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具的对比

合集下载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的异同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的异同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的异同(一):用材明清家具的鉴定,最重要的就是辨别年代。

而历史不同时期和地区,由于政治、经济以及生活习俗和审美趣味的不同,常会采用不同种类的木材制作家具,因此一些古家具的用材会直接反映出该家具的产地和年代,这是判别古家具文物价值的重要依据。

学会辨别木种是鉴赏家、收藏家和爱好者的必修课和基本功。

明清家具在用材方面,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因此,辨别木材是鉴定家具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

传世的明清家具中,有不少是用紫檀、黄花梨、鸡翅木、铁梨木、乌木、等木材制作。

因在清代中期以后,这几种木料日渐匮乏,成为罕见珍材。

所以,凡是以这几种硬木制成的家具,大都是传世已久的明代或清代前期遗物。

虽说此类家具后代仿制的也有,但终因材料难得及价格昂贵,为数极少。

今存的传统硬木家具中,也有许多是用红木、新黄花梨或新鸡翅木制作的。

由于这几种木材,是在紫檀|、黄花梨等名贵木材日益难觅的情况下才被大量使用,所以,以这些木材制作的家具,大多为清代中期以后直到晚清民国时期的产品。

如有用红木、新黄花梨、或新鸡翅木制作的明式家具,因其材料的年代与形成的年代不相吻合,大多是近代的仿制品。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一概而论,因为众文献记载来看,红木和花梨木可能最迟在清代初期就已开始被选用作家具之材,而在江南一带也确实也发现了不少明式红木家具,不是近代仿制的,而是清代早期的遗物,但从整体上说,红木家具的大量出现是清代中期以后的事。

值得注意的是,有大量传世的榉木家具,不能以材质来间断年代,因为它在明清两代均被广泛用于制作家具,并在形式上也较多地保持了一致性,许多清代中期及至更晚的榉木家具,仍然沿袭着明代的手法。

所以,对榉木家具的断代,应更多地依靠其他方面的特点来进行鉴定。

20世纪初叶,由于中国古家具日益为世人所瞩目,大量珍稀的古家具外流。

为此,早在50年代,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就制定了一条政策,规定紫檀、黄花梨、鸡翅木、铁梨木和乌木这五种制作的家具不准出口,这种“五木法则”在当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因过于简单,又使大量菲五木的珍贵古家具流出海外,同时这种以木质定高下的简易法则也使许多爱好者坠入了拜物的误区,将作为中国古家具主体的菲五木家具一概视为“柴木”,甚至滥收贱卖,极少开展收藏研究,这同样是不可取的。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对比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对比

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特点比较1) 一、明代家具与明式家具的不同 明代家具与明 明代家具,是专指在明代制作的家具。

明代家具是时间概念,而明式家具则是艺术概念。

两者有着本质区别。

明式家具是我国明代形成的一项艺术成就,被世人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

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享有盛名。

2)1)紫檀书案 明式家具没有时间限制,不仅明代的优秀家具称为明式家具,清代初期的家具仍保留着明式的风格特点,仍属 于明式家具。

后来乃至我们今天按明代式样仿制的也属于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 二、明式家具: 风格特点: 1 注重结构美 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极富有科学性。

不用钉子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作上采用 攒边等作法。

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板、牙条、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枨、罗锅枨、卡子花等等, 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

明代家具的结构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极好结合。

时至今日,经过几百年的变迁, 家具仍然牢固如初,可见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有很高的科学性黄花梨长桌 注重材质美 从以上图片中,可以明显看出,明代家具的木材纹理,自然优美,呈现出羽毛兽面等膝陇形象,令人有不 尽的遐想。

