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64排螺旋CT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64排CT操作规程

64排CT操作规程

64排CT操作规程一、正确的仪器操作1.在开始使用64排CT之前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仪器各部分正常工作。

2.按照使用手册的指导,正确接通电源,确保仪器能够正常运行。

3.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任何物体放在CT机上,以避免对仪器造成损坏。

4.在使用CT机时,要确保操作区域的环境整洁、安静,并关闭不必要的灯光和电子设备,以确保准确和稳定的图像质量。

二、正确的操作流程1.在进行64排CT操作之前,必须对患者的资料进行确认,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

2.根据医生的要求选择相应的扫描方案,并调整相关的扫描参数,以确保获取到高质量的图像。

3.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静脉注射造影剂,并根据医嘱准确计算药量。

4.与患者进行相关的沟通,解释CT检查的目的和具体要求,并告知患者需要保持相应的姿势和呼吸指导。

5.根据患者体位进行合适的纵轴和横轴定位,并进行图像预览,确认扫描范围是否准确。

6.在开始扫描前,使用扫描前的准备功能进行相关的检查,确保仪器和患者的安全。

7.在扫描过程中,保持观察患者状态,并及时调整扫描参数和姿势,以确保图像质量。

8.在扫描结束后,通过查看图像,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并及时将图像传输到相应的工作站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

三、安全和卫生措施1.在患者进入操作区域前,需要确保CT机的相关部分已经进行了消毒和清洁。

2.操作人员在进行CT操作前必须进行手部消毒,并戴好手套和口罩,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在进行扫描时,要确保患者的安全并遵守放射线安全原则,如使用铅屏隔离受扫描部位,避免过度曝光。

4.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仪器的稳定,并避免碰撞和摔落,以避免对患者和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5.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仪器的清洁和整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四、画面质量的保证1.在进行CT操作前,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扫描方案,并调整相关的参数,以确保获取到较高质量的图像。

2.在扫描过程中,要保持患者的稳定,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关的呼吸指导,以减少伪影和运动模糊。

飞利浦64排CT资料

飞利浦64排CT资料

飞利浦Brilliance 64 通道螺旋CT介绍Brilliance CT——心脏CT的金标准全新的第二代Brilliance CT的高端产品——64层CT是业内最先进的多层CT。

不仅完善心脏诊断,更进一步从诊断向辅助治疗发展,独有的TrueView冠脉介入导航系统,通过CT采集的数据成像精确定位,模拟最佳血管机投照角度辅助心血管介入治疗,方便并简化临床医师治疗的程序。

同时在EP Planning电生理导航技术中,独有的融合导航技术提高手术定位的精度,减少并发症。

成熟的Jog模式全脏器灌注成像范围拓展至15厘米,减少病灶遗漏,提高医师诊断的信心。

64通道40mm宽的亚毫米采集,极大地改善了心脏成像应用,更方便的进行冠脉疾病的评估。

此外,在肺部成像、急诊快速检查和婴幼儿低剂量扫描也达到最佳的应用。

飞利浦Brilliance 64 通道螺旋CT特点●扫描速度快,1秒钟扫描完成一个器官,5秒钟扫描完心脏,10秒钟就可以扫描完全身,极大的提高了检查成功率。

●扫描精度高,0.625mm超薄切层,0.3mmZ轴高分辨率扫描,图像更加清晰,“捕捉”早期恶性肿瘤、微小血管病变,精准定位、定性。

●辐射量更小,检查更加安全。

●真正三维立体成像,逐层显示软组织和骨性结构,适用于头颅、颌面部、脊柱、骨关节等部位三维结构的显示。

●高级仿真内窥镜技术,是早期筛查结肠、胃部、气管等空腔脏器肿瘤的最佳无创检查方法。

●CT灌注成像技术真实反应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对于脑中风、体部肿瘤等,能从整体上评估器官微血管灌注的变化,从而对实质脏器及其疾病进行全面分析诊断。

