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常见疾病中医护理常规
中医医院常用护理常规

1.按专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平卧头偏一侧。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口腔及气道内分泌物。
取出活动性假牙。
舌后坠者用舌钳拉出,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3.抽搐或者躁动者加用床拦或约束带,以防坠床。
修剪指甲防止抓伤。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视病情需要记录24小时出水量。
5.备齐抢救用物及药品,及时配合急救。
6.预防褥疮发生。
睡气垫床,保持床单平整干燥,按摩受压部位并置气圈或软垫,翻身拍背视病情而定。
7.遵医嘱给予鼻饲。
口腔护理每天2—3次,酌情选用漱口棉球,口唇涂以润滑油膏。
8.眼睛不能闭合者每班涂以眼膏并用温盐水纱布遮盖,以防角膜损伤。
张口呼吸这以湿盐水纱布遮盖口鼻处。
9.留置导尿者,每天清洁消毒尿道口1~2次。
夹闭导尿管每2~4小时放尿一次,定期更换尿袋。
10.临证处理:⑴病人气息急促、面色青紫、肢体抽搐,应及时准确给氧。
⑵牙关紧闭者可针刺下关、颊车、合谷等穴。
⑶眼睑不能闭合者,可涂以眼药膏或凡士林纱布覆盖,保护角膜。
⑷闭证、脱证者遵医嘱分别处理:①闭证可针刺人中、十宣、百会、合谷、太冲等穴,或十宣放血;②脱证亡阳者,遵医嘱可注意参附液,亦可炙气海、关元、百会、膻中、神阙。
亡阴者可注射或鼻饲生脉液。
1.取休克体位(头部抬高约10~20度,下肢抬高20~30度)。
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2.保持输液通畅,一般采用两条静脉通道。
注明升压药通路,视血压调节滴速,防止药液外渗。
3.保持呼吸道通畅,高流量吸氧,必要时配合医生做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辅助呼吸等处理。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面色,神志,瞳孔及尿量等病情变化,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必要时每小时测量尿量和尿比重,预防急性肾衰。
5.重症休克者应观察有无出血倾向,有无柏油样便及血液快速凝固,皮下出血等DIC现象发生。
遵医嘱行血气分析及各种生化检查。
6.加强基础护理。
禁食期间口腔护理每天二次。
必要时遵医嘱鼻饲流质。
7.积极配合治疗原发病。
⑴失血性休克;补充有效血容量,输液应先胶后晶,原则上不宜使用升压药作抗休克主要手段。
内分泌科护理常规

内分泌科护理常规1.健康宣教2.药物管理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准确地给予药物,并监测患者的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
在给药前,护士应检查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禁忌,遵从用药原则和操作规范。
3.疼痛缓解一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常常伴有疼痛症状,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特点,给予相应的疼痛缓解措施,如热敷、按摩、药物镇痛等。
4.饮食管理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并对患者进行饮食宣教。
例如,对于糖尿病患者,饮食宣教包括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合理选择脂肪摄入、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定时进餐等。
5.情绪支持内分泌疾病常常伴有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护士应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倾听,提供情绪支持,帮助患者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6.协助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护士负责协助医生进行内分泌系统相关的检查和治疗,如血糖监测、甲状腺超声、抽血、注射等。
护士应做好检查和治疗前的准备工作,提醒患者注意事项,解答患者的疑问,同时配合医生进行有关操作。
7.监测疾病进展和并发症护士应根据患者疾病的发展情况,进行定期的生命体征检查、疾病指标监测和并发症观察,及时发现疾病的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
8.提供康复护理对于一些需要康复护理的内分泌疾病患者,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包括体育锻炼、心理疏导、营养补充等,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9.保持环境安全护士应保持内分泌科病房的环境整洁、安静、舒适,预防交叉感染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护士应做好消毒工作,保持病房空气新鲜,避免噪音和过度刺激。
10.持续教育和研究对于内分泌科护士来说,持续教育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护士应不断学习和更新内分泌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关注最新的研究进展,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护理质量。
总之,内分泌科护理要求护士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和细致的护理工作。
