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液体内部的压强计算练习及答案
初中物理液体压强计算(含答案)

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 容+G 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求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和压力时: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 ;㈡其次确定压力F=pS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1. 如图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 ,底面积是40cm 2,内盛0.6kg 的开水,水深12cm ,放置在面积为1m 2的水平桌面中央.g 取10N/kg ,试求:(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 (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解:(1)茶壶内水的深度:h=12cm=0.12m , 水对底的压强:p 水=ρ水gh=1.0×103g/m 3×10N/kg ×0.12m=1.2×102Pa ; (2)茶壶的重力:G 壶=m 壶g=400×10﹣3kg ×10N/kg=4N , 水的重力:G 水=m 水=0.6kg ×10N/kg=6N ,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 水+G 壶=6N+4N=10N ; 壶底面积:S=40cm 2=40×104m 2=4×10﹣3m2,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F S =10N 4×10﹣3m2=2.5×103Pa2. 如图所示,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150 g 的水,杯子与桌面的 接触面积是10 cm 2(g=10 N/kg).(1)求水对杯底的压强;(2)若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是 2.7×103Pa ,求玻璃杯的质量.解:(1)由图可知水的深度h=12cm=0.12m , 杯底所受水的压强:p=ρgh=1000kg/m 3×10N/kg ×0.12m=1200Pa , (2)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 F=pS=2.7×103Pa ×1.0×10﹣4m 2=27N ;玻璃杯的重力G 杯=F-m 水g=27N-0.15kg ×10N/kg=12N 玻璃杯的质量m=G 杯g =12 N 10 N/kg =1.2kg3. 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1.2N 的平底玻璃杯在面积是1m 2水平桌面上,内装150g 的水,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 2(g=10N/kg ). (1)求水对杯底的压强和压力.(2)求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 解:(1)由图可知水的深度 h=12cm=0.12m , 杯底所受水的压强:p=ρgh=1000kg/m 3×10N/kg ×0.12m=1200Pa , 水对杯底的压力:F=pS=1200Pa ×10×10﹣4m 2=1.2N ; (2)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F=G 杯+G 水=1.2N+m 水g=1.2N+0.15kg ×10N/kg=2.7N , 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p ′=F ′S = 2.7 N 1×10﹣4m2=2.7×103Pa .4. 如图所示,一为20N 、底面积为0.02m 2的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所装液体的体积是0.01m 3,深0.3m .若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是2.7×103Pa .(g 取10N/kg )求:(1)液体的密度;(2)距容器底面向上0.1m 处a 点受到的液体压强; (3)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4)桌面受到的压强. 解:(1)由p=ρgh 得:液体的密度 ρ=p gh = 2.7×103Pa10N/kg ×0.3m =0.9×103g/m 3; (2)容器底向上0.2m 处的A 点的深度 h a =0.3m-0.1m=0.2m , a 点的液体的压强p=ρgh a =0.9×103Kg/m 3×10N/kg ×0.2m=1800Pa ;(3)由p=FS 可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pS=2.7×103Pa ×0.02m 2=54Pa ; (4)液体的重力G=ρgV=0.9×103Kg/m3×10N/kg ×0.01m 3=90N , 则面上受到的压力 F=90N+20N=110N , 桌面上受到的压强 p ′=F S =110 N0.02m 2=5500Pa5. 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3×10﹣2m 2的L 形容器重为4N ,放在面积为1m 2的水平桌面中央,内盛有2kg 的水,水面距底面10cm ,a 点距底面6cm ,求: (1)图中水对a 点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解:(1)a 点距离水面的度:ha=0.1m ﹣0.0m=0.04m , 水对a 点的强:p a =ρ水gh a =1.0×103kg/m 3×10N/kg ×0.04m=400Pa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 3×10N/kg ×0.1m=100Pa ,根据p=FS 可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pS=1000Pa ×3×10﹣2m 2=30N ;(3)水的力G 水=m 水g=2kg ×10N/kg=20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 ′=G 容+G 水=4N+20N=24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F ′S ==800Pa .6. 如图所示,容器重4.2N ,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上部是边长为5cm 的正方体,下部是边长为10.0cm 的正方体,若向容器内注入1.1kg 水(g=10N/kg ).求:(1)这个装着水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大? (2)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为多大? 解:(1)∵放在水平桌面上, ∴F=G 容+G 水=4.2N+1.1kg ×10N/kg=15.2N ,S=10cm ×10cm ×=100cm 2=0.01m 2p=F S =15.2 N 0.01m 2=1520 Pa (2)V 容下=10cm ×10cm ×10cm=1000cm 3, V =m ρ=1100g 1g/cm 3=1100cm 3 ∴注入水1.1kg 水灌满下部分的容器,则 上部分容器内水的体积: V 水′=1100cm 3-1000cm 3=100cm 3, h ′=V 水′S 上=100cm 35cm 2=4cm 水的总深度:h=h 下+h ′=10cm+4cm=14cm=0.14m p=ρgh=1×103kg/m 3×10N/kg ×0.14m=1400Pa . F=PS=1400Pa ×0.01m 2=14N7.