主要性能参数1机架系统1.1 机架孔径700mm1.2 倾斜角度±30°0.5度变化2检查床2.1 最大可运动范围1900mm2.2 可扫描范围1750mm2.3 速度0.5到143mm/sec2.4 定位精度±0.25mm2.5 垂直运动范围578mm到1028mm从地面算起2.6 最大载重量204Kg保证精度2.7 滑动床面碳纤维无金属床面包括脚闸和手握长杆控制3X线部分3.1 高频逆变式高压发生器低压滑环3.1.1 功率60KW3.1.2 管电流20至500mA120KV时3.1.3 三种可选择电压80120140KV3.2 飞利浦专利的金属陶瓷X线球管3.2.1 等效热容量26MHU3.2.2 阳极热容量8MHU3.2.3 散热率1608KHU/min3.2.4 球管焦点3.2.4.1 小焦点0.5×1.0 mm23.2.4.2 大焦点 1.0×1.0 mm23.2.4.3 动态双焦点技术DFS4探测器4.1 专利BIP技术稀土陶瓷探测器系统4.2 每排等效探测器数量672个4.3 探测器4.3.1 探测器排数64排4.3.2 扫描层数360°64层4.3.3 64层扫描时探测器覆盖范围40mm4.3.4 数据采集率4640幅/单元/360°5扫描参数5.1 最短扫描时间360°0.42s5.2 重建速度64层模式512220幅/秒5.3 扫描最短显示时间1s5.4 最薄扫描层厚0.625mm5.5 一次连续螺旋扫描能力100秒最快扫描条件下5.6 有3D自动毫安调节技术5.7 重建矩阵512×5125.8 有心脏变速扫描技术6.1 空间分辨率使用临床条件栅格状水模测量6.1.1 超高空间分辨率24.0Lp/cm@cut-off6.1.2 高空间分辨率16.0Lp/cm@cut-off6.1.3 标准空间分辨率13.0Lp/cm@cut-off6.2 噪声0.27%使用飞利浦系统水模相当于21.6厘米水6.3 密度分辨率4mm@0.3%27mGy使用20cm CATPHAN 水模6.4 CT值范围-1000到+3027 Hu7主控计算机系统7.1 主机32位7.2 内存 2.0G7.3 硬盘容量512GB7.4 512×512矩阵非压缩影像存储量257121幅7.5 DICOM3.0接口传输/接收/打印/存档/查询/工作表等7.6 监视器2台19”高分辨率液晶彩显7.7 操作室专用椅2把7.8 接口7.8.1 DICOM3.0激光相机接口7.8.2 高压注射器接口8临床引用软件8.1 主机功能8.1.1 MPR SSD8.1.2 3D8.1.3 MIP CTE CTA8.1.4 VR8.1.5 造影剂自动跟踪扫描软件8.1.6 去金属伪影技术软件8.1.7 肺通气功能自动分析软件8.1.8 智能呼吸导航系统8.1.9 直接浏览器8.1.10 直接三维重建功能8.2 临床应用软件8.2.1 CT灌注8.2.1.1 脑灌注8.2.1.2 肿瘤灌注8.2.1.3 体部灌注8.2.2 低剂量肺扫描技术8.2.3 肺结节分析软件8.2.4 心脏功能软件包8.2.4.1 冠脉束自动提取软件8.2.4.2 心肌灌注功能8.2.4.4 心脏冠脉诊断报告自动生成系统8.2.4.5 钙化分析8.2.4.6 时间分辨率53ms4扇区成像8.2.4.7 冠状动脉成像包括8.2.4.7.1 三维成像8.2.4.7.2 内窥镜8.2.4.7.3 搭桥及支架显示、分析和置放计划8.2.4.7.4 斑块定性8.2.4.7.5 动脉狭窄分析8.2.4.7.6 整体心功能分析一键式自动左心室和右心室分割自动报告射血分数梗塞容积心肌活力心脏血液输出等等功能性心脏信息。

