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实验九 果蝇的三点测交
果蝇三点测交试验

14.6
m
36.0
实验步骤
1.选取处女蝇:每组做正、反交各1瓶,正交选野生型
为母本,三隐性雄蝇为父本。反交选三隐性雌蝇为母本, 野生型为父本,将母本旧瓶中的果蝇全部麻醉处死,在 8-12h内收集处女蝇5只,将处女蝇和5只雄蝇转移到新 的杂交瓶中,贴好标签,于25℃培养;
2.7d后,释放杂交亲本;
3.再过4-5天,F1成蝇出现,在处死亲本7d后,集中观 察记录F1表型及性别;
实验原理
•三点测交:是通过一次测交和一次杂交, 同时确定三对等位基因的排列顺序和它们 之间的遗传距离。
什么是测交?
测交:杂合子 F1代和隐性纯合 体亲本交配用以 测定杂种或者杂 种后代的基因型 的方法。
孟德尔测交实验
过程:
三杂合体
测交
F2
分析表现 型及数目
计算三个连锁基 因之间的交换值
只能产生2种配子
m sn3 w
×
+++
m sn3 w
×
+++
m sn3 w
××
+ ++
m sn3 w
m sn3 w
m sn3 w
m++ + sn3 w
m sn + + +w
m+w + sn3 +
+ ++
+ ++
+ ++
根据上图,在连锁的三对基因杂种里,交换可以发生 在m-sn3间(单交换),sn3-w之间(单交换),或者 同时发生在m-sn3间和sn3-w间(双交换), 从而产生 八种不同配子。
果蝇的三点测交试验

果蝇的三点测交试验
果蝇的三点测交试验是一种经典遗传学实验,用于研究性状的遗传方式和遗传规律。
该实验利用果蝇容易繁殖、生命周期短、遗传稳定等特点,通过人工控制交配,可以确定
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从而深入了解遗传现象。
实验步骤:
1.饲养果蝇:首先需培育出足够数量、健康的果蝇,确保其基因型和表型的稳定性。
采用人工饲养的方式,果蝇的饲养环境需控制恒温、恒湿、恒光、无杂质。
2.选取实验材料:选择具有稳定性状的果蝇为实验材料。
例如,选取表现为黑色眼睛、有翅膀、灰色体色的果蝇为正常型(wild type),选取表现为白色眼睛、无翅膀、黄色体色的果蝇为突变型(mutant type)。
3.实验设计:设计交配方案,进行杂交。
将正常型的雌性与突变型的雄性交配,产生
F1代。
将F1代的雌性与F1代的雄性进行三点测交试验。
4.观察表型:观察F1代和F2代的表型。
例如,如果F1代的全部表现为正常型,说明突变型的性状为隐性遗传;如果F1代和F2代都表现为正常型和突变型的混合,则说明突
变型的性状为隐性遗传;如果F1代表现为正常型,F2代表现为正常型和突变型比例为3:1,则说明突变型的性状为显性遗传。
5.计算遗传比例:根据后代表型推断基因型,利用遗传学计算方法计算各基因型在后
代中分布的比例。
三点测交试验是一种重要的遗传学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性状的遗传方式,对基因表达和遗传变异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
思路。
果蝇三点测交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果蝇三点测交实验报告篇一:果蝇三点测交实验实验报告20XX年11月2日—20XX年11月27器编号___摘要:本实验通过白眼、小翅、焦刚毛三隐性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杂交,得到F1代后使其自交,统计F2代各类果蝇数目,进行连锁分析并验证连锁互换定律。
引言: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传递,称为连锁律。
在生殖细胞形成时,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称为交换律或互换律。
连锁和互换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般而言,两对等位基因相距越远,发生交换的机会越大,即交换率越高;反之,相距越近,交换率越低。
因此,交换率可用来反映同一染色体上两个基因之间的相对距离。
以基因重组率为1%时两个基因间的距离记作1厘摩(centimorgan,cm)。
基因座位很近,只发生一次交换,重组值=交换率基因座位较远,可发生两次交换,重组值<交换率基因图距就是通过重组值的测定而得到的。
如果基因座位相距很近,重祖率与交换率的值相等,可以直接根据重组率的大小作为有关基因间的相对距离,把基因顺序地排列在染色体上,绘制出基因图。
