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Word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笔记(修改稿5)一、基础部分:1、光学镜分为两类:面镜(有反射面,光线不透过)和透镜(光线透过透镜)。
入射光线射向面镜,要发生反射现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都在反射面同一侧,比如:平面镜、凸面镜(也叫凸镜,汽车观后镜)、凹面镜(也叫凹镜)三者都发生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
入射光线射向透镜,要透过透镜发生折射现象,入射光线透过透镜和折射光线在透镜的两侧,比如:凸透镜、凹透镜两者都发生折射现象,都遵守折射定律。
2、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3、平行光线透过凸透镜会聚于一点,称为焦点,用F表示。
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 f 表示。
透镜越厚,折光能力越强,焦距越小。
4、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熟记下表,结合上图熟悉物距、像距、一倍焦距、二倍焦距。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物距u)像的情况像距V生活中的实例倒立正立放大缩小实像虚像物距大于2倍焦距(u>2f)倒立缩小实像异侧,2f>V>f照相机、摄像头、眼睛、监控、人脸识别、航拍、偷拍物距等于2倍焦距(u=2f)倒立等大实像异侧,V =2f 当u=2f,V=2f可算焦距物距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2f>u>f)倒立放大实像异侧,V>2f 投影仪、幻灯机、放映机物距等于焦距(u=f)折射光线为平行光线,不能会聚一点,不能成像,但获得平行光源物距小于焦距(u<f)正立放大虚像物和像同侧放大镜、老花镜、目镜、水珠5、口诀:1倍焦距分虚实;2倍焦距分大小。
即大于1倍焦距的成实像;大于2倍焦距的成缩小的像。
6、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所有实像都是倒立的,所有虚像都是正立的;所有实像都能用光屏接收,所有虚像光屏都接收不到;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的。
看到实像和虚像都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
7、成实像时,当物距减小时,像和像距都变大;当物距增大时,像和像距都变小。
透镜及其应用 知识点总结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一、透镜的基本原理透镜的基本原理是光线的折射。
当光线通过透镜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会因为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的折射而改变传播方向。
根据透镜的形状和材质,光线在经过透镜之后会发生不同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是光线经过后会聚焦到一个点上,而凹透镜则是光线会发生分散。
透镜的折射现象是由其曲率和折射率共同决定的。
二、透镜的分类根据曲率不同,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的曲率是两面都凸出来的,而凹透镜则是两面都凹进去的。
根据用途不同,透镜可以分为成像透镜和非成像透镜。
成像透镜是能够使光线聚焦或分散的透镜,例如凸透镜和凹透镜;非成像透镜则是不能使光线聚焦或分散的透镜,例如平面透镜。
根据材质不同,透镜可以分为玻璃透镜和塑料透镜。
玻璃透镜由玻璃制成,折射率高,适合用于高精度光学系统;而塑料透镜由塑料制成,折射率低,适合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光学元件。
三、透镜的应用1. 眼镜眼镜是透镜的一种常见应用。
根据不同的视力问题,眼镜可以分为近视眼镜、远视眼镜和老花眼镜。
近视眼镜是由凸透镜制成,能够使眼球后面的焦距变长,从而纠正近视;远视眼镜是由凹透镜制成,能够使眼球后面的焦距变短,从而纠正远视;而老花眼镜则是由双透镜制成,既能够纠正近视又能够纠正远视。
眼镜的制作精度要求高,需要使用优质的透镜材料和精密的加工工艺。
2. 相机镜头相机镜头是透镜的另一种重要应用。
不同焦距的透镜可以产生不同的成像效果,例如长焦透镜能够使远处的物体清晰可见,而广角透镜能够使大范围的景物清晰可见。
现代相机镜头通常由多个透镜组合而成,能够实现更加复杂的成像效果。
相机镜头的成像质量不仅取决于透镜的质量,还取决于镜头的结构和光学设计。
3. 显微镜显微镜是透镜的另一种重要应用。
显微镜可以放大微小物体,使其能够清晰可见。
显微镜通常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是用来放大被观察物体的透镜,而目镜是用来放大物镜的成像的透镜。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取决于物镜和目镜的焦距和焦距比。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总结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透镜的原理:光的折射。
两种透镜凸透镜凹透镜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实物形状主光轴和光心透镜上通过球心的直线CC'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每个透镜主轴上都有一个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这个点叫光心。
对光线作用及光路图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光线透过透镜折射,折射光线传播方向比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光轴。
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传播方向比原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更远离主光轴。
特殊光线焦点和焦距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F表示。
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发散,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叫做虚焦点,也用F表示。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
凹透镜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
凸透镜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实焦点,同一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
凹透镜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虚焦点,同一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
焦距与会聚能力的关系凸透镜焦距的大小表示其会聚能力的强弱,焦距越小,会聚能力越强。
凹透镜焦距的大小表示其发散能力的强弱,焦距越小,发散能力越强。
同种光学材料制成的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
表面越凸,焦距越短,会聚能力越强。
同种光学材料制成的凹透镜表面的凹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
表面越凹,焦距越短,发散能力越强。
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每个凹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平行光:射到地面的太阳光可以看作是互相平行的,叫做平行光。
用凸透镜正对太阳,调整凸透镜到纸的距离,使纸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那么这个光斑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4.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5.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1)会聚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八年级物理,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一:透镜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有发散作用。
