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基本写法 读后感模板

合集下载

读后感的基本写法 读后感模板

读后感的基本写法 读后感模板

读后感的基本写法读后感模板
读后感是一种反映读者阅读后思想感受的作文,而无论读的是哪一种类型的作品,读者都可以从中汲取到充分的养分,充实个人的思想,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在撰写读后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浏览前要认真阅读。

在写读后感之前,必须仔细的阅读书籍、杂志、新闻,才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信息。

你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感受、观点记录下来,以便于写作时使用。

第二、结合自己的生活与现实。

在写作中,读者需要将自己的思想情感与作品紧密结合。

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现实中找到相应的例子,加深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第三、要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写读后感是要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才能够更好的表达对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部电影等感受。

所以在写作之前,可以预先做一些相关的调查、阅读,获取更多的信息。

第四、字数要够。

当你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部电影等等所
反映出的思想情感时,尽管你要勇敢地抒发出来,应尽量抓住关键词,突出阐述观点。

一篇读后感的长度最好大于1500字,全面反映读书人的体会和感想。

总之,读后感是一种反映读者思想感受的作品。

在写读后感的时候,需要认真审读作品、结合自己的生活及现实、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在文章的长度上大于1500字。

只有如此,才能
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更加的独特、深入、真实,进而反映出读者的思想深度和修养。

读后感的写作技巧5篇-学习总结

读后感的写作技巧5篇-学习总结

《读后感的写作技巧》读后感的写作技巧(一):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从结构上看, 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资料组成: 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资料和特点;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资料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

即一是说明的部分, 二是要有根据评价作品的部分, 三是有感而发, 重点在感字上。

首要的一点是读。

读是感的基础, 感是由读而生。

只有认真的读书, 弄懂难点疑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 透彻的掌握文章的资料和要点, 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 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 才能真有所感。

所以, 要写读后感, 首先要弄懂原作。

其次要认真思考。

读后感的主体是感。

要写实感, 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

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 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 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 避免脱离原作, 东拉西扯, 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 写读后感就务必要边读边思考, 结合历史的经验, 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 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 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 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 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 反对些什么, 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 并把它条理化, 系统化, 理论化。

总之, 想的深入, 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第三, 要抓住重点。

读完一篇(部)作品, 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 但不能把他们都写出来。

读后感是写感受最深的一点, 不是书评, 不能全面地介绍和评价作品。

因此, 要认真地选取对现实生活有必须好处的、有针对性的感想, 就能够避免泛泛而谈, 文章散乱, 漫无中心和不与事例挂钩等弊病。

怎样才能抓住重点呢?我们读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后, 自然会受到感动, 产生许多感想, 但这许多感想是零碎的, 有些是模糊的, 一闪而失。

要写读后感, 就要善于抓住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 反复想, 反复作比较, 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 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 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

读后感的基本写法 读后感模板

读后感的基本写法 读后感模板

读后感的基本写法读后感模板读后感模板为标题。

《活着》读后感。

《活着》是一部让人深思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福贵的一生经历,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沧桑变迁。

小说中描述了福贵从富裕家庭
到贫困潦倒的过程,以及他在艰难环境中的顽强生存。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社会的残酷。

福贵一生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挫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
望和对家人的爱。

他的坚毅和乐观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生活充
满了敬畏和感激。

通过福贵的故事,我也反思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我们不能放弃对生活
的热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同时,我们也要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
轻易放弃,因为生命的每一天都是宝贵的。

总的来说,读完《活着》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
我对人生的态度有了新的认识。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家族史,更是一部关于生存和希望的宏大史诗。

通过福贵的一生,我学会了坚强和乐观,也学会了珍惜眼前的幸福。

希望每个人都能读完这部小说,从中汲取力量,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活出自己想要的精彩人生。

读后感的基本写法-读后感模板

读后感的基本写法-读后感模板

读后感的基本写法-读后感模板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受启发,对书中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分析,让我对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

首先,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的性格和命运让我感同身受,让我对人性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尤其是主人公的成长历程,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无常和变化,也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其次,书中所传达的主题也让我深有感触。

作者通过对人生、爱情、友情等方面的探讨,让我对这些话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意识到了人生的珍贵和宝贵,也明白了友情和爱情的真正意义。

最后,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对自己的人生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知道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我会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
解。

我会将书中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铭记在心,让它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指引和启迪。

感谢这本书给予我的启发和感悟,让我在阅读中收获了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读后感写作格式

读后感写作格式

读后感写作格式写读后感的正确格式如下:1、题目:格式一般为《读xxx有感》(xxx为书名),或者直接写"读后感"也可以。

2、第一段:简述这本书的书名,作者等基本情况,再讲一下读了这本书的感受,比如说感觉受益匪浅啊,对我很有启示啊等等。

3、第二段:简述(概括)书中主要内容,注意是简述,越精炼越好,因为这个不是文章主要内容,只是为下文的感想做铺垫。

不少人会觉得这很难,所以在概括前可以先阅读一下前记和后记。

虽然这很难读懂,但时间久了,不仅能在当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还能大大地提高阅读的能力。

