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的反射》课堂实录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反射现象》精品教学课件

光的反射的实际应用
光的反射的实际应用
光的反射的实际应用
光的反射的 实际应用
光的反射的实际 应用
拓展
小结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总结
小结与思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 请与同伴交流!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Hale Waihona Puke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 很成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 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 起慢慢去发现新大陆吧!
x
下课啦
光的反射实验三 实验步骤:
固定好手电筒和镜子的位 置,打开电源;
使反射光分别进入直的和 弯的纸筒中;
观察现象。
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思考为何能看到书的内容呢
物体本身是不发光的,他们 都是通过反射太阳本身的光 线,不同物体反射光的强弱 是不同的。
思考为何能看到书的 内容呢
资料
生活中,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 同。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到了我们的眼睛。
光的反射实验二
实验步骤:
1. 将黑色卡纸剪成比手电筒光 圈直径略大一点的圆,在卡 纸中间剪一个缝隙,并用透 明胶带将卡纸固定在手电筒 光圈上。
2. 在黑暗环境中,固定并打开 手电筒,标记光斑位置。
3. 再通过调试平面镜的角度位 置使光反射到提前标记的位 置上。
光的反射规律
光的反射规律: 反射光也是直线 传播的。 在同一 平面内,光的入 射角等于反射角。
我们能看到东西 是因为光源发出 的光射到眼睛
不发光的东西我们是如何看到它的呢?照射到不透明 的物品上的光线会怎样传播呢?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的反射现象》教学设计

《光的反射现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仍然是研究光的传播特点,探究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会有怎样的变化,以及这样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本课的教学思路是通过光的镜面反射,让学生对光的反射有初步了解,通过反射实验让学生分析总结出光的反射规律,建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关系,建立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关系。
拓展环节重在帮助学生建立理论与应用的联系,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科学。
教材重视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观察发现光的反射规律,并进行归纳概括。
通过反复实验,让学生产生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光的反射概念不一定理解,但是对于光的反射现象是熟悉的,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
所以,在引入光的反射概念时难度并不大,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凝练可以让学生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有难度的环节是学生自己动手发现光的反射规律,这让他们感受成就感的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形成反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3.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上有光反射到眼睛里。
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生活情境发现光的反射现象,并提出探究问题及假设。
2.能通过实验发现光的反射规律。
科学态度目标1.善于观察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并产生探究的欲望。
2.科学严谨地对待实验,从实验现象中得出光的反射规律。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1.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2.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光的反射现象及其规律。
教学难点: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光的反射规律。
【材料准备】激光笔、记号笔、白纸板、平面镜、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1.聚焦教师引导学生游戏:用镜子观察后方同学所做动作。
教师提问:这些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激光经过平面镜后传播方向是否发生改变。
学生回答改变后,教师以资料卡的形式引出光的反射概念。
教师设疑:光的反射有规律吗?设计意图:游戏能够快速将学生吸引力转移到课堂上。
1.6 光的反射现象(教案)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上册