内分泌科护理常规全

内分泌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般疾病护理常规1、按入院、出院护理要点执行。
2、按医嘱执行分级护理及其护理要点。
3、测量体温、呼吸、脉搏。
(1)一般新入院病人,4 次/ 天,连测3 天,如体温正常,则按分级护理有关要点执行。
(2)高热病人,按高热病人护理要点执行。
(3)某些专科疾病病人须观察体温时,按有关疾病护理要点执行。
4、按医嘱测量血压。
5、测量体重,病人入院时测量1 次,以后每周测一次。
6、病人入院后24 小时内,应对其进行全面护理评估,并记录于护理病历上。
7、准确、及时留送各种标本。
新入院患者应在次晨留取尿与粪便标本送作常规检验。
8、严重观察病情和药物反应,如有异常变化应立即向医生报告并积极协助处理。
9、凡危重病人应填写护理记录单,及时准确记录出入量、生命体征、病情变化、临时治疗与护理等内容,并按时作小结与总结。
每日的出入量应记录在体温单上。
10、了解本病区内常规用药、急救药物(含专科疾病急救药物)的主要作用及副作用,熟练掌握其用法及注意事项。
11、保持本病区一般器材、急救器材(含专科疾病急救器材)各种急救治疗包的性能良好,可供随时应急使用,并能掌握其使用或配合医生操作的方法。
12、加强与病人的交流,了解其心理需要、给予心理支持。
病情允许时,应鼓励并指导病人自我护理,增强其治病与康复的信心。
13、针对病人的疾病进行健康指导,包括本病的预防、症状、治疗、饮食、休息、身体锻炼、保持心理健康等基本知识,以及出院后来院复查的时间等内容。
14、病区环境应清洁、整齐、安静、安全,空气新鲜,室温18〜20° C、湿度50%〜60%为宜。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保持床铺的清洁,平整,定时更换体位。
加强安全管理。
做好基础护理。
如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尿道外口护理,根据级别护理认真巡视病房。
抽搐昏迷时应设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认真执行各项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详细记录护理记录单,出入液体量及血压记录。
内分泌科一般护理常规

内分泌科一般护理常规一、主要的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或高于机体需要量与食欲减退或亢进,机体代谢紊乱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的预防与自我护理知识。
3、自身形象的紊乱与疾病引起身体外形改变等因素有关。
4、焦虑与疾病难以治愈、长期治疗导致经济负担加重有关。
二、观察要点1、观察病人的体重、体型,计算体重指数(BMI)。
2、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有无毛发浓密、稀疏,有无体型异常,有无满月脸、色素沉着,有无突眼等。
3、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
三、护理措施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2、一般护理①环境:病房整洁、安静、光线柔和空气新鲜。
②休息:有急性并发症时应卧床休息,缓解期应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
③饮食:根据病情,可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禁食浓茶、咖啡。
糖尿病患者应进食糖尿病饮食。
3、症状护理①意识障碍者应使用床档,保证病人的安全。
②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平整。
皮肤破溃者,配合医生进行创口护理。
③对突眼者,指导病人外出时戴深色的墨镜。
④高热病人予降温处理,低温者应保暖。
4、用药治疗的护理①遵医嘱使用降低血糖的药物,并注意观察各种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②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注意观察有无水钠潴留及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③应用其他药物时,应注意其疗效及不良反应。
④一旦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
5 、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指导家庭成员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
四、健康教育1、疾病知识和康复指导。
2、合理饮食。
3、日常生活指导。
4、预防复发。
内分泌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内分泌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一、内分泌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饮食调控:内分泌科疾病患者饮食调控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要合理控制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高盐等食物的摄入。
对于甲状腺疾病来说,对碘的摄入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多或过少。
对于甲状旁腺疾病和肾上腺疾病来说,要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如咖啡、辣椒等。
2.定期复查:内分泌科疾病患者需定期复查,以掌握病情变化和疗效评估。
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等。
