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与能谱CT

合集下载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与探讨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与探讨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与探讨发布时间:2023-06-07T11:12:30.228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2月3期作者:赵丹[导读]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与探讨赵丹(北京市普仁医院 放射科;北京100062)【摘要】目的: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技术,并分析其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79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A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A的诊断效能。

结果:本组79例患者,经CAG确诊阳性28例,阴性51例,CTA诊断灵敏度为96.43%,特异度为92.16%,准确度为93.67%,与CAG确诊结果相比,其灵敏度、特异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64排螺旋CT-CTA技术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较高,是一种可靠的诊断方式。

关键词:冠心病;CT冠脉成像;诊断效能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在全部死亡原因中占比约为41%。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病人约为3.3亿,其中冠心病病人约为1139万[1]。

由于该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需要借助影像学技术诊断。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具有创伤性,且费用较高,不适合作为筛查手段。

研究发现,CT在冠心病诊断中价值较高,尤其是CT冠脉成像(CTA)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因此,本文将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CTA技术,并分析其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79例疑似冠心病患者。

患者年龄36~80岁,平均(61.82±5.57)岁。

男性30例,女性49例。

合并疾病:高血压32例,糖尿病14例,高血脂10例。

1.2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CTA检查,使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机检查。

宝石能谱CT(64排

宝石能谱CT(64排
• 能量一定——不同组织对X线衰减曲线不同, 即CT值不同。能量-吸收值呈现相关变化, 这种变化是可量化和鉴别的
能量CT信号获取要求
• 能量CT在高低能量信号强度的匹配和获取 时间的一致性上,有很高要求
运动对序列扫描成像技术的影响
•轨 迹. 时 间. 图 像
运动伪影
双球管能量成像
• 双球管的设计的挑战 (一)散射线 (二)扫描野受限 (三)运动伪影
• 一、虚拟平扫水、碘分离技术获得水基图,水基 图不含碘物质,可用水基图代替平扫图像
• 二、选择水和碘作为基物质,应用碘基图可以敏 感地识别病灶中的含碘对比剂,确定有无强化
• 三、去除钙化的CTA
碘、钙物质分离血管中的含碘造影剂 与钙化或相邻骨结构的分离,有助于评估 血管狭窄
单能量图像的临床应用
二.伪影 运动伪影、金属伪影、射束硬化
伪影、部分容积效应、系统伪影
• 运动伪影:心脏跳动、呼吸运动、胃肠蠕动、意思 不清
• 金属伪影:当X线穿透金属时,X线强度急剧衰减, 产生金属伪影
• 射线束硬化:X线穿过人体时,低能射线吸收多, 高能射线易穿透,平均能量变高,射线逐渐变硬
• 部分容积效应:同一扫描层内含有两种以上不同密 度而又相互重叠的物质时,检出密度为平均值
• 骨骼和碘的吸收曲线随能量变化比较强烈
• 任何物质都有对应的吸收曲线,区分不同的物 质
• 探测器具备良好高低能量数据的采集能力并被免信 号干扰,信号转换效率高
• 探测器两个基本特征:初始速度、余晖效应
(快的初始速度方能保证瞬时KVp切换时,极短时间内两组
信号被分别采集;余晖效应要能使高低信号独立采集,互 相不干扰)
2.物质对不同X线能量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而产 生射线硬化效应

64排128层螺旋CT

64排128层螺旋CT

美国GE64排128层容积CT近期在我院投入运行,该机球管旋转一圈可以获得128层图像,将高分辨、宽覆盖和扫描速度完美结合,引领CT成像进入一个全新的容积时代。

一、主要性能特点。

1、扫描时间更短、层面更薄:扫描1周仅需0.4秒钟,可以采集到12 8层亚毫米(0.625毫米)层厚的图像,1秒钟可以扫描一个器官,5秒完成心脏检查,10秒钟可以扫描完全身。

2、图像更清晰:Lightspeed VCT属于真正的容积扫描,呼吸运动伪影的进一步减少,薄层扫描以及多种形式的二维和三维重建,进一步提高了解剖结构和病灶显示的清晰度。

3、定位定性诊断更准确:亚毫米薄层图像采集多方位图像重组,以及一次注射对比剂行多期扫描,更有利于早期和微小病变的检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4、病变显示更直观:容积数据采集后,进行多种形式的二维和三维重建,实现多方位多角度动态观察,还可模拟手术观察,降低手术风险。

