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
动物的运动课件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归纳总结
骨
关节面
方式
动物的 运动
基础 骨连结 关节 关节囊
实现
骨
关节
绕
拉动
骨骼肌
骨骼肌
刺激
关节腔
1、同一块骨骼肌的肌腱分别固定在( D )
A.同一块骨
B.两块骨
C.多块骨
D.至少相邻的两块骨
2、(2015•莱芜)某同学在学习完运动系
统的组成后,决定利用圆规和弹力布制作骨
骼肌牵动骨运动的模型,在他设计的四种模
①两同学扳手 肱二头肌收缩,同时肱三头肌舒张
②铅球推出去的过程 肱二头肌舒张,同时肱三头肌收缩
③提一桶水 都收缩
16
概括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
肌肉 动力 骨 支架 关节 支点
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不只靠运动系统, 都是由 骨骼肌 、 骨 和 关节三者协调配合, 在 神经系统 安排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说明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3.认识关节和骨骼肌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及功能。 4. 通过屈肘和伸肘运动理解运动的实现。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视察某种脊椎动物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进一步增强学 生的视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关注健康,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不只靠运动系统, 都是由 骨骼肌 、 骨 和 关节三者协调配合, 在 神经系统 安排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归纳总结
骨
关节面
方式
动物的 运动
基础 骨连结 关节 关节囊
实现
骨
关节
绕
七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3.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鸟类会飞?为什么猎豹能跑得那么快?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探究生物学知识。
(二)问题导向
1.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动物运动的基本原理,如:骨骼和肌肉如何协同工作?不同运动方式的优缺点是什么?
五、案例亮点
1.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参与
本教学案例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通过创设情景、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主动探究动物运动知识。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学会了生物学知识,还锻炼了观察、思考、合作等能力,实现了全面发展。
2.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身边的动物为例,引导他们观察和分析动物的运动方式,探讨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性。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物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掌握动物运动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生物学的魅力,为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奠定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动画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动物的运动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组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对动物运动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案例利用生动有趣的动物运动视频、图片等资源,创设引人入胜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动物运动的兴趣。这种情境创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 动物的运动课

再见
44
蚯蚓蠕动
火焰天使鱼
狮子猎捕斑马 斑马奔逃
3
大雁迁徙
2020/6/17
4
蜻 蜓 点 水
2020/6/17
5
2020/6/17
蜜 蜂 采 蜜
6
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
尝试说出几种动物的运动方式:
•蚯蚓 蠕动
•鱼
游泳
•鸟和昆虫飞行
•哺乳动物行走、奔跑、跳跃
7
•动物的运 动
8
动物的运动
•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运动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 节 •动物运动的意义
29
运动的完成过程:
神经刺激
骨骼肌 收缩
舒张
(
骨
绕 关
节
运
动
)
小结: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
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
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30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 调配合
•但是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 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 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 的。
31
运动受神经系统的控 制和调节
具有行发走达、的奔运跑动、能跳力跃等,。有利于
觅食 和 避敌 ,以适应
复杂多变的环境。
2020/6/17
33
小结
34
动物的运知动识总结
运动系统 的组成
骨骼
骨骼肌
骨、关节和 运动系统 肌肉的协调 及其它系统
运动的 生物学意义
35
(动动脑)分析以下几个动作中,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是怎样协调配合的?
20
骨连结
