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

合集下载

印巴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印巴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印巴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印巴战争是印巴分治后印巴之间发生的三次战争,那么你了解印巴战争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印巴战争爆发的原因,希望能帮到你。

印巴战争爆发的原因印巴战争原因起源于英国政府的不良意图。

在印度反殖民斗争火热的大环境下,英国不得不向印度人移交政权。

然而英国政府人走心不死,还想要暗地里控制印度,鼓动印度各党派分而治之,削弱当地政治力量的统治权。

当时印度主要有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大对立的教派政党,两大教派本身便存有矛盾。

后来英国驻印度总督临撤走前提出“蒙巴顿方案”,企图把整个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还有王公土邦。

尽管只是个提案,它却触发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利益冲突。

激烈的斗争中,两党派的矛盾日益加深,这正合英国的意图。

当然印巴战争原因不仅仅是这些利益冲突,分治后的印巴因为克什米尔邦的归属问题终究还是发生了两次战争。

两个国家间的怨恨越积越深,只要引火线一出现,针锋相对的印巴两国便会爆发大战争。

巴基斯坦内部的不稳定恰恰是这条引火线。

第三次印巴战争原因是东巴不满无权在手,掀起独立运动,发生兵变,虽然巴基斯坦政府平息了动乱,但印度决定出兵支持东巴,并为此积极准备,养精蓄锐。

万事俱备的印度军队在1971年11月突然进攻夺占东巴,第三次印巴战争就此爆发。

凭借兵力较巴方的明显优势,印度最终在东巴战场势如破竹,扛不住的巴方全线溃败,东巴因此脱离出来,并建立孟加拉国。

印巴战争中国的作用众所周知,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很好。

那么印巴战争中国怎么帮巴基斯坦的呢?印巴战争由印度和巴基斯坦发起。

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了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一共进行了三次印巴战争。

中国在三次印巴战争中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1947年10月27日第一次印巴战争爆发,而此时的中国,正好处于内战时期,国内政治混乱,自顾不暇,更罔顾别人,所以第一次印巴战争中,中国并没有给予巴基斯坦帮助。

第二次印巴战争发生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

印巴战争中中国怎么帮助巴基斯坦的问题于第二次印巴战争中体现,中国不但提供给巴基斯坦一系列的军事武器,还直接派兵支援了巴基斯坦。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分治与冲突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分治与冲突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分治与冲突作为南亚两个相邻国家,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历史纷争与冲突由来已久。

本文将探讨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分治与冲突,并分析导致这些冲突的原因及其对地区稳定与发展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分治与冲突源于1947年英国殖民统治结束之后的分治事件。

在英属印度殖民统治的最后阶段,印度国民大会党和全印穆斯林联盟分别主张建立一个独立的印度国家和一个穆斯林国家。

然而,由于宗教和民族矛盾的加剧,英国决定将印度分割为印度与巴基斯坦两个独立国家。

二、分治与冲突1. 西北边界问题分治导致了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西北边界问题。

克什米尔地区成为争议的焦点,印度和巴基斯坦对该地区的控制权发生冲突。

自1947年以来,印巴两国发生了三次全面战争以及多次小规模冲突,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人道主义危机。

2. 宗教与民族矛盾宗教与民族矛盾是印度与巴基斯坦冲突的深层原因之一。

印度主张建立一个多元宗教的国家,巴基斯坦则主张建立一个基于伊斯兰教的国家。

这种宗教差异和民族身份的强调导致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和不断的冲突。

3. 水资源争端河流是印巴两国重要的水资源,而领土争端导致了对水资源的争夺。

印度的河流项目对巴基斯坦构成了威胁,巴基斯坦担心其灌溉和饮水供应受到影响。

这种水资源争端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紧张气氛,并可能导致更大规模的冲突。

三、影响与解决途径1. 地区稳定与发展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冲突对南亚地区的稳定与发展造成了阻碍。

这些冲突造成了人员伤亡和战争创伤,限制了两国发展的潜力,也影响了地区其他国家的发展。

解决印巴冲突对于促进地区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

2. 和平谈判通过和平谈判是解决印巴冲突的一种途径。

引入第三方调解机构,例如联合国,可以促进两国之间的对话与协商。

建立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关系,通过对话解决争端,是实现长期和平与稳定的关键。

