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助磨剂性能测定方法的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水泥助磨剂的正交试验研究

水泥助磨剂的正交试验研究
第 l O卷
21 0 1年
第 5期
1 0月
广州 大学 学 报 ( 自然科 学 版 )
Ju a o u nzo nvrt( aua Si c dt n or l f agh uU iesy N trl c n eE io ) n G i e i
Vo . O No. 11 5 Oc . 201 t l
积仪.
12 试验 用表 .
强度按G / 66 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BT 77. 9( 1 1 检验.
采用 3 因素2水平试验, 因为不考虑交互作用, 可利用 正交表 L( 安排, 42) 试验方案仅包含 4 个水平组合, 就能
2 试验结果 与讨论
水泥试样的细度, d2 抗折和抗压强度见表 3 3 、 d 8
6 7
d 抗压强度值有利. 这可能是因为第二种水泥组分含量粉 抗压强度有显著影响的是水泥组分含量, 其不同的水平有 以00%的助磨剂掺量对 2 抗压强度值有 8 d 煤灰的比例比第一种的高, 水泥熟料含量较低, 致使第二 显著的差异, .2
种水泥组分含量的水泥早期强度较低. 2 抗折强度影 利. 对 8d 这可能是因为第二种水泥组分含量中粉煤灰的比例比
22 重 复 t . 试验
试 验 结 果
显 著 性 大 小
8 m筛余 0
粉磨时间 … >助磨剂掺量
4 m筛余 5
比表 面 积 3d抗 折
粉磨时 间 … >助磨剂掺量
粉磨时 间 … … > 泥组分含量 水 助 磨 剂 掺 量 >粉 磨 时 间
3d抗压 2 抗折 8d 2 抗压 8d
助磨剂掺量 >水泥组分含量 助磨剂掺量 >粉磨时 间 水泥组分含量 … >助磨剂掺量

醇胺及其组合物在水泥助磨中的试验研究

醇胺及其组合物在水泥助磨中的试验研究
第 3 卷第 4期 l 2 01 1年 8 月
辽 宁工业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J un l f i nn ies yo cn lg ( trl ce c dt n o ra o a igUnv r t f eh oo yNa a S i eE io ) Lo i T u n i
找 出了助磨剂新配方 。试验结果表明,常用 助磨 剂原料三 乙醇胺 可以被 替代 ,三异丙 醇胺 同小分子表面活性剂 B 及其他成分 的组合组成的水泥助磨剂 ,对水泥前期和后期强度提高 明显 ,在提高磨机产量的同时也降低 了电耗。 关键词:三异丙醇胺:助磨剂:组合物:小分子表面活性 剂 B ;海盐 卤;化工副产物 ;减水剂 中图分类号 :T 2 U5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7—2 1 0 1 40 6 —3 6 436 ( 1) -2 1 2 0 0
胺 ,称之为小分子表面活性剂 B 选取无机助磨剂 . 中的一种或两种来参与,增加石灰石这一材料为混 合材 ,选 取 一种 减 水剂做对 比试 验 。
思 路二 : () 1两种 有机 助 磨剂 的组合 试 验 ,这

思路避 开三 乙醇胺 这一常 用助 磨剂材 料 ,用三 异
丙 醇胺代 替 , 并取 小分子表 面活 性剂 与其配 合 。() 2 石 灰石 充 当混 合材 ,对配 方 的影 响 。 () 3 无机 助 磨 剂 的参 与 ,对 配方 的影 响 。 () 水 剂 的加 入对配 4减
1 试 验 分 析
在众 多 的水泥助 磨剂 中,醇 胺类 化合 物是 其 中 应 用较 早 、使 用较 广 、效 果较 好 的一 种 , 早在 2 0
世纪 3 0年代 ,美 国、德 国等 国家就 先后 用醇类 醇
小 ,但 对后 期 强度供 献较 大 ;有 的化合物 对 水泥孔 隙率 带来好 的影 响 ,有 的则相 反 ;还有 的化 合物对 水泥 粉磨 效率 有影 响 ,而 对水 泥各 龄期 强度 影响甚 徽 ,介 于上 述情 况 ,需要 找 出某 种化 合物 或 其组合