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这是明代硬木家具的又一突出特点。

明代 硬木家具用材,多数为黄花梨、紫檀、等。

这些高级硬木,都具有色调和纹理的自然美。

2黄花梨连三柜橱 注重造型美 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基础。

如椅子、桌子等家具,其上部与下部,其腿子、枨子、靠背、搭脑之 间,他们的高低、长短、粗细、宽窄,都令人感到无可挑剔地匀称、协调。

并且与功能要求极相符合,没有多 余的累赘,整体感觉就是线的组合。

其各个部件的线条,均呈挺拔秀丽之势。

刚柔相济,线条挺而不僵,柔而3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

注重装饰美 明代家具的装饰手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雕、镂、嵌、描,都为所用。

装饰用材也很广泛,珐琅、螺 甸、竹、牙、玉、石等等,样样不拒。

明清家具经典款式对比

明清家具经典款式对比
此绣墩设计巧妙,结构合理,有很 高的艺术价值。
桌案类
二、经典桌案类欣赏
板式腿条案
案面为窄长的条形,案面的宽度大约是 长度的四分之一, 板式腿的条案,两侧板式腿上,作椭圆形 开光,板腿之下,又有向内翻卷的卷书足。 整个造型简洁而又大方,方圆之间透着 古雅书香之气。
二、经典桌案类欣赏
文竹小炕几,清乾 隆
一、经典椅凳类欣赏(明式)
灯挂椅
明代最为普及的靠背椅样式,其特点以 圆腿居多,搭脑后挑,整体光素,有的只 有背板上雕一组简练的适合的图案,整体 由下向上略呈收势,使得视觉效果稳定、 挺拔。
欣赏角度:整体框架稳定,造型简洁大方, 搭脑向后外挑形状独特,坐面上方的两根 椅腿与后背板的弯曲动势形成对比,充满 韵律。
此小几呈长方形,以松木为骨架,在其 棱角处镶嵌紫檀木细丝,中间贴饰极精细 的竹黄,色泽淡雅。几面正中镶瘿木心, 侧沿两端雕饰回纹。腿子为竖直方材,缩 进几面以内,其上端饰以透雕拐子牙头, 前后两腿间各施横枨两根。
此小几造型灵秀可人,颜色清新淡雅, 在故宫现存的文竹器物中可以说是精巧之 作,弥足珍贵。
欣赏角度:造型优美,线条精简,比例适中, 材质优良,雕刻精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一、经典椅凳类欣赏(明式)-圈椅
紫檀藤心矮圈椅
此椅紫檀木制,曲线形光素靠背板,扶 手外拐,镰刀把式联帮棍,藤心座面。座 盘下三面饰券口壸门,壸门边缘起阳线, 圆腿直足无束腰。
此种腿足高度矮于靠背的圈椅所存极 少,其功能或为富贵人家的儿童使用, 或置于轿中使用,又称轿椅,是明式家具 中较别致的一类。
明清家具经典款式对比
椅凳类
一、经典椅凳类欣赏(明式)-圈椅
黄花梨螭纹圈椅
此椅弧形椅圈自搭脑伸向两侧,通过后 边柱向前顺势而下形成扶手。背板稍向后 弯曲,形成背倾角,颇具舒适感,板满雕 双螭纹。四角立柱与腿一木连做,“s”形 联帮棍。席心座面。座面下装壸门卷口, 雕卷草纹。腿间管脚枨自前向后逐渐升高, 称“步步高赶枨”,寓意步步高升。四腿 外撇,称侧脚收分,意在增加器物的稳定 感。

清朝明朝家具对比介绍

清朝明朝家具对比介绍
朝和明朝的家具在设计风 格、制作工艺、装饰、色彩和材料 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反映了两个时
期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特点
02
无论是清朝还是明朝的家 具,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 值和文化内涵,是中国古
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
谢谢观看
XXXXX
XXXXXX XXXXX
明朝家具
代表作品
明式圈椅:明式圈椅是明朝 家具的代表之一,其特点是 造型简洁美观,注重实用性 和舒适度
明式书桌:明式书桌是明朝 家具的另一个代表,其特点 是制作工艺精湛,线条流畅 美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总结
总结
清朝和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朝代,其家具风格和特点也有所不同。清朝家具在制 作工艺、装饰和材料上更加精细和华丽,而明朝家具则更注重实用性和简洁性,强调线条 的美感。两种风格的家具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除了以上提到的特点,清朝和明朝的家具还有以下一些不同之处
材料选择
清朝家具在材料的选择上更加丰富,除了木质材料,还使用了金属、陶瓷等其他材料。而明 朝家具则更注重木材的质地和纹理,以黄花梨、紫檀等优质硬木为主
与文化的结合
清朝和明朝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其家具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特点。清朝时期, 满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互交融,家具设计上也体现出多元文化的特点。而明朝时期,儒家文 化影响深远,家具设计上也体现出儒家思想的传统美德,如简洁、实用、刚正等
清朝家具
代表作品
清式扶手椅:清式扶手椅是清朝家具的代表之一, 其特点是制作工艺精湛,装饰华丽,注重细节处理
清式屏风:清式屏风是清朝家具的另一个代表,其 特点是装饰精美,雕刻细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明朝家具
明朝家具
A
明朝家具是中 国古代家具的 重要代表之一, 其风格和特点 与清朝家具有