如果基因间相距较远,两个基因往往发生两次以上的交换,这是如果简单的把重组率看作交换率,那么交换率就会被低估,图距就会偏小。
这时需要利用试验数据进行校正,以便正确估计图距。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确定除进行两个基因间的测交外,更常用的是三点测交法,三点测交法就是研究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如a、b、c三个基因是连锁的,要测定三个基因的相对位置可以用野生型果蝇(+++,表示三个相应的野生型基因)与三隐性果蝇(abc,三个突变型基因)杂交,制成三因子杂种abc/+++,再用三隐性个体对雌性三因子杂种进行测交,以测出三因子杂种在减数分裂中产生的配子类型和相应数目。
由于基因间的交换,除产生亲本类型的两种配子外,还有六种重组型配子,因而在测交后代中有8种不同表型的果蝇出现,这样经过数据的统计和处理,一次试验就可以测出三个连锁基因的距离和顺序,这种方法,就叫三点测交或三点试验。
果蝇三点测交实验_沉睿_2009012372

果蝇三点测交实验生93 沈睿2009012372 同组:敖佳明一.实验目的1.理解和验证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
2.通过实验计算在同一染色体上控制三对性状的基因的相对位置和图距。
3.深入了解果蝇生活史、世代周期。
二.实验原理1.三点测交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同时确定三对等位基因的排列顺序和它们之间的图距。
首先用野生型果蝇和带有三个隐性性状的果蝇杂交,获得三个基因均为杂合的子代(F1),再使F1与三隐个体测交,得到的后代中多数个体与亲本个体相同,也存在少量与亲本不同的个体,即重组型。
通过对测交后代表型及其数目的分析,分别计算三个连锁基因之间的交换值,从而确定三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顺序和距离,并能计算出并发率。
2.完全连锁现象雄性果蝇具有较为罕见的基因完全连锁现象,所以在做测交实验时,需挑出杂交F1代处女蝇与三隐雄蝇进行杂交,如果性别反转,则结果会严重偏离实验目的,得不到三对性状的基因的相对位置和图距。
三.实验器材野生型(wt)果蝇一瓶、三隐(白眼w、小翅m、焦刚毛sn,相关基因均在第三号染色体上)果蝇一瓶、双筒解剖镜、广口瓶、麻醉瓶、毛笔、解剖针、乙醚、果蝇培养基、25℃培养箱。
四.实验步骤1.配制培养基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成分名量成分名量玉米粉180 g 糖稀80 g大豆粉20 g 麦芽糊精80 g琼脂15 g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溶液(防腐剂)2.5 g粉末溶于16 ml 95%的乙醇啤酒酵母37 g表1 果蝇培养基成分表先将1.5 L水烧开,然后将玉米粉在烧杯中溶于额外500 ml水,慢慢搅拌并混匀,再慢慢倒入(边加边搅动,防止结块)已煮沸的1.5 L水中,混匀,煮沸后,保温并调节温度至50度,保持3-4小时。
大约保温3小时左右。
将称量好的大豆粉、琼脂、啤酒酵母、麦芽糊精混合搅匀,一块加入保温的玉米糊中,边加边搅拌至混合均匀,提高温度煮沸。
煮沸后先换成小火,再加入称量好的糖稀,慢加快搅,务必防止糖稀粘锅煮糊。
遗传学实验-三点测交

遗传学实验实验报告果蝇的三点测交杂交实验姓名:刘乐乐班级:生计11.3 学号:201100140084 时间:11月18日一、实验目的:1、学习果蝇三点杂交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2、通过三点测交,验证基因的连锁与交换规律,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3、掌握果蝇的杂交技术,并学会记录交配结果和数据统计处理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基因的连锁与交换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的,而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会发生一定频率的交换,使子代中出现一定数量的重组型。
重组型出现的多少反映出基因间发生交换的频率的高低。
而根据基因在染色体上直线排列的原理,基因交换频率的高低与基因间的距离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基因图距就是通过基因间重组值的测定而得到的。
