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解析

《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解析
《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解析

《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解析

选择题

1、下列方程①3x+6=2x,②xy=3,③,④中,二元一次方程有几个

()

A、1个

B、2个

C 、3个D、4个

2、如果是方程2x+y=0的一个解(m≠0),那么()

A、m≠0,n=0

B、m,n异号

C、m,n同号

D、m,n可能同号,也可能异号

3、二元一次方程x+3y=10的非负整数解共有()对.

A、1

B、2

C、3

D、4

4、方程(|x|+1)(|y|﹣3)=7的整数解有()

A、3对

B、4对

C、5对

D、6对

5、(2007?枣庄)已知方程组:的解是:,则方程组:

的解是()

A 、

B 、

C 、D、

6、解方程组时,一学生把c看错得,已知方程组的正确解是

,则a,b,c的值是()

A、a,b不能确定,c=﹣2

B、a=4,b=5,c=﹣2

C、a=4,b=7,c=﹣2

D、a,b ,c都不能确定

7、若关于x、y的方程组只有一个解,则a的值不等于()

A 、

B 、﹣

C、D、﹣

8、若方程组的解是,则方程组的解是()

A、B、

C、D、

9、若方程组的解是,则方程组的解是()

A、B、

C、D、

10、若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x,y为未知数),则()

A、k≠2

B、k=﹣2

C、k<﹣2

D、k>﹣2

填空题

11、若是方程2x+y=0的解,则6a+3b+2=_________.

12、已知二元一次方程3x+y=0的一个解是,其中a≠0,那么9a+3b﹣2的值为_________.

13、若是方程3x+y=1的一个解,则9a+3b+4=_________.

14、若4x﹣3y=0且x≠0,则=_________.

15、已知方程组的解适合x+y=2,则m的值为_________.

16、当a=_________时,方程组无解.

17、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x,y的和为12,则k的值为_________.

答案与评分标准

选择题

1、下列方程①3x+6=2x,②xy=3,③,④中,二元一次方程有几个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分析:二元一次方程满足的条件:含有2个未知数,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解答:解:①是一元一次方程,故错误;

②是二元二次方程,故错误;

③正确;

④正确.

故选B.

点评:二元一次方程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方程中只含有2个未知数;

(2)含未知数项的次数为一次;

(3)方程是整式方程.

2、如果是方程2x+y=0的一个解(m≠0),那么()

A、m≠0,n=0

B、m,n异号

C、m,n同号

D、m,n可能同号,也可能异号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分析:把代入方程可得2m+n=0,即2m=﹣n,因为m≠0,则m,n为异号.

解答:解:把代入方程,得

2m+n=0,即2m=﹣n,

又m≠0,

所以m,n为异号.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利用代入法使原方程转化为关于m、n的方程,比较简单.

3、二元一次方程x+3y=10的非负整数解共有()对.

A、1

B、2

C、3

D、4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

分析:由于二元一次方程x+3y=10中x的系数是1,可先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然后根据此方程的解是非负整数,那么把最小的非负整数y=0代入,算出对应的x的值,再把y=1代入,再算出对应的x的值,依此可以求出结果.

解答:解:∵x+3y=10,

∴x=10﹣3y,

∵x、y都是非负整数,

∴y=0时,x=10;

y=1时,x=7;

y=2时,x=4;

y=3时,x=1.

∴二元一次方程x+3y=10的非负整数解共有4对.

故选D.

点评:由于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有无穷多个解,求满足二元一次方程的非负整数解,即此方程中两个未知数的值都是非负整数,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注意:最小的非负整数是0.

4、方程(|x|+1)(|y|﹣3)=7的整数解有()

A、3对

B、4对

C、5对

D、6对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

分析:要求方程(|x|+1)(|y|﹣3)=7的整数解,知其两个因式分别等于1,7或7,1即可.

解答:解:∵要求(|x|+1)(|y|﹣3)=7的整数解,

∵7=1×7,

∴有两种情况:①|x|+1=1,|y|﹣3=7,

解得x=0,y=±10,

②|x|+1=7,|y|﹣3=1

解得,x=±6,y=±4,

∴方程(|x|+1)(|y|﹣3)=7的整数解有6对.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及其取整问题和绝对值的性质,是一道比较有难度的题.

5、(2007?枣庄)已知方程组:的解是:,则方程组:

的解是()

A、B、

C、D、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专题:换元法。

分析:在此题中,两个方程组除未知数不同外其余都相同,所以可用换元法进行解答.

解答:解:在方程组中,设x+2=a,y﹣1=b,

则变形为方程组,

由题知,

所以x+2=8.3,y﹣1=1.2,即.

故选C.

点评: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观察题目特点灵活解题.

6、解方程组时,一学生把c看错得,已知方程组的正确解是

,则a,b,c的值是()

A、a,b不能确定,c=﹣2

B、a=4,b=5,c=﹣2

C、a=4,b=7,c=﹣2

D、a,b,c都不能确定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专题:计算题。

分析:是否看错了c值,并不影响两组解同时满足方程1,因此把这两组解代入方程1,可得到一个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用适当的方法解得即可求出a、b.至于c,可把正确结果代入方程2,直接求解.

解答:解:把代入ax+by=2,得

﹣2a+2b=2①,

把代入方程组,得,

则①+②,得a=4.

把a=4代入①,得b=5.

由③,得c=﹣2.

∴a=4,b=5,c=﹣2.

故选B.

点评:注意理解方程组的解的定义,同时要正确理解题意,看错方程了,不是解错方程了.