3.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1)主光轴:通过透镜的两个镜面球心的连线叫主光轴,如上图虚线。
(2)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透镜折射汇聚于一点,叫焦点;如上图C1、C2是焦点。
凸透镜是实焦点,凹透镜是虚焦点(3)光心:主光轴上的特殊点,通过这点的光传播方向不改变。
(4)焦距: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用字母f 表示。
4.三条特殊光线知识点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 倒立缩小实像f<v<2f u>v照相机U=2f 倒立等大实像V=2f 无f<u<2f 倒立放大实像v>2f u<v幻灯机U=f 不成像u<f 正立放大虚象V>U物像同侧放大镜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通过凸透镜光心O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的反向延长线过另一侧的虚焦点。
通过凹透镜焦点的光经凹透镜折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经凹透镜光心O的光经凹透镜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C1C2主光轴f焦距F FF F焦点近视的成因近视的矫正对成像规律的进一步认识:1.u =f 是成实像和虚象的分界点。
(一倍焦距分虚实)2.u =2f 是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分大小)3.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4.成虚像时:知识点三: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A.镜头相当于一个 。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 、 的 像。
B.成像特点:拍照时,物距离越小,像距离越大,所成的像越大;物距离越远,像距越近,成的像越小。
(要使像大,减物距,增像距。
要使像小,增物距,减像距) 2.投影仪(1)镜头相当于 。
来自投影片(物体)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屏幕上,形成 、 的 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知识方法总结及中考典型实例剖析》

考点 1. 透镜及透镜作图 【例题 1】(2022 黑龙江绥化)画出图中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例题 2】(2022 贵州黔东南州)如图所示,请分别画出 AB 的入射光线和 CO 的折射光线。
【例题 3】(2022 湖南衡阳)凸透镜是照相机,放大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下列说法正
。 C.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 C 正确;
D.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是实像,故 D 错误。故选 C 考点 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例题 4】(2022 河北省)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 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测出物距 u 和像距 v,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
【解析】根据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知,延长线过凹透镜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
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据此完成 AB
的入射光线和 CO 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例题 3】(2022 湖南衡阳)凸透镜是照相机,放大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下列说法正
知识性目标
技能性目标
了解 认 理 独立操作
经
识解
历
体验性目标 认同 内化
(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
▲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
(3)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
学单元知识点解读
1.透镜作图问题基本方法 掌握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的特点是光学透镜光路作图的重要方 法。见下图表: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完美整理版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知识要点透镜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要点诠释: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要点诠释:生活中的透镜是凸透镜在物距处于不同条件下的具体应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注意: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要点诠释:只要物体向焦点靠近,镜头透镜折射后所成的像都在变大。
⑴u =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 =2f 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f= 1u + 1v ,像距u 越大,像越大。
应用(1)照相机:①镜头是凸透镜㈩②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③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2)投影仪:①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②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③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④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屏幕(3)放大镜:①放大镜是凸透镜;②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③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眼睛和眼镜眼睛: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制作望远镜+-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 5 节制作望远镜基础落实知识点1 了解望远镜的基本原理1.如图所示,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2.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 (选填“凸”或“凹”)透镜,其物镜成像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相同。
3.如图所示,小明找到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模拟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景物,其中较远的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成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目镜成 (选填“实”或“虚”)像。
