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支气管哮喘,治疗

(5)白三烯调节剂:包括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s)受体拮抗剂和5-脂氧化酶抑制剂,是一类新的治疗哮喘药物。前者通过对细胞表面的白三烯受体的拮抗,抑制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释放出的CysLTs的致喘和致炎作用,减轻变应原、运动和SO2诱发的支气管痉挛。本品可减少吸入激素的剂量、减轻哮喘症状,尤其适用于阿司匹林和运动诱发哮喘的治疗。属于这一类的药物包括扎鲁司特、孟鲁司特和异丁司特。
(2)纠正酸中毒:严重缺氧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后者可使病人的支气管对平喘药的反应性降低。可用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或缓慢静脉注射。剂量可用下列公式计算:所需5%碳酸氢钠毫升数=[正常BE(mmol/L)-测定BE(mmol/L)]×体重(kg)×0.4。应避免形成碱血症,因为氧离曲线左移不利于血氧在组织中的释放。
这类药物有极强的支气管舒张作用,平喘作用迅速(吸入后可在数分钟内起效),副作用小,是缓解哮喘症状的首选药物。但因其对于气道炎症几乎无作用,不宜长期、单独使用。应用这类药物后,少数病人可有头痛、头晕、心悸、手指颤抖等副作用。用药一段时间后,可逐渐耐受。
这类药物种类和制剂很多。根据平喘作用起效的快慢和作用维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4类:①短效-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和特布他林气雾剂,每次1~2喷吸入,适用于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的控制;②短效-迟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片和特布他林片,每次1~2片,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日间哮喘的治疗。由于新型前体药班布特罗和平喘作用维持时间较长的控释制剂的问世,这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已趋减少;③长效-迟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气雾剂,适用于夜间哮喘的防治;④长效-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如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既适用于夜间哮喘的防治,也适用于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的控制。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在基层医疗推广应用分析

儿肝炎综合 征作为一病 因复杂 的临床综合征 ,致使l床症状 较重 ,进 临 而并 发多 系统病变 ,加之疗程不足 ,严重影响 院 内治疗效果 ,因此加 强该病相 关知识的宣 传 ,做到产前 预防 、早发 现、早就诊 ,争取患儿 家长的合作治疗意 义重大。
炎综 合征 的治疗 ,本组 病例 遵循 常规 治疗 +病 因治 疗 的综合 治疗 原
必 须重视 基层 医院哮 喘的培 训和 宣教 工作 ,把 基层 医院的 哮喘 防 治工作 放在 一个 重要 的位 置 。
【 关键 词 】哮 喘 防治创议 ; 儿童 ; 基层 医院
中图分类 号 :R2 . 75 6
文献标 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7- 14 (00 4 0 1- 3 6 1 8 9 2 1 )0 - 08 0
TheA pplc ton A nayssa iai l i boutt l he G oba nii tve f rA shm ai t i a y H os tl lI ta i o t n hePrm r pia XI AN G D o g- n. n Ji CHENG ig H u,Y Yn — i ANG J . U X i g Ku FU Ch n un LI an — n e
[] 日本Kgt地方 医 院第三 内科 学系 . 酸昔对 肝 细胞糖 皮质 激 2 oo 甘草 素信号 通道 的影响 [消 化 系统疾 病和科学, 0, ( : 7—71 J ] 2 2 78 1 518. 0 4 )7 [] 景俊 生, 爱 民. 洛韦治 疗 巨细胞 病毒 性肝 炎 l例 观察 [ . 3 秦 更昔 2 J 山 ] 东 医药 , 0 , (0: . 2 4 42 ) 0 0 4 7
一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哮喘控制

Czech Turkey Republic
Russia
Georgia Denmark
India
Romania
Singapore Spain Colombia Ukraine Sweden Kyrgyzstan Vietnam Albania
SRD-2011-SS-03-0519
Slovenia Germany Ireland Yugoslavia Croatia Australia Canada Brazil Austria Taiwan ROC United States Thailand Portugal Malta Greece Mexico Moldova China Syria South Africa United Kingdom Hong Kong
气道慢性炎症, 气道高反应性 和可逆性气流受限的关系
宿主因素 使个体易于或免于 发生哮喘的因素
危险因素 (哮喘的发生) 环境因素 使易感的个体发生 哮喘,或诱发症状, 或使症状加重/持续
炎 症
气道高反应性 可逆性气流受限 危险因素 (哮喘的发作)
GINA pocket guide updated 2010.