7、若关于x、y的方程组只有一个解,则a的值不等于()

A、B、﹣

C、D、﹣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分析:所谓方程组的解,指的是该数值满足方程组中的每一方程,而二元一次方程组只有一组解,则x的系数的比与y的系数的比不相等.

解答:解:∵方程组只有一个解,

∴x的系数的比与y的系数的比不相等,

∴≠,

解得a≠﹣,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得问题,不过要求一个解的特殊情况.

8、若方程组的解是,则方程组的解是()

A、B、

C、D、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专题:整体思想。

分析:观察两个方程组,可将x+2、y﹣1分别看成a、b,可得到关于x、y的方程组,进而可求解.

解答:解:由题意得:,

解得.

故选A.

点评:若直接解所给的方程组,计算量较大,也容易出错,如果能够发现所求方程组和已知方程组的联系,就能简化运算.

注意此题中的整体思想.

9、若方程组的解是,则方程组的解是()

A、B、

C、D、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专题:整体思想;换元法。

分析:先观察两方程组的特点,由于两方程组的形式相同,故可用换元法把它们化为同一方程组,再令其解相同即可.

解答:解:令x+1=m,y﹣2=n,

∴方程组可化为,

∵方程组的解是,

∴x+1=2,y﹣2=﹣1,

解得.

故选A.

点评:此类题目较复杂,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运用整体思想,用换元法求解.

10、若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x,y为未知数),则()

A、k≠2

B、k=﹣2

C、k<﹣2

D、k>﹣2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分析:先将二元一次方程组消元,转化为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再根据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可求k值.

解答:解:将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相加,

得3kx+6x+1=1,

整理得(3k+6)x=0,

由于关于x、y的方程组有无数组解,即对①来说,无论x取何值,等式恒成立,

所以3k+6=0,

解得k=﹣2.

故选B.

点评:先将二元一次方程组消元,转化为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填空题

11、若是方程2x+y=0的解,则6a+3b+2=2.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专题:整体思想。

分析:知道了方程的解,可以把这对数值代入方程中,那么可以得到一个含有未知数a,b 的二元一次方程2a+b=0,然后把6a+3b+2适当变形,可以求出6a+3b+2的值.

解答:解:把代入方程2x+y=0,得2a+b=0,

∴6a+3b+2=3(2a+b)+2=2.

点评:解题关键是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使原方程转化为以系数a,b为未知数的方程.注意:运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进行求解.

12、已知二元一次方程3x+y=0的一个解是,其中a≠0,那么9a+3b﹣2的值为﹣

2.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专题:整体思想。

分析:将a、b的值代入二元一次方程3x+y=0得3a+b=0,再整体代入所求的代数式中进行

解答.

解答:解:将x=a,y=b代入方程3x+y=0,得3a+b=0,

故9a+3b﹣2=3(3a+b)﹣2=﹣2.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同时还要注意整体代入思想在代数求值中的应用.

13、若是方程3x+y=1的一个解,则9a+3b+4=7.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专题:整体思想。

分析: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把关于x和y的方程转化为关于a和b的方程,再根据系数的关系来求解.

解答:解:把代入方程3x+y=1,得

3a+b=1,

所以9a+3b+4=3(3a+b)+4=3×1+4=7,

即9a+3b+4的值为7.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注意运用整体代入的思想.

14、若4x﹣3y=0且x≠0,则=.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

专题:整体思想。

分析:分别把4x﹣5y、4x+5y写成(4x﹣3y)﹣2y、(4x﹣3y)+8y的形式,把4x﹣3y=0代入计算即可.

解答:解:∵4x﹣5y=(4x﹣3y)﹣2y,4x+5y=(4x﹣3y)+8y,

∴=.

点评:此题要认真观察所求代数式与已知条件的关系,再灵活处理.也可以用x的代数式表示y,再约分计算.

15、已知方程组的解适合x+y=2,则m的值为6.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专题:整体思想。

分析: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相加,即可用m表示出x+y,即可解得m的值.

解答:解:两个方程相加,得

5x+5y=2m﹣2,

即5(x+y)=2m﹣2,

即x+y==2.

解得m=6.

点评:注意到两个方程的系数之间的关系,而采用方程相加的方法解决本题是解题的关键.

16、当a=﹣4时,方程组无解.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分析:将方程组消元,使之化为ax=b的形式,然后讨论一次项系数a.

当a≠0时,有唯一解;当a=0,b=0时,有无数个解;当a=0,b≠0时,无解;反之也成立.

解答:解:将3x+2y=0变形,得y=﹣,

代入6x﹣ay=7中,

整理得x=7 ①.

由原方程组无解,知方程①也无解,即=0,解得a=﹣4.

故当a=﹣4时,方程组无解.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方程组无解的含义,考查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能力.

17、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x,y的和为12,则k的值为29.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专题:整体思想。

分析:首先观察方程组中的未知数的系数,即可让两个方程相加,又由题意得方程x+y=12,然后把其整体代入即可得到关于k的方程.

解答:解:由题意得,

5(x+y)=2k+2,

把x+y=12代入得,

2k+2=60,

k=29.

点评:本题要求同学们不仅熟悉代入法,更需要熟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题时要根据方程组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计算.