3. 经济合作在解决印巴冲突的过程中,加强经济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加强贸易与投资,促进人员往来与文化交流,可以拉近两国关系的距离,打破彼此间的僵局。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边界冲突南亚安全的关键问题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边界冲突南亚安全的关键问题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边界冲突南亚安全的关键问题印度与巴基斯坦的边界冲突:南亚安全的关键问题南亚地区,尤其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边界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自两国独立以来,这个地区就饱受战争与冲突的困扰。

本文将着重探讨印度与巴基斯坦的边界冲突,并探讨它对南亚安全的重要性。

一、历史背景印度和巴基斯坦是1947年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的两个国家。

然而,两国之间的边界问题就成为刺激双方紧张关系的主要因素之一。

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地区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印巴两国对克什米尔拥有主权的争议导致了多次边界冲突和战争,其影响已经超越了双方之间的纠纷,直接威胁到整个南亚地区的安全。

二、边界冲突的影响1. 地区稳定印度和巴基斯坦边界的冲突对南亚地区的整体稳定产生了严重影响。

冲突的频繁爆发导致了紧张局势的加剧,不仅对区域内的国家造成了安全威胁,也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溢出效应。

南亚国家无法完全专注于发展与合作,不得不将资源和精力投入到应对这种持续的紧张局势上。

2. 核武危机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而边界冲突可能导致战争升级,引发核武冲突的危险。

核战争不仅将对印度和巴基斯坦造成毁灭性的后果,也将对整个南亚地区以及全球安全产生巨大影响。

为了避免这种潜在威胁,国际社会必须密切关注并采取措施来遏制边界冲突的升级。

三、解决边界冲突的努力国际社会一直在试图通过各种途径来解决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边界冲突。

例如,联合国和一些地区组织都在推动双方进行对话并谋求和平解决方案。

尽管存在种种困难和障碍,但这些努力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印度和巴基斯坦也应本着相互尊重、对话与合作的原则,通过直接对话解决争端,避免边界冲突的升级。

建立相互的信任和理解,减少边界冲突的风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四、南亚安全的重要性南亚地区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对全球安全和稳定有着重要影响。

边界冲突不仅影响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也会牵动整个亚洲大陆以及国际社会的安全利益。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2021/3/11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1)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3)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4)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2021/3/11
意义: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冲击着两极格局。
2021/3/11
5.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曲折的斗争过程,能够表明这一现象的事件是:A.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B.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C.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D.科索沃战争
D
2021/3/11
A
6.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不同历史话语:下列语汇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冷战 ②美苏争霸
2021/3/11
当今世界格局
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
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经济实力
2021/3/11
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1.两极格局解体2.美、西欧、日、俄、中等实力强大的国家和联盟的发展3.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根因)
B
B
C
2021/3/11
4.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轰炸南联盟;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同意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这充分说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国际间竞争愈演愈烈
C.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D.美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
C
2021/3/11
欧盟成立后,欧洲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地位进一步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日本也在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印巴卡吉尔冲突心得体会

印巴卡吉尔冲突心得体会

印巴卡吉尔冲突心得体会
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紧张局势不断升温,导致印巴卡吉尔地区发生冲突。

作为一名关注国际时事的人士,我认为这场印巴卡吉尔冲突对于我们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首先,卡吉尔地区一直是印巴两国争议的焦点。

可以说这场冲
突在印巴两国间的矛盾积累了很长时间,也是历史遗留问题的延续。

虽然两国之间的领土争端有待解决,但通过和平协商、多边
外交等方式来解决问题,是和平的唯一出路。

其次,这场冲突再次证明了军事手段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
局势更加紧张,导致双方伤亡和经济损失。

双方应该摒弃敌对立场,以对话、互信、合作为基础来解决问题。

第三,这场印巴卡吉尔冲突也再次提醒我们,相互尊重是国与
国之间交往的基础。

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是国际关系稳定的基石。

印巴两国应该不断加强沟通,减少误解和误判,用言辞和行动维
护双边关系稳定。

最后,无论是在印度还是在巴基斯坦,千万不要对个别案件进
行过度的解读、扩大化和人身攻击,避免对彼此的形象、民族感情、国际形象造成影响。

对于群体性事件,我们应该通过客观、
理性的态度来对待,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

总之,对于印巴卡吉尔冲突,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并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维护和平作出贡献。

