、未果(动词,实现),寻(不久)病终6、长吉竟死(终于)(四)特殊句式1、即书投囊中(省略句)2、最县为昌黎韩愈所知(被动句)3、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介词结构后置)(五)1、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

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译文:京兆杜牧替李长吉集作序,描绘李长吉的奇特很是详尽,这就是世上流传的。

长吉的姐姐嫁姓王的,说起长吉的事来尤其详尽。

2、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译文:长吉每天都与他们一同出游,从没有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如同他人按照法式连缀成篇那样,以符合作诗的'规范为意。

3、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

译文:他的妈妈让婢女取囊中所有,见所写很多。

4、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译文:长吉的姐姐是不会编造出长吉这些事来的,所见到的确实像这样。

5、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译文: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天的高远,帝的尊严,也应该有人的文学才华超过这个世上的,为什么唯独对长吉眷顾而使他不长寿呢?6、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译文:又难道是奇才,只有天帝重视他,而人们反到不重视吗?。

李贺诗人专题(课堂PPT)

李贺诗人专题(课堂PPT)

.
3
李贺小传:
李贺曾因仕途失意,把全部精力用
在写诗上.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
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
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
,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
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
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
当呕出心乃始已尔!”虽家道没落
,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
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
.
30
3.《中国文学史》
(第二版 第二卷)
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出版
.
31
4.《原来唐诗 可以这样读》
栢桦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年出版
.
32
5.《唐诗比较研究》
房日晰著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4年出版
.
33
6.《唐诗比较研究 新论》
高玉昆著
香港天马国书 有限公司出版
2003年版
避君讳:
朝代在位的君主必须避讳;已故的君主七世之内 也须避讳,叫做避“庙讳”。
避家讳:
除了避君讳之外,古人还要避家讳。如南朝宋 ·范晔的父亲名泰,其作《后汉书》改称郭泰为郭 太,郑泰为郑太。又如苏轼的祖父名序,其弟苏洵 文章改“序”作“引”,苏轼为人作序则改用“叙 ”字,有时又写作“题首”。六朝之时甚重礼学, 甚至有闻讳而哭的习俗。朋友之间晤谈,若触犯对 方家讳,闻之者即依礼而哭。《世说新语·任诞》 载:东晋桓玄初任洗马时,有客祝贺,客嫌酒冷, 乃频呼温酒来,而玄父名温,玄因客犯其家讳,当 席而哭,客扫兴而去。
李贺 ——苦闷的象征
目录:
一、李贺生平 二、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三、“诗鬼”李贺 四、李贺的影响

《李贺小传》字词知识整理

《李贺小传》字词知识整理

《李贺小传》字词知识整理一、一词多义1、为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介词,给,替。

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介词,表被动,被。

以及程限为意以…为…,固定结构,把…作为…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动词,创作,写。

立召君为记动词,创作,写。

2、独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副词,单独。

长吉独泣副词,独自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 副词,特别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 副词,仅仅二、词类活用恒从小奚奴从,动词使动用法,使…从,带着。

忽昼见一绯衣人昼,名词作状语,在白天。

三、古今异义云当召长吉云:古,动词,说。

今,名词,天上的云气。

长吉了不能读了:古,全部。

今,助词。

天上差乐,不苦也差:古,比较,略微。

今,不好。

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 独:古,特别。

今,独自,一个。

四、通假字持一版版——板,木版。

五、特殊句式长吉姊嫁王氏者(定语后置)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被动句)六、古代官职变动用词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

如《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

课文《海瑞传》:“是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

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4、迁,改官。

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

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

”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

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

三是降职,即“左迁”。

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5、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

《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6、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著有《昌谷集》。

“诗鬼”李贺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八代私人传承古方,科学关爱,让男人精力回归,晚上和媳妇亲热更长久,嘉上拼音zjt与数字60789。

27岁英年早逝。

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金铜仙人辞汉歌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是原始的标配。

不过由于后人对这句话太过追捧,因此很多名家也把这句话加入了其他引申。

天若有情天亦老
河满子·秋怨
朝代:宋代
作者:孙洙
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馀音。

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

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

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

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行路难·缚虎手
朝代:宋代
作者:贺铸
缚虎手。

悬河口。

车如鸡栖马如狗。

白纶巾。

扑黄尘。

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作雷颠。

不论钱。

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

更为寿。

青鬓常青古无有。

笑嫣然。

舞翩然。

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

遗音能记秋风曲。

事去千年犹恨促。

揽流光。

系扶桑。

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减字木兰花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伤怀离抱。

天若有情天亦老。

此意如何。

细似轻丝渺似波。

扁舟岸侧。

枫叶荻花秋索索。

细想前欢。

须著人间比梦间。

忆秦娥(别情)
朝代:宋代
作者:万俟咏
千里草。

萋萋尽处遥山小。

遥山小。

行人远似,此山多少。

天若有情天亦老。

此情说便说不了。

说不了。

一声唤起,又惊春晓。

下面是最最最大牌的引用: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此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在一九四九年四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创作的,是一首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诗篇。

诗中既写出了革命风暴席卷南京的磅礴气势,展示了我人民解放军空前的巨大胜利,也形象地表现了一个伟大革命家、战略家的胆识和气魄,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