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拓展课教案

合集下载

地理拓展课教案

地理拓展课教案
教学方法
视频播放、图片观看、文字介绍、交流讨论。
教学内容
与过程
一新闻播放:“美俄卫星相撞事件”、“太空垃圾”、
“国际空间站成功躲避太空垃圾”、“太空垃圾的危害”、“太空旅游飞行器模型展示”。
二图片“太空垃圾电脑模拟图”观看并介绍数百
万太空垃圾包围地球景象。
三、介绍:1、太空垃圾是什么?2、有多少太空垃圾?3、太空垃圾危害知多少?4、如何对付太空垃圾?5、太空环境亟须维护6、高尔夫球:太空垃圾新品种7、太空垃圾已接近临界引爆点
课题
UFO专题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霍金对于外星人的看法和观点,让学生站在科学的高度更为客观、科学的看待外星人,进而了解宇宙中生命体的形成条件、可能性等相关宇宙知识。
教学方法
信息介绍、视频观看、交流讨论
教学内容
与过程
1、新闻介绍:霍金警告外星人肯定存在应尽量避免接触。霍金为何警告“最好别惹外星人”。
三、师生交流讨论:面对灾害该怎么办?
备注
课题
UFO专题1:走进UFO、金字塔传奇
课时
2
教学目标
提供学生对UFO集体了解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学会从更科学的角度看待该现象和事件。
教学方法
介绍事例、新闻故事、图片欣赏、视频观看、交流讨论
教学内容
与过程
1、UFO相关基本知识和信息介绍,包括:定义、飞行姿态、争论、研究现状、地球人与外星人接触类型的分类、历史。2、新闻介绍:联合国任命首位星际外交官代表人类接触外星人。3、史上最清晰的UFO或飞碟图片。4、观看纪录片:外星人与金字塔-神奇UFO事件.-.Discovery.Channel
2、观看纪录片:与霍金一起了解宇宙外星人。
课题
遨游宇宙“探访宇宙黑洞”

初中地理八年级教案下册的课外拓展活动

初中地理八年级教案下册的课外拓展活动

初中地理八年级教案下册的课外拓展活动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课堂教育只能提供有限的知识,学生们需要通过课外拓展活动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针对初中地理八年级教案下册,我为大家推荐以下几个课外拓展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一、地理实地考察地理实地考察是一种跟实践紧密相关的活动。

学生们可以选择一个地理景点或者自己身处的地理环境,进行考察和研究,并整理出自己的调查报告。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理环境,同时锻炼自己的观察和研究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地理竞赛地理竞赛是一种比赛性质的活动。

学生们可以在针对性强的题目中,掌握更多地理知识,同时锻炼自己的应变和思考能力。

地理竞赛可以在学生之间、学校之间或者区域之间进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三、地理科普讲座地理科普讲座可以聘请专业的地理讲师,向学生讲解目前工业、农业及自然资源开发等语境下的生态问题,让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感受到地球的变化,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地理科普讲座旨在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同时也是学生积累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四、地理科普展览地理科普展览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知识展示活动,可以将地理知识展示得更加形象和生动。

学生们可以利用图表、实物、文字等方式,向其他学生展现地理知识,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同时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地理博物馆参观地理博物馆是一个集合地理学科领域的展示平台,很好地向人们介绍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现代的知识,同时也向人们展示地球的美丽和漂亮。

学生们可以在地理博物馆中欣赏地球之美,更深入了解地理知识,令学生们更好地认识到地球、理解地球。

通过以上课外拓展活动,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加深地理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鼓励学生们热爱地理学科,并投入到地理学科的学习中去。

地理拓展教案(通用7篇)

地理拓展教案(通用7篇)

地理拓展教案(通用7篇)地理拓展教案篇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活动: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地方”图2:“盖天说”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图4:地球卫星照片请学生讲述第一幅图:“天圆地方”补充小结: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总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界.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

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

比如:①海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看见船桅,后见船身;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

请学生讲述第二幅图:“盖天说”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学生活动)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

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

你能说出历都有哪些的环球航行?(学生回答)讲述并引导:最的就是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

下面请同学讲述麦哲伦航海的故事。

总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

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上来为我们讲述。

(学生回答)讲述:现在我们进入了太空可以在空中看到完整的地球并为地球拍了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拓展地理历史常识教案初中

拓展地理历史常识教案初中

拓展地理历史常识教案初中
年级:初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世界各大洲的位置和特点;
2. 了解世界各大洲的人口分布和主要经济活动;
3. 掌握世界著名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
1. 世界大洲的位置和特点;
2. 世界人口分布和主要经济活动;
3. 世界著名历史事件和人物。