我们应该借鉴历史教训,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推动国际社会以平和、对话的方
式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

只有在双方相互尊重、理解和协调之下,才能实现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次印巴战争的介绍_三次印巴战争的结果

三次印巴战争的介绍_三次印巴战争的结果

三次印巴战争的介绍_三次印巴战争的结果印巴战争,印巴分治后印巴之间发生的3次战争。

1947年10月,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由于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发生武装冲突,战火延续15个月。

下面是分享的三次印巴战争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次印巴战争第一次印巴战争其实是发生于1947年,这场战争的交火,标志着印度与巴基斯坦开始正式争夺克什米尔。

所以说克什米尔的归属权问题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战争的焦点,双方都认为克什米尔是自己的领土,出于捍卫自己领土的完整,所以他们两国才开始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而很多学者都认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冲突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英国惹的祸,英国很喜欢欺负人,那时候他总把印巴做为自己家的后院,从他们那里予取予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之后,英国人不甘心就这样离开呀,所以他就使了个坏,而印度和巴基斯坦却偏偏就中计了,为了能够让自己领土更大一些,他们就开始不断地发对战争,以此来争夺克什米尔这样的士邦。

两个国家都是不惜牺牲重大的财力、人力,也要争取把自己的领土扩大,这就使得战争处于一种胶着的状态,以至于其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双方都不能够取得任何进展。

所以联合车就出面了,最后第一次印巴战争就在联合国的干预下终于才得以消停了。

而在这场战争中死亡的救死亡的士兵则有1500名之多。

第一次印巴战争最后的赢家到底是谁呢?其实在这一点上也很难下定论,总之到了这个时候,克什米尔已经彻底的丧失了独立的机会,经过了这场战争克什米尔被一分为二,其中大部分繁华而富饶的地方都被划给了印度,但巴基斯坦也取得了一小部分。

第二次印巴战争两个人一旦结下了仇恨,那么就难免会看各自都不顺眼,如果遇到合适的机会,报仇可能就会再所难免,而国家与国家也是这个样子的。

第二次印巴战争虽然从表面上看与第一次的印巴战争毫无关联,但倘若不是有旧恨的话,也许新仇就不会被种下。

1956年印度突然对巴基斯坦控制的一处盐碱沼泽库奇兰恩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出手想要一举把它拿下。

印巴战争的简介

印巴战争的简介

印巴战争的简介印巴战争是指印巴分治后印巴之间发生的3次战争。

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由于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发生武装冲突,战火延续15个月。

至5月底基本平息了动乱。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印巴战争的简介,希望你喜欢。

印巴战争的分析中文名称:印巴战争参战部队:印度,巴基斯坦战争结果:克什米尔丧失了其独立,巴基斯坦占据克什米尔的2/5,印度占据3/5时间:1947年10月21日 - 1948年12月31日地点:克什米尔人物:蒙巴顿穆吉布·拉赫曼第一次印巴战争入侵克什米尔的巴基斯坦力量称自己为“克什米尔解放军”,它是一支受巴基斯坦帮助的地方军,它在战争中有一定的优势:战前克什米尔本土的军队分散在整个地区来维持当地的秩序,它的部署不适宜抵抗全面入侵。

一些克什米尔本土军队后来加入了印度军队。

克什米尔解放军不断受到巴基斯坦正规军的支持,而且随着战争的持续越来越多巴基斯坦正规军士兵加入克什米尔解放军。

有可能英国军官帮助计划巴基斯坦的入侵。

因此克什米尔的正规军很快就被入侵的克什米尔解放军击溃。

但是入侵军未能尽快利用其优势,印度使用空军加强克什米尔的抵抗。

1947年底巴基斯坦的入侵受阻,除喜马拉雅山脉高地地区外入侵军未能继续进军。

1948年6月在喜马拉雅山地巴基斯坦入侵军在列城外郊也被击退。

1948年内双方未能取得更多的战略优势,战线固化。

1948年12月31日双方达成停火协议。

1947年10月22日至26日1947年10月22日一支强大的非正规军从巴基斯坦入侵卡克什米尔,其目标是克什米尔的首都斯利那加,克什米尔军队很快被击溃,通向斯里拉嘎的道路敞开了。

