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和特色发展道路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食用菌在分类上属于菌物介真菌门,绝大多数属于 担子菌亚门(如平菇、香菇),少数属于子囊菌亚 门(如羊肚菌)。
类群划分
濒危类:主要是那些菇种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生境要求或因产地分布区域 极为狭窄,栖息地或宿主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几近绝迹, 而且残存的种群仍受到严重的威胁。诸如块菌、松茸、干巴菌、冬虫夏草等。据 云南贸易真菌多样性调查考察,濒危类群菇菌只占整个菌物类群的1.1%,说明 品种极少,且处境极为濒危。此类品种已引起重视,如松茸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 植物。
子囊菌亚门中的食用菌代表
➢ 子囊菌亚门中常见的食 用菌多属于盘菌目和肉 座菌目,且具有种类少、 价值高的特点,多数为 野生菌。
图1-12 羊肚菌
图1-14 蛹虫草
图1-15 冬虫夏草
栽培模式
简易大棚层架立体种植模式
新型专用控温菇房反季节栽培模式
利用简易大棚,采取垂直吊袋方式进行木耳出耳管 理提高空间利用率,通风好,光线足,易喷灌,出 耳时间提早或延迟。
我国食用菌产量增长趋势
663.7万吨
5.8万吨
2000年
1978年
2571.84万吨 2011年
3596.66万吨 2016年
4189.25万吨 2021年
2021年我国食用菌类产量占比
食用菌品种丰富,2021年我国产 量前7位的食用菌品种依次是:香 菇(1295.72万吨)、黑木耳 (703.44万吨)、平菇(611.34万 吨)、毛木耳(220.69万吨)、 金针菇(214.57万吨)、杏鲍菇 (205.18万吨)和双孢蘑菇(161 万吨)。这7个品种的总产量占全 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84.86%, 是我国食用菌产品的常规主要品 种。
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意识的不断提高,食用菌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益健康的食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
近年来,食用菌产业日益壮大,为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食用菌产业的现状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农业产业中占据重要位置,年产量持续增长。
据统计,我国食用菌年产量达到xx 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0%,且连续多年保持较高增长率。
2. 品种丰富多样。
我国食用菌品种繁多,有香菇、杏鲍菇、草菇、平菇等多个常见品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发力度加大,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也在不断增加,使得食用菌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3. 产业链完整。
食用菌产业涵盖了从菌种培育、物料加工、种植、采摘、加工到销售等多个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各个环节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前景和优势1. 国内外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品的营养和品质,食用菌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食材,具有巨大市场潜力。
同时,国外市场对中国食用菌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我国的食用菌产业拓宽了出口渠道。
2. 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用菌的种植适合于农村,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
通过农村土地闲置和农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将食用菌的种植与农业生态循环相结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 技术力量支持。
我国在食用菌的种植技术、生产工艺和食品研发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和经验积累。
政府和科研机构也在积极支持食用菌产业的科技创新和转化,为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建议1. 市场竞争激烈。
虽然食用菌产业有较高的市场需求,但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要在市场上立足,企业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加强营销和宣传力度。
2. 技术创新不足。
虽然我国在食用菌技术方面有较大优势,但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和创新不足的问题。
食用菌生产调研报告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食用菌生产调研报告我市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当地优势资源,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创新机制,分步实施,坚持走“园区带农户”的发展路子,稳步扩大生产规模,集成创新技术体系,全力推进食用菌产业开发,使食用菌产业成为惠及更多农民的特色支柱产业,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积极地贡献。
一、基本情况(一)、栽培面积及种类我市各种食用菌栽培面积合计168.4万m2,总产量1724.5万公斤,总产值8377.9万元。
栽培的种类有双孢菇、平菇、香菇、鸡腿菇、小平菇、金针菇、木耳、茶树菇,白灵菇和杏鲍菇等十余种,并积极引进了翅鲍菇、满天星、榆黄蘑、猴头菇、姬松茸等珍稀食用菌菌种,其中主栽品种是平菇和双孢菇,约占栽培面积的71%。
