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

合集下载

园冶全文

园冶全文

园冶---全文园冶---全文不佞少以绘名,性好搜奇,最喜关仝、荆浩笔意,每宗之。

游燕及楚,中岁归吴(江苏),择居润州。

环润皆佳山水,润之好事者,取石巧者置竹木间为假山;予偶观之,为发一笑。

或问日:「何笑?」予曰:「世所闻有真斯有假,胡不假真山形,而假迎勾芒者之拳磊乎?」或曰「君能之乎?」遂偶为成「壁」,靓观者俱称:「俨然佳山也」;遂播闻于远近。

适晋陵方伯吴又予公开而招之。

公得基于城东,乃元朝温相故园,仅十五亩。

公示予曰:「斯十亩为宅,余五亩,可效司马温公『独乐』制。

」予观其基形最高,而穷其源最深,乔木参天,虬枝拂地。

予曰:「此制不第宜掇石而高,且宜搜土而下,合乔木参差山腰,蟠根嵌石,宛若画意;依水而上,构亭台错落池面,篆壑飞廊,想出意外。

」落成,公喜曰:「从进而出,计步仅四里,自得谓江南之胜,惟吾独收矣。

」别有小筑,片山斗室,予胸中所蕴奇,亦觉发抒略尽,益复自喜。

时汪士衡中翰,言于銮江西筑,似为合志,兴又予公所构,并骋南北江焉。

暇草式所制,名《园牧》尔。

姑孰曹元甫先生游于兹,主人皆予盘桓信宿。

先生称赞不已,以为荆关之绘也,何能成于笔底?予遂出其式视先生。

先生曰:「斯千古为文件者,何以云『牧』?斯乃君之开关,改之曰『冶』可矣。

」崇祯辛未知秋杪否道人暇于扈冶堂中题。

兴造论世之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

古公输巧,陆云精艺,其人岂执斧斤者哉?若匠惟雕镂是巧,排架是精,一架一柱,定不可移,俗以「无窍之人」呼之,其确也。

故凡造作,必先想地立基,然后定期间进,量其广狭,随曲合方,是在主者,能妙于得体合宜,未可拘牵。

假如基地偏缺,邻嵌何必欲求其齐,其屋架何必拘三、五间,为进多少?半间一厂,自然雅称,斯所谓「主人之七分」也。

第园筑之主,犹须什九,而用匠什一,何也?园林巧于因界,精在体宜,愈非匠作可为,亦非主人所能自主义;需求得人,当要节用。

因者:随基势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树,不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

计成——《园冶》的设计思维概述及感悟

计成——《园冶》的设计思维概述及感悟

城市地
“市井不可园也” 除非“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如果能够符合这一标准,那么在闹市中建筑园林就会有一个额外的 好处,那就是“得闲即谒,随兴携游”,在休息的时候可以叫上知 己,一同游园。
村庄地
“古之乐田园者,居于畎亩之中;今耽丘壑者,选村庄之胜” 风景优美,“团团篱落,处处桑麻”,环境宜人。
郊野地
“依乎平冈曲坞,叠陇乔林”
不仅能够有美景,而且可以几乎随意修建,不用担心影响到周围的 人。与此同时还距离城郭并不远,不会耽误自身的市井生活。这样 不仅有朋友陪伴,而且可以满足自身的全部的需求。
郊野地
清代的沈复在《浮生六记》 中曾称赞郊野地:“村在 两山夹道中,园依山而无 石,老树多极纡回盘郁之 势。亭榭窗栏尽从朴素, 竹篱茆舍,不愧隐者之居, 中有皂荚亭,树大可两抱。 余所历园亭,此为第一。”
傍宅地
“五亩何拘,且效温公之独乐” 司马光的独乐园就是傍宅地的典型。
江湖地
“略成小筑,足征大观也。” 原本水源的存在就对于园林非常重要,直接在大江大湖边建造园林, 相当于园子直接从自然界选取了一截壮丽无比的景观。
江湖地
“二十四桥明月夜”
房子的北面最好有山岭之类的高处,这是因为北面来的风常常是寒 风,让人觉得瑟瑟发抖,对健康不好。房子的南面则最好是有良田, 可以用来耕作。房子的侧面,还最好是有流水经过,这样无论是生 活还是灌溉良田都非常方便。房子的远处,最好有宜人的风景。Fra bibliotek山林地
计成认为营造园林的地方最好是在山林 边,有山有树林,这样的地势不会是一 马平川的白板,天然就有雅趣,大大节 省了人工改造土地的成本。其次山林之 中动物繁多,可以与鸟雀做朋友,与鹿 群做伴共赏美景。满满的野趣。
计成——《园冶》的设计 思维概述及感悟