● 不活动的连结
● 半活动的连结
颅骨
脊柱
七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知识点生物学是涉及自然界生命的学问,而动物是生命体之一,动物在生命周期中具有不同的运动特性,上下左右前后翻滚跳跃都需要适应特定的运动方式。
生物虽然看似低等,但它们的身体结构、内外部系统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完善,让它们能够应对自然环境的限制和对抗天敌。
本文将讨论七年级生物教学中的动物的运动知识点,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并理解动物的运动特性,以此推进生物学教育科普普及化。
一、动物的运动类型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动物需要不同的运动方式来适应各自的生存环境。
总体而言,动物的运动类型分为以下几种:1. 游泳:水生动物利用鳃呼吸,游泳是它们的主要出行方式。
水生动物能够在水下前进、转弯,它们采取了不同的游泳方式:分裂式蹬脚游泳、扇动式游泳、蛇形游泳、水蛭游泳等。
2. 飞行:如禽鸟、昆虫等在空气中飞翔,能够在丰富多变的大气环境中完成翱翔、翻滚等动作。
3. 跑步:包括陆生动物在陆地上奔跑和游荡的方式。
4. 爬行:蜥蜴、蛇、蜘蛛等动物采用爬行方式在陆地、树枝间前进。
二、动物的运动技巧1. 运动的基本要素动物的运动需要完成一系列与基本要素有关的动作,如平衡、前进、转向、加速、减速等。
2. 动物的肢体结构肢体结构直接影响了动物的运动方式,如鱼类的身体流线型能帮助它们游泳、鸟类的骨盆和胸骨构造使它们更适合飞行、挠抓摄食的哺乳动物的前肢机能更加发达等。
3. 动物的反应机能响应是动物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动物的运动行为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其神经和感官反应的特点。
三、运动的调节机制动物的运动调节和协调能力通常随着其神经元数目增强而增强,智能越高的动物,它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越发达。
通过大脑指挥和调控,动物的运动能够更加精准地完成。
聪明动物除了具备高精度的运动能力,还具备其他特殊的感官能力,如猎豹通过彩色视觉在跑过程中帮助自己更好地捕食能力等。
四、运动的意义运动功能在动物生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其生命的必要条件之一。
初中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初中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初中生物课上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知识。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是它们适应环境、生存和繁衍后代的重要方式。
下面,我将从动物的运动方式、寻找食物和逃避敌害的行为、交流和社会行为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一些有趣的内容。
一、动物的运动方式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需要,动物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运动。
例如,陆地上的动物通常使用四肢行走,如狗、猫、猴子等;鸟类则通过翅膀的振动来飞行;鱼类通过尾巴的摆动来游泳;昆虫利用翅膀的跳跃、飞行或爬行等方式来移动。
不同的运动方式使得动物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二、寻找食物和逃避敌害的行为动物为了生存,需要寻找食物并逃避敌害。
它们通过各种行为来实现这一目标。
例如,猎食行为是许多动物的重要行为之一。
猛兽如狮子、豹子等通过追捕猎物来获取食物;鸟类利用喙捕食昆虫;昆虫通过触角和感觉器官来探测食物等。
此外,许多动物还通过躲藏、伪装、模仿等行为来逃避敌害,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三、交流和社会行为动物之间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交流,以便在繁衍后代、合作捕食和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相互配合。
例如,许多动物通过嗅觉、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来传递信息。
狗通过尾巴的摇摆、嗅探等行为来与主人进行交流;猴子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方式来传递信息。
此外,一些动物还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结构,如蜜蜂、蚁群等。
它们通过分工合作、相互协作的方式来维持社会秩序。
四、动物的节律行为动物的节律行为是指动物在一定时间内反复出现的行为。
例如,鸟类的迁徙是一种典型的节律行为。
每年春秋季节,许多鸟类会根据季节的变化,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以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
此外,一些动物还有夜行性、昼行性的习性,它们在白天或夜晚活动、休息的时间分别不同。
这些节律行为帮助动物们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在初中生物课上,我们还学习了许多其他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知识,如动物的生物钟、动物的孵化和育幼行为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方式,还能更好地保护和关爱动物,与它们和谐相处。
七年级生物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课件

第十三页,共十八页。
1 肌肉(jīròu)包括几部分 2 肌肉(jīròu)的附着方式 3 肌肉为什么总是 成对出现? (zǒnɡ shì)
第十四页,共十八页。
1、组成哺乳动物的运动(yùndòng)系统是(C )
A 肌肉 B 骨骼 C 肌肉和骨骼 D 关节
2、使骨骼肌附着在骨上的是( B)
第四页,共十八页。
第五页,共十八页。
(关节软骨)
( 关节 ) (guānjié)
(关囊节 ) (guānjié)
头
(关节 ) (guānjié)
( 关节窝) 面
( 关节腔)
第六页,共十八页。
你能找出多少(duōshǎo)个关节?
第七页,共十八页。
肩关节
肘关节 腕关节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脱臼(tuō jiù)——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 来
急救——发生脱臼后,不要再活动, 立即请医生将关节(guānjié)复位。
第八页,共十八页。
骨、关节和肌肉(jīròu)的关系
思考 一下 (sīkǎo)
上图中能正确示意骨、关节和肌 肉(jīròu)的连接的是哪幅图?