1.6 光的反射现象(教案)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的概念;2. 掌握光的反射规律;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光的反射规律;4. 发展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5.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光的反射概念;2. 光的反射规律;3. 光的反射实验。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2. 学生观察实验;3. 学生讨论;4. 学生探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光的反射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你们曾经看到过一面镜子吗?镜子有什么作用?”2. 概念解释(15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光的反射的概念,介绍反射角、入射角和法线等概念,并通过画图向学生展示这些概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观察实验(25分钟)教师让学生分别使用手电筒和反光板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观察实验过程中光线的反射方向,同时让学生探究什么因素会影响光的反射方向。
通过实验,让学生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4. 规律总结(10分钟)教师通过实验结果,向学生介绍光的反射规律,引导学生思考光线的反射方向与反射角、入射角和法线三者之间的关系。
5. 小结(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回答等方式,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引导学生总结课堂知识,同时可以在教学总结中发现不足之处,为下一次教学做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光的反射的概念和规律了解程度;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能力;3. 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4. 教师教学反思和总结能力。
七、教学资源手电筒、反光板、镜子、笔记本电脑等。
2021年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光的反射现象》教案

1.6.光的反射现象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照镜子时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2.做光的反射实验,知道光是怎样进行反射的,了解光的反射的规律。
3.懂得与镜面反射现象一样,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光在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
4.懂得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5.知道我们可以利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做光的反射实验,通过实验了解光是怎样从镜子反射回来的,光的反射又有怎样的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了解光的反射路线,懂得光的反射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镜子、手电筒、黑色卡纸、透明胶带、剪刀、学生活动手册等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1.出示一面镜子,同学们认识他吗?(这是一面镜子。
)2.引导学生用镜子照一照自己,并观察镜子,了解镜子的特点。
预设:镜子表面非常光滑,镜子的背面镀了一层水银。
3.我们可以通过镜子照见我们自己的样子,我们和镜子中的人一模一样,不过方向相反。
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能够从镜子中看到自己吗?(这是因为光的反射。
)4.教师引导:照镜子时,我们看到的镜子里的自己是光反射形成的,那么光是怎样从镜子反射回来的呢?光的反射又有什么规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5.板书课题:1.6.光的反射现象二、探索教师引导:要想了解光是怎样反射回来的?光的反射又有怎样的规律?我们仍然通过实验来探索。
活动一:做光的反射实验1.出示课本15到16页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光的反射实验的要求以及注意点。
全班交流2.实验材料:手电筒、黑色卡纸、胶带、白色的纸屏。
3.实验方法:①将卡纸剪成比手电筒光圈直径略大一点的圆,在剪好的卡纸中间划开一道缝隙,并用透明胶带将卡纸固定在手电筒光圈上,打开手电筒,会有一道狭窄的光束射出来。
②关闭教室中所有的灯,拉上窗帘,先用手电筒照射白板或纸屏,调整手电筒距白板或纸屏的距离,以确保能看清楚一道光斑。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反射现象》教案教学设计

想不想知道小镜子反光的科学原理和控制小镜子的秘密?
二、探索
(一)做光的反射实验
1.材料:手电筒、黑卡纸、剪刀、胶带
2.实验步骤
①拉好窗帘,关闭教室内的灯;②放好“纸屏”及手电筒,调节距离,保证有一条光线照到“纸屏”上;
③在“纸屏”的光斑处做好记号,并记录手电筒和“纸屏”的位置。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阴影、晃眼睛等生活情境发现光的反射现象,并提出探究问题及假设。
2.能通过实验发现光的反射规律。
科学态度目标
1.善于观察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并产生探究的欲望。
2.科学严谨地对待实验,从实验现象中得出光的反射规律。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不改变手电筒和纸屏的距离在同一平面水平移动手电筒或纸屏使光线照不到标记处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反射现象》教案
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
教学单元
第一单元 光
总(7)课时
课题目标
1.知道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形成反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上有光反射到眼睛里。
2.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如太阳光、灯光;识别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如月光。
难点:知道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教学准备、资源
图片、“纸屏”及手电筒 ,活动手册。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个性化修改)
一、聚焦
你玩过小镜子反光的游戏吗?