园冶》全文

园冶》全文
(五)、亭榭基
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斯园林而得致者。惟榭只隐花间,亭胡拘水际。通泉竹里,按景山颠。或翠筠茂密之阿,苍松蟠郁之麓;或借濠濮之上,入想观鱼;倘支沧浪之中,非歌濯足。亭安有式,基立无凭前后,渐通林许。蹑山腰,落水面,任高低曲折,自然断续蜿蜒,园林中不可少斯一断境界。
适晋陵方伯吴又于公闻而招之。公得基于城东,乃元朝温相故园,仅十五亩。公示予曰:“斯十亩为宅,余五亩,可效司马温公‘独乐’制。”予观其基形最高,而穷其源最深,乔木参天,虬枝拂地。予曰:“此制不第宜掇石而高,且宜搜土而下,令乔木参差山腰,蟠根嵌石,宛若画意;依水而上,构亭台错落池面,篆壑飞廊,想出意外。”落成,公喜曰:“从进而出,计步仅四百,自得谓江南之胜,惟吾独收矣。”别有小筑,片山斗室,予胸中所蕴奇,亦觉发抒略尽,益复自喜。
《园冶》全文
【自序】
不佞少以绘名,性好搜奇,最喜关仝、荆浩笔意,每宗之。游燕及楚,中岁归吴(江苏),择居润州。环润皆佳山水,润之好事者,取石巧者置竹木间为假山,予偶观之,为发一笑。或问曰:“何笑?”予曰:“世所闻有真斯有假,胡不假真山形,而假迎勾芒者之拳磊乎?”或曰:“君能之乎?”遂偶为成“壁”,睹观者俱称:“俨然佳山也。”遂播名于远近。
(九)、阁
阁者,四阿开四牖。汉有麒麟阁,唐有凌烟阁等,皆是式。
(十)、亭
《释名》云:“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司空图有休休亭,本此义。造式无定,自三角、四角、五角、梅花、六角、横圭、八角至十字,随意合宜则制,惟地图可略式也。
(十一)、榭
《释名》云: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
(一)、山林地
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入奥疏源,就低凿水,搜土开其穴麓,培山接以房廊。杂树参天,楼阁碍云霞而出没;繁花覆地,亭台突池沼而参差。绝涧安其梁,飞岩假其栈;闲闲即景,寂寂探春。好鸟要朋,群麋偕侣。槛逗几番花信,门湾一带溪流,竹里通幽,松寮隐僻,送涛声而郁郁,起鹤舞而翩翩。阶前自扫云,岭上谁锄月。千峦环翠,万壑流青。欲藉陶舆,何缘谢屐。

园冶的名词解释

园冶的名词解释

园冶的名词解释园冶,这个独特的名词,或许并不常见于日常生活中,但它却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

园冶涉及到一项古老的工艺,它是指利用矿石或硫磺等物质进行冶炼和提炼的技术过程。

在历史长河中,园冶在人类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园冶的出现与人类对金属的开发利用密不可分。

毫无疑问,金属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园冶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开采、加工和应用金属的机会。

例如,青铜时代就是园冶技术发展的产物。

青铜的制作需要将铜矿和锡矿冶炼成合金,这项技术的发展满足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工具和武器的需要,也为古代社会的进一步进步提供了动力。