教学重点:
1. 世界大洲的位置和特点;
2. 世界著名历史事件和人物。

教学难点:
1. 世界各大洲的人口分布和主要经济活动;
2. 各个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联系和影响。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地图、图片等介绍世界各大洲的名称、位置和特点。

2. 授课:讲解世界各大洲的人口分布和主要经济活动,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和分享各大洲的特点和经济活动。

4. 教学:讲解世界著名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基本知识,并指导学生了解其背景和影响。

5. 巩固:布置相关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对世界地理历史常识的掌握。

6. 拓展: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了解更多关于世界地理历史的信息,拓展认识。

教学资源:
1. 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2. 相关课本和资料;
3. 多媒体设备。

评估方式:
1. 课堂参与表现;
2. 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
3. 小组讨论和分享成果。

教学反思:
1. 每位学生的反馈和表现;
2. 难点和重难点的讲解和引导;
3. 学生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拓展课程初中地理教案

拓展课程初中地理教案

拓展课程初中地理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地理环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2. 使学生掌握我国地理之最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的情感态度。

教学内容:1. 我国地理之最的概念及意义。

2. 我国地理之最的分布及特点。

3. 我国地理之最的相关实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我国地理环境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我国地理之最吗?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我国地理之最的概念及意义。

2.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地理之最的分布及特点。

三、实例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我国地理之最的相关实例,如:珠穆朗玛峰(最高峰)、长江(最长河流)、青海湖(最大湖泊)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探讨这些地理之最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四、课堂互动(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这些地理之最会出现在我国?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五、情感态度培养(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和珍贵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我国地理之最的自豪感。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提出疑问和困惑。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2. 知识掌握程度:学生是否掌握了我国地理之最的相关知识。

3. 情感态度表现:学生是否表现出对我国地理环境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我国地理之最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了我国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和珍贵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地理实例,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拓展课程初中地理教案人教版

拓展课程初中地理教案人教版

教案名称:拓展课程——世界地理之欧洲西部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人教版初中地理拓展读本》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 掌握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特点。

3. 培养学生对欧洲西部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内容:1. 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及其特色。

3. 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图片展示:欧洲西部地图2.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找出欧洲西部的位置和范围。

3. 提问:欧洲西部有哪些主要国家?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及其特色。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特点。

2. 举例说明欧洲西部的特色产业和文化现象。

四、案例分析1. 出示案例:法国的葡萄酒产业。

2. 引导学生分析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优势和特点。

3. 学生分享分析成果,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国家和特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提问: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是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课堂讲解1. 讲解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特点。

2. 举例说明欧洲西部的特色产业和文化现象。

三、小组讨论1. 让学生分组讨论:欧洲西部的经济发展和地理位置、气候等因素的关系。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案例分析1. 出示案例:英国的旅游业。

2. 引导学生分析旅游业的发展优势和特点。

3. 学生分享分析成果,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国家和特点。

六、课后作业1. 绘制欧洲西部地图,标注主要国家和特色产业。

2. 结合教材,深入了解欧洲西部的文化现象,下节课分享。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国家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地理拓展课教案

地理拓展课教案
A.空气中漂浮的尘埃B.恒星本身发出的光时强时弱
C.大气抖动D肉眼视觉停留的现象24Leabharlann 、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是( A)
A.多瑙河B.尼罗河 C.莱茵河 D.亚马河
25、第一届世界杯足球赛是在哪个国家举行?(C)
A.法国B.意大利C.乌拉圭D.巴西
26、跳竹杆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运动?(D)
10、 哪个国家的首都更名为“首尔”( C )
A、埃及 B、尼泊尔 C、国 D、土耳其
11、 动物园准备排练一出大型马戏表演《热带雨林密码》,四个节目中从地理的角度看,有一个节目不适合出现在表演里,它是( A )
A、驯鹿采花 B、猩猩骑自行车 C、河马水上表演 D、大象跳舞
12、每年的“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 D )
2、观看纪录片:与霍金一起了解宇宙外星人。
课 题
遨游宇宙“探访宇宙黑洞”
课时
1
教学目标
使学生对宇宙黑洞有初步的了解,对霍金提出的关于黑洞理论能有大致的认识。通过纪录片的观看,加深对宇宙中物质变化、发生等现象,特别是黑洞对宇宙的影响等方面的客观认识。
教学方法
信息介绍、视频观看、交流讨论
教学容
与过程
1、宇宙黑洞信息介绍:概述、是否存在黑洞、最年轻的黑洞、特点、演变、蒸发、毁灭、黑洞与虫洞、黑洞与地球、黑洞信息守恒与霍金辐射
16、我国第一大岛是 (D)
A.岛 B.长兴岛C.崇明岛D.岛
17、许多人都喜欢到低于海平面410公尺的死海去做日光浴是因为( B )
A.空气最好 B.紫外线最弱 C.紫外线最强
18、下列哪个国家是龙卷风频繁发生的地方( C )
A.埃及 B.新加坡 C.美国 D.巴西
19、太阳照射,一片光明,相对地,月光就显得那么柔和,月光之所以没有太线强,主要是因为( D )