科学使用水泥助磨剂的研究

科学使用水泥助磨剂的研究

科学使用水泥助磨剂的研究作者:杨永祥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7期摘要:在中国的发展进入到新世纪后,从原先的粗放式发展转变为现在的集约型发展。

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更为重要的是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水泥的生产一直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水泥助磨剂能够很好的提高水泥的生产效率,降低水泥生产的污染,这样一来,水泥助磨剂的市场开始蓬勃的发展起来。

国内的科研院所以及一些公司,将目光都投向了这块市场。

本文从水泥助磨剂发展的背景研究入手,着重介绍水泥助磨剂的作用机理以及使用方式。

关键词:水泥助磨剂作用机理使用方式中图分类号:TQ1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水泥助磨剂的发展背景水泥助磨剂从上世纪的上半叶开始,发展到如今已经80多年的时间,在1930年左右,英国工厂中第一次研制出了以工业树脂为主要材料的水泥助磨剂,发展到现在,水泥助磨剂已经有了五十几个品种之多,除了用树脂作为助磨剂以外,现代工业还经常使用以醇胺类为主要材料的助磨剂以及以有机化合物为主要材料的水泥助磨剂。

使用水泥助磨剂最为普遍的是日本,在日本几乎所有的水泥生产厂都使用水泥助磨剂。

我国的水泥助磨剂行业发展比较晚,与国际的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左右,一些国有的水泥厂曾经利用煤炭、造纸废水、制作肥皂的废水等一些含有硫的物质作为水泥助磨剂,但是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一些高校对于水泥助磨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中山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等,在东北以及华北和西南的一些水泥厂做了关于水泥助磨剂的研发试验,在使用的效果上比较明显,但是由于价格比较贵、原料的来源不充分而被迫搁浅这项研究。

进入到新世纪之后,由于国家以及各个企业的重视,水泥助磨剂在我国又有了新的发展。

二、水泥助磨剂的作用机理水泥助磨剂的作用机理是水泥助磨剂之所以能够有利于水泥生产的理论基础,经过国内外多年的研究,其作用机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有助于防止颗粒合并在水泥生产的过程中,要将一些原材料粉碎,这个粉碎的过程其实是物质能量释放之后又积聚的过程。

水泥助磨剂技术的若干探讨

水泥助磨剂技术的若干探讨

水泥助磨剂技术的若干探讨水泥助磨剂是一种添加剂,适量地加入到被粉磨的物料中,能通过它对颗粒表面的物理化学作用,发挥力学效能,得以提高物料的易碎性和分散性,从而提高粉磨细度和降低粉磨电耗。

1水泥助磨剂的分类水泥助磨剂的使用量通常低于1%,复合助磨剂的掺入量大多不高于0.05%,根据GB 175-2007的规定,水泥粉磨时加入的助磨剂量不能超过水泥质量的0.5%。

根据国内外关于助磨剂的研究状况及专利报道,助磨剂大致可分为三类[2]:1、极性助磨剂:属于离子型助磨剂,如醋酸胺、乙二醇、丙三醇、三乙醇胺等。

2、非极性助磨剂:属于非离子型助磨剂,如焦炭、石墨、煤、松脂、胶态碳等。

3、复合助磨剂:有机物的混合物、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混合物以及无机物的混合物。

助磨剂按使用状态分,可以分为:液体、固体和气体。

按化学组成分,助磨剂可以分为: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复合化合物。

使用最广的是复合化合物。

2作用机理(1)助磨剂在固体颗粒表面上的吸附,改变了颗粒表面的结构性质,降低了颗粒的强度和硬度,同时阻止了新生裂纹的闭合,加速物料裂纹的扩展。

(2)当物料粉碎磨细到一定细度时,颗粒之间、颗粒与研磨介质间会聚集、粘附形成包壳。

助磨剂能迅速地消除或减弱颗粒与颗粒、颗粒与研磨介质间的聚集和粘附,提高粉磨效率。

研究现国外粉碎作业使用水泥助磨剂已有70多年的历史,而我国对助磨剂的研究和应用则起步较晚。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一些水泥厂曾利用煤、纸浆废液、肥皂废液等作为水泥助磨剂,效果不甚明显。