其次,园冶的技术进步对于冶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冶金学是研究金属物质的冶炼、提纯和合金化等过程的科学和技术。

在古代,园冶技术的进步为冶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不同矿石的研究和实验,人们逐渐掌握了冶金的原理和方法,发现了一些重要的金属元素。

园冶技术的进步使得冶金学实现了从实践到理论的蜕变,为后来各个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再者,园冶技术的科学性也为其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借鉴。

例如,园冶技术的实践过程需要运用到热力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金属的冶炼和合金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经验。

这些数据和经验对于其他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非常重要。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园冶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能够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来满足不同的需求,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园冶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人类文化的繁荣。

在园冶技术的推动下,人们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而是逐渐意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

例如,中国古代工匠们在园冶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造纸术和印刷术,这两大发明对于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园冶技术的发展还催生出了金属工艺品的制作和艺术等领域的繁荣,为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和艺术传统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园冶经典名句和解析

园冶经典名句和解析

园冶经典名句和解析园冶的经典名句包括:1.“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这句话的意思是,园林虽由人为构建,但其呈现出来的景象却如同天然形成的一般。

强调了园林设计的巧夺天工,以及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

2.“三分匠,七分主人。

”这句话指的是,在园林的营造过程中,设计者的规划比工匠的施工更加重要。

强调了设计者对于园林整体布局和设计的把握,以及其在营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3.“借景有因,切要四时。

”这句话的意思是,借景需要找到好的原因,同时要充分考虑四季变化,使景色与季节相协调。

强调了园林设计中因地制宜、相互借景的重要性。

4.“景到随机,在涧共修兰芷。

”这句话指的是,景色因地而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强调了园林设计中灵活变通、因地制宜的原则。

5.“俗则屏之,嘉则收之。

”这句话指的是,对于低俗的景物应该加以遮挡,美好的景物则应尽可能收入视线之中。

强调了园林设计中对于景物的选择和组织的重要性。

6.“围墙隐约于萝间,架屋蜿蜒于木末。

”这句话描述的是园林中的围墙和建筑若隐若现,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景象。

强调了园林设计中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7.“山楼凭远,纵目皆然;竹坞寻幽,醉心既是。

”这句话描述的是通过登高望远,将四周美景尽收眼底;在幽静的竹林中漫步,使人心情愉悦。

强调了园林设计中景观的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舒适感。

8.“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这句话描述的是轩敞明亮的建筑和宽敞的窗户,能够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的美景。

强调了园林设计中建筑采光和景观视野的重要性。

9.“梧阴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障锦山屏,列千寻之耸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这句话赞美了自然景色之美以及人的巧妙布置,让园景宛如天然生成。

10.“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这句话总结了园冶的理论精髓,即好的园林作品应该是人工巧妙地借助和参照自然,营造出宛如天然的美景。

《园冶》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园冶》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园冶》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园冶》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造园理论著作。

园冶

园冶

园冶目录【《园冶》简介】【《园冶》作者简介】【《园冶》主要内容和精髓】【《园说》部分内容简介】【《园冶》全文】[编辑本段]【《园冶》简介】《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明末造园家计成著,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成稿,崇祯七年刊行。

全书共3卷,附图235幅。

主要内容为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

其中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10篇。

该书首先阐述了作者造园的观点,次而详细地记述了作者造园的观点,次而详细地记述了如何相地、立基、铺地、掇山、选石,并绘制了两百余幅造墙、铺地、造门窗等的图案。

书中既有实践的总结,也有他对园林艺术独创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并有园林建筑的插图二百三十五张。

《园冶》是计成将园林创作实践总结提高到理论的专著,全书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是一部研究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为后世的园林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仿的范本。

同时,《园冶》采用以“骈四骊六”为其特征的骈体文,在文学上也有其一定的地位。

[编辑本段]【《园冶》作者简介】计成,字无否,江苏苏州吴江县人,生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