地理拓展课方案

地理拓展课方案

地理拓展课方案1. 简介地理拓展课是为了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和素质而设计的一门课程。

本方案旨在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问题解决能力。

2.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地球的形成和地貌特征;•培养学生对地形、气候、植被、人口等地理要素的感知和理解;•培养学生地理观察和世界观念,并培养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地理调查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 教学内容和方法3.1 教学内容1.地球和地球的运动:介绍地球的形成、地球的结构、地球自转和公转等,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和太阳系的关系。

2.地貌与地形:介绍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如山脉、平原、高原、丘陵、河流、湖泊等,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气候和气象:讲解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规律,介绍不同气候类型对地球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4.人口与城市:介绍世界人口的分布情况、人口增长趋势,以及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3.2 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多媒体课件、故事讲解等形式,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

2.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地理景点,如河流、山脉、湖泊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地貌和气候条件。

3.小组讨论: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解决一个地理问题,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

4.课堂互动:引导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5.实地调查: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地理问题进行实地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展示和总结。

4. 教学评价方式1.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测试、作业和小组展示等方式,对学生掌握的地理知识进行测评。

2.能力培养:通过学生的实地考察报告、小组讨论记录和调查总结等,评估学生地理调查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态度和思维: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合作和参与度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地理思维能力。