如果基因座位相距很近,重组率与交换率的值相等,直接将重组值作为基因图距;如果基因间相距较远,两个基因间往往发生两次以上的交换,必须进行校正,来求出基因图距。
2、三点测交用野生型纯合体与三隐性个体杂交,获得三因子杂种(F1),再使F1与三隐性基因纯合体测交,通过对测交后(Ft)代表现型及其数目的分析,分别计算三个连锁基因之间的交换值,从而确定这三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顺序和距离。
通过一次三点测验可以同时确定三个连锁基因的位置,即相当于进行三次两点测验,而且能在试验中检测到所发生的双交换。
如果两个基因间的单交换并不影响邻近两个基因的单交换,那么预期的双交换频率应当等于两个单交换频率的乘积,但实际上观察到的双交换值往往低于预期值,因为每一次发生单交换,它邻近也发生一次交换的机会就减少,这叫干涉。
一般用并发率表示干涉的大小。
3、实验材料♀6(wmsn白眼小翅卷刚毛)×18♂三、实验材料、仪器和用品1、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18和6品系;2、解剖镜、恒温培养箱、培养瓶、麻醉瓶、毛笔、滤纸、培养皿;3、乙醚等。
四、实验步骤第一周:1、选择2只6号雌果蝇和2只18号雄果蝇放入新的培养管中,并贴上标签,写上杂交组合、实验时间、实验者的姓名等内容。
果蝇的三点测验.精选ppt

先用野生型果蝇与验三可隐性以果蝇同〔时白眼确、小定翅三、卷个刚毛连〕杂锁交基,制因成三的因位子杂置种,,再即把雌相性杂当种于与三进隐性行个三体测次交,两在点测交测后代中由于
基4、因选间取的3交-5对换F可1代得验果到蝇,8,种而转不入同且一的新能表培型在养,瓶经试,过于验数2据5中℃处培理检养,,一测次到实验所便可发测生出三的个连双锁交基因换在染。色如体上果的距两离个和顺基序,因绘间制出的连锁图。
恒温培养箱、培养〔瓶F、1麻〕醉瓶,、再毛笔使、滤F纸1、与培三养皿隐性基因纯合体测交,通过对测交后代表现
5本、实7d验后所,用处三死隐F性1型亲个本及体为其白眼数〔目w〕的、小分翅〔析m〕,、分焦刚别毛〔计sn算3〕,三这个三个连基锁因都基位于因X染之色间体上的。 交换值,从而
而4、根选据取基3因-5对在F染1代色确果体蝇定上,直这转线入排三一列新个的培原基养理瓶,因,基于在因2交5同℃换培频一养率,的染上色下与体基因上间的的距顺离有序一和定的距对应离关。系。通过一次三点测
实验步骤
1、选处女蝇 2、接种培养 野生型为母本,三隐性雄蝇为父本, 贴好标
签,于25℃培养 3、7d后,释放杂交亲本 3、再过4-5天,F1成蝇出现,在处死亲本7天后,集中观
察记录F1表型及性别 4、选取3-5对F1代果蝇,转入一新培养瓶,于25℃培养,
其余F1代果蝇处死 5、7d后,处死F1亲本 6、再过5d,F2成蝇出现,开始观察记录,连续统计7d,
果蝇的三点测验
实验目的
➢ 掌握三点测交的原理及方法 ➢ 学习三点测交的数据统计处理及分析方法 ➢ 了解绘制遗传学图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用品
黑腹果蝇品系: 野生型果蝇〔+++〕 红眼、长翅、直刚毛 三隐性果蝇〔wmsn3〕 白眼、小翅、焦刚毛
果蝇的杂交—三点测交

交后20天止)。
六. 数据处理
• 先写出所得到的F2代八种表型,记录观 察数。
• 从表型判断是否有基因重组。 • 计算基因间的重组值。
四. 实验步骤
• 选取处女蝇:选取12小时之内孵化出来的贞蝇 • 杂交: • 正交 红眼长翅♀ Ⅹ 白眼小翅焦刚毛♂
反交 白眼小翅焦刚毛♀ Ⅹ 红眼长翅♂ • 每瓶放入3—5对果蝇,贴好标签,注明杂交组
合,杂交日期及实验者姓名。
野生型
三隐性 (白眼、小翅、焦刚毛)
五. 杂交实验安排
• 确定杂交组合并倒去父、母本亲蝇。 Nhomakorabea• 12小时之内挑选贞蝇,正交和反交管各
三.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野生型果蝇: 红眼、长翅 、长刚毛 突变型果蝇: 白眼、小翅 、焦刚毛
2. 试剂: 100%乙醚、琼脂、红糖/蔗糖、玉米粉 、酵母粉、丙酸。
3. 用具: 解剖针、直管瓶、麻醉瓶、棉塞 灭菌锅。
4. 果蝇麻醉方法: 将直管瓶中的果蝇快速倒入麻醉瓶中并立即盖上棉塞, 向麻醉瓶的侧口滴加2-3滴100%乙醚,晃动麻醉瓶至果 蝇麻醉。性状观察实验果蝇深度麻醉,杂交实验则轻 度麻醉。
实验报告
• 统计实验结果,并绘出遗传学图和计算 并发率,干涉。
• 三点测交有什麽优点? • 如果进行常染色体基因三点测交,在实
验程序上与本实验有什麽差别?需要注 意什麽?