一次函数易错题解析

一次函数易错题解析 ------大有镇中心学校张桂荣一次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们在初学一次函数时,由于对其概念、性质理解不透,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为帮助学生们学好这部分内容,以下以例题的形式给出易错题分类及剖析. 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特别的,当b=0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即:y=kx (k为常数,但K≠0)正比例函数图像经过原点。定义域: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函数有意义;要与实际相符合. 一、对概念理解不清而出错 例1、已知下列函数:①y=2013x;②y-8x=13;③y=-1; ④y=3x2+7;⑤y=x-5,其中y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的是() A.①③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②⑤ 错解选“B”或“D”.剖析:一次函数的概念中规定k、b为常数,k≠0,但b可以为0,当b=0时,函数y=kx(k≠0)为正比例函数,它是一次函数的特殊情形,上述错解中选择“D”的同学就是忽略了这一点,而函数③、④根本就不符合一次函数的定义,选“B”的同学正是由于对一次函数的概念理解不清而出错。正解:观察上述各函数的表达式,对照一次函数的定义,可知答案选C. 二、忽视限制条件出错 例2 、已知函数y=(m-3)x(m-2)-7是一次函数,则m=________. 错解: 由m-2=1,解得m=±3,所以m=3或m=-3.

剖析:上述错误忽视了一次函数y=kx+b 中要求k ≠0这一限制条件,因为当m=3时,m-3=0,此时函数解析式为y=-7,它是平行于x 轴的一条直线,其直线上任一点的纵坐标都为-7,是一个常值函数,而非一次函数.正解:由m-2=1,解得m=±3.当m=3时,m-3=0,故舍去,所以m=-3. 三、忽略坐标系中表示线段的长时要取点的坐标的绝对值。 例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 (0,2)且与坐标轴围成的直角三角形面积为4,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 错解: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 kx b =+,因为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 (0,2),所以b=2,所以函数的解析式为2y kx =+,求这个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即解方程组02 y y kx =??=+? 解得2x k =- ,0y = 即图象与x 轴交点坐标为 2 (,0)k - 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 12()242k ?-?= 解得: 12 k =- 所以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122 y x =-+ 剖析:在表示三角形的面积时,用的是三角形的边长,是线段的长度,不要忽略2k -要取绝对值才能表示线段的长度,否则就会漏掉一个解,本题正是因为忽略了这点而出了错。 正解: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 kx b =+,因为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 (0,2),所以b=2,所以函数的解析式为2y kx =+,求这个函数 图象与x 轴的交点,即解方程组02y y kx =??=+? 解得2x k =- ,0y = 即图象与x 轴交点坐标为 2 (,0)k - 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分析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分析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错例1 题目描述: 典型错解: 错因分析: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于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有所误解,认为像综合算式48-7+12=53(人)和分式48-7=41、41+12=53(人)两种算式的形式不一样就是两种列式的方法,没有将其与解决问题的思路联系起来,再加上教师在讲授的时候没有有效引导,从而导致这样的错误出现。

教学建议: 教师在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交流和反馈解题的思路,使学生明确48-7+12=53(人)这个算式中,4第一步48-7就表示转走7人以后班级的人数,再加上12表示转来后现在学生的人数。对比分式48-7=41、41+12=53(人)不难发现,二者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从而告诉学生解题思路相同的算式是相同的方法,激发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如48+12-7=53,先求出转来后的班级人数,再求转走后的班级总人数。 错例2 题目描述: 校园里有22盆菊花,月季花比菊花多13盆,两种花一共有多少盆? 典型错例: 错因分析: 通过学生的做题,可以分析出造成学生错误的原因大致有两个:首先是学生审题不够仔细,对于问题没有认真分析,想当然的拿两个已知的数字22和13相加;其次学生对其中的数量关系不够明确,没有认真分析其中的两个已知条件以及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月季花比菊花多13盆”这个中间条件分析得不够透彻,以至于不知其所以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题目,认真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知道要想求“两种花一共有多少盆”这一问题,必须知道月季花和菊花各多少盆,从而顺着问题去找。学生进而从已知的条件中知道菊花有22盆,但月季花需要借助“月季花比菊花多13盆”这一中间条件去求,从而知道月季花可以用“22+13”这一式子表示,找到了两个必须的条件,“两种花一共多少盆”学生就可以列式22+13+22=57(盆)。因此在此类知识上,引导学生对于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的分析是今后教师教学的重心。 错例3 题目描述: 小红:我今年6岁。妈妈:我的年龄是小红的6倍。妈妈比小红大几岁? 典型错例: 错因分析: 学生出现此类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审题不够仔细,对于问题没有斟酌就开始下笔,以至于答非所问。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对已知条件的分析还不到位,对于“我的年龄是小红的4倍”这一中间条件理解还不是很透彻。

2020年中考英语易错题解析一

2020年中考英语易错题解析一 1.Because he was ill yesterday,so he didn't go to work. (×) Because he was ill yesterday,he didn't go to work. (√) He was ill yesterday,so he didn't go to work. (√) [析] 用though,but表示"虽然……,但是…… "或用because,so 表示"因为……,所以……"时,though和but 及because和so 都只能择一而用,不能两者同时使用。 2.The Smiths have moved Beijing. (×) The Smiths have moved to Beijing. (√) [析] 不及物动词后接名词或代词作宾语时,要在动词之后加上适当的介词;但不及物动词后接home,here,there等副词作宾语时,动词之后不必加任何介词。 3.The box is too heavy for him to carry it. (×) The box is too heavy for him to carry. (√) [析] the box既是这句话的主语,也是不定式to carry的逻辑宾语,若句末再加上it,就和the box重复了。 4.Each of the boys have a pen. (×) Each of the boys has a pen. (√) [析] 复数名词前有表个体的each of,one of,every,either of等词组修饰,或有表否定的neither of,none of 等词组修饰时,谓语动词要用单数形式。 5.例:那是你心软!我不就是一个例子吗?