5、X线辐射剂量进一步降低:64排128层CT的球管每旋转一圈曝光可完成多达128个层面的图像,比普通螺旋CT的X线利用率提高数十倍,使相同扫描范围所用的X线剂量降到了最低。

6、造影剂用量减少:可以用更短的时间覆盖预定的范围,使动脉、静脉和实质期扫描更加准确,增强扫描使用的造影剂用量减少,降低了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其检查更加安全,造影增强检查从此成为常规应用,极大地提高CT检查的准确性。

7、提供了新的诊断方法和途径:64排128层CT提供了新的临床诊断模式,例如,可以在5个心跳周期之内获得一个完整的心脏冠脉造影图像,使得医生能够利用无创的方法诊断心血管疾病。

还可做心脏灌注检查和心血管大范围三维后处理重建,是目前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手段。

二、临床应用价值。

该设备除了可以完成常规CT的所有检查项目外,还有一下一些特殊功能:1、全身血管成像:具有无创、高清晰、高对比、多种后处理分析软件能显示血管细小分支,采用智能血管跟踪技术软件获得真正的动脉、静脉与平衡期图像,可清晰显示动脉瘤、血管畸形、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闭塞、主动脉夹层、肿瘤增生血管等。

能谱64排螺旋CT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能谱64排螺旋CT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能谱64排螺旋CT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为主要来自下肢深静脉的血栓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

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常见病,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由于其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甚至缺如,所以诊断较困难。

目前在各种对PE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中,公认的金标准是选择性肺动脉造影,但由于具有创伤性(并发症发生率约4%,死亡率约为0.2%)和受设备限制,未被用于常规检查[1]。

随着快速采集技术的进展,CT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地位越发的提高,特别是随着能谱螺旋CT的问世,诊断的敏感性大大提升,其特有的肺组织造影剂分布三维成像技术对诊断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诊断率大于93%)。

能谱64排螺旋CT扫描速度快,患者屏气时间短,减少了移动伪影,特别是在呼吸落差最小值时或被动呼吸暂停期间扫描,在1次屏气的时间从主动脉弓到心室中部水平或膈肌,至少扫描15 cm的长度,以包括主肺动脉,上中下叶和段的肺动脉,平均采集时间为5 s左右。

图像后处理采取0.75 mm重建,常用的重建方法有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表面遮盖成像、容积重建等三维重建技术对肺动脉血管进行重建。

西方国家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发病率为1 /1000,在心血管疾病中居第3位。

我国肺栓塞发病率无流行病学统计资料,但从临床看亦有上升趋势。

世界范围内肺栓塞已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心血管疾病[2]。

因此提高对肺栓塞的诊断意识非常重要。

大多数肺栓塞患者都有发病诱因,如手术、创伤、恶性肿瘤、慢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等。

临床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肺动脉栓塞范围和原先心肺功能的状态。

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可引起急性肺水肿,甚至死亡。

典型的胸痛、呼吸困难及咯血三联征病例较少见。

肺栓塞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致命性疾病。

死亡率约为20%~30%,仅次于肿瘤和冠心病,居第3位,及时治疗可使死亡率下降至8%左右[3]。

飞利浦64排CT资料

飞利浦64排CT资料

飞利浦Brilliance 64 通道螺旋CT介绍Brilliance CT——心脏CT的金标准全新的第二代Brilliance CT的高端产品——64层CT是业内最先进的多层CT。

不仅完善心脏诊断,更进一步从诊断向辅助治疗发展,独有的TrueView冠脉介入导航系统,通过CT采集的数据成像精确定位,模拟最佳血管机投照角度辅助心血管介入治疗,方便并简化临床医师治疗的程序。