他不仅能以画意造园,而且也能诗善画,他主持建造了三处当时著名的园林—常州吴玄的东帝园、仪征汪士衡的嘉园和扬州郑元勋的影园。

[编辑本段]【《园冶》主要内容和精髓】《园冶》共三卷,第一卷卷首冠以《兴造论》和《园说》,是全书的纲领和立论所在,即造园的思想和原则。

《兴造论》突出强调“因、借、体、宜”原则的重要性,《园说》阐明园林用地、景物设计与审美情趣。

后有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十篇。

在十篇的论述中,相地、立基、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篇是专门论述造园艺术的理论,也是全书的精华所在。

特别是相地、掇山、借景更是该书精华的精华,而屋宇、装折、窗、墙垣则着重建筑艺术的具体论述。

(完整版)《园冶》全文

(完整版)《园冶》全文

《园冶》全文【自序】不佞少以绘名,性好搜奇,最喜关仝、荆浩笔意,每宗之。

游燕及楚,中岁归吴(江苏),择居润州。

环润皆佳山水,润之好事者,取石巧者置竹木间为假山,予偶观之,为发一笑。

或问曰:“何笑?”予曰:“世所闻有真斯有假,胡不假真山形,而假迎勾芒者之拳磊乎?”或曰:“君能之乎?”遂偶为成“壁”,睹观者俱称:“俨然佳山也。

”遂播名于远近。

适晋陵方伯吴又于公闻而招之。

公得基于城东,乃元朝温相故园,仅十五亩。

公示予曰:“斯十亩为宅,余五亩,可效司马温公‘独乐’制。

”予观其基形最高,而穷其源最深,乔木参天,虬枝拂地。

予曰:“此制不第宜掇石而高,且宜搜土而下,令乔木参差山腰,蟠根嵌石,宛若画意;依水而上,构亭台错落池面,篆壑飞廊,想出意外。

”落成,公喜曰:“从进而出,计步仅四百,自得谓江南之胜,惟吾独收矣。

”别有小筑,片山斗室,予胸中所蕴奇,亦觉发抒略尽,益复自喜。

时汪士衡中翰,延予銮江西筑,似为合志,与又于公所构,并骋南北江焉。

暇草式所制,名《园牧》尔。

姑孰曹元甫先生游于兹,主人皆予盘桓信宿。

先生称赞不已,以为荆关之绘也,何能成于笔底?予遂出其式视先生。

先生曰:“斯千古未闻见者,何以云‘牧’?斯乃君之开辟,改之曰‘冶’可矣。

”时崇祯辛未之秋杪否道人暇于扈冶堂中题。

园冶卷一【兴造论】世之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

古公输巧,陆云精艺,其人岂执斧斤者哉?若匠惟雕镂是巧,排架是精,一梁一柱,定不可移,俗以“无窍之人”呼之,其确也。

故凡造作,必先相地立基,然后定其间进,量其广狭,随曲合方,是在主者,能妙于得体合宜,未可拘率。

假如基地偏缺,邻嵌何必欲求其齐,其屋架何必拘三、五间,为进多少?半间一广,自然雅称,斯所谓“主人之七分”也。

第园筑之主,犹须什九,而用匠什一,何也?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愈非匠作可为,亦非主人所能自主者,须求得人,当要节用。

“因”者:随基势之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不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冶》共三卷,第一卷卷首冠以《兴造论》和《园说》,是全书的纲领和立论所在,即造园的思想和原则。

《兴造论》突出强调“因、借、体、宜”原则的重要性,《园说》阐明园林用地、景物设计与审美情趣。

后有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十篇。

在十篇的论述中,相地、立基、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篇是专门论述造园艺术的理论,也是全书的精华所在。

特别是相地、掇山、借景更是该书精华的精华,而屋宇、装折、窗、墙垣则着重建筑艺术的具体论述。

《园冶》一书的精髓,可归纳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两句话。

这两句话的精神贯穿于全书。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说明造园所要达到的意境和艺术效果。