到了70年代,不少水泥企业和研究部门对助磨剂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工作。

武汉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研究单位和四川资中、陕西汉中、山东枣庄、广西玉林等水泥厂,先后对水泥磨及生料磨使用助磨剂进行了实验室试验、工业性试验和生产上的应用,所采用的助磨剂一般是化工厂的副产品或下脚料以及废液、废渣等,士匀收到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废料来源不充足或质量不稳定而无法推广应用。

一种增强型水泥助磨剂试验研究

一种增强型水泥助磨剂试验研究

76 第29卷 第6期中国建材科技2020年12月 0 前言助磨剂是在水泥粉磨时加入水泥磨中起助磨作用的一种水泥外加剂,能够显著提高粉磨效率,降低单位水泥能耗。

目前,水泥厂对助磨剂的需求不仅是提高水泥粉磨效率,而且更注重助磨剂对水泥强度增强的效果。

在目前的助磨剂配比中,主要使用三乙醇胺、二乙醇单异丙醇胺、三异丙醇胺醇胺等醇胺类材料来提高水泥的强度。

随着对水泥早期及后期强度的要求提高,醇胺类材料的掺量也不断提高,已接近醇胺类材料最佳使用范围的上限,同时醇胺类材料的成本较高,直接导致助磨剂的成本变高。

使用具有提早强效果的硫氰酸钠和能够对醇胺类产生激发作用的醇酯混合物作为替代材料,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助磨剂的增强效果[1-4]。

1 试验1.1 原材料硅酸盐水泥熟料、矿渣、炉渣和石膏均取自枣庄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熟料的化学组成如表1所示。

石膏为天然二水石膏(CaSO 4·2H 2O ),结晶水15.64%,SO 3含量44%。

表1 水泥熟料的化学组成化学成本烧失量SiO 2Al 2O 3Fe 2O 3CaO MgO K 2O 含量/%0.3523.51 6.02 3.6462.492.430.57所用三乙醇胺(TEA ,浓度85%)工业级,福建特威;二乙醇单异丙醇胺(DEIPA ,浓度85%)工业级,福建特威;醇酯混合物(PP ,浓度70%)工业级,中科方华;硫氰酸钠(浓度55%)工业级,泰山金塔。

一种增强型水泥助磨剂试验研究Experimental study on an enhanced cement grinding aid 曹虎 李海燕 艾春珲 陈梦龙 刘金鑫 宋刘平 刘鹏(山东中岩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枣庄 277110)摘要:通过在助磨剂配比中加入硫氰酸钠和醇酯混合物,与采用三乙醇胺、二乙醇单异丙醇胺为主要原材料制备的助磨剂进行对比,分析水泥3d 、28d 抗压强度增强值,结果表明,硫氰酸钠掺量在12%时水泥3d 强度有明显提高,醇酯混合物替代50%三乙醇胺时对水泥28d 强度有较好的激发作用。

水泥助磨剂试验方法

水泥助磨剂试验方法

水泥助磨剂试验方法(成型法)
2009-05-31 09:17
1.水泥助磨剂掺量:0.1% 。

一吨水泥为1000kg,助磨剂掺入量为1kg,水泥成型用450g水泥,在助磨剂掺加量为0.45g。

2. 配制10%助磨剂稀释溶液:秤取10g助磨剂与90g水,将其混合均匀,配制成浓度为10%的助磨剂稀释液。

3.试验步骤:根据水泥胶砂强度试验办法步骤成型水泥胶砂强度试块作为基准样。

4.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用水准备:
秤取4.5g浓度为10%助磨剂稀释溶液和220.5g水,将其混合均匀作为水泥胶砂强度成型用水.
5. 其它步骤同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