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 1=0.8m ,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m 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 2=0.6m ,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 1.2×103kg/m 3,g 取10N/kg .求: (1)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解:(1)最高液面到容器的距离是h 1=0.8m , 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gh=2×103kg/m 3×10N/kg ×0.8m=9600P , (2)由p=可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F=pS=9600Pa ×0.1m 2=960N . (3)顶部距离液面的深度: h ′=h 1﹣h 2=0.8m ﹣0.6m=0.2m , 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强p ′=ρgh ′=1.2×103kg/m 3×10N/kg ×0.2m=2.4×103Pa ;由p=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 F ′=p ′S=2.4×103Pa ×0.1m 2=240N .8. 如图所示,容器重4.2N ,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上部是边长5cm 的立方体,下部是边长10cm 的立方体,若向容器内注入1.1kg 水.(取g=10N /kg)求:(1)这个装着水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多大? (2)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多大? (3)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多大? 解:(1)容器和水的总重力G=G 容+G 水=4.2N+1.1kg ×10N/kg=15.2N.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1=15.2N. S 1=10cm ×10cm=100cm 2=0.01m 2.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 1=F 1S 1=15.2 N 0.01m 2=1.52×103Pa . (2)注入水的体积V 水=m 水ρ水= 1.1kg 1.0×103 kg/m 3 =1.1×10-3m 3=1100cm 3容器下部体积V 1=10×10×10cm 3=1000cm 3水面高出下部的高度h=V 水﹣V 1S 2=1100cm 3﹣1000cm 35×5cm 2 =4cm .水深度H=h +h 下=4cm+10cm=0.14m.P 2=ρ水gh= 1.0×103 kg/m 3 ×10 N/kg×0.14 m=1.4×103 Pa (3)F 2=p 2・S 1=1.4×103 Pa ×0.01m 2=11.一个截面积为4cm 2的玻璃管的下端,扎上一块橡皮将一定量酒精倒进管里,橡皮膜就向外突出如图甲.然后把玻璃管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当玻璃管进入水中24cm 深时,橡皮膜恰好变平,如图乙,求: 倒进玻璃管中酒精的深度是多少? (ρ酒精=0.8×103kg/m 3)解: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水在橡皮膜的下面,则水对橡皮膜产生竖直向上的压强,大小为 p 水=ρ水gh=1×103kg/m 3×10N/kg ×0.24m=2.4×103Pa . 橡皮膜恰好变平,酒精产生的压强等于24cm 水产生的压强, 即:p 酒精=p 水,因为酒精是装在竖直的玻璃管中, 所以G酒精=F=p酒精S=2.4×103Pa ×4×10-4m 2=0.96N , 则酒精的质量:m 酒精=G 酒精g =0.96 N 10 N/kg =0.96kg ;玻璃管中酒精的体积:V 酒精=m 酒精ρ酒精=0.096kg 0.8×103 kg/m 3 =1.2×10-4m 3=120cm 3; 酒精的深度:h =V S =120cm 34cm 2 =30cm9. 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2x102m 2的薄壁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0.15m ,内盛有0.1m 深的水.求: (g=9.8N/kg ) (1)容器内水的质量.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当把一个质量为3kg 实心正方体A 放入水中后,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增加量是980Pa ,求物体A 的密度大小?解:(1)容器内水的体积: V 水=Sh=2×10-2m 2×0.1m=2×10-3m 3, 由ρ=mV可得,容器内水的质量:m 水=ρ水V 水=1.0×103kg/m 3×2×10-3m 3=2kg ;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ρ水gh 水=1.0×103kg/m 3×9.8N/kg ×0.1m=980Pa ; (3)正方体的重力:G A =m A g=3kg ×9.8N/kg=29.4N , 由P =F S可得,正方体A 放入水中后对桌面压力的增加量:△F=△pS=980Pa ×2×10-2m 2=19.6N , ∵△F <GA ,∴水有溢出,溢出水的重力:G 溢=G A -△F=29.4N-19.6N=9.8N , 溢出水的质量:m 溢=G 溢g =9.8N9.8N /kg=1kg溢出水的体积:V 溢=m 溢ρ水=1kg 1.0×103 kg/m 3 =1×10-3m 3容器内增加的体积:V ′=S (h-h 水)=2×10-2m 2×(0.15m-0.1m )=1×10-3m 3, 物体A 的体积:V A =V 溢出+V ′=1×10-3m 3+1×10-3m 3=2×10-3m 3,物体A 的密度:ρA =m A V A = 3 kg 2×10-3 m 3=1.5×103 kg/m 310. 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内分别盛有质量均为2kg 的酒精和水.甲的底面积为0.01m 2,乙的底面积为0.02m 2.(g=9.8N/kg )求: (1)水的体积V ;(2)酒精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F 和压强p ;(3)为了使水和酒精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小明、小红和小张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方法,如表所示:请判断,小红 同学的设计可行;并求该方法中所要求的体积.(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 3) 小明:分别在甲、乙中倒入相同体积的酒精和水. 小红:分别在甲、乙中抽出相同体积的酒精和水. 小张:分别在甲中抽出与乙中倒入相同体积的酒精和水.