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学通论PPT课件
《植物保护》PPT课件

深耕细作
深耕可以破坏害虫的越冬场所 ,减少害虫数量;细作可以改 善土壤结构,提高植株的抗病 能力。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中耕除草、合理施肥和灌 溉,提高植株的抗逆性。
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天敌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寄 生蜂、捕食螨等,控制
害虫数量。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 金杆菌、白僵菌等,防
治害虫。
性信息素诱杀
植物保护的历史与发展
01
02
03
古代植物保护
采取简单的农业措施和天 然物质进行防治。
近代植物保护
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提 高了防治效果,但也带来 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问题。
现代植物保护
强调综合治理,注重生态 、生物和化学等多种防治 手段的结合。
植物保护的现状与挑战
现状
植物保护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 部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和技术 体系。
熏蒸处理
对检验发现带有危险性病、虫、杂草 的植物及其产品,采用熏蒸剂进行除 害处理。
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
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 ,如遥感监测、物联 网技术等;
构建完善的监测网络 ,包括定点监测和流 动监测相结合;
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建立健全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机制,实现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 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
减少农药残留的措施
03
通过合理使用农药、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减少农
药的使用量和残留量。
农药废弃物的处理与环境保护
01
农药废弃物的种类
包括过期农药、废弃包装物、清洗废液等。
02 03
农药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应遵循分类收集、安全运输和集中处理的原则。对于过期农药和废弃包 装物,应交由专业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清洗废液,应进行中和处 理后排放。
植物保护学通论ppt课件

32
33
病征
粉状物:某些真菌孢子在病部表现的特征
条锈
白锈
白粉
黑粉
34
霉状物:由真菌的菌丝、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组成。
35
点状物:真菌的繁殖器官。
36
颗粒状物
37
盘状物:高 等担子菌的 繁殖器官, 发生于树木 的枝干上。
38
索状物:菌丝缠绕形成绳索状
39
脓状物:细菌性 植物病害在病部 表面缢出含菌体 的液滴。
51
三、在发酵工程中的利用
52
四、在杂草控制中的应用 五、在保护生态多样性的应用
53
植物病理学里程碑
一、病原学的创立 自生说
54
55
56
57
42
植物疾病的影响
一、对作物的影响 (一)有害影响 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二)有益影响
二、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
43
爱尔兰饥馑(Irish famine)
44
孟加拉饥荒
45
46
47
48
植物病原物的利用
一、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利用
49
50
二、在基因工程研究中的应用 转基因工具:根癌农杆菌
褪绿和黄化 22
紫叶和红叶
23
花叶和斑驳
24
明脉和条纹
25
坏死:植物器官局部细胞组织死亡,仍可分辨 原有组织轮廓。
26
27
立枯和猝倒
28
腐烂:植物器官大面积坏死崩溃
干腐、湿腐、软腐和流胶
29
萎蔫:植物地上部分缺少水分,细胞失去膨胀 压而萎垂枯死。
30
畸形:植物全株或局部比例失调
40
《植物保护通论》第六章