飞利浦64排螺旋CT操作规程

飞利浦64排螺旋CT操作规程

飞利浦64排螺旋CT操作规程
飞利浦(Brilliance64)螺旋CT操作规程
1.每天开机前必须检查稳压电源、空调、除湿机工作是否正常。

2.确认电源正常后方可开机。

依次打开主机电源、激光相机电源。

3.开机结束后进入“日常检测”程序,进行球管预热和原始数据校正。

4.完成校正后方可接诊。

接诊时,核对患者一般资料,询问病史,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制订合理的检查程序和扫描序列。

5.进入检查室前,应要求患者除去身上检查部位金属物品、磁性物品及电子器件,向患者认真讲述检查过程,以消除其恐惧心理,争取患者的合作。

6.检查时严格按照各部位的成像方法,力求正确、高质量完成每例检查,获得最佳的成像效果。

7.完成每天的检查后,仔细核对每张申请单及其照片,确保无一疏漏。

8.关机时严格按照关机程序,待电脑提示整理完毕,可以关机时再关闭主机电源和激光照相电源。

64排CT通用操作规程

64排CT通用操作规程

64排CT通用操作规程
64排CT操作规程
1.每天早8时前开机并进行球管预热(Tube Warm Up),并做好
机房紫外线消毒,检查机房环境温度、湿度等指标。

2.检查打片机电源、装片盒以及打片机的工作状态。

3.检查工作站的状态是否正常。

4.核对病人基本信息(包括名字、性别、年龄、ID号、检查项
目、检查部位、现病史等)。

5.按照检查申请单要求摆好体位,并嘱咐病人各项注意事项,
严密观察病人情况,防止坠床等意外事故发生。

6.根据不同检查需要,选择相应的扫描序列进行扫描。

7.每个病人扫描结束后及时拍片,确保照片质量的稳定性,做
好质量控制。

8.定期清理磁盘,及时存储图像数据。

9.工作站、打片机出现故障后及时报告维修人员及设备科,以
便及时处理。

10.保持机房环境温度、湿度恒定,定期做好相关设备的维护及
保养工作。

11.坚持做好交接班记录(特殊情况及时汇报)。

CT操作规范排版修改版)

CT操作规范排版修改版)

分组一:头部头颅平扫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影像科TOSHIBA AQUILION 64 MSCT规范操作详细指南------------------------------------------------------ 首编:放射技术组冯嘉骏(30%)二次修订:放射技术组王保帅(2%)三次修订:放射技术组王梅(60%)校审:影像科主任谢琦(8%)设计排版:放射技术组冯嘉骏目录------------------------------------------- 第一组头部第一节头部平扫 (1)第二节头颅平扫+增强 (2)第三节鼻窦平扫 (3)第四节耳部平扫 (4)第五节眼部平扫 (5)第六节颌面部平扫 (6)第七节脑垂体平扫+增强 (7)第八节颌面部平扫+增强 (8)第二组颈部第一节颈椎平扫 (10)第二节颈部平扫+增强 (11)第三节头部颈部血管联合扫描 (12)第三组胸部第一节胸部平扫 (13)第二节胸部平扫+增强 (14)第三节心脏平扫+增强 (16)第四组腹部第一节上腹部平扫 (17)第三节中下腹部平扫 (19)第四节中下腹部平扫+增强 (20)第五节肾上腺、肾动脉平扫+增强 (21)第六节盆腔平扫 (22)第七节盆腔平扫+增强 (23)第八节骨盆平扫 (25)第九节全腹平扫 (26)第十节全腹平扫+增强 (27)第十一节胸腹联合平扫 (28)第十二节胸腹联合平扫+增强 (29)第五组腰部第一节腰椎平扫 (30)第六组四肢及关节第一节手部平扫 (31)第二节髋关节平扫 (33)第三节踝关节平扫 (34)第四节肩关节平扫 (35)第五节腕关节平扫 (36)第六节肘关节平扫 (37)第八节足部平扫 (39)第九节股骨平扫 (40)第十节双下肢平扫+增强 (41)第七组备注说明第一节:如何更改患者信息第二节:如何后建骨窗第三节:特殊部位检查前准备第四节:特殊病例扫描方案第一组头部第一节头部平扫【检查前准备】1.确认申请单信息,核对患者名字(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和检查部位(请问您哪里不舒服?),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