解:(1)由ρ=m V 得,水的体积:V 水=m 水ρ水=2kg 1.0×103 kg/m 3 =2×10-3m 3(2)∵是圆柱形容器,∴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 甲=G 水=m 水g=2kg ×9.8N/kg=19.6N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 甲=F 甲S 甲=19.6 N 0.01 m 2=1960Pa(3)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F 乙=G 酒精=m 酒精g=2kg ×9.8N/kg=19.6N , 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p 乙=F 乙S 乙=19.6 N0.01 6m 2=1225Pa∴p 甲>p 乙,小红的方法可行,V ′=1.5×10-3m 3;1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重2N,底面积为0.01m2,容器高0.5m.现在两个容器中分别倒入一定量的水和酒精,使得两容器中离底部0.3m处A、B两点的压强都为980Pa,g=9.8N/kg求:(1)A点离开液面的距离h A.(2)甲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甲.(3)为使水和酒精对甲、乙两个容器底压强相等,小华和小芳设计了不同的方法,如下表所示.解:(1)由p=ρgh得,h A=p Aρ水g=980Pa1.0×103 kg/m3 ×9.8 N/kg=0.1m;(2)甲容器装水重:G甲=ρ水V水g=1.0×103kg/m3×0.01m2×(0.1m+0.3m)×9.8N/kg=39.2N,甲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甲+G容=39.2N+2N=41.2N;(3)小芳同学设计的方法可行,h B=p Bρ酒g=980Pa0.8×103 kg/m3 ×9.8 N/kg=0.125m;由题知:ρ水g(h甲-h)=ρ酒精g(h乙+h);即:1×103kg/m3×9.8N/kg×(0.4m-h)=0.8×103kg/m3×9.8N/kg×(0.425m+h)解得:h=0.03m.。
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练习题(含答案)

二、液体的压强知识点1 液体压强的存在1.如图甲所示,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蒙上橡皮膜,向玻璃管内倒水,看到橡皮膜向下凸出,说明液体对有压强;如图乙所示,用手指触压装水的保鲜袋,手指感觉到水和袋子对手有压力,说明液体对有压强.2. 如图所示实验中,把下端蒙有橡皮膜的空玻璃管插入水中,会看到橡皮膜向管内凹陷,说明了,并且空玻璃管越向下放,橡皮膜形变越大,说明.知识点2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3. 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中.(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2)小华实验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不考虑实验结论的偶然性)①比较图甲和图,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②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③比较图乙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吗? ,理由是.(3)根据已有的压强知识,你认为水内部压强的大小与距离水底的距离d之间(填“没有关系”或“有关系”).4.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的某一深度处,记下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下列操作中能使高度差h增大的是( )A.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B.探头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C.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D.将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知识点3 液体压强的特点5.装满水的容器侧壁上开有三个孔,水从小孔中流出,图中描述正确的是()6.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图中能反 映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的是()7.如图所示的试管内装一定质量的水,当试管竖直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1p ;当试管倾斜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2p 比较1p 、2p 的大小,则( )A. 1p <2pB. 1p =2pC. 1p >2p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静止在斜面上,其底部a 、b 、c 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a p 、b p 、c p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a p =b p =c pB. a p <b p <c pC. a p >b p >c pD. a p >b p =c p9.如图所示,容器内A 、B 、C 、D 四处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A. A B C D p p p p >>>B. D B C A p p p p >=>C. B C D A p p p p =>>D.B C A D p p p p =>>10.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容器中盛有等体积的酒精和盐水,关于这两种液体中a 、b 、c 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ρ盐水>ρ酒精)( )A. a 点压强比b 点压强大B. b 点压强比c 点压强大C. a 、b 两点压强相等D.b 、c 两点压强相等11.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时,设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则( )A.p p <乙甲B.p p =乙甲C.p p >乙甲D. 无法确定12.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如图所示,容器内盛有密度为ρ的液体,我们可以设想液面下h 深度处有一底面积为S 的水平圆面,它受到的压力是其上方圆柱形的小液柱所产生的.(1)请推证:液体内部深度为h 处的压强p gh ρ=(2)已知圆柱体下表面所在深度为30 cm ,所受压强为3. 6 × 103 Pa ,则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g=10 N/kg)知识点4 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13.如图是三峡水电站的拦河大坝,决定大坝坝底所受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A.大坝的高度B.水库中水的体积C.水库中水的质量D.水库中水的深度14.深水炸弹是一种入水后下潜到一定深度自动爆炸的水中兵器,主要用于攻击潜艇.对于其爆炸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潜艇撞击而爆炸B.水是导体,可以接通电路,引发爆炸C.炸弹在水中下潜得越深,所受压强越大,炸弹在一定压强下才能自动爆炸D.采用了定时爆炸系统15.“蛟龙”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海试成功到达7 020米海底,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深潜最新的世界纪录.