同时在EP Planning电生理导航技术中,独有的融合导航技术提高手术定位的精度,减少并发症。

成熟的Jog模式全脏器灌注成像范围拓展至15厘米,减少病灶遗漏,提高医师诊断的信心。

64通道40mm宽的亚毫米采集,极大地改善了心脏成像应用,更方便的进行冠脉疾病的评估。

此外,在肺部成像、急诊快速检查和婴幼儿低剂量扫描也达到最佳的应用。

飞利浦Brilliance 64 通道螺旋CT特点●扫描速度快,1秒钟扫描完成一个器官,5秒钟扫描完心脏,10秒钟就可以扫描完全身,极大的提高了检查成功率。

●扫描精度高,0.625mm超薄切层,0.3mmZ轴高分辨率扫描,图像更加清晰,“捕捉”早期恶性肿瘤、微小血管病变,精准定位、定性。

●辐射量更小,检查更加安全。

●真正三维立体成像,逐层显示软组织和骨性结构,适用于头颅、颌面部、脊柱、骨关节等部位三维结构的显示。

●高级仿真内窥镜技术,是早期筛查结肠、胃部、气管等空腔脏器肿瘤的最佳无创检查方法。

●CT灌注成像技术真实反应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对于脑中风、体部肿瘤等,能从整体上评估器官微血管灌注的变化,从而对实质脏器及其疾病进行全面分析诊断。

主要性能参数1机架系统1.1 机架孔径700mm1.2 倾斜角度±30°0.5度变化2检查床2.1 最大可运动范围1900mm2.2 可扫描范围1750mm2.3 速度0.5到143mm/sec2.4 定位精度±0.25mm2.5 垂直运动范围578mm到1028mm从地面算起2.6 最大载重量204Kg保证精度2.7 滑动床面碳纤维无金属床面包括脚闸和手握长杆控制3X线部分3.1 高频逆变式高压发生器低压滑环3.1.1 功率60KW3.1.2 管电流20至500mA120KV时3.1.3 三种可选择电压80120140KV3.2 飞利浦专利的金属陶瓷X线球管3.2.1 等效热容量26MHU3.2.2 阳极热容量8MHU3.2.3 散热率1608KHU/min3.2.4 球管焦点3.2.4.1 小焦点0.5×1.0 mm23.2.4.2 大焦点 1.0×1.0 mm23.2.4.3 动态双焦点技术DFS4探测器4.1 专利BIP技术稀土陶瓷探测器系统4.2 每排等效探测器数量672个4.3 探测器4.3.1 探测器排数64排4.3.2 扫描层数360°64层4.3.3 64层扫描时探测器覆盖范围40mm4.3.4 数据采集率4640幅/单元/360°5扫描参数5.1 最短扫描时间360°0.42s5.2 重建速度64层模式512220幅/秒5.3 扫描最短显示时间1s5.4 最薄扫描层厚0.625mm5.5 一次连续螺旋扫描能力100秒最快扫描条件下5.6 有3D自动毫安调节技术5.7 重建矩阵512×5125.8 有心脏变速扫描技术6.1 空间分辨率使用临床条件栅格状水模测量6.1.1 超高空间分辨率24.0Lp/cm@cut-off6.1.2 高空间分辨率16.0Lp/cm@cut-off6.1.3 标准空间分辨率13.0Lp/cm@cut-off6.2 噪声0.27%使用飞利浦系统水模相当于21.6厘米水6.3 密度分辨率4mm@0.3%27mGy使用20cm CATPHAN 水模6.4 CT值范围-1000到+3027 Hu7主控计算机系统7.1 主机32位7.2 内存 2.0G7.3 硬盘容量512GB7.4 512×512矩阵非压缩影像存储量257121幅7.5 DICOM3.0接口传输/接收/打印/存档/查询/工作表等7.6 监视器2台19”高分辨率液晶彩显7.7 操作室专用椅2把7.8 接口7.8.1 DICOM3.0激光相机接口7.8.2 高压注射器接口8临床引用软件8.1 主机功能8.1.1 MPR SSD8.1.2 3D8.1.3 MIP CTE CTA8.1.4 VR8.1.5 造影剂自动跟踪扫描软件8.1.6 去金属伪影技术软件8.1.7 肺通气功能自动分析软件8.1.8 智能呼吸导航系统8.1.9 直接浏览器8.1.10 直接三维重建功能8.2 临床应用软件8.2.1 CT灌注8.2.1.1 脑灌注8.2.1.2 肿瘤灌注8.2.1.3 体部灌注8.2.2 低剂量肺扫描技术8.2.3 肺结节分析软件8.2.4 心脏功能软件包8.2.4.1 冠脉束自动提取软件8.2.4.2 心肌灌注功能8.2.4.4 心脏冠脉诊断报告自动生成系统8.2.4.5 钙化分析8.2.4.6 时间分辨率53ms4扇区成像8.2.4.7 冠状动脉成像包括8.2.4.7.1 三维成像8.2.4.7.2 内窥镜8.2.4.7.3 搭桥及支架显示、分析和置放计划8.2.4.7.4 斑块定性8.2.4.7.5 动脉狭窄分析8.2.4.7.6 整体心功能分析一键式自动左心室和右心室分割自动报告射血分数梗塞容积心肌活力心脏血液输出等等功能性心脏信息。