4、第三段:读了这本书的感想,这是全文最重要的部分,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里开头先讲一两句自己的观点或者感想,接下来的部分就围绕这句话展开讨论,这种写法很容易就是读者知道你想表达什么。

5、第四段:想让自己的观点更有真情实感,富有时代气息,就可以联系自身,联系生活,联系社会现象。

这样写出的文章更真实,有说服力,也更打动读者。

6、结尾:说一下这本书带给你的启示和对它的喜爱之情(后者可不写)。

《匆匆》读后感模板前不久,我们有幸拜读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

它告诉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年华。

其中:“但这不能平地,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所以,我们应该有所作为,才不会留下遗憾。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现在的我们都娇生惯养,不会注意这些。

早上的太阳公公上班时,我们都喜欢赖在床上,一日之计在于晨,无比美好的早晨又过去了。

来得匆匆,去得也匆匆,一下子便没了影子——从床边过去了。

匆匆吃完午饭?不是的,我们从不放过一个精彩的节目,一手端着饭碗,一手拿着遥控器,坐在电视机前全神贯注,饭碗一粒未动——中午又过去了,从饭碗前过去。

读后感的基本写法 读后感模板

读后感的基本写法 读后感模板

读后感的基本写法读后感模板读后感的基本写法读后感是对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思量和感受的总结和表达,它可以匡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书籍的内涵,同时也是对读书体验的一种回顾和评价。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读后感写作模板,希翼对您有所匡助。

一、引言部份在引言部份,可以简要介绍书籍的背景、作者的背景以及您选择阅读该书的原因。

这部份可以概括性地介绍书籍的主题和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

二、主体部份在主体部份,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书籍的不同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主体部份内容:1. 内容概括在这一部份,您可以对书籍的主要情节、人物以及故事线进行简要概括。

可以选择关键情节或者人物进行详细描述,以匡助读者对书籍的整体情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主题分析在这一部份,您可以探讨书籍所传达的主题或者思想。

可以思量书籍中的隐喻、象征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对您的触动和启示。

3. 人物塑造在这一部份,您可以对书籍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分析和评价。

可以讨论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以及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人物形象对整个故事的发展和情节的推动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4. 语言运用在这一部份,您可以分析书籍中的语言运用技巧。

可以讨论作者的写作风格、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以及这些语言运用对您的阅读体验产生的影响。

5. 读后感受在这一部份,您可以表达自己对书籍的感受和思量。

可以探讨书籍对您的启示、触动以及对您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

也可以分享您在阅读过程中的欢跃、悲哀、惊讶等各种情绪。

三、结论部份在结论部份,您可以对整篇读后感进行总结和归纳。

可以简要回顾您在主体部份中所讨论的内容,再次强调您对书籍的评价和感受,并提出对其他读者的建议或者对未来阅读的期待。

四、附录部份(可选)在附录部份,您可以附上一些与书籍相关的图片、引用或者其他资料,以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读后感写作模板,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读后感的一般写法读后感的一般写法读后感的一般写法,读书笔记也叫读后感,下面带来读后感的一般写法以及范文,欢迎阅读。

读后感的一般写法【1】引——简要引述原文内容,尤其是要对材料中自己感触最深的内容做简要介绍。

议——就原文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或写作特点等谈感受,要集中力量谈自己感触最深,能有话可说的某个方面来写。

联——联系自身和社会实际做深入的议论,避免就事论事,泛泛而谈,更宜避免牵强附会。

结——总结全文。

以上四部分中,"议"和"联"是重点,是核心;而引和结为次要部分,可以形象的比喻为"橄榄型"结构。

注意一,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

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

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

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

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忌:读后抄——大量摘录引用材料中的原话。

脱离材料——没有"读"的内容或者不能恰当引用材料作为"感"的佐证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

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

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不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它只是人们读书时为了能够更好地记住并使用所读的内容所作的笔记,勤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读书的效果,克服边读边忘的毛病,避免重蹈熊瞎子掰苞米的覆辙。

读后感写法及例文

读后感写法及例文

读后感写法及例文一、读后感写法(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

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

抓住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

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

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

读后感以“感”为主。

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

二、读后感例文1.读《背影》有感“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读完朱自清的《背影》,仿佛有一双柔手动我的心弦,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又仿佛一双圣洁的翅膀飞过天空,在我的心中留下点点倩影。

母爱如水,温柔圣洁,无时无刻不包围着我们,让我们沉浸在爱中;而父爱如山般深厚,父亲用坚实的双肩支撑起整个家庭,父亲那深沉的爱要用多麽华丽的语言才能说出口?冬天的寒风,飒飒的刮着。

在这孤立无助的季节,祖母又去世了朱自清望着满院的狼藉,簌簌的落泪,父亲自己虽然很难受,但却还安慰我:事以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居然已经到了变卖家产的地步,但得到的钱却仅仅够还债,连祖母的丧事都要接钱办。