的条件下对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毒害的程度。
药效是指农药在田间实际使用中对病虫草害的防治
效果。
持效是指药剂防治病虫草害的有效持续时间。
6.4 杀虫剂
1 有机磷杀虫剂
2 有机氯杀虫剂 3 有机氮杀虫剂
4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
5 植物和微生物杀虫剂
7 综合防治法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又可称“有害生物综合
土壤耕作的作用 土地培肥的作物
2.3.2 选育和使用抗性植物品种 2.3.3 利用健康种苗 2.3.4 加强田间管理
如播种、排灌、施肥、田园卫生
2.3.5 安全收获
3 Hale Waihona Puke 物防治3.1 生物防治的概念
利用生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方法称为生物防
治。
广义的生物防治,包括控制有害生物的生物体及其
维护人类的环境利益和生命安全。
1.3 植物检疫的实施内容
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与检疫对象的确定
疫区和非疫区的划分 植物及植物产品的检验与检测 疫情处理 植物检疫法的制定与实施
1.4 检疫对象确定的原则
《植物检疫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凡局部
地区发生的危险性大、能随植物及其产品传
昆虫激素(保幼激素、蜕皮激素、信息素)
按来源及化学组成分:
天然产物杀虫剂(鱼藤酮、除虫菊素、烟碱、沙蚕毒素) 矿物油杀虫剂 微生物杀虫剂(细菌毒素、真菌毒素、抗菌素)
6.2 农药的加工剂型
1 粉剂。由原药与填充料经机械粉碎加工制成的粉状混和物制剂。 2 可湿性粉剂。由原药与填充料、湿润剂经机械粉碎加工制成的 混合物。可湿性粉剂易在水中分散、湿润和悬浮,可加水喷雾使 用。
《植物保护》PPT课件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共同应对全球性植 物保护挑战。
培养专业的植物保护 人才;
02 植物病虫害识别 与诊断
常见植物病虫害类型
病害类型
包括真菌病、细菌病、病毒病等 ,如锈病、霜霉病、黑斑病等。
虫害类型
包括咀嚼式口器害虫、刺吸式口 器害虫等,如蚜虫、蚧壳虫、红 蜘蛛等。
病虫害识别方法与技巧
病虫害的种类与特点
农业生态系统中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真菌、细菌、病毒、昆 虫、线虫等,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危害方式。
病虫害的发生条件
病虫害的发生与气候、土壤、作物品种、栽培管理等多种 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病虫害的发生程度 和危害程度。
病虫害的流行规律
病虫害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流行遵循一定的规律,包括初 侵染、再侵染、传播、越冬等过程,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 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
植物检疫的程序和方法
检疫程序
包括申报、受理、实施检疫、签证与 放行等步骤,确保对进出口的植物及 其产品进行全面而严格的检查。
检疫方法
采用现场检查、实验室检测、隔离试 种等多种方法,对植物及其产品中的 有害生物进行准确鉴定和风险评估。
05 农业生态系统中 的植物保护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意义所在
植物检疫对于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保 障国际贸易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植物检疫法规概述
国内法规
我国植物检疫法规主要包括《植物检 疫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了检疫 范围、对象、程序、法律责任等内容 。
国际法规
国际植物检疫法规主要有《国际植物 保护公约》(IPPC)及其相关国际标 准,旨在促进各国在植物检疫领域的 合作与交流。
植物保护学课件-2024鲜版(1)

01植物保护学概述Chapter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发展历程植物保护学经历了从经验防治到科学防治的发展历程,随着生物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植物保护学的理论和技术也不断更新和完善。
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对象任务与其他学科关系与植物学关系01与生态学关系02与农业科学关系0302植物病害及防治Chapter病害类型与症状识别病害类型症状识别病原物种类及侵染过程病原物种类侵染过程病害流行规律及预测预报流行规律预测预报防治策略与方法防治策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03植物虫害及防治Chapter昆虫形态特征与分类识别昆虫的基本形态包括头、胸、腹三部分,以及触角、口器、足等附属器官。
昆虫的分类识别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如触角类型、口器类型、翅的类型和脉序等进行分类识别。
常见农业昆虫的识别介绍蝗虫、螟虫、蚜虫等常见农业昆虫的形态特征和识别方法。
01昆虫的生活习性02昆虫的危害方式03常见农业害虫的危害方式昆虫生活习性及危害方式1 2 3虫害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虫害发生的季节性规律虫害预测预报方法虫害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01020304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防治策略与方法04草害及其防治技术Chapter杂草种类识别与危害评估常见杂草种类根据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危害程度,识别常见杂草如稗草、马唐、苋菜等。
危害评估分析杂草对农作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危害。
除草剂类型及使用注意事项除草剂类型使用注意事项农业防除措施探讨农业措施生物防治生态治理途径研究生态工程通过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工程措施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减少杂草的发生和危害。
综合治理综合运用农业措施、生物防治和生态工程等手段,形成多层次的杂草综合治理体系,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05植物检疫与法规政策解读Chapter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植物及其产品的贸易日益频繁,植物检疫工作在国际上受到高度重视。
《植物保护学通论》第三章