64排CT扫描仪操作规程

64排CT扫描仪操作规程

·薄层扫描:层厚少于5mm ·重叠扫描:层间距小于层厚 ·延迟扫描:肝、肾、膀胱、CTU ·目标扫描 ·动态扫描 ·高分辨扫描:即薄层0.625mm重建图像 ·定位扫描:定位相 ·CT导向穿刺活检 ·心脏门控成像—前瞻性、回顾性
患者准备
·去除被检部位的金属物品,防止伪影产生 ·对于不能合作的患者须事先给予镇静剂 ·胸腹部检查的患者需做呼吸训练,防止重叠 扫描和运动伪影的产生 ·对需做增强扫描的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心衰 、肾衰、甲亢、碘过敏患者禁做增强扫描,糖 尿病患者需停服二甲双胍48小时,以免加重肾 脏排泄负担 ·上腹部检查的患者,检查前饮水1000ml,使 胃充盈,肠道、泌尿系检查患者须检查前日做 清肠准备,避免肠内容物影响观察。检查前一
• • • •
冠脉CT 体位:仰卧,双手抱头,脚先进 定位:同胸部 患者准备:A.确认无禁忌症;B.控制心率(<70次/分); C.三导联电极;D.告知患者检查过程,消除紧张心理;E. 训练呼吸,憋气15—20秒,搭桥患者延长憋气时间。 • 范围:主动脉根部至心尖,搭桥患者需包全主动脉弓至心 尖
扫描示例
• 四肢关节: • 体位:上肢为头先进,下肢为脚先进 • 将患侧关节尽量置于床板中心,水平线 于关节1/2处 • 除手、腕关节用俯卧位外,其余均为仰 卧位。 • 腰椎: • 体位:仰卧,脚先进 • 定位:外定位线于脐上一横指或脐水平
• 血管CTA扫描 △头、颈动脉:摘除假牙,头先进,听眦线 头颅CTA扫描范围:下颌骨下缘至颅顶 颈部CTA扫描范围:主动脉弓至额窦上缘 △肺拴塞:定位及范围同胸部 △主动脉夹层扫描:定位同胸部,范围由主动脉 弓至髂动脉分叉下 △肠系膜动脉扫描:同腹部,肝上缘至耻骨联合 。 △下肢动脉扫描:仰卧,脚先进,外定位线于脐 水平,扫描范围由髂动脉分叉上方至足尖

Philips螺旋 CT 操作手册

Philips螺旋 CT 操作手册

Philips螺旋 CT 系列UltraZ操作手册系统介绍:有关这本手册--手册章节介绍:该手册由若干个信息功能章节构成,所有章节如下:第一章:系统介绍第二章:控制及显示系统第三章:系统的开启与关机第四章:总体设制自动声音的录制预制窗宽窗位的修改扫描方案的预制日期与时间的设定第五章:扫描控制操作按钮的使用,工作流程标识,主菜单标识 X线系统的预热移动病人至扫描床病人的摆位输入病人信息Clinical Development - PMS Greater China BL System选择扫描方案执行定位计划扫描扫描采集回顾式重建穿刺定位扫描团注分析扫描第六章:图像显示及分析二维显示多平面重组最大投影密度表面遮盖成象4D 血管造影第七章:图像的摄影第八章:图像的存档3第一章常规介绍此手册将采用一些特殊的标识及格式介绍相关信息操作员的信息输入:针对操作员的指令,系统将在如下的对话框中显示指令信息:1。