知识点 2 视角4.(多选)现代天文望远镜力求把物镜口径加大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体,把口径加大目的是( )A.会聚更多的光B.成像更明亮C.增大视角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人眼看同一个物体,会出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和物体与人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有关,如图所示。
同一个物体离人眼越远时,视角越。
当人离不同大小的物体一样远时,视角也会不同,物体越大,则视角越。
(均选填“大”或“小”)6.分析表明,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为。
知识点3 设计简易望远镜7.(1)确定望远镜的放大倍率:自制的望远镜可以采用单片的作为目镜和物镜。
为了让成像质量好一些,其放大倍率不宜,取放大倍率为2~3倍即可;(2)选择物镜和目镜: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可以选择放大镜的镜片,也可以使用(选填“近视眼镜”或“老花镜”)的镜片,还可以直接购买凸透镜。
在选择两块凸透镜时,除了需要满足焦距的要求,物镜的直径还要比目镜的直径一些。
测量凸透镜的直径,以便于制作直径合适的镜筒。
由此,应选择焦距、直径的凸透镜作为物镜,焦距、直径的凸透镜作为目镜;(3)设计镜筒:在用望远镜对不同远近的物体进行观察时,需要调节两块凸透镜间的。
如图所示,镜筒可以设计成两段,让物镜的镜筒较目镜的镜筒粗一些,这样套在一起,便于在使用时调节。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 知识点 总结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第一节透镜1、透镜分类:2、透镜对光的作用:光经过透镜后总是向较厚的一侧偏折(类比三棱镜折射图)(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不是指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到一点,而是折射光线会偏向主光轴;(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是指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比原来入射光线更偏离主光轴。
日常生活中,盛水的透明瓶子,注满水的灯泡,以及叶片或玻璃板上水珠都可以等效为凸透镜,它们对光有会聚作用。
3、焦点和焦距:(1)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会聚于主轴上的某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字母“F”表示;因为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所以也叫实焦点,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2)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轴的光线折射后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主轴上的点,没有实际光线交于这点,故为虚焦点。
一个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任何一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关于光心对称。
(3)利用太阳光测焦距的方法(平行光聚焦法):取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纸片放在另一侧,来回移动纸片可以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该凸透镜的焦距。
(4)凸透镜焦距长短反映了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强弱,焦距越短,会聚能力越强;凹透镜焦距越短,发散能力越强。
相同口径的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会聚作用越强。
说明了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凸,使光线偏折的越多,会聚作用越强,焦距越短.4、三条特殊光路图: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主要构造(1)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③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④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成像特点:①倒立缩小的实像;②物距大于像距;③物像位于镜头两侧。
适用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2、投影仪①光源:增加投影片亮度,使投影更清晰②凹面镜:利用其会聚作用反射聚光后射向螺纹镜③螺纹透镜:利用其对光的会聚作用将影片各部分均匀照亮;④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像成在屏幕上成像特点:①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物距小于像距;③物像位于镜头两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精选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1.凸透镜和凹透镜2)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
在图中的方框内各有一个透镜,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后的传播方向,请在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
(3)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
凸透镜
经过凸透镜光心O的光线传播方
向不改变.。(简称:过光心方向
不变。)
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简称:过焦点平行射出。)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
点射出。(简称:平行入射过焦点。)
凹透镜
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 过焦点的入射光线(延长线透过凹透镜另一侧的虚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于主光轴平行。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虚线表示,在入射光
线一侧)过焦点(虚焦点)。
【习题】画出下列图中凸透镜的折射光线的方向。
F
F
F
F
F
推荐精选
F
F F F F F
1. 画出下列图中凹透镜的折射光线的方向。
2.生活中的透镜
(1)生活中的透镜辨析与比较:
生活中的透镜 透镜类型
成像特点
放大或缩小 倒立或正立 虚像或实像
照相机 凸透镜 ( ) ( ) ( )
投影仪 凸透镜 ( ) ( ) ( )
放大镜 凸透镜 ( ) ( ) ( )
【习题】:
1. 照相机: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______。
2. 投影仪: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精选
3.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 、_____ 、____ 。
(2)凸透镜即可成实像,又可成虚像,其区别如下表:
透镜的类型 像的性质 成像的示意图 区别
凸透镜
实像 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能用屏幕承接,能使胶片感光,能用眼睛观察到,物、像分布在凸透镜的( )侧。实像都是
( )立。
虚像
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不能用屏幕承接,只能用眼睛观
察到,物、像分布在凸透镜同侧。虚像都是( )立的。
(3):
1.实像:由( )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下图有_____.