计成处于封建社会的后期,所以在《园冶》中,属于封建士大夫阶层闲情逸趣的内容很多。

如何将“幽”、“雅”、“闲”的意境营造出一种“天然之趣”,是园林设计者的技巧和修养的体现。

以建筑、山水、花木为要素,取诗的意境作为治园依据,取山水画作为造园的蓝图,经过艺术剪裁,以达到虽经人工创造,又不露斧凿的痕迹。

例如在园林中叠山,就“最忌居中,更宜散漫”。

亭子是园林中不可少的建筑,但“安亭有式,基立无凭”。

建造在什么地方,如何建造,要依周围的环境来决定,使之与周围的景色相协调,使环境显得更丰富自然。

例如在厅堂前置山,“耸起高高三峰,排列于前”,那就是败笔。

长廊是游览的路线,“宜曲宜长则胜”。

要“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

楼阁必须建在厅堂之后,可“立半山半水之间”,“下望上是楼,山半拟为平屋,更上一层,可穷千里目也”。

造园不是单纯地摹仿自然,再现原物,而是要求创作者真实地反映自然,又高于自然。

尽可能做到使远近、高低、大小互相制约,达到有机的统一,要体现出大地的多姿。

它有的似山林,有的似水乡,有的庭院深深,有的野味横溢,各具特色。

如苏州拙政园,经过造园家的巧妙布置,这一带原来的一片洼地便形成了池水迂回环抱,似断似续,崖壑花木屋宇相互掩映、清澈幽曲的园林景色,真可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佳作。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是《园冶》一书中最为精辟的论断,亦是我国传统的造园原则和手段。

“因”是讲园内,即如何利用园址的条件加以改造加工。

《园冶》说:“因者,随基势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谢,小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

而“借”则是指园内外的联系。

《园冶》特别强调“借景”“为园林之最者”。

“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它的原则是“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方法是布置适当的眺望点,使视线越出园垣,使园之景尽收眼底。

如遇晴山耸翠的秀丽景色,古寺凌空的胜景,绿油油的田野之趣,都可通过借景的手法收入园中,为我所用。

这样,造园者巧妙地因势布局,随机因借,就能做到得体合宜。

《园冶》全文【自序】不佞少以绘名,性好搜奇,最喜关仝、荆浩笔意,每宗之。

游燕及楚,中岁归吴(江苏),择居润州。

环润皆佳山水,润之好事者,取石巧者置竹木间为假山,予偶观之,为发一笑。

或问曰:“何笑?”予曰:“世所闻有真斯有假,胡不假真山形,而假迎勾芒者之拳磊乎?”或曰:“君能之乎?”遂偶为成“壁”,睹观者俱称:“俨然佳山也。

”遂播名于远近。

适晋陵方伯吴又于公闻而招之。

公得基于城东,乃元朝温相故园,仅十五亩。

公示予曰:“斯十亩为宅,余五亩,可效司马温公…独乐‟制。

”予观其基形最高,而穷其源最深,乔木参天,虬枝拂地。

予曰:“此制不第宜掇石而高,且宜搜土而下,令乔木参差山腰,蟠根嵌石,宛若画意;依水而上,构亭台错落池面,篆壑飞廊,想出意外。

”落成,公喜曰:“从进而出,计步仅四百,自得谓江南之胜,惟吾独收矣。

”别有小筑,片山斗室,予胸中所蕴奇,亦觉发抒略尽,益复自喜。

时汪士衡中翰,延予銮江西筑,似为合志,与又于公所构,并骋南北江焉。

暇草式所制,名《园牧》尔。

姑孰曹元甫先生游于兹,主人皆予盘桓信宿。

先生称赞不已,以为荆关之绘也,何能成于笔底?予遂出其式视先生。

先生曰:“斯千古未闻见者,何以云…牧‟?斯乃君之开辟,改之曰…冶‟可矣。

”时崇祯辛未之秋杪否道人暇于扈冶堂中题。

园冶卷一【兴造论】世之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

古公输巧,陆云精艺,其人岂执斧斤者哉?若匠惟雕镂是巧,排架是精,一梁一柱,定不可移,俗以“无窍之人”呼之,其确也。

故凡造作,必先相地立基,然后定其间进,量其广狭,随曲合方,是在主者,能妙于得体合宜,未可拘率。

假如基地偏缺,邻嵌何必欲求其齐,其屋架何必拘三、五间,为进多少?半间一广,自然雅称,斯所谓“主人之七分”也。

第园筑之主,犹须什九,而用匠什一,何也?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愈非匠作可为,亦非主人所能自主者,须求得人,当要节用。