局部也发生了克什米尔正规军倒向克什米尔解放军的现象。

克什米尔土邦主哈里·辛向印度政府求援。

印度政府对辛说:只有在辛签署加入印度联邦的情况下印度才能够向克什米尔出兵来保护其联邦领土。

辛立刻签署了加入印度的声明。

印度立刻出兵克什米尔,抵挡住了克什米尔解放军的进攻,防止了斯利那加被占。

印巴战争名词解释

印巴战争名词解释

印巴战争名词解释
印巴战争是指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军事冲突。

这些战争主要涉及两国之间的领土纠纷、宗教差异和政治争端。

以下是印巴战争中一些重要的名词解释:
1. 印巴分治(Partition of India):在1947年印度独立时,印度次大陆被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这一分治引发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和宗教冲突,导致数百万人丧生。

2. 克什米尔(Kashmir):克什米尔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争议最多的地区之一,位于两国之间。

印巴战争的很多次爆发都与克什米尔有关,这里也成为了印巴冲突的焦点。

3. 印巴战争(Indo-Pakistani Wars):印巴战争指的是1947-1948年、1965年、1971年和1999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军事冲突。

这些战争主要涉及领土争端、独立运动和宗教分歧。

4. 印巴边境冲突(Indo-Pakistani Border Conflicts):除了正式的战争之外,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还发生了多次边境冲突。

这些冲突通常涉及军队间的小规模交战,包括在克什米尔地区。

5. 1971年印巴战争(Indo-Pakistani War of 1971):这场战争是印巴战争中最显著的一次。

它爆发于1971年,导致了孟加拉国独立,成为独立国家。

这场战争结束后,孟加拉国从巴基斯坦分离出
去。

6. 辛德省(Sindh Province):辛德省是巴基斯坦的一个省份,1971年的战争期间,印度军队入侵了辛德省,这也是印巴战争中的一个前沿。

这些名词解释涉及了印巴战争历史中的关键地区、事件和冲突,反映了两国之间复杂而长期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巴冲突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高教出版社选修三历史的第五单元第五课。

本课介绍了二战后印度与巴基斯坦发生的三次战争,分析引发这些战争的原因。

它们与殖民统治者的政策,以及在实行分别独立国时对一些地区和不同宗教、民族之间矛盾的处理失误有直接关系,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归属问题上的纠纷和战争,造成双方的巨大损失,但并没有解决问题。

在本书中占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淮北实验中学的高三学生,由于学生的历史的基础总体很好,但是存在不少学生对历史缺乏兴趣,所以我将运用生动的教学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并且加强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识记,理解:“蒙巴方案”与印巴分立原因;了解三次印巴战争,引发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从宗教、边界和领土、大国插手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不同的居民中,出现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单靠战争这种方式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印巴之间从战争走向和平符合时代潮流。

重点:了解印巴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教训难点:印巴战争的原因、教训四教学方法通过讲述、设问、归纳概括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并注重多媒体教学,搞高课堂知识容量;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环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运用电脑和投影仪等设备进行PPT放映,在加以板书的讲解,这就也要运用黑板和粉笔。

六教学过程导入(3分钟左右)西天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那么请问大家:西天在哪里?(学生齐答:印度)印度不确切,要称古印度才对,当时名叫天竺,古代印度曾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印度是三大宗教——佛教的起源地,中国所取之经正是佛经。

新航路开辟以来,印度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侵略,到18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了英国殖民地。

直到二战结束,中国曾取经的地方才完全摆脱殖民地位,好不容易实现了独立,但却在一地出现了两个矛盾重重的新国家,看来这里人们的苦难还没有结束,今天,我们一起把目光投向这一片阴霾重的古代天国。