(二)、分布区域及特点我市食用菌栽培分布十分广泛,全市均有栽培。
面积在10~50万m2之间的有7个县区,产值在100~500万元之间的有5个县区、500~1200万元之间有4个县区,4000万元的有1个县区。
生产方式以传统分散为主向集约化、园区化方向转变,经营方式以注重生产环节向产加销一体化方向转变。
(三)、栽培模式在栽培模式上,除传统的地栽式双孢菇种植、菇菜轮作、菜菇立体套种等栽培模式进行生产外,通过探索、改进,试验和示范黄粉虫与食用菌阴阳棚复合种植模式,延伸高附加值的特色产业发展链条,提高土地和温棚设施利用。
(四)、销售情况产品以当地销售为主,生产集中且规模较大的除本地销售外,外销于兰州、西安、西宁,乌海、临河、陕北、上海、广州、深圳等地。
二、我市发展食用菌生产的做法和经验(一)、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强化技术培训我市食用菌栽培最早进行过食用菌栽培研究,但栽培数量很少,维持时间也不长。
之后从浙江省引进栽培技术和技术人员,种植双孢菇,从此,开始了我市有组织、并形成持续栽培食用菌的局面。
建立对口扶贫协作关系,在对口县区推广食用菌生产,技术上由科技特派队承担。
通过邀请食用菌专家讲课和实地考察大型工厂化食用菌设施栽培基地,拓宽了我市学员的视野,通过专题讲座和现场实训相结合,着力提升食用菌技术人员栽培技术,增强了他们搞好食用菌产业的信心。
安康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

安康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安康市是陕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陕南地区,素有“秦巴扼喉”之称。
安康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特别适宜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安康市应制定相应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以推动该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一、产业定位安康市应将食用菌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之一、食用菌是一种营养丰富、生长快速、收益较高的特种农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安康市拥有丰富的菌菇资源和较大的土地面积,适宜大规模种植食用菌。
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二、产业布局安康市应根据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规划食用菌产业的布局。
可以根据产业链条,将产业分为食用菌种植、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种植环节可以布局在安康市各县市区,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食用菌种植;加工环节可以集中在市区,建立现代化的食用菌加工厂,实现规模化生产;销售环节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菌菇市场和建立电商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销售。
三、扶持政策为了鼓励农民参与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安康市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
这包括财政补贴和优惠税收等方面的支持。
财政补贴可以用于提供菌种、设备和技术支持等,并通过购买政府指定的品种进行统一销售,以保证农民的收益;优惠税收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促进食用菌加工和销售企业的发展。
同时,还可以设立专门的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食用菌产业的研发和创新。
四、产业合作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需要多方合作和资源整合。
安康市应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参与食用菌产业的开发。
可以通过成立食用菌产业协会,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机制。
通过合作,可以共享资源、推动技术进步,并提高食用菌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五、品牌建设安康市应加大食用菌品牌建设的力度,打造自己的独特品牌形象。
可以通过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和品牌宣传,提高安康市食用菌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可以通过举办食用菌产业展览会、推出优质产品等方式,吸引客商和消费者的关注,提升安康市食用菌产业的形象。
浙江食用菌产业的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

和产品 , 进一步提升产 品档 次和品牌美誉
度, 以 质 量 提 升 带 动 产 业 发 展 和 市 场 开 发。
食用菌产业发展空间和领域 , 满足不断变 化 的市场需求。
“ 义化拓 菌” 战略 。围绕 “ 美 丽 乡村 ”
“ 科技兴菌 ” 战略 。依靠科技创 品牌 、
增实 力, 加强 关键 技 术研 发攻 关 和集 成转 化、 推 广应 用 , 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引进 、 消
标 准 及 管 理 控 制标 准 为 主 的 食 用 菌 产 业 标准体系 , 形 成拥 有 自主知 识 产 权 的菌 种
观念 、 方 针策略 、 市场调 查 、 价格预警 、 市
场信息等方面建设 , 及 时 解 与把 握 食用
菌 市场变化动态 , 提高生产组织 与市 场调
控 能力 ; 同时大 力开拓 国际市场 , 走 外 延 拓 展 与内涵 提 高 相 结 合 的路 子 , 不 断 拓 展
同树立 可持续发展 观 , 以生产 集约化 、 经 营产 、 化 、 菌种优 良化 、 质量标 准化 、 功能