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全部由卵供给,不需 母体提供营养,整个胚胎发育在母体内完 成,卵就在母体内孵化,孵化不久后幼体 便离开母体。从营养源来看,与卵生相同, 故名卵胎生。
1.4.2 腺养胎生
胚胎发育的营养也是由卵供给,但幼虫从
卵中孵化出来后并不马上离开母体,而是
暂时寄居在母体阴道膨大而成的“子宫”
内,从母体子宫分泌物中继续获得营养,
食,不活动,但其体内进行着复杂的生理和生化反应。
在生活习性方面,如食性方面差异很大。如鳞翅目昆虫幼虫的口器 是咀嚼式的,多数种类为植食性的,取食植物的叶片等。成虫是虹 吸式口器,取食花蜜等液体食物。幼虫与成虫的生活环境也可能不 同。
鳞翅目、鞘翅目、脉翅目、双翅目、膜翅目
复变态:在全变态昆虫中,有些种类 各龄幼虫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差异较 大,比一般完全变态昆虫的变态要复 杂,这种变态称为复变态。
幼虫水生,幼虫与成体在体形、 呼吸器官、取食器官、行动器 官等方面均有较明显的差异。 这种变态称为半变态。半变态 的幼虫称为稚虫。稚虫水生生 活的一些结构到成虫期消失。 如蜻蜓目昆虫。
卵 稚虫 成虫 生活环境不同
3.1.2.4.3 过渐变态
在缨翅目、同翅目粉虱科、雄性介壳虫的幼虫在变为成虫 前有一个不食不动的类似蛹的虫态,比一般渐变态类显得
直到幼体接近老熟才离开母体。
1.4.3 伪胎盘胎生
这类生殖方式昆虫的卵无卵黄或卵黄甚少,
亦无卵壳,主要靠一种称为伪胎盘的构造
从母体吸取营养。最常见的是蚜虫.
1.4.4 血腔胎生
捻翅目及进行幼体生殖的一些种类昆虫所具有。当卵
发育成熟后,卵巢破裂,将卵释放到母体血腔中,
卵通过包在卵外的营养膜从血腔中吸取营养,所以
植物保护学通论——植物病害分析

布克氏 菌属
薄壁菌门
假单胞 菌属
土壤杆 菌属
木质部 小菌属
欧文氏 菌属
园林植物病毒
病毒是一种极小的、非细 胞形态的专性寄生物。
病毒粒子由核酸和蛋白质 组成。植物病毒的核酸绝 大多数为 RNA 。病毒具有 增殖、传染和遗传等特性。
病毒基本粒子形态
2018/6/17 55
1. 杆状病毒 2. 球状病毒 3. 纤维状病毒
(不良的环境条件,其他生物的侵袭) ↓
植物新陈代谢受到干扰,出现紊乱,生理生化功能 失调
(生理病变) ↓
细胞、组织结构异常
(组织病变) ↓
器官和外部形态异常
(形态病变)
病害是对人类生产和经济的观点而言的
郁金香碎色
菊花绿萼 羽衣甘蓝 病害——损伤
2018/6/17
碎色郁金香
12
郁金香杂色花
1
2
3
真菌吸器的类型 1.分支状 2.球状 3.指状
• ※真菌的繁殖体
繁殖体
无性繁殖
产生无性孢子
有性繁殖
产生有性孢子
无性孢子
游动孢子
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
厚垣孢子
真菌的无性孢子 1.游动孢子囊和游动孢子 2.孢子囊和孢囊孢子 3.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有性孢子
卵孢子 接合.接合孢子 3.子囊孢子 4.担孢子
2018/6/17 58
1.幼苗根部被害状 2.卵 3.卵内孕育的幼虫 4.性分化前的幼虫 5.成熟的雌虫 6.在幼虫包皮内成熟的雄虫 7.雄虫 8.含有卵的雌虫
2018/6/17
9.产卵的雌虫
59
根结线虫病
2018/6/17 60
《植物保护学通论》课件