2.我们发现光的反射规律相同吗?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4 光的反射 l 教科版.doc

《光的反射》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光碰到镜面而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认识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而可以发生反射。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探究、交流等方法,理解光的反射及运用。
(2)制作简易潜望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实验、善于思考、善于动手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光的反射及运用。
【教学难点】学会画光的传播路线。
【教学方法】实验法【课前准备】手电筒、玩具、平而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蓝球在地上是可以弹起来的,弹起来的时候路线是有规律的,你观察过吗?假如光在进行中也被一个物体挡住了,它也能像蓝球那样弹回去吗?这个路径你能看到吗?它也有规律可寻吗?这节课,我们就來看看,光被挡住的时候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二、新课学习1 •照亮目标活动一:活动名称用手电筒的光照亮书本活动器材手电筒、书本活动内容打开手电筒的开关,让光从上往下照射桌子上的书,并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画出光的传播路线图。
描述: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所•以打开手电筒,手电筒的光可以直接照射到书本上。
活动二活动名称. 让手电筒的光射到立起来的书本上活动器材手电筒、书本、镜片活动内容不改•变手电筒的位置,把书本立起來,光怎样能照射到书本上呢?画出我们采用的方法和光的传播路线画出传播路线图。
这里借助了辅助工具一一镜片。
描述:先找来一个辅助工具镜片,首先让手电筒的光照射到镜片上,’当光•碰到镜片被挡了回去改变了传播路线,光就能照射到书本上。
活动三活动名称让手电筒的光照亮阴影里的玩具,活动器材手电筒、书本、镜片活动内容不改变手电筒的位置,想办法照亮•阴影里的玩具吗?画出我们的方法和传播路线。
画出传播路线图。
这里借助两而镜子作为辅助工具。
描述:手电筒的光射到一面镜子时,光被挡住了,反射•回去的光被照射到另一面镜子上,光改变了传播路线,就可以照亮阴彫里的玩具了。
五年级上册科学《光的反射》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光的反射)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本科教学是上一节课的连续,同样是研究光的传播特点。
不同的是这节课时研究度昂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会怎样,学情分析光的反射现象学生是熟悉的。
学生们经常玩这种游戏,用一块小镜子或者金属的文具盒在太阳下活动,把反射光投射到天花板上或其他物体上。
本节教学活动就是在学生的这种根底上展开的。
教学目标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创造了很多有用的器具教学重点和难点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教学反思(光的反射)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
(光的反射)这节课是上一节课的连续,同样是研究光的传播,所不同的是这节课是研究光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会怎么样。
对于本课,我把它的教学目标定位为:我和我的学生共同经历了从照亮目标的三个活动→认识光的反射原理→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汽车后视镜、额镜〕→光的反射在教室中的运用→光的反射在科学上的应用、军事上的应用〔潜望镜〕→认识简易潜望镜→光的反射不利的一面→人眼对光线的调节这一过程。
对于照亮三个目标的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学生都乐于参于其中,第—个活动用手电筒照亮书本,让学生自己举手,然后选几位同学上来进行活动,对于我用非自己班的同学进行上课起了一个很好的调动作用,学生参与这堂课,学生对于教师的陌生感也会渐渐减少。
这个活动也起到了很好的延伸作用,对于认识光的传播路线,对于光是直线传播这一特性的再次认识打下了良好的根底。
第二个活动是把书本往外再移一点,让学生思考如何更好的照亮书本,由四人小组商量,再请同学上来演示实验,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意识的培养。
第三个活动增加了难度,让学生用手电筒照亮书本后面的橡皮,我并没有多说什么,让学生自己去实验,去想方法解决难题,并且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材料,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培养。
通过学生的探究,会发觉,用两面镜子,经过两次光的反射,可以照亮小球。
新教科版科学五上科学1-6《光的反射现象》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上1.6《光的反射现象》教案先用手电筒照射白板或纸屏时能看到一道光斑。
手电筒的光斑遇到平面镜发生反射现象,在调试平面镜的过程中,反射光斑会随着平面镜的角度的变化而移动。
实验分析:当手电筒的光直接照射在白板或纸屏上时,我们能看到光斑。
当平面镜在调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反射的光斑随着镜子的角度变化而移动,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光的反射现象具有一定的规律,入射光与平面镜的夹角越小,反射光与平面镜的夹角也越小,反之则越大。
实验结论: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且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改变。
探索二:调整镜子的位置,使反射光达到某一指定地点实验材料:平面镜、阳光(或其他光源)、标记纸(或黑板)实验猜想:反射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而且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步骤:1.在黑板上标记一个位置。
2.用一面小镜子把阳光或手电筒发出的光反射到黑板上,使平面镜反射的光射在步骤1标记的位置。
3.画出光的入射路线与反射路线。
实验现象:通过不断调整平面镜的位置,反射光准备实验材料实验前的猜想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
画光的路线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与所标记的位置重合。
实验分析:根据光的反射规律,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平面镜的位置来改变反射光的方向实验结论:发生光的反射现象时,会改发光的传播方向。
光的反射是有规律的。
反射光的应用:(1)医生带着额镜为病人做检查(2)汽车的后视镜可以让驾驶员看清车后面的情况。
探索三:我们为什么能看到物体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
行进中的光遇到光滑的物体发生的反射现象叫作镜面反射,行进中的光遇到粗糙的物体发生的反射现象叫作漫反射。