甲状腺疾病患者需要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超声等。
甲状旁腺疾病和肾上腺疾病患者需定期检查相关激素水平等。
3.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内分泌科疾病需要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
糖尿病患者需根据血糖水平进行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物的规律使用。
甲状腺疾病患者需要使用甲状腺激素或抗甲状腺药物。
甲状旁腺疾病和肾上腺疾病患者需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4.心理支持:二、内分泌科疾病健康教育1.饮食健康教育:向患者普及合理饮食的知识,告诉他们不同疾病需要注意的饮食原则。
例如,糖尿病患者应控制糖分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养分摄入;甲状腺疾病患者需适当摄入含碘食物;甲状旁腺疾病和肾上腺疾病患者需避免刺激性食物。
2.运动健康教育:运动对于内分泌科疾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改善代谢、减轻体重等。
患者需要注意运动的时间、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不适。
3.药物知识教育:向患者介绍相关药物的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副作用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患者正确的使用药物。
提醒患者要按时、按量服药,避免错过或重复用药。
4.心理健康教育:向患者普及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如放松训练、呼吸调节、心理疏导等。
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5.定期复查教育:引导患者树立定期复查的意识,告知他们定期复查的必要性。
解答患者对于复查项目和复查的频率等问题,帮助他们正确规划检查时间。
内分泌护理常规

1、按内分泌科护理常规。
2、做好药物健康宣教,告知病人间断用药的危害性,指导病人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
3、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
4、遵医嘱正确及时口服用药或静脉用药。
5、指导病人正确饮食,合理调配食物种类,甲亢病人适当补充碘剂,多食海带、紫菜,补充蛋类、乳类、肉类优质蛋白,多食蔬菜、水果,甲亢病人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忌喝浓茶、咖啡及烟酒,忌海味产品。
6、观察用药后病人临床反应。
7、甲状腺手术术后病人防止甲亢危象产生,同时观察有无喉上神经及喉返神经损伤。
8、做好心理指导工作,甲亢病人易激动,甲减病人情绪低落,帮助病人进行情绪心理的自我调节,保持情绪舒畅,精神愉快,避免受风感冒、劳累过度。
1、按内分泌科护理常规。
2、保持静脉输液通畅,遵医嘱抽取各种血标本,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3、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要观察病人神志、精神及体温变化,防止发生肾上腺危象,如果发生,立即配合医生抢救。
4、发生肾上腺危象,应注意患者谵妄,防止发生坠床。
5、注意心理疏导。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患者,通常女性具有男性体征,例如:闭经、子宫萎缩、阴蒂肥大、乳房缩小、全身多毛症状,患者多因自我形象紊乱而使自尊心受损,性格孤僻自闭症状,护理上注意心理护理。
6、注意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加强药物健康宣教,督促病人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
糖尿病护理常规1、指导病人合理饮食三餐定时定量向病人宣传饮食治疗的重要性。
2、指导病人掌握运动的方式、时间及强度。
3、按医嘱准确注射胰岛素,教会病人注射方法,指导病人了解胰岛素不良反应及使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4、监测血糖,如出现低血糖反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
5、口服降糖药物应观察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
指导病人正确的服药时间。
6、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防止口腔炎及皮肤感染。
7、嘱患者戒烟、酒,生活规律。
8、经常检查足部,保持足部清洁,避免发生糖尿病足。
9、指导病人定期测量体重、血糖、血脂、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变化。
内分泌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分泌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内分泌系统危重患者护理常规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常规(一)护理措施1. 卧床休息昏迷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注意安全防范,如加床栏,使用约束带。
2. 立即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1~2路,严格按医嘱调节滴速,先快后慢,根据血压、心率、尿量、末梢循环情况及中心静脉压调节速度,24小时输液总量约4000~5000ml。