《明清家具比较》课件

《明清家具比较》课件

清式家具的工艺
精雕细琢
01
清式家具在工艺上注重细节,雕刻精细,线条流畅,展现出高
超的雕刻技艺。
镶嵌工艺
02
清式家具常采用镶嵌工艺,将不同材质、纹理的材料巧妙地结
合在一起,使家具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涂饰工艺
03
清式家具在涂饰上注重漆膜的均匀和厚实,使家具表面光滑亮
丽,经久耐用。
清式家具的风格特点
华丽繁复
详细描述
明式家具造型简练、线条流畅,注重实用与美观的结合,如 圈椅、官帽椅等;而清式家具则更加注重装饰性,造型较为 繁琐,如雕花床、太师椅等。
材质比较
总结词
明清家具在材质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反映了当时资源利用和工艺水平的不同。
详细描述
明式家具多采用优质硬木,如紫檀、黄花梨等,质地坚硬、纹理美观;而清式家 具则更加多样化,除了硬木外,还大量采用楠木、樟木等材质,质地较软、纹理 不够美观。

雕刻精美
明式家具的雕刻图案多以花卉、山 水、鸟兽等为主,线条流畅、形象 生动。
打磨光滑
明式家具经过多次打磨,表面光滑 如镜,给人以温润如玉的感觉。
明式家具的风格特点
文人气息
内涵丰富
明式家具深受文人文化影响,具有浓 郁的文人气息,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 审美追求。
明式家具的内涵丰富,不仅是一种实 用的家居用品,更是一种艺术品和文 化载体。
清式家具在造型上注重装饰性, 常采用镶嵌、彩绘等手法,使家
具更具艺术美感。
清式家具的材质
优质硬木
清式家具多采用优质的硬木,如紫檀、黄花梨、红木等,这些木 材纹理美观、质地坚硬,耐久性好。
木质细腻
清式家具的木质细腻,触感温润,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明清家具对比

明清家具对比

明清家具对比明式家具的特点明代家具选料考究,造型简洁、结构合理、做工精巧、装饰纯朴,具有疏朗大方、儒雅庄穆、精练朴实的气质。

制作上,明代家具采用“攒边”和“榫卯”技术,追求坚稳精确的结构、规矩匀实的线角和光洁平整的器表。

造型上,明代家具采用构架式结构,讲求挺拔端庄,明快洗练,固直方正。

装饰上,明代家具充分显露木质的本色和纹理,不尚雕琢堆砌,追求朴素、自然的美感。

明式、清式家具的发展历程家具作为文化生活的产物,其形式必然与当时的生活方式有关。

中式家具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自商、周至三国期间席地而坐的矮形家具;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是家具形式变革的过渡时期,随着人们的起居方式向垂足而坐的过渡,家具也逐渐从矮形向高形过渡;至北宋,垂足而坐已成定局,高形家具的系统已基本建立,以后又经过五六百年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尤其在明、清时期,中式传统家具的形式日臻完善,品类也日益齐备。

清式家具的特点清式家具在明式家具的基础上更趋向奇形巧制、繁纹重饰、豪华富丽,无论是结构的衔接,还是线角的转折,无论是雕刻镶嵌,还是描画绘饰,都不逊于明代,甚至有所发展,而且,清代家具在渲染气氛、烘托环境方面也是颇为独到的,它保持了明代家具的某些优秀传统,并且有着鲜明的风格特色。