中高剂量ICS 低剂量ICS+ 白三烯调节剂 低剂量ICS+ 缓释茶碱 白三烯调节剂 缓释茶碱 抗IgE治疗
初始治疗:对于大多数未经治疗的哮喘患者,从第2级开始治疗;如症状明 显,属哮喘未控制,从第3级开始治疗
内容
哮喘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SRD-2011-SS-03-0519
GINA哮喘治疗目标:达到并维持哮喘临床控制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8周控制评估
4周控制评估 舒利迭 50/500μg 或 FP 500μg 舒利迭 50/250μg 或 FP 250μg 第3步 舒利迭 50/100μg 或 FP 100μg 第2步 第1步 周 -4 0 4 12 24 36 52 56 舒利迭 50/500μg + 口服泼尼松龙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要点导读与解析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要点导读与解析作者:向莉选自: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8,33(11)2018年3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发布了2018年更新版,附文详细列举了12项更新要点及其研究证据背景。
2018年正值GINA 发布25周年,今年的世界哮喘日主题"never too early never too late,it is always the right time to address airway diseases (重视气道疾病,从来没有太晚的开始;全程实时重视气道疾病;健康呼吸恰逢其时;生命全周期健康始于呼吸)",也是将哮喘病延伸为气道疾病的重点代表性疾病,从疾病患者和治疗疾病的医者2个方面来强调重视哮喘的健康意义和社会意义。
这是继"哮喘控制"作为世界哮喘日主题延续了多年后,从关注健康角度呼吁实时和全程重视呼吸健康的深远意义,如果能用"恰逢其时、全程实时"这样的中文翻译来对应"never too early never too late,it is always the right time"的主题要点,可诠释为:对于气道疾病的重视,应该在行动上予以果断执行,在意识上强调前瞻预防的视角,那么可以反映出,25年来GINA 的全球推广相伴着从始至今第22个世界哮喘日的公众宣传,它是从基础和临床研究诊治哮喘到向社会和公众转化健康呼吸关注专注的结合,正是不断从民生健康问题向临床实践者和基础研究者的深入思考、研究、总结、提升的循环递进式前进,让哮喘患者及哮喘治疗和照护者不断获取了哮喘病这一顽疾的真实面目和采取预防控制的各种措施。
2018年GINA指南更新要点涵盖了从评估哮喘恶化或难控制危险因素(未来风险维度)、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诊断监测及药物治疗的选择)、药物和免疫治疗(含急性加重和学龄前治疗)、并存上气道疾病治疗、月经期哮喘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叠综合征、预防哮喘共7大类问题的12项要点,在本文的导读解析中,将重点关注包含儿童人群的相关问题予以导读解析和归纳,供广大儿科医务工作者尤其是诊治管理和研究哮喘疾病的人员参考。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提高公众对哮喘的认识
通过宣传教育,让公众了解哮喘的发病机制、症 状表现及预防治疗方法,减少恐慌和误解。
指导正确使用药物
教育患者及其家属正确使用哮喘控制药物,如吸 入性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确保药 物发挥最佳疗效。
提供心理支持
关注哮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 疏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contents
目录
• 全球哮喘现状 •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的目标和原则 • 哮喘的预防 • 哮喘的治疗 • 哮喘的管理和监测 •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的未来展望
全球哮喘现状
01
哮喘的全球分布
哮喘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哮喘发病率存在差异,可能与当地的气候、环境、生活习惯等多 种因素有关。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哮喘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但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更快。
哮喘的严重性
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 可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 或咳嗽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质量。
哮喘急性发作时可能导致呼吸衰竭、 心脏疾病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 命。
哮喘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 进一步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等严重疾病。
哮喘的经济负担
哮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 巨大的经济负担。
哮喘的治疗费用包括药物、检 查、住院等方面的支出,且需 要长期持续的治疗。
哮喘导致的生产力下降也对社 会经济产生影响,如患者因病 缺勤、工作效率下降等。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的