2.虚像: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 )线相交而形成,( )能呈现在光屏上。人眼逆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虚像。下图有__。
推荐精选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总结:(1)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
成( )像,小于焦距时成( )像。
——即:一倍焦距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可
记为:“一倍焦距分虚实”
(2)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成( )的实
像[填“缩小”或“放大”],物体在一倍焦距
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 )的实像[填“缩小”
或“放大”]。
——即:二倍焦距处是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
分界点,可记为:“二倍焦距分大小”
(3)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 )立的,虚像都是( )立的。
(4)区分照相机和投影仪成像原理的方法:如图u < v 的是___________.反之也成立。
【习题】1.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⑴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
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的光斑,就可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⑵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的主光轴。
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高速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
是 。
⑷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 移动。
2.小丽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他们把蜡烛和凸透镜分别放在如下图所示位置,然后调节光屏
物距u和焦距f的关系 像的性质 像的位置 像距v和焦距f
的关系
应用举例
正立 倒立 缩小 放大 实像 虚像 与物同侧
或异侧
u>2f 倒立 实像 异侧 f
ff 投影仪
u=f 不成像
u
至合适的位置,则显示出一个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像的位置在50cm刻度处的
推荐精选
侧(填“左”或“右”).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4.眼睛和眼镜
(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 ____ 。它的_______相当于底片;晶状体和 ______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
聚在 _________,形成物体的 ____________像(填像的性质), 但人感觉是 立的。
(2).眼睛通过 _____来改变_______的厚薄,从而使我们既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
晶状体比较____(偏折能力比较____,焦距比较_______)。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比较____(偏折能力比较____,焦距
比较_______)。
(3).a产生近视眼的原
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 ,折
光能力太 或者球在前后方向上
太 ,因此远处物体的像在 。
b.近视眼的矫正
利用凹透镜能使光 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 ,使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上。c.产生远视眼的原因产生远视眼的原
因是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 ,因此近处物体的像成在 。d.远视眼的矫正
利用凸透镜能使光 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 ,使近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上。
【习题】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是很厚的透镜,凹透镜是很薄的透镜。 C、小明戴的近视眼镜的镜片中央比边缘厚。
B、王奶奶戴的老花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D、凸透镜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
2.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老花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用它拍照时,可
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D、使用凸透镜制成的投影机,在屏幕上可以得到放大的虚像。
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经过普通照相机的镜头后在底片上成一个缩小的像。 B、透镜的光心位于它的主光轴上。
C、凸透镜成的实像都是缩小的。 D、凸透镜成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凡是凸透镜成的实像都是物、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B、凡是凸透镜成的虚像都是物、像都在
凸透镜的同一侧。
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要么是放大的,要么是缩小的。
5. 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的( )
推荐精选
6. A、焦点之内; B、焦点上; C、焦点以外,2倍焦距以内; D、2倍焦距以外。
6. 关于实像和虚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B、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而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实像能用光屏接收到,而虚像不能。 D、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
7.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主光轴上a、b,c、d、e各点,并分别调整光屏
的位置,使光屏上的像最清晰,则:①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②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实像最
小;③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不会出现像;④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和烛焰等大的像。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