在这祸不单行的日子,父亲虽忙,却还亲自送我去车站,为我买橘子,“他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的探身下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读后感的基本撰写要求
关于读后感类的文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写。

第一,作者的有关情况的介绍,包括姓名籍贯、出生(逝世)年月、代表作品、后人的评价,主要政治学术观点及其贡献和影响。

第二,概括出作品的梗概。

即阅读本书后,用最简练的语言将其大意介绍出来,向别人介绍这一本书写的是什么内容,也可以对其思想价值进行极概括的交待,让人明白这本书或好在哪里。

写梗概的目的是让人看了它基本能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价值所在。

写梗概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梗概不同于缩写,也不同于中心思想应该比缩写更为简略,比中心思想更详实。

写梗概要尊重原文,不能改变原文的意思,具体要求可以概括为:中心不变,顺序不变,人称不变,语言精练,保留主干。

第三,写作读后感,这是主要内容。

在写作过程中,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它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等等。

2.写作读后感的一般步骤
(1)在读完有关作品后,先确定自己所要抒发的“感”点,然后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对作品的相关内容进行引述,为下文的展开做好铺垫。

在此基础上,对所引用的内容进行分析、评述和充分地挖掘,引出自己所要抒发的感想和体会,亮出观点。

(2)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或巧妙设喻、或正反对比,对自己的“感”点进行分析、论证,证明其正确性和合理性,为读者所接受和认同,使自己的观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

(3)注意联系实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联系原阅读材料,用原材料中的内容证明自己的观点;二是联系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生活实际,还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谈出你的“所感所想”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4)最后照应开头,再次用原阅读内容中的情节或语言对文章进行“点缀”,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并发出号召或者倡议。

3.读后感写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读后感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也不同于思想评论,更不同于作品评论(书评)。

读后感是“借题发挥”,是在读后的基础上阐发的感想,必须从作品的某一方面受到感触、得到启示,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展开的议论。

这种议论是由作品引出,但重点不在作品之中而在作品之外。

所以写作时必须.在具体写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处理好“读”和“感”的关系,做到“读”“感”结合。

“读”是基础,“感”是延伸(结果),“感”从“读”中来。

所以首先要读懂原作,理清文章思路,正确理解原作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只有读懂原作,才能真有所“感”。

万不可在对原作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随便发表感想。

(2)处理好“思”和“感”的关系,做到由“思”到“感”。

“思”,即认真分析、深入思考。

“思”是“感”的酝酿过程,是“感”的深化手段,有了“思”,才有可能使“感”既紧扣原作,又能联系现实,做到观点明确、深刻感人。

所以,写读后感除了“读”以外,一定要作思考,即从原文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所历所见的、与书中相近相似或者相反相对的人和事,阐明自已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已的感想抒发出来,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

总之,只有“思”得深入,才能“感”得深刻,不至于天马行空、任意发挥。

(3)“感”要凸显重点,切忌面面俱到。

读后感(或读书随笔)的重点应落在“感”上。

“感”必须写得集中。

读完一篇(部)作品,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但不能把它们都写出来。

读后感是写感受最深的一点,不要“感”得太多、太杂。

这就要求我们对自己诸多的感想和体会加以分析提炼,从中选择确有话可说的一点(或者几点)来写,尽量避免东扯西拉、泛泛而谈、中心散乱的弊病。

(4)“感”要真实独到,要具有超越性。

读后感中的“感”不是矫揉造作地拼凑所谓的“感受”。

一是要避免公式化的写作,即上半篇介绍文章内容,下半篇对照自己联系实际来个自我批评,最后再来写上几句空洞的保证。

二是要避免用大量的篇幅复述或引用原作原句,而忽视了对“感想”的抒发,将读后感写成了“内容介绍”。

三是要有独到的见解,将对现实生活有一定意义、有价值的原作的内核挖掘、阐述出来。

四是要具有超越性,即所谓源于文本、超越文本,甚至超越自我。

(5)“感”的表现手法要自然。

从表现手法上看,读后感多用夹叙夹议,必要时借助抒情的方法。

叙述是联系实际、摆事实。

论是谈感想、讲道理。

抒情是表达读后的激情。

叙述的语言要概括简洁,议论要准确,抒情要集中。

三者要交融一体,切忌空话、大话套话、口号。

(6)“感”的表现形式要规范。

读后感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联系实际来阐发所感的,即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具体生动的事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对原作内容和价值的理解与把握,使原作的观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另一种是从研究理论的角度出发阐发意义,即根据自已的研究和理解阐明较难理解的原作的思想观点,或估价一部作品的思想价值,它的作用是从理论上帮助读者加深对原文的理解。

这一种读后感的重点仍在“感”字上,但它的理论性较强。

另外,读后感最好不要直接以“×××读后感”、“读×××有感”等形式命题,应根据自己所感的主题来命题,为了点明文章体裁,可加以“×××读后感”、“读×××有感”等副标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