多厄化 、 销 售 品牌 化 、 资源循环化 、 服 务社
4 2
建没, 利用食用菌生产的悠久历 史和丰富
的 文化 优 势 , 以打 造农 业 文 化 与 农 业 文明
化 和吸收步伐 ; 加 大规划统 筹 、 项 目整合
择, 对 于促进 食 菌市 场的持续 开拓 、 资 源 的持续供 给 、 效益的持续提升和环境的 持续保护 , 实现 域经济与生态环境 的协
发展 , 建 没生态浙 江 ,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现实意 义。 笔 者认 为 , 发 展 浙 江 食 用 菌 产 业 要 牢
甘肃省武威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文章编号:1002-0659(2023)04-0043-04于海利1,毛雨晴1,杨洁琼1,刘福忠2,任成梁1,唐峻岭1(1.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 武威 733000;2.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大棚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甘肃 武威 733000)专题综述甘肃省武威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础,食用菌产业是甘肃省武威市“8+N”农业优势主导产业之一。
文章概述了甘肃省武威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优势和提升产能面临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品牌效益不显著、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完善产业链条、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武威市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用菌;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乡村振兴中图分类号:S646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3-03-10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基地)专项(22CX8NH219)主要作者简介:于海利(1986-),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保护、食用菌栽培研究工作。
E-mail:*****************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市立足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发展现代农业,将食用菌产业作为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进,先后引进了武威众兴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天祝臣祥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天祝藏族自治县天沪菌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甘肃省怡泉新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食用菌企业,逐步建成了天祝藏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天祝县)移民区食用菌产业化循环经济示范园、武威市凉州区众兴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循环经济产业园、天沪双创香菇产业园、臣祥滑子菇产业园等重点园区项目。
食用菌种类涉及香菇、金针菇、海鲜菇、滑子菇、羊肚菌、平菇、木耳等,认证“三品一标”产品7个(天祝臣祥菌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滑子菇、香菇;天祝天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海鲜菇;天祝县南阳山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双孢蘑菇、香菇、平菇、大球盖菇、赤松茸),获得国家A 级绿色食品认证企业2个(天祝天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祝臣祥菌业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食用菌产业生态的优劣势分析

新疆食用菌产业生态的优劣势分析新疆是我国食用菌主产区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了独特的食用菌产业生态系统。
下面是新疆食用菌产业生态的优劣势分析。
优势:1.地理位置优势: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边陲,与中亚地区接壤,具有广阔的土地资源。
新疆种植的食用菌主要出口到中亚、欧洲等地,具有较为便利的物流交通优势。
同时,新疆的土地肥沃,适宜食用菌的种植,为食用菌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气候条件优势:新疆拥有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
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一些高温喜干的食用菌的生长,如牛肝菌、平菇等。
同时,新疆的干燥气候也为食用菌生产提供了较好的环境,降低了潮湿环境带来的病虫害风险。
3.基础设施优势:近年来,新疆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了一批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和温室大棚,用于食用菌的栽培和培育。
这些设施的建设,提高了食用菌的采收率和产量,并且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管理。