3. 加强血糖监测,血糖下降速度以每小时3.9~6.1mmol/L为宜,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4.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
5. 定期检测血糖、血气分析及电解质。
采血必须在非输液肢体侧进行。
6. 观察病人水电解质失衡及脱水现象。
7. 鼓励病人大量饮水,昏迷者可鼻饲温开水,每日饮水量应达4000ml。
进清淡饮食,保证主食摄入量,暂禁脂肪类食物,直至酮症消失。
(二)健康教育告知病人及家属避免酮症酸中毒的诱因,如感染、外伤、中断胰岛素治疗或应用胰岛量用量不足、暴饮暴食、精神过度紧张等二、糖尿病低血糖护理常规(一)护理措施1. 意识障碍者,给予50%葡萄糖溶液20ml静脉推注,保持气道通畅,配合医生抢救;意识清楚者给予葡萄糖或其他无脂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2. 观察低血糖症状缓解情况,直至病人血糖正常、症状缓解,必要时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40~60ml。
3. 服用阿卡波糖的病人,出现低血糖时,需要服用葡萄糖纠正低血糖。
4. 低血糖症状缓解后给病人适量进食碳水化合物,如一片面包或两块饼干。
(二)健康教育当发现有低血糖症状和体征时,有条件的应立即进行血糖监测来确认低血糖的诊断,防止病人跌倒、摔伤。
病人病情稳定后,与病人一起分析低血糖原因并进行低血糖自我管理教育。
第二节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护理常规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护理常规(一)护理措施1.按内分泌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注意休息,轻者可下床活动。
有心脏病并发症或出现甲亢危象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内分泌科护理常规

目录第一节内分泌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 第二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 第三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 第四节甲状腺危象-------------------------------------------------------------------4 第五节糖尿病-------------------------------------------------------------------------5 第六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 第七节糖尿病高渗性昏迷----------------------------------------------------------7 第八节低血糖危象-------------------------------------------------------------------8 第九节痛风----------------------------------------------------------------------------9 第十节皮质醇增多症----------------------------------------------------------------10 第十一节尿崩症-------------------------------------------------------------------------11 第十二节肥胖症-------------------------------------------------------------------------12 第十三节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13 第十四节嗜詻细胞瘤-------------------------------------------------------------------14第一节内分泌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内分泌系统包括人体内分泌腺及某些脏器中内分泌组织所形成的一个体液调节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虚症、心肾阳虚症。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减少探视,以防交叉感染。 (3)阳虚者,病室向阳,避免潮湿阴冷。 (4)肾衰患者早期可以适当参加工作及内分泌科护理ຫໍສະໝຸດ 规张丽萍 2014年7月30日
常见病种
一、消渴病 二、消渴病肾病 三、消渴病痹症 四、瘿病
消渴病护理常规
消渴病定义
因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 欲过度所致。以多饮、多食、多尿、乏 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肺、胃、肾。糖尿病、尿崩症等 可参考本病护理。
(4)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求。
1)观察患者口干、饮食、体重、二使、舌 脉等情况。
2)患者突然出现饥饿感、出汗、软的无力 等低血t糖现象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患者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 吐、烦躁不安、呼出烂苹果气味时,报告 医师并配合处理。
4)患者出现神昏、呼吸深快、血压下降、 肢冷、脉微欲绝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轻体力活动,注意不要疲劳;而对于症 状较明显,肾功能损害较严重者应卧床 休息,减少活动。