02
目标和原则
目标
降低哮喘的发病率和 死亡率。
促进全球范围内的哮 喘防治合作与交流。
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

03
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和策略
提高公众对哮喘的认识
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社交平台和公共活动 等多种渠道,普及哮喘的基本知 识、预防措施和管理方法,提高 公众对哮喘的认知水平。
培训医护人员
加强医护人员对哮喘的培训,提 高其诊断和治疗哮喘的能力,以 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制定和实施国家层面的哮喘防治计划
社会
社会也需要共同努力,提供更多的哮喘防治教育资源,加强医疗保障,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促进哮喘 防治工作的全面推进。
THANKS
05
实施计划和建议
短期实施计划
01
02
03
制定哮喘防治指南
针对不同地区和人群的特 点,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 哮喘防治指南,提供科学、 实用的哮喘管理方案。
提高公众认知
通过宣传教育、媒体报道 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哮喘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 自我管理和预防意识。
加强基层医疗保健
提高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对 哮喘的诊疗和管理能力, 确保哮喘患者得到及时、 规范的治疗和管理。
政策制定
政府应制定哮喘防治的相关政策,明 确防治目标、任务和措施,为防治工 作提供政策支持。
资源投入
加大对哮喘防治的资源投入,包括资 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等,确保防治计 划的顺利实施。
加强哮喘研究和治疗方法的创新
基础研究
加强哮喘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治疗方法创新
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哮喘治疗方法的创新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手段 和技术,提高治疗效果。
成功案例和经验分享
澳大利亚的哮喘教育项目
澳大利亚的哮喘教育项目通过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帮助他们更好地管 理自己的哮喘。该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功,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2002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修订版

2002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修订版哮喘管理和预防的指南袖珍本POCKET GUIDE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供医护人员使用的指南袖珍本2002年修订依据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的工作报告BASED ON THE WORKSHOP REPORT: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REVISED(200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心肺血液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ATIONAL HEART,LUNG,AND BLOOD INSTITUTE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防治与教育中心译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国立卫生研究院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执行委员会(2002)传播委员会(2002)Tim Clark, M.D., U.K., Chair Martyn R. Partridge, M.D., U.K., ChairWilliam Busse, M.D., U.S.A. Gabriel Anabwani, M.D., BotswanaJean Bousquet, M.D., Ph.D., France Richard Beasley, M.D., New ZealandStephen T, Holgate, M.D., DSc., U.K. Hisbello Campos, M.D., BrazilClaude Lenfant, M.D., U.S.A. Yuzhi Chen, M.D., ChinaPaul O’Byme, M.D., Canada Frode Gallefoss, M.D., NorwayKen Ohta, M.D., Japan Michiko Haida, M.D., JapanMartyn R. Partridge, M.D., U.K Javaid A. Khan, M.D., PakistanSoren Pedersen, M.D., Denmark. Ron Neville, M.D., U.K.Albert L. Sheffer, M.D., U.S.A. Albert L. Sheffer, M.D., U.S.A.Raj Singh,M.D., India Raj Singh, M.D., IndiaWan Cheng Tan, M.D., Singapore