4.市场需求优势:随着人们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绿色、健康、有机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而食用菌作为一种低脂肪、高纤维、营养丰富的蔬菜类食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新疆食用菌具有独特的品种和质量优势,可以满足市场对于高品质食用菌的需求。
劣势:1.品种单一:新疆食用菌产业以风味菌、平菇、杏鲍菇、黑木耳等为主,品种相对单一、这使得新疆的食用菌市场竞争相对较为激烈,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
相比较而言,其他地区如云南和贵州等食用菌种植品种更为多样化。
2.需要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新疆的食用菌生产技术相对滞后,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
尤其是在设施农业的管理方面,如温度、湿度的控制等,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需要加大技术支持和培训力度。
3.市场竞争加剧:近年来,全国范围内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新疆的食用菌产业同样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无法独自占据市场份额。
宁蒗县宁利乡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及对策

宁蒗县宁利乡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及对策摘要分析宁蒗县宁利乡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并提出当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对策,以促进农村经济收入的增加。
关键词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发展对策;云南宁蒗;宁利乡中图分类号 s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330-01食用菌美味可口,风味独特,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多种身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矿质元素,是一种富有营养的保健食品[1]。
研究表明,食用菌所含有的真菌多糖,可以抑制病毒和癌细胞,常食食用菌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起到防病、保健之功效。
现对宁利乡发展食用菌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进行总结及分析。
1 基本情况1.1 宁利乡基本情况宁利乡位于宁蒗县城西南面,全乡幅员面积338.1 km2,下辖5个村委会,72个村民小组,境内最高海拔4 500 m,最低海拔2 100 m,属典型的山区、二半山区,气候属低纬高原季风区,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显著,年均降雨量910 mm,年均日照时数2 298 h,年均无霜期200 d,年均气温12.7 ℃。
境内居住着彝族、汉族、傈僳族、纳西族、普米族、摩梭人、白族等8个民族,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于一体的山区农业乡。
2011年全乡经济总收入达到了5 077万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16.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829元,增幅为17.5%。
1.2 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近几年来,食用菌产业在宁利乡初步发展,截至2012年该乡仅有1家食用菌生产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年生产各类人工食用菌棒7 000根,平均每根菌棒生产鲜菌5 kg,年可生产各类人工食用菌35.25 t,市场价8.00元/kg,可实现年均食用菌销售收入28.20万元,年净利润12.50万元,合作社户均食用菌年收入达到了2.5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2 发展食用菌产业优势2.1 原材料优势食用菌是一种草腐及木腐菌类,栽培原料主要是稻草、秸秆、玉米芯、米糠、木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和特色发展道路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我国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和特色发展道路食用菌产业作为中国农业的传统产业和近年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而备受重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快食用菌产业的特色发展进程,在可持续发展中进一步提高食用菌产业竞争力,这也是中国食用菌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食用菌产业作为国际性的“健康食品”标志性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效益空间。
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加入WTO后,我国的食用菌产业更是受益匪浅。
我国的食用菌产品以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原料成本,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竞争优势。
一、中国食用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优势突出,市场潜力极大。
近几十年来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现在,我国在新品种栽培、产品产量和出口量上都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国”。