实验五 果蝇的杂交—三点测交
• 如果蝇 msn3w 三个基因是连锁的(它们都位于 X染色体上)要测定三个基因的相对位置可以 用野生型果蝇(+ + +)与三隐性果蝇(msn3w) 杂交,形成三因子杂种msn3w/+++,再用三隐性 个体对雌性三因子杂种进行测交,以测出三因 子杂种在减数分裂中产生的配子类型和相应数 目。由于基因间的交换,除产生亲本类型的2 种配子外,还有6种重组型配子,因而在测交 后代中有8种不同表型的果蝇出现,这样经过 数据的统计和处理,一次实验就可以测出3个 连锁基因的距离和顺序,这种方法就叫做三点 测交或三点试验。
遗传学实验报告——果蝇杂交实验

遗传学实验报告果蝇双因子杂交、伴性遗传杂交和三点测交实验目的:学习果蝇杂交方法、遗传学数据统计处理方法;实验验证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规律;通过三点测交学习遗传作图。
实验原理: 1. 双因子杂交本实验使用18号野生型果蝇和14号纯合黑檀体、残翅果蝇进行杂交,其中黑檀体对灰体为隐性,残翅对长翅为隐性,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正交 反交18♀×14♂ 14♀ × 18♂双因子杂交遗传图解 2. 伴性遗传杂交本实验使用18号野生型果蝇与纯合白眼果蝇杂交,其中白眼相对于红眼是隐性性状,白眼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正交 反交18♀ × w ♂ w ♀ × 18♂伴性遗传图解F 1⊗F 2: 灰长:灰残:黑长:黑残=9:3:3:1P灰长黑残F1⊗ F 2: 灰长:灰残:黑长:黑残=9:3:3:1 灰长P 黑残P X +X + X w YP X w X w X+YF 1: X +X w X +YF 1: X +X w Xw Y⊗ ⊗F 2: X + X + X +X + Y X w Y ♀红眼 ♀红眼 ♂红眼 ♂白眼 1 : 1 : 1 : 1 F 2: X +X w X w X X + Y X w Y ♀红眼 ♀白眼 ♂红眼 ♂白眼 1 : 1 : 1 : 1♀红眼♂白眼 ♂白眼♀红眼3. 三点测交本实验使用6号纯合白眼、卷刚毛、小翅果蝇与18号野生型果蝇杂交,获得F 1代后再自由交配即可获得具有8种表型的测交F 2代。
白眼、卷刚毛、小翅均为X 染色体上的隐性性状。
P 6号♀(wsnm/wsnm ) × 18号♂(+++/Y)白卷小红直实验材料:18号野生型果蝇 ,14号纯合黑檀体、残翅果蝇,白眼果蝇,6号纯合白眼、卷刚毛、小翅果蝇;麻醉瓶、酒精灯、玻璃板、毛笔、培养管、酒精棉球、乙醚、解剖镜 实验步骤:1. 杂交前提前将装有不同表型果蝇培养管中的成年果蝇全部放出,确保8-10小时后培养管中的雌果蝇都是刚刚孵化的处女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实验报告
将观察到的F2 F2代 包括正交和反交) 1、将观察到的F2代(包括正交和反交)各表 型个体数填入书本P17表5-1中,确定基因间 型个体数填入书本P17表 P17 重组发生的情况; 重组发生的情况; 计算基因间的重组值及双交换值; 2、计算基因间的重组值及双交换值; 根据计算结果画出遗传学图。 3、根据计算结果画出遗传学图。注意用双交 换值对位于两端的基因间距离进行校正; 换值对位于两端的基因间距离进行校正; 4、计算并发系数和干涉值。 计算并发系数和干涉值。 七、思考题 正交组合F2统计为什么只需统计雄性个体? F2统计为什么只需统计雄性个体 正交组合F2统计为什么只需统计雄性个体?其 雌性个体F2代个体的表型如何? F2代个体的表型如何 雌性个体F2代个体的表型如何?