备注:该试验方法主要用于较高掺量的以增强为主的助磨增强剂的性能检验(如0.1%、0.15%、0.2%等掺入量)。

复合助磨剂对水泥性能影响的研究

复合助磨剂对水泥性能影响的研究
刻 和准确 。 6 . 4 . 在 闭路磨 系统中采用 0 . 0 4 5 m m筛余控制 时,要 兼顾 与 比表面积 的匹配 ,尽可 能接近最佳状态 ,做到最 小的 0 . 0 4 5 m m筛 余和最低 的比表面积 ,避 免过高 的比表 面积 引起水泥使用性能 的恶化 ( 如需水量过高等 )。 6 . 5 . 磨机工艺参数 的稳 定控 制,避 免大起 大落 的调
2 o 。 3  ̄ N O . I —— —— 兰 生
技 术 探 讨
复合助磨剂对水泥性 能影响 的研 究
嵇 晓康 ,臧军
( 江 苏名和 集团有 限公 司,江苏镇 江,2 1 2 0 2 8 ) 文章编 号 2 2 1 8 — 9 8 8 2( 2 0 1 3 )1 O 一 0 0 2 9 — 0 3
摘要:本文通过正 交试验得到 不同复合 助磨剂对水泥粉磨效率 均有提 高,在三异 丙醇胺 、 乙二 醇、木质 素磺 酸钙掺 量分别
为 0 . 0 3 %时,水泥 的粉磨效率最 高,且水 泥 3 d和 2 8 d胶砂 强度 也均达到最大。此外助磨 剂的加入使得初凝 时间缩短 。
关键词:助磨剂 ;比表面积 ;强度 ; 水 泥
水 泥助 磨 剂 c e me n t g r i n d i n g a i d
1 3 年N O1 0

Re s ea r ch o f t h e I n f I u en c e o n P r o p e r :i 1 e s o f C e m e n : t w i : 1 h C o mp o s i l : e t 3 r i n d i n g a i d s
6 . 2 .0 . 0 4 5 m m筛S L  ̄ J , ,很容 易堵塞 ,需要及时清 只能掌握与水泥 需水性 等密切相关 的微细颗粒含量 的高

水泥助磨剂中的氯离子含量检测方法

水泥助磨剂中的氯离子含量检测方法

__ 黧 黪 萝 _
黪 一 _ 一
水泥助磨 剂 中的氯离子含量检 测方 法
许 晖
江 苏省产 品质 量监 督检 验研 究 院溧阳 检测 中1 23 0 )  ̄(13 0
O引 言
国 家标 准 G 7 — 0 7 通 用 硅 酸 水 泥 》 制 规 定 水 B 15 2 0 ( ( 强
X I , ± 二 = ! 二
mx2 0
j .
22计 算 : .
式 中: 样 品 中氯 离 子 的 质 量 分 数 , X一 %;
x= x ( — [V c


,-
V, ) o

_( Vo]3545 +V-2)x m z >

— —
V 一试 样 溶 液 加 1 0mL氯 化 钠 标 准溶 液 所 消 耗 的 硝酸银溶液体积 ,l m; V 一试 样 溶 液 加 2 , 0mL氯化 钠 标 准 溶 液 所 消 耗 的 硝酸银溶液体积 ,l m;
5 空 白 试 验 : 一 3 0mL烧 杯 中 加 入 2 0 mL水 和 4mL ) 在 0 0
且 本方法所需 要的仪器 简单 , 骤 明了 , 果 稳定可靠 , 步 结 完
全满 足 水 泥 企 业 的 需 要 。
( 转 第 4 页) 下 O
硝 酸 ( + ) 用 移 液 管 加入 1 L . 0 o L的 氯 化 钠 标 准 11, 0m O 1 0 m l 0 /
6 样 品试 验 : 确称 取 助 磨 剂 样 品 ( 行 两 个 平 行 样 , ) 准 进 分
别 为 o5 5 .4 0 g和 05 5 ) 人 3 0 mL烧 杯 , 入 2 0mL .3 0 g 放 0 加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No.11编号助磨剂休止角/(°)筛余/%比表面积/(m 2/kg )品种掺量/%45μm 80μm Z 1046.39.5 3.5324.5Z 2M10.0340.4 2.8 2.3335.3Z 3M20.0442.1 4.5 2.6342.3Z 4M30.542.56.02.8335.30引言在水泥生产中,助磨剂的研究与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助磨剂的试验研究中,研究人员一般是先用实验室小磨进行实验室试验,然后初选效果较好的助磨剂用大磨进行验证试验。