5. 课程实施计划•第一周:地球和地球的运动(讲授 + 实地考察)•第二周:地貌与地形(讲授 + 小组讨论)•第三周:气候和气象(讲授 + 实地考察)•第四周:人口与城市(讲授 + 小组讨论)•第五周:实地调查准备与展示•第六周:总结与评价6. 教材和参考资料•《地理学》(第三版)- 乔治·丹尼斯·巴科克•《人文地理学导论》(第二版)- 塞缪尔·谢巴斯蒂安•互联网相关地理学教育资源7. 总结通过地理拓展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地球的形成和地貌特征,理解气候和气候变化的原因,掌握地理调查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并培养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和地理观察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地球卫星照片“地球得灾难与美丽”、
旅游中得民防“地质与气象气候灾害”
课时
2
教学目标
通过解读地球卫星照片,认识地球上所发生得各种灾难,体会大自然得神奇与力量。通过观瞧视频,使学生对地质灾害,如地震、海底地震引发得海啸;对气象气候灾害,如龙卷风、飓风;对水文灾害,如洪水,从科学得角度进行一定得了解,加强外出旅游中对灾害得防范意识与危机意识。
三、视频观瞧:BBC--“百慕大三角洲之谜”
课 题
天文观测“十大夜空美图”
课时
1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世界上最新公布得十大夜空美图,激发对地球、宇宙自然奥秘得求知,学会用地理知识解释发生得自然现象。
教学方法
介绍事例、图片欣赏、交流讨论
教学内容
与过程
天文观测“十大夜空美图”
1、美国犹她州上空繁星点点
2、满月映衬下得世界四大著名景点
三、师生交流讨论:面对灾害该怎么办?
备 注
课 题
UFO专题1:走进UFO、金字塔传奇
课时
2
教学目标
提供学生对UFO集体了解得机会,激发学习兴趣得同时让学生学会从更科学得角度瞧待该现象与事件。
教学方法
介绍事例、新闻故事、图片欣赏、视频观瞧、交流讨论
教学内容
与过程
1、UFO相关基本知识与信息介绍,包括:定义、飞行姿态、争论、研究现状、地球人与外星人接触类型得分类、历史。2、新闻介绍:联合国任命首位星际外交官 代表人类接触外星人。3、史上最清晰得UFO或飞碟图片。4、观瞧纪录片:外星人与金字塔-神奇UFO事件、-、Discovery、Channel
课 题
UFO专题2:霍金得警告
课时
1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当代最重要得广义相对论与宇宙论家霍金对于外星人得瞧法与观点,让学生站在科学得高度更为客观、科学得瞧待外星人,进而了解宇宙中生命体得形成条件、可能性等相关宇宙知识。
教学方法
信息介绍、视频观瞧、交流讨论
教学内容
与过程
1、新闻介绍:霍金警告外星人肯定存在应尽量避免接触。霍金为何警告“最好别惹外星人”。
教学方法
视频播放、图片观瞧、文字介绍、交流讨论。
教学内容
与过程
一 新闻播放:“美俄卫星相撞事件”、“太空垃圾”、
“国际空间站成功躲避太空垃圾”、“太空垃圾得危害”、“太空旅游飞行器模型展示”。
二 图片“太空垃圾电脑模拟图”观瞧并介绍数百
万太空垃圾包围地球景象。
三、介绍:1、太空垃圾就是什么? 2、有多少太空垃圾? 3、太空垃圾危害知多少? 4、如何对付太空垃圾? 5、太空环境亟须维护 6、高尔夫球:太空垃圾新品种 7、太空垃圾已接近临界引爆点
浦江一中
课程开发:杨佳静
拓展课《旅游地理》第一学期教学设计(简案)
课 题
揭开“世界十大神秘地带”
课时
2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该课程本学期得主要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交流学习意向与途径;了解世界十大神秘地带
教学方法
交流讨论、视频观瞧
教学内容
与过程
1、介绍《旅游地理》主要学习内容
2、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得要求与想法
2、观瞧纪录片:与霍金一起了解宇宙外星人。
课 题
遨游宇宙“探访宇宙黑洞”
课时
1
教学目标
使学生对宇宙黑洞有初步得了解,对霍金提出得关于黑洞理论能有大致得认识。通过纪录片得观瞧,加深对宇宙中物质变化、发生等教学方法
信息介绍、视频观瞧、交流讨论
教学内容
与过程
1、宇宙黑洞信息介绍:概述、就是否存在黑洞、最年轻得黑洞、特点、演变、蒸发、毁灭、黑洞与虫洞、黑洞与地球、黑洞信息守恒与霍金辐射
2、图文介绍:十二个著名宇宙黑洞。
3、观瞧纪录片:黑洞。
备 注
课 题
太空旅游得危险——“太空垃圾”
课时
1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观瞧图片、视频与文字资料,了解太空垃圾得概况,目前得状况及其对人类得危害等。让学生明白环境保护得对象不仅就是我们地球,还有太空,人类在探索宇宙、提升科技得同时对太空造成环境方面得不利影响就是值得大家反思得。从而培养学生得全球观与环境观。
教学方法
地球卫星照片观瞧、多媒体视频播放、交流讨论
教学内容
与过程
一、地球卫星照片观瞧:
不可思议得冯·卡门漩涡、美丽得玛泰瓦环礁、因浮游生物“变色”得大西洋、烟雾笼罩下得莫斯科以及遭洪水侵袭得巴基斯坦等。
二、视频播放:
1、地质灾害:地震、海底地震引发得海啸。
2、气象气候灾害:龙卷风、飓风。
3、水文灾害:洪水。
与过程
一、文字介绍百慕大:
1、概况 2、形成原因 3、真实案例:(1)失踪得飞机群(2)航海者得墓地(3)百慕大失踪者再现之谜——海风号失踪八年再现、九十三名船员骤然衰老之谜、海洋中漂流四十五年得士兵获救。(4)百慕大三角得“死人复活” 4、科学家们得种种解释 5、科学研究与探索
二、学生交流:发表对百慕大成因得个人解释与观点。
3、彗星从英国巨石阵上空划过
4、麦克诺特彗星飞越智利上空
5、夜空下得中国浑天仪与火星
6、北极光与猎户座交相辉映
7、星光映衬下得瑞典圣诞夜
8、伊朗首都德黑兰灯光污染严重
9、美国加州上空得北极星环
10、神奇得地球仪8字曲线。
课 题
直击“流星雨”
课时
1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观瞧图片、视频与文字资料,了解流星雨这种天文现象发生得原因、过程等相关科普知识。让学生从科学得角度正确认识流星雨,激发学生对自然界、宇宙各种现象得探秘。
3、统计学生得旅游经历与学习内容意向
4、观瞧视频:世界十大神秘地带
课 题
探秘“百慕大三角”
课时
1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听事例、观瞧视频,了解百慕大三角地区得神秘与危险,激发学生得科学探索精神,鼓励学生用地理等知识说出自己对百慕大三角得认识,造成其神秘且危险得原因。
教学方法
介绍事例、交流讨论、视频播放。
教学内容
课时
1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聆听、讲述事例,对月球得相关知识进行了解,激发学生对月球得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方法
介绍事例、图片欣赏、交流讨论
教学内容
与过程
天文学家惊曝月球秘闻:
1、月球从地球偷能量
2、月亮就是鸡蛋形得
3、环形山未受侵蚀
4、地球上400棵树来自月球
5、为何总就是同一张"月脸"
6、月亮得形成之谜
课 题
教学方法
视频播放、图片观瞧、文字介绍、交流讨论。
教学内容
与过程
1、新闻回顾:本月双子座流星雨
2、流星雨相关知识介绍:命名、历史记载、关于流星、七大著名流星雨、观测误区、流星与陨星、流星雨对人类活动得威胁
3、视频:2009年流星雨如约贺岁,北京专业天文仪实拍盛况。漫话狮子座流星雨。
课 题
惊曝“月球秘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