公开课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 学情分析: 本课在设计时对教材也进行了适当改动。例题方面考虑到数码时代,学生对胶卷已渐失兴趣,所以改为学生比较熟悉的乒乓球为体裁。另一方面,充分挖掘练习的作用,为知识的落实打下轧实的基础,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2)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3)会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能力目标:1)渗透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思想。 2)通过尝试求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2)在积极的教学评价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 难点: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求出方程组的解。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本班共有40人,请问能确定男女生各几人吗?为什么? (1)如果设本班男生x人,女生y人,用方程如何表示?(x+y=40) (2)这是什么方程?根据什么? 2.男生比女生多了2人。设男生x人,女生y人.方程如何表示? x,y的值是多少? 3.本班男生比女生多2人且男女生共40人.设该班男生x人,女生y人。方程如何表示? 两个方程中的x表示什么?类似的两个方程中的y都表示? 象这样,同一个未知数表示相同的量,我们就应用大括号把它们连起来组成一个方程组。 4.点明课题: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取数据,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探究新知,练习巩固 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1)请同学们看课本,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的概念,并找出关键词由教师板书。 [让学生看书,引起他们对教材重视。找关键词,加深他们对概念的了解.] (2)练习:判断下列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x+y=3, x+y=200, 2x-3=7, 3x+4y=3 y+z=5, x=y+10, 2y+1=5, 4x-y2=2 学生作出判断并要说明理由。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1)由学生给出引例的答案,教师指出这就是此方程组的解。 (2)练习:把下列各组数的题序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

一次函数易错题汇编附解析

一次函数易错题汇编附解析一、选择题 1.如图,已知正比例函数y1=ax与一次函数y2=1 2 x+b的图象交于点P.下面有四个结 论:①a<0;②b<0;③当x>0时,y1>0;④当x<﹣2时,y1>y2.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判断即可. 【详解】 因为正比例函数y1=ax经过二、四象限,所以a<0,①正确; 一次函数 21 2 y x b =+ \过一、二、三象限,所以b>0,②错误; 由图象可得:当x>0时,y1<0,③错误; 当xy2,④正确; 故选D. 【点睛】 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一次函数y=kx+b(k<0,b>0)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k、b的符号来求确定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所经过的象限. 【详解】 ∵k<0, ∴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又∵b>0时, ∴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y轴交与正半轴. 综上所述,该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第一象限. 故答案为:C. 【点睛】 考查一次函数图象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与k、b的关系.解答本题注意理解:直线y=kx+b 所在的位置与k、b的符号有直接的关系.k>0时,直线必经过一、三象限.k<0时,直线必经过二、四象限.b>0时,直线与y轴正半轴相交.b=0时,直线过原点;b<0时,直线与y轴负半轴相交. 3.正比例函数y=kx与一次函数y=x﹣k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应为()A.B.C.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图象分别确定k的取值范围,若有公共部分,则有可能;否则不可能. 【详解】 根据图象知: A、k<0,﹣k<0.解集没有公共部分,所以不可能; B、k<0,﹣k>0.解集有公共部分,所以有可能; C、k>0,﹣k>0.解集没有公共部分,所以不可能; D、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不对,所以不可能. 故选:B. 【点睛】

【推荐】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集锦

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集锦(一) 一、直接写出得数 3×7= 40÷5= 120—80= 840—800= 70—5= 500+80= 9×7= 63÷7= 49÷7= 600+270= 51—6= 0÷4= 100—26= ()—340=260 157+43= 35—4×8=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2,个位上是4,其它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①204 ②2040 ③2400 ④2004 2、550比150多()①600 ②700 ③400 ④500 4、最大的三位数加1是()①10 ②100 ③1000 ④10000 5、3000前面的一个数是()①3001 ②2900 ③3100 ④2999 三、填空。(30分) 1、按规律填数。()、596、()、598、()、()、() 2、写出下面各数。六百二十七()三千零四十()九千三百()五千零四() 3、读出下面各数。 8040 读作()5812读作() 4、 2时=()分180秒=()分1分=()秒 5、6705是()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最低位的数字是(), 表示()个()。 6、第一个数是800,比第二个数多100,第二个数是()。 7、把1678、897、699、1128这四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它们依次是()〈()〈()〈()。 8、7乘以4的积是(),再减去18,差是()。 9、在○里填上〉、〈或=。 2时〇120分 40秒〇1分42—18 〇35 24+17 〇39 70+90 〇160 38+25+20 〇85 35 〇48÷8×5 10、6503=()+()+() 8001=()+ () 11、爸爸上午8:00外出,下午5:00回家,爸爸离家时间有()小时。 12、比524少38的数是(),604比338多()。 四、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2【公开课教案】(含反思)