明式、清式家具的结构大量优质坚硬木材的输入,为明式家具采用较小的构件断面,制作精密的卯榫结构提供了客观条件,这一点也是明式家具极具代表性的特征。

明式家具在结构上基本采用不施胶、不钉钉的卯榫接合,严丝合缝,工整精致,科学合理。

清式家具在结构上承袭了明式家具的卯榫结构,充分发挥了插销挂榫的特点,技艺精良。

然而由于过分追求装饰,有时不免忽略了结构的合理性。

清中期以后,挂销不做了,牙条和束腰也改为两根木料分做;到清晚期,不仅没有挂销,连牙条的榫头也不做了,只靠用胶黏合,比明式家具的结构逊色不少。

明式、清式家具的造型特征明式家具的造型运用美学的原理来创造完美的效果,采用简练挺拔、流畅刚劲的线条和沉稳、坚实的质感来表达简洁、舒展、质朴的设计理念。

明清家具装饰纹样对比性研究

明清家具装饰纹样对比性研究

明清家具装饰纹样对比性研究明清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中的代表之一,它们通常采用了精美的雕刻和装饰纹样,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本文将针对明清家具的装饰纹样进行比较研究,以探究明清两个时期在装饰纹样上的异同点。

一、纹样的材料和形式上的变化明代家具的纹样多采用了云龙、瑞兽、花卉等图案,常常较为简洁,而清代家具的纹样则逐渐变得复杂多样,透彻体现了清朝时期的特殊文化和审美趣味。

家具上的纹样也由单一到多样化发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龙、凤、麒麟等图案,满足了宫廷和市民对于个性化的需求。

多样化的纹样也体现出中外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家具的雕刻由于外来的艺术风格的融入变得更加翔实和精美。

例如,明代的家具纹样中出现了一些支配的欧洲风格,清代则更多地吸收了西藏、蒙古等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

从造型上看,明代家具的纹样较为几何化,呈现出符号化和简洁化的特点,例如花丝、踏脚瓶等。

而清代的家具纹样则呈现出部件化、抽象化和自由化的趋势,多采用鸳鸯、莲花、葫芦等艺术形式的表现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家具纹样的内涵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明代的家具纹样更多的是对政治和社会的体现,例如万历御批家具上出现的“统一全国”礼器不仅体现了宣扬皇权至高无上,还有利于加强对百姓的宏观控制。

清代的家具纹样更注重艺术创新和审美趣味,例如床尾的纹饰,或者家具的框架纹样,可以体现出“儒雅淑风”的国风美学和文化内涵。

总体而言,明清家具的纹样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明代家具重实用、清代家具重愉悦,标志着社会和文化层面的转型与嬗变。

培养人们掌握这些纹样的艺术思想和审美品味,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明清家具的对比及特点

明清家具的对比及特点

明清家具特点的比较1 #我国家具经过不断地变化、演进和发展,到了明代,进入了完备、成熟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被世人誉为“明式家具”。

由于明代的细木家具用材都是坚固耐久的硬木,所以遗留至今的精品为数不少,从而可以让我们直观全面地了解明式家具的发展进程。

明式家具的品种式样丰富多彩,按其功能可分为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柜架类和其他类。

家具的风格特点又可用王世襄先生品评明式家具的“十二品”概之。

十二品为“简练、厚拙、圆浑、秾华、文绮、妍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

清代家具有不同于明式家具的独到之处。

其总体尺寸要比明式家具宽大,形成稳定、浑厚的气势。

而样式也十分丰富:有床座榻,屏灯笼,箱橱柜,椅凳墩,桌几案等。

例如新兴的太师椅就有多种式样,至于靠背、扶手、束腰、牙条等新形式,更是层出不穷。

装饰上求多、求满,常运用描金、彩绘等手法,显出光华富丽、金碧辉煌的效果。

而在家具的作工方面,又有京坐、广作、苏作之分,使清代家具完全系统化、风格化。

清代家具的风格特点,在以上家具品种、造型、装饰等项里,大致都已讲到,现在只概括地作一小结。

清代家具,经历了近三百年的历史,从继承、演变、发展,以至形成为自己的独立风格,这当然有它特殊的背景与经历,乃至独立存在的特色。

清代家具的发展至风格成熟为"清式",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清初至康熙初,这阶段不论是工艺水平、还是工匠的技艺,都还是明代的继续。