64排螺旋CT和宝石能谱CT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中的应用研究

64排螺旋CT和宝石能谱CT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中的应用研究

64排螺旋CT和宝石能谱CT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中的应用研究刘海静;夏远舰;申兵;吴国华;王丽坤;李娜【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和宝石能谱CT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中的应用况.方法选取2017年1~3月医院行宝石能谱CT门静脉成像的患者40例作为能谱CT组,同期行64排螺旋CT门静脉成像的患者40例作为多层螺旋CT组(MSCT组),比较2组图像噪声、门静脉影像的对比度噪声比(CNR)、门静脉主干CT值、肝实质CT值、门静脉-肝实质CT差值及有效辐射剂量(ED),统计两名影像科医师对CT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情况.结果能谱CT组图像噪声值低于MSCT组,CNR高于MSC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CT组门静脉主干CT值、肝实质CT值及门静脉-肝实质CT差值均明显高于MSCT组,ED低于能谱MSC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CT组两位影像学医师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高于MS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SCT相比,宝石能谱CT门静脉成像不仅可减少图像噪声,提高门静脉-肝实质对比剂及图像质量,还可减少辐射剂量.【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9(041)010【总页数】4页(P1518-1520,1524)【关键词】门静脉高压;体层摄影技术;X线计算机;自适应迭代重建【作者】刘海静;夏远舰;申兵;吴国华;王丽坤;李娜【作者单位】056000 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CT室;056000 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CT室;056000 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CT室;056000 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CT室;056000 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CT室;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中心医院 CT 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34肝硬化患者由于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瘀滞等,容易导致门静脉升高,肝内外门体静脉分流[1]。

外科手术和介入手术是临床治疗门静脉高压的重要方法,术前进行影像学检查了解门静脉系统及其侧支循环走形、变异等,可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丰富信息。

螺旋CT、双源CT与普通CT对比

螺旋CT、双源CT与普通CT对比

会漏掉。
劣势 检查费用较高,对很多患者来说是一种负担。
劣势 检查费用较高,对很多患者来说是一种负担 优势 发展
2019年上海进博会上,联影公司的全景动态PET-CT uEXPLORER探索者为例,它在全球首次实现全身多组织器官的4D高清动态成像,可实现1.94米长的轴向视野 。2018年12月,它获得美国FDA批件,首台设备出口美国享受了美国海关零关税优惠。 美國震惊世界的新型数码扫描仪,可看清身体任何部位。CT, 磁共振,X光,B超将被全部淘汰。看看科技进步到什么程度了。未来已来,无法抗拒。
螺旋CT
双源CT
普通CT
扫描 方式
旋转式永久扫描、无间断体积扫描,
扫描方 两套X射线球管系统和两套探测器系统同步进 式 行扫描
扫描 方式
断层扫描,
优势
1、扫描速度快,而且它使用了自动的曝光剂量,从 而可以降低病人的辐射量。 2、将扫描范围内全部信息提取出来,目前大多数医 院使用的螺旋CT为64排,128层,一次性成像60多幅 。使用螺旋CT检查就不会出现漏检的情况。 3、螺旋CT可以三维立体地了解病变的大小,形态特 征,这也是大大提高了诊断疾病的概率。
螺旋CT、双源CT与普通CT的对比
螺旋CT、双源CT与普通CT的区别,主要是扫描方式不同。螺旋CT、双源CT是目前医院当中使用概率最高的两种CT检查方法,普通的CT逐渐被螺旋 CT和双源CT取代。它们的优越性明显高于普通CT。螺旋CT的清晰度明显高于普通CT,双源CT图像质量比普通的螺旋CT要高,基本上可以发现两毫米 以上的实质性病变。
优势
1、因为有两个球管,所以扫描的速度比螺旋 CT快。 2、双源CT是在现在成熟的64层CT技术上,加 装两套金属球管与两套探测器系统,即使在 最快的扫描速度下,也能确保极佳的图像质 量。 3、图像质量比普通的螺旋CT要高