讲述内容一、“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15分钟)1.印巴分立的原因(1)印度的特点:从两大教派到两大政党18世纪中期,印度逐渐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印度是英国在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一块殖民地。

为了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自近代以来,印度人民曾掀起一次又一次的斗争怒潮。

19世纪,印度知识分子掀起革命的启蒙运动,主张改革印度教,提倡民主和科学,要求印度独立。

1885年,革命领袖甘地成立国民大会党,进行不合作运动。

1906年,英国怂恿成立穆斯林联盟。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全印穆斯林联盟曾与印度国大党携手合作,反对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两党虽有合作,但宗教文化上存在差异使它们存在明显的政见分歧。

正是利用这种分歧,实力下降的英国,面对二战之后印度人民再次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新高潮,不得不改变殖民政策,设法使印度仍留在英帝国范围内,以便继续保持其统治。

(2)英国的“分而治之”殖民对策:从“蒙巴顿方案”到《印度独立法案》对于未来印度独立问题,印度的两大党派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却存在着严重分歧:国大党主张建立一个由该党统治的统一的印度;穆斯林联盟则坚持“分治”,要求单独建立一个独立的伊斯兰国家巴基斯坦。

该联盟还决定8月16日为争取建立独立的巴基斯坦的“直接行动日”。

英国殖民者为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趁机进行分化和挑拨,从这一天开始,印度各地不断发生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之间的教派流血冲突;同时,印度的工农运动也持续高涨。

在此形势下,为维护英国的既得利益,英印总督蒙巴顿于1947年6月公布了“印度独立法案”(即“蒙巴顿方案”),根据居民的宗教信仰,把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英国分别向两者移交政权。

印巴独立的过程也是印巴矛盾激化之日。

2.印巴分立的过程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法案》生效,但还不能算是印度获得了真正的独立。

蒙巴顿仍是印度总督,英国军队也还驻扎在印度。

1948年2月,印度立宪会议公布了宪法草案,同月最后一支英军撤离印度。

同年6月,印度人拉贾帕拉恰雷取代蒙巴顿成为印度总督。

1950年1月,印度共和国宣告成立。

普拉沙德当选第一任印度总统,尼赫鲁成为第一任总理。

巴基斯坦也是在1947年8月15日宣告成立的。

真纳成为首任总督,卡拉奇被定为巴基斯坦首都。

巴基斯坦在地域上由东西两部分构成。

1949年3月,巴基斯坦议会通过了建国目标,规定国家的基本原则是:主权归万能的真主,由人民推选的代表行使,巴基斯坦是一个建立在伊斯兰教原则上的联邦共和国。

巴基斯坦成为独立国家,它的出现揭开了南亚政治格局的新一页。

指导学生看地图,分析说明两独立国的地理特点教师点拨,为后面内容埋下伏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东西巴基斯坦相距遥远。

3.印巴分立的影响积极方面:印巴的独立标志着英国对印度长达190年的殖民统治终结;消极方面:但这种根据宗教原则的分治,却给印巴两国人民带来了严重后果:在分治过程中,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迁徙和仇杀,造成了大批的难民;原来统一的经济被割裂,从而造成两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两国在土邦归属问题上冲突激烈,造成长期不和。

教师提问:克什米尔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多媒体展示材料克什米尔位于印巴之间,面积21万余平方千米,人口约500万,其中近80%为穆斯林,20%为印度教徒。

在印巴分治过程中,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

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

当时,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斯林,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

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正是这一地区的直接引发了一次次战争,使两国人民饱受难。

接下来一起学习三次印巴战争二、三次印巴战争(18分钟)1.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年10月,印度利用信奉印度教的王公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宣布克什米尔归属印度,此举引起当地穆斯林和巴基斯坦人民的强烈反对。

在印度军队进入克什米尔后,巴基斯坦也出兵克什米尔,由此爆发第一次印巴战争。

经联合国调解,双方于1949年1月停火,7月划定军事分界线,印度占有克什米尔的3/5地区和400万人口,巴基斯坦占有2/5地区和100万人口。

然而,这一协议并没有解决双方的争端,而是为以后的冲突埋下了种子。

2.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年8月,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再次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双方军队先后越过军事分界线,展开激战。

