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用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6-10这五个数字的形式及表示方法。

2.能正确快速认识6-10的阿拉伯数字写法。

3.掌握6-10的读法。

4.能灵活掌握6-10之间数的增加、减少运算。

5.能进行6-10之间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采用小组合作、示范操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提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认识6-10的阿拉伯数字写法。

2.正确读写6-10的数字。

3.进行6-10之间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难点1.6-10的数字形式及表示方法的认识。

2.6-10之间加法和减法计算运用的灵活性。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教材。

2.学具:数字卡片、算珠等。

3.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幻灯片。

4.其他: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图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6-10的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二、新知讲解(15分钟)1.通过幻灯片展示6-10的阿拉伯数字写法。

2.带领学生一起读写这些数字。

3.解释6-10之间的增加、减少运算规律。

三、示范操练(20分钟)1.利用数字卡片等教具,让学生进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练习。

2.学生之间互相示范及检查答案,纠正错误。

四、小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布置小组任务:通过生活实例,让小组成员共同完成6-10之间的问题,并向全班汇报解决过程。

五、课堂讨论(15分钟)学生展示小组任务成果,其他同学提出问题或分享不同思路,展开课堂讨论。

六、巩固练习(10分钟)布置作业:巩固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

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认识6-10这五个数字的形式、读写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加减法计算。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多多思考和练习,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全部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扎实掌握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0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0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0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认识并书写数字6-10。

2.能够理解数字10的概念。

3.能够运用数字6-10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1.数字6-10的认识和书写。

2.数字10的概念理解。

3.加减法的初步认识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6-10。

2.珠算工具。

3.数学练习册。

4.课堂展示用的数字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数字卡片6-10,让学生辨认并复述数字名称。

2. 认识数字10教师向学生介绍数字10,强调数字10是由数字1和数字0组成的,是一个特殊的数字。

3. 认识数字6-9通过数字卡片和实物物品展示,让学生认识数字6-9,并能够准确书写。

4. 加法计算以实物为例,引导学生学习加法计算,如3+2=5,6+4=10等。

5. 减法计算同样以实物为例,引导学生学习减法计算,如8-3=5,10-4=6等。

6. 温故知新让学生回顾已学内容,通过课堂练习加深对数字6-10和加减法的理解。

五、课堂练习1.认识数字练习。

2.加法计算练习。

3.减法计算练习。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数字6-10的认识和书写,认识了数字10的特殊性质,初步接触了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七、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习题。

2.复习数字6-10的书写和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对数字6-10和加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数字进行计算。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加减混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加减混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加减混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6-10的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6-10的数字。

2. 培养学生运用6-10的数字进行加减运算的能力,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6-10的数字的认识和读写。

2. 6-10的数字的加减运算。

3. 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6-10的数字的认识和读写,6-10的数字的加减运算,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

2. 教学难点: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数字卡片。

3.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复习6-10的数字的认识和读写。

2. 讲解与示范:a. 通过举例,讲解6-10的数字的加减运算。

b. 示范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强调先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再进行另一种运算。

3. 练习与巩固:a. 让学生进行数字卡片的练习,熟悉6-10的数字的加减运算。

b.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

4. 应用与拓展:a. 让学生运用6-10的数字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数量、计算价格等。

b. 引导学生进行加减混合运算的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5. 总结与评价:a. 通过提问和回答,检查学生对6-10的数字的认识和读写的掌握情况。

b. 通过练习题的批改,评价学生对加减混合运算规则的掌握情况。

六、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6-10的数字的认识和读写,以及加减运算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练习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讲解与示范”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6-10的数字的认识和读写,以及加减运算和加减混合运算规则的关键步骤。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学习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6、7、8、9、10的认识,以及6~10的加减法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掌握6、7、8、9、10的认识,能够进行6~10的加减法计算,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难点是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我已经准备好了数学书、黑板、粉笔、练习本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分配物品等,引导同学们认识6、7、8、9、10这些数字。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知识后,我会给同学们一些随堂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4. 板书设计:我会根据讲解的内容,设计相应的板书,以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5.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作业,让同学们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6 + 4 = 107 + 3 = 108 + 2 = 109 + 1 = 1010 1 = 910 2 = 810 3 = 710 4 = 6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用数字卡片进行6~10的认识练习。

2. 完成练习册第5单元的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有了基本的掌握。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同学对于加减法的运算规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和复习。

同时,我也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在教学内容中,我特别强调了6、7、8、9、10的认识以及6~10的加减法计算。

这些数字的认识是基础,而加减法计算是数学运算的核心。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第一篇: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一课时 6和7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教学难点:6的写法教具、学具准备计数器、小棒若干、图片若干、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1、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

2、出示0—5六个数字,读数。

二、新授1、学习数数和认数。

①出示第39页的主题图。

②观察思考。

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各有多少?(小组交流)③交流、汇报。

④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问: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6表示)板书:6 问:椅子的把数、师生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7表示)板书:72、教学数序。