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5.1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 (一)情境1 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在一望无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一头老牛和一匹小马驮着包裹吃力地行走着,老牛喘着气吃力地说:“累死我了”,小马说:“你还累,这么大的个,才比我多驮2个.”老牛气不过地说:“哼,我从你背上拿来一个,我的包裹就是你的2倍!”,小马天真而不信地说:“真的?!”同学们,你们能否用数学知识帮助小马解决问题呢? 请每个学习小组讨论(讨论2分钟,然后发言).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设两个未知数,从而得出二元一次方程. 这个问题由于涉及到老牛和小马的驮包裹的两个未知数,我们设老牛驮x个包裹,小马驮y个包裹,老牛的包裹数比小马多2个,由此得方程2 -=,若 x y 老牛从小马背上拿来1个包裹,这时老牛的包裹是小马的2倍,得方程:() +=-. x y 121 (二)情境2 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昨天,有8个人去红山公园玩,他们买门票共花了34元.每张成人票5元,每张儿童票3元.那么他们到底去了几个成人、几个儿童呢?同学们,你们能否用所学的方程知识解决呢? 仍请每个学习小组讨论(讨论2分钟,然后发言),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其中有几个未知量,如果分别设未知数,将得到什么样的关系式? 这个问题由于涉及到有几个成年人和几个儿童两个未知数,我们设他们中有x个成年人,有y个儿童,在题目的条件中,我们可以找到的等量关系为:成人人数+儿童人数=8,成人票款+儿童票款=34.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方程8 += x y 和5334 +=. x y 在这个问题中,可能会有学生认为用一元一次方程也可以解答,我们要肯定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易错题练习及解析(共30道)

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练习1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1、奶奶今年63岁,小芳今年7岁。奶奶比小芳大多少岁? 2、二年级有3个班。2班比1班多5人,3班比1班多3人。哪个班人数最少? 3、大青拍了135下皮球,小青拍的比大青少一些,小红拍的比大青多一些。 (1)小青最多拍多少下? (2)小红最少拍多少下? 4、做一道加法算式,小明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看作9,把十位上的1看作7,得到604,正确得数是(588)。 5、有三根绳共长60米,其中一根比最短的一根长5米,比最长的一根短5米,最长的一根长多少米?最短的一根长多少米?(这题是试卷的附加题) 6、每根甩绳长5米,将42米的绳子剪成8根甩绳,够不够? 7、全班有60人,其中男生是女生的2倍,你知道有多少男生,有多少女生吗? 8、为了吸引顾客,超市准备用“2盒牛奶,3盒酸奶”组合,制成礼盒再销售,最多可以制成多少礼盒? 9、18片钙片装一瓶,小辉每天坚持吃,早晚一次,每次三片。一瓶药够吃几天? 10、一辆小轿车上有4个轮子和一个备用轮,现在有38个轮子,能装几辆这

样的车?还剩几个轮子? 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练习2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11、每3只皮球装1盒,17只皮球至少需要几个盒子才能装下? 12、小军拍球拍了31下,小丽拍的比小军拍的3倍少20下。小丽拍了多少下? 13、一捆电线上午用去68米,下午用去76米,还剩210米没有用。这捆电线比原来短多少米? 14、把两根长都是45毫米的铁条焊接为一根,焊接头用去了5毫米。焊接后铁条长多少毫米? 15、一本书278页,小明第一天看了55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18页。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16、植树小组昨天栽了105棵树,今天比昨天少栽了28棵树,两天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17、养鱼场上午捕鱼504条,下午比上午少捕鱼196条。这个养鱼场一天一共捕鱼多少条? 18、一批煤,已经运走了28吨,剩下的是运走的7倍。原有煤多少吨? 19、朱叔叔合每分钟走60米,他从家出发已经走了5分钟,离单位还有50米,朱叔叔从家到单位有多少米? 20、一张课桌62元,比一把椅子多34元。一套课桌椅多少元?

初中英语易错题及解析

1.That pen _____ 10 yuan. A. spends B. takes C. costs D. pays 1.答案:C四个词虽都为花费,但spend主语必须为人,故剔除,take后跟双宾语,故也剔除,pay的意思多为付款,支付,与本语境不符,cost又可翻译为“值”所以此题选C 2.We _____ supper last night. A. have B. has C. had D. are having 2.答案:C “last night”表示为过去时,故A排除,再因为是点动词,故D排除,时态选择一般过去时,have过去式为had 故选C 3.Tom studies _____ Jack. A. as carefully as B. so carefully as C. as careful as D. so careful as 3.答案:A固定句型,as......as 中必须加形容词或副词原级,意为“和……一样”故选A 4.There is _____ in today’s newspaper, and you should read it. A. important something B. important nothing C. nothing important D. something important 4.答案:D 当多个形容词修饰名词的时候,观点形容词排在事实形容词之前,故排除AB,根据语境”you should read it”意为你应该读它,说明有一些重要的事情,故选D 5.Please remember _____ the door when you leave. A. close B. to close C. closing D. Closed 5.答案:B本题考查动词不定式,首先语法上排除AD,remember to do sth 意为记得去做某事,remember doing sth 意为记得做过某事,本题译为:请当你离开的时候记得去关门,故选B 6.I think collecting model cars will _____ more space. A. take up B. take off C. take in D.take down 6.答案:A 本题考查翻译,本题译为我认为收集模型车将会_____更多的空间take up意为占用,take off意为脱下,take in意为吸收,take down意为记录,故选A 7.They are still playing. They _____ ready for their coming exam now. A. get B. got C. has got D. should get 7.答案:D get ready for意为准备做某事,本题翻译为:他们仍然在玩,他们_____现在准备考试,所以根据翻译选D,应该准备 8.He _____ four hours _____ the house two days ago. A. Spend; cleaning B. Spend; to clean C. Spent; cleaning D. spent; to clean 8.答案C“two days ago”体现时态为过去时,排除AB,固定句型spent doing sth 故选C 9.Look, some boys are playing football, and _____ are playing basketball. A. others B. other C. the other D. another 9.答案:B 本题考查几个“另外几个”的辨析,the other 意为特指的另外一个,another指再一个,other意为泛指的另外一个,others为other的复数形式,指另外几个,本题,some boys 为泛指,又因为为复数be动词are 故选A 10.My grandma often _____ interesting stories. A. says B. talks C. speaks D. tells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将直线23y x =-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所得的直线的表达式为( ) A .24y x =- B .24y x =+ C .22y x =+ D .22y x =- 【答案】A 【解析】 【分析】直接根据“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由“左加右减”的原则可知,将直线y=2x-3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函数解析式为y=2(x-2)-3=2x-7,由“上加下减”原则可知,将直线y=2x-7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所得函数解析式为y=2x-7+3=2x-4,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平移,熟知函数图象平移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如图,函数4y x =-和y kx b =+的图象相交于点()8A m -,,则关于x 的不等式()40k x b ++>的解集为( ) A .2x > B .02x << C .8x >- D .2x < 【答案】A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出m 的值,再利用函数图象得出答案即可. 【详解】 解:∵函数y =?4x 和y =kx +b 的图象相交于点A (m ,?8), ∴?8=?4m , 解得:m =2, 故A 点坐标为(2,?8), ∵kx +b >?4x 时,(k +4)x +b >0, 则关于x 的不等式(k +4)x +b >0的解集为:x >2.