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我们能看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月球本身是不发光的,我们看到的月光是由于月球反射的太阳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小结:与镜面反射相同,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
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反射课堂实录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下。
上课前请同学看书预习5分钟,完成讲学稿上的预习作业
:师:上节物理课我们知道了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物质中沿直线传播,请举出应用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实例。
生甲:影子的形成
生乙:小孔成像
生丙:日食、月食的形成
师:回答得很好,那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呢?生甲:排队站直
生乙:射击瞄准
生丙:挖隧道时利用激光准直
师:回答得很好
师:我们能看见太阳、电灯,是由于它们能发光,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我们为什么又能看见人、教室、书本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呢?这是因为他(它)们能反射太阳、电灯等光源发出的光,这些被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本节我们就研究光的反射及其规律。
演示一:用平面镜反射太阳光。
观察:墙上光斑及其变化。
师:光传播到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界面时,有一部分会被反射,仍在原来的物质中传播。
这种现象就是光的反射现象。
演示二:用激光器演示光的反射。
让学生观察入射光、反射光、入射点。
并在黑板上画出图
教师向学生介绍以下名词:
入射点(O):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师:通过演示观察到光的反射现象。
那么光反射时遵从什么规律呢?
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板书。
“一、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例1:图1中已知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
(见课件)
步骤:1、先在反射面上标出入射点O
2、过入射点画出反射面的垂直线ON,即法线。
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标上箭头,写上等角)
例2、已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镜面的位置。
(见课件)
步骤:1、画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法线ON 2、根据法线与反射面垂直,画出镜面。
学生练习:
练习1、画出下图的反射光线(见课件)
练习2、画出下图的入射光线(见课件)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演示三:用镜子和白纸反射太阳光或灯光。
问:为什么镜子反射的光很强,白纸反射的光很弱呢?
我们来研究这两种情况。
板书:“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师:平行光入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上时的情况如图。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镜面反射:每条光线都遵守反射定律。
反射光向同一方向射出,在这个方向的反射光很强。
而其余方向无反射光。
用课件展出玻璃幕墙的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
提高同学们的环抱意识。
师:漫反射又是怎么回事呢?
生甲: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平行射来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漫反射使我们能在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生乙: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师::同学们某个位子看不到黑板反光部分的字,这是因为黑板上的反光部分发生镜面反射,光线强度比粉笔字漫反射的光线强。
怎样避免这种情况?让“反光”部分粗糙,这样就可以发生漫反射,减弱反光部分来的反射光,同学们就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粉笔字反射来的光,也就是能看清楚字了。
师:你学到了什么?
1:光遇到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我们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
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反
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一束平行光投射到物体的光滑表面时,其反射光束仍然是平行光,这种现象叫镜面反射。
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平行射来的光向四面八方
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这两种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堂上练习:
1、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
的缘故。
有时,黑板反光,教室里的某些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某些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表面发生的缘故。
放电影的银幕发生
的是。
2、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如果入射角为20°,则反射角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
3、当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为20°时,则反射角为____, 入射光与反射光夹角为;入射光与反射光夹角为120°时,入射角为。
4.当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变小时,反射角将()
A.变小;
B.不变;
C.增大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B.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C.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是平行光束;
D. 入射的平行光束,经漫反射后不再平行光束。
6.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由90°减小到60°时,则反射角()
A、由90°减小到30°
B、由30°增大到90°
C、由30°减小到0°
D、由0°增大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