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美育作业2
美学与美育第二次课本作业答案

美学与美育第二次课本作业答案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二)一、填空1.以往全部世界史2.人类的符号实践3.人的本质力量4.理想的生命形象二、单项选择题1. D.审美态度2. A.夏夫兹博里3. C.宗炳4. B.马斯洛三、名词解释1.审美直觉答:审美直觉是审美心理活动中最显著、最基本的现象。
它是一种特殊的感受方式,是主体对事物感性形式的直接的、整体的、动情的观照。
2.审美通感答:审美通感又称审美统觉或审美联觉,它是指在主体的审美知觉中各种感觉的通串、渗透和挪移构成的协同运动,是审美知觉的整体性的表现。
3.艺术物化答:物化是指把无形的体验转化为可感的形象。
艺术物化是指在艺术创造活动中,艺术主体把心灵中的审美体验创造性地转化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4.审美认同答:审美认同是指在审美体验中,主体把自我置于他人的情境中进行体认。
审美认同是艺术主要功能的实现。
四、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美感和快感都是令人愉快的感觉,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
答:错。
因为快感是满足了本能欲望所得到的快乐感,是人和动物均具有的。
而美感则是人无功利地直观对象而获得的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感,体现了人类世界对自然事物的超越.因而美感不仅有生物学的渊源,同时有社会学的依据,只有人具有美感,动物则不具备。
故美感和快感有明显的区别。
2.理解因素渗透在美感经验的每一个环节上,与多种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
答:对。
因为美感虽然是非概念的直觉,却同时具有着理性因素,是直觉中的理解。
在整个美感心理运动过程中,理解活动与直觉、情感、想象等多种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渗透于美感经验诸环节中。
它具有前提性和融会性,作为审美心理运动的指向,提升直觉,组织想象,规范情感,在审美活动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五、简答题1.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答: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其区别在于日常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做出的实用功利和逻辑认知的反应,审美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作出的美感的反应。
美学与美育形考核册-答案

《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一、填空1.(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第一次从人性的完善角度论述美育,将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2.美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符号性、(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感染性。
3.美感是多种心理的协同运动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在本质上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
4.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对后来的中国美学理论影响最大,其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子”全国大学。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1.本质论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古代西方哲学家(A)A.柏拉图B.鲍姆加登C.黑格尔D.贺拉斯2.在20世纪80-90年代以“艺术意境”、“节奏”等概念产生广泛而重要影响的中国现代美学家是(C)A.朱光潜B.蔡仪C.宗白华D.李泽厚电大专科形考作业答案3.关于悲剧的本质,黑格尔的观点是(B)A.悲剧是通过英雄或普通人的悲惨遭遇来显示命运的力量。
B.悲剧是两种对立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示“永恒理性”的胜利。
C.人生在世就是痛苦,只有泯没欲望,才能于苦海脱身。
D.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卓越4.在中国,自然事物真正作为审美对象进入人的视野是在(B)A.先秦时期B.魏晋南北朝C.唐朝D.宋朝卓越人社5.中国晋宋时代提出“畅神说”的著名画家是(C)A.王维B.刘勰C.宗炳D.钟嵘6.认为自我的象征性实现会给人带来瞬间欣喜若狂如痴如醉的“高峰体验”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B)A.弗洛伊德B.马斯洛C.阿恩海姆D.克罗齐7.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A)A.人的启蒙和解放B.建立美育学科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8.被称作现代中国“美育之父”的是(C)A.梁启超B.王国维C.蔡元培D.鲁迅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美学:是一门突出地运用形象、具体和体验方式,通过具体审美活动(美、美感和艺术)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人文学科。
美学与美育作业2