故选:A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正确利用函数图象分析是解题关键. 3.如图,已知一次函数22y x =-+的图象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O 的半径为1,P 是线段AB 上的一个点,过点P 作⊙O 的切线PM ,切点为M ,则PM 的最小值为( ) A .22 B .2 C .5 D .3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连结OM 、OP ,作OH ⊥AB 于H ,如图,先利用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 当x=0时,y=﹣x+22=22,则A (0,22), 当y=0时,﹣x+22=0,解得x=22,则B (22,0), 所以△OA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AB=2OA=4,OH=12 AB=2, 根据切线的性质由PM 为切线,得到OM ⊥PM ,利用勾股定理得到 PM=22OP OM -=21OP -, 当OP 的长最小时,PM 的长最小,而OP=OH=2时,OP 的长最小,所以PM 的最小值为2213-=. 故选D . 【点睛】

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解析汇总

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及分析(一) 1、奶奶今年63岁,小芳今年7岁。奶奶比小芳大多少岁? 36-7=29(岁) 错因分析:把63看成36了,也就属于看(抄)错数字 2、二年级有3个班。2班比1班多5人,3班比1班多3人。3班人数最少。 错因分析:不能正确理解数量的大小关系。 3、大青拍了135下皮球,小青拍的比大青少一些,小红拍的比大青多一些。 1)小青最多拍多少下?135-10=225(个) 2)小红最少拍多少下?135+10=145(个) 错因分析:不能准确理解“最多”与“最少”的含义。 4、做一道加法算式,小明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看作9,把十位上的1看作7,得到604,正确得数是(588)。 错因分析:没有理解个位、十位分别看错的数实际是多余的数,而直接减掉了16。 5、有三根绳共长60米,其中一根比最短的一根长5米,比最长的一根短5米,最长的一根长多少米?最短的一根长多少米?(这题是试卷的附加题) 最长的60米,最短的5米。 错因分析:假设3根绳子一样长,60÷3=20,则最长:20+5=25 最短:20-5=15 6、每根甩绳长5米,将42米的绳子剪成8根甩绳,够不够? 43÷5=8(根)……3(米)不够 错因分析:把42看成43,算法正确结论错误。 7、全班有60人,其中男生是女生的2倍,你知道有多少男生,有多少女生吗? 错因分析:这是个和倍问题。三年级学习了以后就会明白。

8、为了吸引顾客,超市准备用“2盒牛奶,3盒酸奶”组合,制成礼盒再销售,最多可以制成多少礼盒? 商品名称数量 牛奶18盒 酸奶24盒 可以制成20个礼盒。 错因分析:先分别计算牛奶2盒一份可以分9份,酸奶3盒一份可以分8份,组合起来只能选择较少的搭配,答案应为8个礼盒。可以用花生和糖果搭配实际操作一下。 9、18片钙片装一瓶,小辉每天坚持吃,早晚一次,每次三片。一瓶药够吃几天? 18÷3=6(天) 错因分析:没理解“早晚一次,每次三片”中包含乘法的意义2×3。 10、一辆小轿车上有4个轮子和一个备用轮,现在有38个轮子,能装几辆这样的车?还剩几个轮子? 38÷4=9(辆)……2(个) 错因分析:没有能正确理解“一辆小轿车上有4个轮子和一个备用轮”的意思,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及分析(二) 1、每3只皮球装1盒,17只皮球至少需要几个盒子才能装下? 17÷3=5(盒)……2(个) 错因分析:有余数的问题,建议用实物让学生装一装。 2、小军拍球拍了31下,小丽拍的比小军拍的3倍少20下。小丽拍了多少下? 31×3=93(下)