潜水器越向下潜,它受到海水的压强 (填“越大”“越小”或“不变”).若某潜水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一定,所在海域的海水密度越大,它能下潜的深度越 (填“深”或“浅”).【作业精选】1.如图所示,A 、B 、C 是三个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或酒精(ρρ<酒精水),A 、C 两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B 、C 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三个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分别为A p 、B p 、C p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B C p p p >>B. C A B p p p <=C. A B C p p p >=D. C A B p p p <<2.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3.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相同且厚度忽略不计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等的同种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相等B.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C.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D.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大小相等4.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1p ,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1F ,倒立放置时对桌面的月召虽为2p ,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2F ,则( )A. 21p p =,21F F =B. 21p p <,21F F <C. 21p p <,21F F >D.21p p >,21F F <5.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此过程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强p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大致如下列图中的( )6.水平实验桌面上有微小压强计、刻度尺和装有适量水的A 、B 两个烧杯.小亮学习了液体内部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知识后,又提出了新的猜想,为此他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①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A 烧杯的水中,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L 为6 cm ,如图甲所示,记录微小压强计U 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1h ;②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B 烧杯的水中,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L 为10 cm ,如图乙所示,记录微小压强计U 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2h ;小亮发现1h 大于2h ,于是小亮得出结论“液体内部任意一点的压强跟该点到容器底的距离L 有关”.请你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亮的结论是错误的.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7.学校进行“注模”艺术作品的展示活动.小闽同学制作一个底部面积S=2×10-3 m 2,高h =0.15m 的作品,将密度 =0. 9 × 103 kg/m 3的某种液体注入模具内,用了体积V=5 ×10-4 m 2的液体,如图所示.(g 取10 N/kg)求:(1)成型前液体对模具底部的压强1p ;(2)成型作品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2p .二、液体的压强1. 容器底 容器壁2. 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水的深度越深,压强越大3. (1)两边液面的高度差(2)①乙②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③不能 未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3)没有关系4. A5. B6. B7. C8. C9. C 10. A 11. C12.解:(1)证明:小液柱的体积: V Sh =小液柱的质量:m V Sh ρρ==小液柱的重力: G mg Shg ρ==小液柱对底面积S 的压力: F G mg Shg ρ===小液柱产生的压强: F G Shg p gh S S Sρρ==== 即:液体内部深度为h 处的压强p gh ρ=(2)根据p gh ρ=得:3323.610 1.210103010p gh ρ-⨯===⨯⨯⨯3液Pa kg/m N/kg m13. D 14. C15. 越大 浅【作业精选】1. D2. C3. D4. D5. D6.实验步骤:①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烧杯的水中,用刻度尺分别测量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1L 和探头到水面的距离H ,读出压强计U 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1h ,将以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调整探头所在的位置,使探头到水面的距离仍为H ,用刻度尺测量探头到烧杯底部的距离2L ,读出压强计U 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2h ,将以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实验现象:通过数据可发现12L L ≠,12h h =.由此证明液体内部任意一点的压强跟该点到容器底的距离L 无关所以小亮的观点是错误的.(合理即可)7.(1) 310.910100.151350p gh ρ==⨯⨯⨯=3kg/m N/kg m P(2)因为作品放在水平桌面上,得340.91051010 4.5F G Vg ρ-===⨯⨯⨯⨯=33kg/m m N/kg N 3234.5 2.2510210F p S -===⨯⨯2N Pa m。