第九页,共十八页。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xiétiáo)配合
第十页,共十八页。
骨、关节和肌肉(jīròu)的协调配合
(shén me)意义?灵活、牢固
关节是由——关—节——头——、
——— 关—节—窝———、—关——节—囊——— 、——关——节—腔———组成的,其 中在————关—节—头—和 关——节—窝—附着关节软骨。
第十六页,共十八页。
关节 关节头 (guānjié) 囊 (guānjié)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节《动物的运动》参考课件

本课小结
运动的 奔跑、爬行、游泳、飞行、蠕动、跳跃等
方式 动
骨
不活动的连结
关节面
物 的
运动的 骨连接 活动的连结(关节) 关节腔
运 基础 动
半活动的连结
骨骼肌 肌腱和肌腹
关节囊
运动的 骨骼肌受到刺激后,就会收缩,产生一定
实现
拉力,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产生运动。
随堂练习
1.与关节的牢固性和灵活性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一、 运动的方式
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 方式也大相径庭。
奔跑
飞翔
游泳 爬行
跳跃 蠕动
运动是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 通过运动,能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位置,以利 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
二、运动的基础
骨
骨骼
运
不活动的连结 如颅骨
动 骨连结
系 统
半活动的连结 肋骨与胸骨
3.手提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
别是( D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二者均舒张
D.二者均收缩
所有的动物包括人类在内, 都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运动, 以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 繁衍种族。
骨骼肌
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 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
肌腱 肌腹
肌腱
骨骼肌
骨骼肌有受到刺激 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 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 刺激后,就会收缩,牵 动骨围绕关节活动,从 而产生运动。
三、运动的实现
能牵拉相邻的 骨产生运动
思考:一组肌肉的两端是附着在一块骨上, 还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这对于运动有什 么意义?
有( D )
动物的运动-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动物的运动-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和作用。
2.掌握动物的基本运动方式及其相关知识。
3.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其作用。
2.各种运动方式的特点和适应环境。
三、教学内容3.1 动物的基本运动方式1.游泳:鱼类和海豚等水生动物利用尾鳍、背鳍和胸鳍等组成的鳍来游动。
2.飞行:鸟类和昆虫等空中运动的动物利用翅膀进行飞行。
3.跑步:有四肢的陆地动物,如马、狗、猫等,都可以利用四肢进行跑步。
4.爬行:一些动物如蛇、蜥蜴等没有腿或腿很短,可以利用身体的摆动来进行爬行。
5.跳跃:一些跳跃类的动物如蚂蚱、沙漠蜘蛛等可以通过强壮的后腿来进行跳跃。
3.2 动物运动的作用1.生存:某些动物通过运动来寻找食物、逃避天敌、繁殖后代等。
2.维持生理功能: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提高代谢功能。
3.娱乐:一些动物类似于人类一样会通过运动来娱乐自己。
4.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动物的运动方式和作用。
4.2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动物的运动方式。
4.3 讲解法通过课堂讲解和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和作用。
五、教学流程5.1 活动1:游泳方式的观察让学生观察水生动物的游泳方式,如鱼类、海豚等。
5.2 活动2:飞行方式的比较通过实验比较鸟类和昆虫等动物的飞行方式,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5.3 活动3:跑步方式的实验通过让学生模拟狗的跑步方式,让学生观察狗的奔跑方式,了解四肢奔跑的特点。
5.4 活动4:爬行方式的比较通过让学生观察蛇、蜥蜴等动物的爬行方式,让学生了解爬行类动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5.5 活动5:跳跃方式的实验通过让学生模拟蚂蚱的跳跃方式,让学生了解跳跃类动物的特点。
5.6 活动6:游戏活动设置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运动对于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测试结果来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 支点 动力
直臂提重物时:两块肌肉同时收缩。
二、动作的产生
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肱三头肌
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二、动作的产生
需要多组(至少2组)肌 肉配合才能完成一个动作;
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控 制,还需要消化、呼吸、循 环系统的配合。
三、运变的陆地环境。
1、大吊车的哪些部位相当于动物的关节?
吊车臂和车体之间相连的部位;
2、除哺乳动物外,其他脊椎动物的骨骼也 有关节吗?
有。 鱼鳍骨与躯干相连的部位;青蛙、龟、 鸟类的四肢骨与躯干骨之间及四肢骨之间 均有关节。
3、蚯蚓体内有肌肉,但是没有骨骼,这是它不 能快速运动的一个原因吗?
是的。
4、人体哪些部位有关节?在运动时,哪些关节 容易受伤?应怎样保护?
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 节、趾关节等。
运动时,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容易受伤。 保护措施是:充分做好热身运动,运动强度适度,带护腕、护膝 等。
2、骨骼肌
一块骨骼肌示意图
白色
肌 腱
粗 肌腹
神经
骨骼肌具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 人体内,骨骼肌所受的刺激来自 神经传来的兴奋。
骨骼肌与骨的位置关系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骨骼肌两端的肌腱跨过关节附 在不同的骨上。
二、动作的产生
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 收缩,牵动所附着的骨饶着关节 活动;
骨 关节 骨骼肌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运 动
骨 骨骼
骨连结
不活动的连接 半活动的连接
系
活动的连接(关节)
统 骨骼肌
1、关节
关节头 关节囊 里、外都有坚韧的韧带 关节腔 充满滑液,减小骨与骨的摩擦; 关节窝 关节软骨 减小骨与骨的摩擦;
关节的特点:既牢固又灵活。
关节头
关节面
关节软骨
关节窝
关 节
关节囊
韧带
关节腔 滑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