能谱CT与64排cT在冠脉支架成像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能谱CT与64排cT在冠脉支架成像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临床 资 料 选 取 符 合 纳入 标 准 的冠 心 病 患 者 100例 为研 究 对 象 ,病 例 收 集 时间 为 2014年 6月 ~ 2017年 2月 ,依据入院次序将患者分 为对照组 和观察 组 ,每组 50例 。对 照组男 3l例 ,女 19例 ,年龄 34~79 (57.1±7.3)岁 ;观察 组男 34例 、女 16例 ,年龄 3l~ 81(56.7±7.9)岁 。两组患者一 般资料经 统计学 分析 无 明显 差 异 (P>0.05)。 1.2 诊断标 准 ①典 型 胸痛症 状 ,含服 硝 酸甘 油 或休息后缓解 ;② 心 电图负荷 试验 阳性 ;③24 h动态 心 电图检测 ,心绞 痛发 作 时心 电图改 变 ;④ 冠 脉造 影 检查确诊 。
医学新知杂j毫i2018年第 28卷第 3期
·293 ·
能谱 CT与 64排 cT在冠脉支架成像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康 鑫 崴
【摘要 】目的 对 比研究 能谱 cT和 64排 cT在冠脉支架成像 中的应用价值 ,为冠心病治疗提供有效 辅助 手段 。方法 2014年 6月 ~2017年 2月间符合纳入 标准 的冠 心病 患者 100例 ,依 照患者 的入 院顺 序将其 分 为对照组 和观察组 ,每组 50例 。所有 患者 均进 行冠脉 支架植入 术 ,对照组 应用传 统 的 64排 CT,而观察 组则 应用宝石 能谱 CT,比较 两组患者植入支架 的图像质量评分及 清晰显示 率 ,及术后冠状动脉 管腔狭窄情 况。结 果 观察组共显示 80段血管 ,可诊断率为 93.8%,其敏感性 、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 90.O% 、95.5% 、94.7% ;对 照组共显示 76段血管 ,可诊断率为 68.4% ,其敏感 性 、特异性及 准确性分别 为 85.7% 、88.9% 、88.5%。组 间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支架 内径 >13 mtn,对照组图像清晰显示率较高 ,但观察组的图像清 晰显 示率更高 ;支架 内径 <3 mm,对 照组图像清晰显示 率 明显 降低或 不能显 示 ,而观察 组仍具有 较高 的图像 清晰 显示率 。结论 冠脉支架成像 中 ,能谱 CT的图像质量更佳 ,图像清晰显示率更高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评估

以CAG为金标准,16排和64排CT对桥血管 和吻合口狭窄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 95.7%和92.3%
(Chin J Med Imaging Technol,2006,22:1496-1499.)

64排CT评价重度狭窄的准确性100% (Chin J Med Imaging Technol,2006,22:1500-1502.)
Lightspeed 64层螺旋CT
探测器
后64时代CT的发展方向
双探测器
西门子 FLASH
宝石材料探测器
GE 宝石CT
宽体探测器
Toshiba 320
Philips 128
64排CT
东芝320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 属医院放射科
双源CT
宝石CT
冠心病

全球 在发达国家,每死亡4人就有1人的死亡 是心血管病症 预计2020年,全球心血管病死亡率将增 加50%,高达 2500万人 2004年,心血管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 达3684亿美元。
64层螺旋CT与能谱CT
CT的发展历史
多排CT的发展

1998年多层螺旋CT在临床上开始应用(4排) 2000年8排螺旋CT 2002年16排螺旋CT推出 2004年64排螺旋CT首次在RSNA推出 双元CT、256排CT、320排CT、宝石CT等 特别是64排螺旋CT的推出,为临床提供了丰富 的诊断和治疗信息;明显地拓展了CT检查的范 围;为丰富多彩的后处理提供了高质量的平台
对心脏血管术后的随访
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评估
搭桥血管闭塞
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
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
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
A:V R显示LAD 中段狭窄() B:曲面重组显 示LAD中段心肌 桥 C:血管造影显 示LAD中段狭窄 D:支架治疗后 狭窄恢复
心脏动态观察
心脏动态观察
冠状动脉成像
冠脉钙化的评估
VCT对冠状动脉不同的钙化程度敏 感性高,通过对钙化斑块CT值的测定, 能有效反映斑块的病理结构,对易损性 的斑块的评价也有一定的价值。可行钙 化积分的计算,明确斑块的形态、位置、 长度。
硬斑块
对肺静脉的评估