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一单选题1. 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的是( )A. 过路涵洞B. 拦河大坝C. 洗手间下水管D. 船闸2. 下列生活中的事例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 水位计B. 注射器C. 船闸D. 茶壶3. 用矿泉水瓶做的下列小实验中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的是( )A. 水量越多形变越大B. 纸片托住满瓶泉水C. 孔位越低流速越大D. 用力吹气喷出水雾4. 如图液体中a b 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B. a b两点的压强相等C. a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D. b c两点的压强相等5. 如下图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型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管稍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将( )A. 与B管中的水面相平B. 低于B管中的水面C. 高于B管中的水面D. 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6. 上课时老师先演示了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的实验后问同学:液体内部的压强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小强的猜想是:还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老师请小强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小强利用压强计进行实验。
他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能验证出他的猜想( )A.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水和盐水中的同一深度处观察比较B.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水和盐水中的不同深度处观察比较C.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盐水中的不同深度处观察比较D.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盐水中的同一深度处观察比较7. 听说“木桶效”吗?它由如图示的沿口齐的木桶装水所形成的一种效”.那么用该木桶装水后木桶部受的压强大取决于( )A. 木桶的轻重B. B木桶的直径大小C. 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D. 木桶最长的一块木板的长度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主要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B. 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减小压力C. 三峡大坝上的船闸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D. 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9. 如图所示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小木块漂浮在水面则放入木块后( )A. 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B. 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C. 水对杯底的压力增大D. 水对杯底的压力减小10. 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初二液体压强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液体压强练习题及答案液体压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涉及到压强的计算以及应用。
本篇文章将为初二学生提供一些液体压强的练习题,并附带答案和解析。
通过做这些练习题,学生们可以巩固对液体压强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练习题1:一个高度为10米的水箱中,底部的面积为2平方米。
求在该水箱底部的压强。
解析: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 = ρgh,其中P表示压强,ρ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的高度。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得知该水箱的高度为10米。
由于水的密度是已知的,所以我们可以直接计算压强。
解答:P = ρgh = 1000 kg/m^3 * 9.8 m/s^2 * 10 m = 98000 Pa练习题2:一个高度为5米的水柱,底部的面积为0.4平方米。
求该水柱顶部的压强。
解析:在液体中,压强与深度成正比,与底部面积无关。
即使是在不同位置的液体,压强也是相等的。
解答:该水柱的顶部的压强与底部相等,即为98000 Pa。
练习题3:一个容器中装有密度为800 kg/m^3的液体,现在把一个密度为1500 kg/m^3的金属块放入液体中,金属块致密且能够完全浸没。
求金属块在液体中的浮力。
解析:根据浮力的计算公式,F = ρVg,其中F表示浮力,ρ表示液体的密度,V表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的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解答:由于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所以金属块的体积等于自身体积。
假设金属块的体积为V,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我们可以计算出金属块的浮力。
金属块的体积为V,密度为1500 kg/m^3,则金属块的质量为m = ρV = 1500 kg/m^3 * V。
液体的密度为800 kg/m^3,根据浮力公式,浮力F = ρVg = 800kg/m^3 * V * 9.8 m/s^2。
综上所述,金属块在液体中的浮力为800V * 9.8 N。
练习题4:一个密度为900 kg/m^3的液体中,一个球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八年级物理下册_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练习(含答案)

甲乙第九章 第2节:液体的压强一、选择题1.(12宁德)如图所示,液体压强使坝底的水喷射而出,那么决定坝底水的压强大小的是BA .坝的形状B .水的深度C .水的质量D .坝的高度2.(12苏州)1648年帕斯卡做了著名的“裂桶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的阳台上往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桶竟裂开了.该实验现象说明了决定水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BA .水的密度B .水的深度C .水的体积D .水的重力3.(12大连)(多选)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圆台形容器内有一块冰。