(5)勤洗澡,勤漱口,预防口腔感染和 压疮发生。
(6)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定时测量 体重、血压、血糖。有腹水者定时测量 腹围。
(7)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8)严密观察患者神志、呼吸、血压、 水肿、二便、舌脉以及皮肤瘙痒等变化。
气味。
(2)控制患者饮水量。嘱患者睡前尽量少 饮水。
(3)口渴时可用枸杞子、鲜生地煎水代茶 饮。
(4)注意腰部保暖。
(四)健康指导
1、讲解糖尿病的易患因素:家族史、肥 胖、情志不畅等。
2、讲解糖尿病早期的临床表现。 3、讲解严格控制饮食的重要性。 4、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运动方式,以
2)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合理饮食,适当 运动。
3)严格按医嘱使用胰岛素,指导患者准时 进餐。
(三)辨证施护
1、上消(燥热伤肺证) (1)饮食宜清淡,多食绿色蔬菜,以增加
饱腹感。 (2)口渴时可用鲜芦根或天花粉煎水代茶
饮。 (3)大便干结时可用大黄、玄参泡水服或
用揉法指压长强穴。
2、中消(胃燥津伤证)
(1)嘱患者认真控制主食量,用餐要定时 定量,少量多餐。
(2)可食用茭白、山药等有治疗作用的蔬 菜。按规定进食仍感饥饿者,可以增加 水煮蔬菜充饥。
(3)口渴时可用山药、麦冬煎水代茶饮。
(4)大便秘结时可食用多纤维蔬菜或口服 麻仁丸。
3、下消(肾阴亏虚证) (1)观察患者饮水,食量,尿量、尿色、
6、并发症护理 (1)酮症酸中毒 1)准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做好抢救准备。 2)及时补液,并保持输液管道通畅。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血糖、
尿酮体的变化。
4)严格记录出入量。 5)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压疮。
(2)低血糖反应
1)随身备好糖块、点心、含糖饮料、水果 等食物,一旦出现饥饿感、乏力、出冷 汗等症状,立即测血糖,如血糖<3.9 mmol/L时,立即进食,必要时遵医嘱静 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并及时测血糖, 以便指导用药量。
3.饮食护理 饮食宜糖尿病饮食,低盐, 低脂及优质低蛋白之品。
4.情志护理 加强情志护理,进行心理疏 导,消除悲观绝望情绪,增强患者战胜 疾病的信心,以配合治疗。
5.临症护理
(1)脾肾阳虚者,呕吐频繁时,遵医嘱 给予针刺或在舌面上滴姜汁数滴。
(一)护理评估
1、既往饮食习惯、结构、家族史。 2、病程长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
生活自理能力。 3、并发症。 4、心理社会状况。 5、辨证 燥热伤肺证、胃燥津伤证、肾阴
亏虚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遵医嘱定期检查血糖的变化。 (3)每周定时测体重。
11、随身携带糖尿病治疗保健卡,发生 低血糖时,可采取急救措施。
消渴病肾病护理常规
定义
因消渴病日久及肾,损伤肾气所致。以 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尿少浮肿、畏寒 肢冷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肾,与 膀胱、三焦有关。糖尿病肾病可参照本 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血糖、血压、水肿、尿量、恶心、呕吐 等情况。
(1)低血糖者,立即给予糖水或果汁饮用, 亦可给予巧克力、饼干等食用,必要时 遵医嘱给予50%葡萄糖推注,并密切监测 血糖。
(2)重症患者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严防 口腔溃疡和压疮发生。
(3)目疾、足痿、淋症和中风者,应及时 进行对症处理。
(4)降糖药物的用药类别、时间、途径和 药量,必须严格按医嘱执行。如磺脲类 药应在饭前半小时服用,并注意用药后 的效果和反应。
2、用药护理 严格按医嘱服用降耕类药物。 3、饮食护理 (1)遵医嘱进食,控制总热量。及时进餐,
少食多餐。
(2)可适当增加蛋白质、蔬菜类食物。 (3)禁食糖、烟酒,少食煎炸食物。 4、情志护理 帮助患者增强与慢性疾病做
斗争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 治疗。
5、临症护理
不感到疲劳为宜。 5、讲解口服降糖药的服法及胰岛素的注
射方法。 6、教会患者测定血糖的方法并准确记录。
7、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然 烟洲。
8、讲解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及应急处理。
9、讲解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的表现,如眼 部病变、足部感染等,指导患者及时发 现,及时就诊。
10、定期复查。
1)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时,报告医师 并配合处理。
2)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吐血,便血 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表情淡漠、头痛嗜睡、烦躁不安、精 神恍惚、神昏谵语、呼吸急促或深而慢 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2.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频服。
(2)应用清氮方煎剂灌肠治疗时,观察 用药后效果及反应。应注意保护肛门周 围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