无创性观察心脏左心房和肺静脉形态及 其变异 无创性观察和评价心脏射频消融术后肺 静脉形态学改变
(Chin J Radiol
对冠状动脉支架的评估
对冠状动脉支架的评估
CT冠状动脉支架
支架内狭窄
男,60岁。左前降支的支架 内血管内膜局限性过度增生 伴狭窄
支架内狭窄
男,49岁。左前降支的支架 内血管内膜弥漫性过度增生 伴狭窄
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评估



有一组数据MDCT 对88例289支大隐静脉桥和乳内动脉桥研 究发现: 对93%以上的桥血管通畅性作出准确的 评估。 术前行CTA检查,有利于了解左乳内动脉 的走形和解剖,以及与前降支的关系; 确定与前降支的吻合口位置


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

MDCT显示有临床意义的狭窄(≥50%)的准确性 很高,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订 MDCT对冠状动脉狭窄(≥50%)的阴性预测值很 高,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有创性插管造影检查 一组资料:64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50%狭窄 (116例) 敏感性:93% 特异性:98% 阳性预测值:87% 阴性预测值:99% (Chin J Radiol 2006,40:797-801.)


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无创性观察和评价冠状动脉有无狭窄及 狭窄程度 无创性观察和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的通畅 程度 无创性观察和评价冠状动脉桥血管的通 畅程度 无创性观察和评价心脏射频消融术后肺 静脉形态学改变
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CT冠脉成像还可发现冠状动脉的其它疾 患 如心肌桥 冠状动脉畸形和变异 冠状动脉的动脉瘤和动静脉瘘 观察心肌厚度、发现心腔、及肺血管的 病变
男,70岁。MDCT:右 冠状动脉中间软斑块
软斑块
冠状动脉狭窄
钙化斑块
对冠状动脉支架的评估

无创性观察和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的通畅 程度 无创性观察和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的形态 或变形程度

对冠状动脉支架的评估



64层螺旋CT对支架狭窄≥50%的评价 敏感性:18% 特异性:69% 阳性预测值:20% 阴性预测值:27% 2006,40:808-811.)
图像重建模式

容积再现(VR) 最大密度投影(MIP) 多平面重建(MPR) 曲面重建 血管仿真内窥镜
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
正常冠状动脉示意图

心脏冠状动脉成像
心脏冠状动脉成像
心脏冠状动脉成像
心脏冠状动脉成像
心脏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

Hoffman等(Circulation 2004,110:2638) LightSpeed 16 敏感性:96% 特异性:63% 阴性预测值:96%

对肺静脉的评估
对心肌的形态与功能诊断
通过良好显示心肌的厚度、密度、 增厚率及收缩功能,VCT能够判断心肌的 存活。 心肌缺血表现为低灌注 心内膜下坏死表现为低密度,心肌变薄 心肌晚期强化是心肌梗死的征象



VCT冠状动脉成像面临的挑战

心率和心律的影响:
冠状动脉壁广泛的钙化:MR可能是一种选择 邻近结构的影响 呼吸运动的影响

Lightspeed 64层螺旋CT



探测器:64排,覆盖范围40mm 球管旋转360°可重建64层图像 最小层厚:0.625mm Z轴分辨率为0.3mm 能将常规CT的三个制约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 (分辨率、覆盖面和速度) X线球管损耗小,照射剂量减少 采集信息量大,空间分辨率高 扫描时间:0.35s, 心脏时间分辨率为44ms 各相同性:0.625×0.625×0.625mm 1s脏器,5s心脏,10s全身范围扫描
对斑块的评估



VCT不仅能对冠状动脉的斑块的大小、形 态和位置进行评估,同时也可以对斑块 的成分进行评估: 对于判断斑块破裂的危险性很有价值 软斑块平均CT值20HU 纤维斑块平均CT值84HU 钙化斑块平均CT值>130HU
对冠状动脉软斑块的评估
软斑块
男,61岁。MDCT: 右冠状动脉软斑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