当这块冰全部融化成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A .桌面受到的压力不变B .桌面受到的压强变大C .容器底的内表面受到的压力变大D .容器底的内表面受到的压强变小4.(12铜仁)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C5.(12株洲)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BA .P 甲>P 乙B .P 甲<P 乙C .P 甲=P 乙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6.(12成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液体内部没有压强B .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容器侧壁没有压强C .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压强相等D .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跟液体密度无关7.(11盐城)今年 4月,水下考古队员从“南澳Ⅰ号”沉船上将明代瓷碗打捞出水面.碗在B .船闸 C .活塞式抽水机 A .茶壶 D .下水道存水管海里上升的过程中DA.水只对碗的外壁有压强 B.水只对碗的内壁有压强C.水对碗的压强逐渐变大 D.水对碗的压强逐渐变小8.(11泉州)在塑料圆筒的不同高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图所示,进表明液体压强AA.与深度有关B.与密度有关C.与液柱粗细有关D.与容器形状有关9.(11义乌)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同种液体,液面高度相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精选课时练习(含答案)-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精选课时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重2N,边长1dm的立方体木块,被3N的水平压力压在竖直墙上,如图所示,木块对墙的压力,压强分别是(g取10N/kg)A.1N,100Pa B.2N, 300PaC.3N,300Pa D.5N, 500Pa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的关系是 ( )A.ρ甲= 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若都装入相同质量的酒精,则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A.一样大B.A最大C.B最大D.C最大4.如图所示的四个容器,不是连通器的是A.B.C.D.5.在塑料圆筒的不同高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图所示,这表明液体压强A.与深度有关B.与密度有关C.与液柱粗细有关D.与容器形状有关6.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质量相同的水,乙容器放在一木块上,比较在同一水平面上A、B两点处水产生的压强A.p A>p B B.p A<p BC.p A=p B D.无法判断7.如图所示,用一块轻质塑料片挡住两端开口的玻璃筒的下端,把玻璃筒竖直插入水中到一定深度,然后向玻璃筒内缓慢注入某种液体,当筒内液面高出筒外水面2 cm时,塑料片下沉。
关于液体密度ρ液和水的密度ρ水的大小关系比较A.ρ液>ρ水B.ρ液=ρ水C.ρ液<ρ水D.不能确定8.有一个塑料瓶,在侧壁上用锥子戳了三个洞,向容器中倒入水后,水从小洞中喷出如图中,正确的是A.B.C.D.9.如图所示,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小木块漂浮在水面,则放入木块后()A.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B.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C.水对杯底的压力增大D.水对杯底的压力减小10.在连通器的两端分别装有盐水和清水,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如果将阀门打开,则A.盐水向右流动B.清水向左流动C.均不流动D.无法判断11.一个底面积为S的箱子,当放在面积为2S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时,箱子对桌面的压的水平凳面的中央时,箱子对凳面的压强是强为p,当放在面积为s2A.pB.p C.2p D.4p 212.若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13.关于连通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连通器中,若液体不流动,各容器中的液面一定相平B.连通器中,液面的高低与容器的形状有关C.只要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都属于连通器D.连通器中装有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内在同一水平面的压强均相等14.在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膜,然后将玻璃管开口向上,橡皮膜向下竖直插入水中,在逐渐向下插的过程中,橡皮膜将A.逐渐下凸B.逐渐上凸C.保持不变D.无法判断15.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华同学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
八年级物理:压强(2)液体的压强训练(1)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物理:压强(2)液体的压强训练(1)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压强关系是A.P A=P B B.P A>P BC.P A<P B D.无法确定2.下列物品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茶壶 B.吸尘器C.抽水机D.注射器3.在如图所示的容器中盛满水,那么容器壁AB所受到的水的压强是A.0 B.ρ水gh1C.ρ水gh2 D.ρ水g(h1+h2)4.将一个装有水的U型管倾斜放置,如图中的水面状况符合实际的是()A.B.C.D.5.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活塞式抽水 B.茶壶C.下水道存水管D.船闸6.装满水的容器侧壁上开有三个孔,水从小孔中流出,图中描述正确的是A.B.C.D.7.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A.锥形瓶B.烧杯C.量杯D.量筒8.一个空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橡皮膜的说法正确的是()A.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形变程度相同B.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朝下时形变更多C.两次都向内凹,形变程度相同D.两次都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形变更多9.对于公式p=F/S和p=ρgh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F/S只适用于固体压强的计算B.p=F/S只适用于柱形液体压强的计算C.p=F/S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压强的求解,p=ρgh只适用于液体压强的求解D.关于液体压强的求解,p=F/S和p=ρgh均可使用,但由于ρ和h容易直接测得,所以通常运用p=ρgh求解10.如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