所以,这时期的家具造型、装饰等,还是明代家具的延续。

造型上不似中期那么浑厚、凝重,装饰上不似中期那么繁缛富丽,用材也不似中期那么宽绰。

而且,清初紫檀木尚不短缺,大部分家具还是用紫檀木制造。

中期以后,紫檀渐少,多以红木代替了。

清初期,由于为时不长,特点不明显,没有留下更多的传世之作,这时期还是处于对前代的继承期。

第二阶段是康熙末,经雍正、乾隆,至嘉庆。

这段时间是清代社会政治的稳定期,社会经济的发达期,是历史上公认的"清盛世"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框架类: 此类家具,或以陈设器为主,或以储藏器为主,或一器兼用。可分为: 1、架格。即以立木为足,取横板将空间分隔成多层的家具,有书架、物 架、多宝格等。2、亮格框,即架框结合在一起的,常见形式是架格在上, 框子在下,齐人高或稍高。3、圆角框。4、方角框。
五、 屏联类。 关于明代家具风格,著名家具研究专家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的‘品’ 与‘病’》一文中,仿司空图《诗品》、黄钺《画品》及沈约“八病”说, 将明代家具列成“十六品”和“八病”,现简述如下: 十六品:1、简练 2、淳朴 3、厚拙 4、凝重 5、雄伟 6、圆浑 7、沉穆 8、 秾华 9、文绮 10、妍秀 11、劲挺 12、柔婉 13、空灵 14、玲珑 15、典雅 16、 清新 八病:1、繁琐 2、赘复 3、臃肿 4、滞郁 5、纤巧 6、悖谬 7、失位 8、 俚俗
4. 结构严谨、作工精细 。
明代家具的木材纹理,自然优美,呈现出羽毛兽面等膝陇形象,令人 有不尽的遐想。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 这是明代硬木家具的又一突出特点。明代硬木家具用材,多数为黄花梨、 紫檀等。这些高级硬木,都具有色调和纹理的自然美。工匠们在制作时, 除了精工细作而外,同时不加漆饰,不作大面积装饰,充分发挥、充分 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调、纹理的特长,形成为自己特有的审美趣味,形成 为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是明代家具的又一特点。
明清家具屏风图片—紫檀嵌玉石花图围屏
明代家具风格特点
1.造型简练、以线为主 。
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基础。我们看以上图中的明代家具,其局 部与局部的比例、装饰与整体形态的比例,都极为匀称而协调。如椅子、 桌子等家具,其上部与下部,其腿子、枨子、靠背、搭脑之间,它们的 高低、长短、粗细、宽窄,都令人感到无可挑剔地匀称、协调。并且与 功能要求极相符合,没有多余的累赘,整体感觉就是线的组合。其各个 部件的线条,均呈挺拔秀丽之势。刚柔相济,线条挺而不僵,柔而不弱, 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
交椅 是马扎的发展,也可以说是带靠 背的马扎。在宋代和元代,有直 背交椅,也有圈背交椅。可是到 了明代,直背交椅就比较少见, 只留下圈背的一种了。所以也就 将圈背的交椅,直接呼为交椅了。 交椅的椅圈,由三节或五节榫接 而成。整个椅圈也是一条流畅自 如的曲线。座面有皮制与绳编之 分,背板有光洁与雕嵌之别。靠 背之下,依然是八根棍交结而成。 可以折叠,便于交游或野外露天 使用。古时行军、作战,或郊游, 多携交椅。见于画作和文字记载 是很多的。因为可以折叠,必有 许多交叉的关节,凡是交关之处, 多用金属件。不仅坚固,更增光 彩。有的在背板两侧、扶手、或 腿子上,施以牙子装饰。
2.装饰适度、繁简相宜。