二、实验材料
黑腹果蝇(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品系: 品系:
野生型果蝇(+++): 红眼、长翅、 野生型果蝇(+++): 红眼、长翅、直刚毛 型果蝇 三隐性果蝇( ):白眼 小翅、 白眼、 三隐性果蝇(wmsn3):白眼、小翅、焦刚毛 果蝇
三隐性个体: 三隐性个体: 白眼( )、小翅 小翅( )、焦刚毛 焦刚毛( 白眼(w)、小翅(m)、焦刚毛(sn3), 这三个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这三个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实验九 果蝇的三点测交
雌
雄
湖州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
《遗 传 学》校 级 精 品 课 程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三点测交的原理及方法; 掌握三点测交的原理及方法; 2、学习三点测交的数据统计处理及分析方法; 学习三点测交的数据统计处理及分析方法; 3、了解绘制遗传学图的原理和方法
《遗 传 学》校 级 精 品 课 程
四、实验原理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的,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的,而同源染色体上 的基因之间会发生一定频率的交换, 的基因之间会发生一定频率的交换,使子代中出现一定数 量的重组型。 量的重组型。 重组型出现的多少反映出基因间发生交换的频率的高低。 重组型出现的多少反映出基因间发生交换的频率的高低。 而根据基因在染色体上直线排列的原理, 而根据基因在染色体上直线排列的原理,基因交换频率 的高低与基因间的距离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的高低与基因间的距离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基因图距就是通过基因间重组值的测定而得到的。 基因图距就是通过基因间重组值的测定而得到的。 如果基因座位相距很近,重组率与交换率的值相等, 如果基因座位相距很近,重组率与交换率的值相等,直 接将重组值作为基因图距;如果基因间相距较远, 接将重组值作为基因图距;如果基因间相距较远,两个基 因间往往发生两次以上的交换,必须进行校正, 因间往往发生两次以上的交换,必须进行校正,来求出基 因图距。 因图距。 《遗 传 学》校 级 精 品 课 程
观察到的双交换频率 观察到的双交换频率 并发率= 两个单交换频率的乘积 两个单交换频率的 频率的乘积
《遗 传 学》校 级 精 品 课 程
四、实验原理
P:
♀
m m
sn3 sn3
w
×
+
+
+
(♂)
w
+ × 测交) (测交)
w m
+
F1: F1:
♀
sn3
+
m
sn3
w
(♂)
雌蝇X 雌蝇X染色体上三对基因之间 发生交换重组,产生8 发生交换重组,产生8种雌配子
m
+
sn3
+
w
+ +
m
sn3
+
w
+
m
+ + + +
sn3
+ + + +
w
+ + + Ʊ w + +
m m +
+
sn3 sn3 +
+
w + w
+
m m +
+
sn3 + sn3
+
w w +
+
雄蝇产生两种配子
m
sn3 w
sn3 w
+ +
《遗 传 学》校 级 精 品 课 程
四、实验原理 因为F1代雄蝇为三隐性个体,所以F1代雌 因为F1代雄蝇为三隐性个体,所以F1代雌 F1代雄蝇为三隐性个体 F1 雄蝇自交时,即测交,F2(Ft)代可以得到8 雄蝇自交时,即测交,F2(Ft)代可以得到8 种表型。 种表型。 Ft)中亲组合最多, F2 (Ft)中亲组合最多,而发生双交换 的表现型个体数应最少。 的表现型个体数应最少。