Jeyaindaran Sinnadurai, M.D., MalaysiaWan Cheng Tan, M.D., SingaporeRan Tomlins, M.D., AustraliaOnno van Schayck, M.D., NetherlandsHeather Zar, M.D., South Africa再版依据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和世界卫生组织(NHLBI/WHO)的工作报告全球哮喘防治创议1995年1月第一次发行NIH 出版号 02-36592002年的工作报告可在以下网址浏览:翻译:赵京马煜刘传合校对:陈育智沈淑瑾单位: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防治与教育中心地址:100020 北京市雅宝路2号电话:(010)65127766-5568; (010)65127766-5319传真:(010)65944298E-mail: acecbc@译者的话哮喘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2002年我国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年内患病率为0.5-3%,个别地区则高达5%。
2014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简介

2014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简介作者:何权瀛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日期:2014-09-26自2002年起,GINA报告每年更新一次。
与2013年相比,2014年新版的GINA具有以下几个新的改进。
⑴哮喘定义的更新。
提出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核心内容是症状和呼气流量的变异性。
⑵强调应尽可能确立哮喘的诊断以尽量减少哮喘治疗中的不足与过度,并提出特殊人群如何确立哮喘诊断的建议,包括已接受治疗的患者。
⑶提出若干可用于评估哮喘症状控制和引发不良后果危险因素的实用工具。
⑷提出一套完整的哮喘管理路径,承认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的基本作用,还提出了根据每个患者的特点、不同的不断变化的危险因素、患者自身的选择偏好以及实际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的框架。
⑸在考虑实施升级治疗前应考虑并提出某些常见问题,包括吸入用药技术不正确、依从性不佳,强调应充分利用现有药物达到疗效最大化。
⑹对哮喘进行持续管理,通过制订哮喘活动书面计划早期开始哮喘自我管理,若可能,进而延伸到初级护理管理和急性期护理乃至随访。
⑺为使推荐意见有效适用于不同保健系统、可行治疗方案、社会经济条件、健康文化水平及种族,GINA2014进行了策略更新。
此外,新版文件中还包括以下两个新章节。
⑴关于5岁及以下儿童哮喘患者管理的文件,首次单独发表于2009年。
GINA2014整合这部分内容,意味着其涵盖了全年龄段哮喘诊断和管理。
⑵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叠综合征(ACOS)的诊断,为GINA和COPD全球创议(GOLD)共同参与的一个项目,并由两个委员会共同发布。
哮喘的定义、描述和诊断哮喘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常见特征是慢性气道炎症。
其定义是具有呼吸症状病史,包括喘息、气短、胸部发紧和咳嗽,症状及程度可随时间变动而变化,并伴可变性气流受限。
哮喘诊断应根据特有的症状类型和可变性气流受限证据,通过支气管舒张剂可逆性试验或其他试验加以证实。
若可能,在开始实施控制性治疗前提供哮喘诊断证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解读搜狐博客> 云淡如烟> 日志> 哮喘专集2007-10-20 | 2006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解读标签:2006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解读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时间: 2009-01-12 12:06:00 作者:呼吸内科哮喘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多年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哮喘患病率(尤其是儿童)及死亡率逐渐上升。
哮喘已成为严重的公众卫生问题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
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心肺血液研究所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共有17个国家的30多位专家组成小组,制定了关于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并出版了一套名为《全球哮喘防治创议》——简称“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的系列丛书。
这套丛书包括《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的策略—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世界卫生组织工作会议报告》,它包含哮喘的技术性讨论,哮喘的管理,有关临床建议的科学理论和来自科学文献的专业引证;《哮喘的管理和预防》,是给公共卫生官员和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实用指南;《哮喘管理和预防的指南袖珍本》,是给基层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病人护理信息概括。