“因”者:随基势之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不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

“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也。

体、宜、因、借,匪得其人,兼之惜费,则前工并弃,既有后起之输、云,何传于世?予亦恐浸失其源,聊绘式于后,为好事者公焉。

【园说】凡结林园,无分村郭,地偏为胜,开林择剪蓬蒿;景到随机,在涧共修兰芷。

径缘三益,业拟千秋,围墙隐约于萝间,架屋蜿蜒于木末。

山楼凭远,纵目皆然;竹坞寻幽,醉心既是。

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梧阴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提,栽梅绕屋;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障锦山屏,列千寻之耸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刹宇隐环窗,彷佛片图小李;岩峦堆劈石,参差半壁大痴。

萧寺可以卜邻,梵音到耳;远峰偏宜借景,秀色堪餐。

紫气青霞,鹤声送来枕上;白苹红蓼,鸥盟同结矶边。

看山上个篮舆,问水拖条枥杖;斜飞堞雉,横跨长虹;不羡摩诘辋川,何数季伦金谷。

一湾仅于消夏,百亩岂为藏春;养鹿堪游,种鱼可捕。

凉亭浮白,冰调竹树风生;暖阁偎红,雪煮炉铛涛沸。

渴吻消尽,烦顿开除。

夜雨芭蕉,似杂鲛人之泣泪;晓风杨柳,若翻蛮女之纤腰。

移竹当窗,分梨为院;溶溶月色,瑟瑟风声;静扰一榻琴书,动涵半轮秋水,清气觉来几席,凡尘顿远襟怀;窗牖无拘,随宜合用;栏杆信画,因境而成。

制式新番,裁除旧套;大观不足,小筑允宜。

〖一相地〗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

探奇近郭,远来往之通衢;选胜落村,藉参差之深树。

村庄眺野,城市便家。

新筑易乎开基,只可栽杨移竹;旧园妙于翻造,自然古木繁花。

如方如圆,似偏似曲;如长弯而环璧,似偏阔以铺云。

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卜筑贵从水面,立基先究源头,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

临溪越地,虚阁堪支;夹巷借天,浮廊可度。

倘嵌他人之胜,有一线相通,非为间绝,借景偏宜;若对邻氏之花,才几分消息;可以招呼,收春无尽。

架桥通隔水,别馆堪图;聚石叠围墙,居山可拟。

多年树木,碍筑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斫数桠不妨封顶。

斯谓雕栋飞楹构易,荫槐挺玉成难。

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一)、山林地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