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极富有科学性。不用钉子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 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作上采用攒边等作法。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 镶以牙板、牙条、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枨、罗锅枨、卡子花等等, 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明代家具的结构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极好 结合。时至今日,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家具仍然牢固如初,可见明代家 具的卯榫结构,有很高的科学性。
灯挂椅: 因其造型好似南方挂在灶壁上用以承 托油灯灯盏的竹制灯挂而得名。灯挂 椅 是明代最为普及的椅子样式。也可以说是 自五代和宋以来的普及样式。 明代灯挂椅的基本特点是:圆腿居多, 搭脑向两侧挑出,整体简洁,只作 局部 装饰。有的在背板上嵌一小块玉,或嵌石、 嵌木,或者雕一简练的图 案。座面下大 都用牙条或券口、圈口予以装饰。四边的 枨子,有单枨、有 双枨、有的用“步步 高”式(即是前枨低,两侧枨次之,后枨 最高。)而 在落地枨(也叫踏脚枨)下, 一般都用牙条。两后退有侧脚和收分。整 体 感觉是挺拔向上,简洁清秀,这是明 代家具造型的特点。所以,灯挂椅的 造 型,可以说是明代家具的代表作。 灯挂椅的木质,民间多用据木和榆木, 高级家具多用黄花梨、紫檀、鸡翅木等。
清朝家具的风格特点
一、品种丰富、式样多变、追求奇巧。 清式家具有很多前代们没有的品种和样式, 造型更是变化无穷。以常见的清式扶手椅为 例,在其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工匠们就造出 了数不清的式样变体。既便是每一单件家具 的设计也十分注重造型的变化。如故宫漱芳 斋的五具成套多宝阁,其一字挑开,靠墙排 放,与房间浑然一体,错落有致地分割成一 百多个矩形隔层,每隔层虽是“拐子”图案 却互不雷同,从侧面看,每个隔层的侧山上 是不同图形的开光,海棠形、扇面形、如意 形、磐形、蕉叶形等等,不一而足。清式家 具在形式上还常见仿竹、仿藤、仿青铜,甚 至仿假山石的木制家具。反过来,也有竹制、 藤制、石制的仿木质家具。结构上,清式家 具也往往是匠心独运,妙趣横生,如,有些 小巧玲珑的百宝箱,箱中有盒,盒中有匣, 匣中有屉,屉仓,隐约曲折。抽屉和柜门的 关闭亦有诀窍,非仔细观察而不得其解。
黄花梨有束腰齐牙条炕桌•明朝
红漆嵌珐琅面梅花式 香几,明,通高 88cm,面径38.5cm。 香几通体髹红漆,几 面为五瓣梅花式,中 心打槽,嵌珐琅面心。 高束腰上植以5根短 柱,分5段嵌装绦环 板,绦环板上开长方 形委角透光,束腰下 有托腮。壼门式牙子, 5条腿为三弯腿式, 腿子中下部起云纹翅, 足端做成如意头并雕 饰向上翻卷的卷草纹。 足下踩圆珠,落在台 座上,台座面下亦有 束腰,开长方形透光, 其样式与香几上部呼 应,体现了明式家具 的风格特点。
清式家具
清代中叶以后,家具以造型厚重,形体庞大,雕
琢繁缛而风靡一时,这种家具与明式家具有看着截然 不同的风格,故在我国家具史上称为"清式家具"。
清朝家具的演变
清代家具大体分为三个时段: 第一阶段是清初至康熙初,这阶段不论是工艺水平、还是工匠的技艺,都还是明代 的继续。在用材上,特别是宫中家具,常用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 其中以紫檀木为首选,其次是花梨木和鸡翅木 。用料讲究清一色,各种木料不混用。 为了保证外观色泽纹理的一致和坚固牢靠,有的家具采用一木连做,而不用小材料 拼接。清初期,由于为时不长,特点不明显,没有留下更多的传世之作,这时期还 是处于对前代的继承期。 第二阶段是康熙末,经雍正、乾隆,至嘉庆。这段时间是清代社会政治的稳定期, 社会经济的发达期,是历史上公认的“清盛世”时期。这个阶段的家具生产,也随 着社会发展、人民需要和科技的进步,而呈兴旺、发达的局面。这时的家具生产不 仅数量多,而且形成为特殊的、有别于前代的特点,或叫它风格。这风格特点,就 是“清式家具”风格 第三阶段是道光以后至清末。道光时,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的历史劫难,此后社会 经济日渐衰微。