如果输入的工作涉及到鼠标器,系统将在对话中提示操作员使用鼠标器的某一个键“点击”屏幕上的某一个功能选项。

2。

如果输入工作涉及到键盘上的某一个功能键,系统将提示操作员“按下”该功能键。

3。

如果输入工作涉及到键盘录入,系统将提示精确的输入数量及字符类型系统的提示及相关信息系统会在当前屏幕上显示提示信息的对话框屏幕按键;工作流程块及菜单键的使用扫描器的操作是通过使用鼠标器及从监视器上选择用户要求的扫描序列实现的。

屏幕按键的介绍屏幕按键是设置在扫描参数前的钻石状的按钮,操作人员可以简单地通过移动鼠标至该按钮上,然后单击鼠标器,此按钮将变黄为黄色,代表选择结束。

工作流程框的使用Clinical Development - PMS Greater China BL System工作流程框是位于屏幕底边的六个功能选择流程,箭头代表系统推荐的正常工作程序,当某些功能框表现为虚线状态时,则代表该功能在当前状态下是无法执行的。

PHILIPS 64排CT血管造影操作常规

PHILIPS 64排CT血管造影操作常规

PHILIPS 64排CT血管造影操作常规冠状动脉CTA操作常规【适应症】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先天变异)【禁忌症】碘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检查前准备】检查前禁食4小时,碘过敏试验。

去除检查部位体外金属等物品。

测量心率和血压,心率较快(>70次/分)且血压不低者口服倍他乐克25~50mg。

屏气训练,于平静呼吸的吸气末屏气扫描。

【扫描体位和参数】体位:仰卧位,足先进,双臂上举交叉于头部,连接心电监护器导联。

定位像:胸部正侧位扫描基线:气管隆突下。

机架倾角:0°。

扫描范围:自气管隆突下至心脏膈面下方1~2cm,左右前后各大于心缘1~2cm;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需要向上扩展达到胸锁关节水平。

触发线设于隆突下,触发点设于降主动脉。

扫描模式:螺旋扫描。

扫描条件:钙化积分扫描:采用前瞻性门控扫描,通过钙化积分图像,评估屏气状况及心率。

冠状动脉CTA扫描:采用回顾性门控扫描,120kV,800~1050mAs,依体重而定。

螺距0.2,图像分辨率512×512,图像重建层厚0.9cm,对比剂浓度370mg/ml,速率4.5~5.0ml/s,总量60~90ml(为体重的1.1倍)。

对比剂:非离子型对比剂370mg/ml。

用量:80~100ml。

对比剂注射完后以4~5ml/s速率注射生理盐水40ml。

扫描延迟时间:5.1s, CT阈值触发扫描,CT阈值设置血管部位:胸主动脉,CT阈值设置为120HU。

数据重建:预设40%、45%、70%、75%相位重建,必要时进行心电编辑及其他相位重建。

【图像后处理】选择合适相位进行图像后处理。

①冠脉染色;②VR重建:冠脉分支命名;③跟踪技术曲面重建,横断面重建,MIP重建,冠脉树重建,冠脉地图重建,球形重建,立体重建。

主动脉CTA操作常规【适应症】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瘤,血管变异)。

【禁忌症】碘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检查前准备】检查前禁食4小时,碘过敏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利浦(Brilliance64)螺旋CT操作规程
1.每天开机前必须检查稳压电源、空调、除湿机工作是否正常。

2.确认电源正常后方可开机。

依次打开主机电源、激光相机电源。

3.开机结束后进入“日常检测”程序,进行球管预热和原始数据校正。

4.完成校正后方可接诊。

接诊时,核对患者一般资料,询问病史,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制订合理的检查程序和扫描序列。

5.进入检查室前,应要求患者除去身上检查部位金属物品、磁性物品及电子器件,向患者认真讲述检查过程,以消除其恐惧心理,争取患者的合作。

6.检查时严格按照各部位的成像方法,力求正确、高质量完成每例检查,获得最佳的成像效果。

7.完成每天的检查后,仔细核对每张申请单及其照片,确保无一疏漏。

8.关机时严格按照关机程序,待电脑提示整理完毕,可以关机时再关闭主机电源和激光照相电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