通过本课件,你将了解植物保护学的重要性、历史概述、主要任务、植物害 虫和病原体、防治方法,以及植物保护的前景和挑战。
导论
植物保护学是研究植物与其天敌、病原体之间相互关系以及采取相应措施防 止植物受害的学科。
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植物保护对于确保农作物产量、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人类的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植物保护的方法
化学防治
使用农药来控制和杀灭植物 病虫害,但注意合理使用, 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和寄生生物来控制 害虫和病原体的数量,减少 对植物的危害。
综合防治
采用多种手段综合防治,提 高植物抵抗力,减少化学农 药的使用。
植物保护的前景和挑战
1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 防治技术将不断涌现, 为植物保护带来更大的 希望。
1 预防
通过合理的种植管理和生态调控,预防植物病虫害发生。
2 监测
及时监测植物病虫害的种类和程度,为防治提供准确的信息。
3 防治
采用化学、生物和综合防治方法,控制和减轻植物病虫害的危害。
植物害虫与植物病原体
植物害虫
各种昆虫、螨虫和软体动物对植物造成损害,导 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植物病原体
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对植物的 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2 生态友好
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保护生态环境。
3 全球合作
植物保护需要全球范围 内的合作,共同应对全 球气候变化和植物病虫 害传播的挑战。
结语和总结
植物保护学通论是了解植物保护学的重要基础知识,希望通过本课件能够激发更多人对这一学科的兴趣 和关注。
植物保护的历史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8
• 腐烂:植物器官大面积坏死崩溃
干腐、湿腐、软腐和流胶
.
29
• 萎蔫:植物地上部分缺少水分,细胞失去 膨胀压而萎垂枯死。
.
30
• 畸形:植物全株或局部比例失调
.
31
.
32
.
33
病征
粉状物:某些真菌孢子在病部表现的特征
条锈
白锈
.
白粉
黑粉
34
霉状物:由真菌的菌丝、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组成。
• 病状:发病植物本身呈 现的不正常状态
• 病征:病部上病原物的 个体特征
.
21
病状
• 变色:叶片因叶绿体含量降低或花青素升 高而失去原有的色泽。
褪绿.和黄化
22
紫叶和红叶
.
23
花叶和斑驳
.
24
明脉和条纹
.
25
• 坏死:植物器官局部细胞组织死亡,仍可 分辨原有组织轮廓。
.
26
.
27
立枯和猝倒
.
41
• 柯赫氏法则:镜检病原、分离培养、接种 检验、分离验证
He was a German physician. He became famous for isolating
Bacillus anthracis , the Tuberculosis bacillus and the Vibrio
.
9
植物保护与农业生产
.
10
.
11
植物保护与生态环境
.
12
• 植物病害
植 物 • 植物虫害 保 护
• 化学防治
.
13
第二章 植物病害概念
• 植物病害:植物在其生命过程中受到寄生物侵 害或不良环境影响,在生理、细胞和组织结构 上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的过程,致使外部形态 不正常,引起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或生态环境 遭到破坏的现象。
.
18
• 寄生性:一种生物从他种生物获取营养的性能。 专性寄生物、兼性寄生物、腐生物
• 致病:病原物引起植物发病的能力。
.
19
• 高温、低温、干旱、 营养元素失调、大气污 染、药害 • 植物自身异常
.
20
植物病害的症状
• 症状:植物染病后外表 呈现的异常状态,是识 别、描述、命名病害的 依据。
.
35
点状物:真菌的繁殖器官。
.
36
颗粒状物
.
37
盘状物:高 等担子菌的 繁殖器官, 发生于树木 的枝干上。
.
38
• 索状物:菌丝缠绕形成绳索状
.
39
脓状物:细菌 性植物病害在病 部表面缢出含菌 体的液滴。
.
40
植物病害诊断
(一)传染性病害和非传染性病害的诊断 1、田间分布:有无发病中心 2、传染性有无 3、宏观病征有无 (二)各大类病原生物所致疾病的诊断 不同病原物造成病害症状存在差别 (三)鉴定病原种类
要素:病原、病程、症状、损失
• 植物正常的生理机能受到
破坏或干扰所造成的后果。
.
14
.
15
植物病害影响园艺作物安全生产
.
16
病,而不害
.
17
• 植物病害病因:引起植物发病的因素,生 物病原、非生物病原,植物自身异常。
• 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种子植物
• 病害三角:病原生物、寄生植物和一定的 环境条件配合才能引起植物病害的观点。
cholerae and for his development of Koch's postulates.
.
42
植物疾病的影响
一、对作物的影响 (一)有害影响 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二)有益影响
二、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
.
43
爱尔兰饥馑(Irish famine)
.
44
孟加拉饥荒
.
45
.
46
.
47
.
48
植物病原物的利用
一、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利用
.
49
.
50
二、在基因工程研究中的应用 转基因工具:根癌农杆菌
.
51
三、在发酵工程中的利用
.
52
四、在杂草控制中的应用 五、在保护生态多样性的应用
.
53
植物病理学里程碑
一、病原学的创立 自生说
.
54
.
55
.
56
.
57
植物保护学通论
主讲教师:田雪亮 王国昌
.
1
第一章 绪论
为什么要保护植物?
.
2
.
3
农业起源
狩 猎
.
4
家 禽
.
5
采 摘
.
6
种 植 业
.
7
• 植物保护学就是一门研究如何控制植物生 物灾害的科学。
.
8
• 植物保护的对象:人类的目标植物 • 植物保护的目的:控制植物的有害生物,
避免生物灾害。
• 植物保护的方式:防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