A、B、C三点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则A、B、C三点的水的压强A.A点最大B.B点最大C.C点最大D.A、B、C三点压强一样大11.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甲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大B.乙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大C.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相等D.无法确定12.如图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它们的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容器中分别有甲、乙两种液体且液面在同一高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 第9章 压强 计算题专练(有答案)-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第9章压强计算题专练1.如图所示,足够高的圆柱形薄底容器A、B置于水平地面上,分别盛有水和液体乙。
水的深度为0.08米,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①若水的质量为2千克,求水的体积V水。
②求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强p水。
③在容器A中注入水,使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此时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强增加了196帕。
求液体乙的密度ρ乙。
【考点】2B:密度公式的应用;8A: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分析】①已知水的质量,水的密度也是默认已知量ρ水=1.0×103kg/m3;根据公式V=可以求解。
②已知水的深度h=0.08h,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③设容器乙内液体的深度为h1,当水深是h1的时候其压强为P1,p1=p+△p由此可以得出p1的大小,进而算出h1;题干表明容器甲、乙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即:p=p乙;又因为p乙=ρ乙gh1故可以求出ρ乙。
【解答】解:①由ρ=可得,容器中甲水的体积为:V===2×10﹣3m3;②容器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ρgh=1.0×103kg/m3×9.8N/kg×0.08m=784pa。
③当容器甲内加水至于容器乙相平时,设此时水深为h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p水+△p=784pa+196pa=980pa;由p=ρgh可得此时水的深度:h1===0.1m;由题知,原来容器甲、乙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即:p乙=p水=784pa;由p=ρgh可得,液体乙的密度:ρ乙===800kg/m3。
答:①水的体积为2×10﹣3m3;②容器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784pa;③液体乙的密度为800kg/m3。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和液体压强的计算,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公式p =ρgh进行求解。
2.如图是一个饮水机的简化示意图(饮水机的外壳被省去了,支撑水桶的地方并不密封)。
水桶被倒扣在饮水机上后,桶中的水会流到下面的储水盒里,当满足一定条件后,水不再往下流;打开储水盒上的龙头,流出一些水后,桶中的水又继续流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测试题
四、计算题
18. 在一块质量为20千克,厚度为5厘米的松木板上,装上700千克的货物后,放到结冰的河面上,若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7×104帕,问人拉着木板能否将这些货物安全运过河?(干松木的密度为0.4×103千克/米3)
19. 如图所示的玻璃容器,底面积为40厘米2,内装500毫升的酒精,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深度为10厘米,求:(1)容器内酒精的重力;(2)酒精在容器底部的压强;(3)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20.(北京市中考试题)某人用绳子将一物体从水面下2m 深处的地方匀速提到水面0.5m 处
的过程中,人对物体做功为54J .当将物体拉到有
5
1
体积露出水面时,让其静止,此时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40N .不计绳子的质量,忽略水的阻力,求物体的密度.(g 取10N /kg )
21. 如图1—5—19所示轻质杠杆,把密度均为4.0×103
kg /m 3
的甲、乙两个实心物体挂在
A 、
B 两端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甲物体浸没在水中,同时把支点从O 移到O ′时,
杠杆又在新的位置平衡,若两次支点的距离O O ′为OA 的5
1
,求: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
之比.
图1—5—19
22.(河北省中考试题)底面积为400cm 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其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把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木块A 放入水后,再在木块A 的上方放一物体B ,物体B 恰好没入水中,如图1—5—11(a )所示.已知物体B 的密度为6×103
kg /m 3
.质量为0.6kg .(取
g =10N /kg )
(a ) (b )
图1—5—11
求:(1)木块A 的密度.
(2)若将B 放入水中,如图(b )所示,求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
四、计算题
25. 解:
V m kg kg m m
木木木
ρ
××=
=
=-20041051033
23
./
∴
S V h m m m 木木木
×=
==-5100051232
.
∴p F
S G G S kg N kg kg N kg m Pa ==+=+=木木货木××201070010172002
//
∴
721071034
.××Pa Pa <,则能安全过河。
26. 解:(1)G mg Vg kg m m N kg 酒酒
ρ××××===-081050010103363
.// =4N
(2)p gh kg m N kg m Pa 酒酒
ρ
×××===0810100180033.//.
(3)
F p S Pa m N 酒酒·×===8000004322
..
精析 经题是将实验和理论综合,要能从体积的变化,找到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
解 因为ρ=
V
m
,所以要求得ρ,关键是求m 和V .比较(a )和(b )图,金属块体积V =V 2-V 1.
金属块质量可从浮力知识出发去求得.
图(a )中,木块漂浮 G 木=F 浮木 ① 图(c )中,木块和铁漂浮:G 木+G 铁=F 浮木′ ② ②-① G 铁=F 浮木′-F 浮木
m 铁g =ρ水g (V 木—V 木排)=ρ水g (V 3—V 1) m 铁=ρ水g (V 3—V 1) ρ=
V
m 铁=
1
21
3V V V V --·ρ水
已知:S =400cm 2
=0.04m 2
,A 边长a =10cm =0.1m ,ρB =6×103
kg /m 2
,m B =0.6kg 求:(1)p A ;(2)△p .