①学生认真观察计数器上的珠子有几颗?(5颗)再拨一颗是几颗珠子?再拨一颗是多少呢?(7颗)②通过直尺,直观教学数序。

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5、6、7的顺序。

③教师将直尺图展示出来,只写出0、1、2、3、4、5。

问:6和7应该写在什么位置呢?3、比较大小。

①先摆5个圆片,在下面再摆6个圆片。

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板书:5<6 6>5 ②先摆6个圆片,在下面再摆7个圆片。

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板书:6<7 7>64、教学6、7的序数。

①看书第43页。

从左数第6瓶里有几条金鱼。

②有6条金鱼的瓶子是第几瓶。

③从左边数起找到第7瓶,再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

5、指导书写①指导学生观察,启发想像6和7像什么?(6像哨子,7像拐杖等。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6~10的数字,并能够准确地读写。

2. 培养学生对6~10数字的敏感性和识别能力。

3. 让学生掌握6~10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6~10的认识: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认识6~10的数字,并能够准确地读写。

2. 6~10的加减法运算: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6~10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3. 练习:通过练习题目的方式,巩固学生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掌握。

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认识6~10的数字,并能够准确地读写。

2. 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6~10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巩固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掌握。

4.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让学生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如图片、实物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6~10的数字。

2. 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6~10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巩固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掌握。

4.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回答问题,评价学生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理解程度。

3.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程度,评价学生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在讲解6~10的加减法运算规则时,要注重讲解的清晰度和逻辑性,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和7解决问题(加法)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和7解决问题(加法)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和7解决问题(加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6到10,并能够正确书写这些数字;2.通过加法运算,让学生能够解决涉及数字6和7的问题;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认识数字6到10;2.加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1.加法运算中的进位问题;2.理解和解决加法问题中的文字描述。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数字卡片和算术题卡片;2.学生准备纸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新知识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复习数字6到10的认识;2.导入本课内容,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6和7之间的加法运算。

第二步:讲解新知识1.教师向学生展示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例如6+3=9;2.通过多个例题,让学生掌握6和7的加法运算方法;3.鼓励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加法问题。

第三步:操练与训练1.分发算术题卡片,让学生进行练习;2.鼓励学生互相合作,相互纠正。

第四步:拓展延伸1.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更有挑战性的问题;2.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六、课堂小结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6和7的加法运算方法;2.强调学生需要掌握加法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七、课后作业1.完成指定的练习题;2.家长协助学生复习本节课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熟练掌握数字6到10的认识以及6和7的加法运算,为以后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打下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认真复习,确保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用数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用数学》教学设计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1课时用数学【教学内容】:教材P57及练习十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加减法的联系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情境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4.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

6.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新。

出示大森林图。

师:快乐的大森林里都有些什么?二、合作探究,体验发现1.主动探究,体验加法的含义。

出示蘑菇图。

师: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问:小问号问我们什么?师:谁来帮小蘑菇算一算:一共有几个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板书:6+2=8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一起去小鹿们在干什么吧!2.小组合作,体验减法的含义。

出示:小鹿图师:请大家注意观察,你看到些什么?请说给你的同座听。

师:根据这幅画,你能提出一个合适的数学问题吗?请先自己想想,然后四人小组讨论。

教师强调讨论时请注意: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人要认真听,等他说完了,别人再说。

小组同学思考,互相讨论。

教师巡视、倾听,并与之交流,适时启发。

3.汇报结果。

师:谁先来说说,你们准备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问:你能完整的把这幅图说一说吗?问:要求还剩几只小鹿,怎样列式呢?(板书:9-3=6)师:你是怎样想的?4.尝试小结。

师:通过解决我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着重启发,引导学生理解: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就得到另一部分)5.联系生活,整体感知。

师:根据小鹿图,大家不仅自己提出了问题,而且还自己解决了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6+0= 4-2= 4+3=
课后反思:
年 月 日
二、导入:
小朋友们看,这幅图美丽吗?图看图,准确叙述图意。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如:草地上原来有4个小朋友在捉蝴蝶,旁边有2个小朋友在玩。
教师用手势表示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出示大括号,学生认识,并说表示什么意思?问号又表示什么意思?
2、谁能完整的把这幅图的意思说一遍?(多指几个学生说图意)
3、那谁会列式计算?算式里的2、4和6分别指什么?
4、下面另外几幅图学法一样,教师在此过程中适当进行环保教育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生和同桌说说图意,然后动笔填写空格。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
作业布置:
1、练习十(课本P48-49)
2、指导丛书p24~25
板书设计:
用 数 学
7-4= 5-1= 2+5= 6-2=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课前准备:
数字卡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创意增减
一、 复习:
1、出示口算卡片:
3+4= 1+6= 7-3=4+2= 1+5=
7-5= 5+2= 6-2= 6-3= 7-1=
2、看图填算式: 3+2=5 6-3=3 2+3=5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用 数 学
教学目标:
9、能看懂图意,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10、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在于们生活中。
1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热爱我们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