美学与美育作业2在学完第五章至第九章后完成一、填空(将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每空1分,共4分)1、形式美的产生与人类符号实践及在符号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密切相关。
2、造型艺术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以为媒介创造具有空间实体的活的形象的艺术。
3、语言符号、自然符号和是人类的符号实践中存在的三种基本符号形态。
4、青少年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特征表现为情感的、复杂性、浪漫性。
二、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答案中正确的一项,并将字母填入题目中的括号内。
每题1分,共8分)1、作为形体构成的基本符号而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的是()。
A.点B.线C.面D.体2、现代派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强调()。
A.表现B.再现C.写实D.和谐3、哥特式教堂所体现的西方文化的形式美选择是()。
A.均衡B.线C.比例D.几何形4、诗歌的基本特征是()。
A.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B. 凝练性节奏性音乐性C.抒情性节奏性音乐性D. 抒情性凝练性节奏性5、经典性和代表性属于何种审美文化形态的文化产品特性()。
A.古典性文化B.现代性文化C.外来文化D.高雅文化6、提出“自我认同”说的是()。
A.卢格B.埃里克森C.怀特D.皮亚杰7、儿童审美心理的综合性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直观性抽象性纯真性B. 直观性创造性纯真性C.创造性直观性抽象性D. 直观性抽象性情感性8、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
A.思想修养/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B.理论素养/文化知识修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C.理论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D.文化素养/生活积累/理论修养/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形式美2、表演艺术3、审美文化形态4、健康人格四、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6分,共12分)1、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是一回事,它们都与形式有关。
()2、教师的形象示范功能只体现在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人格情操方面。
()五、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电大《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

美学与美育作业1一、填空(将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每空1分,共4分)1.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第一次从人性的完善角度论述美育,将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2.美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符号性、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感染性。
3.美感是多种心理的协同运动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在本质上是对情感的肯定。
4.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对后来的中国美学理论影响最大,其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子”。
二、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答案中正确的一项,并将字母填入题目中的括号内。
每题重分,共8分)1.本质论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古代西方哲学家(A )。
A.柏拉图 B.鲍姆加登巳黑格尔 D.贺拉斯2.在20世纪80—90年代以“艺术意境”、“节奏”等概念产生广泛而重要影响的中国现代美学家是( C )。
A.朱光潜 B.蔡仪 C.宗白华D.李泽厚3.关于悲剧的本质,黑格尔的观点是( B )。
A.悲剧是通过英雄或普通人的悲惨遭遇来显示命运的力量。
B.悲剧是两种对立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示“永恒理性”的胜利。
C.人生在世就是痛苦,只有泯灭欲望,才能于苦海脱身。
D.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4.在中国,自然事物真正作为审美对象进入人的视野是在( B )。
A.先秦时期 B.魏晋南北朝巳唐朝 D.宋朝5.中国晋宋时代提出“畅神说”的著名画家是(C )。
A.王维 B.刘勰 C.宗炳 D.钟嵘6.认为自我的象征性实现会给人带来瞬间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高峰体验”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B )。
A.弗洛伊德 B.马斯洛 C.阿思海姆 D.克罗齐7.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 A )。
A.人的启蒙和解放 B.建立美育学科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 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8.被称作中国现代“美育之父”的是( c )。
A.梁启超 B.王国维 C.蔡元培 D.鲁迅三、名词解释1、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
它突出地运用形象、具体和体验方式,从具体审美活动(美、美感和艺术)中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
16秋福建师范大学《美学与美育》在线作业二

16秋福建师范大学《美学与美育》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30道试题,共60分。
)1.笪重光说:“密叶偶间枯枝,顿添生姿,纽干或生剥蚀,愈见苍颜。
”这句话所体现的美学特征是).美丑互补.化丑为美.以丑衬美.美丑相间标准答案:2.“燕山雪花大如席”中雪花的形象属().仿象.兴象.喻象.抽象化标准答案:3.标志着美学做为一门单一制学科正式宣布创建的美学著作就是().柏拉图《小基阿埃阿斯篇》.维柯《崭新科学》.鲍姆暗尼里《美学》.黑格尔《美学》标准答案:4.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形象性.愉悦性.独创性.逻辑性标准答案:5.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标准答案: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就是().仿象.兴象.喻象.抽象化标准答案:7.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散发出相同的美感,这说明了().美感的主体差异.形式因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美感的通常特点.美感的感觉特征标准答案:8.原始时代的狩猎民族虽然住在花卉极其丰富的土地上,却决不用花做装饰。
这一现象说明().美依赖于人的主观心意状态.美在移情.美依存于人们的生活实践.美取决于距离标准答案:9.“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形成上主要就是().直觉.通感.想象.表象标准答案:10.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前者的目在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前者的成果就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标准答案:11.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指的是().审美的非功利性.审美的非自觉性.审美的具象性.审美的个性标准答案:12.有载道说道界定艺术的角度就是().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内容标准答案:13.叔本华说道:“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
美学与美育练习题题及答案2