入奥疏源,就低凿水,搜土开其穴麓,培山接以房廊。

杂树参天,楼阁碍云霞而出没;繁花覆地,亭台突池沼而参差。

绝涧安其梁,飞岩假其栈;闲闲即景,寂寂探春。

好鸟要朋,群麋偕侣。

槛逗几番花信,门湾一带溪流,竹里通幽,松寮隐僻,送涛声而郁郁,起鹤舞而翩翩。

阶前自扫云,岭上谁锄月。

千峦环翠,万壑流青。

欲藉陶舆,何缘谢屐。

(二)、城市地市井不可园也;如园之,必向幽偏可筑,邻虽近俗,门掩无哗。

开径逶迤,竹木遥飞叠雉;临濠蜒蜿,柴荆横引长虹。

院广堪梧,堤湾宜柳;别难成墅,兹易为林。

架屋随基,浚水坚之石麓;安亭得景,莳花笑以春风。

虚阁荫桐,清池涵月。

洗出千家烟雨,移将四壁图书。

素入镜中飞练,青来郭外环屏。

芍药宜栏,蔷薇未架;不妨凭石,最厌编屏;未久重修;安垂不朽?片山多致,寸石生情;窗虚蕉影玲珑,岩曲松根盘礴。

足征市隐,犹胜巢居,能为闹处寻幽,胡舍近方图远;得闲即诣,随兴携游。

(三)、村庄地古之乐田园者,居于畎亩之中;今耽丘壑者,选村庄之胜,团团篱落,处处桑麻;凿水为濠,挑堤种柳;门楼知稼,廊庑连芸。

约十亩之基,须开池者三,曲折有情,疏源正可;余七分之地,为垒土者四,高卑无论,栽竹相宜。

堂虚绿野犹开,花隐重门若掩。

掇石莫知山假,到桥若谓津通。

桃李成蹊,楼台入画。

围墙编棘,窦留山犬迎人;曲径绕篱,苔破家童扫叶。

秋老蜂房未割,西成鹤廪先支。

安闲莫管稻梁谋,沽酒不辞风雪路。

归林得意,老圃有余。

(四)、郊野地郊野择地,依乎平冈曲坞,叠陇乔林,水浚通源,桥横跨水,去城不数里,而往来可以任意,若为快也。

谅地势之崎岖,得基局之大小;围知版筑,构拟习池。

开荒欲引长流,摘景全留杂树。

搜根带水,理顽石而堪支;引蔓通津,缘飞梁而可度。

风生寒峭,溪湾柳间栽桃;月隐清微,屋绕梅余种竹;似多幽趣,更入深情。

两三间曲尽春藏,一二处堪为暑避。

隔林鸠唤雨,断岸马嘶风。

花落呼童,竹深留客。

任看主人何必问,还要姓字不须题。

须陈风月清音,休犯山林罪过。

韵人安亵,俗笔偏涂。

(五)、傍宅地宅傍与后有隙地可葺园,不第便于乐闲,斯谓护宅之佳境也。

开池浚壑,理石挑山,设门有待来宾,留径可通尔室。

竹修林茂,柳暗花明。

五亩何拘,且效温公之独乐;四时不谢,宜偕小玉以同游。

日竟花朝,宵分月夕。

家庭侍酒,须开锦幛之藏;客集征诗,量罚金谷之数。

多方题咏,薄有洞天。

常余半榻琴书,不尽数竿烟雨。

涧户若为止静,家山何必求深。

宅遗谢眺之高风,岭划孙登之长啸。

探梅虚蹇,煮雪当姬。

轻身尚寄玄黄,具眼胡分青白。

固作千年事,宁知百岁人。

足矣乐闲,悠然护宅。

(六)、江湖地江干湖畔,深柳疏芦之际,略成小筑,足征大观也。

悠悠烟水,澹澹云山;泛泛鱼舟,闲闲鸥鸟。

漏层阴而藏阁,迎先月以登台。

拍起云流,觞飞霞伫。

何如缑岭,堪偕子晋吹箫;欲拟瑶池,若待穆王侍宴。

寻闲是福,知享既仙。

〖二立基〗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

先乎取景,妙在朝南,倘有乔木数株,仅就中庭一二。

筑垣须广,空地多存,任意为持,听从排布,择成馆舍,余构亭台;格式随宜,栽培得致。

选向非拘宅相,安门须合厅方。

开土堆山,沿池驳岸。

曲曲一湾柳月,濯魄清波;遥遥十里荷风,递香幽室。

编篱种菊,因之陶令当年;锄岭栽梅,可并庾公故迹。

寻幽移竹,对景莳花。

桃李不言,似通津信;池塘倒影,拟入鲛宫。

一派涵秋,重阴结夏。

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开林须酌有因,按时架屋。

房廊蜒蜿,楼阁崔巍,动“江流天地外”之情,合“山色有无中”之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