中考英语易错题盘点及答案解析

中考英语易错题盘点及答案解析 来源:E度英语网整理2010-12-28 09:39:34 [标签:中考英语易错题]小学精华资讯免费订阅 这次给大家收集整理了中考英语易错题77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名词、冠词1. What can I do for you? - I d like two _______. A. box of appleB. boxes of applesC. box of applesD. boxes of apple 答案: 2011中考英语考前错题 中考即将来临,小编特别为大家整理了考前易错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2套错题本各种……[详细] 中考填报考生会犯四点“常规错误” “十六个字”玩转中考| 中考前40天如何有效复习 三段四步法写作技巧| 考前50天快速提高写作能力 如何准备中考阅读题| 2011中考完形填空选项构成 这次给大家收集整理了中考英语易错题77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名词、冠词 1.–What can I do for you? - I’d like two _______. A. box of apple B. boxes of apples C. box of apples D. boxes of apple 答案: B. (选择其它三项的同学要注意仔细看题.不要马虎, 这里box 和apple都是可数名词) 2.Help yourself to _________. A. some chickens B. a chicken C. some chicken D. any chicken 答案: C (选择A的同学要注意chicken当鸡肉讲时不可数) 3.________ it is today! A. What fine weather B. What a fine weather C. How a fine weather D. How fine a weather 答案: A. (选择B的同学要注意weather不可数. 选择C和D的同学要注意weather是名词, 要用what来感叹.) 4.Which is the way to the __________? A. shoe factory B. shoes factory C. shoe’s factory D. shoes’factory 答案: A. (选择D的同学注意这里不是指名词所有格, 而是名词作形容词的用法.类似的用法如: pencil box; s chool bag等.) 5.This class ________ now. Miss Gao teaches them. A. are studying B. is studying C. be studying D. studying

《二元一次方程组》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会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使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会检验一对数是不是它们的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学生认识到一对数必须同时满足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才是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掌握检验一对数是否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书写格式。 难点: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学生思考自行解答,教师巡视。最后集体讨论解决方案。 设有x 只鸡,则有)35(x -只兔子。根据题意得: 94)35(42=-+x x …… 交流 此时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元”指什么?“次”指什么?教师:上面的问题还有其他的方法求解吗?(引入新课) (二)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自主探索 放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教材。 想一想 上面的问题还有其他的方法求解吗? (若学生想不到,教师要引导学生,要求的是两个未知数,能否设两个未知数列方程求解呢?让学生自己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有x 只鸡,有y 只兔,根据题意得: ???=+=+94 4235y x y x 1. 针对学生列出的这两个方程,引入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 2. 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一次函数易错题汇编及解析

一次函数易错题汇编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A ,B 两地相距60km ,甲、乙分别从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图2中的1l ,2l 分别表示甲、乙离B 地的距离y (km )与甲出发后所用的时间x (h )的函数关系.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甲的速度为20km/h B .甲和乙同时出发 C .甲出发1.4h 时与乙相遇 D .乙出发3.5h 时到达A 地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结合图象即可得出甲的速度;根据图象即可得出甲比乙早出发0.5小时;根据两条线段的交点即可得出相遇的时间;根据图形即可得出乙出发3h 时到达A 地. 【详解】 解:A .甲的速度为:60÷2=30,故A 错误; B .根据图象即可得出甲比乙早出发0.5小时,故B 错误; C .设1l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111y k x b =+, 所以:111 6020b k b =??+=?, 解得113060k b =-??=? 即1l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13060y x =-+; 设2l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222y k x b =+, 所以:22220.503.560k b k b +=??+=?, 解得 22 2010k b =??=-? 即2l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22010y x =-, 所以:30602010y x y x =-+??=-?, 解得 1.418 x y =??=? ∴点A 的实际意义是在甲出发1.4小时时,甲乙两车相遇, 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 .根据图形即可得出乙出发3h 时到达A 地,故D 错误.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2.如图,直线l 是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若点A (3,m )在直线l 上,则m 的值是( ) A .﹣5 B .32 C .52 D .7 【答案】C 【解析】 【分析】 把(-2,0)和(0,1)代入y=kx+b ,求出解析式,再将A (3,m )代入,可求得m. 【详解】 把(-2,0)和(0,1)代入y=kx+b ,得 201k b b -+=??=? , 解得121 k b ?=???=? 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y= 12 x+1, 再将A (3,m )代入,得 m= 12×3+1=52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核知识点: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根据解析式再求函数值. 3.给出下列函数:①y =﹣3x +2:②y = 3x ;③y =﹣5x :④y =3x ,上述函数中符合条件“当x >1时,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增大而增大”的是( )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

(易错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单元检测题(答案解析)

(易错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单元检测题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除数和商都是6,被除数是()。 A. 1 B. 12 C. 36 2.25里面有5个()。 A. 10 B. 4 C. 5 D. 16 3.每2个一盒,可以放几盒?就是求()。 A. 10里面有几个2? B. 把1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4.有15个苹果,每天吃3个,可以吃几天?列式正确的是()。 A. 15-3=12 B. 15÷3=5 C. 3×5=15 5.算式“32÷8=”表示把32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 A. 4 B. 8 C. 32 6.计算与6÷6用同一句口诀的算式是()。 A. 6×6 B. 6+6 C. 6÷1 7.小月把一根20厘米长的铁丝剪成同样长的小段,围成一个图形,每个图形的每条边长都是5厘米,她围成的是()。 A. B. C. 8.下面的算式里,商是6的是()。 A. 3×2=6 B. 24÷4=6 C. 14-8=6 9.兔妈妈拔了4行萝卜,每行9个。如果每次搬运6个,( )次才能般完。 A. 36 B. 6 C. 30 10.小红获得了27个赞,小军获得了9个赞,小红获得的个数是小军的( )倍。 A. 3 B. 8 C. 18 11.“6只小猴分18个桃子,平均每只猴子分多少个?"列式为( ) A. 18+6=24(个) B. 18÷6=3(个) C. 16-8=8(个) 12. (1)6的2倍是(), A.8 B.3 C.4 D.12