至同治、光绪时,社会经济每况愈下。同时,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 济、文化、以及教会的输入,使得中国原本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发生了变化,外 来文化也随之渗入中国领土。这时期的家具风格,也不例外的受到影响,有所变化。 我们看,现在颐和园里的部分家具,接受了外来影响最为明显。这种情形,作为经 济口岸的广东最突出,广作家具明显地接受了法国建筑和法国家具上的洛可可影响。 追求女性的曲线美,过多装饰,甚至堆砌。木材也不求高贵,作工也比较粗糙。
方桌是使用最广泛的家具,一般称为八仙桌,尺寸略 小些的叫六仙桌,四仙桌。方桌的基本造型,可分为 无束腰方桌和有束腰方桌两种。在此两种基本造型的 基础上,作出不同的处理。例如:腿部有方腿、圆腿, 还有仿竹节腿;枨子有罗锅枨、直枨和霸王枨;脚部 有直脚、勾脚;枨上装饰有矮老,有卡子花,牙子、 绦环板等等,不一而足。方桌的式样是十分丰富的。
一只黄花梨的条桌,霸王枨,无 束腰,勾足,非常挺秀。此桌与 图5都是非常典型的明代条桌。
一只黄花梨木的方桌,有束腰,束腰之 下有牙子。罗锅枨,直腿。
二、 床榻类: 只有床身,上面没有任何装置的卧具称之为“榻”,有时 亦称为“床”或“小床”;床上后背及左、右三面安围子的叫 “罗汉床”;床上有立柱,柱间安围子,柱子承顶子的叫“架 子床”。
明代晚期黄花梨睡榻
三、 椅凳类: 椅凳类包括了不同种类的各式 坐具。如:1、杌凳(无束腰杌凳、 有束腰杌凳、四面平杌凳等)2、 坐墩 3、交杌,俗称马扎,可以折 叠,便于携带。4、长凳(条凳、 二人凳、春凳)5、椅(靠背椅、 扶手椅、圈椅、交椅等)6、宝座 (只有宫廷、寺院才有,而非一般 家庭用具)
身边的古家具
————明清家具的对比
班级:木设092 姓名:和慧灵 学号:2009012599
明式家具
中国传统家具从明代至清前期 (15~17世纪)发展到了顶峰,达 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而且在世 界家具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 具有显赫的地位。这个时期的家具, 采用了性质坚硬的硬木材料,在制 作上榫卯严密精巧,造型上简练典 雅,风格独特。由于这一时期的家 具具有共同的时代风貌与特色,而 且制作年代以明朝为主,因而被称 为"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是在宋、元家具的基础上发展成熟的,形成了最有代表性的民族风 格“明式”。明式家具 的产地主要有三处:北京皇家的“御用监”,民间 生产中心苏州与广州。明式家具的品种十分丰富。保留至今的,主要有凳椅 类,几案类、橱柜类、床塌类、台架类等。此外尚有作为屏障之用的围屏、 插屏、落地屏风等。明式家具多用花梨、紫檀、鸡翅木等硬木,也采用楠木、 樟木、胡桃木、榆木及其它硬杂木,其中以花梨中的黄花梨效果最好。这些 硬木色泽柔和、纹理清晰坚硬而又富有弹性。这种材料对家具造型结构、艺 术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木质坚硬面有弹性,且硬木是比较珍贵的木料, 所以家具有料的横断面制作很小。为此,造型也就显得线型简练,挺拔和轻 巧。由于木材本身的色泽纹理美观,所以明式家具很少施用髹漆,仅仅擦上 透明蜡即可以充分显示木材本身的质感和自然美。选材是设计意匠的重要部 分之一。 明式家具制作工艺精细合理,全部以精密巧妙的榫卯结合部件,大平板则以 攒边方法嵌入边框槽内,坚实牢固,能适应冷热干湿变化。高低宽狭的比例 或以适用美观为出发点,或有助于纠正不合礼仪的身姿坐态。装饰以素面为 主,局部饰以小面积漆雕或透雕,以繁衬简,朴素而不俭,精美而不繁缛。 通体轮廓及装饰部件的轮廓讲求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及用线的一气贯通而又 有小的曲折变化。家具线条雄颈而流利。家具整体的长、宽和高,整体与局 部,局部与局部的权衡比例都非常适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