战争持续到9月下旬,但任何一方都未取得明显胜利。

9月23日,双方宣布停火。

次年1月,在苏联斡旋下,印度和巴基斯坦签署《塔什干宣言》,同意将各自军队撤回战前阵地,并重申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但克什米尔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3.第三次印巴战争第二次印巴战争后,巴基斯坦内部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孟加拉)两个地理上被印度分隔的区域间的矛盾开始凸现。

1971年3月,东巴局势动荡,驻军哗变,宣布成立孟加拉国临时政府。

为了阻止东巴独立,巴基斯坦当局调动军队进入东巴,镇压独立运动。

支持孟加拉国临时政府的印度利用巴基斯坦内部矛盾激化的时机,于11月21日出兵东巴,随后又于12月3日越过克什米尔停火线,向西巴进攻。

这样,原来的巴基斯坦内战演变为第三次印巴战争。

两翼受敌的巴基斯坦在战争中处于不利境地,印度则得到苏联的全力支持,因此战争形势明显有利于印度。

12月16日,印军攻占东巴首府达卡,次日,双方停火。

这次战争的结果是肢解、削弱了巴基斯坦,改变了南亚的政治版图,东巴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

但印巴之间的矛盾并未解决,克什米尔的归属仍是不时诱发地区冲突的悬案。

1972年7月,印巴签署了《西姆拉协定》,双方同意在克什米尔地区尊重1971年双方停火后形成的实际控制线。

三、引发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8分钟)让学生思考引发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让学生阅读课本进行思考,教师帮助归纳概括为:殖民主义的推行的“分而治之”政策;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之间的隔阂与敌视;边界和领土归属的长期不确定,此外美苏两个大国的不断插手是导致南亚次大陆冲突的主要原因。

【课内研讨】多媒体展示材料1998年5月,印巴相继进行核试验,南亚局势一度紧张。

1999年2月,应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邀请,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乘车抵达巴基斯坦城市拉合尔,对巴进行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双方签署了《拉合尔宣言》,印巴关系一度趋向缓和。

2005年4月17日至18日,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对印度进行为期两天的非正式访问,访问期间穆沙拉夫还与印度总理辛格在新德里的体育馆观看了印巴两国间的一场板球赛。

双方同意共建贸易协会促进经贸合作,克什米尔分离组织将纳入和谈进程。

印巴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印巴和平进程“不可逆转”。

提问:从印巴关系长期紧张对峙冲突到最近一度趋向缓和,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在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多媒体展示和则两利,战则两伤。

三次印巴战争表明,使用武力不能解决争端,只能使两国间的积怨雪上加霜。

冲突无助于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合乎情理、切实可行和切合实际的办法才能解决两国间存在的一切问题。

印巴之间的冲突不符合印、巴本身的利益,这不仅会给两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且也会给人民带来灾难。

古往今来的无数历史事实印证了这一道理。

事实证明,印巴和解道路虽然曲折而艰辛,但只要坚持和平对话,前途将充满希望。

从当今的世界总趋势来看,和平和发展乃世界主流。

只有顺应这一主流才能更加符合本国的利益。

课堂小结(4分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英国势力的衰退,1947年3月,英国政府任命蒙巴顿为印度总督,蒙巴顿上任后提出了一个“蒙巴顿方案”。

1947年8月15日,英国政府将印度政权分别移交给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印度和巴基斯坦开始分治,但依然是英联邦的两个自治领。

但克什米尔问题并没有解决。

此后围绕克什米尔的归属,印度和巴基斯坦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武装冲突,造成了这一地区的长期动荡,也给两国带来不利的影响。

板术设计一、“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1.印巴分立的原因(1)印度的特点:从两大教派到两大政党(2)英国的“分而治之”殖民对策:从“蒙巴顿方案”到“印度独立法案”2.印巴分立的过程3.印巴分立的影响(1)积极(2)消极二、三次印巴战争1.第一次印巴战争2.第二次印巴战争3.第三次印巴战争三、引发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1.殖民主义的推行的“分而治之”政策;2.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之间的隔阂与敌视;3.边界和领土归属的长期不确定;4.此外美苏两个大国的不断插手是导致南亚次大陆冲突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