美学与美育练习题一、填空题1、()政治1750年出版的专著《美学》中首次提出“美学”这一名称,这被认为是美学产生的标志。
2、()从20世纪初年起关注“美学”问题,借西方美学观念陆续撰写一系列美学与美育论文,由此被认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创始人。
3、美学的对象在于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形象。
4、在词源学意义上,“美”包含肉体、()、口味等多方面含义。
5、审美统觉又称“联觉”或“”,是感官互相挪移、感觉互相渗透的心理现象。
6、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文化不仅重视审美教育,而且强调“美”与“”的协调。
7、所谓美育,是利用()的感染作用来塑造人的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8、交流性是指艺术符号是传达的(),它使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思想情感得以交流。
二、选择题1、西方美学史上首次从修辞学角度论证崇高的美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朗吉弩斯C博克D康德2、()是指物体中心的两面或多面呈现出外在形式不同而内在质量大致均等的状态。
A对称B比例C匀称D均衡3、形象的感染功能,是指文学以语言符号塑造艺术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情,使其受到强烈的感召和熏染,获得()的审美愉悦。
A感官上B情感上C思想上D精神上4、虚拟性表演是下列哪种综合艺术的基本特征()A戏曲B戏剧C电视D电影5、蕴藉是()的基本特征。
A外来文化B古典文化C民间文化D现代性文化6、儿童审美心理的综合性特征是()A想象性创造性纯真性B幻想性创造性纯真性C直观性创造性纯真性D直观性想象性幻想性7、当代社会要求教育为人的发展提供的四大支柱是()A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B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发展/学会生存C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发展/学会生存D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学会生存三、判断题1、美学的性质就是指美学的对象。
2、在形式美的自然因素中,声音是表情性最强的情感符号。
3、形式美不等于美的形式。
4、美育和体育在完成培养完整人格的目标中联系紧密,不可或缺。
《美学与美育》作业(二)

《美学与美育》作业(二)《美学与美育》作业(二)班级姓名第四章美的范畴与美育一、填空题1、()提出“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和“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2、悲剧的理性精神具体表现在()、()和()三方面。
3、()、()、()和()是喜剧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二、单项选择题1、《离骚》最能体现的审美特性是()A、优美B、幽默C、素朴D、华丽2、我国古典美学中的“大”这一概念,大体相当于现代美学中的()A、优美B、壮美C、滑稽D、悲剧三、判断题优美与壮美是相互对立的范畴,它们之间没有互补性。
()四、名词解释1、优美2、壮美3、悲剧五、简答题1、简述优美的美学特点。
2、悲剧、喜剧的美育实施有哪些途径?六、论述题试结合具体作品论述喜剧的审美特点。
第五章形式美与形式美育一、填空题1、构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质因素是()、()和()。
2、现代派艺术在突破传统的形式美方面最常用的手法是()。
3、()、()和()是形式美育的基本特征。
二、单项选择题1、认为蛇形线最美并从理论上给予解释的美学家是()A、柏拉图B、鲍姆嘉通C、博克D、荷加兹2、形式美组合规律中最高级的表现形式是()A、整齐一律B、多样统一C、主从协调D、平衡对称三、判断题1、形式美的形式主要与人的生理、心理有关,而与人的社会生活与实践无关。
()2、形式美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的高层次的直觉鉴赏能力。
()四、名词解释1、形式美2、黄金分割律五、简答题1、如何理解艺术品形式对内容的能动作用?1、形式美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六、论述题试述形式美育的意义。
第六章审美心理与心理美育一、填空题1、一般分析,审美心理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和()三个阶段。
2、()、()、()、()和()是审美心理的基本特点。
3、心理美育的实施原则是()、()、()4、心理美育的特点是()、()、()。
二、单项选择题1、在审美心理的理论中,“距离说”的代表人物是()A、立普斯B、费希纳C、布洛D、阿恩海姆2、“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20春【福建师范】《美学与美育》在线作业二(答案资料)