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专家小组以这套系列丛书为依据,与世界各国及中国医药卫生部门进行广泛的合作,在全球及中国推广全球哮喘防治的策略。
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RIA)时间: 2009-01-12 12:07:00 作者:呼吸内科随着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增多,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亦较前明显增多,变应性鼻炎已成为一个全球行的健康问题。
变应性鼻炎虽不致命,但发病率高,涉及面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学习。
为有效对鼻炎进行控制。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召集全球30多位包括耳鼻喉。
、变态反应、呼吸等相关专业的专家,召开了关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和预防的工作会议,并依据会议内容出版了“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 rhinitis and it impact on asthma, ARIA)一书。
该书对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及其与哮喘的关系等行广泛深入的论述。
它已成为全球相关专业医生的管理过敏性鼻炎的指导性文件。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9月刊专题讨论儿童哮喘的定义及诊断-------------------------------------陈育智哮喘的长期控制治疗-----------------------------------------韩忠难治性哮喘的定义、诊断及治疗--------------------------盛锦云婴幼儿哮喘的诊断和早期干预-----------------------------洪建国儿童哮喘的临床控制及其监测-----------------------------吴谨准高度重视影响哮喘的相关性疾病及因素-----------------尚云晓儿童哮喘的定义及诊断陈育智儿童支气管哮喘(简称儿童哮喘)是近年来十分引人关注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也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儿童健康和生长发育。
很多国家哮喘发生率超过10%;中国儿童的发生率也显著增加,例如北京0~14岁儿童哮喘的发生率在1990年到2000年10年间从0.78%上升到2.06%,增加了1.6倍。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及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共同组织专家撰写《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它在不断地更新哮喘治疗与控制的观念。
2006年新版GINA指南又对哮喘的诊断、治疗及管理作了更新,现简述如下。
l 定义哮喘是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尤其是夜间或清晨)的气道高反应性有关;这些症状发作通常与肺内广泛存在但变异较大的气流阻塞有关,后者可自发或经治疗后缓解。
2 诊断哮喘的诊断通常可根据患儿的症状及病史确定。
患儿出现喘息并有以下症;吠时高度提示哮喘的诊断:每月多于1次的频繁喘息发作,运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非季节变化性喘息和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以后,儿童的“感冒”反复“发展到肺部”或持续10d以上才缓解,症状在接触刺激物(如化学气雾剂、花粉、烟雾、毛皮动物、气温变化等)时出现或加重,服用抗哮喘药物后症状减轻。
2006年GINA将5岁及以下儿童哮喘分成3种类型:(1)早期一过性喘息多见于早产和父母吸烟者,喘息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肺的发育延迟所致,年龄的增长使肺的发育逐渐成熟,大多数患儿在生后3岁之内喘息逐渐消失。
(2)早期起病的持续性喘息(指3岁前起病) 这些儿童有典型的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的反复喘息,本人无特应性体质,无家族过敏性疾病史。
喘息症状—般持续至学龄期,但有相当部分患儿在11岁时仍然有症状。
喘息的原因在2岁前大多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有关,部分与2~5岁期间其它病毒,特别是鼻病毒的感染有关。
(3)迟发性喘息/哮喘这些儿童哮喘症状常持续到学龄期乃至成人期,他们有典型的过敏症背景,常常伴有湿疹,气道有典型的哮喘病理特征。
对3岁前出现的喘息并且伴有1个主要危险因素(父母有哮喘病史,医生诊断湿疹)或2~3个次要危险因素(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4%、非感冒引起的喘息及患过敏性鼻炎)提示以后患哮”尚危险增加。
哮喘发作时的典型体征是双肺闻及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伴呼气相延长。
但是有些患儿就诊时可以听不到哮呜音或仅在用力呼气时听见,严重哮喘发作时甚至可以因为气流严重受限表现为呼吸音降低,无哮鸣音,即所谓的“沉默胸”。
但是患者可有其他体征,如紫绀、说话断续、心率增加、三凹征等。
肺功能测定可确定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可逆性及变异情况,对哮喘诊断很重要。