在研究中,不少研究人员发现小磨试验判断评定的结果和大磨试验的评定结果常有不同。

本文进行了不同测定方法的对比试验,以此研究助磨剂效果的测定判断方法,以提高实验室小磨试验结果与大磨工业生产的可模拟性。

1试验1.1主要原料1)熟料:山水集团青岛分公司生产的水泥熟料。

2)石膏:山水集团青岛分公司生产用石膏。

3)助磨剂:M1为三乙醇胺,M2为一种新型复合助磨剂,M3为一种固体粉体助磨剂。

1.2主要试验仪器1)Φ500mm ×500mm 实验室标准磨;2)日本日立S-2500扫描电子显微镜;3)LS 13320激光粒度分析仪;4)勃氏透气比表面积仪。

1.3试验过程本试验共进行两组,其配比均为熟料∶石膏=95∶5,第一组是为了研究不同品种及掺量的助磨剂对硅酸盐水泥性能影响的表征方法,掺量分别为M10.03%;M20.04%;M30.5%。

第二组是对M2进行最佳掺量研究(分别为0.02%、0.04%和0.06%),并与M1(掺量为0.03%)进行助磨效果的比较。

按上述比例配好的试样分别称取5kg ,然后加入相应量的助磨剂用实验室小磨粉磨40min ,粉磨完毕后分别进行流动性、筛余、比表面积和颗粒级配测定,然后是水泥净浆强度(水灰比0.3)和砂浆强度(水灰比0.5)测定。

2试验结果与分析2.1助磨效果表征方法的研究对第一组水泥的一些粉体特性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见表1。

表1助磨剂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助磨效果水泥助磨剂性能测定方法的试验研究王复生(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022)摘要:研究了三种高效助磨剂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助磨剂对水泥颗粒的粒径分布、筛余、流动性,尤其是对粒径3~32μm 颗粒的含量以及水泥各龄期强度都有不同的影响。

而对由透气法测得的勃氏比表面积无明显影响。

水泥助磨剂的性能可用磨制的水泥的颗粒组成、45μm 筛余、流动性、强度来表征或评价。

而勃氏比表面积不适宜用来表征助磨效果。

同时对助磨剂作用微观机理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泥;助磨剂;性能Abstract:The effect of three types of grinding aids on the performance of ordinary Portland cement was studied.The result showed that with different grinding aids the cement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ieve residues,fluidity of cement particles,especially the content of particles with size of 3-32μm and cement strength in each age would be varied considerably,while it had no obvious effect on specific surface area (Blaine method).The propertiesof cement grinding aids could be evaluated by cement particles composition,45μm sieve residues and strength but excluding specific surface area (Blaine method).The micro-mechanism of function of grinding aids was also presented.Key words:cement;grinding aids;performanceFirst author's address: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Jinan University,Jinan 250022,Shandong,China中图分类号:TQ172.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877(2009)11-0001-041--2009.No.112.1.1休止角从表1可以看出,与不加助磨剂的水泥试样相比,加入助磨剂后水泥的休止角分别减小M1:5.9°,M2:4.2°,M3:3.8°。

由此可见,使用助磨剂使水泥的流动性提高了。

这主要是由于助磨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它能够起到平滑剂的作用,改变了粉体颗粒之间的接触角和摩擦阻力。

2.1.2筛余由表1可以看出,助磨剂的加入使45μm 和80μm 筛筛余都减少,但45μm 筛筛余变化明显,而80μm 筛筛余变化区分度不大,对于比较助磨效果作用不大。

因此,本试验证明采用45μm 筛筛余作为细度的主要表征方法比采用80μm 筛筛余作为细度的主要表征方法好。

2.1.3勃氏比表面积从表1可以看出,加入助磨剂的水泥比表面积相对于未掺加助磨剂的水泥的有所提高,但提高的幅度仅有3.3%~5.5%。

可见使用助磨剂后对由勃氏法测得的水泥比表面积影响不大。

通过以前的分析与讨论,我们知道这几种助磨剂对水泥有显著的助磨作用。

因此,不能单纯以勃氏比表面积值来表征助磨剂的助磨效果。

勃氏法测比表面积的原理是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通过一定厚度的水泥层时所受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

而助磨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能够起到平滑剂的作用,从而改变了粉体颗粒之间的接触角和摩擦阻力。