《遗 传 学》校 级 精 品 课 程
五、实验步骤
选处女蝇:每组正、反交各1 12h内收集 1、选处女蝇:每组正、反交各1瓶,在8-12h内收集 处女蝇5 可提前2 天收集。 处女蝇5-6只,可提前2-3天收集。 杂交:将处女蝇、雄蝇各5 麻醉、 2、杂交:将处女蝇、雄蝇各5-6只,麻醉、转移到新 的杂交瓶中,确保杂交瓶中各只果蝇完全苏醒, 的杂交瓶中,确保杂交瓶中各只果蝇完全苏醒, 没有死蝇。贴好标签,注明杂交组合、日期、 没有死蝇。贴好标签,注明杂交组合、日期、姓 25℃培养 培养; 名,于25℃培养; 释放亲本:7d后 处死杂交亲本(一定要干净) 3、释放亲本:7d后,处死杂交亲本(一定要干净) 。 观察F1 再过4 F1: F1成蝇出现 连续观察2 3 成蝇出现, 4、观察F1:再过4-5天,F1成蝇出现,连续观察2—3 或在处死亲本7天后,集中观察记录F1表型。 F1表型 天,或在处死亲本7天后,集中观察记录F1表型。 要求每组至少统计250只果蝇。 250只果蝇 要求每组至少统计250只果蝇。
《遗 传 学》校 级 精 品 课 程
三、实验仪器设备、药品 实验仪器设备、
体视显微镜、恒温培养箱、培养瓶、 体视显微镜、恒温培养箱、培养瓶、 麻醉瓶、毛笔、滤纸、培养皿等。 麻醉瓶、毛笔、滤纸、培养皿等。 乙醚、玉米粉、琼脂、红塘、酵母粉、 乙醚、玉米粉、琼脂、红塘、酵母粉、 丙酸等。 丙酸等。
《遗 传 学》校 级 精 品 课 程
《遗 传 学》校 级 精 品 课 程
五、实验步骤 4、 F1互交:选取5-10对F1果蝇,转入一新培养瓶 F1互交:选取5 10对F1果蝇, 互交 果蝇 不需处女蝇,正交和反交F1不能混),贴好标签, F1不能混),贴好标签 (不需处女蝇,正交和反交F1不能混),贴好标签, 25℃培养 培养。 于25℃培养。 释放亲本: 7d后 杀死F1代亲本果蝇。 F1代亲本果蝇 5、释放亲本: 7d后,杀死F1代亲本果蝇。 观察F2 再过4 5d,F2成蝇出现 F2: 成蝇出现, 6、观察F2: 再过4-5d,F2成蝇出现,开始观察眼 翅形及刚毛形态,同时记录F2 F2各种性状果蝇的 色,翅形及刚毛形态,同时记录F2各种性状果蝇的 连续统计7 8d。 数目 ,连续统计7-8d。 注意: 要求每组至少统计250只果蝇。 250只果蝇 注意:(1)要求每组至少统计250只果蝇。 如果做正交只需统计雄性个体。 (2)如果做正交只需统计雄性个体。 (3)统计过的果蝇放入酒精瓶中,杀死 。 统计过的果蝇放入酒精瓶中,
四、实验原理
三点测交:用野生型纯合体与三隐性个体杂交, 三点测交:用野生型纯合体与三隐性个体杂交, 获得三因子杂种(F1),再使F1 ),再使F1与三隐性基因 获得三因子杂种(F1),再使F1与三隐性基因 纯合体测交,通过对测交后(Ft) 纯合体测交,通过对测交后(Ft)代表现型及 其数目的分析, 其数目的分析,分别计算三个连锁基因之间的 交换值, 交换值,从而确定这三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 顺序和距离。 的顺序和距离。 通过一次三点测验可以同时确定三个连锁 基因的位置,即相当于进行三次两点测验, 基因的位置,即相当于进行三次两点测验,而 且能在试验中检测到所发生的双交换。 且能在试验中检测到所发生的双交换。
《遗 传 学》校 级 精 品 课 程
四、实验原理
如果两个基因间的单交换并不影响邻近两 个基因的单交换, 个基因的单交换,那么预期的双交换频率应 当等于两个单交换频率的乘积, 实际上观 当等于两个单交换频率的乘积,但实际上观 察到的双交换值往往低于预期 低于预期值 察到的双交换值往往低于预期值,因为每一 次发生单交换, 次发生单交换,它邻近也发生一次交换的机 会就减少,这叫干涉。一般用并发率表示干 会就减少,这叫干涉。一般用并发率表示干 干涉 并发率 涉的大小。 涉的大小。
《遗 传 学》校 级 精 品 课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