用肺量仪测定气流受限情况及其可逆性是确定哮喘诊断优先选用的方法,公认的指标有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呼气峰流速(PEF)。
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上升≥12%(或≥200mL)提示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支持哮喘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哮喘患者并非每次测定都显示出可逆性,尤其是那些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因此最好重复测定。
用峰流速仪测量PEF是哮喘诊断和监测的重要手段,峰流速仪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可用于医院门诊及家庭监测,其作用表现在(1)帮助确定哮喘诊断,吸人支气管扩张剂后,PEF改善达到60L/min(或与用药前比较提高≥20%),或昼夜PEF变异超过20%(如果日间测2次,变异超过10%),提示哮喘诊断;(2)改善哮喘控制,尤其是对那些症状感知力差的患者;(3)发现引起哮喘症状的环境因素。
5岁及以下儿童哮喘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作出诊断,其肺功能检查结果不可靠,如果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和吸人糖皮质激素试验性治疗症状明显改善而停药后即恶化则支持哮喘诊断。
对有哮喘症状而肺功能正常的患者,可采用吸人乙酰甲胆碱、组胺或运动等方法测量气道反应性,即行支气管激发试验。
通常采用FEV1或PEF较基础值下降≥20%时激发试剂的浓度或累计剂量作为判断指标,阳性则表示气道反应性增高;但需注意有过敏性鼻炎、肺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也可能表现为阳性。
非侵入性气道炎症标记物检测是目前研究的亮点,包括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检测等。
哮喘患者FeNO水平及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增高,可作为哮喘监测及调整治疗的辅助手段。
哮喘与过敏状况间有很强的联系,测试过敏状况有助于哮喘的诊断并可识别引起患者哮喘症状的危险因素。
通常可采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2007—08—06收稿) (本文编辑:常新)哮喘的长期控制治疗韩忠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患,需要长期治疗。
到目前为止发表的共5版GINA方案中,哮喘的药物治疗所占篇幅最大,是哮喘治疗的首选、主要疗法。
1 哮喘治疗目标哮喘的治疗目标是达到并维持哮喘临床控制,即无(或42次/周)白天症状;无日常活动受限,包括运动受限;无夜间症状和因哮喘憋醒;无需(或≤2次/周)使用缓解药物;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无哮喘急性加重。
该治疗目标在大多数哮喘患者中可以实现,这已被GOAL研究所证实。
2 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为适合基层需要,将急性发作简略划分如下。
2.1 轻度发作可以平卧,说话能成句,有条件的可测PEF、FEV1均>80%,SaO2>0.95。
首选速效β2激动剂气雾剂(PMDI),包括喘乐宁(万托林)和喘康速(博利康尼),4岁以上,适用于按阀与吸气可同步进行者。
在医生指导下,每20min吸1次,连续3次。
或在家中,自行吸1~2次:婴幼儿需加用储物罐吸人。
也可用丙卡特罗(美普清)6.25~12.50μg每日2次口服。
2.2 中度发作只能坐位,说短语,有条件的可测PEF、FEV1 60%~80%,SaO2 0.91~0.95。
首选雾化吸人疗法,包括普米克令舒,每次2mL;喘乐宁又名万托林或博利康尼0.5~2mL;爱全乐1~2mL;沐舒坦1~2mL,组成3联或4联疗法。
以百瑞空气压缩泵雾化吸人,需要达到2~5μm直径的雾滴才能沉着在细支气管壁上。
超声雾化吸入器和氧气驱动均达不到上述要求。
若在基层单位没有百瑞泵设备,可用氧气驱动试行。
首次每20min给药1次,连续3次;或每日2次、3d,再减为每日1次、3d。
大部分患儿均可以缓解,不必静脉给药。
基层单位没有雾化吸入设备时也可用肾上腺素0.1%、0.01mg/kg,最大量0.3mg,每20min皮下注射1次共3次,需除外心源性哮喘。
部分患儿考虑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强的松1mg/kg,短期应用。
2.3 重度发作拱背位,只能说单字,有条件的可测PEF、FEV1<60%,SaO2<0.90。
首选雾化吸人疗法的同时,加用静脉糖皮质激素,包括:琥珀酸氢化考的松10mg/kg(作用快,副作用较小);甲基强的松龙40~80mg/次(作用较慢,副作用最小);氟美松2~4mg/次(作用快,副作用较大)。
同时加用静脉氨茶碱的间歇疗法,4mg/kg加10%葡萄糖20mL缓慢静推10min,或加入小壶中缓慢淌人。
静脉氨茶碱的维持疗法,因需作茶碱的血浓度监测,故临床应用范围较窄。
以上药物可每6h重复1次,直至缓解。
同时应按常规处理包括:吸氧,纠正脱水、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无创正压通气(CPAP),住院或转院,必要时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等。
不在本文范围内,故不详述。
3 哮喘的长期控制治疗是治疗哮喘的关键3.1 当哮喘急性发作时,由于症状严重,家长比较重视,依从性好;当哮喘发作缓解后,由于症状消失,患儿活动正常,部分家长容易忽视并低估患儿的病情,或自动提前减低药量或自动停药,依从性不好,使哮喘治疗失控,是造成哮喘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