由此可知,助磨剂会使气体透过水泥层时所受阻力减小,从而使测得的水泥比表面积比实际的要低。

2.1.4水泥颗粒粒度组成与分布为了更准确地表征水泥颗粒的分散程度,本次试验将四种水泥试样,用LS 13320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分析测试,测定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明显看出,加入助磨剂的水泥颗粒级配发生明显变化,细颗粒明显增多,平均粒径和中位粒径都减小了。

而随加入助磨剂种类不同,水泥颗粒级配的变化程度也不同。

尤其是22μm 以下的细颗粒含量增加明显,不掺加助磨剂的水泥Z 1为44.7%,而加入助磨剂的水泥Z 2、Z 3和Z 4的含量分别为68.8%、51.4%和67.4%,分别增加了24.1%、6.7%和22.7%。

由此可见,M1和M3助磨剂的助磨作用较好。

这也可以从表2中平均粒径和中位粒径看出,掺加了M1、M2、M3助磨剂分别使平均粒径由73.17μm 降低到28.80μm 、48.88μm 和26.31μm 。

而中位粒径由27.25μm 减小到12.54μm 、21.82μm 和12.36μm 。

由此可见,M1和M3助磨剂的助磨效果更好。

表2水泥颗粒的粒度分布2.1.5强度对Z 1、Z 2、Z 3、Z 4四种水泥样进行了净浆强度和砂浆强度测定,其抗压强度测定结果如表3。

表3助磨剂对水泥抗压强度和强度比的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几种助磨剂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水泥的早、后期抗压强度。

无论是从净浆强度还是砂浆强度上来说,掺入M1助磨剂的水泥各龄期强度提高最明显,其对水泥强度的增强效果最好。

由此可以得出,M1助磨剂在提高水泥细度和强度上效果都是最好的。

但是M1助磨剂成本较高,而M2、M3助磨剂对强度的作用虽然没有M1助磨剂强,但增强效果还是明显的。

另外,比较相同龄期的净浆和砂浆抗压强度比可以发现,两种强度的比值比较接近,故在一般试验条件下可以用净浆强度代替砂浆强度。

因为净浆强度的测定试验过程操作简单而且成本较低。

但在实际工厂生产检验中则以砂浆强度为标准。

粒径/μmZ 1Z 2Z 3Z 4频率分布/%累积分布/%频率分布/%累积分布/%频率分布/%累积分布/%频率分布/%累积分布/%0.000~1.149 5.42 5.429.589.58 6.57 6.579.379.371.149~5.11112.718.120.229.815.321.921.130.55.111~10.7810.929.016.145.911.833.716.046.510.78~22.7315.744.722.968.817.751.420.967.422.73~33.0110.855.58.677.410.061.49.576.933.01~47.947.362.87.284.67.568.98.084.947.94~101.114.777.59.093.613.382.28.893.7101.1~449.719.797.2 6.410017.8100 6.3100>449.7 2.8100100100100平均粒径/μm 73.1728.8048.8826.31中位粒径/μm 27.2512.5421.8212.36计算比表面积/(m 2/kg)353.5586.9419.2586.9编号3d 28d 3d 28d Z 154.0/10076.0/10028.5/10051.4/100Z 274.2/137113.5/14937.9/13356.9/110Z 366.7/12489.0/11738.3/13456.1/109Z 466.0/12281.6/10734.0/11956.5/110净浆强度/(MPa/%)砂浆强度/(MPa/%)2--2009.No.112.2M2助磨剂掺量的研究第二组试验通过对编号为D 5、D 6、D 7、D 8、D 9五种水泥进行测定,以得出M2的最佳掺量并与M1的助磨效果进行比较。

测定结果见表4。

表4不同掺量的M2助磨剂的助磨效果2.2.1休止角从表4可以看出,助磨剂的掺入都使水泥休止角减小。

掺量为0.02%的水泥D 6和掺量为0.06%的水泥D 8休止角几乎一样,而掺入M1助磨剂的水泥D 9的休止角则显著减小。

由此可见,M1助磨剂比M2助磨剂提高水泥流动性的能力强。

2.2.2筛余由第一组试验结果可知,45μm 筛筛余值可以较好地表征细度。

本次试验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个结论,M2助磨剂的掺量越高,水泥细度越高。

但是这并不是说助磨剂掺量越多越好。

助磨剂掺加过多会提高成本,而且有可能影响水泥和混凝土的其它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