(2)6是2的()倍。 A.8 B.3 C.4 D.12 二、填空题 13.18÷3=6表示把18平均分成________份,每份是________;还表示18里面有________个________。 14.一共有6个,每________个一份,可以分成________份。算式是________。 15.写出两个商是4的除法算式。 ________ ________ 16.有15个△,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________份,算式是________。 17.算式15÷5=3读作________,除数是________,被除数是________,商是________。18.根据“六七四十二”写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9.☆+☆+☆+☆+☆=15 ☆=________ 20.横线里最大能填几 ________×5<27 8×________<50 6×________<32 7×________<30 ________×3<26 ________×4<25 三、解答题 21. ()×()=() ()÷()=() ()÷()=() 22.珍珍和4个同学去公园玩,买门票共花了25元,平均每张门票多少元? 23.三个同学做纸花,一共做了24朵红花,6朵黄花,红花是黄花的几倍? 24.一根30米长的铁丝,每6米剪成一段,可以剪几段? 25.小华每唱一首歌需要3分钟,21分钟过去了,小华唱了多少首歌? □-□=□(首) 26.有18个皮球。 (1)平均分给3个班,每个班分几个? (2)如果每个班分9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次函数易错题

一次函数易错题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一次函数易错题 一、选择题(共6小题;共30分) 1. 下列函数解析式中,不是的函数的是 A. B. C. D. 2. 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则能反映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与底边长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CD 3. 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值,若输入的的值为 结果为 A. B. C. D. 4. 已知函数,当时,自变量的值是 A. B. C. 或 D. 或 5. 若一次函数的函数值随的增大而增大,则

A. B. C. D. 6. 下列图象中,表示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是常数, 且)的图象的是 ABCD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20分) 7. 当时,关于的函数是一次函数. 8. 将直线沿轴平移个单位长度,平移后的直线与轴的交点坐标 为. 9. 若直线与轴的交点到轴的距离为,则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 的解为. 10. 已知直线与轴的交点在,之间(包括、 两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共7小题;共91分) 11. 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求的值. 12. 已知关于的函数是一次函数,求的值. 13.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求这个一 次函数的解析式.

14. 对于一次函数,当时,对应的函数值为,求 的值. 1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是,点在直线 上,且,求的值. 16. 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沿同一条公路相向 而行,乙车出发后休息,与甲车相遇后,继续行驶.设甲、乙 两车与地的路程分别为,,甲车行驶的时间为 ,,与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乙车休息了; (2)求乙车与甲车相遇后与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当两车相距时,直接写出的值. 17. 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某市采用“阶梯水价”的方法按月计算每户家庭的水费:每 月用水量不超过吨时,按每吨元计费;每月用水量超过吨时,其中的吨仍按每吨元计费,超过部分按每吨元计费,设每户家庭每月用水量为吨时,应交水费元. (1)分别求出和时,与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小颖家四月份、五月份分别交水费元、元,问小颖家五月份比四月份节约用水多少吨

中考英语易错题30例解析

1. ---We'll do what we can ____English well this term. ---It?s high time for you to work hard. A. study B. to study C. be studied D. be studying 解析:这题可能会误选A,因为大家知道情态动词后接动词原形,但是请大家分析下句子的成分,这里的what we can 实际省略了do,这个what we can do 在句子中作宾语从句。正确答案是B,用动词不定式作目的状语。 2. ---I don't think your team can beat theirs. ---____. But we could if Lin Tao were on the team. A. No, we can't B. Yes, we can't C. Yes, we can D. No, we can 解析:在think,believe这类词接的宾语从句,否定要提前。而对于否定句的回答,与习惯相反,yes是“不”no 是“是的”B,D结构不正确,首先要排除。而我们看后面的BUT,表示转折,说明回答者的队没有打赢。那么就是we can't. 正确答案是A。翻译为“是的,我们没有赢” 3. ---Have you finished your work yet? ---No, not yet. I think it'll take _____ ten minutes. A. another B. other C. others D. more 解析:another +数词+名词固定用法,another表示“另外的,再” 根据题目意思,可以判断是需要再花10分钟,所以答案是A。

(公开课)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教案

7.1 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授课者:周培红 授课时间:2016年3月8日 地点:初一(4)班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的含义; 2.会检验一对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过程性目标 1.在运用数据比较分析、作出推断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数学信息的兴趣. 2.为学生创设学数学、用数学的情境,让学生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问题的提出:某中学初一年级组织了“我们学姚明”篮球赛. 初一年(14)班在第一轮比赛中共赛9场, 得17分. 比赛规定胜一场得3分, 平一场得1分, 负一场得0分. 勇士队在这一轮中只负了2场, 那么这个队胜了几场? 又平了几场呢? 二、探索归纳 问 能否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答 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 设初一年(14)班胜了x 场, 因为它共赛了9场, 并且负了2场, 所以它平了(9-x -2) 场. 根据得分规则和它的得分, 我们可以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17)29(3=--+x x . 解这个方程可得5=x . 所以初一年 (14)班胜了5场, 平了2场. 由上面解答可知, 这个问题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 而我们很自然地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既然要求胜的场数和负的场数,这其中有两个未知数,那么能不能同时设出这两个未知数呢? 师生共同探讨: 不妨就设初一年(14)班胜了x 场, 负了y 场. 在下表的空格中填入数字或式子. 根据填表的结果可知: 7=+y x ① 和 173=+y x ②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①、②的特点, 并与一元一次方程作比较, 可知: 这两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 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 我们把上面这样的方程, 即把含有两个未知数, 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two unknown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