我国食用菌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我国拥有800多年源远流长的栽培食用菌的历史和饮食文化;二是我国菇农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三是有大量廉价劳动力资源,为食用菌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我国食用菌资源丰富,为新品种开发和育种工作提供了相当有力的条件;五是有辽阔的国土和各种类型的地理气候条件,可以满足各类食用菌的生长、发育;六是有大量生产食用菌的廉价原材料。
我国食用菌产量居世界首位,尤其香菇称霸东南亚,占据五大洲市场。
以2002年为例,全国食用菌总产量780万吨,占全球的65%,其中香菇产量占全世界的78%。
全国出口量5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这是中国食用菌在国际市场上的一大优势。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的产量更是逐年增长,就2009年一年,我国的蘑菇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现在中国食用菌出口量与全国总产量相比,还达不到1%,说明菇平的潜力极大。
全世界食用菌年总产量已达到1200万吨,在国外人均消费量正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
食用菌产品已逐步成为当今世界的三大主流食品之一。
在发达国家中,食用菌产品的供求缺口甚大。
美国每年需进口各种食用菌产品18万吨,法国16万吨,就产菇大国日本来说,每年也需要进口12万吨来拟补产销所造成的逆差。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菇平更深层次的融入世界市场,可以在WTO的134个缔约国中享受关税减免,无歧视性的自由贸易,这是全国上下都乐于见到的千载难逢的商机。
二、食用菌产业成为我国振兴“三农”的重要产业。
食用菌在我国农业中是一个传统农业,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分布地域广阔,但作为一个产业发展,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
今十几年,食用菌发展成为新兴产业,也是一个朝阳产业,发展势头很猛,食用菌被称为当代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创汇农业。
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门路,食用菌对丰富菜篮子、改善人们营养结构、增进人体健康,将越来越显现它的积极作用。
栽培食用菌,无论山区、平原、湖区和丘陵等地区均可,很少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食用菌又可以高度立体化、集约化和工厂化栽培,可分层分袋、间种和套种,其单位面积产值超过粮、棉、油、麻、丝、茶、果、药、蔬菜等,现在食用菌产量产值居于粮、棉、果、菜等后的第六位而且它成功地解决了几百万中国农民的就业问题很多农民通过食用菌产业实现了小康、走向了富裕。
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动员如此之多的农民来发展食用菌产业,也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如此之多的农民从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得到这么多实惠。
实践证明,食用菌是改变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经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产业,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
2003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有关人员陪同下到山东省定陶县视察食用菌生产,对以食用菌为突破口、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人的做法给予充分的肯定。
2002年7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在北京朝阳区视察食用菌生产基地时指出“食用菌发展潜力很大,前景广阔,一定要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先后也到食用菌基地视察,各级地方政府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和可行性因此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把食用菌列人主导产品地位,采取政策倾斜,从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给予扶持,各省、市、区发展规模速度超前,其中发展较快的有山东、河北、河南和辽宁等省,年增长速度达28%。
三、在保持传统产品出口的基础上,对珍稀菇品开发的力度加大。
中国传统出口以“五菇、三耳”为主,即香菇、双抱蘑菇、草菇、金针菇、平菇、黑木耳、毛木耳、银耳而在传统出口产品中香菇、双抱蘑菇、草菇、黑木耳银耳这“三菇二耳”为拳头产品,其中香菇、双抱蘑菇为世界性产品,是世界产菇国主要竞争对手。
加人WTO之后,我国在保持传统产品出口外,积极投人开发珍稀菇品,如白灵菇、杏鲍菇、真姬菇、鸡腿菇、茶新菇、姬松茸和金福菇等。
北京、河北、天津和河南把白灵菇作为5年内的主攻品种,在开发珍稀菇品中出现了“南菇北移”和“北菇南移”局面,使新品种发展速度加快,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做到“我有你无,你有我新”的态势。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托科技创新,我国的食用菌产业有必要也完全可能继续走出一条特色化发展之路,再创食用菌产业辉煌。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特色化发展趋势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菇品特色化,发展特色食用菌一是生态食用菌产业,把食用菌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融为一体,最终实现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创汇食用菌,应瞄准国际食用菌市场,栽培一些有创汇能力的食用菌产品;三是有机食用菌,应加强有机食用菌产品的开发,使食用菌品种多样化、产品安全化;四是发展休闲食用菌产业,把食用菌的生产与旅游观光、采摘自食等综合开发结合起来,加强食用菌的文化底蕴;五是发展食用菌的精深加工产业,经过加工,实现食用菌增值,开发和研制食用菌功能性保健食品。