【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美学与美育》在线作业二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孕育意象所需要的“虚静”并不排除或超越()A、功利B、逻辑C、日常自我D、自由正确答案:D第2题,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在美学上的两种意义,即()A、既批判丑,又肯定美B、既制造丑,又创造美C、既扬弃了丑,又消解了美D、丑中有美,美中有丑正确答案:B第3题,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A、毕达哥拉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正确答案:A第4题,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A、精神产品B、物质产品C、人工制品D、自然物正确答案:C第5题,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事物并不是因为我们爱它才成为美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与善的才为我们所爱。
”这一观点表明,作者理解美的角度是()A、客观事物自身的属性B、人的主观心意状态C、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D、人类的审美需要正确答案:A第6题,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指的是()A、审美的非功利性B、审美的非自觉性C、审美的具象性D、审美的个性正确答案:B第7题,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正确答案:B第8题,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A、形象性B、愉悦性C、独创性D、逻辑性正确答案:B第9题,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B、维柯《新科学》C、鲍姆亮登《美学》D、黑格尔《美学》正确答案:C第10题,美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A、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B、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C、人类审美感官与世界历史的关系问题D、事物审美属性如何在实践中生成的问题正确答案:A第11题,大自然成为人类审美对象的直接前提是()A、人类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B、人类社会初步形成C、人类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D、人类具备了运用语言的能力正确答案:C第12题,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正确答案:A第13题,“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提出者是()A、王国维B、蔡元培C、李大钊D、李泽厚正确答案:B第14题,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探讨艺术的本质问题时,首先强调()A、艺术作为观念形态对生活的审美反映B、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依赖关系C、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必然具有阶级性D、艺术必须服务于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正确答案:B第15题,席勒认为,通过审美教育,人们可以()A、由“自由王国”进入“必然王国”B、由“审美王国”进入“必然王国”C、由“审美王国”进入“自由王国“D、由“自由王国”进入“审美王国”正确答案:C第16题,原始时代的狩猎民族虽然住在花卉极其丰富的土地上,却决不用花做装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与美育作业2
在学完第五章至第九章后完成
一、填空(将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每空1分,共4分)
1、形式美的产生与人类符号实践及在符号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密切相关。
2、造型艺术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以为媒介创造具有空间实体的活的形象的
艺术。
3、语言符号、自然符号和是人类的符号实践中存在的三种基本符号形态。
4、青少年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特征表现为情感的、复杂性、浪漫性。
二、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答案中正确的一项,并将字母填入题目中的括号内。
每题1分,
共8分)
1、作为形体构成的基本符号而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的是()。
A.点
B.线
C.面
D.体
2、现代派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强调()。
A.表现
B.再现
C.写实
D.和谐
3、哥特式教堂所体现的西方文化的形式美选择是()。
A.均衡
B.线
C.比例
D.几何形
4、诗歌的基本特征是()。
A.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B. 凝练性节奏性音乐性
C.抒情性节奏性音乐性
D. 抒情性凝练性节奏性
5、经典性和代表性属于何种审美文化形态的文化产品特性()。
A.古典性文化
B.现代性文化
C.外来文化
D.高雅文化
6、提出“自我认同”说的是()。
A.卢格
B.埃里克森
C.怀特
D.皮亚杰
7、儿童审美心理的综合性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直观性抽象性纯真性
B. 直观性创造性纯真性
C.创造性直观性抽象性
D. 直观性抽象性情感性
8、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
A.思想修养/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
B.理论素养/文化知识修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
C.理论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
D.文化素养/生活积累/理论修养/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形式美
2、表演艺术
3、审美文化形态
4、健康人格
四、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6分,共12分)
1、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是一回事,它们都与形式有关。
()
2、教师的形象示范功能只体现在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人格情操方面。
()
五、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题6分,共36分)
1、如何理解形式美的相对独立性?
2、多样统一的两种基本形态各有什么特点?
3、艺术符号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4、简答表演艺术有哪些共同审美特征。
5、古典性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6、简述青少年美育的意义。
六、论述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来论述问题。
每题12分,共24分)
1、色彩有哪些基本特征?为什么说色彩是构成和获取形式美的重要因素?请举
例论述之。
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青少年美育目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