解 (1)V B =B B
m ρ=3
3/1066.0m kg kg ⨯=0.1×10-3m 3
图(a )A 、B 共同悬浮:F 浮A +F 浮B =G A +G B 公式展开:ρ水g (V A +V B )=ρ水g V A +m B g 其中V A =(0.1m )3
=1×10-3
m 3
ρA =
A
B
B A V m V V -+水水ρρ
代入数据:
ρA =3
333333333m
100.6kg
m 100.1kg/m 10m 10kg/m 101----⨯⨯+⨯⨯ ρA =0.5×103kg /m 3
(2)B 放入水中后,A 漂浮,有一部分体积露出水面,造成液面下降. A 漂浮:F 浮A =G A ρ水gVA 排=ρA gVA
V A 排=水ρρA V A =3
33
335kg/m
101m 10kg/m 100.5⨯⨯⨯-=0.5×10-3m 3 液面下降△h =S V △=S V V A A 排-=2
3
3330.04m m 100.5m 101--⨯-⨯=0.0125m
液面下降△p =ρ水g △h =1.0×103
kg /m 3
×10N /kg ×0.0125m =125Pa .
精析 仍以杠杆平衡条件为出发点,若将其中一个浸入水中,杠杆的平衡将被破坏,但
重新调整力臂,则可使杠杆再次平衡.
已知:甲、乙密度ρ=4.0×103
kg /m 3,甲到支点O 的距离是力臂l OA ,乙到支点的距离是力臂l OB ,△l =O O ′=5
1l OA 求:
乙
甲m m
解 支点为O ,杠杆平衡:G 甲l OA =G 乙l OB ①
将甲浸没于水中,A 端受的拉力为G —F 浮甲,为使杠杆再次平衡,应将O 点移至O ′点,O ′点位于O 点右侧. 以O ′为支点,杠杆平衡:
(G 甲-F 浮甲)(l OA +51l AO )=G 乙(l OB +5
1
l AO ) ② 由②得 G 甲56 l AO —F 浮甲56 l AO =G 乙l OB —5
1
G 乙l AO
将①代入②得
56G 甲l AO —56F 浮甲56 l AO =G 甲l OA —51
G 乙l AO 约去l AO ,并将G 甲、F 浮甲,G 乙各式展开
56ρg V 甲-56ρ水g V 甲=ρ水g V 甲-5
1
ρg V 乙
将ρ=4.0×103kg /m 3
代入,单位为国际单位.
56×4×103V 甲-56×1×103V 甲=4×103V 甲-5
1
×4×103V 乙 得乙甲V V =1
2
又∵ 甲、乙密度相同: ∴
乙
甲m m =
乙甲V V ρρ=1
2
精析 分析物体受力,从做功的公式出发,列出方程. 已知:h 1=2m h 2=0.5m W =54J V 露=5
1
V , F =40N 求:ρ 解 物体在水中受的拉力为G —F 浮 拉力做功:W =(G -F 浮)(h 1—h 2) ① 物体在水面静止时:受拉力、重力和浮力
F =
G —F 浮′ ②
由①得 G —F 浮=
2
1W
h h -=m 5.0m 2J 54-=36N 将G 和F 浮展开ρgV -ρ水gV =36N ③ 将②式展开ρgV -ρ水gV (V —
5
1
V )=40N ④ ③÷④
gV
gV )5
4()(水水ρρρρ--=N 40N
36
水
水ρρρρ5
4--=
10
9 ρ=2.8×103
kg /m 3
精析 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为:F 浮=ρ液gV 排,公式表明了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根据公式分析题目叙述的内容,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解 A 选项:物体浸没在水中,无论深度如何,V 排不变,水的密度不变,F 浮不变.A 选项不正确.
B 选项: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B 选项不正确.
C 选项:重力的大小对物体所受的浮力无影响.例如:大铁块比小铁块要重一些,但将两者浸没于水中,大铁块受的浮力反而大些,因为大铁块的V 排大.C 选项不正确.
D 选项: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于水中,V 排相同,ρ水相同,F 浮铁=F 浮木,铁块和木块受的浮力一样大.
注意:物体所受的浮力跟物体自身的重力、自身的密度、自身的形状无关.
已知:G =43N ,浸没水中F =33.2N 求:V 空
解 可在求得浮力的基础上,得到整个球的体积,进一步求出实心部分体积,最后得到结果.
F 浮=
G —F =43N —33.2N =9.8N V 排=
g
F 水浮
ρ=
kg
/N 8.9m /kg 100.1N
8.93
3⨯⨯=1×10—3m 3 浸没:V =V 排=1×10—3m 3
球中所含铜的体积V 铜=
铜
铜
ρm =
g
G 铜铜
ρ=
kg
/N 8.9m /kg 100.1N
4333⨯⨯
≈0.49×10—3
m 3
V 空=V —V 铜=1×10—3m 3—0.49×10—3m 3
=0.51×10—3
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