2、质量标准化和管理严格化食用菌产业要坚决走优质高效道路。
菌种和菌品质量都要按照行业标准进行检验,菌品要建立注册商标,树立名牌意识。
在市场激烈竞争中,产品质量决定了生产效益和生死存亡。
WTO的某些贸易成员,正在或已经形成的“技术壁垒”,作为一种不可侵犯的标准或法规,对我国食用菌产品进人国际市场的限制很大,各地须从源头抓起,尽快建立健全食用菌综合标准体系,包括产品标准、生产技术标准及管理控制标准。
对有出口前景种类,标准的制定要与国际接轨。
对食用菌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及相应的建立生产标准和加工体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详细了解各进口国(地区)的确切条文之后,从原材辅料、菌种选择、病虫防治,直到生产管理、加工包装以及贮存运输等环节,实施标准化生产,严格管理,以保证进人市场的产品质量无可挑剔;同时要控制农药及含有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材料在食用菌生产上应用。
对于出口欧洲的食用菌产品,还要控制或杜绝使用转基因材料,否则出口可能受阻。
3、菌种优良化菌种选育目标是:优质、高产、抗病、抗虫、耐贮,育种技术要向现代的DNA基因重组技术发展。
根据市场需求发展更多优良品种,尤其是国内外畅销的新品种,并通过国际交流引进国外新菌种和育种技术,抓紧开展野生菌种的驯化研究,研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菌种,菌种生产许可证制度。
4、市场网络化发展食用菌产业链条,建立顺畅的流通网络在主产地区培育食用菌专业交易市场,在销地城市建立批发市场,在菜市设立食用菌柜台,在饭店增设食用菌菜谱,开设食用菌专业餐厅连锁店,扩大消费,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模式,最终形成规模产业和品牌效应。
从而实现农业产业的良胜循环。
5、资源持续化根据保护森林的政策,要发展菇耳专用林,同时扩大袋料范围,利用当地林木资源和农作物秸秆资源,通过营养生理及原料成分分析,选择配料,做出菇试验,达到最佳配方;同时,还要提高栽培料的利用率。
6、生产周年化为顺应国内外市场需求,要做到食用菌周年化生产。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培育广温型和高、中低温型系列品种,利用山区不同气候差异,积极开发反季节生产。
另一方面可通过人工设施调节温湿度来实现反季节生产,使鲜品周年稳定供应。
7、发展科技化我国食用菌生产要实现持续发展,应加强对食用菌保鲜技术和深加工技术的研究。
为延长食用菌鲜食品的货架寿命,应加强对食用菌保鲜技术研究研究出保鲜效果好而且无毒的化学制剂、生物制剂和物理方法,解决袋料香菇在贮藏过程中甲醛超标间题,另外,食用菌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多糖和生物活性因子,因此要重视食用菌系列保健食品的研究和开发,开发食、药兼用系列新产品;加强对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加工产品的研发,能够满足特殊需要、适应性强的新菌种、新菌株的驯化、培育;研究不用灭菌、不用装袋的生料简化栽培技术,无害化病虫控制技术,无公害段木灵芝生产技术;研究共生菌类的保护开发技术,投资少、先进实用可以普及推广的周年生产设施与技术,速生丰产专用林培育与新型袋用新料开发、食用菌加工过程中有效成分提取等等,这些都需要依靠科技来解决。
因此,必须走发展科技化道路。
在提升食用菌地位的同时,相应地调整技术力量布局,大幅度增强食用菌科研与技术推广的投人,建立一批功能较为齐全的研究中心和试验示范基地;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群众食用菌生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努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的食用菌科技开发与应用能力,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科研与技术推广体系,集中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重点与难点间题,力争在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研究、病虫害防治、产品深加工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2010年12月6日食用菌产业的效益分析一、食用菌产业的生态效益1、食用菌生产对农业有机废弃物的利用由于食用菌生产原材料主要为木屑、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料为原料,所以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锯末作为发展食用菌的原料,变废为宝,提高了林业、木业企业的经济效益,(1)原料来源丰富(2)成本低,产量增加、效益高。
(3)节省了木材、保护了生态环境。
2、食用菌生产为非耕地、立体、高效生产食用菌的生长不需要土壤,因此不需要耕地,可以利用非耕地之外的地面。
在食用菌生产中,地面仅作为其生产活动的支撑,而不是植物那样的营养来源。
食用菌生产可以利用的沙石地、坡地、荒地、林地、房前屋后等各类土地,食用菌中的菇类可行立体栽培,有的种类需要架设层架,有的则可以直接叠压码放,墙式栽培。
食用菌还具有低耗水和高生物转化率的优点,与大田主要农作物相比,食用菌生产可实现较高的生物转化率。
二、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食用菌产业具有点木(草)成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产业特点,其生产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
食用菌生产:黑木耳袋均成本为元,主要由菌种、菌袋、锯沫(木屑)、营养填加料、地膜、遮阳草帘、接菌消毒设备、燃料、人工费等部分构成。
每袋黑木耳平均产量为公斤左右,按照每公斤42元计算,单袋产值在元,单袋纯利润约为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